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65009A - 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5009A
CN101965009A CN2009101650010A CN200910165001A CN101965009A CN 101965009 A CN101965009 A CN 101965009A CN 2009101650010 A CN2009101650010 A CN 2009101650010A CN 200910165001 A CN200910165001 A CN 200910165001A CN 101965009 A CN101965009 A CN 101965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usual
reprovision
wireless parameter
protocol entity
rlc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50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邈
沈俭
徐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650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50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5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50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网络侧控制面发现UE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的网络侧发送端RLC协议实体上出现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时,判断该UE是否已因此类异常而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如果未执行过,则对该UE发起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否则,对该UE发起小区内切换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网络侧解决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问题,避免因释放业务或整个UE导致的不佳用户体验,保证业务的持续性和业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内,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层在LTE的无线接口协议栈中,是层2(L2)的一个子层,位于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之上。RLC协议层用于为用户和控制数据提供分段和重传业务。RLC协议层的功能包括链接控制、封装和重组、级联、用户数据传输、纠错、协议错误检测和修复等。每个RLC协议实体由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配置并以三种模式进行操作,分别为:透明模式(Transparent Mode,简称TM)、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简称UM)、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简称AM)。
其中,确认模式是指发送侧在高层数据上添加必要的控制协议开销后进行传送,并保证传递到对等实体。因为具有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能力,如果RLC接收到错误的RL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则通知对端的RLC实体重传该PDU。
虽然AM模式下的RLC发送端实体允许重传,但出于对实际应用场景的考虑,无限制地重传是不现实的。在36.322协议中,说明RLC协议层应配置参数maxRetxThreshold(最大重传次数),对于发送端的每一个RLCPDU,均保留一个计数器RETX_COUNT,当该PDU或该PDU的一部分需要重传时,则RETX_COUNT加1,一旦RETX_COUNT达到maxRetxThreshold,则通知上层,即网络侧控制面。
网络侧控制面收到上述通知后采取的处理策略,在36.322协议中并未规定。在36.331协议中,明确指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侧网络侧控制面若检测到RLC协议层达到此maxRetxThreshold,则可认为是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对应的处理为UE侧发起RRC连接重建流程(RRC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但对等的,网络侧eNodeB(E-UTRAN NodeB,节点B)网络侧控制面检测到RLC协议层达到maxRetxThreshold后应如何处理,在协议中并未明确规定其实现方式。
触发RLC控制层协议实体报文传输异常导致多次重传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1.因RLC配置的参数不正确,比如给接收侧的状态禁止定时器配置时间过长或给发送侧配置的轮询定时器配置时间过短,都会导致重传;
2.因底层链路状况恶劣,比如在干扰较严重的情况下,报文在空口丢失,同样会触发多次重传。
其中,第一类原因的根源在于配置不合理;第二类原因则是空口连接状态较差的表现。但这两类问题都并非是“不可逆转、不可恢复”的错误,不一定需要直接释放UE或某业务。
RRC连接重建流程是必须从UE侧发起的,因此在eNodeB侧无法采用同样的处理策略,对这部分的实现处理,eNodeB有很大灵活性,可选用的策略包括:释放整个UE、释放触发最大重传次数的业务、不做处理仅在后台进行错误提示等。但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释放业务会造成用户业务中断;释放UE则会直接导致终端重接入,使用户体验不佳;但若不做处理任其重传,仅仅在后台界面给出告警,则可能导致业务连接始终处于较差的状态,对用户而言实际上体验更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针对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实体报文传输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时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在网络侧解决造成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实体报文传输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包括:
网络侧控制面发现用户设备UE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的网络侧发送端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实体上出现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时,判断该UE是否已因此类异常而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如果未执行过,则对该UE发起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否则,对该UE发起小区内切换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在检测到所述UE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出现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时,将所述异常上报给所述网络侧控制面。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控制面接收到所述异常后,查看是否有所述UE因所述异常导致的重配记录,如果有,则判定所述UE已因所述异常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如果没有,则判定所述UE未因所述异常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并在对所述UE发起无线参数重配过程的同时,增加所述UE的重配记录。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完成所述小区内切换后,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重新检测所述UE是否还存在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如果仍存在,则释放出现异常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或者释放所述UE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参数重配是指,重新配置出现异常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协议实体的下列参数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状态禁止定时器、轮询定时器、pollByte、pollPDU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对应的RLC协议实体包括: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及UE侧接收端RLC协议实体。