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83083B - 医用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医用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3083B
CN101983083B CN200880128499.7A CN200880128499A CN101983083B CN 101983083 B CN101983083 B CN 101983083B CN 200880128499 A CN200880128499 A CN 200880128499A CN 101983083 B CN101983083 B CN 1019830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ular body
insert
axial displacement
connector
s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84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3083A (zh
Inventor
阿尔度·卡利梅里
斯蒂凡诺·甘泽利
欧亨尼奥·隆巴多
马蒂奥·曼弗雷迪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mbro Lundia AB
Original Assignee
Gambro Lundia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mbro Lundia AB filed Critical Gambro Lundia AB
Publication of CN101983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3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3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30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61M2039/1038Union screw connectors, e.g. hollow screw or sleeve having external threa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母鲁尔型医用连接件,其包括外部管状体(4),该外部管状体容纳围绕其轴线自由旋转的内部管状体(2)。该外部管状体具有螺纹联接表面。该内部管状体具有圆锥形鲁尔密封表面。一插入件(5)在轴向位移方向上约束这两个管状体彼此一致,该插入件具有在所述外部管状体上提供的窗(8)内卡扣配合的爪(9)。所述连接件用于将血液管线连接至透析器的血液端口,从而防止该血液管线自身扭转和缠结。

Description

医用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连接件。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医用连接件,该医用连接件连接两个流体容纳元件(其中每一流体容纳元件可以包括:例如体外输血管、体外血液处理装置、医用流体输送管、医用流体的投配容器(batch container)等),以便消除在接合时这两个流体容纳元件中至少只有一个或者更佳地两个都不需要围绕自身旋转,从而在该流体容纳元件是柔性管的情况下,降低由于这种旋转引起的风险,例如扭转缠结的风险、或者其它类型的阻塞的风险。特别地,该医用连接件可以是母鲁尔连接件(female luerconnector)。
具体地但非排它地,本发明可有效地用于将体外血液循环回路(例如一套用于肾透析的流体传输管线,在下文中称为“透析用具(dialysisset)”)连接至体外血液处理装置(例如透析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包括JP 2004-41612,其描述了一种用于将血液传输管与透析器的公鲁尔端口连接的母鲁尔连接件,其中当该连接件连接至透析器端口时,与该管整体接合的套管被压在该连接件和该端口之间,从而自身固定至端口。此方案避免了所述管在连接时被扭转,以降低管缠结(特别是扭转缠结)的风险。
现有技术还包括各种医用连接件,这些连接件均设置有至少两个部分,该至少两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可相对于另一个部分旋转。
EP 953365描述了一种母鲁尔连接件,其具有承载带有鲁尔锥度的截头圆锥形内密封表面的内部套管,并具有外部套管,该外部套管承载具有螺纹联接部的外表面。这两个套管可相对于彼此自由旋转,使得在外部套管拧到公鲁尔件时,端部与内部套管的端部连接的管子不会被扭转。通过将一个套管承载的环形径向突出部插入另一个套管内提供的环形槽所形成的结合,来防止这两个套管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
EP 775501描述了一种母鲁尔件,其具有由相对较软的材料制成的内部套管,该内部套管相对于由更硬的材料制成的外部套管可扭转。这两个套管通过一个环形突出部轴向联接,该环形突出部由外部套管承载且卡扣配合到内部套管上提供的环形槽内。
EP 1552858描述了一种母鲁尔连接件,其具有两个可自由反复扭转的套管并且在内部套管的端部相互约束,并具有固定至该内部套管的相对端部的止动件。该外部套管的轴向运动具有有限自由度,该有限自由度由凸缘和止动件之间的轴向长度与外部套管长度之间的差值限定。在母鲁尔连接件连接至公鲁尔连接件时,内部套管受到扩张应力。
JP 2005-329040描述了一种具有内部套管和外部套管的母鲁尔连接件,该内部套管和该外部套管由于承载在这两个套管中的其中一个套管上并与另一套管提供的凹部啮合的突出部而可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自由扭转。由于该突出部的轴向长度小于该凹部的轴向长度,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轴向间隙。JP 2005-329040中的连接件相对于EP 1552858的连接件来说会降低意外断开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连接件,该连接件可以将两个流体容纳元件彼此连接,同时降低由于这两个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扭转而导致的缺陷的风险。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构造简单、可靠且经济的医用连接件。
