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4376A - 用以夹持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以夹持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24376A CN101424376A CNA2008101808956A CN200810180895A CN101424376A CN 101424376 A CN101424376 A CN 101424376A CN A2008101808956 A CNA2008101808956 A CN A2008101808956A CN 200810180895 A CN200810180895 A CN 200810180895A CN 101424376 A CN101424376 A CN 1014243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p plate
- side wall
- notch
- light
- light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以夹持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该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支撑件及光源模块。导光板具有入光侧。支撑件具有底板、侧壁及对应底板的顶板。底板自侧壁的第一端缘朝导光板延伸,顶板则沿侧壁的第二端缘朝导光板延伸。侧壁的长度长于顶板的长度,使顶板上相对于侧壁形成有至少一缺口部分曝露侧壁的第二端缘。底板、顶板及侧壁形成容置空间,且导光板的入光侧设于顶板及底板之间。光源模块设于容置空间中且部分曝露于至少一缺口。光源模块具有至少一发光单元及电路基板。发光单元设于电路基板上,使发光单元的发光面对应导光板的入光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且尤其涉及一种以单一夹持件固定导光板和光源模块的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为液晶显示器面板(LCD panel)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因此背光模块的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以及均匀分布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液晶显示器面板现已广泛地应用于监视器、笔记型计算机、数字相机及投影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上,基此也带动了背光模块及其相关零组件的需求。
随着发光二极管(LED)技术不断突破,以及发光二极管具有低耗电、环保(无水银)、寿命长、体积小及高色彩再现性等特点,能够提供液晶显示器更高的色彩表现,因此发光二极管(LED)已逐渐应用于显示面板的背光源中。
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背光模块50分解示意图。背光模块50由壳体10、导光板16、反射片18、一组发光二极管模块20及一组L型板30组成。导光板16及反射片18分别迭设于壳体10的底板上,发光二极管模块20则由多数发光二极管24布设于印刷电路板22所组成。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模块20组装于壳体10的侧壁12时,需另以L型板30为支撑件,以组装于壳体10的裂缝14中,再以多数螺丝锁固定位(图未示)。换言之,发光二极管模块20贴附于L型板30的长边内壁上,再以短边插入壳体10的裂缝14中。此即为侧入式背光技术,用以提供侧入式光源。
然而,在其它现有技术的的背光模块50组装技术中,也可以发光二极管模块20贴附于L型板30的长边内壁后,直接设于壳体10的侧壁12上,以完成背光模块50的组装。然而,现有技术的不论以何种方式组装发光二极管模块,均无法在组装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同时并定位导光板16,以致影响背光模块的之光学表现,因此,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问题并达到其它目的,本发明人遂提出如下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单一零组件固定光源模块及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简便,以节省组装时间的背光模块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上发光发光二极管(top view emittingLED)的背光模块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减轻且价格低廉的背光模块结构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支撑件及光源模块。导光板具有入光侧。支撑件具有底板、侧壁及对应底板的顶板。底板自侧壁的第一端缘朝导光板延伸,顶板则沿侧壁的第二端缘朝导光板延伸。侧壁的长度长于顶板的长度,使顶板上相对于侧壁形成有至少一缺口部分曝露侧壁的第二端缘。底板、顶板及侧壁形成容置空间,且导光板的入光侧设于顶板及底板之间。光源模块设于容置空间中且部分曝露于至少一缺口。光源模块具有至少一发光单元及电路基板。发光单元设于电路基板上,使发光单元的发光面对应导光板的入光侧。
在较佳实施例中,至少一缺口包含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分别形成于顶板两侧,并曝露侧壁的第二端缘之两端。在另一实施例中,缺口包含形成于侧壁的第二端缘及顶板相对于第二端缘的边缘之间,使缺口形成一封闭式开孔。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缺口横切顶板以形成一开放式开孔。此外,背光模块较佳更包含粘贴材,设于侧壁与电路基板之间,供粘贴并定位光源模块。
