[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050695B - 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0695B
CN102050695B CN 200910236666 CN200910236666A CN102050695B CN 102050695 B CN102050695 B CN 102050695B CN 200910236666 CN200910236666 CN 200910236666 CN 200910236666 A CN200910236666 A CN 200910236666A CN 102050695 B CN102050695 B CN 102050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gas
hydrogenation
hydrogenator
alkane
inj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23666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0695A (zh
Inventor
程建民
刘智信
廖丽华
过良
乐毅
徐立英
戴伟
李东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 2009102366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0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50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0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0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0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其步骤包括:(1)升压:压力较高的液相碳四进入喷射器,压力较低的废气也进入喷射器,在喷射器出口废气与液相碳四混合,形成气液两相物流,再被冷却后为液相混合碳四物流;(2)加氢反应:来自步骤(1)的混合碳四物流与来自加氢产物的循环烷烃混合,经升压泵升压后,配入氢气进入加氢反应器,加氢反应器出口产物冷却至常温后分成两股,一股作为循环用烷烃去加氢反应器入口,一股作为烷烃产品采出。本发明可以减少加氢过程中催化剂失活,节约能源,提高碳四综合利用率。

Description

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化工废气回收利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丁二烯抽提装置富含炔烃的废气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乙烯裂解装置联产碳四烃时,裂解碳四烃中的1,3-丁二烯一般通过二段溶剂萃取精馏再经过直接精馏的方法进行精制,该精制装置产生的残余废气俗称丁二烯尾气。萃取精馏也叫抽提,丁二烯的回收装置一般叫丁二烯抽提装置。丁二烯尾气中炔烃浓度较高,一般大于20重量%,最高可超过40重量%。这些富含炔烃的废气目前尚无工业利用价值,只能送火炬燃烧处理。由于高浓度炔烃易聚合爆炸,因此必须先用含有丁烷、丁烯的抽余液进行稀释后才能送火炬燃烧,这样就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随着近年来烃类蒸汽裂解深度的加大,裂解碳四中炔烃含量呈上升趋势,丁二烯抽提装置产生的富含炔烃的尾气量也大幅度增加。如果将这些废气中富含炔烃的尾气回收利用,将会大大提高乙烯裂解装置的经济效益。
目前,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如下几种:
一种方法是在裂解碳四进入丁二烯抽提装置之前对其进行选择加氢,使炔烃含量降低,以减少含炔废气的排放。
另一种方法是对所述的富含炔烃馏分的丁二烯尾气进行选择加氢,将炔烃转化为丁二烯和单烯烃,再送回丁二烯抽提装置,以回收其中的丁二烯。CN101434508公开了一种碳四馏分中的高度不饱和烃的选择加氢方法,以丁二烯抽提后得到的富含炔烃的残余物料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存在下,采用固定床反应器,选择加氢得到1,3-丁二烯,再将反应产物送回到抽提装置。加氢工艺采用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90℃,反应压力为1.0~4.0MPa,液体空速为7~20h-1。催化剂以氧化铝为载体的钯系催化剂,比表面积为50~150m2/g,比孔容为0.25~1.0ml/g。采用该发明的方法可对于丁二烯抽提后的富炔残余物料进行有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是:
1.该方法没有解决反应器的进料问题。由于加氢反应为液相反应,压力在1.5~4.0MPa之间,而丁二烯尾气为气相,压力接近常压,如何将气相的原料进行升压送入反应器是一个技术难题;
2.由于原料中炔烃和双烯烃含量较高,反应过程中聚合严重,催化剂容易失活,因此对催化剂的选择性要求较高;
