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8544B - 频谱配置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频谱配置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98544B CN101998544B CN200910165222.8A CN200910165222A CN101998544B CN 101998544 B CN101998544 B CN 101998544B CN 200910165222 A CN200910165222 A CN 200910165222A CN 101998544 B CN101998544 B CN 1019985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 subscriber equipment
- switching time
- base station
- indication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频谱配置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所述频谱配置方法,包括: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预置的切换时间点,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以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在所述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所述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LTE系统带宽和中心频率的动态配置,并且避免了LTE频谱配置过程中用户设备掉话,或者找不到服务小区等问题,提高了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频谱配置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以下简称:UMTS)是采用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下简称:WCDMA)空中接口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为了能在UMTS中采用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以下简称:WiMAX)等高速无线接入技术,保持WC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以下简称:GSM)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以下简称:3GPP)提出了UMTS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LTE的物理层以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以下简称:OFDM)技术为基础。
在LTE的物理层中,LTE系统的频谱带宽可以是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系统资源为时频资源,即包括时域和频域两维的资源。LTE采用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以下简称: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物理层技术。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it/s与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了小区容量,并且降低了系统延迟。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LTE标准中,公共信道都位于LTE系统带宽中央的1.25MHz带宽。在LTE系统频谱切换的场景中,例如:LTE系统的频谱带宽由10MHz切换为15MHz,切换时,相应的公共信道也可能会发生改变,公共信道的改变可能导致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以下简称:UE)掉话,或者找不到小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频谱配置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以实现在切换时间点之前,向用户设备通知更新后的载波参数,避免用户设备掉话或找不到服务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频谱配置方法,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预置的切换时间点,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以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
在所述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所述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频谱配置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获得所述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通知的预置的切换时间点,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
在所述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所述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预置的切换时间点,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
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所述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获得所述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通知的预置的切换时间点,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
同步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获得的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所述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频谱配置系统,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预置的切换时间点,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并在所述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所述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
所述用户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获得所述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通知的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并在所述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通过指示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然后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接收到指示消息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从而避免了用户设备掉话,或者找不到服务小区,提高了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频谱配置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频谱配置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修改周期(Modify Period;以下简称:MP)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频谱配置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频谱配置方法又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基站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基站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用户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频谱配置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频谱配置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101,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向该用户设备通知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该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接收到基站的指示消息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
本实施例中,上述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以下简称:FDD)系统中,载波频率包括上行载波频率和下行载波频率;载波带宽包括上行载波带宽和下行载波带宽。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以下简称:TDD)系统中,只有一个载波频率和一个载波带宽,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
步骤102,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
本实施例中,切换时间点是预先配置的,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具体可以是将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中心频率切换到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并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带宽。而接收到基站的指示消息的用户设备也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从而用户设备可以在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与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具体地,当通信系统为FDD系统时,切换完成之后,基站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下行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下行载波带宽的下行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该下行载波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上行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上行载波带宽的上行载波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在该上行载波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当通信系统为TDD系统时,切换完成之后,基站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该载波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同样,用户设备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载波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在该载波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
