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98302B -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pf、cf和isf - Google Patents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pf、cf和is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8302B
CN101998302B CN200910164083.7A CN200910164083A CN101998302B CN 101998302 B CN101998302 B CN 101998302B CN 200910164083 A CN200910164083 A CN 200910164083A CN 101998302 B CN101998302 B CN 1019983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uri address
sip
request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40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8302A (zh
Inventor
李凤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640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830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2290 priority patent/WO2011017942A1/zh
Priority to US13/259,772 priority patent/US20120136947A1/en
Priority to EP10807887.4A priority patent/EP2466927B1/en
Publication of CN101998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8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8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83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Reliability checks, e.g. acknowledgments or fault re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30Types of network names
    • H04L2101/38Telephone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UR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30Types of network names
    • H04L2101/385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UR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57Directories for hybrid networks, e.g. including telephon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0Upper layer protocols adapted for appl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e.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PF、CF和ISF,该方法包括:融合业务系统所属SIP/IP Core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用户的消息发送请求,其中,携带融合业务用户的目的request-uri地址;SIP/IP Core将消息发送到request-uri地址,如果发送失败,则融合业务用户归属的PF/CF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消息;根据判断结果,融合业务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本发明达到了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PF、CF和ISF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PF(Participation Function,参与者功能模块)、CF(Control Function,控制者功能模块)和ISF。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IP化的发展,传统的电信业务需要向IP化的下一代网络转移。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简称为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 2,简称为3GPP2)以及电信和互联网融合业务及高级网络协议(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简称为TISPAN)标准组织都将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为SIP)作为下一代核心网络的基础协议,并将基于SIP协议的IP网络作为业务应用的网络基础,其中,基于SIP协议网络实现群组会话功能是融合业务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
基于SIP协议的融合业务系统既支持融合业务用户之间的消息交互,也支持融合业务用户与传统消息业务用户之间的消息交互。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还不存在融合业务用户与融合业务用户或传统消息业务用户进行消息交互时的决策方法,使得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体验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PF、CF和ISF,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包括:融合业务系统所属的初始会话协议/因特网协议核心网SIP/IP Core接收来自参与者功能模块或控制者功能模块PF/CF的消息发送请求,其中,携带消息的目的用户地址;SIP/IP Core将消息向所述目的用户地址发送,如果发送失败,则融合业务用户归属的参与者功能模块PF或群组用户地址归属的控制者功能模块CF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消息;根据判断结果,融合业务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
优选地,消息发送请求中还携带融合业务用户的用户标识。
优选地,SIP/IP Core将消息向所述目的用户request-uri地址发送,如果发送失败,则融合业务用户归属的参与者功能模块PF或群组用户地址归属的控制者功能模块CF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消息具体包括:SIP/IP Core根据融合业务用户的用户标识将消息发送到融合业务用户归属的参与者功能模块/控制者功能模块PF,或者根据群组用户地址将消息发送到群组用户地址归属的控制者功能模块CF;PF/CF将消息发送到SIP/IP Core;SIP/IP Core将消息向request-uri发送;如果发送失败,则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消息。
优选地,PF/CF将消息发送到SIP/IP Core具体包括:PF/CF对消息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将消息发送到SIP/IP Core。
优选地,在PF/CF将消息发送到SIP/IP Core之前还包括:PF/CF判断request-uri地址是否是TEL URI地址和SIP uri地址,如果不是,则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发送消息。
优选地,PF/CF判断request-uri地址是否是TEL URI地址和SIPuri地址具体包括:PF/CF对消息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PF/CF判断request-uri地址是否是TEL URI地址和SIP uri地址。
优选地,根据判断结果,融合业务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具体包括:PF/CF判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其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PF/CF根据判断结果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
优选地,PF/CF根据判断结果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具体包括:如果request-uri地址是TEL URI地址,则PF/CF将消息发送给SIP/IP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ISF的SIP uri地址,并且在消息体中携带消息的TEL URI地址;SIP/IP Core根据request-uri地址将消息发送给ISF;ISF选择相应的交互功能模块IWF,并将消息发送给IWF,IWF将消息发送给传统消息业务系统;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如果request-uri地址是SIP uri地址,则PF/CF向ENUM/DNS发送地址转换请求,其中携带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ENUM/DNS对SIP uri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后向PF/CF返回对应的TEL URI地址;PF/CF将消息发送给SIP/IP 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模块的SIP uri地址,并且消息体中携带返回的TEL URI地址;SIP/IP Core根据request-uri地址将消息发送给ISF;ISF选择相应的IWF,并将消息发送给IWF,IWF将消息发送给传统消息业务系统;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
