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48489B - 镍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镍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8489B
CN101948489B CN2010102350393A CN201010235039A CN101948489B CN 101948489 B CN101948489 B CN 101948489B CN 2010102350393 A CN2010102350393 A CN 2010102350393A CN 201010235039 A CN201010235039 A CN 201010235039A CN 101948489 B CN101948489 B CN 101948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luene
still
ethene
promotor
polymeric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50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8489A (zh
Inventor
金永利
曾艳宁
余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2350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8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8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8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8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84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金属配合物,所述镍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1为C1~C3的烷基;R2为氢、甲基或乙基;R3为氢、卤素或芳香基;X为卤素。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镍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上述镍配合物在助催化剂铝氧烷或烷基铝作用下,能够较好的催化乙烯齐聚和聚合反应,其活性很高:聚合活性,达到1.24×107g·mol-1(Ni)·h-1,同时,分子量分布可低至1.8;齐聚活性,最高活性可达9.5×106g·mol-1(Ni)·h-1式I。

Description

镍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乙烯齐聚聚合工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催化剂的发展以及α-烯烃和聚乙烯在当今生活、工业上的巨大应用。目前一个主要的工业生产线性α烯烃的方法是应用SHOP型催化剂,其结构如下式所示(Angew.Chem.,Int.Ed.Engl.1978,17,466-467;Angew.Chem.,Int.Ed.Engl.1983,22,503;J.Chem.Soc.,Chem.Commun.1994,2203-2204):
以及Ziegler-Natta型催化剂(DE patent,889229.1953-09-07;IT patent,545332.1954;IT patent,536899.1955;Belg patent,533326.1955-05-05;Angew chem.1955,67,541-547;J Polym Sci PartA:Chem,1955,16:143-154)、Phillips型催化剂(Belg patent 530617.1955;USpatent,2825721.1958-03-04;Adv Catalysis,1985,33:47-56)和茂金属型催化剂(Metalorganic Catalysis for Synthesis and Polymerization.Berlin:Springer,1999.1-674;Advances in Organomet Chem,1980,18:99-105;Angew.Chem.Int.Ed.1980,19:390-392)。
人们在努力改进已有的催化剂(包括合成和制备)的同时,不断探索研究催化性能更为优异的新型催化剂,为乙烯齐聚和聚合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其中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发展尤为迅速,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如近期的专利:PCT Int.Appl.WO 9951550 A1 14 Oct 1999,该专利报道了一类三齿钴盐配合物用于乙烯反应;Jan.Kokai Tokyo Koho JP 11060627,A22 Mar 1999 Heisei,则报道了一类二齿镍盐配合物用于乙烯齐聚反应。
1995年,Brookhart小组报道了α-二亚胺型Ni(II)配合物用于乙烯聚合。由于配体合成简单,配体的位阻和电子性能易于修饰调节,该报道引发了对后过渡金属配合物烯烃催化剂研究的热潮。该配合物结构如下所示(J.Am.Chem.Soc.,1995,117,6414-6415):
发明人在过去数年里一直致力于乙烯齐聚和聚合催化剂和催化工艺的研究,研究和开发了多类镍配合物的乙烯齐聚催化剂:专利ZL 00 1 21033.5,申请日2000年7月17日,授权公告日2003.1.8;专利申请01118455.8,申请日2001年5月31日;专利ZL 01120214.9,申请日:2001年7月6日,授权公告日2004.7.7;专利申请01120554.7,申请日2001年7月20日;专利ZL02118523.9,申请日2002年4月26日,授权公告日2004.12.22;专利ZL 02123213.X,申请日2002年6月12日,授权公告日2003.11.19;专利申请03137727.0,申请日2003年6月23;专利申请03148378.X,申请日2003年7月2日;专利申请03154463.0,申请日2003年10月8日;专利申请200410086284.7申请日2004年10月29日;专利申请200410081711.2申请日2004年12月30日;专利申请2007100642731.2,申请日2007年03月08日;专利申请200710119281.2申请日2007年7月19日。在以上催化剂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的问题:不仅是乙烯反应活性难于提高的问题,而且存在乙烯齐聚和聚合难于获得单一催化。此外,镍配合物催化剂合成都是多步合成过程完成,增加了工序,迫切需要简单和方便的制备催化剂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镍金属配合物,所述镍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
Figure BSA00000202689100021
式I
其中,R1为C1~C3的烷基;R2为氢、甲基或乙基;R3为氢、卤素或芳香基;X为卤素。
优选地,R1为甲基、乙基或异丙基,R3为氢、氯或苯基,X为氯或溴。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的镍金属配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2-R3-5,6,7-三氢喹啉-8-酮与2,6-二R1-4-R2-苯胺混合后,加入对甲基苯磺酸,在甲苯溶剂中、氮气保护下回流反应4-5小时,提纯即得到2-R3-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R1-4-R2-苯胺配体,其中,R1为C1~C3的烷基,R2为氢、甲基或乙基,R3为氢,X为卤素;
2)将步骤1)所得配体与卤素的镍盐混合,氮气保护下室温搅拌8小时,沉淀析出,过滤,乙醚洗涤三次,得到所述的镍金属配合物,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制备上述的镍金属配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2-R3-5,6,7-三氢喹啉-8-酮与2,6-二R1-4-R2-苯胺及卤素的镍盐加入乙酸中回流3h,在减压下蒸馏去除溶剂,加入乙醇溶解,加入乙醚,固体沉出,后用乙醚洗涤,得所述镍金属配合物。其中,R1为C1~C3的烷基,R2为氢、甲基或乙基,R3为氯或芳香基,X为卤素。