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通过指示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然后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接收到指示消息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从而避免了用户设备掉话,或者找不到服务小区,提高了服务质量。
图2为本发明频谱配置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指示消息为系统消息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适用于空闲态和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201,在一个MP中,寻呼用户设备,指示用户设备接收系统消息。其中,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位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的结束时间点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相隔至少一个修改周期。
本实施例中,基站通过系统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载波参数,需要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的一个MP中,寻呼用户设备,指示用户设备接收系统消息,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MP的结束时间点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相隔至少一个MP。
步骤202,在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的结束时间点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间的一个修改周期中,向用户设备发送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该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
在TDD系统中,只有一个载波频率和一个载波带宽,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其中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可以携带在系统消息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以下简称:MIB)中;而在FDD系统中,载波频率包括上行载波频率和下行载波频率;载波带宽包括上行载波带宽和下行载波带宽;其中,下行载波频率可以携带在系统消息的MIB中;下行载波带宽也携带在MIB中;上行载波频率和上行载波带宽携带在系统信息块2(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2;以下简称:SIB2)中。
本实施例中,基站和用户设备可以预先约定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MP、发送系统消息的MP和预置的切换时间点的相对位置,例如:可以在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MP结束之后的第一个MP中,发送系统消息,上述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可以位于发送系统消息所在MP的结束时间点;即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MP的结束时间点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相隔一个MP,基站在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MP的结束时间点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间的这个MP发送系统消息,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修改周期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基站也可以在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MP结束之后的第一~第n个MP中,均发送系统消息,n为大于1的整数;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在发送系统消息的第n个MP的结束时间点;但本实施例以图3所示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203,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
本实施例中,由于基站和用户设备预先约定好了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MP、发送系统消息的MP和预置的切换时间点的相对位置,因此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寻呼之后,就可以在预先约定的MP中接收系统消息,获知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由于事先约定了切换点与发送系统消息的MP的相对位置,用户设备还可以通过系统消息的接收时间,确定出上述切换时间点,相当于基站通过发送系统消息隐性的通知了用户设备上述切换时间点,因此用户设备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的第一个MP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
在FDD系统中,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之后,基站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下行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下行载波带宽的下行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该下行载波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上行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上行载波带宽的上行载波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在该上行载波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在TDD系统中,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之后,基站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该载波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同样,用户设备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载波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在该载波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
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的至少一个MP中,通过系统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然后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接收到系统消息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从而避免了用户设备掉话,或者找不到服务小区,提高了服务质量。
图4为本发明频谱配置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指示消息为重配置信令为例进行说明,适用于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401,向用户设备发送重配置信令,该重配置信令包括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和更新后的载波参数。该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其中,预置的切换时间点是重配置信令中的新增信元。在FDD系统中,载波频率包括上行载波频率和下行载波频率;载波带宽包括上行载波带宽和下行载波带宽;在TDD系统中,只有一个载波频率和一个载波带宽,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
具体地,在进行切换之前,基站启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以下简称:RRC)连接重配置过程,通过重配置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和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接收到基站发送的重配置信令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
为保证中心频率和带宽切换的及时性,以及减小信令负载,基站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可以通过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以下简称:DCCH)或广播信道向该基站服务的连接态用户设备群发上述重配置信令。具体地,在通过广播信道向该基站服务的连接态用户设备群发重配置信令时,可以将重配置信令携带在系统消息中群发至该基站服务的连接态用户设备。
步骤402,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
在向基站服务的连接态用户设备发送重配置信令之后,该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
切换完成之后,在FDD系统中,基站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下行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下行载波带宽的下行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该下行载波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上行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上行载波带宽的上行载波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在该上行载波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在TDD系统中,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之后,基站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该载波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同样,用户设备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载波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在该载波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
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启动RRC连接重配置过程,通过重配置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和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然后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接收到基站发送的重配置信令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从而避免了用户设备掉话,或者找不到服务小区,提高了服务质量。
