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曲轴连杆型内燃机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冲击振动小、运转平稳、功率大、寿命长、效率高的低速大扭矩四冲程内燃机——内双相激波摆杆传动式内燃机。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双相激波摆杆传动式内燃机,主要由进气门(1)、气缸盖(2)、气缸(3)、排气门(4)、缸体(5)、推杆(6)、活塞(7)、弹簧(8)、滚轮(9)、输出轴(10)、活齿销轴(11)、摆杆销轴(12)、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活齿(14)、摆杆(15)、活齿架(16)、波形轮(17)及起动系统、配气系统、冷却系统、供油系统、润滑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八个气缸(3)环形对称均布在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周围,外凸轮内双相激波摆杆传动机构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输出轴的旋转运动--气缸活塞(7)通过推杆(6)直接作用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上,推动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旋转,外凸内双相激波轮的内表面推动活齿(14)运动,活齿在活齿架和摆杆的约束作用下绕活齿销轴(11)转动,同时又随摆杆(12)摆动,迫使活齿(14)与波形轮(17)啮合,驱动波形轮(17)转动,并由与波形轮(17)键联接的输出轴(10)输出动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凸轮内双相激波摆杆传动机构由凸轮机构和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组合而成。其中,凸轮机构由推杆(6)、滚轮(9)、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缸体(5)、弹簧(8)组成,推杆(6)的一端与活塞(7)固定联接,另一端装有滚轮(9),滚轮(9)使推杆(6)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接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弹簧(8)的一端固定在活塞(7)下面,另一端固定在气缸下部的凸台上,弹簧(8)使推杆上的滚轮(9)始终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接触,每个气缸都配有活塞、带滚轮的推杆及弹簧。
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由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活齿(14)、活齿销轴(11)、摆杆(15)、摆杆销轴(12)、活齿架(16)、波形轮(17)和与其键联接的输出轴(10)组成。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外表面是四相凸轮轮廓,内部是椭圆双相激波面,故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既是凸轮机构中的凸轮,又是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中的内双相激波器,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将内燃机和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有机地合二为一,整个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内置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内部。
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外表面凸轮轮廓曲线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选定,以获得最佳的动力学性能,提高内燃机的能量转换效率。输出轴(10)、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活齿架(16)和波形轮(17)等零件的轴心线重合并由机架轴承支承。活齿数ZG和波形轮的波数ZK相差为2,活齿架(16)与机架固联,波形轮(17)与输出轴(10)键联接,活齿(14)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波形轮(17)分别相啮合均形成高副,活齿(14)与摆杆(5)通过活齿销轴(11)组成转动副,摆杆(15)与活齿架(16)通过摆杆销轴(12)组成转动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外部为具有四个互成90°夹角凸出部分的四相凸轮,八个气缸(3)环形对称均布在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周围,其中任意两个相隔180°对称布置的气缸活塞(7)工作状态同步,将工作状态同步的两个气缸活塞作为一组,四组气缸活塞依次进行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气体燃烧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相邻两组气缸的活塞冲程进程对应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转角的相位差为45°。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点在于:
①八个气缸环形对称均布在外凸内双相激波轮周围,气缸活塞通过推杆直接作用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上,动力由外凸内双相激波轮经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传给输出轴输出。
②外凸内双相激波轮的外部为具有四个互成90°夹角凸出部分的四相凸轮,而内部为双相激波面的结构,将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内置于凸轮机构的凸轮中,使凸轮机构中的凸轮和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中的内双相激波轮合二为一,得到外凸轮内双相激波摆杆传动机构,并用该新机构取代现有曲轴连杆型内燃机中的曲柄连杆机构,将活齿传动技术引入内燃机技术领域,不但彻底去除了曲轴和连杆,而且将内燃机与变速装置(减速器)合二为一,得到了一种结构紧凑、小巧的新型大功率动力机器,与曲轴连杆型内燃机相比,本发明内燃机轴向尺寸大大减小。
