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8925A - 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58925A CN101958925A CN2010102679432A CN201010267943A CN101958925A CN 101958925 A CN101958925 A CN 101958925A CN 2010102679432 A CN2010102679432 A CN 2010102679432A CN 201010267943 A CN201010267943 A CN 201010267943A CN 101958925 A CN101958925 A CN 1019589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mote equipment
- described remote
- standby
- active
- switching cond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13 priorit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4 fractio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以及装置,主要技术方案包括:监控远程设备的状态;在监控到所述远程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后,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所述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所述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远程设备进行控制。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在监控到远程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结合该远程设备是否具备主备切换功能对该远程设备进行控制,例如,在确定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时,可以控制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与现有技术在确定远程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后直接控制该远程设备重启的方式相比,降低了远程设备重启的频率,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远程设备的主备转换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用户数日益增长,网络终端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给全球网络运营商的运营维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配置排障等管理工作一般需专业人员上门进行,但这种方式的成本高、及时性差,并且工作量大,已经不能满足运营商的需求。目前,设备厂商和服务提供商希望降低系统和设备管理复杂性、最大限度减少上门服务,提高故障排除效率,提高整个网络的可用性,在这种环境下,TR069协议孕育而生,基于TR069协议可以更好的实现对远程网络设备的控制。
TR069协议又称为CWMP(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CPE广域网管理协议)是由DSL(Digital Subscriber′s Line,数字用户线路)论坛发起制定的技术规范之一,TR069所定义的系统框架主要包括两类逻辑设备,如图1所示,该两类逻辑设备分别为CPE(远程设备)101和ACS(管理服务器)102,CPE 101和ACS 102之间可以通过Internet(因特网)连接。其中,CPE可以是用户侧设备,也可以是企业网关,乃至网络中一切可管理的设备;ACS 102(Auto Configuration Server)是处于运营商侧的管理服务器,通过TR069协议对CPE 101进行管理,例如,远程设备的自动配置、远程设备的软件和硬件的升级、远程设备的状态、性能监测以及故障诊断等。
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ACS 102在检测到CPE 101出现故障的时候,或者CPE 101主动上报设备故障的告警信息时,ACS 102可以进行一些远程故障诊断,例如,ACS 102发消息至CPE 101以指示CPE 101进行Ping测试,并根据CPE 101返回的Ping测试结果进行故障分析。当ACS 102检测到CPE 101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ACS 102就可以通过发送Reboot消息以指示CPE 101重启,其中,CPE 101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包括:在设定时长内CPE 101的CPU使用率一直处于接近100%状态;或在设定时长内CPE 101的内存使用率居高不下;或在设定时长内CPE 101上报的某些严重告警没有得到消除等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发现,CPE 101重启会造成该设备承担的相应业务的中断,尤其是处于核心位置的设备重启或设备重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对用户影响很大。虽然目前各设备制造厂商为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在多款设备上都实现了主备切换功能(redundancy),但是目前对设备进行故障恢复管理时并未考虑设备的主备切换功能,缺乏灵活性,使得CPE重启的频率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以及装置,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利用设备的主备切换功能对远程设备进行控制,相对于现有技术,降低了远程设备重启的频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包括:
监控远程设备的状态;
在监控到所述远程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后,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所述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所述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
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远程设备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装置,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监控远程设备的状态;
注册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监控单元监控到所述远程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后,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所述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所述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注册信息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对所述远程设备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管理服务器,该管理服务器包括上述的控制远程设备的装置。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监控远程设备的状态,在监控到该远程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后,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该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该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并根据确定结果,对该远程设备进行控制。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在监控到远程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结合该远程设备是否具备主备切换功能对该远程设备进行控制,例如,在确定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时,可以控制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与现有技术在确定远程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后直接控制该远程设备重启的方式相比,降低了远程设备重启的频率,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远程设备的主备转换功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TR069协议定义的框架中包括的逻辑设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TR069协议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给出有效利用设备的主备切换功能对远程设备进行控制的实现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以及装置,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能够考虑远程设备的主备切换功能,对远程设备进行控制,即在监控到远程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该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该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并根据确定结果,对该远程设备进行控制。其中,根据确定结果的不同,对该远程设备进行控制的方式不同,具体地:
在确定结果为是时,可以直接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也可以进一步判断该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在确定符合切换条件时,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在确定不符合切换条件时,指示该远程设备重启;
在确定结果为否时,可以直接指示该远程设备重启;也可以进一步从该远程设备中获取主备切换配置信息,在未获取到主备切换配置信息时,指示该远程设备重启,在获取到主备切换配置信息时,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监控远程设备的状态。
步骤202、根据远程设备的状态确定该远程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是,返回步骤201,若否,执行步骤203。
步骤203、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该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该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若是,执行步骤204,若否,执行步骤205。
步骤204、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至此,控制远程设备的流程结束。
步骤205、指示该远程设备重启,至此,控制远程设备的流程结束。
图2所示流程的步骤201中,监控远程设备的状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进行监控,例如,Ping测试方式,现有技术中对远程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控的方式很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现有技术监控到远程设备出现故障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之后,提出对于后续处理流程的优化方案,因此,本发明后续实施例将重点对该优化方案进行说明。
图2所示流程可以由管理服务器ACS执行,具体地,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远程设备可以在开机注册时将用于表征其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注册到ACS中,也可以根据设定周期将用于表征其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注册到ACS中。ACS可以建立用于存储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的数据库,以便于对注册信息进行管理。在上述步骤203中,通过查找该数据库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该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该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若能查找到相应的注册信息,则表征该远程设备具备主备切换功能,则可以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而无需重启,从而能够保证该远程设备中进行的业务不会中断。
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监控远程设备的状态。
步骤302、根据远程设备的状态确定该远程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是,返回步骤301,若否,执行步骤303。
步骤303、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该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该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若是,执行步骤304,若否,执行步骤306。
步骤304、判断该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若是,执行步骤305,若否,执行步骤306。
步骤305、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至此,控制远程设备的流程结束。
步骤306、指示该远程设备重启,至此,控制远程设备的流程结束。
上述流程中的步骤301、步骤302、步骤303、步骤305以及步骤306的具体执行过程分别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201、步骤202、步骤203、步骤204以及步骤205的执行过程对应,具体执行过程已在上述实施例一中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图3所示流程的步骤304中,确定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过程,主要包括:
获取该远程设备上报的用于表征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参数;
当该参数的值为预设的在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时对应的值时,确定该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
当该参数的值为预设的在远程设备不符合切换条件时对应的值时,确定该远程设备不符合切换条件。
具体地,获取该远程设备上报的用于表征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参数的过程,可以采用主动获取的方式,即:
由ACS需要确定该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时,从该远程设备中获取,当然为了提高对远程设备控制的实时性,ACS也可以预先从远程设备中获取用于表征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参数。
获取该远程设备上报的用于表征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参数的过程,可以采用被动获取的方式,即:
由远程设备主动就该用于表征其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参数上报给ACS,例如,在开机注册时就上报。优选地,远程设备可以在每次检测到该用于表征其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参数的值发生变化时,将变化后的参数上报给ACS,以由ACS进行更新。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远程设备虽然具备主备切换功能,但不一定随时都可以进行主备切换,例如,设备中的备卡被拔出时,则无法进行主备切换,或其他各种导致无法进行主备切换的情况。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在通过上述步骤305指示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之前,可以通过上述步骤304判断该远程设备当前是否符合切换条件,在确定符合切换条件时才进行切换。根据该处理过程,能够提供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的成功率,避免了虽然具备主备切换功能但由于当前切换条件不满足而导致切换不成功的问题,通过步骤304的判断过程,在确定出远程设备当前不符合切换条件时,及时地控制该远程设备进行重启。
实施例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监控远程设备的状态。
步骤402、根据远程设备的状态确定该远程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是,返回步骤401,若否,执行步骤403。
步骤403、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该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该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若是,执行步骤404,若否,执行步骤405至步骤407。
步骤404、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至此,控制远程设备的流程结束。
步骤405、从远程设备中获取该远程设备的主备切换配置信息。
步骤406、判断是否获取到主备切换配置信息,若是,执行步骤404,若否,执行步骤407。
步骤407、指示该远程设备重启,至此,控制远程设备的流程结束。