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运营商希望第三代移动通信(Third Generation;以下简称:3G)/第二代移动通信(Second Generation;以下简称:2G)网络能够与LTE在相同的频段上共存,随着3G/2G和LTE的业务量动态调整各自使用的频谱带宽,具体包括以下5种场景:
(a)LTE使用20MHz;
(b)LTE使用15MHz,一个UMTS载波使用5MHz;
(c)LTE使用10MHz,二个UMTS载波使用10MHz,其中每个UMTS载波使用5MHz;
(d)LTE使用5MHz,三个UMTS载波使用15MHz,其中每个UMTS载波使用5MHz;
(e)四个UMTS载波使用20MHz,其中每个UMTS载波使用5MHz。
在上述5种场景的切换中,LTE的使用频谱存在4类切换场景:
(1)LTE的使用频谱由10MHz切换为15MHz;
(2)LTE的使用频谱由15MHz切换为10MHz;
(3)LTE的使用频谱由5MHz切换为15MHz;
(4)LTE的使用频谱由15MHz切换为5MHz;
在第(1)种和第(2)种切换场景下,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中心频率和带宽都发生了改变,对于空闲态和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基站均可以采用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通过系统消息向空闲态和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载波参数,进行切换;其中,该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对于TDD系统,只有一个载波频率和一个载波带宽,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可以携带在系统消息的MIB中;对于FDD系统,载波频率包括上行载波频率和下行载波频率;载波带宽包括上行载波带宽和下行载波带宽;其中,下行载波频率可以携带在系统消息的MIB中;下行载波带宽也携带在MIB中;上行载波频率和上行载波带宽携带在SIB2。
在第(1)种和第(2)种切换场景下,中心频率和带宽的改变对空闲态的用户设备的影响有限,对于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基站也可以采用本发明图4所示实施例的方法,通过重配置信令向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发送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和更新后的载波参数,进行切换。上述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
在第(3)种和第(4)种切换场景下,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仅带宽发生改变,中心频率并未发生改变,因此不需要向用户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对于空闲态和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基站均可以采用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通过系统消息向空闲态和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载波带宽,进行切换;其中,对于FDD系统,载波带宽包括上行载波带宽和下行载波带宽,下行载波带宽可以携带在系统消息的MIB中,上行载波带宽可以携带在系统消息的SIB2中;对于TDD系统,只有一个载波带宽,可以将更新后的载波带宽携带在系统消息的MIB中。另外,对于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基站也可以采用本发明图4所示实施例的方法,通过重配置信令向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发送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和更新后的载波带宽,进行切换。
另外,对于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带宽不变,而中心频率发生改变的切换场景,由于带宽不变,因此基站不需要向用户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载波带宽。对于空闲态和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基站均可以采用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通过系统消息向空闲态和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载波频率,进行切换;其中,对于FDD系统,载波频率包括上行载波频率和下行载波频率,下行载波频率可以携带在系统消息的MIB中,上行载波频率携带在系统消息的SIB2中;对于TDD系统,只有一个载波频率,可以将更新后的载波频率携带在系统消息的MIB中。另外,对于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基站也可以采用本发明图4所示实施例的方法,通过重配置信令向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发送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和更新后的载波频率,进行切换。
以上仅以LTE频谱切换为例,描述了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场景,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运用于其它制式的通信系统中涉及频谱切换的场景。
图5为本发明频谱配置方法又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包括:
步骤501,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获得该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通知的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该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
本实施例中,上述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在FDD系统中,载波频率包括上行载波频率和下行载波频率;载波带宽包括上行载波带宽和下行载波带宽。在TDD系统中,只有一个载波频率和一个载波带宽,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
具体地,该指示消息可以为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空闲态和连接态用户设备可以在接收到基站的寻呼之后,接收基站在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的结束时间点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间的一个修改周期中,发送的系统消息。
该指示消息也可以为重配置信令,该重配置信令包括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和更新后的载波参数;连接态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通过专用控制信道DCCH或广播信道发送的重配置信令。
步骤502,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
基站在预置的切换点进行切换,使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接收到指示消息的用户设备也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服务小区,从而用户设备可以在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与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具体地,当通信系统为FDD系统时,切换完成之后,基站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下行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下行载波带宽的下行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该下行载波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上行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上行载波带宽的上行载波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在该上行载波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当通信系统为TDD系统时,切换完成之后,基站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该载波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同样,用户设备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载波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在该载波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
上述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获知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和更新后的载波参数。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接收到指示消息的用户设备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从而避免了用户设备掉话,或者找不到服务小区,提高了服务质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6为本发明基站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实现如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的流程,如图6所示,该基站可以包括:发送模块61和切换模块62。
其中,发送模块61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向用户设备通知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该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该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其中,在FDD系统中,载波频率包括上行载波频率和下行载波频率;载波带宽包括上行载波带宽和下行载波带宽;在TDD系统中,只有一个载波频率和一个载波带宽,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
切换模块62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
本实施例中,切换时间点是预先配置的,切换模块62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而接收到基站的指示消息的用户设备也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从而用户设备可以在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与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具体地,当通信系统为FDD系统时,在切换模块62切换完成之后,基站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下行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下行载波带宽的下行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该下行载波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上行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上行载波带宽的上行载波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在该上行载波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当通信系统为TDD系统时,在切换模块62切换完成之后,基站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该载波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同样,用户设备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载波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在该载波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