优选地,采用MIME格式在消息体中携带返回的TEL URI地址。
优选地,根据判断结果,融合业务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具体包括:PF/CF将消息发送到交互选择模块ISF;ISF判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其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ISF根据判断结果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
优选地,ISF根据判断结果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具体包括:如果request-uri地址是TEL URI地址,则ISF选择相应的IWF,并将消息发送给IWF,IWF将消息发送给传统消息业务系统;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如果request-uri地址是TEL URI地址,则ISF向ENUM/DNS发送地址转换请求,其中携带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ENUM/DNS对SIP uri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后向ISF返回对应的TEL URI地址;ISF选择相应的IWF,并将消息发送给IWF,IWF将消息发送给传统消息业务系统;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
优选地,ISF将目的用户的TEL URI地址保存在MIME封装的消息体中发送给IWF。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参与者功能模块,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系统的SIP/IP Core的点对点信息;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发送消息,并判断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第一决策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其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控制者功能模块,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系统的SIP/IP Core的群组消息;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发送消息,并判断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第二决策单元,用于根据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其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包括: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系统的PF/CF的消息;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第三决策单元,用于根据第三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其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用户的消息发送请求;判断模块,用于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发送所述消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
优选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其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
优选地,在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是SIP uri地址时,该装置还包括:ENUM/DNS,用于将SIP uri地址转换为对应的TEL URI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系统,用于融合业务用户向传统消息业务用户发送消息,包括:SIP/IP Core,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用户的消息发送请求;第一PF,用于对点对点形式的消息进行鉴权,并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第一CF,用于对群组消息形式的消息进行鉴权,并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第一ISF,用于为消息选择相应的IWF;IWF,用于将将消息发送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传统消息业务系统,用于将消息发送到目的用户。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ENUM/DNS,用于在消息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是SIP uri地址时,将SIP uri地址转换为对应的TEL URI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系统,用于融合业务用户向传统消息业务用户发送消息,包括:SIP/IP Core,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用户的消息发送请求;第二PF,用于对点对点形式的消息进行鉴权;第二CF,用于对群组消息形式的消息进行鉴权;第二ISF,用于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并为消息选择相应的IWF;IWF,用于将将消息发送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传统消息业务系统,用于将消息发送到目的用户。
优选地,系统还包括:ENUM/DNS,用于在消息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是SIP uri地址时,将SIP uri地址转换为对应的TEL URI地址。
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通过利用融合业务系统中的PF/CF或ISF来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发送来自融合业务用户的消息,然后根据判断结果来将消息发送到目的用户,从而避免了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参与者功能模块的方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控制者功能模块的方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的方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消息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消息发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消息发送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描述了多个特定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然而,很显然,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即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阐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细节可以进行各种组合。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融合业务用户向传统消息业务用户或融合业务用户发送消息。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S102,融合业务系统所属的初始会话协议/因特网协议核心网SIP/IP Core接收来自参与者功能模块或控制者功能模块PF/CF的消息发送请求,其中,携带消息的目的用户地址;
步骤S104,SIP/IP Core将消息向所述目的用户地址发送,如果发送失败,则融合业务用户归属的参与者功能模块PF或群组用户地址归属的控制者功能模块CF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消息;SIP/IP Core根据融合业务用户的用户标识将消息发送到融合业务用户归属的PF,或者根据群组用户地址将消息发送到群组用户地址归属的控制者功能模块CF;PF/CF对消息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将消息发送到SIP/IP Core;SIP/IP Core将消息向request-uri地址发送;如果发送失败,则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消息;或者SIP/IP Core根据融合业务用户的用户标识将消息发送到融合业务用户归属的参与者功能模块/控制者功能模块PF,或者根据群组用户地址将消息发送到群组用户地址归属的控制者功能模块CF;PF/CF对消息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PF/CF判断request-uri地址是否是TEL URI地址和SIP uri地址,如果不是,则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发送消息;如果是TEL URI地址或SIP uri地址,则将消息发送到SIP/IP Core;SIP/IP Core将消息向request-uri地址发送;如果发送失败,则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消息;