作为优选,上述卤素的镍盐为NiCl2·6H2O或(DME)NiBr2
本发明提供一种乙烯齐聚和聚合的催化剂体系,所述催化剂体系中,催化剂为上述的镍金属配合物。
优选地,上述催化剂体系中还含有助催化剂,所述助催化剂为铝氧烷、改性铝氧烷以及烷基铝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作为优选,上述铝氧烷为甲基铝氧烷(MAO),上述改性铝氧烷为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上述烷基铝为三乙基铝(AlEt3)、氯化二乙基铝(AlEt2Cl)或乙基铝倍半氯化物(EASC)。
上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上述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为:Ni∶Al=1∶200~1∶2500。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行乙烯聚合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
2)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聚合温度20~100℃;用甲苯冲洗所述聚合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甲苯,溶有所述催化剂的甲苯溶液,和溶有助催化剂的甲苯溶液;
3)封闭所述聚合釜,通入乙烯至聚合釜中压力为10atm,并维持压力恒定;
4)聚合反应10~12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过滤洗涤后干燥至恒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进行乙烯齐聚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
2)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聚合温度20~100℃;用甲苯或庚烷冲洗所述聚合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甲苯或庚烷,溶有所述催化剂的甲苯或庚烷溶液,和溶有助催化剂的甲苯或庚烷溶液;
3)封闭所述聚合釜,通入乙烯至聚合釜中压力为10atm,并维持压力恒定;
4)聚合反应10~12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收集聚合溶液,将所述聚合溶液以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作为优选,所述盐酸乙醇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
本发明设计合成了结构式为式I的镍金属配合物。作为乙烯齐聚反应的催化剂,上述镍金属配合物在助催化剂MAO、MMAO、AlEt3、AlEt2Cl或EASC作用下,在乙烯齐聚或聚合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1)当式I所示镍金属配合物中R3为位阻较小的氢时,上述配合物的乙烯聚合活性较高,而当R3为位阻较大的氯或苯基时,上述配合物的乙烯齐聚活性较高。2)在助催化剂的活化下,R3为氢的镍金属配合物,表现出较高的乙烯聚合活性,而在氯化二乙基铝的活化下,最高活性可达到1.21×107g·mol-1(Ni)·h-1;3)以R3为氢的镍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进行乙烯聚合反应,所得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狭窄,最低分子量分布可达到1.8;4)R3为氯或苯基的镍金属配合物,在乙基铝倍半氯化物的活化下,进行乙烯齐聚反应,最高活性可达9.5×106g·mol-1(Ni)·h-1,C4及α选择性都在80%以上。
附图说明
图一为配合物Ni1(R1=Me;R2=H;R3=H,X=Cl)晶体结构示意图,;
图二为配合物Ni3(R1=i-Pr;R2=H;R3=H,X=Cl)晶体结构示意图;
图三为配合物Ni7(R1=Et;R2=H;R3=Cl,X=Cl)晶体结构示意图;
图四为配合物Ni8(R1=iPr;R2=H;R3=Cl,X=Cl)晶体结构示意图;
图五为配合物Ni13(R1=i-Pr;R2=H;R3=Ph,X=Cl)晶体结构示意图;
图六为配合物Ni15(R1=Et;R2=Me;R3=Ph,X=Cl)晶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1、配体的制备:制备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异丙基苯胺[L3]:将5,6,7-三氢喹啉-8-酮(0.59克,5毫摩尔)与2,6-二异丙基苯胺(0.6克,5.1毫摩尔)按等摩尔比例混合后,加入催化剂量的对甲苯磺酸(86毫克,0.5毫摩尔),在100毫升的甲苯中回流反应3h,该反应必需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同时可加装分水器以提高产率,反应结束后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黄色油状配体,产率66%。FT-IR(KBr,cm-1):3047,2960,2866,2829,1929.3,1864,1640(v C=N),1571,1476,1426,1329,1254,1194,1104,1050,1016,796,771,674.1H NMR(400MHz,CDCl3):δ 8.73(d,J=4.1 Hz,1H,Py H);7.57(d,J=7.7Hz,1H,Py H);7.30(t,J=4.5Hz,1H,Py H);7.14(d,J=7.5 Hz,2H,Ar H);7.07(t,J=6.7 Hz,1H,Ar H);2.95(t,J=6.0 Hz,2H,CH2);2.85(m,2H,2×CH);2.43(t,J=6.1Hz,2H,CH2);1.93(m,2H,CH2);1.15(m,12H,4×CH3).13C NMR(100 MHz,CDCl3):δ164.7,148.9 146.7,137.5,137.1,136.2 125.0,123.5,123.0,122.9,31.0,21.6,28.1,23.6,22.3.Anal.Calcd for C21H26N2(306):C,82.31;H,8.55;N,9.14.Found:C,82.57;H,8.23;N,9.06。
2、配合物的制备:制备[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异丙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3]
室温下,将一倍当量的NiCl2·6H2O乙醇溶液代加到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甲基苯胺的乙醇溶液中,在氮气保扩下搅拌反应8小时后,即有青黄色沉淀物析出。然后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滤出物用干燥的乙醚冲洗三次后,后用乙醚洗涤三次。将滤出物放入烘箱干燥,经8小时取出,得青黄色配合物,产率82%。FT-IR(KBr,disk,cm-1):3201,3064,2946,2865,2363,1626,1586,1459,1330,1217,1136,1050,807,779,735,661.Anal.Calcd for C21H26Cl2N2Ni(436):C,57.84,H,6.01;N,6.42.Found:C,57.57;H,5.64;N,6.09。晶体结构示意图见附图2。
3、加压下的乙烯聚合使用一台装备有机械搅拌桨和温度控制装置的300毫升不锈钢聚合釜。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定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38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00,剩余为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 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2×106g·mol-1(Ni)·h-1,聚合物Mw=3.2kg·mol-1,Mw/Mn=1.7。