而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框架;一液晶显示面板,设于该框架上;以及一背光模块,与该液晶显示面板平行设置于该框架内,该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一支撑件,具有一底板、一侧壁及对应该底板的一顶板,该底板自该侧壁的一第一端缘朝该导光板延伸,该顶板则沿该侧壁的一第二端缘朝该导光板延伸,其中该侧壁的长度为长于该顶板的长度,使该顶板上相对于该侧壁形成有至少一缺口部分曝露该侧壁的该第二端缘,该底板、该顶板及该侧壁形成一容置空间,且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被夹持于该顶板及该底板之间;以及一光源模块,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且部分曝露于该至少一缺口,该光源模块具有至少一发光单元及一电路基板,该发光单元设于该电路基板上,使该发光单元的一发光面对应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以单一零组件固定光源模块及导光板,组装简便,节省了组装时间,减轻了重量且价格低廉。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背光模块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件的分解图;
图3a为本发明背光模块固定导光板的部分立体图;
图3b为本发明贴附光源模块的实施例图;
图3c为本发明背光模块另一实施例图;
图4a为图3a的A-A剖面图;
图4b为本发明发光单元另一实施例图;
图5a为图3a的上视图;
图5b为本发明背光模块支撑件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5c为本发明背光模块支撑件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5d为本发明背光模块支撑件的又一实施例图;
图6为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分解图;以及
图7为本发明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支撑件 110:底板
120:侧壁 122:第一端缘
124:第二端缘 126:凸点
130:顶板 150:容置空间
160:缺口 200:导光板
162:第一缺口 164:第二缺口
210:入光侧 220:反射板
300:光源模块 310:电路基板
320:发光单元 322:发光面
330:粘贴材 340:孔洞
400:单面胶 500:背光模块
700:显示装置 710:框架
720:液晶显示器 730:光学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结构精简且组装便利的背光模块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在较佳实施例中,背光模块所使用的光源模块为发光二极管模块(LEDModule),光源则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发光二极管模块可为多数个单一独立的发光二极管组成或以模块化的方式构成,例如发光二极管灯条(LED light bar)等。此外,本发明的背光模块较佳为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LCD)等显示装置中。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在广告广告牌或其它显示装置中使用。
图2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分解图。本发明的背光模块500包含导光板200、支撑件100及光源模块300。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200具有入光侧210,且较佳为位于导光板200的短边侧面。支撑件100较佳具有一体成形制成的底板110、侧壁120及对应底板120的顶板130,而共构形成一具C型剖面的板件。在此所述的一体成形制成方式,包含弯折、冲压或其它适合的制成方式。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支撑件100也可分别为单一组件组立而成。
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3a,底板110较佳为自侧壁120的第一端缘122朝导光板200延伸,顶板130较佳则沿侧壁120的第二端缘124朝导光板200延伸。换言之,底板110与顶板130较佳为平行设置,且分别与侧壁120的第一端缘122及第二端缘124相互连接。第一端缘122及第二端缘124分别形成于侧壁120的两长端缘上。侧壁120的长度较佳为长于顶板130的长度,使顶板130上相对于侧壁120形成有至少一缺口160,且缺口160为部分曝露侧壁120的第二端缘124。在此所述侧壁120或顶板130的长度较佳为指相对导光板200的入光侧210的长度。此外,缺口160实质上为形成在顶板130的适当位置,并曝露第二端缘124。
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件100上较佳形成有第一缺口162及第二缺口164,且分别形成于顶板130两侧,以曝露侧壁120的第二端缘124的两端。底板110、顶板130及侧壁120进一步形成容置空间150,并使导光板200的入光侧210设于顶板130及底板110之间,如图3a所示。换言之,导光板200的入光侧210为略微伸入容置空间150中,以利底板110及顶板130夹持、定位。由于底板110及顶板130可夹持导光板200,导光板200与光源模块300间的相对位置即可固定,因此,可避免导光板200晃动所造成的光学行为改变及效率下降,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件100上也可仅有一个缺口160、162或164,或至少有一个缺口160、162或164,本实施例及图2仅列举其中一种状况,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光源模块300也设于容置空间150中且部分被至少一缺口160所曝露。在如图2及图3a所示的实施例中,曝露部分光源模块300于第一缺口162及第二缺口164中,目的是为了便于定位光源模块300或其它目的所设计;换言之,当组装光源模块300于支撑件100内时,即可经由第一缺口162及第二缺口164先扶持定位光源模块300,再将光源模块300固定于支撑件100上。光源模块300具有至少一发光单元320及电路基板310。在此所述的光源模块300较佳为发光二极管灯条(LED lightbar),而发光单元320则由多数发光二极管所布设于电路基板310一侧面构成。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光源模块300也可为冷阴极荧光管模块(CCFL Module)或其它适合的发光模块。此外,电路基板310视设计需要,可为硬式或软式印刷电路板。