步骤S106,根据判断结果,融合业务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
在步骤S106中,判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其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
其中,可以由PF/CF来判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如果request-uri地址是TEL URI地址,则PF/CF将消息发送给SIP/IP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模块的SIP uri地址,并且在消息体中携带消息的TEL URI地址;SIP/IPCore根据request-uri地址将消息发送给ISF;ISF选择相应的IWF,并将消息发送给IWF,IWF将消息发送给传统消息业务系统;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如果request-uri地址是SIP uri地址,则PF/CF向ENUM/DNS发送地址转换请求,其中携带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ENUM/DNS对SIP uri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后向PF/CF返回对应的TEL URI地址;PF/CF将消息发送给SIP/IP 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模块的SIP uri地址,并且在消息体中携带返回的TEL URI地址;SIP/IP Core根据request-uri地址将消息发送给交互选择模块;交互选择模块选择相应的交互功能模块,并将消息发送给交互功能模块,交互功能模块将消息发送给传统消息业务系统;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
另外,PF/CF也可以只对消息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直接将消息发送给ISF,由ISF来判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如果request-uri地址是TEL URI地址,则ISF选择相应的IWF,并将消息发送给IWF,IWF将消息发送给传统消息业务系统;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如果request-uri地址是SIP uri地址,则ISF向ENUM/DNS发送地址转换请求,其中携带目的用户的SIPuri地址;ENUM/DNS对SIP uri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后向ISF返回对应的TEL URI地址;ISF选择相应的IWF,并将消息发送给IWF,IWF将消息发送给传统消息业务系统;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
另外,可以采用MIME格式在消息体中携带返回的TEL URI地址和从ISF发送给IWF的消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数据格式进行封装。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通过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发送来自融合业务用户的消息的目的用户类型,然后根据判断结果来将消息发送到目的用户,从而避免了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第二实施例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法用于在点对点方式下,目的用户是非CPM用户时的消息发送。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201:CPM客户端发送消息发送请求到SIP/IP Core,消息格式遵循RFC3428和RFC3261协议规定,其中携带CPM用户的标识信息,本例中request-uri为TEL URI格式或者SIP URI格式,作为目的用户地址标识;
步骤202:SIP/IP Core依据CPM用户标识信息将消息转发到CPM用户归属的PF;
步骤203、204:PF对CPM用户标识进行鉴权授权操作,PF返回响应消息到CPM客户端,如果鉴权授权失败,则终止流程,否则继续后续流程;
步骤205:PF对request-uri地址进行判断,如果不是TEL URI地址和SIP URI地址,则流程结束;否则,则发送请求消息到SIP/IPCore;
步骤206:SIP/IP Core尝试按照request-uri地址将消息发送到目的用户,SIP/IP Core尝试失败;
步骤207:SIP/IP Core返回失败响应消息到PF;
步骤208:PF判断如果request-uri是SIP URI地址,则发送地址转换请求消息到ENUM/DNS,请求将SIP URI地址转换成TEL非功过URI地址,请求消息中携带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否则,直接转到步骤210;
步骤209:ENUM/DNS返回SIP URI地址对应的TEL URI地址到PF,PF将收到的TEL URI地址设置为request-uri的值;
步骤210:PF发送消息到SIP/IP Core,其中request-uri的值为ISF的SIP URI地址,TEL URI地址采用MIME方式在消息体中携带在消息体中;
步骤211:SIP/IP Core依据REQUEST-URI地址将消息发送到交互选择模块ISF;
步骤212:ISF依据一定的交互选择算法,选择IWF模块,并将消息发送到IWF,在本实施例中,将IWF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合并在一起;
步骤213,214:传统消息业务系统通过IWF将响应消息发送到ISF;
步骤215:SIP/IP Core向PF返回响应消息。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避免了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第三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法用于在群组消息业务中,群组成员地址为非CPM用户消息的消息发送。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301:CPM客户端发送消息发送请求到SIP/IP Core,消息格式遵循RFC3428和RFC3261协议规定,其中携带CPM用户的标识信息,本例中request-uri为群组用户地址;
步骤302:SIP/IP Core依据CPM用户标识信息将消息发送到CPM客户端归属的PF;
步骤303:PF对CPM客户端进行鉴权和授权,成功后,转发请求消息到SIP/IP Core;
步骤304:SIP/IP Core依据request-uri的值将消息路由到群组地址归属的CF;
步骤305:CF对群组地址进行鉴权和授权,成功后返回响应消息到SIP/IP Core;
步骤306、307、308:SIP/IP Core返回响应消息到PF和CPM客户端;
步骤309:CF从群组服务器获得群组成员地址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群组服务器和CF合设;
步骤310:CF从群组成员中选择一个群组成员地址,设置request-uri地址为此群组成员地址,本实施例中此地址为SIP URI地址,将消息发送到SIP/IP Core;
步骤311:SIP/IP Core尝试将消息发送到request-uri地址对应的目的用户,发送失败;
步骤312:SIP/IP Core向CF返回失败响应消息;
步骤313:CF从enum/dns请求获取request-uri地址对应的tel uri地址;
步骤314:enum/dns返回对应的TEL URI地址到CF;
步骤315:CF将request-uri地址设置为收到的ISF的SIP URI地址,并将收到的SIP URI地址采用MIME方式封装在消息体中;
步骤316,317:ISF依据一定算法选择IWF模块后,将消息发送到IWF,并转发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
步骤318,319:传统消息业务系统通过IWF将响应消息返回给ISF;
步骤320:SIP/IP Core返回响应消息到CF。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避免了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第四实施例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法用于在目的用户为CPM用户的情况下消息发送。本方法例主要用于CPM用户发送消息到处于不同归属域的CPM用户,依据目的用户配置信息,需要将此消息转发给目的用户的传统消息业务终端。为简化图例,流程从CPM客户端归属的PF1开始描述流程。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401:PF1对CPM客户端进行鉴权授权成功后,将消息发送到SIP/IP Core;
步骤402:SIP/IP Core依据request-uri地址将消息发送到PF2;
步骤403、404:PF2返回响应消息到PF1;
步骤405:本例中以目的用户的SIP终端未注册业务为例,PF2从用户配置服务器获得用户配置信息,确定需要将消息转发到一个手机号码MDN地址;
步骤406:PF2将MDN号码转换成TEL URI地址,并将request-uri地址设置为ISF的SIP URI地址,将此TEL URI地址采用MIME封装格式放在消息体中,并将消息发送到SIP/IP Core;
步骤407:SIP/IP Core将消息发送到ISF;
步骤408:ISF依据一定算法选择相应的IWF,将消息发送IWF以及对应的传统消息业务系统,消息成功发送到目的用户终端;
步骤409,410:传统消息业务系统通过IWF将响应消息返回给SIP/IP Core;
步骤410:SIP/IP Core将响应消息转发到PF2。