实施例二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 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35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8×106g·mol-1(Ni)·h-1,聚合物Mw=3.3kg·mol-1,Mw/Mn=1.8。
实施例三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41mL助催化剂(AlEt3,0.74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8×106g·mol-1(Ni)·h-1,聚合物Mw=3.3kg·mol-1,Mw/Mn=1.8。
实施例四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1.0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10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6.2×106g·mol-1(Ni)·h-1,聚合物Mw=4.5kg·mol-1,Mw/Mn=1.9。
实施例五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78mL助催化剂(MMAO,1.9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10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2×106g·mol-1(Ni)·h-1,聚合物Mw=4.2kg·mol-1,Mw/Mn=1.8。
实施例六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6.1×106g·mol-1(Ni)·h-1,聚合物Mw=4.2kg·mol-1,Mw/Mn=1.6。
实施例七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1.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9×106g·mol-1(Ni)·h-1,聚合物Mw=4.5kg·mol-1,Mw/Mn=1.9。
实施例八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2.0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0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7.1×106g·mol-1(Ni)·h-1,聚合物Mw=4.3kg·mol-1,Mw/Mn=1.9。
实施例九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7.5×106g·mol-1(Ni)·h-1,聚合物Mw=4.3kg·mol-1,Mw/Mn=1.9。
实施例十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7.1×106g·mol-1(Ni)·h-1,聚合物Mw=4.5kg·mol-1,Mw/Mn=1.9。
实施例十一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9×106g·mol-1(Ni)·h-1,聚合物Mw=4.4kg·mol-1,Mw/Mn=2.0。
实施例十二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4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1×106g·mol-1(Ni)·h-1,聚合物Mw=2.3kg·mol-1,Mw/Mn=1.6。
实施例十三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6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2.6×106g·mol-1(Ni)·h-1,聚合物Mw=3.3kg·mol-1,Mw/Mn=2.4。
实施例十四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8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1.4×106g·mol-1(Ni)·h-1,聚合物Mw=6.9kg·mol-1,Mw/Mn=3.5。
实施例十五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10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1.2×106g·mol-1(Ni)·h-1,聚合物Mw=24.3kg·mol-1,Mw/Mn=12.2。
实施例十六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1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7.6×106g·mol-1(Ni)·h-1,聚合物Mw=4.1kg·mol-1,Mw/Mn=2.1。
实施例十七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2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7.5×106g·mol-1(Ni)·h-1,聚合物Mw=4.2kg·mol-1,Mw/Mn=2.0。
实施例十八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4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6.3×106g·mol-1(Ni)·h-1,聚合物Mw=4.5kg·mol-1,Mw/Mn=2.1。
实施例十九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6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6.0×106g·mol-1(Ni)·h-1,聚合物Mw=4.8kg·mol-1,Mw/Mn=2.1。
实施例二十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9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9×106g·mol-1(Ni)·h-1,聚合物Mw=5.1kg·mol-1,Mw/Mn=1.9。
实施例二十一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12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8×106g·mol-1(Ni)·h-1,聚合物Mw=5.0kg·mol-1,Mw/Mn=2.1。
实施例二十二
1、配体的制备:制备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甲基苯胺[L1]:将5,6,7-三氢喹啉-8-酮(0.59克,5毫摩尔)与2,6-二甲基苯胺(0.5克,5毫摩尔)按等摩尔比例混合后,加入催化剂量的对甲苯磺酸(86毫克,0.5毫摩尔),在100毫升的甲苯中回流反应3h,该反应必需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同时可加装分水器以提高产率,反应结束后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即可得到黄色油状配体,产率66%。FT-IR(KBr,cm-1):3038,2928,2828,1925,1641(vC=N),1476,1435,1279,1195,1099,1041,794,796,673.1HNMR(400MHz,CDCl3,TMS):δ8.72(d,J=4.0Hz,1H,Py H);7.56(d,J=7.6Hz,1H,Py H);7.29(m,1H,Py H);7.02(d,J=7.5Hz,2H,Ar H);6.90(t,J=7.5Hz,1H,Ar H);2.94(t,J=6.0Hz,2H,CH2);2.35(t,J=6.2Hz,2H,CH2);2.04(s,6H,2×CH3);1.93(m,2H,CH2).13CNMR(100MHz,CDCl3,TMS):δ164..6,150.1,149.0,137.3,137.1,128.3,125.3,122.7,122.1,30.6,29.6,22.4,18.4,18.3.Anal.Calcd forC17H18N2(250):C,81.56;H,7.25;N,11.19.Found:C,81.87;H,7.30;N,10.71。
