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9641B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39641B CN112039641B CN201910481039.2A CN201910481039A CN112039641B CN 112039641 B CN112039641 B CN 112039641B CN 201910481039 A CN201910481039 A CN 201910481039A CN 112039641 B CN112039641 B CN 1120396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 bwp
- combination
- carriers
- carrier 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31 aggre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标识;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第一带宽部分BWP集合和第一载波集合,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载波,所述第一BWP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BWP。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实现载波和BWP的指示,从而确定有效的通信资源,提升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用户的不断增长,用户业务量和数据吞吐量不断增加,对通信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更大的下行和上行峰值速率的需求,需要提供更大的传输带宽。同时,由于大带宽的连续频谱的稀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提出了载波聚合的解决方案。所谓载波聚合是将两个或更多个载波聚合在一起,以支持更大传输带宽的技术。进一步的,相关标准中规定,在每个载波上,可配置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所述BWP是载波上一组连续的或非连续的物理资源。
由上可见,在载波聚合的解决方案中,终端设备侧会存在多个载波,每个载波会配置一个或多个BWP。网络设备如何进行载波和BWP的指示,以确定有效的通信资源,提升通信效率,是本申请所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实现载波和BWP的指示,从而确定有效的通信资源,提升通信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第一带宽部分BWP集合和第一载波集合,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载波,所述第一BWP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BWP。
由上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指示信息,而实现载波和BWP的指示,从而终端设备可确定有效的通信资源,提升通信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组合存在关联关系,所述第一组合包括第一载波集合和第一BWP集合,所述第一组合中还包括第二BWP集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载波集合中包括辅载波时,所述第二BWP集合可指示辅载波上的激活BWP,所述辅载波上的激活BWP可为初始BWP或非初始BWP,灵活的进行辅载波上BWP的指示。所述初始BWP可称为第一BWP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当前激活的第二载波集合;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载波集合和所述第二载波集合,激活或去激活载波。
由上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载波集合和第二载波集合的交集情况,进行载波的激活或去激活,相对于,终端设备仅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一载波集合,进行载波的激活,可减少终端设备的工作量。比如,一种实现方式可为:终端设备去激活当前已经激活的第二载波集合,然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一载波集合,重新激活第一载波集合。如果第一载波集合和第二载波集合存在交集,这样无疑增加了终端设备的重复操作,增加了终端设备的工作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载波集合和所述第二载波集合,激活或去激活载波,包括:当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载波集合的交集为空时,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中的全部载波,去激活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的全部载波;或者,当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载波集合的交集非空时,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所述第一载波激活中除所述交集外的剩余载波,去激活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除所述交集外的剩余载波。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带宽部分BWP集合和第一载波集合存在关联关系,所述第一BWP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BWP,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组合存在关联关系,所述第一组合包括第一载波集合和第一BWP集合,所述第一组合中还包括第二BWP集合。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且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设计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的: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标识;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第一带宽部分BWP集合和第一载波集合,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载波,所述第一BWP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BWP。
关于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的具体功能,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等。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标识;
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第一BWP和第一载波集合,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载波,所述第一BWP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BWP。
关于通信接口和处理器的具体功能,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网络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模块,且收发模块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设计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的:
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带宽部分BWP集合和第一载波集合存在关联关系,所述第一BWP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BWP,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载波。
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指示信息。
关于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的具体功能,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通信接口,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等。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时,可以控制所述通信接口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通信接口,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标识;
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