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避免了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第五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法用于在点对点方式下,目的用户是非CPM用户时的消息发送。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501:CPM客户端发送消息发送请求到SIP/IP Core,消息格式遵循RFC3428和RFC3261协议规定,其中携带CPM用户标识信息,request-uri为TEL URI格式或者SIP URI格式,作为目的用户地址标识;
步骤502:SIP/IP Core依据CPM用户标识信息将消息转发到CPM用户归属的PF;
步骤503、504:PF对CPM用户标识进行鉴权授权操作,PF返回响应消息到CPM客户端,如果鉴权授权失败,则终止流程,否则继续后续流程;
步骤505:PF对request-uri地址进行判断,如果不是TEL URI地址和SIP URI地址,则流程结束;否则,则发送请求消息到SIP/IPCore;
步骤506:SIP/IP Core尝试按照request-uri地址将消息发送到目的用户,SIP/IP Core尝试失败;
步骤507:SIP/IP Core返回失败响应消息到PF;
步骤508:PF将目的用户地址request-uri地址保存在MIME封装的消息体中,并将ISF的SIP URI地址设置为新的request-uri值;
步骤509:PF发送消息到SIP/IP Core;
步骤510:SIP/IP Core依据REQUEST-URI地址将消息发送到ISF;
步骤511:ISF判断MIME封装的目的用户地址是否为SIP URI地址,如果是SIP URI地址,则发送地址转换请求消息到ENUM/DNS,请求消息中携带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
步骤512:ENUM/DNS返回目的用户SIP URI地址对应的TELURI地址到ISF,ISF将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保存在MIME封装的消息体中;
步骤513:ISF依据一定的交互选择算法,选择IWF模块,并将消息发送到IWF;
步骤514,515:传统消息业务系统通过IWF将响应消息发送到ISF;
步骤516:SIP/IP Core向PF返回响应消息。
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避免了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第六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法用于在群组消息业务中,群组成员地址为非CPM用户消息的消息发送。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601:CPM客户端发送消息发送请求到SIP/IP Core,消息格式遵循RFC3428和RFC3261协议规定,其中携带CPM用户的标识信息,request-uri为群组用户地址;
步骤602:SIP/IP Core依据CPM用户标识信息将消息发送到CPM客户端归属的PF;
步骤603:PF对CPM用户进行鉴权和授权,成功后,转发请求消息到SIP/IP Core;
步骤604:SIP/IP Core依据request-uri的值将消息路由到群组地址归属的CF;
步骤605:CF对群组地址进行鉴权和授权,成功后返回响应消息到SIP/IP Core;
步骤606、607、608:SIP/IP Core返回响应消息到PF和CPM客户端;
步骤609:CF从群组服务器获得群组成员地址信息;
步骤610:CF从群组成员中选择一个群组成员地址,设置request-uri地址为此群组成员地址,本例中此地址为SIP URI地址,将消息发送到SIP/IP Core;
步骤611:SIP/IP Core尝试将消息发送到request-uri地址对应的目的用户,发送失败;
步骤612:SIP/IP Core向CF返回失败响应消息;
步骤613:CF判断需要采用传统消息业务将消息发送到目的用户,则将目的用户地址request-uri的值保存在MIME封装的消息体中,并将ISF的SIP URI地址设置为request-uri的新值。发送消息到SIP/IP Core;
步骤614:SIP/IP Core发送消息到ISF;
步骤615:ISF判断MIME封装的消息体中携带的目的用户地址为SIP URI地址,则发送地址转换请求消息到ENUM/DNS,请求获得目的用户的TEL URI地址;
步骤616:ENUM/DNS返回目的用户的TEL URI地址到ISF;
步骤617,618:ISF依据一定算法IWF模块后,将消息发送到IWF,并转发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
步骤619,620:传统消息业务系统通过IWF将响应消息返回给ISF;
步骤621:SIP/IP Core返回响应消息到CF。
第七实施例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参与者功能模块的方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参与者功能模块500包括:第一接收单元502,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系统的SIP/IP Core的点对点消息;第一判断单元504,用于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发送消息,并判断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第一决策单元506,用于根据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其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
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参与者功能模块通过利用判断单元来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系统来发送来自融合业务用户的点对点消息和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然后利用决策单元根据判断结果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从而避免了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第八实施例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控制者功能模块的方框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控制者功能模块600包括:第二接收单元602,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系统的SIP/IP Core的群组消息;第二判断单元604,用于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发送消息,并判断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第二决策单元606,用于根据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其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
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控制者功能模块通过利用判断单元来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发送来自融合业务用户的群组消息和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然后利用决策单元根据判断结果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从而避免了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第九实施例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的方框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ISF 700,包括:第三接收单元702,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系统的PF/CF的消息;第三判断单元704,用于判断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第三决策单元706,用于根据第三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其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
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ISF通过利用判断单元来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发送来自融合业务用户的消息和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然后利用决策单元根据判断结果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从而避免了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第十实施例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消息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消息发送装置包括: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用户的消息发送请求;判断模块804,用于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发送消息;发送模块806,用于根据判断结果,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