2、配合物的制备:制备[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甲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1]:室温下,将一倍当量的NiCl2·6H2O乙醇溶液代加到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甲基苯胺的乙醇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8小时后,即有青黄色沉淀物析出。然后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滤出物用干燥的乙醚冲洗三次后,后用乙醚洗涤三次。将滤出物放入烘箱干燥,经8小时取出,得到所要配合物N1,产率76%。FT-IR(KBr,disk,cm-1):3347,3067,2949,1624,1683,1461,1336,1217,1197,1131,1107,789,656.Anal.Calcd for C17H18C12N2Ni(380):C,53.74;H,4.78;N,7.37.Found:C,53.12;H,4.42;N,7.03。晶体结构示意图见附图1
3、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1)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7.4×106g·mol-1(Ni)·h-1,聚合物Mw=9.2kg·mol-1,Mw/Mn=2.2。
实施例二十三
1、配体的制备:制备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乙基苯胺[L2]:将5,6,7-三氢喹啉-8-酮(0.59克,5毫摩尔)与2,6-二乙基苯胺(0.5克,5毫摩尔)按等摩尔比例混合后,加入催化剂量的对甲苯磺酸(86毫克,0.5毫摩尔),在100毫升的甲苯中回流反应3h,该反应必需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同时可加装分水器以提高产率,反应结束后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黄色油状配体,产率62%。FT-IR(KBr,cm-1):3034,2963,2932,2870,2831,1940,1639(vC=N),1462,1422,1277,1191,1101,819,675.1H NMR(400MHz,CDCl3):δ8.72(d,J=4.4Hz,1H,Py H);7.56(d,J=7.4Hz,1H,Py H);7.28(m,1H,Py H);7.08(d,J=7.6Hz,2H,Ar H);7.00(m,1H,Ar H);2.93(t,J=6.1Hz,2H,CH2);2.45(t,J=7.4Hz,2H,CH2);2.35(m,4H,2×CH2);1.91(m,2H,CH2);1.14(t,J=7.5Hz,6H,2×CH3).13C NMR(100MHz,CDCl3):δ164.4,150.5,149.9,148.9,137.0,134.7,131.0,125.5 124.9,122.9,6,30.8,29.5,24.4,22.3,13.9.Anal.Calcd for C17H18N2(278):C,81.97;H,7.97;N,10.06.Found:C,82.11;H,7.60;N,9.76。
2、配合物的制备:制备[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乙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2]:将一倍当量的NiCl2·6H2O乙醇溶液代加到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乙基苯胺的乙醇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8小时后,即有青黄色沉淀物析出。然后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滤出物用干燥的乙醚冲洗三次后,后用乙醚洗涤三次。将滤出物放入烘箱干燥,经8小时取出,得青黄色配合物,产率78%。FT-IR(KBr,disk,cm-1):3348,3068,2963,2932,2873,1623,1585,1487,1334,1287,1217,1192,1131,1046,927,859,779,661.Anal.Calcd for C19H22Cl2N2Ni(408):C,55.93;H,5.44;N,6.87.Found:C,55.61;H,5.15;N,6.53。
3、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2)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7.4×106g·mol-1(Ni)·h-1,聚合物Mw=6.0kg·mol-1,Mw/Mn=2.2。
实施例二十四
1、配体的制备:制备5,6,7-三氢喹啉-8-酮缩2,4,6-三甲基苯胺[L4]:将5,6,7-三氢喹啉-8-酮(0.59克,5毫摩尔)与2,4,6-三甲基苯胺(0.5克,5毫摩尔)按等摩尔比例混合后,加入催化剂量的对甲苯磺酸(86毫克,0.5毫摩尔),在100毫升的甲苯中回流反应3h,该反应必需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同时可加装分水器以提高产率,反应结束后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黄色油状配体,产率81%。FT-IR(KBr,cm-1):3001,2916,2841,2728,1942,1902,1861,1636(vC=N),1566,1480,1410,1268,1098,1021,846,793,668.1H NMR(400MHz,CDCl3):δ8.72(d,J=4.1Hz,1H,Py H);7.56(d,J=7.7Hz,1H,Py H);7.29(m,1H,Py H);6.85(s,2H,Ar H);2.93(t,J=6.0Hz,2H,CH2);2.36(t,J=6.1Hz,2H,CH2);2.27(s,3H,CH3);2.01(s,6H);1.93(m,2H).13C NMR(100MHz,CDCl3):δ164.7,150.1,149.0,146.8,137.2,137.0,131.7,128.9,128.4,125.1,124.8,30.5,29.5,22.4,20.8,18.3,18.1.Anal.Calcd for C18H20N2(264):C,81.78;H,7.63;N,10.60.Found:C,82.03;H,7.42;N,10.32。
2、配合物的制备:制备[5,6,7-三氢喹啉-8-酮缩2,4,6-三甲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4]:将一倍当量的NiCl2·6H2O乙醇溶液代加到5,6,7-三氢喹啉-8-酮缩2,4,6-三甲基苯胺的乙醇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8小时后,即有青黄色沉淀物析出。然后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滤出物用干燥的乙醚冲洗三次后,后用乙醚洗涤三次。将滤出物放入烘箱干燥,经8小时取出,得青黄色配合物,产率72%。FT-IR(KBr,disk,cm-1):3339,2920,1626,1585,1456,1332,1285,1213,1131,924,854,789,661.Anal.Calcd for C18H20Cl2N2Ni(394):C,54.88,H,5.12;N,7.11.Found:C,55.09;H,5.51;N,7.27。
3、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4)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8.5×106g·mol-1(Ni)·h-1,聚合物Mw=5.5kg·mol-1,Mw/Mn=2.2。
实施例二十五