关于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的具体功能,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设计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装置和第五方面所述的装置,或者,所述系统包括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和第六方面所述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一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之一。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如基站或基站控制器等。每个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小区)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该网络设备110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中的基站(gNodeB或gNB)或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iving point/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网络设备110还可以是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该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20。该终端设备120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该终端设备120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其中,网络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间可以通过空口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空口资源可以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种。具体来说,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进行数据传输时,网络设备110可以通过控制信道,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向终端设备120发送控制信息,从而为终端设备120分配数据信道,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的资源。比如该控制信息可以指示数据信道所映射至的时间单元和/或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在该分配的时频资源通过数据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其中,上述数据传输可以包括下行数据传输和/或上行数据传输,下行数据(如PDSCH携带的数据)传输可以指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20发送数据,上行数据(如PUSCH携带的数据)传输可以是指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数据。数据可以是广义的数据,比如可以是用户数据,也可以是系统信息,广播信息,或其他的信息等。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一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一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对本申请中所使用到的一些通信名词或术语进行解释说明,该通信名词或术语也作为本申请发明内容的一部分。
一、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
载波聚合是将两个或更多个载波单元(component carrier,CC)聚合在一起,以支持更大传输带宽的解决方案。为了高效地利用零碎的频谱,载波聚合支持不同载波单元之间的聚合,比如,相同或不同带宽内载波单元的聚合,或者,同一频带内,邻接或非邻接载波单元间的聚合,或者,不同频带内载波单元间的聚合等。在载波聚合的解决方案中,存在主小区和辅小区的概念。
二、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
主小区可以是终端设备进行初始连接建立的小区,或者,主小区可以是终端设备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重建的小区,或者,主小区可以是在切换(handover)过程中指定的主小区等。主小区,主要用于与终端设备之间的RRC通信。主小区对应的载波单元称为主载波单元(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PCC),主载波单元的下行载波称为下行主载波单元(down link PCC,DL PCC),主载波单元的上行载波称为上行主载波单元(up link PCC,UL PCC)。所述主载波单元还可称为主载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主载波为例进行说明。
三、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
辅小区,主要用于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例如,辅小区与UE之间不存在RRC通信。所述辅小区可以是在RRC重配置时添加的。辅小区对应的载波单元成为辅载波单元(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SCC)。辅载波单元的下行载波称为下行辅载波单元(downlink SCC,DL SCC),辅载波单元的上行载波称为上行辅载波单元(uplink SCC,UL SCC)。所述辅载波单元还可称为辅载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辅载波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的,主小区可以是在连接建立时确定的,辅小区可以是在初始接入完成之后,通过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添加、修改或释放的。
四、辅小区的激活和去激活
终端设备的主小区不支持激活或去激活,终端设备的主小区总是处于激活态。示例的,如果一辅小区被激活,则终端设备可在该激活的辅小区对应的载波单元内进行以下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
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上报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检测该辅小区以及在该辅小区上传输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若配置了在该载波上传输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则需要发送PUCCH;启动或重启辅小区去激活定时器(Scell deactivationtimer);触发功率余量报告(power headroomreport,PHR)上报等。
如果一辅小区被去激活,则终端设备可以在该去激活的辅小区对应的载波单元内至少不进行以下操作:
不发送SRS;不上报CSI;不传输上行数据,可包括上行同步信道(uplinksynchronization channel,UL-SCH)和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等;不检测该辅小区以及该辅小区上传输的PDCCH;不发送PUCCH等。
五、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
BWP,是载波上一组连续或非连续的物理资源,所述物理资源可以是物理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或物理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或物理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等。在任一时刻,终端设备可激活一个或多个BWP,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在激活的BWP上进行数据的收发。所述BWP可以包括初始激活BWP(initial activeBWP)和UE专用的BWP。在辅载波上,还可以包括第一激活BWP(first active BWP)。
其中,初始激活BWP可指终端设备在接收专用BWP配置信息前,用于数据接收或发送的BWP,可通过广播消息进行配置,所述广播消息可包括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block,MIB)和系统消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等。或者,初始激活BWP可指用于初始接入的BWP等。初始激活BWP可以包括初始激活下行BWP(initial downlink BWP)和初始激活上行BWP(initial uplink BWP)等。
UE专用的BWP是指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完成和接收专用BWP配置信息之后,用于数据接收或发送的BWP,比如所述专用BWP配置信息可为RRC等。对于一个终端,在一个服务小区上例如可以配置4个BWP,所述4个BWP中可不包括通过广播消息配置的初始激活BWP。在任一时刻,可激活一个或多个BWP,激活的BWP可称为激活BWP。
示例的,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own control information,DCI),该DCI可用于指示BWP的激活,所述激活的BWP可为上述UE专用BWP。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在上述激活的BWP上进行通信,用于传输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业务、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业务、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业务以及机器型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MTC)定位等,或者所述BWP可为业务特定的BWP,比如只用于V2X业务的旁链路BWP等。