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消息发送装置通过利用判断模块来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发送来自融合业务用户的消息,然后利用发送模块根据判断将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从而避免了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其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如果request-uri地址是TELURI,则可以直接将消息发送到SIP/IP Core。
优选地,在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是SIP uri地址时,装置还包括:ENUM/DNS,用于将SIP uri地址进行转换为对应的TEL URI地址。如果request-uri地址是SIP uri地址,则还需要访问SNUM/DNS服务器来将该SIP uri地址转换为相应的TEL URI地址后,再发送。
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消息发送装置避免了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第十一实施例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消息发送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用于融合业务用户向传统消息业务用户发送消息。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消息发送系统包括:SIP/IP Core 902,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用户904的消息发送请求;第一PF 500,用于对点对点形式的消息进行鉴权,并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第一CF 600,用于对群组消息形式的消息进行鉴权,并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第一ISF 910,用于为消息选择相应的IWF;IWF 912,用于将将消息发送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传统消息业务系统914,用于将消息发送到目的用户916。
优选地,系统还包括:ENUM/DNS 918,用于在消息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是SIP uri地址时,将SIP uri地址转换为对应的TEL URI地址。
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消息发送系统通过利用PF/CF来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从而避免了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第十二实施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消息发送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用于融合业务用户向传统消息业务用户发送消息。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消息发送系统包括:SIP/IP Core 902,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用户904的消息发送请求;第二PF 1002,用于对点对点形式的消息进行鉴权;第二CF 1004,用于对群组消息形式的消息进行鉴权;第二ISF 700,用于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并为消息选择相应的IWF;IWF 912,用于将将消息发送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传统消息业务系统914,用于将消息发送到目的用户916。
优选地,系统还包括:ENUM/DNS 918,用于在消息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是SIP uri地址时,将SIP uri地址转换为对应的TEL URI地址。
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消息发送系统通过利用ISF来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从而避免了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总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PF和CF避免了融合业务系统无法及时判断是否需要与传统消息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融合业务系统的消息发送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融合业务系统所属的初始会话协议/因特网协议核心网SIP/IP Core接收来自参与者功能模块或控制者功能模块PF/CF的消息发送请求,其中,携带所述消息的目的用户的request-uri地址;
所述SIP/IP Core将所述消息向所述目的用户的request-uri地址发送,如果发送失败,则融合业务用户归属的参与者功能模块PF或群组用户地址归属的控制者功能模块CF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所述消息;
根据判断结果,所述融合业务系统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用户,其中,根据判断结果,所述融合业务系统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用户具体包括:所述PF/CF判断所述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其中,所述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uri地址;所述PF/CF根据判断结果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用户;
其中,所述PF/CF根据判断结果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用户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TEL URI地址,则
所述PF/CF将所述消息发送给SIP/IP 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所述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ISF的SIP uri地址,并且在消息体中携带所述消息的所述TEL URI地址;
所述SIP/IP Core根据所述request-uri地址将消息发送给所述ISF;
所述ISF选择相应的交互功能模块IWF,并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IWF,所述IWF将所述消息发送给传统消息业务系统;
所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用户;
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SIP uri地址,则
所述PF/CF向ENUM/DNS发送地址转换请求,其中携带所述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
所述ENUM/DNS对所述SIP uri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后向所述PF/CF返回对应的TEL URI地址;
所述PF/CF将所述消息发送给SIP/IP 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所述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的SIP uri地址,并且消息体中携带返回的所述TELURI地址;
所述SIP/IP Core根据所述request-uri地址将消息发送给所述ISF;
所述ISF选择相应的IWF,并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IWF,所述IWF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
所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发送请求中还携带所述融合业务用户的用户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P/IP Core将所述消息向所述消息的目的用户request-uri地址发送,如果发送失败,则所述融合业务用户归属的参与者功能模块PF或群组用户地址归属的控制者功能模块CF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所述消息具体包括:
所述SIP/IP Core根据所述融合业务用户的用户标识将所述消息发送到所述融合业务用户归属的参与者功能模块PF,或者根据群组用户地址将所述消息发送到群组用户地址归属的控制者功能模块CF;
所述PF/CF将所述消息发送到所述SIP/IP Core;
所述SIP/IP Core将所述消息向所述request-uri地址发送;
如果发送失败,则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所述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F/CF将所述消息发送到所述SIP/IP Core具体包括:
所述PF/CF对所述消息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将所述消息发送到所述SIP/IP Core。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F/CF将所述消息发送到所述SIP/IP Core之前还包括:
所述PF/CF判断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否是TEL URI地址和SIP uri地址,如果不是,则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所述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F/CF判断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否是TEL URI地址和SIP uri地址具体包括:
所述PF/CF对所述消息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所述PF/CF判断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否是TEL URI地址和SIP uri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MIME格式在消息体中携带返回的所述TEL URI地址。
8.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融合业务系统所属的初始会话协议/因特网协议核心网SIP/IP Core接收来自参与者功能模块或控制者功能模块PF/CF的消息发送请求,其中,携带所述消息的目的用户的request-uri地址;
所述SIP/IP Core将所述消息向所述目的用户的request-uri地址发送,如果发送失败,则融合业务用户归属的参与者功能模块PF或群组用户地址归属的控制者功能模块CF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所述消息;
根据判断结果,所述融合业务系统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用户,其中,根据判断结果,所述融合业务系统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用户具体包括:所述PF/CF将所述消息发送到交互选择功能模块ISF;所述ISF判断所述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其中,所述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所述ISF根据判断结果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用户;
其中,所述ISF根据判断结果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用户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TEL URI地址,则
所述ISF选择相应的IWF,并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IWF,所述IWF将所述消息发送给传统消息业务系统;
所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用户;
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SIP uri地址,则
所述ISF向ENUM/DNS发送地址转换请求,其中携带所述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
所述ENUM/DNS对所述SIP uri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后向所述ISF返回对应的TEL URI地址;
所述ISF选择相应的IWF,并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IWF,所述IWF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
所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发送请求中还携带所述融合业务用户的用户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P/IP Core将所述消息向所述消息的目的用户request-uri地址发送,如果发送失败,则所述融合业务用户归属的参与者功能模块PF或群组用户地址归属的控制者功能模块CF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所述消息具体包括:
所述SIP/IP Core根据所述融合业务用户的用户标识将所述消息发送到所述融合业务用户归属的参与者功能模块PF,或者根据群组用户地址将所述消息发送到群组用户地址归属的控制者功能模块CF;
所述PF/CF将所述消息发送到所述SIP/IP Core;
所述SIP/IP Core将所述消息向所述request-uri地址发送;
如果发送失败,则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所述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F/CF将所述消息发送到所述SIP/IP Core具体包括:
所述PF/CF对所述消息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将所述消息发送到所述SIP/IP Core。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F/CF将所述消息发送到所述SIP/IP Core之前还包括:
所述PF/CF判断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否是TEL URI地址和SIP uri地址,如果不是,则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所述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F/CF判断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否是TEL URI地址和SIP uri地址具体包括:
所述PF/CF对所述消息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所述PF/CF判断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否是TEL URI地址和SIP uri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SF将目的用户的TEL URI地址保存在MIME封装的消息体中发送给所述IWF。
15.一种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参与者功能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系统的SIP/IP Core的点对点消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所述点对点消息,并判断所述点对点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其中,所述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
第一决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对所述点对点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
所述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参与者功能模块还用于:
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TEL URI地址,则将所述点对点消息发送给SIP/IP 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所述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ISF的SIP uri地址,并且在消息体中携带所述点对点消息的所述TEL URI地址;
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SIP uri地址,则向ENUM/DNS发送地址转换请求,其中携带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接收所述ENUM/DNS对所述SIP uri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后返回的对应的TEL URI地址;将所述点对点消息发送给SIP/IP 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所述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的SIP uri地址,并且消息体中携带返回的所述TELURI地址。
16.一种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控制者功能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系统的SIP/IP Core的群组消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所述消息,并判断所述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其中,所述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
第二决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对所述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
所述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控制者功能模块还用于:
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TEL URI地址,则将所述消息发送给SIP/IP 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所述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ISF的SIP uri地址,并且在消息体中携带所述消息的所述TEL URI地址;
