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2503B - 一种led防眩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防眩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42503B CN102042503B CN 200910190797 CN200910190797A CN102042503B CN 102042503 B CN102042503 B CN 102042503B CN 200910190797 CN200910190797 CN 200910190797 CN 200910190797 A CN200910190797 A CN 200910190797A CN 102042503 B CN102042503 B CN 1020425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zzle
- led
- lens
- light source
- transparent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防眩灯,包括具有一次透镜(102)的LED光源(100)、包覆所述LED光源(100)的一次透镜(102)的凹透镜(200),其用于对LED光源(100)的出射光进行第一次泛光;以及包覆所述凹透镜(200)的设有透镜小单元(301)阵列的防眩透明件(300),其用于对凹透镜(200)泛光后的光线进行第二次泛光。本发明的LED防眩灯能有效降低灯具表面的亮度,并实现相对均匀的照明,能够满足室内环境下人眼对亮度适应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灯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防眩灯。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具有光效率高、光线质量好、能耗小、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照明行业。
在室内照明中,LED灯由于光源尺寸较小(一般直径小于6mm),光通量又较高(60lm/W以上),造成LED表面亮度很高,一般最大亮度都有超过300000cd/m2。而人眼能适应的亮度范围为普通日光灯管的表面亮度范围,约为7000~8000cd/m2,即该亮度在室内环境下能满足人眼对眩光要求。图1所示为现有LED光源如CREE XR-E 3W LED的配光曲线图,图2所示为其光斑效果图,图3所示为其照度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LED光源产生的配光曲线中心高周边低(如图1所示)。特定距离的光斑效果也是照度极高(如图2和图3所示),表面亮度平均为316228cd/m2,光源对人眼的刺激比较严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有效限制LED灯的眩光。
如图4所示,现有LED泛光灯具大多采用反射器作为配光光学元件。此种方法通过设置灯具保护角α的方式来限制眩光,但由于其不能降低灯具表面亮度,当人眼在保护角α之外看灯具,仍然会有光线直接射入人眼,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
因此需要一种通过降低LED点光源的表面亮度而使人眼直接注视灯具不会有刺激感的LED防眩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LED灯具的上述表面亮度过大的缺陷,提供一种LED防眩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由LED光源、一次泛光的凹透镜以及二次泛光的防眩透明件组成的LED防眩灯。
本发明提供了包括具有一次透镜的LED光源、包覆所述LED光源的一次透镜的凹透镜,其用于对LED光源的出射光进行第一次泛光;
以及包覆所述凹透镜的设有透镜小单元阵列的防眩透明件,其用于对凹透镜泛光后的光线进行第二次泛光。
在本发明所述的LED防眩灯中,所述凹透镜具有入射曲面和出射曲面,所述凹透镜向出射曲面方向弯曲,且所述凹透镜从其中心到边缘的厚度逐渐增大。
在本发明所述的LED防眩灯中,所述入射曲面为非球面,所述入射曲面上从其中心到边缘的各点到LED光源的距离逐渐增大。
在本发明所述的LED防眩灯中,所述出射曲面为非球面,所述出射曲面上从其中心到边缘的各点到LED光源的距离逐渐增大。
在本发明所述的LED防眩灯中,所述透镜小单元为方形的双凸球面镜。
在本发明所述的LED防眩灯中,所述防眩透明件垂直于LED光源中轴线。
在本发明所述的LED防眩灯中,所述防眩透明件的透镜小单元的边长小于或等于6mm。
在本发明所述的LED防眩灯中,所述防眩透明件与凹透镜之间的间距为20-40mm。
在本发明所述的LED防眩灯中,所述防眩透明件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制成。
在本发明所述的LED防眩灯中,所述防眩透明件的透过率大于92%,折射率为1.4923。
实施本发明的LED防眩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LED防眩灯能有效降低灯具表面的亮度,并实现相对均匀的照明,能够满足室内环境下人眼对亮度适应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LED光源的配光曲线图;
图2是现有LED光源的光斑效果图;
图3是现有LED光源的照度曲线图;
图4是现有LED反光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LED防眩灯实施例的光路图;
图6是本发明LED防眩灯实施例中采用的LED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LED防眩灯实施例中采用的凹透镜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LED防眩灯实施例中采用的凹透镜与LED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LED防眩灯实施例中采用的凹透镜的配光曲线图;
图10是本发明LED防眩灯实施例中采用的防眩透明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LED防眩灯实施例中采用的防眩透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LED防眩灯实施例中采用的防眩透明件的配光曲线图;