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参数重配还包括:重新配置所述最大重传次数的门限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系统,包括位于网络侧控制面的控制单元、无线参数重配单元及小区内切换单元,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发现用户设备UE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的网络侧发送端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实体上出现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时,判断该UE是否已因此类异常而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如果未执行过,则发送重配命令至所述无线参数重配单元;否则,发送小区内切换命令至所述小区内切换单元;
所述无线参数重配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重配命令对所述UE发起无线参数重配过程;
所述小区内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小区内切换命令对所述UE发起小区内切换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
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用于,在检测到所述UE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出现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时,将所述异常上报给所述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上报的所述异常后,查看是否有所述UE因所述异常导致的重配记录,如果有,则判定所述UE已因所述异常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如果没有,则判定所述UE未因所述异常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并在对所述UE发起无线参数重配过程的同时,增加所述UE的重配记录。
进一步地,所述小区内切换单元还用于,在完成所述小区内切换后,发送切换成功消息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切换成功消息后,如果仍接收到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上报的所述异常,则释放出现异常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或者释放所述UE的RRC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参数重配单元对所述UE发起的无线参数重配包括,重新配置出现异常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协议实体的下列参数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状态禁止定时器、轮询定时器、pollByte、pollPDU参数,以及最大重传次数的门限值;
其中,所述对应的RLC协议实体包括: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及UE侧接收端RLC协议实体。
本发明通过定义网络侧在检测到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实体触发的报文超过最大重传次数异常时的处理,避免因释放业务或整个UE导致的不佳用户体验,尽可能地保持业务的持续性和业务质量。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不是直接释放UE或业务,而是在网络侧解决造成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的问题,在不中断业务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数据的无损传输,获得更高质量的连接,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应用示例一的通过参数重配方式解决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异常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应用示例二的解决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异常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系统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针对造成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实体报文传输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的不同原因,提供对应的在网络侧的解决方案。
对于可能存在的RLC协议实体无线参数配置异常,可通过RRC对出现异常的RLC协议实体进行参数重配来解决。
但对于底层链路导致的该异常,通过无线参数重配则无法解决。目前,在36.300协议中,针对接入层加密密钥变更和加密参数COUNT重复的情况,定义了一种特殊的切换流程,即小区内切换。小区内切换流程并非如跨小区切换一样,是通过测量报告的信号强弱来判定接入位置;而可能是在测量信息并未发生改变时,在同一个小区内发生的切换。就用户面而言,小区内切换流程和UE侧的RRC连接重建流程类似,无需中断任何业务,仅是信道和频点的切换,因而在某些信道质量不好时仍然能获得较好的连接质量。
因此,本发明提出:当eNodeB侧控制面检测到某个UE的任意一条数据/信令无线承载的RLC协议实体出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现象时,通过发起无线参数重配,或小区内切换流程重建eNodeB侧和UE侧用户面实体,来解决报文传输异常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异常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网络侧发送端RLC协议实体检测到对应某UE的一个或多个业务(包括信令/数据无线承载)出现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
第二步,该RLC协议实体将该异常上报给网络侧控制面;
第三步,网络侧控制面判断该UE是否已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如果否,则对该UE发起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如果是,则对该UE发起小区内切换过程。
上述步骤中,针对该UE触发异常的业务发起无线参数重配是指,使用新的参数值来重新配置触发异常的业务对应的RLC协议实体的状态禁止定时器、轮询定时器、pollByte、pollPDU等参数。
网络侧控制面通过无线参数重配,解决因参数不适配网络环境而导致的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如果在无线参数重配完成后,该UE的相关业务(即信令/数据无线承载)仍然频频触发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很可能是因为底层无线链路质量问题所致,则网络侧控制面将触发该UE的小区内切换。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完成小区内切换后,该UE的相关业务仍然频频触发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则应该是该小区内信号确实太弱或干扰过于严重,从网络侧亦无法解决该问题,因此,将释放出现异常的业务或该UE的RRC连接。
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两个应用示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假设在某eNodeB有归属于UE的2个AM模式的RLC协议实体,分别对应2种不同业务:DRB1和DRB2,此处假设为DRB(数据无线承载)业务。在这两个DRB上均建立了不同的业务,均以eNodeB侧为数据发送端,UE侧为数据接收端。
在下文描述中,发送端RLC协议实体均指网络侧发送端RLC协议实体,接收端RLC协议实体均指UE侧接收端RLC协议实体。
应用示例一