3由于物料中炔烃和丁二烯的浓度高,反应中二烯烃和炔烃的聚合也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原料中炔烃和双烯烃含量较高导致的催化剂容易失活问题、反应中二烯烃和炔烃的聚合问题以及反应器进料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中,所述的废气的组成包括丁烯0~5重量%,丁二烯30~70重量%,乙基乙炔和乙烯基乙炔20~50重量%;该方法将抽提装置废气与氢气发生反应,使所述的废气中的炔烃、双烯烃、单烯烃加氢生成烷烃,其步骤包括:
(1)升压:压力较高的液相碳四进入喷射器,压力较低的废气也进入喷射器,在喷射器出口废气与液相碳四混合,形成气液两相物流,再被冷却后为液相混合碳四物流;
(2)加氢反应:来自步骤(1)的混合碳四物流与来自加氢产物的循环烷烃混合,经升压泵升压后,配入氢气进入加氢反应器,加氢反应器出口产物冷却至常温后分成两股,一股作为循环用烷烃去加氢反应器入口,一股作为烷烃产品采出。
具体的实施中:
步骤(1)中所述喷射器入口液相碳四的压力为0.7~1.2Mpa,喷射器出口压力为0.5~0.8Mpa,温度为50~65℃,液相碳四与废气的质量流量比为1~10。
所述的步骤(2)中,加氢反应入口温度为20~150℃,优选为20~60℃;反应压力为1.0~5.0MPa;氢气与烯烃的摩尔比通常为0.8~3.0,优选为0.8~1.5;液相体积空速为1~30h-1,优选为15~25h-1;循环烷烃与来自步骤(1)的稀释后的混合物流质量流量比为1~25∶1,优选为5~15∶1。
所述步骤(2)中的混合物采用升压泵升压至1.5~5.5MPa。
步骤(2)中,加氢催化剂的载体为氧化铝,负载的主活性组分选自Pt、Pd的一种或两种,含量为0.01~1.0重量%;负载的助活性组分选自Cu、Ag、Au、Pb、Ni、Co、Mn中的至少一种,助活性组分优选为Ag或Pb,含量为0.001~1.0重量%。
步骤(2)中的所述加氢反应器前设置干燥器以脱除其中的水分,所述干燥器采用分子筛干燥剂或氧化铝干燥剂,或者采用聚结器脱除水分。
步骤(2)中的所述加氢反应器为一段加氢或多段加氢。
本发明所述的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利用方法中废气与氢气发生反应,其中的炔烃、双烯烃、单烯烃加氢生成烷烃。本发明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组成和工艺条件,灵活控制加氢产物的用途。具体的地说,本发明加氢产物可以用作燃料,也可以返回裂解炉作裂解原料以替代部分石脑油,也可以作为高纯度烷烃送往下游装置作原料。这样达到了节约资源、提高碳四综合利用率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来自抽提装置的原料废气为气相混合物,且压力较低,而催化加氢反应为高压、液相反应,需要将气相混合物原料液化并升压。由于混合物中炔烃含量高,容易聚合爆炸,因此不能采用常规的液化、加压工艺。在本发明中采用喷射器,解决了气相物料升压和稀释等问题。
本发明的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中采用了喷射器作为将废气升压的装置。在喷射器里,不同压力的两股流体相互混合,并发生能量交换,以形成一股居中压力的混合流体。进入装置以前,压力较高的那种介质叫做工作介质。工作介质以很高的速度从喷嘴出来,进入喷射器的接受室,并把在喷射器前的压力较低的介质带走。被带走的流体叫做引射流体。提高引射流体的压力而不直接消耗机械能,这是喷射器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性能。本发明中将采用一股液相碳四作为工作介质,将含有炔烃的废气作为引射液体。
在本发明中,液相碳四的组成主要包括丁烷5~95重量%、丁烯5~95重量%,丁二烯0~40重量%,各组分含量之和为100重量%,优选采用裂解碳四、丁二烯抽余碳四、醚后碳四、炼厂碳四等,更优选采用本工艺中的碳四全加氢产物。
所述的废气的组成包括丁烯0~5重量%,丁二烯30~60重量%,乙基乙炔和乙烯基乙炔20~50重量%。
抽提装置废气与氢气发生反应,使废气中的炔烃、双烯烃、单烯烃加氢生成烷烃,其步骤包括:
(1)升压:压力较高的液相碳四进入喷射器,压力较低的废气也进入喷射器,在喷射器出口废气与液相碳四混合,形成气液两相物流,再被冷却后为液相混合碳四物流;
(2)加氢反应:来自步骤(1)的混合碳四与来自加氢产物的循环烷烃混合,经升压泵升压之后,按一定比例配入氢气进入加氢反应器,反应器出口产物冷却至常温后分成两股,一股循环用烷烃去反应器入口,一股作为烷烃产品。各股流量由原料流量、组成及目标产物决定。加氢后产物中的总烯烃含量小于5%。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所述步骤(1)中,喷射器入口液相碳四的压力为0.7~1.2MPa(绝压),喷射器出口压力在0.5~0.8MPa(绝压),温度在50~65℃,经冷却后为液相物流。废气经喷射器与液相碳四充分混合,再经冷却成为液相,从而达到了将废气升压、液化的目的。并且同时用液相碳四将废气中的炔烃进行稀释,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液相碳四与废气的质量流量比为1~10,具体比值可根据废气中炔烃及各组分含量而定,目的是使废气混合物中炔烃含量降到安全范围以内。
在所述的步骤(2)中,加氢催化剂的载体为氧化铝,负载的主活性组分选自Pt、Pd的一种或两种,含量为0.01~1.0重量%,负载的助活性组分选自Cu、Ag、Au、Pb、Ni、Co、Mn中的至少一种,助活性组分优选为Ag或Pb,含量为0.001~1.0重量%。
在所述的步骤(2)中,加氢反应入口温度为20~150℃,优选为20~60℃;反应压力为1.0~5.0MPa;氢气与烯烃的摩尔比通常为0.8~3.0,优选为0.8~1.5;液相体积空速为1~30h-1,优选为15~25h-1;循环烷烃与来自步骤(1)的稀释后的混合物流质量流量比为1~25∶1,优选为5~15∶1。