六、下行控制信息(down control information,DCI)
DCI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信息,比如,网络设备可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发送DCI。DCI可用于调度上行数据传输,或者,调度下行数据传输等。比如,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间的通信接口为空中接口(Uu接口),可在Uu接口上进行上行/下行数据传输,所述上行数据传输指从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所述下行数据传输指从网络设备到终端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一个小区只包含一个载波,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小区”和“载波”可以等价使用。如无特别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载波”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该流程中的网络设备可为上述图1中的网络设备110,终端设备可为上述图1中的终端设备120。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来实现,或者通过其他装置来支持网络设备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来实现,或者通过其他装置来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流程具体可为:
S2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BWP集合和第一载波集合存在关联关系,所述第一BWP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BWP,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波。
S202.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第一BWP集合和第一载波集合。
可选的,第一标识可具体的与第一组合存在关联关系,所述第一组合中包括第一BWP集合和第一载波集合。相应的,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标识以及不同标识与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组合,所述第一组合中包括第一BWP集合和第一载波集合,所述不同标识与组合的对应关系,可为协议规定的,预定的,或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物理层信令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网络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可包括载波集合和BWP集合。所述载波集合中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波,所述载波可为主载波或辅载波,所述BWP集合中可包括一个或多个BWP。可选的,上述载波集合和BWP集合可为协议规定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配置给终端设备的,比如,RRC信令、MAC CE信令和DCI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载波集合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所述BWP集合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每个载波集合对应一标识,每个BWP集合对应一标识。载波集合的标识与BWP集合的标识可不同。
比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包括5个载波集合和4个BWP集合。
示例的,如表1所示,5个载波集合分别为第一载波集合、第二载波集合、第三载波集合、第四载波集合和第五载波集合。第一载波集合包括辅CC1,第二载波集合包括辅CC1和辅CC2,第三载波集合包括辅CC1和辅CC3,第四载波集合包括辅CC2和辅CC3,第五载波集合包括辅CC1、辅CC2和辅CC3。第一载波集合所对应的标识可为1、第二载波集合所对应的标识可为2、第三载波集合所对应的标识可为3、第四载波集合所对应的标识可为4、第五载波集合所对应的标识可为5。
表1
示例的,如表2所示,4个BWP集合分别为第一BWP集合、第二BWP集合、第三BWP集合和第四BWP集合。其中,第一BWP集合中可包括BWP0、第二BWP集合中可包括BWP1、第三BWP集合中可包括BWP2、第四BWP集合中可包括BWP3。第一BWP集合所对应的标识可为0,第二BWP集合所对应的标识可为6,第三BWP集合所对应的标识可为7,第四BWP集合所对应的标识可为8。
表2
BWP集合名称 | BWP集合包括的BWP | BWP集合标识 |
第一BWP集合 | BWP0 | 0 |
第二BWP集合 | BWP1 | 6 |
第三BWP集合 | BWP2 | 7 |
第四BWP集合 | BWP3 | 8 |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表1中载波集合的标识和上述表2中BWP集合的标识可为协议规定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配置给终端设备的,比如,RRC信令、MAC CE信令或DCI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载波集合的标识与BWP集合的标识应该为不同的。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中携带有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可为上述载波集合的标识,或者,所述第一标识可为上述BWP集合的标识。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后,对所述指示信息进行解析,获取第一标识。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目标载波集合,比如,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标识,在不同载波集合与标识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第一标识所对应的载波集合,第一标识所对应的载波集合,即为上述目标载波集合。或者,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目标BWP集合。比如,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标识,在不同BWP集合与标识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第一标识所对应的BWP集合,第一标识所对应的BWP集合,即为上述目标BWP集合。
可选的,第一载波集合的标识与BWP集合的标识可以统一编号,第一载波集合的标识与BWP集合的标识不存在重叠,那么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一个标识,该标识可用于表示BWP集合,即该标识可为属于BWP集合的标识,或者,该标识可用于表示载波集合,即该标识可为属于载波集合的标识。其中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可根据BWP集合标识的个数和载波集合标识的个数,两者中的最大值M来确定,比如,所述标识信息的比特数可等于log2M的上去整。或者
可选的,第一载波集合的标识与BWP集合的标识可以独立编号,第一载波集合的标识与BWP集合的标识可以存在重叠。网络设备所发送的指示信息中可包括一个标识和一个标志位。所述标志位用于表示“上述标识用于指示BWP集合”,或者,所述标志位可用于表示“上述标识用于指示载波集合”。所述标志位用于表示所述标识用于指示BWP集合还可描述为:所述标志位用于表示“所述标识属于BWP集合中的标识”,所述标志位用于表示所述标识用于指示载波集合还可以描述为:所述标志位用于表示“所述标识属于载波集合中的标识”。例如,所述标志位可以为1比特,0可表示上述标识用于指示BWP集合,1可表示上述标识用于指示载波集合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目标载波集合,所述终端设备可激活所述目标载波集合中所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载波。通过上述记载可知,所述目标载波集合可为上述表1所示载波集合中的任一载波集合。示例的,终端设备在确定所述目标载波集合后,可激活所述目标载波集合中的所有载波。比如,所述目标载波集合中包括辅载波1,终端设备可激活辅载波1。再如,所述目标载波集合中包括辅载波1和辅载波2,终端设备可同时激活辅载波1和辅载波2。或者,示例的,终端设备在确定所述目标载波集合后,可首先确定终端设备当前激活的载波集合,根据当前激活的载波集合与所述目标载波集合,激活所述目标载波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载波。比如,终端设备可分别获取当前激活的载波集合中所包括的载波,以及所述目标载波集合中所包括的载波。终端设备确定当前激活的载波集合与目标载波集合的交集。如果所述交集为空,则终端设备可激活所述目标载波集合中所包括的所有载波。如果交集为非空,则终端设备可激活所述目标载波集合中除所述交集外的其它载波,且去激活所述当前激活的载波集合中除所述交集外的其它载波,从结果上看,目标载波集合中的所有载波都被激活了。比如,当前激活的载波集合为辅CC1,目标载波集合为辅CC2和辅CC3,当前激活的载波集合和目标载波集合的交集为空,则终端设备可激活所述目标载波集合中的所有载波,即终端设备可激活所述目标载波集合中的辅CC2和辅CC3。再如,当前激活的载波集合为辅CC1和辅CC3,目标载波集合为辅CC1和辅CC2。则当前激活的载波集合与目标载波集合的交集为辅CC1,则终端设备可激活所述目标载波集合中除交集(辅CC1)外的其它载波(辅CC2),且终端设备去激活所述当前激活的载波集合中除交集(辅CC1)外的其它载波(辅CC3)。