该应用示例基于以下应用场景:网络侧控制面配置的数据发送端(eNodeB)RLC无线参数为轮询定时器t_PollRetransmit时长为50ms、pollByte为5000字节,pollPDU为32个、最大重传次数maxRetxThreshold的门限值为3次;配置的数据接收端(UE)RLC无线参数为重排定时器t_Reordering时长为50ms,状态禁止定时器t_statusProhibit时长为100ms。
其中,对上述无线参数功能描述如下:
t_PollRetransmit:轮询定时器,发送端轮询报文的发送条件之一,一旦该定时器超时,则发送端认为可发送一个轮询位置1的数据报文,要求接收端给出之前收到报文的应答,如果此时无新报文可发,则重发最后一次发送的报文;
pollByte:发送端轮询报文的发送条件之一,一旦发送端发送的报文总长度超过pollByte,则发送端认为可发送一个轮询位置1的数据报文,要求接收端给出之前收到报文的应答,如果此时无新报文可发,则重发最后一次发送的报文;
pollPDU:发送端轮询报文的发送条件之一,一旦发送端发送的报文个数超过pollPDU,则发送端认为可发送一个轮询位置1的数据报文,要求接收端给出之前收到报文的应答,如果此时无新报文可发,则重发最后一次发送的报文;
t_Reordering:重排定时器,接收端如果收到的报文非连续,则启动该定时器,并设定检测区域,当定时器超时后,可将检测区域中报文的接收状况组成状态报告投递给发送端;
t_StatusProhibit:状态禁止定时器,接收端发出一个状态报告后,启动该定时器,在此定时器超时前,不能发出下一个状态报告。
在该应用示例中,配置的无线参数明显不合理,接收端的状态禁止定时器时长明显长于发送端的轮询定时器时长,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接收端在等状态禁止定时器超时才能发送状态报告,而发送端早已因轮询定时器超时而多次重发。
本应用示例的执行过程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DRB1的网络侧发送端RLC协议实体检测到某PDU的重传次数超过maxRetxThreshold的门限值,即大于3次;
步骤102.该发送端RLC协议实体将该异常上报给网络侧控制面;
步骤103.网络侧控制面判定该UE尚未因异常上报的原因发起过无线参数重配;
本发明中,网络侧控制面在UE因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而发起无线参数重配时进行记录,从而以后可根据该UE的相应记录判断其是否因异常上报的原因发起过无线参数重配。
步骤104.网络侧控制面发起无线参数重配流程,重新配置DRB1(即出现异常的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网络侧发送端、UE侧接收端DRB1RLC协议实体的无线参数。
例如,可将DRB1对应的RLC协议实体无线参数重配为:网络侧发送端RLC无线参数t_PollRetransmit定时器时长为70ms,pollByte为10000字节,pollPDU为64个,最大重传次数maxRetxThreshold为3次;UE侧接收端RLC无线参数为t_Reordering,定时器时长为30ms,t_StatusProhibit定时器时长为50ms。
重配完成后,发送端RLC协议实体可重新检测是否还存在PDU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若不存在则该问题得到解决。在本应用示例中,网络侧控制面通过无线参数重配,实质上是降低了发送端主动重传的频率,提高了接收端回送应答的频率,二者相互配合,则可以解决因参数不适配网络环境导致的报文传输异常,其实质是通过增加系统的开销来保证其稳定性。
应用示例二
网络侧控制面配置的发送端(eNodeB)RLC协议实体的无线参数为轮询定时器t_PollRetransmit定时器时长为100ms、pollPdu为5000字节,pollPDU为256个、最大重传次数maxRetxThreshold为4次;配置的接收端(UE)RLC协议实体的无线参数为重排定时器t_Reordering定时器时长为50ms、状态禁止定时器t_StatusProhibit定时器时长为20ms。
在本实施例中,参数配置是比较合理的,接收端可以快速地回送应答,发送端发送轮询报文的频率也不高。
本应用示例的执行过程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DRB1、DRB2的网络侧发送端RLC协议实体均检测到PDU的重传次数超过maxRetxThreshold的门限值,即大于4次;
步骤202.发送端RLC协议实体将该异常上报给网络侧控制面;
步骤203.网络侧控制面判断该UE是否因异常上报的原因发起过无线参数重配,若未重配过则执行步骤204,否则执行步骤205;
步骤204.网络侧控制面发起重配流程,重新配置DRB1、DRB2对应的网络侧发送端、UE侧接收端RLC协议实体的无线参数,本流程结束;
步骤205.网络侧控制面判定UE已经因异常上报原因进行过无线参数重配,则认定是因为底层无线链路质量问题所致的重传报文过多,对该UE发起小区内切换流程;切换完成后,返回步骤201,RLC协议实体重新检测是否还存在PDU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
此外,若完成小区内切换后仍无法解决该问题,此时可选择释放出现异常的数据无线承载或UE的RRC连接。
在本发明其他应用示例中,如UE的某一SRB(信令无线承载)业务出现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时,上述方法同样适用。只是在完成小区内切换后,若仍存在异常,则可认为确实小区内信号已经太弱,或干扰实在过于严重,从网络侧已无法解决该问题,此时可选择释放整个UE的RRC连接。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系统包括:位于网络侧控制面的控制单元、无线参数重配单元及小区内切换单元,其中:
控制单元用于,当发现用户设备UE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的网络侧发送端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实体上出现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时,判断该UE是否已因该异常而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如果未执行过,则发送重配命令至无线参数重配单元;否则,发送小区内切换命令至小区内切换单元;
无线参数重配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重配命令对UE发起无线参数重配过程;
小区内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小区内切换命令对所述UE发起小区内切换过程。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单元相连的网络侧发送端RLC协议实体,用于在检测到所述UE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出现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时,将该异常上报给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上报的所述异常后,查看是否有所述UE因所述异常导致的重配记录,如果有,则判定所述UE已因所述异常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如果没有,则判定所述UE未因所述异常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并在对所述UE发起无线参数重配过程的同时,增加所述UE的重配记录。
进一步地,小区内切换单元还用于,在完成所述小区内切换后,发送切换成功消息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到上述切换成功消息后,如果仍接收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上报的上述异常,则释放出现异常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或者释放UE的RRC连接。
进一步地,无线参数重配单元对UE发起的无线参数重配包括,重新配置出现异常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协议实体的下列参数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状态禁止定时器、轮询定时器、pollByte、pollPDU参数,以及最大重传次数的门限值。
其中,所述的对应的RLC协议实体包括:网络侧发送端RLC协议实体及UE侧接收端RLC协议实体。

Claims (12)