图4所示流程中,步骤401、步骤402、步骤403、步骤404以及步骤407的具体执行过程分别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201、步骤202、步骤203、步骤204以及步骤205的执行过程对应,具体执行过程已在上述实施例一中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为了保证切换的成功率,在执行上述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的步骤之前(如步骤404),还可以进一步判断该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在确定符合切换条件时才执行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的步骤,若确定不符合切换条件,则指示该远程设备重启。具体判断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过程已在上述实施例二的步骤304中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监控远程设备的状态。
步骤502、根据远程设备的状态确定该远程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是,返回步骤501,若否,执行步骤503。
步骤503、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该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该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若是,执行步骤504至步骤506,若否,执行步骤507至步骤510。
步骤504、判断该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若是,执行步骤505,若否,执行步骤506。
步骤505、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至此,控制远程设备的流程结束。
步骤506、指示该远程设备重启,至此,控制远程设备的流程结束。
步骤507、从远程设备中获取该远程设备的主备切换配置信息。
步骤508、判断是否获取到主备切换配置信息,若是,执行步骤509,若否,执行步骤510。
步骤509、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至此,控制远程设备的流程结束。
步骤510、指示该远程设备重启,至此,控制远程设备的流程结束。
图5所示流程中,步骤501至步骤503的具体执行过程分别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201至步骤203的执行过程对应,具体执行过程已在上述实施例一中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步骤504至步骤506的具体执行过程分别和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步骤304至步骤306的执行过程对应,具体执行过程已在上述实施例二中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步骤507至步骤510的具体执行过程分别和上述实施例三中的步骤405至步骤407的执行过程对应,具体执行过程已在上述实施例二中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为了保证切换的成功率,在执行上述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的步骤之前(如步骤505、步骤509),还可以进一步判断该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在确定符合切换条件时才执行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的步骤,若确定不符合切换条件,则指示该远程设备重启。具体判断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过程已在上述实施例二的步骤304中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以下结合目前ACS和CPE之间的TR069协议给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
为了实现CPE在ACS上注册用于表征该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的目的、判断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对TR069协议的参数进行必要扩展,例如,增加如下配置参数:
上表中“State”参数为可选参数,设置该参数的目的在于便于让ACS平台管理人员看到目前CPE具体是什么状态,对操作管理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应当理解,以上参数定义是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步骤503、步骤504以及步骤507的目的而设置的,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现的需要定义参数的具体类型,例如,若根据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对远程设备进行控制,则“SwitchOverAllowed”可以不需要,也可以根据其它需要扩展更多的参数。并且,定义的参数可以定义在InternetGatewayDevice.节点下,也可以定义在其它节点下。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增加一种TR069 RPC(远程过程调用)的方法,即SwitchOver方法,通过调用该方法可以控制CPE进行主备切换。具体地,SwitchOver方法可以定义如下,其中,CPE必须在执行SwitchOver前发送回复给ACS并结束当前Session(会话),该方法的参数定义如下:
SwitchOver参数列表
回复消息(SwitchOverResponse)的参数定义如下(无参数):
参数 | 类型 | 描述 |
- | - | - |
根据以上参数定义,ACS对CPE进行SwitchOver管理操作时的交互时序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ACS确定远程CPE设备出现严重故障,向CPE发起反向连接请求(Connection Request),即发送HTTP GET消息。
步骤602、终端成功认证ACS的身份后,回复HTTP Response(HTTP 200OK)给CPE,并关闭当前连接(即tcp close)。
步骤603、CPE主动向ACS发起连接,通过HTTP Post发送Inform消息给ACS。
步骤604、ACS通过HTTP Response向CPE发送InformResponse作为回复。
步骤605、CPE发送空的HTTP Post消息给ACS。
步骤606、ACS通过查询本地数据库,判断该CPE是否有向ACS注册过RedundancyService;
如果有,就判断其中的SwitchOverAllowed参数是否为真,若为真,跳到步骤608,否则使用协议已有的reboot方法重启系统(图中省略)。
如果没有,就通过HTTP Response向CPE发送GetParameterValues,目的是查询其RedundancyService节点下的参数信息。
步骤607、CPE通过HTTP Post向ACS发送GetParameterValuesResponse以返回所查询到的信息。
步骤608、ACS查看CPE的主备切换信息,如果CPE支持主备切换功能(即InternetGatewayDevice.DeviceInfo.RedundancyService.Enabled=TRUE),并且当前允许执行切换(即InternetGatewayDevice.DeviceInfo.RedundancyService.SwitchOverAllowed=TRUE),就发送通过HTTP Response发送SwitchOver指示给CPE。
步骤609、CPE通过HTTP Post发送SwitchOverResponse给ACS,并执行主备切换操作。
步骤610、ACS发送HTTP Response给CPE,作为HTTP Post的回复。
之后连接断开(即tcp close)。
应当理解,对于SwitchOver执行过程,本技术方案只是给出ACS和CPE之间的必要交互方式,也可以使用其它交互方式,例如,SwitchOver方法的执行过程在后续新建立的TR069 Session中发送,而不是在查询信息的当前Session中发送,并且可以根据系统对远程设备的控制需要,相应的增加对于SwitchOver之后的处理流程。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在获取远程设备的Redundancy能力信息的基础上,获取更多其它能力信息,例如远程设备的性能信息,以便于ACS做出更合适的故障诊断和恢复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支持Redundancy(主备切换)的CPE在每次注册(Inform)的时候需要在参数列表中携带其本身是否支持Redundancy的相关信息,如:InternetGatewayDevice.DeviceInfo.RedundancyService.Enable,这样ACS数据库中就标记了该远程设备支持Redundancy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CPE在每次Redundancy信息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通过Inform消息通告ACS,以由ACS及时更新针对该CPE维护的Redundancy信息。其中,通过Inform消息通告ACS,可以在Inform消息中增加如下参数:
InternetGatewayDevice.DeviceInfo.RedundancyService.State
InternetGatewayDevice.DeviceInfo.RedundancyService.SwitchOverAllowed
实际应用中,ACS发现远程设备有严重故障的时候先从本地数据库查看时候否有对应设备的Redundancy信息,如果没有,ACS就通过发送GetParameterValues消息给CPE,获取Redundancy信息,如果没有获取到相关信息,则表示设备不支持Redundancy,此时ACS可以通过发送Reboot命令对远程设备进行重启。如果设备支持Redundancy,并且符合切换要求,则ACS发送SwitchOver消息给CPE执行主备卡切换功能。
