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6940A - 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56940A CN101956940A CN 201010513275 CN201010513275A CN101956940A CN 101956940 A CN101956940 A CN 101956940A CN 201010513275 CN201010513275 CN 201010513275 CN 201010513275 A CN201010513275 A CN 201010513275A CN 101956940 A CN101956940 A CN 1019569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light module
- light
- substrate
- frame body
- fix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块,包含具有底面及侧壁的框体、设置于框体内且邻近于侧壁的发光源,设置于框体上的固定件、设置于发光源一侧的导光板,以及设置于框体上的支撑肋。其中固定件的一端具有卡扣部,且卡扣部扣合发光源于框体上,而支撑肋则连接底面且向导光板延伸,以将导光板设置于支撑肋上,使支撑肋能够用以支撑导光板。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包含有连接于框体的固定件,而固定件的一端则具有卡扣部,通过固定件将发光源卡扣在框体上,可以省略双面胶带的使用,同时固定件具有弹性,因此可以轻易地拉开或是扳动固定件,以便于发光源组装或拆卸的动作,而有效地提升背光模块组装的效率,以及解决背光模块重工不易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且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故已广泛的应用于可携式电视、行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型计算机、桌上型显示器等消费性电子或计算机产品中,成为显示器的主流。
其中液晶显示器中主要包含有液晶面板、背光模块、框架等元件。其中背光模块主要包含有光源、导光板、支架等元件。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块组装方式多是利用双面胶带将光源贴在支架上。此种组装方式的缺点在于组装时间较长,且不易重工。
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背光模块组装的效率,以及解决背光模块重工不易的问题,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的组装结构,可用以提升背光模块组装的效率,以及解决背光模块重工不易的问题。
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含具有相互垂直的底面及侧壁的框体、设置于框体内且邻近于侧壁的发光源,设置于框体上的固定件、设置于发光源一侧的导光板,以及设置于框体上的支撑肋。其中,发光源包含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固定件的一端则具有卡扣部,且卡扣部扣合发光源于框体上。支撑肋连接底面且向导光板延伸,导光板则设置于支撑肋上方,使支撑肋可以达到支撑导光板的作用。
该发光源包含一基板以及多个发光元件,该些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固定件位于发光元件的其中相邻二者之间。
并且固定件可与底面相连,卡扣部则位于固定件相对于底面的一端。
基板可被挟持于固定件与侧壁之间,而固定件与侧壁之间的间距与基板的厚度实质相同。
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其中发光元件位于第一表面,而当基板被挟持于固定件与侧壁之间时,固定件可与第一表面接触。
或者,当基板可被挟持于固定件与支撑肋之间时,固定件则可与第二表面接触。
每一支撑肋包含相连的限位部与支撑部,限位部平行于侧壁,而支撑部则平行于底面且支撑导光板,其中每一限位部较佳地位于发光元件的其中相邻二者之间。
背光模块更包含有连接部,连接部连接支撑部,以增强支撑肋的强度。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包含有连接于框体的固定件,而固定件的一端则具有卡扣部,通过固定件将发光源卡扣在框体上,可以省略双面胶带的使用,同时固定件具有弹性,因此可以轻易地拉开或是扳动固定件,以便于发光源组装或拆卸的动作,而有效地提升背光模块组装的效率,以及解决背光模块重工不易的问题。然而背光模块更具有与框体相连的支撑肋,通过支撑肋支撑导光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B绘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A绘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B绘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及
图3绘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第三实施例的背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背光模块 213:第二表面
110:框体 214:侧壁
112:底面 216:凸肋
114:侧壁 220:发光源
116:凸肋 222:基板
120:发光源 224:发光元件
121:第一表面 230:固定件
122:基板 232:卡扣部
123;第二表面 240:导光板
124:发光元件 250:支撑肋
130:固定件 252:限位部
132:卡扣部 254:支撑部
140:导光板 300:背光模块
150:支撑肋 322:基板
152:限位部 324:发光元件
154:支撑部 332:卡扣部
200:背光模块 340:导光板
210:框体 350:支撑肋
211:第一表面 354:支撑部
212:底面 360:连接部
213:第二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参照图1A,其绘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背光模块100包含有框体110、发光源120、设置于框体110上的固定件130、导光板140以及支撑肋150,其中框体110包含有相互垂直的底面112以及侧壁114。发光源120为设置于框体110之内,且邻近于侧壁114。固定件130设置于框体110上,固定件130的一端与底面112相连,固定件130相对于底面112的一端具有卡扣部132,卡扣部132为用以将发光源120扣合在框体110上。支撑肋150连接至底面112,且支撑肋150向导光板140延伸,将导光板140设置于支撑肋150上,以使支撑肋150支撑导光板140。