1.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控制面发现用户设备UE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的网络侧发送端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实体上出现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时,判断该UE是否已因此类异常而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如果未执行过,则对该UE发起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否则,对该UE发起小区内切换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在检测到所述UE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出现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时,将所述异常上报给所述网络侧控制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控制面接收到所述异常后,查看是否有所述UE因所述异常导致的重配记录,如果有,则判定所述UE已因所述异常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如果没有,则判定所述UE未因所述异常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并在对所述UE发起无线参数重配过程的同时,增加所述UE的重配记录。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完成所述小区内切换后,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重新检测所述UE是否还存在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如果仍存在,则释放出现异常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或者释放所述UE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参数重配是指,重新配置出现异常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协议实体的下列参数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状态禁止定时器、轮询定时器、pollByte、pollPDU参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应的RLC协议实体包括: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及UE侧接收端RLC协议实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参数重配还包括:重新配置所述最大重传次数的门限值。
8.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网络侧控制面的控制单元、无线参数重配单元及小区内切换单元,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发现用户设备UE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的网络侧发送端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实体上出现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时,判断该UE是否已因此类异常而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如果未执行过,则发送重配命令至所述无线参数重配单元;否则,发送小区内切换命令至所述小区内切换单元;
所述无线参数重配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重配命令对所述UE发起无线参数重配过程;
所述小区内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小区内切换命令对所述UE发起小区内切换过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
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用于,在检测到所述UE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出现报文重传次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异常时,将所述异常上报给所述控制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上报的所述异常后,查看是否有所述UE因所述异常导致的重配记录,如果有,则判定所述UE已因所述异常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如果没有,则判定所述UE未因所述异常执行过无线参数重配过程,并在对所述UE发起无线参数重配过程的同时,增加所述UE的重配记录。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区内切换单元还用于,在完成所述小区内切换后,发送切换成功消息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切换成功消息后,如果仍接收到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上报的所述异常,则释放出现异常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或者释放所述UE的RRC连接。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参数重配单元对所述UE发起的无线参数重配包括,重新配置出现异常的信令/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RLC协议实体的下列参数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状态禁止定时器、轮询定时器、pollByte、pollPDU参数,以及最大重传次数的门限值;
其中,所述对应的RLC协议实体包括:所述发送端RLC协议实体及
UE侧接收端RLC协议实体。
CN2009101650010A 2009-07-22 2009-07-22 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19650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50010A CN101965009A (zh) 2009-07-22 2009-07-22 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50010A CN101965009A (zh) 2009-07-22 2009-07-22 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5009A true CN101965009A (zh) 2011-02-02

Family

ID=43517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50010A Pending CN101965009A (zh) 2009-07-22 2009-07-22 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5009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7832A (zh) * 2012-02-09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中用户设备异常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891745A (zh) * 2012-10-19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及其识别终端异常的方法
CN103959842A (zh) * 2013-12-04 201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方法和基站
CN104301945A (zh) * 2014-09-24 2015-01-2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5704739A (zh) * 2014-11-26 2016-06-22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面重新初始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24288A (zh) * 2016-11-04 2018-05-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192458A1 (zh) * 2018-04-04 2019-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324872A (zh) * 2018-03-30 2019-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变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10891326A (zh) * 2018-09-07 2020-03-1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控制面连接重建方法、通信设备、目标基站及源基站
CN114079572A (zh) * 2020-08-11 202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攻击的防御方法、cp设备及up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4827A (zh) * 2005-03-28 2006-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