相应地,与上述方法流程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装置,如图7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
监控单元701、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以及控制单元703;
其中:
监控单元701,用于监控远程设备的状态;
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用于在监控单元701监控到该远程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后,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该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
控制单元703,用于根据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的确定结果,对远程设备进行控制。
通过图6所示的控制远程设备的装置,能够考虑远程设备的主备切换功能,通过监控单元701对远程设备进行控制,在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监控到远程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该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该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并由控制单元703根据确定结果,对该远程设备进行控制。控制单元703根据确定结果的不同,对该远程设备进行控制的方式不同,根据每种处理方式,该控制单元703可以包括不同的处理模块,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控制单元703包括不同模块时的具体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五
与上述实施例一对应,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控制单元703可以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的确定结果为是时,指示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以及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的确定结果为否时,指示远程设备重启。
该实施例五中提供的控制单元703所实现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流程中的相应步骤对应,对于该单元所实现的更为详细的处理流程,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已做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六
与上述实施例二对应,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控制单元703可以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的确定结果为是并且在确定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后,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以及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的确定结果为否时,指示远程设备重启。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的确定结果为是并且在确定该远程设备不符合切换条件时,指示该远程设备重启。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该远程设备上报的用于表征所述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参数,当该参数的值为预设的在该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时对应的值时,确定该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当该参数的值为预设的在该远程设备不符合切换条件时对应的值时,确定该远程设备不符合切换条件。
该实施例六中提供的控制单元703所实现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流程中的相应步骤对应,对于该单元所实现的更为详细的处理流程,在上述实施例二中已做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七
与上述实施例三对应,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控制单元703可以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的确定结果为是时,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以及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的确定结果为否并且从该远程设备中未获取到该远程设备的主备切换配置信息后,指示该远程设备重启。
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第四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的确定结果为否并且从远程设备中获取到远程设备的主备切换配置信息后,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或确定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若是,则指示该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若否,则指示该远程设备重启。
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第四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远程设备上报的用于表征所述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参数,当所述参数的值为预设的在所述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时对应的值时,确定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
该实施例七中提供的控制单元703所实现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三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流程中的相应步骤对应,对于该单元所实现的更为详细的处理流程,在上述实施例三中已做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八
与上述实施例四对应,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控制单元703可以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的确定结果为是并且在确定所述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后,指示所述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以及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的确定结果为否并且从远程设备中未获取到所述远程设备的主备切换配置信息后,指示所述远程设备重启。
上述第二控制模块所实现的更为具体的功能已在上述实施例六中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第四控制模块所实现的更为具体的功能已在上述实施例七中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八中提供的控制单元703所实现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四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流程中的相应步骤对应,对于该单元所实现的更为详细的处理流程,在上述实施例四中已做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五至实施例八所提供的控制单元703分别包括的控制模块,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控制单元703可以包括上述的第一控制模块或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的确定结果为是时对远程设备进行控制;该控制单元703也可以包括上述的第三控制模块或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注册信息确定单元702的确定结果为否时对远程设备进行控制。