网络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可包括BWP集合和载波集合,所述BWP集合和载波集合可组成一个或多个组合,每个组合中包括BWP集合和载波集合。关于所述BWP集合和载波集合的介绍,可参见上述示例一的介绍,在此不再说明。所述一个或多个组合可为预定义,或者,协议规定的,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配置给终端设备的。
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下述表3所示,网络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可包括6个载波集合,分别为第一载波集合、第二载波集合、第三载波集合、第四载波集合、第五载波集合和第六载波集合。第一载波集合中包括主载波,第二载波集合中包括辅载波1、第三载波集合包括辅载波1和辅载波2,第四载波集合包括辅载波1和辅载波3,第五载波集合包括辅载波2和辅载波3,第六载波集合包括辅载波1、辅载波2和辅载波3。
表3
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下述表4所示,网络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可包括4个BWP集合,分别为第一BWP集合、第二BWP集合、第三BWP集合和第四BWP集合。第一BWP集合包括BWP0,第二BWP集合包括BWP1,第三BWP集合包括BWP2,第四BWP集合包括BWP3。
表4
BWP集合名称 | BWP集合中包括的BWP |
第一BWP集合 | BWP0 |
第二BWP集合 | BWP1 |
第三BWP集合 | BWP2 |
第四BWP集合 | BWP3 |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表3所示的6个载波集合和上述表4所示的4个BWP集合,可组成24种组合,每种组合可包括一载波集合和一BWP集合。示例的,所组成的24种组合的索引,可依次为1至24。如表5所示,所述24种组合,可具体为“第一载波集合和第一BWP集合”组成的第一组合,“第一载波集合和第二BWP集合”组成的第二组合,“第一载波集合和第三BWP集合”组成的第三组合等等,在此不再一一说明。具体的24种组成,可参见表5中的详细记载。
表5
示例的,将上述表3所记载的每种载波集合的组成,以及上述表4所记载的每种BWP集合的组成,代入上述表5中,可得到如下表6:
表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会确定当前激活的载波集合以及BWP集合。为了便于描述,可将网络设备当前激活的载波集合称为第一目标载波集合,当前激活的BWP集合可称为第一BWP集合,所述当前激活的载波集合和当前激活的BWP集合所组成的组合,可称为第一目标组合。或者,可以描述为:所述第一目标组合中包括第一目标载波集合和第一目标BWP集合。然后,确定与第一目标组合存在交集的第二目标组合。第二目标组合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需要指出的,上述所述第一目标组合与第二目标组合存在交集是指:第一目标组合与第二目标组合存在交叠的载波集合或BWP集合等。比如,上述表5所述的第一载波集合和第一BWP集合”组成的第一组合与“第一载波集合和第二BWP集合”组成的第二组合,之间存在交集,两者的交集为第一载波集合。或者,可以描述为:上述两者之间存在载波集合的交叠,两者的交叠为第一载波集合等。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目标组合与第二目标组合的标识。第一目标组合与第二目标组合的标识可为协议规定的,或者,预定义,或者,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为终端设备配置的。
比如,如下述表7所示,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当前激活的载波集合中包括主CC,即主CC为上述目标载波集合。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当前激活的BWP集合中包括BWP0,即BWP0为上述目标BWP集合。所述主CC和所述BWP0所组成的组合为上述第一目标组合。关于第一目标组合可具体参见下述表7中深灰色部分的填充(可参见表7中的第2行第2列)。确定与第一目标组合存在交集的第二目标组合,关于交集的解释可参见上述描述,在此不再说明。关于第二目标组合可具体参见下述表7中浅灰色部分的填充(可表见表7中的第2行第3列、第2行第4列、第2行第5列、第3行第2列、第4行第2列、第5行第2列、第6行第2列和第7行第2列)。进一步的,网络设备可确定第一目标组合和第二目标组合的标识,关于第一目标组合与第二目标组合的标识可参见上述示例的记载,不再说明。示例的,如表7所示,可看出,第一目标组合的标识可为0,第二目标组合的标识可分别为1、2、3、4、5、6、7、8,从而可以确定DCI中指示第二目标组合标识需要的比特数为log29的上去整,即4比特进行表示。
表7
进一步的,网络设备可确定待激活的第二目标组合的标识。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至终端设备,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可包括待激活的第二目标组合的标识。相应的,终端设备可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解析,获得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待激活的第二目标组合的标识;根据所述待激活的第二目标组合的标识,以及第二目标组合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激活的第二目标组合。比如,如上述表7所示,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为1,则终端设备可确定待激活的第二目标组合为辅CC1+BWP0。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为3,则终端设备可确定待激活的第二目标组合为辅CC1+辅CC3+BWP0。
在上述描述中,所述组合中包括载波集合和BWP集合,所述BWP集合可为当前激活载波中所包括的BWP。可选的,当所述载波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辅载波时,所述组合中还可包括所述辅载波上所激活的BWP,所述激活的BWP可为第一激活BWP或UE专有的BWP。比如,对于上述表7所示的组合中,对于载波集合中包括辅CC的组合,所述组合中还可包括BWP0,所述BWP0为所对应辅载波上的第一激活BWP,或UE专用的BWP等。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应用于载波聚合CA场景中,关于CA可参见上述术语解释第一部分的介绍,在此不再说明。在所述CA场景中,会包括一个主CC和多个辅CC。每个CC中会配置一个或多个BWP。比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包括一个主CC和2个辅CC,所述主CC可配置有BWP0和BWP1等,所述2个辅CC中每个辅CC中可配置有BWP0和BWP1等。在上述示例二中,所述BWP集合可具体指当前激活的载波中所配置的BWP,所组成的BWP集合。由于主CC总处于激活态,所述辅CC可处于激活态或非激活态,因此在上述表7所示的示例中,是以主CC中所配置的BWP为例进行说明的。进一步的,在上述表7所示的示例中,主CC中可配置有BWP0、BWP1、BWP2和BWP3。其中,BWP0组成第一BWP集合,BWP1组合第二BWP集合,BWP2组成第三BWP集合,BWP3组成第四BWP集合等。因此,上述表7所示的示例,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示例的,如表8所示,以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侧当前激活的辅载波为辅CC1,辅CC1中配置有BWP4、BWP5、BWP6和BWP7,且包括4个载波集合,分别为第一载波集合、第二载波集合、第三载波集合和第四载波集合。其中,第一载波集合包括辅CC1,第二载波集合包括辅CC2,第三载波集合包括辅CC3,第四载波集合包括辅CC2和辅CC3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申请实施例中,载波集合的配置和BWP集合的配置,是载波特定的,比如表7中的载波集合和BWP集合是针对主CC配置的,那么表7中载波集合的激活/去激活和BWP集合的激活/去激活只针对主CC上的指示信息生效。比如表8是针对辅CC1配置的,那么表8中第二/第三/第四载波集合的激活/去激活和BWP4/5/6/7的切换只针对辅载波1上的指示信息生效,比如在辅CC1上接收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可以为DCI中携带的标识。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表8所示的表格,可为针对辅CC1配置的载波激活/去激活和BWP切换的表格,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表8中的指示信息支持去激活辅CC1,或者,UE可以通过表8中的指示信息不支持去激活辅CC1。比如,在表8中,当DCI中携带的第一标识为3时,终端设备可确定第一标识3所对应的组合,该组合中包括辅CC2+辅CC3+BWP0。此时,终端设备可激活辅CC2和辅CC3,且将BWP由BWP4切换至BWP0。此时,终端设备可去激活辅CC1,或者,如果辅CC1一直处于激活态,那么,终端设备也可不去激活辅CC1。可选的,针对辅CC1配置的载波集合,载波集合中的载波可以被该辅CC1跨载波调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激活的载波为辅CC1,辅CC1中当前激活的载波为BWP4。即辅CC1和BWP4组成第一目标组合,第一目标组合可参见表8中的深灰色填充部分(可参见表8中的第2行第2列)。根据第一目标组合,可确定第二目标组合,第二目标组合可参见表8中的浅灰色填充部分(可参见表8中的第2行第3列、第2行第4列、第2行第5列、第3行第2列、第4行第2列以及第5行第2列)。关于确定第一目标组合和第二目标组合的过程,以及后续通过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目标组合的过程,可参见上述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表8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CC的激活或BWP发生切换后,第一目标组合标识发生变化,可重新确定第二目标组合的标识。