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SIP uri地址,则向ENUM/DNS发送地址转换请求,其中携带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接收所述ENUM/DNS对所述SIP uri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后返回的对应的TEL URI地址;将所述消息发送给SIP/IP 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所述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的SIP uri地址,并且消息体中携带返回的所述TEL URI地址。
17.一种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系统的PF/CF的消息;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其中,所述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
第三决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对所述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
所述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还用于:
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TEL URI地址,则选择相应的IWF,并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IWF;
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SIP uri地址,则向ENUM/DNS发送地址转换请求,其中携带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接收所述ENUM/DNS对所述SIP uri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后返回的对应的TEL URI地址;选择相应的IWF,并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IWF。
18.一种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用户的消息发送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需要通过传统消息业务方式发送所述消息,以及判断所述消息中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其中,所述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将所述消息发送给目的用户;
所述消息发送装置还用于:
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TEL URI地址,则将所述消息发送给SIP/IP 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ISF的SIP uri地址,并且在消息体中携带所述消息的所述TEL URI地址;
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SIP uri地址,则向ENUM/DNS发送地址转换请求,其中携带所述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接收所述ENUM/DNS对所述SIP uri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后返回的对应的TEL URI地址;将所述消息发送给SIP/IP 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所述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的SIP uri地址,并且消息体中携带返回的所述TEL URI地址;
在所述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是SIP uri地址时,所述装置还包括:ENUM/DNS,用于将所述SIP uri地址转换为对应的TEL URI地址。
19.一种消息发送系统,用于融合业务用户向传统消息业务用户发送消息,其特征在于,包括:SIP/IP Core、第一PF、第一CF、第一ISF、IWF、传统消息业务系统、ENUM/DNS,其中,
所述SIP/IP Core,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用户的消息发送请求;
所述第一PF,用于对点对点形式的所述消息进行鉴权,并对所述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还用于判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其中,所述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TEL URI地址,则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SIP/IP 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ISF的SIP uri地址,并且在消息体中携带所述消息的所述TEL URI地址;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SIP uri地址,则向ENUM/DNS发送地址转换请求,其中携带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接收所述ENUM/DNS对所述SIP uri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后返回的对应的TEL URI地址,将所述消息发送给SIP/IP 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所述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的SIP uri地址,并且消息体中携带返回的所述TEL URI地址;
所述第一CF,用于对群组消息形式的所述消息进行鉴权,并对所述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还用于判断所述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其中,所述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uri地址;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TEL URI地址,则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SIP/IP 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所述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ISF的SIP uri地址,并且在消息体中携带所述消息的所述TEL URI地址;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SIP uri地址,则向ENUM/DNS发送地址转换请求,其中携带所述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接收所述ENUM/DNS对所述SIP uri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后返回的对应的TEL URI地址,将所述消息发送给SIP/IP Core,其中携带的request-uri地址是所述融合业务系统中的交互选择功能模块的SIP uri地址,并且消息体中携带返回的所述TEL URI地址;
所述SIP/IP Core,用于根据所述request-uri地址将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ISF;
所述第一ISF,用于为所述消息选择相应的IWF,并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IWF;
所述IWF,用于将所述消息发送到所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
所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用于将所述消息发送到目的用户;
所述ENUM/DNS,用于在所述消息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是SIP uri地址时,将所述SIP uri地址转换为对应的TELURI地址。
20.一种消息发送系统,用于融合业务用户向传统消息业务用户发送消息,其特征在于,包括:SIP/IP Core、第二PF、第二CF、第二ISF、IWF、传统消息业务系统、ENUM/DNS,其中,
所述SIP/IP Core,用于接收来自融合业务用户的消息发送请求;
所述第二PF,用于对点对点形式的所述消息进行鉴权,还用于将所述消息发送到交互选择功能模块ISF;
所述第二CF,用于对群组消息形式的所述消息进行鉴权,还用于将所述消息发送到交互选择功能模块ISF;
所述第二ISF,用于对所述消息的发送方式进行决策,还用于判断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其中,所述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包括电话号码资源标识TEL URI地址和初始会话协议标识SIP uri地址,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TEL URI地址,则选择相应的IWF,并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IWF,如果所述request-uri地址是SIP uri地址,则向ENUM/DNS发送地址转换请求,其中携带目的用户的SIP uri地址,接收所述ENUM/DNS对所述SIP uri地址进行地址转换后返回的对应的TEL URI地址,选择相应的IWF,并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IWF;
所述IWF,用于将所述消息发送到所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
所述传统消息业务系统,用于将所述消息发送到目的用户;
所述ENUM/DNS,用于在所述消息的request-uri地址的类型是SIP uri地址时,将所述SIP uri地址转换为对应的TELURI地址。