③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为与波形轮键联接的输出轴,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以外凸内双相激波轮输入动力,活齿架固定,波形轮输出,可以实现较大的传动比,内燃机低速大扭矩输出动力。④输出轴转速取决于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的传动比,而适当选择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的配齿方案,可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且激波器为内双相激波器,活齿数ZG和波形轮的波数ZK相差为2,不需偏心安装,整个机构受力自平衡。
⑤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中,外凸内双相激波轮与活齿为多齿啮合,故可实现大功率、大扭矩的传动。
本发明与现有往复式曲轴连杆型内燃机相比,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冲击小、振动小、噪声小、运转平稳
由于本发明采用外凸轮内双相激波摆杆传动机构取代了现有曲轴连杆型内燃机中的曲柄连杆机构,彻底取消了曲轴和连杆,外凸内双相激波轮和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都是轴对称结构,没有偏心质量和不平衡离心力,消除了因曲轴质量偏心、连杆作平面运动引起的惯性力和倾覆力矩以及由此产生的冲击振动和噪声,消除了连杆偏摆导致活塞拍击气缸壁造成的振动和噪声。
八个气缸环形对称均布在外凸内双相激波轮周围,其中任意两个相隔180°对称布置的气缸活塞工作状态同步,即:或同时吸气、或同时压缩、或同时气体燃烧做功、或同时排气,因此,冲击力总是成对的出现,可以相互抵消,使外凸内双相激波轮受合力为零,故冲击振动较小,因而内燃机运转非常平稳。
2.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轴向尺寸小
由于取消了笨重复杂的曲轴,各气缸环形对称均布在外凸内双相激波轮周围,而且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内置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中,外凸内双相激波轮既是凸轮机构中的凸轮,又是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中的双相激波器,所以本发明的内燃机结构紧凑、轴向尺寸小、体积小、重量轻。
本发明采用外凸轮内双相激波摆杆传动机构输出活塞产生的动力,将内燃机与变速装置(减速器)合二为一,无需另配减速装置,结构大大缩减,所以结构紧凑、小巧。
3.传动比较大,整机一体化预减速
本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为与波形轮键联接的输出轴,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以外凸内双相激波轮输入动力,活齿架固定,波形轮输出,适当选择配齿方案,可以实现较大的传动比,而且仍然保持结构紧凑、质量小、体积小等诸多优点。内燃机低速大扭矩输出动力,可广泛应用于需大功率机械传动的军事、国防等领域,诸如坦克、装甲车和工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等。
4.摩擦磨损小、受力自平衡、油耗低、效率高、寿命长
因为活塞的驱动力通过推杆滚轮直接传递给外凸内双相激波轮后经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传给输出轴输出。活塞推杆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之间为滚动摩擦联接,传动效率高,取消了磨损严重、摩擦功耗大的曲柄连杆机构。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为多齿啮合、承载能力大,又是滚动啮合,使传动效率高,因多齿同时啮合,输出刚度大,传动也更加平稳可靠。同时外凸内双相激波轮可以实现激波并保证其自身及其内部活齿的受力自动平衡,在传动装置中不存在一齿差活齿传动中需偏心安装激波器而存在的惯性力、激振力和倾覆力矩等,从传动原理上避免了传动装置的振动激励,从而有利于提高传动的效率,其效率值可达0.97~0.99。机械摩擦磨损也较小,油耗低,内燃机寿命较长。
5.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指标
由于活塞的运动规律完全取决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的外部轮廓曲线,所以可通过选取恰当的活塞运动规律来设计凸轮轮廓,而恰当的活塞运动规律应当使气缸中的气体燃烧充分、完善、燃料热能利用率高,因此,本发明内燃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指标,可达到节能环保和提高机器效率的目的。
6.结构简单、工艺性好、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内燃机中的零件结构简单、工艺性好、生产成本低,彻底取消了结构复杂、加工制造困难的曲轴和连杆。
7.承载能力大
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为多齿啮合,传动平稳,活齿可共同分担载荷实现功率分流。故内燃机运行平稳,抵抗冲击和振动的能力较强,承载能力大。
具体实施例
图1,图2所示内双相激波摆杆传动式内燃机,由进气门(1)、气缸盖(2)、气缸(3)、排气门(4)、缸体(5)、推杆(6)、活塞(7)、弹簧(8)、滚轮(9)、输出轴(10)、活齿销轴(11)、摆杆销轴(12)、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活齿(14)、摆杆(15)、活齿架(16)、波形轮(17)等组成。八个气缸(3)轴心对称地环形均布在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周围,相邻两个气缸的夹角为45°。每个气缸(3)中有一个活塞(7),推杆(6)的一端与活塞(7)固结在一起,另一端装有滚轮(9),滚轮(9)使推杆(6)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之间的联接为滚动摩擦联接,弹簧(8)的一端固定在活塞(7)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气缸(3)下部的凸台上,弹簧(8)的作用是使推杆(6)上的滚轮(9)始终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2)接触。