1、配体的制备:制备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甲基4-乙基苯胺[L5]:将5,6,7-三氢喹啉-8-酮(0.59克,5毫摩尔)与2,6-二乙基-4-甲基苯胺(0.6克,5毫摩尔)按等摩尔比例混合后,加入催化剂量的对甲苯磺酸(86毫克,5毫摩尔),在100毫升的甲苯中回流反应3h,该反应必需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同时可加装分水器以提高产率,反应结束后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黄色油状配体,产率74%。FT-IR(KBr,cm-1):2964,2930,2873,2828,1743,1640(vC=N),1571,1531,1426,1326,1293,1270,1195,1098,859,193,677.1H NMR(400MHz,CDCl3):δ8.72(d,J=4.4Hz,1H,Py H);7.56(d,J=7.4Hz,1H,Py H);7.30(m,1H,Py H);6.89(s,2H,Ar H);2.93(t,J=6.0Hz,1H,CH2);2.40(t,J=6.0Hz,2H,CH2);2.33(m,7H);1.91(m,2H,CH2);1.13(t,J=7.5Hz,6H,2×CH3).13C NMR(100MHz,CDCl3):δ164.7,150.2,149.0,145.7,137.3,137.2,137.0,132.0,131.0,127.1,126.3,124.8,30.7,29.6,24.7,24.4,22.3,21.2,14.0.Anal.Calcd for C20H24N2(292):C,82.15;H,8.27;N,9.58.Found:C,82.32;H,8.14;N,9.46。
2.、配合物的制备:制备[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甲基4-乙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5]:将一倍当量的NiCl2·6H2O乙醇溶液代加到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甲基-4-乙基苯胺的乙醇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8小时后,即有青黄色沉淀物析出。然后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滤出物用干燥的乙醚冲洗三次后,后用乙醚洗涤三次。将滤出物放入烘箱干燥,经8小时取出,得青黄色配合物,产率75%。FT-IR(KBr,disk,cm-1):3331,2051,2930,2872,1623,1583,1460,1336,1287,1212,1130,1045,923,859,796,663.Anal.Calcd for C20H24Cl2N2Ni(422):C,56.92,H,5.73;N,6.64.Found:C,56.53;H,5.45;N,6.25。
3、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5)的甲苯溶液,2.25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25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8.6×106g·mol-1(Ni)·h-1,聚合物Mw=5.4kg·mol-1,Mw/Mn=2.1。
实施例二十六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76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为1∶400,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2×106g·mol-1(Ni)·h-1,聚合物Mw=3.2kg·mol-1,Mw/Mn=1.9。溶化温度:74.1℃。
实施例二十七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5×106g·mol-1(Ni)·h-1,聚合物Mw=3.1kg·mol-1,Mw/Mn=1.8。
实施例二十八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1.14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6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3×106g·mol-1(Ni)·h-1,聚合物Mw=2.9kg·mol-1,Mw/Mn=2.0。
实施例二十九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1.52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8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1×106g·mol-1(Ni)·h-1,聚合物Mw=2.8kg·mol-1,Mw/Mn=1.8。溶化温度:71.6℃。
实施例三十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4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1×106g·mol-1(Ni)·h-1,聚合物Mw=1.8kg·mol-1,Mw/Mn=1.9。溶化温度:71.4℃。
实施例三十一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6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3.8×106g·mol-1(Ni)·h-1,聚合物Mw=3.4kg·mol-1,Mw/Mn=2.4。溶化温度:82.1℃。
实施例三十二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8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3.4×106g·mol-1(Ni)·h-1,聚合物Mw=8.4kg·mol-1,Mw/Mn=4.3。溶化温度:96.2℃。
实施例三十三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10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2.5×106g·mol-1(Ni)·h-1,聚合物Mw=51.7kg·mol-1,Mw/Mn=25.3。溶化温度:118.7℃。
实施例三十四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1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2×106g·mol-1(Ni)·h-1,聚合物Mw=2.9kg·mol-1,Mw/Mn=1.7。溶化温度:71.4℃。
实施例三十五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2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4×106g·mol-1(Ni)·h-1,聚合物Mw=3.1kg·mol-1,Mw/Mn=1.7。溶化温度:73.4℃。
实施例三十六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4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9×106g·mol-1(Ni)·h-1,聚合物Mw=3.2kg·mol-1,Mw/Mn=1.9。
实施例三十七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4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9×106g·mol-1(Ni)·h-1,聚合物Mw=3.2kg·mol-1,Mw/Mn=1.9。
实施例三十八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6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4×106g·mol-1(Ni)·h-1,聚合物Mw=3.2kg·mol-1,Mw/Mn=1.9。
实施例三十九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9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3×106g·mol-1(Ni)·h-1,聚合物Mw=4.7kg·mol-1,Mw/Mn=2.0。
实施例四十