另一优点在于实现了一种能够确保两个流体容纳元件之间的稳定、耐用且可靠的连接的医用连接件。
另一优点还在于提供了一种由可以以简单方式快速装配的多个零件实现的医用连接件。
这些目的和优点都由本发明来实现,本发明以所附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为特征。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明显,所述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以非限制性实施例方式示出。
附图说明
将参照为指示而提供并因此是非限制性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医用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连接件的前视图;
图3是图1的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4是沿图2的线IV-IV的截面;
图5是沿图3的线V-V的截面;
图6是本发明的医用连接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
图7是沿图6的线VII-VII的截面;
图8至图13是图6的连接件的一个部件(外部管状体4)的视图和截面;
图14至图16是图6的连接件的另一部件(内部管状体2)的一些视图和截面;
图17至图19示出了图6的连接件的另一部件(插入件5)的一些视图和截面;
图20是本发明的医用连接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
图21是沿图20的平面XXI-XXI的截面;
图22和图23示出了处于突出元件塑性变形以实现插入件5之前的实现阶段的图20和图21的连接件;
图24是本发明的医用连接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
图25是沿图24的平面XXV-XXV的截面;
图26示出了本发明的医用连接件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
图27是沿图26的平面XXVII-XXVII的截面;
图28是本发明的医用连接件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
图29是沿图28的线XXIX-XXIX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5,附图标记1整体表示医用连接件,该医用连接件可用于将流体传输管(未示出)与用于通过流体的端口(未示出)连接,所述流体传输管例如用于传输体外血液的管子,所述端口例如用于体外血液处理的装置的端口(透析器的血液端口一入口或者出口)。特别地,该流体传输管可以是用于已知类型的透析用具的一种柔性管。在这里所示的具体情况下,该医用连接件包括母鲁尔连接件,该用于通过流体的端口(未示出)包括公鲁尔附接件。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医用连接件可用于将血液管线(动脉或静脉)的端部与已知类型的膜血液处理单元(透析器、滤血器、血液渗滤器、治疗性血浆交换机、人工肝等)的血液端口(入口或出口)连接。
医用连接件1包括第一管状体2,或者内部管状体,该第一管状体至少具有第一端部2a、与该第一端部2a相对的第二端部2b以及在该第一端部2a和第二端部2b之间布置的中间部2c。在具体情况下,该第一管状体2可以限定纵向轴线。可选地,该第一管状体2可以具有绕纵向轴线轴向对称的形式。可选地,在具体情况下,该第一管状体可以是旋转体。
第一端部2a限定内密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该内密封表面具有带有预定锥度(鲁尔锥度)的截头圆锥形形状。该内表面以已知方式配置为与外部元件(为已知类型但未示出)承载的对应的外部对向表面(例如截头圆锥形表面)以流体密封形式接合,该外部元件例如是设有公鲁尔连接件的透析器(或者其它半透膜型的血液处理装置)的血液腔室的进出端口。
第二端部2b限定配置成与流体传输管连接的连接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该连接区域包括用于接收管子(例如体外血液管线(动脉或静脉的血液管线)的柔性管子)的端部的支座(seating)。在使用该医用连接件的设备的装配阶段,例如在体外血液管线的装配阶段,该端部插入支座内并且借助于用于连接管状体的端部的已知技术中的任意一种(例如通过焊接或胶合)以已知方式稳定地连接至连接件。在具体情况下,支座可以限定用于管子的外展的截头圆锥形进入部分、具有圆柱形形状或者略呈截头圆锥形的可靠且适当的连接部分、以及终端部分,该终端部分承载充当用于管子插入的止动件的抵接部。
连接件1(特别是管状体2)包括由中间部2c承载的径向突出部3。径向突出部3具有最大外径,该最大外径可以被包括在例如8至18毫米之间。在具体情况下,该外径是大约13毫米。可选地,径向突出部3是环形的(完整环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径向突出部3可以由两个相对的表面轴向界定,这两个相对的表面均具有与第一管状体2的纵向轴线相垂直的圆冠状形状。
连接件1包括第二管状体4,或外部管状体,该第二管状体4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三端部4a和第四端部4b。第三端部4a至少部分围绕第一端部2a。第四端部4b至少部分围绕第二端部2b和中间部2c。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端部4a具有带螺纹的外接合表面。该带螺纹的接合表面以已知方式配置成与在外部元件(例如公鲁尔连接件)上承载的对应的带螺纹的内表面相接合,所述外部元件接合至连接件1并且也承载有流体密封的相对外表面(例如在鲁尔连接件的情况下为截头圆锥形)。
第二管状体4围绕与所述外螺纹联接表面同轴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一管状体2自由旋转。该旋转轴线还可以与第一管状体2的纵向轴线和/或第二管状体4的纵向轴线相重合。第四端部4b具有比径向突出部3的最大外径大(例如大出约1毫米)的最小内径。这在连接件1的装配阶段允许第一管状体2(承载有突出部3)容易地插入第二管状体4的内部,并且在使用阶段允许一个管状体相对于另一个管状体自由反复旋转。特别地,在装配阶段中可以在没有任何干扰、结合(jointing)、外力或其它类型的插入阻力的情况下进行上述插入。