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外部是具有互成90°夹角且轴心对称的四个凸出部分的四相凸轮,内部是椭圆内双相激波面。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将凸轮机构和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既是凸轮机构中的凸轮,又是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中的内双相激波轮,整个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内嵌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内部。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由活齿销轴(11)、摆杆销轴(12)、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活齿(14)、摆杆(15)、活齿架(16)、波形轮(17)和与波形轮
(17)键联接的输出轴(10)组成。活齿架(16)与机架固联,波形轮(17)与输出轴(10)键联接,活齿(14)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波形轮(17)分别相啮合形成高副,活齿(14)与摆杆(15)通过活齿销轴(11)组成转动副,摆杆(15)与活齿架(16)通过摆杆销轴(12)组成转动副。输出轴(10)、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活齿架(16)和波形轮(17)等零件的轴心线重合并由机架轴承支承。因此本发明内燃机不仅有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的一系列优点,而且结构非常紧凑。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外表面凸轮轮廓曲线可按需要选取不同的曲线。本实施例按活塞(7)作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来确定凸轮轮廓曲线,即当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匀速转动时,活塞(7)按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作往复直线运动,其运动周期为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旋转周期的四分之一。本实施例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为与波形轮键联接的输出轴(10),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以外凸内双相激波轮输入动力,活齿架固定,波形轮输出,可以实现较大的传动比,内燃机可低速大扭矩输出动力。
本发明所述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当内燃机工作时,气体燃烧做功汽缸中的活塞(7),其驱动力通过推杆(6)作用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上,推动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逆时针旋转,动力由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经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传给输出轴(10)输出;由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旋转,滚轮(9)沿着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轮廓滚动而使推杆(6)和没有做功的活塞(7)在气缸(3)内滑动,完成吸气、或压缩气体、或排气的任务。在图1中,将气缸a和e、b和f、c和g、d和h各作为一组,则共有四组气缸。设气缸a、e中的活塞处于吸气冲程的开始位置,气缸b、f中的活塞处于压缩冲程的开始位置,气缸c、g中的活塞处于气体燃烧做功冲程的开始位置,气缸d、h中的活塞处于排气冲程的开始位置,相邻两组气缸活塞的冲程进程相差一个冲程,对应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转角的相位差为45°。则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逆时针转过45°以后,气缸b、f又开始燃烧做功,外凸内双相激波轮再逆时针转过45°之后,气缸a、e又开始燃烧做功,气缸a、e燃烧做功完成以后接着是气缸d、h开始燃烧做功,之后又轮到气缸c和g燃烧做功,如此循环下去,使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连续平稳地运转,外凸内双相激波轮内表面推动活齿
(14)运动,活齿(14)在活齿架(16)和摆杆(15)的约束作用下绕活齿销轴(11)转动,同时又随摆杆(12)摆动,迫使活齿(14)与波形轮(17)啮合,驱动波形轮(17)转动,并由与波形轮(17)键联接的输出轴(10)连续平稳地将动力和运动输出。由于每组气缸中的两个气缸相隔180°对称布置,并且工作状态随时相同,所以八个活塞(7)对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综合作用效果是: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只受纯力偶的作用,而合力为零。由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和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机构不仅具有结构对称性,而且受力也是对称的,故它们所受合力为零,只受力偶作用。因此本发明内燃机的冲击振动小,运动平稳。
为说明本发明内燃机的变速特性,设活齿(14)齿数、波形轮(17)的波数分别为:z
G=8,z
K=10,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转速为n
13=800r/min。活齿架(16)固定(ω
G=0),则内双相激波摆杆活齿传动的传动比为:
故得n17=n10=160r/min,可见,波形轮(17)、输出轴(10)的转向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的相同,转速远远低于外凸内双相激波轮(13),内燃机减速输出动力,可实现大扭矩低速输出。这种特性很适合大扭矩输出的场合,可广泛应用于需大功率机械传动的军事、国防等领域,诸如坦克、装甲车和工程机械挖掘机、推土机等。
本实施例的内燃机还设置有起动系统、配气系统、润滑系统、供油系统和冷却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