所述步骤(2)中的混合物采用升压泵升压至1.5~5.5MPa。
根据需要,可在所述的步骤(2)的加氢反应器前设置干燥器以脱除其中的水分;所述的干燥器采用分子筛干燥剂或氧化铝干燥剂。也可采用聚结器脱除水分,聚结器为标准设备,可根据实际选用。
根据加氢目标产物需要,加氢反应器可为一段加氢或多段加氢。若为多段加氢,段间设冷却器,每段反应分别配入适量的氢气,配入氢气的量根据目标产物来定。当目标产物作裂解原料时,配入的氢气少,当目标产物为丁烷,配入的氢气多些。
本发明所述的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除了解决了废气的液化、升压及稀释、催化剂容易失活问题、以及反应中二烯烃和炔烃的聚合问题以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传统工艺中,抽提装置的富含炔烃的丁二烯尾气多作为燃料烧掉,本发明将废气加氢生成烷烃,可作为裂解原料或直接作为下游装置的原料,提高了碳四利用率,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传统工艺中,需要一股抽余液对富含炔烃的混合烃进行稀释后才能送往火炬,本发明中的原料可直接采用抽提装置残余的混合烃,无需再用抽余液稀释,节约了大量的丁烷、丁烯;
3.仅采用喷射器这一装置,实现了将废气原料升压及稀释的问题,大大简化了流程,降低了设备投资,提高了装置操作的安全性;
4.本发明中将反应产物循环回反应器入口,循环量大,降低了反应器入口炔烃和烯烃的含量,可有效抑制聚合物的生成,并且大的流速增强了对催化剂表面的冲刷作用,可抑制聚合物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使催化剂保持良好的催化性能;
5.本发明流程简单、设备数量少,投资少。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述的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工艺流程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废气;2液相碳四;3混合碳四;4反应原料;5反应器进料;6氢气;7循环烷烃;8全加氢产物;前述1~8的符号也用于表示附表中的物流号;
9缓冲罐;10喷射器;11冷却器;12混合罐;13升压泵;14加氢反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1.升压:来自丁二烯抽提装置的废气1(主要组成:丁烯0.26%,丁二烯60.15%,乙基乙炔和乙烯基乙炔36.09%,碳五0.53%,水0.02%,均为质量百分含量),流量1318kg/h,压力0.1MPa(绝压),废气经缓冲罐9后进入喷射器10。液相碳四2(主要组成:丁烷34.4%,丁烯63.3%,丁二烯2.2%)来自丁二烯抽提装置,流量3545kg/h,压力0.9MPa(绝压),进入喷射器10。废气1与液相碳四2经喷射器10混合后,喷射器出口压力为0.6MPa(绝压)、温度58℃,冷却至43℃后为液相的混合碳四3,其中炔烃含量为10.6%;
2.反应:混合碳四3经脱水后进入混合罐12与来自全加氢产物的循环烷烃7混合,循环烷烃的流量为53000kg/h,压力1.87MPa(绝压),经升压泵13升至2.5MPa(绝压),配入一定量的氢气6,进入反应器14反应。反应条件为:温度40℃、压力2.2MPa、氢气/烯烃摩尔比1.2,液相体积空速20h-1,段间设循环水冷却器,将反应器出口物料冷却至40℃,反应产物分为两股,一股为循环烷烃7返回混合罐,一股作为反应产物8送出界区,流量为5135.2kg/h。
各主要物流的质量组成见下表1。
表1
  物流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39.6   42.7   43   43.2   44.1   25   43   43
  压力MPa.A   0.1   0.9   0.61   1.8   2.5   2.84   1.87   1.87
  质量流量kg/h   1317.67   3545   4862.67   57857.44   57857.44   277.16   53000   5135.19
  质量组成%
  氢气   0   0   0   0   0   70.48   0.0184   0.0184
  甲烷   0   0   0   1.43   1.43   29.52   1.57   1.57
  丙烯   0   0   0   0   0   0   0   0
  丙烷   0   0.018   0   0.77   0.77   0   0.84   0.84
  正丁烷   0   34.41   25.08   87.23   87.23   0   92.93   92.93
  异丁烷   0   0   0   0.68   0.68   0   0.74   0.74
  1-丁烯   0   0.85   0.62   0.69   0.69   0   0.7   0.7
  异丁烯   0   0.18   0.13   0.0183   0.0183   0   0   0
  顺-2-丁烯   0.15   28.86   21.08   2.94   2.94   0   1.27   1.27
  反-2-丁烯   0.11   33.42   24.39   3.66   3.66   0   1.75   1.75
  1,3-丁二烯   58.29   0.22   15.96   1.34   1.34   0   0   0
  1,2-丁二烯   1.86   1.95   1.92   0.16   0.16   0   0   0