发光源120包含有基板122以及发光元件124。基板122包含有第一表面121以及第二表面123,发光元件124为设置于基板122的第一表面121上,且相邻两发光元件124之间具有间隔。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24可为发光二极管。固定件130较佳地则是配置于相邻两发光元件124之间,使得发光元件124所发出的光线不会被固定件130所遮挡。其中固定件130的数量可为多数个,且较佳地的分布方式为平均分布,使得每相邻两发光元件124之间分配有一个固定件130,通过固定件130上的卡扣部132将发光源120固定于框体110上。或者,固定件130的数量也可小于发光元件124之间的间隔数量,只要固定件130的数量足以卡扣发光源120于框体110上即可。
支撑肋150的形状实质上为L形,而支撑肋150的一端连接于底面112,支撑肋150的另一端则是弯折向导光板140延伸,以支撑导光板140。支撑肋150包含有相连的限位部152以及支撑部154,其中限位部152与底面112相连,限位部152与侧壁114平行。支撑部154延伸自限位部152并向导光板140弯折,使支撑部154与底面112平行,以能支撑导光板140。限位部152的位置较佳地为配置在相邻两发光元件124之间,使得发光元件124所发出的光线不会被限位部152遮挡。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框体110、固定件130、支撑肋150的材料可为具有弹性的塑料,并且框体110、固定件130与支撑肋150较佳地为一体成形。当组装发光源120时,可以扳动具有弹性的固定件130,使得固定件130略微变形,而使发光源120可以卡入支撑肋150与侧壁114之间的空间。其中固定件130的卡扣部132可以勾住发光源120的基板122的底部,以避免发光源120脱落,使得发光源120挟持于固定件130与侧壁114之间。固定件130与基板122的第一表面121接触,使得固定件130由内向外地卡扣基板122。固定件130与侧壁114之间的间距与基板122的厚度实质相同,藉以限制发光源120在前后方向的位移。
相较于传统使用双面胶带将发光源120贴附在框体110的固定方式,本发明仅需拉开具有弹性的固定件130即可将发光源120通过固定件130卡扣框体110上,组装上更为便利。除此之外,传统使用双面胶带时,若是不慎组装失败或是需要更换零件时,会因双面胶带的黏性而导致重工不易的情形。本发明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发光源120,可以有效解决重工不易的问题。
固定件130可以与基板122接触,以定位基板122。本实施例中基板122的表面为平坦表面,固定件130与基板122的表面接触即可达到定位基板122的功效。或者,基板122上也可具有凹槽(图中未绘示),固定件130可以与凹槽相互卡合,以达到更良好的定位效果。
框体110的底面112更延伸有一凸肋116,凸肋116位于支撑肋150上方,并在凸肋116与支撑肋15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以放置导光板140。凸肋116更可用于支撑显示面板(图中未绘示)。其中导光板140放置在支撑肋150上,导光板140更可被挟持在凸肋116与支撑肋150之间,以限制导光板140在z轴方向的位移。本实施例中凸肋116与支撑肋150之间并未相连。
参照图1B,其绘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背光模块100包含有框体110、发光源120、设置于框体110上的固定件130、导光板140以及支撑肋150,其中框体110包含有相互垂直的底面112以及侧壁114。发光源120为设置于框体110之内,且邻近于侧壁114。固定件130设置于框体110上,固定件130的一端与底面112相连,固定件130相对于底面112的一端具有卡扣部132,卡扣部132为用以将发光源120扣合在框体110上。支撑肋150连接至底面112,且支撑肋150向导光板140延伸,将导光板140设置于支撑肋150上,以使支撑肋150支撑导光板140。框体110的底面112更延伸有一凸肋116,凸肋116位于支撑肋150上方,并在凸肋116与支撑肋15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以放置导光板140。本实施例中的凸肋116与支撑肋150相连,以进一步强化支撑肋150的支撑强度。
参照图2A,其绘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背光模块200包含有框体210、发光源220、设置于框体210上的固定件230、导光板240,以及支撑肋250。其中框体210包含有相互垂直的底面212以及侧壁214,而发光源220则设置于框体210之内,且邻近于侧壁214。固定件230设置于框体210上,且固定件230自侧壁214延伸,固定件230相对于底面212的另一端具有卡扣部232,卡扣部232为用以将发光源220扣合在框体210上。支撑肋250连接至底面212,且支撑肋250向导光板240延伸,通过将导光板设置于支撑肋250上,使支撑肋250能够支撑导光板240。
固定件230的一端与侧壁214连接,固定件230的另一端则具有卡扣部232。然而发光源220为挟持在固定件230与支撑肋250之间,并且发光源220包含基板222以及设置于基板222上的多个发光元件224。其中基板222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3,发光元件224则设置于基板222的第一表面211。
支撑肋250的形状实质上为L形。支撑肋250的一端连接于底面212,支撑肋250的另一端则是弯折向导光板240延伸,用以支撑导光板240。支撑肋250包含有相连的限位部252以及支撑部254,其中限位部252与底面212相连,并且限位部252与侧壁214平行。支撑部254则自限位部252延伸并向导光板240弯折,使支撑部254与底面212平行以支撑导光板240。限位部252的位置较佳地为配置在相邻两发光元件224之间,使得发光元件224所发出的光线不会被限位部252遮挡。