连接件1包括被稳固地连接至第二管状体的第四端部4b的插入件5。插入件5可以是这样的元件,该元件与第二管状体4分离制成并且因而在随后的装配阶段接合至第二管状体4。插入件5还可以是这样的元件,该元件由预元件坯料(pre-element blank)制成,该预元件坯料首先与第二管状体4一起并且与之成整体件(例如在塑性材料的同一注塑成型过程中),然后在将承载突出部的第一管状体2插入第二管状体4内部之后对其进行调整(例如通过塑性变形)直到其形成确定的插入件5(如图20至图23中的实施例)。
连接件1包括由第二管状体4承载的第一止动表面6。第一止动表面6被配置成与径向突出部3相互作用,以便限制第一管状体2相对于第二管状体4在从第四端部4b至第三端部4a的第一轴向位移方向上(参考图4和图5,该第一位移方向沿向下方向)的轴向位移。
在具体情况下,第一止动表面6可以包括与第二管状体4的纵向轴线基本垂直的前表面。特别地,止动表面6可以是圆冠状形状。可选地,表面6可以在与第一管状体2和/或第二管状体4的纵向轴线相平行的轴向方向上,直接面对径向突出部3,特别是直接面对径向突出部3的第一轴向端部。在连接件1(母鲁尔件)从外部对向连接件(公鲁尔件)拆开的阶段,第一止动表面6可以与径向突出部3通过接触相互作用,使得第二管状体4(外部管状体)可使第一管状体2(内部管状体)轴向移动,从而将连接件1的截头圆锥形内密封表面从对向连接件的对应的截头圆锥形外密封表面拆下。
连接件1包括第二止动表面7,该第二止动表面在该具体情况下由插入件5承载。第二止动表面7配置成与径向突出部3相互作用,以便阻止或限制第一管状体2相对于第二管状体4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位移方向上的轴向位移。
在具体情况下,第二止动表面7可以包括与第一管状体2和/或第二管状体4的纵向轴线基本垂直的前表面。可选地,第二止动表面7可以为圆冠状形状。可选地,第二止动表面7在与第一管状体2和/或第二管状体4的纵向轴线相平行的轴向方向上,可以直接面对径向突出部3,特别是面对径向突出部3的第二轴向端部,该第二轴向端部在具体情况下可与第一轴向端部相对。
在连接件1(母鲁尔件)接合到外部对向连接件(公鲁尔件)的接合阶段,第二止动表面7可以与径向突出部3通过接触相互作用,使得第二管状体(外部管状体)可以使第一管状体2(内部管状体)轴向移动并且因而使得连接件1的截头圆锥形内密封表面密封闭合对向连接件的对应截头圆锥形外表面。
第二管状体的第四端部4b可选地至少包括设有至少一个凹部8的壁。在具体情况下,第四端部4b具有至少两个凹部8,该至少两个凹部在具体情况下可被布置成彼此径向相对。
插入件5至少设有插入凹部8的隆起部、或爪、或堵塞元件或者保持齿9。爪9可选地被活节接合(joint-coupling)在凹部8内。特别地,爪9以卡扣配合方式接合在凹部8内。在具体情况下,插入件5至少具有两个爪9,这两个爪可例如布置成彼此径向相对。也可以预先布置多于两个的爪9。爪9也可以被布置为彼此交错、或者布置在不同的直径上或者布置在相对于外部管状体4的纵向轴线的不同垂直面上,等等。
每一爪9被接合到对应的凹部8。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凹部8可以包括在壁上提供的窗。该窗是贯穿窗,即它穿透壁的整个厚度。特别地,每一爪9从插入件5的外表面径向突出以插入凹部8内。凹部8可选地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插入件5具有至少一个基准元件10,第二管状体4具有至少一个对向基准元件。通过在其中每一凹部8和对应的爪9彼此接合的接合位置将插入件5相对于第二管状体4成角度地定位,将基准元件10接合至所述对向基准元件。
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基准元件10和对向基准元件包括由径向突出部(自插入件5形成)形成的和由配置为接收该突出部的支座(在第二管状体4、特别是在该管状体的内表面上提供)形成的一对元件。如所提到的,基准机构和对应的对向基准机构的接合便于插入件5相对于第二外部管状体4正确地成角度定位,使得用于轴向阻挡的机构(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爪9和凹部8之间的接合来表示出)被正确启用。每一支座具有用于使所述突出部在轴向方向上插入的前开口。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准机构和对向基准机构也具有如下操作任务:促进插入件5和外部管状体4之间的旋转一致性,确保或者在任何情况下协作以防止或者限制旋转。
应注意,如在所示实施例中,用于轴向阻挡的机构可以首先至少部分地协作,以利于插入件5和外部管状体4之间的旋转一致性,其次(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可能的是,就旋转而言,用于轴向阻挡的机构和用于成角度定位的机构两者都不能对内部管状体2和插入件5之间的关系或内部管状体2与外部管状体4之间的关系施加任何实质性影响,至少不直接施加任何实质性影响。换句话说,用于轴向阻挡的机构和用于成角度定位的机构并不影响内部管状体2与插入件5或外部管状体4之间的旋转接合,因而使得内部管状体2相对于插入件5或外部管状体4(围绕其纵向轴线)完全自由地旋转。在具体情况下,插入件5甚至可以具有这样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围绕第一管状体2的第二端部2b并且间隔一定距离与其面对。以上列举的用于轴向阻挡和/或成角度定位的机构可被配置为相对于第二外部管状体4完全轴向阻挡插入件5,或者以留出例如大约一毫米的预定轴向间隙的方式轴向阻挡插入件5。
第四端部4b可以包括手动夹持区域,该手动夹持区域在具体情况下可以设有多个翼片11,这些翼片径向向外突出并且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可选地,在第四端部区域的在周向上包括在两个相邻翼片11之间的每一区域上提供至少一个凹部8(窗)。而且,如在所示实施例中,被预布置为接收成角度定位的对应径向突出部10的每一支座径向定位在翼片11处。
图6至图19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其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图8至图19分别示出了组成图6和图7中的组件的各种元件。该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每一爪9具有略微不同的形状。在该情况下,每一爪具有利于爪9在装配过程中轴向插入凹部8内的倾斜前表面。在此情况下,爪9也具有的功能是防止或者限制插入件5相对于外部管状体4(可能留有预定量的轴向间隙)与插入方向相反地向后轴向运动。