  丙炔   2.95   0   0.8   0.0672   0.0672   0   0   0
  丁炔   5.5   0   1.55   0.13   0.13   0   0   0
  乙烯基乙炔   30.59   0   8.29   0.7   0.7   0   0   0
  水   0.0177   0   0   0   0   0   0   0
  碳五   0.53   0   0.15   0.14   0   0   0.14   0.14
  碳八   0   0   0   0   0   0   0.0265   0.0265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混合碳四3中炔烃含量为10.6%,较未混合的废气中炔烃含量明显降低;在最终全加氢产物中正丁烷含量达到92.93%,提高了碳四利用率。

Claims (6)

1.一种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所述的废气的组成包括丁烯0~5重量%,丁二烯30~70重量%,乙基乙炔和乙烯基乙炔20~50重量%;该方法将所述的抽提装置废气与氢气发生反应,使所述的废气中的炔烃、双烯烃、单烯烃加氢生成烷烃,其步骤包括:
(1)升压:压力较高的液相碳四进入喷射器,压力较低的废气也进入喷射器,在喷射器出口废气与液相碳四混合,形成气液两相物流,再被冷却后为液相混合碳四物流;
(2)加氢反应:来自步骤(1)的混合碳四物流与来自加氢产物的循环烷烃混合,经升压泵升压后,配入氢气进入加氢反应器,加氢反应器出口产物冷却至常温后分成两股,一股作为循环用烷烃去加氢反应器入口,一股作为烷烃产品采出;
步骤(1)中,所述喷射器入口液相碳四的压力为0.7~1.2Mpa,喷射器出口压力为0.5~0.8Mpa,温度为50~65℃,液相碳四与废气的质量流量比为1~10;
步骤(2)中所述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为20~60℃,氢气与烯烃的摩尔比为0.8~1.5;液相体积空速为15~25h-1,循环烷烃与来自步骤(1)的液相混合碳四物流质量流量比为5~15:1;
步骤(2)中,加氢催化剂的载体为氧化铝,负载的主活性组分选自Pt、Pd的一种或两种,含量为0.01~1.0重量%;负载的助活性组分选自Cu、Ag、Au、Pb、Ni、Co、Mn中的至少一种,含量为0.001~1.0重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的混合物采用升压泵升压至1.5~3.5MP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活性组分为Ag或Pb。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的所述加氢反应器前设置干燥器以脱除其中的水分,所述干燥器采用分子筛干燥剂或氧化铝干燥剂,或者采用聚结器脱除水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的所述加氢反应器为一段加氢或多段加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的混合物采用升压泵升压至1.5~3.5MPa;
步骤(2)中,加氢催化剂的载体为氧化铝,负载的主活性组分选自Pt、Pd的一种或两种,含量为0.01~1.0重量%;负载的助活性组分为Ag或Pb,含量为0.001~1.0重量%;
所述步骤(2)中的加氢反应器前设置干燥器以脱除其中的水分,所述干燥器采用分子筛干燥剂或氧化铝干燥剂,或者采用聚结器脱除水分;
所述步骤(2)中的加氢反应器为一段加氢或多段加氢。
CN 200910236666 2009-10-27 2009-10-27 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 Active CN102050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36666 CN102050695B (zh) 2009-10-27 2009-10-27 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36666 CN102050695B (zh) 2009-10-27 2009-10-27 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0695A CN102050695A (zh) 2011-05-11
CN102050695B true CN102050695B (zh) 2013-08-14

Family

ID=43955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36666 Active CN102050695B (zh) 2009-10-27 2009-10-27 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506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1699B (zh) * 2011-10-14 2015-06-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丁二烯尾气加氢装置及方法
CN103041700B (zh) * 2011-10-14 2014-11-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丁二烯尾气加氢装置及加氢方法