当然,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装置包括的控制单元703可以包括以上实施例五至实施例八中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三控制模块以及第四控制模块,并根据系统需求,灵活选择本次处理所使用的控制模块,例如,若对切换成功率要求高,则可以使用第二模块以及第三模块;若希望更加充分利用远程设备的主备切换功能,则可以实现第一模块以及第四模块,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确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应当理解,以上实施例中提供的控制远程设备的装置包括的单元或/和模块仅为根据该装置实现的功能进行的逻辑划分,实际应用中,可以进行上述单元的叠加或拆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管理服务器ACS,该管理服务器包括上述实施例包括的任一个控制远程设备的装置。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监控远程设备的状态,在监控到该远程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后,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该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该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并根据确定结果,对该远程设备进行控制。根据该技术方案,能在监控到远程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结合该远程设备是否具备主备切换功能对该远程设备进行控制,例如,在确定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时,可以控制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与现有技术在确定远程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后直接控制该远程设备重启的方式相比,降低了远程设备重启的频率,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远程设备的主备转换功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远程设备的状态;
在监控到所述远程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后,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所述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所述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
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远程设备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结果为是时,对所述远程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指示所述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或
在确定所述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后,指示所述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远程设备不符合切换条件后,还包括:
指示所述远程设备重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结果为否时,对所述远程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指示所述远程设备重启;或
在从所述远程设备中未获取到所述远程设备的主备切换配置信息后,指示所述远程设备重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远程设备中获取到所述远程设备的主备切换配置信息后,还包括:
指示所述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或
确定所述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若是,则指示所述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若否,则指示所述远程设备重启。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的方式,包括:
获取所述远程设备上报的用于表征所述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参数;
当所述参数的值为预设的在所述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时对应的值时,确定所述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
7.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监控远程设备的状态;
注册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监控单元监控到所述远程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后,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所述远程设备注册的用于表征所述远程设备具备主备转换功能的注册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注册信息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对所述远程设备进行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注册信息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为是后,指示所述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或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注册信息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为是并且在确定所述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后,指示所述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注册信息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为是并且在确定所述远程设备不符合切换条件时,指示所述远程设备重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远程设备上报的用于表征所述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参数,当所述参数的值为预设的在所述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时对应的值时,确定所述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注册信息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为否时,指示所述远程设备重启;或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注册信息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为否并且从所述远程设备中未获取到所述远程设备的主备切换配置信息后,指示所述远程设备重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注册信息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为否并且从所述远程设备中获取到所述远程设备的主备切换配置信息后,指示所述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换;或确定所述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若是,则指示所述远程设备进行主备切,若否,则指示所述远程设备重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远程设备上报的用于表征所述远程设备是否符合切换条件的参数,当所述参数的值为预设的在所述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时对应的值时,确定所述远程设备符合切换条件。
14.一种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远程设备的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679432A CN101958925A (zh) | 2010-08-30 | 2010-08-30 | 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以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679432A CN101958925A (zh) | 2010-08-30 | 2010-08-30 | 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以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58925A true CN101958925A (zh) | 2011-01-26 |
Family