框体210的底面212更延伸有凸肋216,凸肋216位于支撑肋250上方,并在凸肋216与支撑肋25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以放置导光板240。当导光板240放置在支撑肋250上时,导光板240可被挟持在凸肋216与支撑肋250之间,以限制导光板240在z轴方向的位移。同时,凸肋216也可用于支撑显示面板(图中未绘示)。本实施例中凸肋216与支撑肋250之间并未相连。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框体210、固定件230、支撑肋250的材料可为具有弹性的塑料,并且框体210、固定件230与支撑肋250较佳地为一体成形。其中固定件230的一端自侧壁214延伸,而固定件230的另一端则具有卡扣部232。因此,当组装发光源220时,可以扳动具有弹性的固定件230,让固定件230能够略微变形,而使发光源220可以卡入支撑肋250与侧壁214之间的空间。同时,固定件230的卡扣部232可以勾住发光源220的基板222的底部,以避免发光源220脱落,使得发光源220挟持于固定件230与侧壁214之间。固定件230与基板222的第二表面213接触,使得固定件230由外向内地卡扣基板22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固定件230与侧壁214之间的间距与基板222的厚度实质相同,藉以限制发光源220在前后方向的位移。
本实施例中,基板222的表面为平坦表面,固定件230与基板222的表面接触即可达到定位基板222的功效。或者,基板222上也可具有凹槽(图中未绘示),固定件230可以与凹槽相互卡合,以达到更良好的定位效果。
相较于传统使用双面胶带将发光源220贴附在框体210的固定方式,本发明仅需拉开具有弹性的固定件230即可将发光源220通过固定件230卡扣框体210上,组装上更为便利。除此之外,传统使用双面胶带时,若是不慎组装失败或是需要更换零件时,会因双面胶带的黏性而导致重工不易的情形。本发明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发光源220,可以有效解决重工不易的问题。
参照图2B,其绘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背光模块200包含有框体210、发光源220、设置于框体210上的固定件230、导光板240,以及支撑肋250。其中框体210包含有相互垂直的底面212以及侧壁214,而发光源220则设置于框体210之内,且邻近于侧壁214。固定件230设置于框体210上,且固定件230自侧壁214延伸,固定件230相对于底面212的另一端具有卡扣部232,卡扣部232为用以将发光源220扣合在框体210上。支撑肋250连接至底面212,且支撑肋250向导光板240延伸,通过将导光板设置于支撑肋250上,使支撑肋250能够支撑导光板240。本实施例中的凸肋216与支撑肋250相连,以进一步强化支撑肋250的支撑强度。
参照图3,其绘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第三实施例的背视图。背光模块300的卡扣部332用以卡扣基板322,而发光元件324为面向导光板340,支撑肋350则为用以支撑导光板340。为了进一步提升支撑肋350的支撑强度,背光模块300更包含有连接部360,连接部360连接支撑肋350的支撑部354,使得支撑部354之间彼此相连。
由上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可知,应用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包含有连接于框体的固定件,固定件的一端则具有卡扣部,通过固定件将发光源卡扣在框体上以省略双面胶带的使用,同时固定件具有弹性,因此可以轻易地拉开或是扳动固定件,以便于发光源组装或拆卸的动作,而有效地提升背光模块组装的效率,以及解决背光模块重工不易的问题。然而背光模块更具有与框体相连的支撑肋,通过支撑肋支撑导光板。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框体,具有相互垂直的一底面及一侧壁;
一发光源,设置于该框体内,且邻近于该侧壁;
一固定件,设置于该框体上,该固定件的一端具有一卡扣部,且该卡扣部扣合该发光源于该框体上;
一导光板,设置于该发光源一侧;以及
多个支撑肋,连接该底面且向该导光板延伸,使该导光板设置于该些支撑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源包含一基板以及多个发光元件,该些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该固定件位于该些发光元件的其中相邻二者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与该底面相连,该卡扣部位于该固定件相对于该底面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源包含一基板以及多个发光元件,该些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该基板挟持于该固定件与该侧壁之间,并且该固定件与该侧壁之间的间距与该基板的厚度实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一表面,该些发光元件则位于该表面,并且该固定件与该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的一端与该侧壁相连,该固定件的另一端则具有该卡扣部,使该发光源挟持于该固定件与该些支撑肋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源包含一基板与多个发光元件,该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且该些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第一表面,此外,该第二表面与该固定件接触,且该固定件与该些支撑肋间之间距与该基板的厚度实质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支撑肋包含相连的一限位部与一支撑部,该限位部平行于该侧壁,该支撑部平行于该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源包含一基板以及设置于该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每一该些限位部位于该些发光元件的其中相邻二者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连接部,连接该些支撑部,以增强该些支撑肋的强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513275 CN101956940B (zh) | 2010-10-12 | 2010-10-12 | 背光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513275 CN101956940B (zh) | 2010-10-12 | 2010-10-12 | 背光模块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56940A true CN101956940A (zh) | 2011-01-26 |