示例的,比如,在上述表8所示的示例中,当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为2时,那么,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后,可确定标识2所对应的组合为“辅CC3+BWP4”。在不支持辅CC1被去激活的场景下,终端设备仅需激活辅CC3。终端设备当前在辅CC1中激活的BWP即为BWP4,则无需再进行BWP的切换,即辅CC1上激活的BWP保持不变。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根据上述表8,终端设备可确定激活的CC为辅CC1和辅CC3,当前激活的BWP为辅CC1上的BWP4,那么,辅CC3+BWP4所组成的组合,即为上述第一目标组合,关于第一目标组合可参见下述表9中的深灰色填充部分(可参见表9中的第4行第2列)。根据第一目标组合,可确定第二目标组合,关于确定第二目标组合的过程,可参见上述记载,在此不再说明。关于第二目标组合,可参见下述表9中的浅灰色填充部分(可参见表9中的第2行第2列、第3行第2列、第5行第2列、第4行第3列、第4行第4列以及第4行第5列)。重新确定第二目标组合的标识。比如,在下述表9所示的示例中,第二目标组合的标识可分别为0、1、3、4、5、6。网络设备通过指示信息可指示不同的第二目标组合,相应的,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可激活不同的第二目标组合。
表9
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表8所示的示例中,当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为4时,那么,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后,可确定标识4对应的组合为“辅CC1+BWP5”。由于终端设备当前激活的CC中包括辅CC1,在CC1中当前激活的BWP为BWP4,因此,终端设备仅需将CC1中激活的BWP由BWP4切换至BWP5即可。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在上述场景中,终端设备当前激活的CC为辅CC1,当前激活的BWP为BWP5,那么,辅CC1+BWP5所组成的组合,即为上述第一目标组合,关于第一目标组合可参见下述表10中的深灰色填充部分(可参见表10中的第2行第3列)。根据第一目标组合,可确定第二目标组合,关于确定第二目标组合的过程,可参见上述记载,在此不再说明。关于第二目标组合,可参见下述表10中的浅灰色填充部分(可参见表10中的第2行第3列、第3行第4列、第2行第5列、第3行第3列、第4行第3列以及第5行第3列)。重新确定第二目标组合的标识。比如,在下述表10所示的示例中,第二目标组合的标识分别为1、2、3、4、5、6。网络设备通过指示信息可指示不同的第二目标组合,相应的,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可激活不同的第二目标组合。
表10
由上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同时支持BWP切换和载波的激活/去激活。在某一时刻,仅能激活或去激活某一载波集合,或者,仅能切换某一BWP集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以二进制索引表示不同的第二目标组合为例进行说明的,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比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位图的方式表示不同的第二目标组合。如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包括7个第二目标组合,可采用7位比特位图表示不同的第二目标组合。无论以何种方式表示第二目标组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网络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组合,关于上述组合可参见上述示例二中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在本示例中,与上述示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可预先为上述每种组合分配一标识,该标识可为协议规定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配置的等。
比如,仍沿用上述举例,如上述表6所示,网络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可包括24种组合,每种组合对应于一种标识。比如,“第一载波集合和第一BWP集合”所组成的第一组合对应的标识可为“00000”,“第二载波集合和第一BWP集合”所组成的第二组合对应的标识可为“00001”等,依次类推,在此不再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每种组合所对应的标识可为协议规定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为终端设备配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确定当前待激活的组合。网络设备根据不同组合与标识的对应关系,根据当前待激活的组合的标识。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当前待激活的组合的标识。终端设备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当前待激活组合的标识;终端设备根据当前待激活组合的标识,以及不同组合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待激活组合。终端设备激活所述当前待激活组合中的BWP集合与载波集合。关于终端设备激活BWP集合与载波集合的方式,可参见上述示例一中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以二进制索引表示不同的组合为例进行说明的,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比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位图的方式表示不同的组合。如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包括24个第二目标组合,可采用24位比特位图表示不同的组合。无论以何种方式表示组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示例一、示例二和示例三中,均是以BWP集合中包括一个BWP为例进行说明的,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比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BWP集合还包括两个或更多的BWP。相应的,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相应的指示后,可同时激活多个BWP,所述多个BWP可属于同一载波,也可属于不同载波,并不作限定。
如图3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的流程,该流程中的网络设备可对应于上述图1所示流程中的网络设备110,终端设备可对应于上述图1所示流程中的终端设备120,该流程包括:
S3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不支持BWP动态的切换。
S3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BWP指示(bandwidth part indicator)域,所述BWP指示域中包括指示信息。可选的,第二信息可为DCI。
S303.终端设备根据所述BWP指示域中包括的指示信息,激活或去激活载波。
示例的,在终端设备支持BWP动态切换的场景中,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的BWP域用于指示BWP动态的切换,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息后,可确定第二信息中的BWP域。终端设备根据所述BWP域中携带的信息,进行BWP的切换。
示例的,在终端设备不支持BWP的动态切换的场景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息后,会忽略对BWP域的处理。或者,可以描述为: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信息后,不会根据BWP域中携带的信息,进行任何处理。如此对第二信息中的BWP域是一种浪费。而本申请的改进之处在于,在终端设备不支持BWP的动态切换的场景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信息后,不会忽略对BWP域的处理。相反,终端设备可获取BWP域中的信息,根据BWP域中的信息,激活或去激活载波。