此外,光源模块300较佳为以粘贴材330贴附于支撑件100的侧壁120上,使发光单元320的发光面322对应导光板200的入光侧210。换言之,粘贴材330为介于电路基板310及侧壁120之间,供定位光源模块300。在此所述的粘贴材330包含热固胶、双面胶、单面胶或其它适合的粘贴材料。在使用双面胶作为粘贴材330时,可先行将双面胶其中一面附着于电路基板310相对发光单元320的另一侧面上;接着将电路基板310伸入支撑件100的容置空间150内。在固定电路基板310于支撑件100的侧壁120前,可先于第一缺口162及第二缺口164扶持定位光源模块300,再将双面胶的另一面固定于支撑件100上。另外,在使用双面胶作为粘贴材330时,也可先将双面胶的其中一面附着于支撑件100的容置空间150内的侧壁120上,再从第一缺口162及/或第二缺口164撕开双面胶另一面的离形膜(图未示),露出离形模下的双面胶,接着将电路基板310伸入支撑件100的容置空间150内,利用此面双面胶固定电路基板310于支撑件100内且位于容置空间150中,因为有第一缺口162及第二缺口164,所以可方便撕开双面胶的离形膜,增加工艺方便性及速度;另外,为了工艺方便性考虑,双面胶贴粘的位置,也可以依设计不同,而有不同粘贴形式、粘贴顺序及不同双面胶长度的选择,本发明不依此为限,举例而言:双面胶贴粘的位置也可以仅粘贴在对应于第一缺口162或/及第二缺口164处的支撑件100的侧壁120上。
在图3b所示的实施例中,若以单面胶粘贴方式而言,撷取适当长度的单面胶400胶带分别粘贴支撑板100的两端上。单面胶400的一端400’粘贴于电路基板310与发光单元320同侧的表面,另一端400”再回绕粘贴于支撑件100的侧壁120的外侧面上,也即与电路基板310相反的一侧。然而在如图3c所示的实施例中,也可在支撑板100的侧壁120上设置凸点126,光源模块300的电路基板310上则形成相应的孔洞340,供凸点126卡合。甚至,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光源模块300也可以螺合、铆合或选择上述其中之一或组合方式定位于支撑件300上。
图4a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320较佳为上发光发光单元(top view emitting unit),且发光单元320的发光面322为对应导光板200的入光侧210。然而在如图4b所示的实施例中,发光单元320也可为侧入式发光单元(side view emitting unit),也即发光单元320侧面的发光面322较佳为对应导光板200的入光侧210,且电路基板310较佳为定位于支撑件100的底板110上。在本实施例中,粘贴材330较佳设于底板110及电路基板310之间,以定位光源模块300。粘贴材330的材质及粘贴方式可如同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5a为本发明背光模块部分的上视图。支撑件100的顶板130两侧形成有第一缺口162及第二缺口164,供调整或定位光源模块300。为了更便利地定位或组装光源模块300,本创作设计了不同结构的支撑件100以供配合应用。在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形成于顶板130的至少一缺口160,较佳为等距地分布于侧壁120的第二端缘124上,详细来说,形成于顶板130的至少一缺口160和顶板130为等距地交错配置于侧壁120的第二端缘124上,形成于顶板130的至少一缺口160并分别部分曝露多数个第二端缘124。然而在如图5c所示的实施例中,缺口160更形成于侧壁120的第二端缘124上,以曝露出其下所对应的第二端缘124,且缺口160形成于顶板130中,使顶板130中的缺口160形成一封闭式开孔160’。所谓封闭式开孔160’,为表示在顶板130中,此一开孔为由连续且合围的端缘所围成,开孔160’所定义的空间其周围都和顶板130相接,以形成封闭状态。又如图5d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缺口160较佳为在顶板130朝导光板200方向上形成至少一开放式开孔160”。在此所谓开放式开口160”为表示在顶板130上,有三个周围与顶板130连接并围成具有一开口方向的开口,此开口方向为朝向导光板200的方向。
如图6及图7所示,本发明更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与前述实施例的背光模块配合使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含框架710、液晶显示面板720及背光模块500。液晶显示面板720设于框架710及背光模块500之间,供接收影像信号,以形成像素。在如图6及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更包含多数光学膜片730,分别设于液晶显示面板720及导光板200之间。在此所述的光学膜片730包含扩散板、增亮膜、棱镜片等,以提供集光或匀光等光学特性。背光模块500、液晶显示面板720与光学膜片730较佳为平行设置于框架710中。
在本实施例中,光源模块300与支撑件100较佳为单一地夹固导光板200其中的一短边,光源模块300的发光单元较佳为采顶部发光发光二极管(topview LED)的背光技术。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光源模块300与支撑件100也可成对的分别夹固导光板200的两短边上。背光模块500其它结构如前述实施方式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
一支撑件,具有一底板、一侧壁及对应该底板的一顶板,该底板自该侧壁的一第一端缘朝该导光板延伸,该顶板则沿该侧壁的一第二端缘朝该导光板延伸,其中该侧壁的长度为长于该顶板的长度,使该顶板上相对于该侧壁形成有至少一缺口部分曝露该侧壁的该第二端缘,该底板、该顶板及该侧壁形成一容置空间,且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设于该顶板及该底板之间;以及
一光源模块,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且部分曝露于该至少一缺口,该光源模块具有至少一发光单元及一电路基板,该发光单元设于该电路基板上,使该发光单元的一发光面对应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缺口包含一第一缺口及一第二缺口,分别形成于该顶板两侧,并曝露出部分该第二端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缺口和该顶板为等距地交错分布于该侧壁的该第二端缘上,并曝露出部分该第二端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缺口包含形成于该侧壁的该第二端缘及该顶板相对于该第二端缘的一边缘之间,使该缺口形成一封闭式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封闭式开孔为在该顶板中,该封闭式开孔的周围都与该顶板相接,以形成封闭状态的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缺口为在该顶板朝该导光板方向上形成一开放式开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开放式开口为在该顶板上,至少有三个周围与该顶板连接并围成具有一开口方向,该开口方向为朝向该导光板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的该底板及该顶板夹持该导光板的部分该入光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粘贴材,该粘贴材设于该侧壁与该电路基板之间,供定位该光源模块。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框架;