CN101956940B CN101956940B (zh) | 2012-12-12 |
Family
ID=43484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51327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56940B (zh) | 2010-10-12 | 2010-10-12 | 背光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56940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92761A (zh) * | 2012-03-16 | 2012-09-2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WO2012139334A1 (zh) * | 2011-04-15 | 2012-10-18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
WO2012151770A1 (zh) * | 2011-05-10 | 2012-11-1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后壳 |
WO2013000205A1 (zh) * | 2011-06-28 | 2013-01-0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102865511A (zh) * | 2012-09-14 | 2013-01-09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模组 |
CN102927497A (zh) * | 2012-05-11 | 2013-02-13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CN103185255A (zh) * | 2011-12-27 | 2013-07-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 |
TWI416224B (zh) * | 2011-02-01 | 2013-11-21 | Wistron Corp | 固定燈條於基座之夾具結構及具有夾具結構的背光模組 |
US8625046B2 (en) | 2011-04-15 | 2014-01-07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
WO2014169529A1 (zh) * | 2013-04-15 | 2014-10-2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CN104484074A (zh) * | 2014-12-31 | 2015-04-01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显示台 |
CN106019710A (zh) * | 2016-07-25 | 2016-10-1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导光板插座及背光模组 |
CN112684637A (zh) * | 2021-01-25 | 2021-04-20 | 深圳市云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聚光性好的背光源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1502A (zh) * | 2006-08-22 | 2008-02-27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CN101369069A (zh) * | 2008-10-23 | 2009-02-1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526186A (zh) * | 2009-04-10 | 2009-09-0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背光模块的固定结构及组装方法 |
JP2009218186A (ja) * | 2008-03-13 | 2009-09-24 | Panasonic Corp |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の光源固定構造 |
CN101852373A (zh) * | 2010-04-30 | 2010-10-0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模块 |
-
2010
- 2010-10-12 CN CN 201010513275 patent/CN10195694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1502A (zh) * | 2006-08-22 | 2008-02-27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JP2009218186A (ja) * | 2008-03-13 | 2009-09-24 | Panasonic Corp |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の光源固定構造 |
CN101369069A (zh) * | 2008-10-23 | 2009-02-1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526186A (zh) * | 2009-04-10 | 2009-09-0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背光模块的固定结构及组装方法 |
CN101852373A (zh) * | 2010-04-30 | 2010-10-0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模块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16224B (zh) * | 2011-02-01 | 2013-11-21 | Wistron Corp | 固定燈條於基座之夾具結構及具有夾具結構的背光模組 |