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BWP域,可进行辅载波集合的激活或去激活。比如,网络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辅载波集合,每个辅载波集合中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辅载波。每个辅载波集合对应于一标识。比如,设定4个辅载波集合,可用2比特来表示4个辅载波集合的索引。例如,用00表示第一辅载波集合,用01表示第二辅载波集合,用10表示第三辅载波集合,用11表示第四辅载波集合。如果网络设备要进行第一载波集合的激活或去激活,可采用以下方式: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BWP域,所述BWP域中携带指示信息00。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信息的BWP域进行解析,获取所述BWP域中携带的指示信息00。终端设备根据上述不同标识与辅载波集合的对应关系,确定指示信息00所对应的第一辅载波激活。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辅载波集合进行激活或去激活。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激活或去激活第一辅载波集合为例进行说明,激活或去激活其它辅载波集合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似,不再一一说明。
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二信息中的BWP域用于指示载波集合的激活时,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息时,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中的BWP域进行相应载波集合的激活和其它载波集合的去激活。比如,仍沿用上述举例,设定4个辅载波集合,00用于表示第一辅载波集合,01用于表示第二辅载波集合,10用于表示第三辅载波集合,11用于表示第四辅载波集合。如果在第二信息中的BWP域中携带指示信息00,终端设备可激活上述指示信息00所对应的第一辅载波集合,且去激活第二辅载波集合、第三辅载波集合和第四辅载波集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二辅载波集合、第三辅载波集合或第四辅载波集合当前处于激活状态,那么终端设备可进行第二辅载波集合、第三辅载波集合和第四辅载波集合的去激活。如果第二辅载波集合、第三辅载波集合和第四辅载波集合当前处于非激活状态,则终端设备无需再进行去激活处理。也就是说,在上述示例中,在一个时刻,仅可存在一个激活的载波集合。或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息时,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中的BWP域,仅进行相应载波集合的激活,并不进行其它载波集合的去激活操作。比如,仍沿用上述举例。若首次指示,第二信息的BWP域中携带指示信息00,终端设备可激活上述指示信息00所对应的第一辅载波集合。若第二次指示,第二信息的BWP域中携带指示信息01,终端设备可激活上述指示信息01所对应的第二辅载波集合。此时,第一辅载波集合和第二辅载波集合均处于激活态。也就是说,在该示例中,在一个时刻,可存在多个激活的载波集合。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二信息中的BWP域用于指示载波集合的去激活时,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信息时,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中的BWP域进行相应载波集合的去激活和其它载波集合的激活。比如,仍沿用上述举例,设定4个辅载波集合,00用于表示第一辅载波集合,01用于表示第二辅载波集合,10用于表示第三辅载波集合,11用于表示第四辅载波集合。如果在第二信息中的BWP域中携带指示信息00,终端设备可去激活上述指示信息00所对应的第一辅载波集合,且激活第二辅载波集合、第三辅载波集合和第四辅载波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息时,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中的BWP域,仅进行相应载波集合的去激活,不进行其它载波集合的激活操作。
示例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BWP域,可进行载波集合的激活或去激活。比如,网络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包括第一载波集合和第二载波集合。可用2比特的索引可指示第一载波集合和第二载波集合的激活或去激活。例如,2比特的索引可分别为00、01、10和11,标识00可表示第一载波集合的激活,标识01表示第二载波集合的激活,标识10表示第一载波集合的去激活,标识11表示第二载波集合的去激活。如果网络设备要进行第一载波集合的去激活,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中包括BWP域,所述BWP域携带指示信息10。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信息进行解析,获取BWP域携带的指示信息10。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10以及上述不同载波集合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对第一载波集合执行去激活操作。或者,可利用2比特的位图(bitmap)表示第一载波集合和第二载波集合的激活和去激活。比如,所述位图可包括2位,分别为第一位和第二位。所述第一位表示第一载波集合的激活或去激活,比如第一位中的1可表示第一载波集合的激活,第一位中的0可表示第一载波集合的去激活。第二位表示第二载波集合的激活或去激活,比如第二位中的1可表示第二载波集合的激活,第二位中的0可表示第二载波集合的去激活。比如,当所述位图为10时,可表示激活第一载波集合,以及去激活第二载波集合。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载波集合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配置的,比如RRC信令等,载波集合中的载波个数大于或等于一个。比如,终端设备所配置的辅载波中包括辅载波1,辅载波2,辅载波3和辅载波4等。网络设备可通过RRC信令为终端设备配置两个载波集合,分别为载波集合1和载波集合2。其中,载波集合1中可包括辅载波1和辅载波2,载波集合2中可包括辅载波3和辅载波4等。相应的,网络设备可通过2比特位图,指示载波集合1和载波集合2的激活或去激活。载波集合的激活和去激活是指,对载波集合中的载波进行激活和去激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复用现有格式的DCI,实现快速的载波激活和去激活,不引入新的DCI格式,节省信令开销。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400,至少包括收发模块401。可选的,还可包括处理模块402。
一示例中,装置4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可以为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收发模块401,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第一标识;处理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确定第一带宽部分BWP集合和第一载波集合,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载波,所述第一BWP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BWP。关于收发模块401和处理模块402的说明,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终端设备侧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
另一示例中,装置4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装置4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可以为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收发模块401,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与第一带宽部分BWP集合和第一载波集合存在关联关系,所述第一BWP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BWP,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处理模块402,用于确定第一指示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关于上述收发模块401和处理模块4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记载。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500。
一示例中,该装置5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装置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示例地,处理器501,可根据第一标识,确定第一BWP和第一载波集合。关于第一BWP、第一标识以及第一载波集合,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说明。装置50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5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502和处理器5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隔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协同操作。处理器501可执行存储器5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或以包括于处理器中。装置5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503,用于通信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5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的,通信接口503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该其它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处理器501利用通信接口503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示例性的,通信接口503可以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等。