参考图20至图23(其中在前面的附图中也存在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连接件设有这样的插入件5,该插入件5不是通过卡扣配合来接合,而是通过与第二管状体4成整体件的预元件的塑性变形(热塑性变形或冷塑性变形)来获得。所述预元件在图22和图23中示出并用附图标记12表示。例如在塑性材料的注塑成型阶段中,预元件12与外部管状体4成整体件制成。
在具体情况下,预元件12可以包括环形体,该环形体围绕管状体4的中心开口;该中心开口是第一管状体2的用于在装配阶段自由引入(没有轴向阻力)的开口。于是,在此情况下,插入件5包括塑性变形材料制成的部分,其中该变形材料是第二管状体4的材料。
可以提供其它的实施方式,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插入件5被胶合或者焊接到第四端部4b。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插入件5可以螺纹联接至第四端部4b,或者可以通过摩擦接合而接合到第四端部4b。
在使用中,该医用连接件通过螺纹联接接合至对应的对向连接件。通过承载带螺纹的螺纹表面的连接件元件,即外部管状体4(以及与其一体旋转的插入件5)的旋转建立所述接合,而不用旋转承载流体密封表面的内部管状体2。如已知的,所述旋转包括外部管状体4的轴向位移,随后是内部管状体2的轴向位移,该内部管状体2由于存在径向突出部3而被轴向拉动以实现会聚密封表面(带有一定程度的鲁尔锥度)的流体密封接合。
为了断开,进行反向旋转,外部管状体4和内部管状体2随之轴向位移。
图24和图25示出了一种医用连接件(对于与前述连接件中的相同的元件保留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插入件5被接合到内部管状体2而不是接合至外部管状体4。在此情况下,径向突出部3与外部管状体4的中间部4c的内表面相关联,并且径向向内突出。第一内部管状体2的端部2a具有承载止动表面6的端部凸缘。
图26和27示出了一种医用连接件(对于与前述连接件中的相同的元件保留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在第二止动表面7和径向突出部3之间包括用于减小拖曳摩擦(dragging friction)的机构。特别地,该用于减小摩擦的机构被配置为减小插入件和突出部3在周向上相对位移过程中的摩擦,例如在将连接件1拧离或拧至对应的对向连接件的过程中的摩擦。在具体情况下,该用于减小摩擦的机构可以至少包括插设在第二止动表面7和径向突出部3之间的间隔元件13。可选地,该间隔元件13可以至少包括一隆起部,该隆起部自第二止动表面7(如在图26和图27中的实施例中)形成或自径向突出部3(如在图28和图29中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前表面(在轴向方向上面对第二止动表面7)形成。
图28和图29示出了本发明的医用连接件的另一实施方式(对于与前述连接件中的相同的元件保留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用于减小拖曳摩擦的机构在此情况下也包括间隔元件13,然而该间隔元件在该具体情况下稳固地连接至(或者集成、或通过塑性材料模制成整体件)径向突出部3,而在之前的情况下它被稳固地连接至(或者集成、或通过塑性材料模制成整体件)第二止动表面7。间隔元件可以被实现为具有稳固地连接至止动表面7的第一部分和稳固地连接至径向突出部3的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协作以减小摩擦,既可以以相互接触的关系(沿着相同的圆周工作区域工作),也可以以彼此不接触(沿着两个不同的圆周工作区域工作)的关系来协作。
间隔元件13可以具有环形形状(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或者它可以包括一系列角度不同且例如以环的形式布置的元件;或者它可以包括预先布置在第二止动表面7和径向突出部3之间的减摩材料;或者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被插设于但不稳固地约束于插入件5或径向突出部3的固体或流体元件;或者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构造成引起第二止动表面7和径向突出部3之间的旋转摩擦的滚动体。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间隔元件还包括在第二止动表面7和/或径向突出部3的前表面(轴向面对该第二止动表面)上实现的冠状部。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间隔元件13可以具有一中间截面(根据穿过连接件1的纵向轴线的截平面获得),该中间截面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或者(为了进一步减小摩擦)具有圆形形状(例如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或者具有圆扇形、或者其它圆形形状)、或者三角形或不规则四边形形状,等等。
图26至图29的实施例涉及将减摩机构预先布置到与图16至图19之一的连接件类似的连接件。然而如上所述的所有减摩机构可以同样应用于这里所述的所有实施方式。
在具体情况下,可通过施加压力、通过摩擦接合插入、或者以上关于外部管状体4的端部4b所描述的任意其它接合系统,将插入件5接合至管状体2的端部2b。如在之前的情况下一样,在该情况下同样在没有干涉、障碍或者其它轴向阻力的情况下(如果不算突出部3和止动表面6之间的确定插入阶段结束的接触的话)实现在连接件装配阶段将第一内部管状体2插入第二外部管状体4内。
插入件5可选地由比用来制造第二管状体4的材料(例如PP)更硬的材料(例如PBT或者POM)制成。此外,插入件可选地由比用来制造第一管状体2的材料(例如PVC)更硬的材料制成。

Claims (19)

1.一种医用连接件,该医用连接件包括:
第一管状体,该第一管状体至少具有第一端部、与该第一端部相对定位的第二端部以及布置在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该第一端部限定具有预定锥度的截头圆锥形内密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端部限定被配置成与一流体传输管连接的连接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由所述中间部承载的径向突出部,该径向突出部具有最大外径;