CN103086832B (zh) * 2011-11-02 2016-02-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丁二烯收率和抽余液产量的丁二烯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04075909B (zh) * 2013-03-28 2017-02-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燃易爆高炔烃类的取样方法
CN106467445B (zh) * 2015-08-19 2019-03-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产异丁烯和高辛烷值汽油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8103A (zh) * 2002-12-16 2004-06-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烃类原料加氢制备烷烃的方法及其所用的催化剂
CN1590353A (zh) * 2003-08-26 2005-03-09 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丁二烯抽提装置残余物的利用方法
CN1817410A (zh) * 2005-12-31 2006-08-16 杭州西湖真空设备厂 减顶增压脱硫成套设备及其脱硫工艺
GB2450565A (en) * 2007-06-29 2008-12-31 Caltec Ltd Pressure boosting apparatus with jet pump, mechanical pump and separa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8103A (zh) * 2002-12-16 2004-06-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烃类原料加氢制备烷烃的方法及其所用的催化剂
CN1590353A (zh) * 2003-08-26 2005-03-09 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丁二烯抽提装置残余物的利用方法
CN1817410A (zh) * 2005-12-31 2006-08-16 杭州西湖真空设备厂 减顶增压脱硫成套设备及其脱硫工艺
GB2450565A (en) * 2007-06-29 2008-12-31 Caltec Ltd Pressure boosting apparatus with jet pump, mechanical pump and separator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浅谈丁二烯尾气处理工艺;陈宝华;《山东化工》;20080915;第37卷(第9期);第16-18页 *
陈宝华.浅谈丁二烯尾气处理工艺.《山东化工》.2008,第37卷(第9期),第16-18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0695A (zh) 201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5429B (zh) 一种综合利用裂解碳四的方法
CN102285859B (zh) 一种高丁二烯含量c4物流的选择加氢工艺
CN103787811B (zh) 一种丁二烯尾气的加氢方法
CN102050695B (zh) 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
CN101993323B (zh) 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和设备
CN103787815A (zh) 一种丁二烯尾气的加氢方法
CN101818077A (zh) 裂解气中高不饱和烃选择加氢的方法
CN103787813B (zh) 一种丁二烯尾气加氢装置及方法
CN103041699B (zh) 一种丁二烯尾气加氢装置及方法
CN101613621B (zh) 裂解气选择加氢及分离方法
CN103146428B (zh) 一种不饱和烃馏分的全加氢工艺
CN103041700B (zh) 一种丁二烯尾气加氢装置及加氢方法
CN109485535B (zh) 碳四馏分中不饱和烃的全加氢方法
CN102041092A (zh) 一种拓宽催化重整原料的方法
CN102336626B (zh) 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
CN103121904B (zh) 富含炔烃的烃类燃料气的利用方法
CN109485534B (zh) 一种dmf法丁二烯抽提装置尾气加氢的方法
CN102336623B (zh) 丁二烯抽提装置废气的利用方法
CN109665933B (zh) 一种碳四全加氢装置和全加氢方法
CN103086831B (zh) 一种提高丁二烯收率和充分利用碳四烃的丁二烯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01671221A (zh) 聚合溶剂级异丁烷的制备方法
CN103787812B (zh) 一种丁二烯尾气加氢系统及加氢方法
CN103121905A (zh) 富含炔烃的烃类燃料气的回收方法
CN103086832B (zh) 一种提高丁二烯收率和抽余液产量的丁二烯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03768896B (zh) 一种丁二烯抽提装置尾气回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