1、催化剂Ni3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一。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3)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12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4.7×106g·mol-1(Ni)·h-1,聚合物Mw=5.4kg·mol-1,Mw/Mn=1.9。
实施例四十一
1、催化剂Ni1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二十二。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1)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3.7×106g·mol-1(Ni)·h-1,聚合物Mw=2.3kg·mol-1,Mw/Mn=1.8。
实施例四十二
1、催化剂Ni2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二十三。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2)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5.2×106g·mol-1(Ni)·h-1,聚合物Mw=3.9kg·mol-1,Mw/Mn=2.1溶化温度:87.5℃。
实施例四十三
1、催化剂Ni4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二十四。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4)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1.16×107g·mol-1(Ni)·h-1,聚合物Mw=3.2kg·mol-1,Mw/Mn=1.9,溶化温度:82.1℃。
实施例四十四
1、催化剂Ni5的制备如同实施例二十五。
2、加压乙烯聚合: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5)的甲苯溶液,0.95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1.24×107g·mol-1(Ni)·h-1,聚合物Mw=3.4kg·mol-1,Mw/Mn=2.0。
实施例四十五
1、配合物的制备:制备[2-氯-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异丙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8]:将2-氯-5,6,7-三氢喹啉-8-酮与2,6-二异丙基苯胺以及NiCl2·6H2O按1.0∶1.0∶1.1的摩尔比例在乙酸溶液中加热回流三小时。完成后减压旋转蒸馏去除溶剂,加入适当甲醇溶解后加入乙醚将配合物沉出,烘干即可得到目标产物。得青绿色配合物,产率23%。FT-IR(KBr,disk,cm-1):3345,2931,1567,1488,1409,1341,1239,1123,1028,866,783,675,616,502,403.Anal.Calcd for C17H17Cl3N2Ni(414):C,49.27;H,4.14;N,6.76.Found:C,49.21;H,4.51;N,6.29.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1.4mL助催化剂(AlEt3,0.74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69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1.2×105g·mol-1(Ni)·h-1,C4/∑C=81.1%,α-C4/C4=78.0%。
实施例四十六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3.4mL助催化剂(MAO,1.46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10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3.1×105g·mol-1(Ni)·h-1,C4/∑C=87.1%,α-C4/C4=98.0%。
实施例四十七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庚烷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庚烷,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8)的庚烷溶液,2.6mL助催化剂(MMAO,1.93mol/L的庚烷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10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9.3×105g·mol-1(Ni)·h-1,C4/∑C=86.9%,α-C4/C4=89%。
实施例四十八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1.3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9.4×105g·mol-1(Ni)·h-1,C4/∑C=84.3%,α-C4/C4=84.3%。
实施例四十九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1.1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4.5×106g·mol-1(Ni)·h-1,C4/∑C=92.5%,α-C4/C4>99.0%。
实施例五十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1.7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3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5.1×106g·mol-1(Ni)·h-1,C4/∑C=89.4%,α-C4/C4=97.1%。
实施例五十一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8.7×106g·mol-1(Ni)·h-1,C4/∑C=89.6%,α-C4/C4>99.0%。
实施例五十二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2.9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5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5.9×106g·mol-1(Ni)·h-1,C4/∑C=88.0%,α-C4/C4>99.0%。
实施例五十三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3.5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6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5.4×106g·mol-1(Ni)·h-1,C4/∑C=85.1%,α-C4/C4>99.0%。
实施例五十四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4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7.6×106g·mol-1(Ni)·h-1,C4/∑C=77.9%,α-C4/C4=94.2%。
实施例五十五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6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6.5×106g·mol-1(Ni)·h-1,C4/∑C=81.2%,α-C4/C4=87.4%。
实施例五十六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8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5.8×106g·mol-1(Ni)·h-1,C4/∑C=73.9%,α-C4/C4=76.7%。