第二管状体,该第二管状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该第三端部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端部,该第四端部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中间部,该第三端部具有一外螺纹联接表面,该第二管状体围绕与该外螺纹联接表面同轴的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管状体自由旋转;该第四端部具有比所述径向突出部的所述最大外径大的最小内径;
插入件,该插入件稳固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管状体的所述第四端部;
由所述第二管状体承载的第一止动表面,该第一止动表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径向突出部相互作用,以便限制所述第一管状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管状体在从所述第四端部至所述第三端部的第一轴向位移方向上的轴向位移;
由所述插入件承载的第二止动表面,该第二止动表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径向突出部相互作用,以便限制所述第一管状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管状体在与所述第一轴向位移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位移方向上的轴向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二管状体的所述第四端部包括设有至少一个凹部的至少一个壁,所述插入件设有活节接合在所述凹部内的至少一个爪,该爪被卡扣配合在所述凹部内,并且其中所述凹部包括在所述壁上提供的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爪从所述插入件的外表面径向伸出,用于插入所述凹部中。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壁设有多个凹部,这些凹部在周向上彼此隔开,所述插入件设有多个爪,每一爪接合至对应的凹部,并且其中每一凹部均包括在所述壁上提供的窗,并且其中所述第四端部包括手动夹持区域,该手动夹持区域设有径向向外伸出并且在周向上彼此隔开的多个翼片,所述窗中的至少一个窗在包括在两个相邻翼片之间的每一区域内提供。
5.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具有这样的内表面,该内表面围绕所述第一管状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并且与该第二端部间隔一定距离面对该第二端部。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具有至少一个基准元件,并且所述第二管状体具有至少一个对向基准元件,通过在所述凹部和所述爪相互接合的接合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管状体成角度地定位所述插入件而使所述基准元件与所述对向基准元件接合,并且其中所述基准元件和所述对向基准元件包括由径向伸出的齿和配置为接收该齿的支座形成的一对元件,该支座具有使所述齿沿轴向插入的前开口。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被胶合、焊接、螺纹联接、或者摩擦接合到所述第四端部。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包括由塑性变形材料制成的部分,该材料是与所述第二管状体相同的材料。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由比用来制造所述第一管状体和/或所述第二管状体的材料更硬的材料制成。
10.一种医用连接件,该医用连接件包括:
第一管状体,该第一管状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限定具有预定锥度的截头圆锥形内密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端部限定被配置成与一流体传输管连接的连接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端部具有最大外径;
第二管状体,该第二管状体具有第三端部、与该第三端部相对的第四端部以及在该第三端部和该第四端部之间布置的中间部,该第三端部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端部,该第四端部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端部,该第三端部具有外螺纹联接表面,该第二管状体围绕与该外螺纹联接表面同轴的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管状体自由旋转;
由所述中间部承载的径向突出部,该径向突出部具有比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最大外径大的最小内径;
插入件,该插入件稳固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管状体的所述第二端部;
由所述第一管状体承载的第一止动表面,该第一止动表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径向突出部相互作用,以便限制所述第二管状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管状体在从所述第二端部至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轴向位移方向上的轴向位移;
由所述插入件承载的第二止动表面,该第二止动表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径向突出部相互作用,以便限制所述第二管状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管状体在与所述第一轴向位移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位移方向上的轴向位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具有这样的外表面,该外表面被所述第二管状体的所述第四端部围绕并且与该第四端部间隔一定距离面对该第四端部。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被胶合、焊接、螺旋联接、或者摩擦接合到所述第二端部。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包括由塑性变形材料制成的部分,该材料是与用来制造所述第一管状体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由比用来制造所述第一管状体和/或所述第二管状体的材料更硬的材料制成。