ID=43486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679432A Pending CN101958925A (zh) | 2010-08-30 | 2010-08-30 | 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以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58925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72185A (zh) * | 2015-08-12 | 2015-11-18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tr069远程监控方法、系统和通讯设备 |
WO2016197861A1 (zh) * | 2015-06-11 | 2016-12-1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远程管理方法、被管理设备、管理设备和智能电视系统 |
CN107092547A (zh) * | 2017-04-18 | 2017-08-25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和测试系统 |
CN107707406A (zh) * | 2017-10-23 | 2018-02-16 |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tr069升级设备的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1004A (zh) * | 2000-04-25 | 2001-1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交换机的主备倒换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
CN1529459A (zh) * | 2003-10-16 | 2004-09-15 |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 | 面向高端交换机的主备倒换实现方法 |
CN1741404A (zh) * | 2004-08-27 | 2006-03-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设备中主备板倒换的方法 |
CN101075861A (zh) * | 2007-06-28 | 2007-11-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主备板热备份和主备倒换的方法 |
-
2010
- 2010-08-30 CN CN2010102679432A patent/CN10195892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1004A (zh) * | 2000-04-25 | 2001-1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交换机的主备倒换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
CN1529459A (zh) * | 2003-10-16 | 2004-09-15 |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 | 面向高端交换机的主备倒换实现方法 |
CN1741404A (zh) * | 2004-08-27 | 2006-03-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设备中主备板倒换的方法 |
CN101075861A (zh) * | 2007-06-28 | 2007-11-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主备板热备份和主备倒换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陈科锦译: "《CPE广域网管理协议修正版》", 31 December 2006, article "TR069修正版1,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 CPE广域网管理协议"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97861A1 (zh) * | 2015-06-11 | 2016-12-15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远程管理方法、被管理设备、管理设备和智能电视系统 |
CN105072185A (zh) * | 2015-08-12 | 2015-11-18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tr069远程监控方法、系统和通讯设备 |
CN105072185B (zh) * | 2015-08-12 | 2018-04-06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tr069远程监控方法、系统和通讯设备 |
CN107092547A (zh) * | 2017-04-18 | 2017-08-25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和测试系统 |
CN107092547B (zh) * | 2017-04-18 | 2020-11-10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和测试系统 |
CN107707406A (zh) * | 2017-10-23 | 2018-02-16 |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tr069升级设备的方法 |
CN107707406B (zh) * | 2017-10-23 | 2020-10-16 |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tr069升级设备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82136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remote disaster recovery switching of 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 | |
US20140372805A1 (en) | Self-healing managed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 |
CN100421390C (zh) | 一种客服应急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
US20140122140A1 (en) | Advanced managed service customer edge router | |
CN103607297A (zh) | 一种计算机集群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法 | |
CN102291262B (zh) | 一种容灾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EP2637102B1 (en) | Cluster system with network node failover | |
CN113825164A (zh) | 网络故障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1317379A (zh) | 基于设备容灾的业务接管方法、业务转接设备及备份机 | |
CN101610188A (zh) | Sip服务器服务进程故障恢复方法及sip服务器 | |
CN110445697B (zh) | 视频大数据云平台设备接入服务方法 | |
US10037253B2 (en) | Fault handling methods in a home service system, and associated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servers | |
CN101958925A (zh) | 一种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以及装置 | |
CN102571383B (zh) |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1924661A (zh) | 告警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7738362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dress notification in a network | |
US20070270984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ndancy Control of Electrical Devices | |
CN106330513A (zh) | tr069协议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6534758B (zh) | 会议备份方法和装置 | |
CN102185720A (zh) | 一种北向通知管理接口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 |
CN113824595B (zh) | 链路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网关设备 | |
WO2019216210A1 (ja) | サービス継続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ビス継続方法 | |
CN114138551B (zh) | 分布式系统的监控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5072185A (zh) | 一种tr069远程监控方法、系统和通讯设备 | |
JP6569247B2 (ja) | 障害検証装置及び障害検証方法、検証対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