实施例五十七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1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9.5×106g·mol-1(Ni)·h-1,C4/∑C=91.5%,α-C4/C4>99.0%。
实施例五十八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2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9.0×106g·mol-1(Ni)·h-1,C4/∑C=86.7%,α-C4/C4>99.0%。
实施例五十九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4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5.8×106g·mol-1(Ni)·h-1,C4/∑C=87.5%,α-C4/C4>99.0%。
实施例六十
1、催化剂Ni8的制备如同实施例四十五。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8)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5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4.7×106g·mol-1(Ni)·h-1,C4/∑C=86.8%,α-C4/C4>99.0%。
实施例六十一
1、配合物的制备:制备[2-氯-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甲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6]:将2-氯-5,6,7-三氢喹啉-8-酮与带烷基或卤取代基的苯胺以及相应的镍的卤化物按1.0∶1.0∶1.1的摩尔比例在乙酸溶液中加热回流三小时。完成后减压旋转蒸馏去除溶剂,加入适当甲醇溶解后加入乙醚将配合物沉出,烘干即可得到目标产物。得青绿色配合物,产率23%。FT-IR(KBr,disk,cm-1):3345,2931,1567,1488,1409,1341,1239,1123,1028,866,783,675,616,502,403.Anal.Calcd for C17H17Cl3N2Ni(414):C,49.27;H,4.14;N,6.76.Found:C,49.21;H,4.51;N,6.29.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6)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3.7×106g·mol-1(Ni)·h-1,C4/∑C=88.5%,α-C4/C4=98.0%。
实施例六十二
1、配合物的制备:制备[2-氯-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乙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7]:将2-氯-5,6,7-三氢喹啉-8-酮与2,6-二乙基苯胺以及NiCl2·6H2O按1.0∶1.0∶1.1的摩尔比例在乙酸溶液中加热回流三小时。完成后减压旋转蒸馏去除溶剂,加入适当甲醇溶解后加入乙醚将配合物沉出,烘干即可得绿色配合物,产率26%。FT-IR(KBr,disk,cm-1):3049,2963,2930,2875,1581,1449,1262,1237,1190,1156,1124,864,817,781,676,641,521.Anal.Calcd for C19H21C13N2Ni(442):C,51.58;H,4.78;N,6.33.Found:C,51.53;H,5.12;N,5.95。晶体结构示意图见附图3。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7)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7.1×106g·mol-1(Ni)·h-1,C4/∑C=87.0%,α-C4/C4=90.1%。
实施例六十三
1、配合物的制备:制备[2-氯-5,6,7-三氢喹啉-8-酮缩2,4,6-三甲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9]:制备[2-氯-5,6,7-三氢喹啉-8-酮缩2,4,6-三甲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9]:将2-氯-5,6,7-三氢喹啉-8-酮与2,4,6-三甲基苯胺以及NiCl2·6H2O按1.0∶1.0∶1.1的摩尔比例在乙酸溶液中加热回流三小时。完成后减压旋转蒸馏去除溶剂,加入适当甲醇溶解后加入乙醚将配合物沉出,烘干即可得青绿色配合物,产率23%。FT-IR(KBr,disk,cm-1):2923,1575,1412,1235,1210,1122,1035,1011,817,680,562,505.Anal.Calcd for C18H19Cl3N2Ni(428):C,50.46;H,4.47;N,6.54.Found:C,50.34;H,4.86;N,5.91.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9)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2.4×106g·mol-1(Ni)·h-1,C4/∑C=79.3%,α-C4/C4>99.0%。
实施例六十四
1、配合物的制备:制备[2-氯-5,6,7-三氢喹啉-8-酮缩2,4-二乙基-6-甲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10]:将2-氯-5,6,7-三氢喹啉-8-酮与2,4,6-三甲基苯胺以及NiCl2·6H2O按1.0∶1.0∶1.1的摩尔比例在乙酸溶液中加热回流三小时。完成后减压旋转蒸馏去除溶剂,加入适当甲醇溶解后加入乙醚将配合物沉出,烘干即可得青绿色配合物,产率21%。FT-IR(KBr,disk,cm-1):2956,2933,2872,2854,1626,1578,1444,1341,1243,1142,1121,922,858,646,501.Anal.Calcd for C20H23Cl3N2Ni(456):C,60.58;H,4.86;N,6.14.Found:C,60.28;H,5.29;N,6.02.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10)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2.5×106g·mol-1(Ni)·h-1,C4/∑C=89.1%,α-C4/C4=94.4%。
实施例六十五
1、配合物的制备:制备[2-苯基-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甲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11]:将2-苯基-5,6,7-三氢喹啉-8-酮与2,6-二甲基苯胺以及NiCl2·6H2O按1.0∶1.0∶1.1的摩尔比例在乙酸溶液中加热回流三小时。完成后减压旋转蒸馏去除溶剂,加入适当甲醇溶解后加入乙醚将配合物沉出,烘干即可得到目标产物。得绿色配合物,产率18%。FT-IR(KBr,disk,cm-1):3272,2928,1558,1401,1341,1162,1122,1034,1009,815,763,679,614,482.Anal.Calcd for C23H22Cl2N2Ni(456):C,60.58;H,4.86;N,6.14.Found:60.24;H,4.63;N,6.55.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抽真空并加热到100℃,加热时间持续两小时。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mol催化剂(Ni11)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3.1×106g·mol-1(Ni)·h-1,C4/∑C=84.5%,α-C4/C4=90.2%。
实施例六十六