一示例中,装置5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装置500至少包括通信接口503,用于装置500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的,通信接口503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该其它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装置500还可以包括一个处理器501,用于实现上述中网络设备的功能。示例地,处理器501,可以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关于第一指示信息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说明。处理器501利用通信接口503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示例性的,通信接口503可以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装置5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5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502和处理器5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隔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协同操作。处理器501可能执行存储器5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或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503、处理器501以及存储器502之间的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5中以存储器502、处理器501以及通信接口503之间通过总线504连接,总线在图5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了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简称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相互结合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作限定。且在无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引用,例如方法实施例之间的方法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和方法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
Claims (16)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当前激活的第一载波集合以及所述第一载波上激活的第一带宽部分BWP集合,所述第一载波集合和所述第一BWP集合组成第一组合;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中的第一BWP集合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包括第一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组合,确定标识与组合的对应关系;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在所述标识与组合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第二组合,所述第二组合中包括第二BWP集合和第二载波集合,所述载波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载波,所述BWP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BWP。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中还包括第二BWP集合,所述第二BWP集合为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至少一个载波上待激活的BWP。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载波集合和所述第二载波集合,激活或去激活载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载波集合和所述第二载波集合,激活或去激活载波,包括:
当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载波集合的交集为空时,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中的全部载波,去激活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的全部载波;或者,
当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载波集合的交集非空时,所述终端设备激活所述第一载波激活中除所述交集外的剩余载波,去激活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除所述交集外的剩余载波。
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当前激活的第一载波集合以及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上激活的第一带宽部分BWP集合,所述第一载波集合和所述第一BWP集合组成第一组合;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组合,确定组合与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待激活的第二组合,以及组合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标识,所述第二组合中包括第二BWP集合和第二载波集合,所述载波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载波,所述BWP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BWP;
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中还包括第二BWP集合,所述第二BWP为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至少一个载波上待激活的BWP。
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在当前激活的第一载波集合中的第一带宽部分BWP集合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中包括第一标识;
处理器,用于确定当前激活的第一载波集合以及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上激活的BWP集合,所述第一载波集合和所述第一BWP集合组成第一组合,根据所述第一组合,确定标识与组合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在所述标识与组合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第二组合,所述第二组合中包括第二BWP集合和第二载波集合,所述载波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载波,所述BWP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BWP。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中还包括第二BWP集合,所述第二BWP集合为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至少一个载波上待激活的BWP。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载波集合,激活或去激活载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一载波集合和所述第二载波集合,激活或去激活载波时,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载波集合的交集为空时,激活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中的全部载波,去激活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的全部载波;或者,
当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载波集合的交集非空时,激活所述第一载波激活中除所述交集外的剩余载波,去激活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除所述交集外的剩余载波。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当前激活的第一载波集合以及所述第一载波集合上激活的第一带宽部分BWP集合,所述第一载波集合和所述第一BWP集合组成第一组合,根据所述第一组合,确定组合与标识的对应关系,根据待激活的第二组合,以及组合与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标识,所述第二组合中包括第二BWP集合和第二载波集合,所述载波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载波,所述BWP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BWP;