上述实施例中,发送模块61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通过指示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然后切换模块62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接收到指示消息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从而避免了用户设备掉话,或者找不到服务小区,提高了服务质量。
图7为本发明基站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实现如本发明图2或图4所示实施例的流程,如图7所示,该基站可以包括:发送模块71、切换模块72和寻呼模块73。
其中,发送模块71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向用户设备通知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该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该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其中,在FDD系统中,载波频率包括上行载波频率和下行载波频率;载波带宽包括上行载波带宽和下行载波带宽;在TDD系统中,只有一个载波频率和一个载波带宽,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
切换模块72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
本实施例中,切换时间点是预先配置的,切换模块72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而接收到基站的指示消息的用户设备也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从而用户设备可以在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与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具体地,当通信系统为FDD系统时,在切换模块72切换完成之后,基站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下行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下行载波带宽的下行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该下行载波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上行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上行载波带宽的上行载波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在该上行载波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当通信系统为TDD系统时,在切换模块72切换完成之后,基站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在该载波上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同样,用户设备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载波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在该载波上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寻呼模块73可以在指示消息具体为系统消息时,在一个修改周期中,寻呼用户设备,指示用户设备接收系统消息;上述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位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的结束时间点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相隔至少一个修改周期。这时,发送模块71还用于在寻呼模块73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的结束时间点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间的一个修改周期中,向用户设备发送系统消息。
本实施例中,基站和用户设备可以预先约定寻呼模块73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MP、发送模块71发送系统消息的MP和预置的切换时间点的相对位置,例如:发送模块71可以在寻呼模块73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MP结束之后的第一个MP中,发送系统消息,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在发送模块71发送系统消息的第一个MP的结束时间点;即寻呼模块73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MP的结束时间点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相隔一个MP,发送模块71在寻呼模块73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MP的结束时间点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间的这个MP发送系统消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发送模块71也可以在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MP结束之后的第一~第n个MP中,均发送系统消息,n为大于1的整数;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在发送系统消息的第n个MP的结束时间点;但本实施例以图3所示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进行切换之前,基站启动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过程,通过重配置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和更新后的载波参数。这时,为保证中心频率和带宽切换的及时性,以及减小信令负载,发送模块71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通过专用控制信道或广播信道向基站服务的用户设备群发重配置信令,该重配置信令包括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和更新后的载波参数。具体地,发送模块71在通过广播信道向该基站服务的连接态用户设备群发重配置信令时,可以将重配置信令携带在系统消息中群发至该基站服务的连接态用户设备。
上述实施例中,发送模块71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通过指示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然后切换模块72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接收到指示消息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从而避免了用户设备掉话,或者找不到服务小区,提高了服务质量。
图8为本发明用户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可以实现如本发明图5所示实施例的流程,如图8所示,该用户设备可以包括:接收模块81和同步模块82。
其中,接收模块81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获得该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通知的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该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
具体地,该指示消息可以为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空闲态和连接态用户设备的接收模块81可以在接收到基站的寻呼之后,接收基站在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的结束时间点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间的一个修改周期中,发送的系统消息;
该指示消息也可以为重配置信令,该重配置信令包括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和更新后的载波参数;连接态用户设备的接收模块81可以接收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通过专用控制信道DCCH或广播信道发送的重配置信令。
同步模块82可以在接收模块81获得的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该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从而用户设备可以在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与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上述实施例中,接收模块81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获知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和更新后的载波参数。基站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接收到指示消息的用户设备的同步模块82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从而避免了用户设备掉话,或者找不到服务小区,提高了服务质量。
图9为本发明频谱配置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频谱配置系统包括基站91和用户设备92。
具体地,基站91可以向用户设备92发送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向用户设备92通知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该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并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用户设备92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具体地,基站91可以采用本发明图6或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站实现。
用户设备92可以接收基站91发送的指示消息,获得该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通知的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并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具体地,用户设备92可以采用本发明图8所示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实现。