15.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用于减小所述第二止动表面与所述径向突出部之间的拖曳摩擦的机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件,其中用于减小摩擦的所述机构包括插设在所述第二止动表面和所述径向突出部之间的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所述间隔元件包括自所述第二止动表面形成或者自所述径向突出部的前表面形成的至少一个隆起部,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具有环形形状。
17.一种体外血液回路,该体外血液回路包括至少一条血液传输管线,该血液传输管线至少具有这样的端部,该端部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制造的医用连接件。
18.一种医用连接件的装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
提供第一管状体,该第一管状体至少具有第一端部、与该第一端部相对定位的第二端部以及布置在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该第一端部限定具有预定锥度的截头圆锥形内密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端部限定被配置成与一流体传输管连接的连接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该中间部承载具有最大外径的径向突出部;
提供第二管状体,该第二管状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该第三端部具有外螺纹联接表面,该第四端部具有比所述径向突出部的所述最大外径大的最小内径;
在无轴向干涉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管状体轴向插入所述第二管状体内,使得:所述第三端部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四端部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中间部,所述第二管状体围绕与所述外螺纹联接表面同轴的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管状体自由旋转,并且,由所述第二管状体承载的第一止动表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径向突出部相互作用,以便限制所述第一管状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管状体在从所述第四端部至所述第三端部的第一轴向位移方向上的轴向位移;
将一插入件稳固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管状体的所述第四端部,使得该插入件承载的第二止动表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径向突出部相互作用,以便限制所述第一管状体相对于所述第二管状体在与所述第一轴向位移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位移方向上的轴向位移。
19.一种医用连接件的装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
提供第一管状体,该第一管状体至少具有第一端部、与该第一端部相对定位的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限定具有预定锥度的截头圆锥形内密封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端部限定被配置成与一流体传输管连接的连接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端部具有最大外径;
提供第二管状体,该第二管状体具有第三端部、与该第三端部相对的第四端部以及在该第三端部和该第四端部之间布置的中间部,该第三端部具有外螺纹联接表面,该中间部承载有径向突出部,该径向突出部具有比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最大外径大的最小内径;
在无轴向干涉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管状体轴向插入所述第二管状体内,使得:所述第三端部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四端部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中间部,所述第二管状体围绕与所述外螺纹联接表面同轴的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管状体自由旋转,并且,由所述第一管状体承载的第一止动表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径向突出部相互作用,以便限制所述第二管状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管状体在从所述第二端部至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轴向位移方向上的轴向位移;
将一插入件稳固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管状体的所述第二端部,使得由所述插入件承载的第二止动表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径向突出部相互作用,以便限制所述第二管状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管状体在与所述第一轴向位移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位移方向上的轴向位移。