一液晶显示面板,设于该框架上;以及
一背光模块,与该液晶显示面板平行设置于该框架内,该背光模块包含:
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
一支撑件,具有一底板、一侧壁及对应该底板的一顶板,该底板自该侧壁的一第一端缘朝该导光板延伸,该顶板则沿该侧壁的一第二端缘朝该导光板延伸,其中该侧壁的长度为长于该顶板的长度,使该顶板上相对于该侧壁形成有至少一缺口部分曝露该侧壁的该第二端缘,该底板、该顶板及该侧壁形成一容置空间,且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被夹持于该顶板及该底板之间;以及
一光源模块,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且部分曝露于该至少一缺口,该光源模块具有至少一发光单元及一电路基板,该发光单元设于该电路基板上,使该发光单元的一发光面对应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缺口包含一第一缺口及一第二缺口,分别形成于该顶板两侧,并曝露出部分该第二端缘。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缺口和该顶板为等距地交错分布于该侧壁的该第二端缘上,并曝露出部分该第二端缘。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缺口包含形成于该侧壁的该第二端缘及该顶板相对于该第二端缘的一边缘之间,使该缺口形成一封闭式开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封闭式开孔为在顶板中,该封闭式开孔的周围都与该顶板相接,以形成封闭状态的开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缺口为在该顶板朝该导光板方向上形成一开放式开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放式开口为在该顶板上,至少有三个周围与该顶板连接并围成具有一开口方向,该开口方向为朝向该导光板方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粘贴材,该粘贴材设于该侧壁与该电路基板之间,供定位该光源模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粘贴材,该粘贴材设于该底板与该电路基板之间,供定位该光源模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粘贴材其位置为相对该至少一缺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808956A CN101424376B (zh) | 2008-11-26 | 2008-11-26 | 用以夹持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808956A CN101424376B (zh) | 2008-11-26 | 2008-11-26 | 用以夹持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24376A true CN101424376A (zh) | 2009-05-06 |
CN101424376B CN101424376B (zh) | 2010-07-21 |
Family
ID=40615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808956A Active CN101424376B (zh) | 2008-11-26 | 2008-11-26 | 用以夹持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24376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52182A (zh) * | 2010-12-30 | 2011-11-23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源模块 |
CN102859263A (zh) * | 2010-04-21 | 2013-01-02 | 夏普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CN103133915A (zh) * | 2011-11-25 | 2013-06-05 |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光源组件及其光源模块 |
WO2013181858A1 (zh) * | 2012-06-06 | 2013-12-1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组件定位结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CN103791307A (zh) * | 2012-10-26 | 2014-05-14 | 奇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
CN104379988A (zh) * | 2012-07-03 | 2015-02-25 | 夏普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CN104421686A (zh) * | 2013-08-29 | 2015-03-18 |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光源装置 |
CN104487761A (zh) * | 2012-08-03 | 2015-04-01 | 夏普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CN107861293A (zh) * | 2017-12-21 | 2018-03-30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