本实施例中,该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在FDD系统中,上述载波频率包括上行载波频率和下行载波频率,载波带宽包括上行载波带宽和下行载波带宽;在TDD系统中,只有一个载波频率和一个载波带宽,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站91和用户设备92可以预先约定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MP、发送系统消息的MP和预置的切换时间点的相对位置,例如:可以在寻呼用户设备92所在的MP结束之后的第一个MP中,发送系统消息,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在发送系统消息的第一个MP的结束时间点;即寻呼用户设备92所在的MP的结束时间点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相隔一个MP,基站91在寻呼用户设备92所在的MP的结束时间点与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间的这个MP发送系统消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基站91也可以在寻呼用户设备92所在的MP结束之后的第一~第n个MP中,均发送系统消息,n为大于1的整数;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在发送系统消息的第n个MP的结束时间点;但本实施例以图3所示情形为例进行说明。这时,用户设备92接收到寻呼之后,就可以在预先约定的MP中接收系统消息,获知更新后的载波参数,并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的第一个MP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进行切换之前,基站91启动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过程,通过重配置信令向用户设备92发送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和更新后的载波参数。这时,为保证中心频率和带宽切换的及时性,以及减小信令负载,基站91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通过专用控制信道或广播信道向基站91服务的用户设备92群发重配置信令,该重配置信令包括预置的切换时间点和更新后的载波参数。具体地,基站91在通过广播信道向该基站91服务的连接态用户设备92群发重配置信令时,可以将重配置信令携带在系统消息中群发至该基站91服务的连接态用户设备92。
在FDD系统中,在切换完成之后,基站91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下行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下行载波带宽的下行载波上,向用户设备92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92在该下行载波上接收基站91发送的下行数据;用户设备92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上行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上行载波带宽的上行载波上,向基站91发送上行数据,基站91在该上行载波上接收用户设备92发送的上行数据。
在TDD系统中,在切换完成之后,基站91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之后,基站91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载波上,向用户设备92发送下行数据,用户设备92在该载波上接收基站91发送的下行数据;同样,用户设备92在中心频率为更新后的载波频率,带宽为更新后的载波带宽的载波上,向基站91发送上行数据,基站91在该载波上接收用户设备92发送的上行数据。上下行数据传输采用时分的方式复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和载波带宽。
上述实施例中,基站91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前,通过指示消息向用户设备92发送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然后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该用户设备92的服务小区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接收到指示消息之后,用户设备92可以在预置的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从而避免了用户设备92掉话,或者找不到服务小区,提高了服务质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频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以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
在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所述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所述载波频率为系统频谱切换后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的中心频率,所述载波带宽为系统频谱切换后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的载波带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消息具体为系统消息,在所述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消息之前,还包括:
在一个修改周期中,寻呼用户设备,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系统消息;所述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位于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之前,所述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的结束时间点与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相隔至少一个修改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消息包括:
在所述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的结束时间点与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之间的一个修改周期中,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系统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信系统为时分复用系统时,所述载波频率携带在所述系统消息的主信息块中;当通信系统为频分复用系统时,所述载波频率包括上行载波频率和下行载波频率,所述载波带宽包括上行载波带宽和下行载波带宽,所述下行载波频率携带在所述系统消息的主信息块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消息具体为重配置信令,所述重配置信令进一步包括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消息包括:
在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之前,通过专用控制信道或广播信道向基站服务的用户设备群发所述重配置信令。
7.一种频谱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获得所述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通知的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
在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所述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所述载波频率为系统频谱切换后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的中心频率,所述载波带宽为系统频谱切换后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的载波带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消息具体为系统消息,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包括:
接收基站在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的结束时间点与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之间的一个修改周期中,发送的系统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消息具体为重配置信令,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在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之前,通过专用控制信道或广播信道发送的重配置信令。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
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所述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所述载波频率为系统频谱切换后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的中心频率,所述载波带宽为系统频谱切换后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的载波带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寻呼模块,用于当所述指示消息具体为系统消息时,在一个修改周期中,寻呼用户设备,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系统消息;所述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位于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之前,所述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的结束时间点与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相隔至少一个修改周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寻呼模块寻呼用户设备所在的修改周期的结束时间点与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之间的一个修改周期中,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系统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指示消息为重配置信令时,在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之前,通过专用控制信道或广播信道向所述基站服务的用户设备群发所述重配置信令,所述重配置信令进一步包括所述预置的切换时间点。
14.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获得所述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通知的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
同步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获得的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所述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所述载波频率为系统频谱切换后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的中心频率,所述载波带宽为系统频谱切换后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的载波带宽。