WO2012139334A1 (zh) * | 2011-04-15 | 2012-10-18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
US8625046B2 (en) | 2011-04-15 | 2014-01-07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
WO2012151770A1 (zh) * | 2011-05-10 | 2012-11-1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后壳 |
WO2013000205A1 (zh) * | 2011-06-28 | 2013-01-0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103185255A (zh) * | 2011-12-27 | 2013-07-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 |
CN102692761B (zh) * | 2012-03-16 | 2014-08-2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2692761A (zh) * | 2012-03-16 | 2012-09-2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TWI456313B (zh) * | 2012-03-16 | 2014-10-11 | Au Optronics Corp | 顯示裝置 |
CN102927497B (zh) * | 2012-05-11 | 2014-12-1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CN102927497A (zh) * | 2012-05-11 | 2013-02-13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CN102865511A (zh) * | 2012-09-14 | 2013-01-09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模组 |
US9405149B2 (en) | 2012-09-14 | 2016-08-02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
WO2014169529A1 (zh) * | 2013-04-15 | 2014-10-2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CN104484074A (zh) * | 2014-12-31 | 2015-04-01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显示台 |
CN106019710A (zh) * | 2016-07-25 | 2016-10-1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导光板插座及背光模组 |
CN112684637A (zh) * | 2021-01-25 | 2021-04-20 | 深圳市云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聚光性好的背光源 |
CN112684637B (zh) * | 2021-01-25 | 2021-08-20 | 深圳市云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聚光性好的背光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56940B (zh) | 2012-1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56940A (zh) | 背光模块 | |
CN101956938B (zh) |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 | |
TWI418900B (zh) |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
US8421971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one-piece back plate thereof | |
TWI467284B (zh) | 背光模組 | |
CN105319768B (zh) | 背光单元 | |
US20110249217A1 (en) |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having the same | |
JP4945667B2 (ja) | 表示装置 | |
US8587745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fixing device thereof | |
US9261721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1424376A (zh) | 用以夹持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 |
TW201507560A (zh) | 固定模組及使用該固定模組的顯示裝置 | |
TWI260564B (en) | Display module housing | |
CN102245963A (zh) |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 |
TW201508381A (zh) | 顯示裝置 | |
US9104069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TWI421592B (zh) | 背光模組 | |
CN102788328B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和背板组件 | |
CN102927497B (zh) | 背光模块 | |
CN101936486B (zh) | 背光模块 | |
TWI364586B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13900302A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01418941B (zh) | 背光模块及其灯座结构 | |
CN102914886A (zh) | 显示装置 | |
TW201348819A (zh) | 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