CN200880128499.7A 2008-04-01 2008-04-01 医用连接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30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08/000759 WO2010061234A1 (en) 2008-04-01 2008-04-01 A medical connec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3083A CN101983083A (zh) 2011-03-02
CN101983083B true CN101983083B (zh) 2012-09-26

Family

ID=40122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849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3083B (zh) 2008-04-01 2008-04-01 医用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343137B2 (zh)
EP (1) EP2257334B1 (zh)
KR (1) KR101188946B1 (zh)
CN (1) CN101983083B (zh)
AT (1) ATE533530T1 (zh)
AU (1) AU2008364661B2 (zh)
CA (1) CA2718542C (zh)
ES (1) ES2375013T3 (zh)
WO (1) WO20100612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21382B2 (en) 2007-08-01 2012-07-17 Hospira, Inc. Medicament admixing system
US20100137839A1 (en) * 2008-12-01 2010-06-03 Ams Research Corporation Blind End Catheter Guide
CN102834131B (zh) * 2010-03-26 2014-07-30 药物混合系统股份公司 具有锁紧螺丝的用于连接到给药装置上的鲁尔连接器
US20120123392A1 (en) * 2010-11-16 2012-05-17 Westmed, Inc. Luer connector
IT1403142B1 (it) * 2010-11-19 2013-10-04 Borla Ind Dispositivo di miscelazione di fluidi medicali e relativo procedimento di assemblaggio.
US8721612B2 (en) 2010-12-17 2014-05-13 Hospir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mixing the contents of two containers
JP5779436B2 (ja) * 2011-07-22 2015-09-16 旭化成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体液処理器用ヘッダー
JP5205496B2 (ja) * 2011-07-27 2013-06-05 日機装株式会社 透析液取出装置
JP5748280B2 (ja) * 2011-09-09 2015-07-15 日機装株式会社 透析液取出装置
ES2660483T3 (es) 2011-10-03 2018-03-22 Hospira, Inc.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para mezclar el contenido de dos contenedores
EP3045190B1 (en) 2011-10-14 2022-06-15 Amgen Inc. Inj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FI124681B (fi) * 2011-10-28 2014-12-15 Abloy Oy Riippulukko
US10737087B2 (en) * 2012-04-17 2020-08-11 Smiths Medical Asd, Inc. Filling fitting
US20130317483A1 (en) * 2012-05-24 2013-11-28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Universal connector for drainage of bodily fluids
JPWO2014057856A1 (ja) * 2012-10-09 2016-09-05 東レ株式会社 栓体、医療用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医療システム
SG11201507878SA (en) 2013-03-22 2015-10-29 Amgen Inc Inj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ITTO20130432A1 (it) * 2013-05-29 2014-11-30 Borla Ind Dispositivo di accesso per fiale
TWM473838U (zh) * 2013-06-19 2014-03-11 Mouldex Co Ltd 可旋轉式醫療用連接器
DE102013106550A1 (de) * 2013-06-24 2014-12-24 B. Braun Avitum Ag Luer-Lock-Verbinder mit Nuten
EP3421066B1 (en) 2013-10-24 2021-03-03 Amgen Inc. Inj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PL3237771T3 (pl) * 2014-12-23 2020-09-21 Arcelormittal S.A. Łożysko oporowe i zacisk w zespole czopu walca
CN105148338B (zh) * 2015-07-31 2020-12-11 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引流袋
ITUA20162348A1 (it) * 2016-04-06 2017-10-06 Borla Ind Sensore di pressione per linee medicali di emodialisi