CN200910164083.7A 2009-08-10 2009-08-10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pf、cf和isf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8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4083.7A CN101998302B (zh) 2009-08-10 2009-08-10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pf、cf和isf
PCT/CN2010/072290 WO2011017942A1 (zh) 2009-08-10 2010-04-28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3/259,772 US20120136947A1 (en) 2009-08-10 2010-04-28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essage transmission
EP10807887.4A EP2466927B1 (en) 2009-08-10 2010-04-28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essage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4083.7A CN101998302B (zh) 2009-08-10 2009-08-10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pf、cf和is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8302A CN101998302A (zh) 2011-03-30
CN101998302B true CN101998302B (zh) 2014-07-16

Family

ID=43585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408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8302B (zh) 2009-08-10 2009-08-10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pf、cf和isf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36947A1 (zh)
EP (1) EP2466927B1 (zh)
CN (1) CN101998302B (zh)
WO (1) WO20110179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3877B (zh) * 2013-12-30 2017-12-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群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743766B (zh) * 2014-12-10 2018-11-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群组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5329A (zh) * 2006-09-29 2008-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消息系统
CN101212719A (zh) * 2006-12-31 2008-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实现融合消息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74118A (zh) * 2007-08-23 2009-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互连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85757B2 (en) * 2005-11-07 2011-12-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aller-controlled routing to non-SIP/non-TEL URI destinations for an IMS-based ENUM query
KR20080043134A (ko) * 2006-11-13 2008-05-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합 ip 메시징 서비스 클라이언트와 단문 메시징 서비스클라이언트 간에 메시지 통신을 위한 세션 설정 방법 및시스템
CN101227418B (zh) * 2007-01-19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融合ip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411670B2 (en) * 2007-07-03 2013-04-02 Motorola Mobility Llc Reverse ENUM based routing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P2120407A1 (en) * 2008-05-14 2009-11-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 message delivery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5329A (zh) * 2006-09-29 2008-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消息系统
CN101212719A (zh) * 2006-12-31 2008-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实现融合消息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74118A (zh) * 2007-08-23 2009-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互连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66927A4 (en) 2013-07-24
EP2466927A1 (en) 2012-06-20
US20120136947A1 (en) 2012-05-31
EP2466927B1 (en) 2016-11-16
WO2011017942A1 (zh) 2011-02-17
CN101998302A (zh)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4118B (zh) 一种消息互连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631388B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多方视频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00461778C (zh) 短消息业务在多媒体子系统中实现分叉发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07773B (zh) Wlan接入网关、移动网与无线宽带网的融合方法和系统
CN102035813A (zh) 端到端呼叫的实现方法、端到端呼叫终端及系统
CN102144380A (zh) 端对端地址转移
CN101998302B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用于融合业务系统的pf、cf和isf
CN101155335B (zh) Ngn终端实现短消息业务的方法、系统及ngn短消息中心
CN101729434B (zh) 消息交互的实现方法和融合业务系统
CN101860804B (zh) 预定义加入群组会话的加入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925021B (zh) 消息处理方法/系统、融合业务系统
US8285252B2 (en) Charging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01753466A (zh) 传输无线宽带业务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84267A (zh) 业务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1047668B (zh) 扩展信息发送方法
CN101753468B (zh) 一种融合业务系统及转发群组消息的反馈消息的方法
CN101815070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0466760C (zh) 一种基于ip网络域消息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1729439B (zh) 消息处理方法/系统、融合业务系统
CN101114993A (zh) 一种会话初始协议网络系统及控制业务路由的方法
CN101409876B (zh) 下一代网络中发送和接收短消息的方法及短消息中心
EP264002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ultipage multimedia messages,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terminal and multimedia message proxy server
CN101924708A (zh) 一种实现不同消息之间业务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KR101004472B1 (ko) Http를 이용하여 서비스 품질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방법
CN101442790A (zh) 连接管理子层消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