图13是本发明LED防眩灯实施例中采用的防眩透明件的表面光亮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LED防眩灯实施例的光路图。本发明的LED防眩灯包括:LED光源100、凹透镜200以及防眩透明件300;其中,所述LED光源100位于LED防眩灯的中心,所述凹透镜200包覆LED光源100,用于对LED光源100发出的光线进行第一次泛光,所述防眩透明件300包覆所述凹透镜200,用于对凹透镜200泛光后的光线进行第二次泛光,从而将点光源转化为面光源。
如图6所示,为LED光源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LED光源100为CREE XR-E 3W LED。该LED光源100具有一个发出光线的LED光源中心101以及一次透镜102。其中,一次透镜102为球面透镜。图1、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其配光曲线图、光斑效果图和照度曲线图。可以看出,其特定距离的光斑的照度极高,表面亮度平均为316228cd/m2,光源对人眼的刺激比较严重。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LED防眩灯所采用的凹透镜200的立体图;图8为本发明LED防眩灯所采用的凹透镜200与LED光源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所述凹透镜200为非球面凹透镜,其具有入射曲面201和出射曲面202,所述凹透镜200向出射曲面202方向弯曲。且所述凹透镜200从其中心到边缘的厚度AB逐渐增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射曲面201为中心曲率大,边缘曲率渐小的非球面,即所述入射曲面201上从其中心至边缘的各点到LED光源中心101的距离逐渐增大,即图8中线段OA。这种结构有利于将光线很好的发散。出射曲面202与入射曲面201的形状类似,同样为中心曲率大,边缘曲率渐小的非球面。且所述出射曲面202上从其中心至边缘的各点到LED光源中心101的距离逐渐增大,即图8中线段OB。这样使得从LED光源中心101发出并经过入射曲面201边缘折射的光能够再次通过出射曲面202的边缘折射。凹透镜200的尺寸应尽量小,从而提高透镜的光通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该凹透镜200的最大直径为16mm,高度为4.5mm。
图9示出了经过凹透镜200后的配光曲线图。可以看到,光源通过二次光学透镜,即凹透镜200之后,光线重新进行了分配,降低了LED光源的亮度,使得在正负60度角内发光强度一致。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LED防眩灯实施例中采用的防眩透明件300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是本发明LED防眩灯实施例中采用的防眩透明件3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防眩透明件300为由多个透镜小单元301构成的阵列,所述透镜小单元301为方形的双凸球面镜。所述防眩透明件300垂直于LED光源101中轴线。
防眩透明件300与凹透镜200之间的间距M(如图5所示)与凹透镜200对光线的发散角度成反比。即如果光线经凹透镜200后较为发散,则防眩透明件300距离凹透镜200可较近,即减小间距M;而如果光线经凹透镜200后发散角度小,则需适当增加间距M。本发明的间距M为20-40mm,优选30mm。
防眩透明件300可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或聚碳酸酯材料(Polycarbonate,PC)制成,透过率大于92%,折射率为1.4923。
需要注意的是,当间距M较小时,照射到防眩透明件300上单位面积的光强增加,则透镜小单元301的边长d需要适当减小,曲率适当增大,从而有效地对出射光线进行泛光,保障防眩效果。反之,所设计的透镜小单元301的边长d需要适当增大,曲率适当减小。
请参阅图11,所述防眩透明件300的透镜小单元301的边长d小于或等于6mm,在本实施例中边长d为6mm,通过防眩透明件300的透镜小单元301的曲率计算,能将分配到防眩透明件300上的光线以正负50度的角度近似朗伯型的光线出射。且将光源发光半径放大了5倍,即面积放大了25倍。图12和图13分别示出了采用防眩透明件300的配光曲线图和表面光亮度曲线图。可以看到,点光源通过防眩透明件300的二次泛光被转化为面光源。在LED防眩灯的表面的亮度由316228cd/m2降至6398cd/m2,已满足在室内环境下人眼对亮度适应的要求。
由此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凹透镜200及防眩透明件300对LED光源进行两次泛光,有效地降低了灯具表面的亮度,实现了相对均匀的照明。
需要说明地是,本发明所提供的LED防眩灯也可以作为一个特征单元,可以根据实际照明需要将该特征单元阵列成n×n形式,或者其它排列形式,从而实现更大功率的照明。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方式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饰、等效替换、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LED防眩灯,包括具有一次透镜(102)的LED光源(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覆所述LED光源(100)的一次透镜(102)的凹透镜(200),其用于对LED光源(100)的出射光进行第一次泛光;所述凹透镜(200)具有入射曲面(201)和出射曲面(202),所述凹透镜(200)向出射曲面(202)方向弯曲,且所述入射曲面(201)和出射曲面(202)为形状类似的中心曲率大、边缘曲率渐小的非球面;