CN109421395A (zh) * | 2017-08-25 | 2019-03-0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带盒 |
-
2008
- 2008-11-26 CN CN2008101808956A patent/CN101424376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59263A (zh) * | 2010-04-21 | 2013-01-02 | 夏普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CN102252182A (zh) * | 2010-12-30 | 2011-11-23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源模块 |
CN103133915A (zh) * | 2011-11-25 | 2013-06-05 |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光源组件及其光源模块 |
WO2013181858A1 (zh) * | 2012-06-06 | 2013-12-1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组件定位结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CN104379988A (zh) * | 2012-07-03 | 2015-02-25 | 夏普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CN104487761A (zh) * | 2012-08-03 | 2015-04-01 | 夏普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CN103791307A (zh) * | 2012-10-26 | 2014-05-14 | 奇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
CN104421686A (zh) * | 2013-08-29 | 2015-03-18 |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光源装置 |
CN109421395A (zh) * | 2017-08-25 | 2019-03-0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带盒 |
CN107861293A (zh) * | 2017-12-21 | 2018-03-30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
US11340490B2 (en) | 2017-12-21 | 2022-05-24 |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24376B (zh) | 2010-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64007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01424376A (zh) | 用以夹持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及应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 |
US10175520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1541352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US8727596B2 (en) |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equipped with same | |
TWI230827B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 |
KR101671182B1 (ko) | Led 백라이트 유니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led 모듈 | |
CN101819339B (zh) | 显示装置 | |
US8508694B2 (en) | Display with dual-edge light-emitting-diode backlight | |
CN102032511B (zh) | 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模块 | |
JP2009129705A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KR20080001751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05223644A (zh) | 背光单元 | |
CN101922648A (zh) | 背光模组 | |
US20100128195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02252217A (zh) | 具有双面出光结构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 |
CN105276445A (zh) | 背光装置 | |
WO2019142620A1 (ja) |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0591978C (zh) | 背光模块结构及其显示装置 | |
CN101178507A (zh) | 液晶显示器 | |
TW201348818A (zh) | 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 | |
KR20090043399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01303474A (zh) | 背光模块、液晶显示装置及此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01551538B (zh) | 液晶显示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 |
US9389354B2 (en) | Backlight modu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