15.一种频谱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所述指示消息包括更新后的载波参数;并在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进行切换,使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所述载波参数包括载波频率和/或载波带宽,所述载波频率为系统频谱切换后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的中心频率,所述载波带宽为系统频谱切换后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使用的载波带宽;
所述用户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获得所述指示消息隐性或显性通知的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并在所述预置的系统频谱切换时间点之后同步到使用所述更新后的载波参数的服务小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5222.8A CN101998544B (zh) | 2009-08-13 | 2009-08-13 | 频谱配置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
PCT/CN2010/075830 WO2011018021A1 (zh) | 2009-08-13 | 2010-08-10 | 频谱配置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
BR112012003277-1A BR112012003277A2 (pt) | 2009-08-13 | 2010-08-10 | método de configuração de espectro, sistema, estação base e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5222.8A CN101998544B (zh) | 2009-08-13 | 2009-08-13 | 频谱配置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8544A CN101998544A (zh) | 2011-03-30 |
CN101998544B true CN101998544B (zh) | 2014-11-05 |
Family
ID=43585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6522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8544B (zh) | 2009-08-13 | 2009-08-13 | 频谱配置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98544B (zh) |
BR (1) | BR112012003277A2 (zh) |
WO (1) | WO201101802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95598B (en) | 2011-09-30 | 2016-05-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anagement of spectrum emission requirements |
CN103379524B (zh) * | 2012-04-17 | 2016-12-14 |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广播控制信道的倒换方法及装置 |
CN104067662B (zh) * | 2012-12-17 | 2018-1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载波的分配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04955070B (zh) * | 2014-03-26 | 2018-08-1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载波重配方法及装置 |
CN105307237B (zh) * | 2014-07-31 | 2018-11-16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识别载频带宽的方法 |
CN104735716B (zh) * | 2015-01-06 | 2017-05-10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在移动通信中的频率调整方法和装置 |
CN109661845B (zh) * | 2016-10-26 | 2021-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变带宽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14666902A (zh) * | 2022-02-11 | 2022-06-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设备 |
CN115314126B (zh) * | 2022-08-05 | 2024-03-29 | 浙江瑞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ZigBee通讯抗干扰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1510A (zh) * | 1997-06-25 | 2000-07-26 | 诺基亚流动电话有限公司 | 用于越区切换和小区重选的方法、基站、移动台和蜂窝式无线电系统 |
CN1308826A (zh) * | 1998-05-07 | 2001-08-15 | 夸尔柯姆股份有限公司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短消息发送与硬越区切换搜索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
EP1359781B1 (de) * | 2002-05-03 | 2007-05-0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vorrichtung zum Durchführen einer Verbindungsübergabe in einem Kommunikationssystem |
CN101248698A (zh) * | 2005-06-15 | 2008-08-20 | 斯比德航海有限公司 | 用于快速hs-dsch服务小区改变的rrc信令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50285C (zh) * | 2005-06-06 | 2009-0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在基站间进行切换的方法 |
-
2009
- 2009-08-13 CN CN200910165222.8A patent/CN10199854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8-10 WO PCT/CN2010/075830 patent/WO201101802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8-10 BR BR112012003277-1A patent/BR112012003277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1510A (zh) * | 1997-06-25 | 2000-07-26 | 诺基亚流动电话有限公司 | 用于越区切换和小区重选的方法、基站、移动台和蜂窝式无线电系统 |
CN1308826A (zh) * | 1998-05-07 | 2001-08-15 | 夸尔柯姆股份有限公司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短消息发送与硬越区切换搜索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
EP1359781B1 (de) * | 2002-05-03 | 2007-05-0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vorrichtung zum Durchführen einer Verbindungsübergabe in einem Kommunikationssystem |
CN101248698A (zh) * | 2005-06-15 | 2008-08-20 | 斯比德航海有限公司 | 用于快速hs-dsch服务小区改变的rrc信令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8544A (zh) | 2011-03-30 |
BR112012003277A2 (pt) | 2020-12-01 |
WO2011018021A1 (zh) | 2011-0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98544B (zh) | 频谱配置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 |
EP2080310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supporting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 |
KR101722872B1 (ko) | 다중 반송파를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
EP2797355B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EP3873150B1 (en) | Resource pool switch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05453476B (zh) | 电信设备和方法 | |
KR20210132249A (ko) | 시간-주파수 자원의 송신 방향을 구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8282875B (zh) | 一种数据收发方法及设备 | |
WO2014053885A1 (en) |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half-duplex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 |
CN103299592B (zh) | 一种基于长期演进系统的载波聚合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2640525A (zh) | 侧链路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装置和网络装置 | |
US8780834B2 (en) | Center frequency control method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
CN103718498A (zh) | 载波聚合方法、设备及系统 | |
US11864159B2 (en) | Side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KR20040068619A (ko) | 네트워크에서 통신 관리 방법, 신호, 전송 장치 및 수신단말 | |
JP2013520918A (ja) | 広帯域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搬送波情報更新方法 | |
US20250031193A1 (en) |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JP2024545519A (ja) | 無線周波数リンク切り替え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
CN105790907A (zh) | 频带修改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 |
CN115066029B (zh) | 控制信道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 |
CN113207137B (zh) | 一种测量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CN112039641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9860895B2 (en) | Mobile statio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assigning resource blocks to the mobile station | |
CN102438272A (zh) | 压缩模式启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8366028A (zh) | 一种循环前缀cp确定方法及无线网络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