以及包覆所述凹透镜(200)的设有透镜小单元(301)阵列的防眩透明件(300),其用于对凹透镜(200)泛光后的光线进行第二次泛光;且所述透镜小单元(301)为方形的双凸球面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防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透镜(200)从其中心到边缘的厚度(AB)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防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透明件(300)垂直于LED光源(100)中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防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透明件(300)的透镜小单元(301)的边长(d)小于或等于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防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透明件(300)与凹透镜(200)之间的间距(M)为20-4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防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透明件(300)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防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透明件(300)的透过率大于92%,折射率为1.492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90797 CN102042503B (zh) | 2009-10-12 | 2009-10-12 | 一种led防眩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190797 CN102042503B (zh) | 2009-10-12 | 2009-10-12 | 一种led防眩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42503A CN102042503A (zh) | 2011-05-04 |
CN102042503B true CN102042503B (zh) | 2012-08-15 |
Family
ID=43908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19079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42503B (zh) | 2009-10-12 | 2009-10-12 | 一种led防眩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4250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77709B (en) * | 2011-10-18 | 2012-11-21 | E 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 Led lens and light source device using the same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81109Y (zh) * | 2007-07-04 | 2008-07-02 | 孙庆和 | Led台灯 |
-
2009
- 2009-10-12 CN CN 200910190797 patent/CN10204250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81109Y (zh) * | 2007-07-04 | 2008-07-02 | 孙庆和 | Led台灯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昭62-108584A 1987.05.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42503A (zh) | 2011-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163068U (ja) | 照明灯具 | |
JP5823948B2 (ja) | 発光デバイス及び照明器具 | |
KR20120093271A (ko) | 비대칭 광 빔 발생을 위한 렌즈 | |
US20130083541A1 (en) | Optical lens, light-emitting diode optical component and light-emitting diode illumination lamp | |
CN105637284B (zh) | 照明装置 | |
CN105960560B (zh) | 照明装置 | |
CN105757610A (zh) | 一种小光束角低眩光方形光斑led透镜 | |
US20220057070A1 (en) | Anti-Glare Reflector Cup and a Lamp with the Anti-Glare Reflector Cup | |
JP5547697B2 (ja) | 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 |
CN210860981U (zh) | 一种透镜及灯具 | |
CN101561087A (zh) | 一种led平面光源结构 | |
KR20130081171A (ko) | 광균일도 및 광손실을 최적화할 수 있는 엘이디 광원용 렌즈 | |
CN104295967B (zh) | Led多面发光平面光源 | |
CN219473486U (zh) | 智能灯具 | |
CN102261578A (zh) | 一种全方位立体量化发光装置 | |
CN102042503B (zh) | 一种led防眩灯 | |
CN201462499U (zh) | 一种led平面光源结构 | |
CN104214668B (zh) | 透镜及其应用该透镜的led灯具 | |
CN212204143U (zh) | 灯具及其泡壳 | |
CN102042502B (zh) | 一种led防眩灯 | |
CN213712678U (zh) | Led模组、led模组组合及灯具 | |
CN213089751U (zh) | 一种防眩反光杯以及带有该反光杯的灯具 | |
CN210241214U (zh) | 固态照明灯和灯具 | |
CN111623267A (zh) | 灯具及其泡壳 | |
CN205065402U (zh) | 大角度led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