CN1805591A (zh) * 2005-01-11 2006-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承载重配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591A (zh) * 2005-01-11 2006-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承载重配置的方法
CN1794827A (zh) * 2005-03-28 2006-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3GPP TS 36.331 V8.6.0》", 30 June 2009 *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7066A1 (zh) * 2012-02-09 2013-08-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中用户设备异常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547832A (zh) * 2012-02-09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中用户设备异常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891745A (zh) * 2012-10-19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及其识别终端异常的方法
CN102891745B (zh) * 2012-10-19 2015-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及其识别终端异常的方法
CN103959842A (zh) * 2013-12-04 201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方法和基站
WO2015081510A1 (zh) * 2013-12-04 2015-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方法和基站
CN103959842B (zh) * 2013-12-04 2017-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方法和基站
US10425197B2 (en) 2014-09-24 2019-09-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adjusting length of timer and base station
CN104301945A (zh) * 2014-09-24 2015-01-2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WO2016045387A1 (zh) * 2014-09-24 2016-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4301945B (zh) * 2014-09-24 2018-05-1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5704739A (zh) * 2014-11-26 2016-06-22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面重新初始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24288A (zh) * 2016-11-04 2018-05-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972923B2 (en) 2016-11-04 2021-04-06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0324872A (zh) * 2018-03-30 2019-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变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24872B (zh) * 2018-03-30 2022-03-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变换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192458A1 (zh) * 2018-04-04 2019-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891326A (zh) * 2018-09-07 2020-03-1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控制面连接重建方法、通信设备、目标基站及源基站
CN110891326B (zh) * 2018-09-07 2021-09-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控制面连接重建方法、通信设备、目标基站及源基站
CN114079572A (zh) * 2020-08-11 202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攻击的防御方法、cp设备及up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5009A (zh) 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EP2238707B1 (en)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handling an endless rlc retransmission
US11533651B2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US9900798B2 (en) Polling and reporting mechanism
US8824376B2 (en) Method for sending status information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ceiver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A2405693C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maintaining synchroniza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resetting a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KR101470637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자원 향상 방법, 상태정보 보고방법 및 수신장치
US8619573B2 (en) Delayed flow control action in transport network layer WCDMA communications
CN101933280A (zh) 用于发送pdcp状态报告的移动通信系统和方法
KR10146197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폴링 과정 수행 방법
CN106068018B (zh) 在从中断场景重新开始期间进行吞吐量恢复的方法和设备
KR20090084696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상태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수신장치
CN101536569A (zh) 在服务小区改变期间向目标节点b提供反馈信息
JP5037633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rlcpdu送信方法、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rlcエンティティ
KR20170093143A (ko) 전송 보호
CN106341214A (zh) 信令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0372278C (zh) 一种数据单元重传的方法
CN104853372A (zh) 一种减少ue释放次数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EP2818003A1 (e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data
KR101407186B1 (ko) 무선연결의 설정방법
KR20100045860A (ko) 데이터 전송 문제 탐지 방법 및 단말
CN101175319B (zh) 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侧进行新旧配置切换的方法
KR20100060853A (ko) 무선 링크 제어 프로토콜에서의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3475105B (zh) 侧链路的无线电链路监测
KR100585790B1 (ko) Rlc무응답모드에서의 셀 재선택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