通信接口,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该DCI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中还包括第二BWP集合,所述第二BWP集合为所述第二载波集合中至少一个载波上待激活的BWP。
13.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14.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81039.2A CN112039641B (zh) | 2019-06-04 | 2019-06-04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PCT/CN2020/094417 WO2020244583A1 (zh) | 2019-06-04 | 2020-06-04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81039.2A CN112039641B (zh) | 2019-06-04 | 2019-06-04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39641A CN112039641A (zh) | 2020-12-04 |
CN112039641B true CN112039641B (zh) | 2021-12-03 |
Family
ID=73575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81039.2A Active CN112039641B (zh) | 2019-06-04 | 2019-06-04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39641B (zh) |
WO (1) | WO20202445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55947B (zh) * | 2021-03-25 | 2024-12-10 | 林爱珊 | 一种将智慧楼宇管理信息保存到区块链系统的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3059A (zh) * | 2017-03-25 | 2018-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确定部分带宽及指示部分带宽的方法及设备 |
CN108886804A (zh) * | 2018-06-26 | 2018-11-2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Bwp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09150424A (zh) * | 2017-06-15 | 2019-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参考信号、消息的传输方法、传输资源确定方法和装置 |
WO2019087361A1 (ja) * | 2017-11-02 | 2019-05-09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CN109788573A (zh) * | 2017-11-15 | 2019-05-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34417B2 (en) * | 2009-03-16 | 2015-01-13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10856174B2 (en) * | 2017-03-16 | 2020-12-01 | Ofinno, Llc | Buffer status report control |
US11133912B2 (en) * | 2017-10-02 | 2021-09-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andwidth part activation, deactivation, and switch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EP3711427A1 (en) * | 2017-11-18 | 2020-09-23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
-
2019
- 2019-06-04 CN CN201910481039.2A patent/CN112039641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04 WO PCT/CN2020/094417 patent/WO202024458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3059A (zh) * | 2017-03-25 | 2018-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确定部分带宽及指示部分带宽的方法及设备 |
CN109150424A (zh) * | 2017-06-15 | 2019-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参考信号、消息的传输方法、传输资源确定方法和装置 |
WO2019087361A1 (ja) * | 2017-11-02 | 2019-05-09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CN109788573A (zh) * | 2017-11-15 | 2019-05-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
CN108886804A (zh) * | 2018-06-26 | 2018-11-2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Bwp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Remaining details for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with different numerologies";HUAWEI etal;《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7 R1-1906017》;20190517;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244583A1 (zh) | 2020-12-10 |
CN112039641A (zh) | 2020-1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92141B (zh) | 一种调整频域资源和发送指示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8633059B (zh) | 资源配置、确定部分带宽及指示部分带宽的方法及设备 | |
US11452069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EP4236485B1 (en) | Bwp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 |
KR102221648B1 (ko) | 물리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송신 또는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 |
US9900875B2 (en) | Method for configuring resource,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6160964B (zh) | 一种基于多频段能力的载波聚合配置方法及装置 | |
KR102287734B1 (ko) | 자원 할당 방법, 사용자 장비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 |
US11259335B2 (en) |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
WO2019062003A1 (zh) |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18228350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 |
US11051291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11277394B (zh) |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基站设备及用户设备 | |
CN113424618A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00367292A1 (en) |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random access apparatus | |
US11196529B2 (en) | Indication method,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2039641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20210105810A1 (en) |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US10944462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4600511A (zh) | 控制小区状态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