GB201608603D0 (en) * 2016-05-16 2016-06-29 Medical Device Creations Ltd Improved fluid line connector device
CN110799239B (zh) * 2017-06-28 2022-02-25 甘布罗伦迪亚股份公司 管装置和管接头
EP3689412B1 (en) 2017-12-26 2024-03-27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Medical connector
EP3789076A1 (en) * 2019-09-09 2021-03-10 Fresenius Kabi Deutschland GmbH Connector element having a grip arrangement
US11588271B2 (en) * 2020-06-22 2023-02-21 AFC Cable Systems, Inc. Modular connector for rigid tub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1576A (en) * 1995-11-24 1997-03-18 Industrie Borla Spa Female coupling element for haemodialysis medical equipment
EP0953365A2 (en) * 1998-05-01 1999-11-03 Kawasumi Laboratories, Inc. Female connector
EP1552858A1 (en) * 2004-01-07 2005-07-13 Nipro Corporation Female connector
CN1942216A (zh) * 2004-04-13 2007-04-04 甘布罗伦迪亚股份公司 用于体外线路中的流体管线的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31453A (ja) 2004-02-18 2005-09-02 Aprica Kassai Inc シートベルトの衝突エネルギー吸収装置
JP2005329040A (ja) 2004-05-20 2005-12-02 Nipro Corp メスコネクタ
ITTO20050515A1 (it) * 2005-07-25 2007-01-26 Borla Ind Connettore valvolare medica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1576A (en) * 1995-11-24 1997-03-18 Industrie Borla Spa Female coupling element for haemodialysis medical equipment
EP0953365A2 (en) * 1998-05-01 1999-11-03 Kawasumi Laboratories, Inc. Female connector
EP1552858A1 (en) * 2004-01-07 2005-07-13 Nipro Corporation Female connector
CN1942216A (zh) * 2004-04-13 2007-04-04 甘布罗伦迪亚股份公司 用于体外线路中的流体管线的连接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329040A 2005.12.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127872A (ko) 2010-12-06
EP2257334A1 (en) 2010-12-08
ES2375013T3 (es) 2012-02-24
CA2718542C (en) 2012-03-13
CN101983083A (zh) 2011-03-02
US8343137B2 (en) 2013-01-01
WO2010061234A1 (en) 2010-06-03
CA2718542A1 (en) 2010-06-03
AU2008364661B2 (en) 2011-10-20
ATE533530T1 (de) 2011-12-15
EP2257334B1 (en) 2011-11-16
US20110137294A1 (en) 2011-06-09
AU2008364661A1 (en) 2010-06-03
KR101188946B1 (ko) 2012-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3083B (zh) 医用连接件
US11724082B2 (en) Fluid line connectors
KR100962822B1 (ko) 유체용 커넥터 및 의료용 장비
US10183158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medical use
EP2269685B1 (en) Female adaptor for feeding line
EP1872824B1 (en) Connecting structures for luer fitting
US4369781A (en) Luer connector
JP4647365B2 (ja) 医療用の接続器具
US20080312640A1 (en) Modified luer fittings for feeding tube adapter
CN103517728A (zh) 药物递送连接器
JPH0260884B2 (zh)
US10682506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medical use
JP2008528230A (ja) 医療用yサイトのための逆止め弁
US8882725B2 (en) Enteral feeding connector
JP2024107171A (ja) 軸方向スプラインを備えるマイクロボアチューブ保持ポケット接合部を有するルアー
US20130079754A1 (en) Connection system
JP6709073B2 (ja) 医療用コネクタ
US20240139490A1 (en) Luer connector for vascular access devices
WO2024193775A1 (en) Improved tube connector, an extension tube set, and a method of attaching a connector part and a medicae tube
JP2005124825A (ja) 医療用液体回路の接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