1、配合物的制备:制备[2-苯基-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乙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12]:将2-苯基-5,6,7-三氢喹啉-8-酮与2,6-二乙基苯胺以及NiCl2·6H2O按1.0∶1.0∶1.1的摩尔比例在乙酸溶液中加热回流三小时。完成后减压旋转蒸馏去除溶剂,加入适当甲醇溶解后加入乙醚将配合物沉出,烘干即可得绿色配合物,产率19%。FT-IR(KBr,disk,cm-1):3272,2933,1555,1400,1341,1166,1122,1034,1009,679,614,494.Anal.Calcd for C25H26Cl2N2Ni(484):C,62.03;H,5.41;N,5.79.Found:C,61.82;H,5.77;N,5.42.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12)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3.4×106g·mol-1(Ni)·h-1,C4/∑C=84.5%,α-C4/C4=87.1%。
实施例六十七
1、配合物的制备:制备[2-苯基-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异丙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13]:将2-苯基-5,6,7-三氢喹啉-8-酮与2,6-二异丙基苯胺以及NiCl2·6H2O按1.0∶1.0∶1.1的摩尔比例在乙酸溶液中加热回流三小时。完成后减压旋转蒸馏去除溶剂,加入适当甲醇溶解后加入乙醚将配合物沉出,烘干得绿色配合物,产率21%。FTIR(KBr;cm-1):3358,2969,1557,1406,1341,1027,762,677,616,508,403.Anal.Calcd for C27H30Cl2N2Ni(442):C,63.32;H,5.90;N,5.47.Found:C,49.00;H,4.27;N,6.51。晶体结构示意图见附图5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13)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4.1×106g·mol-1(Ni)·h-1,C4/∑C=85.8%,α-C4/C4=85.6%。
实施例六十八
1、配合物的制备:制备[2-苯基-5,6,7-三氢喹啉-8-酮缩2,4,6-三甲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14]:将2-苯基-5,6,7-三氢喹啉-8-酮与2,4,6-三甲基苯胺以及NiCl2·6H2O按1.0∶1.0∶1.1的摩尔比例在乙酸溶液中加热回流三小时。完成后减压旋转蒸馏去除溶剂,加入适当甲醇溶解后加入乙醚将配合物沉出,烘干得青绿色配合物,产率18%。FT-IR(KBr,disk,cm-1):2247,2927,1566,1406,1342,1214,1124,1034,1010,681,615,480.Anal.Calcd for C24H24Cl2N2Ni(470):C,61.32;H,5.15;N,5.96.Found:C,60.97;H,5.52;N,5.58.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14)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2.5×106g·mol-1(Ni)·h-1,C4/∑C=79.5%,α-C4/C4>89.7%。
实施列六十九
1、配合物的制备:制备[2-苯基-5,6,7-三氢喹啉-8-酮缩2,4-二乙基-6-甲基苯胺合氯化镍(II)[Ni15]:将2-苯基-5,6,7-三氢喹啉-8-酮与2,4,6-三甲基苯胺以及NiCl2·6H2O按1.0∶1.0∶1.1的摩尔比例在乙酸溶液中加热回流三小时。完成后减压旋转蒸馏去除溶剂,加入适当甲醇溶解后加入乙醚将配合物沉出,烘干得青绿色配合物,产率20%。FT-IR(KBr,disk,cm-1):3305,2601,1567,1417,1344,1234,1120,1033,764,682,504.Anal.Calcd for C26H28Cl2N2Ni(498):C,62.69,H,5.67;N,5.62.Found:C,62.31,H,5.37;N,5.81。晶体结构示意图见附图6。
2、加压乙烯齐聚: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想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5μmol催化剂(Ni15)的甲苯溶液,2.3mL助催化剂(EASC,0.43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400,剩余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同时收集一小部分聚合溶液。将此聚合液样品用质量百分比浓度5%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聚合液样品中乙烯齐聚物的组成和分布。齐聚物的产量是根据所用溶剂的量计算的,前提是气相色谱谱图中的某个组份的积分面积与该组份的质量成正比。因此,齐聚物的总量=(溶剂的量×齐聚物的积分面积百分比之和)/溶剂的积分面积百分比。齐聚活性:4.0×106g·mol-1(Ni)·h-1,C4/∑C=87.7%,α-C4/C4=83.1%。
实施列七十
1、配合物的制备:制备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异丙基苯胺[L3]:将5,6,7-三氢喹啉-8-酮(0.59克,5毫摩尔)与2,6-二异丙基苯胺(0.6克,5.1毫摩尔)按等摩尔比例混合后,加入催化剂量的对甲苯磺酸(86毫克,0.5毫摩尔),在100毫升的甲苯中回流反应3h,该反应必需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同时可加装分水器以提高产率,反应结束后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黄色油状配体,产率66%。FT-IR(KBr,cm-1):3047,2960,2866,2829,1929.3,1864,1640(v C=N),1571,1476,1426,1329,1254,1194,1104,1050,1016,796,771,674.1H NMR(400MHz,CDCl3):δ8.73(d,J=4.1Hz,1H,Py H);7.57(d,J=7.7Hz,1H,Py H);7.30(t,J=4.5Hz,1H,Py H);7.14(d,J=7.5Hz,2H,Ar H);7.07(t,J=6.7Hz,1H,Ar H);2.95(t,J=6.0Hz,2H,CH2);2.85(m,2H,2×CH);2.43(t,J=6.1Hz,2H,CH2);1.93(m,2H,CH2);1.15(m,12H,4×CH3).13C NMR(100MHz,CDCl3):δ164.7,148.9 146.7,137.5,137.1,136.2 125.0,123.5,123.0,122.9,31.0,21.6,28.1,23.6,22.3.Anal.Calcd for C21H26N2(306):C,82.31;H,8.55;N,9.14.Found:C,82.57;H,8.23;N,9.06。
2、配合物的制备:制备[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异丙基苯胺合溴化镍(II)[Ni16]
室温下,将一倍当量的(DME)NiBr2乙醇溶液代加到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甲基苯胺的乙醇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8小时后,即有青黄色沉淀物析出。然后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滤出物用干燥的乙醚冲洗三次后,后用乙醚洗涤三次。将滤出物放入烘箱干燥,经8小时取出,得青黄色配合物,产率78%。FT-IR(KBr,disk cm-1):3176,3055,2947,2870,2353,1630,1591,1455,1333,1220,1141,1048,811,789,733,670.Anal.Calcd for C21H26Br2N2Ni(525):C,48.05,H,4.99;N,5.34.Found:C,48.22;H,5.12;N,4.98。
3、加压下的乙烯聚合使用一台装备有机械搅拌桨和温度控制装置的300毫升不锈钢聚合釜。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设定的聚合温度(20℃)。用甲苯冲洗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50mL甲苯,20mL溶有1.5μmol催化剂(Ni16)的甲苯溶液,0.38mL助催化剂(AlEt2Cl,0.79mol/L的甲苯溶液),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约为1∶200,剩余为甲苯(使得甲苯总量为100毫升)。将釜封闭,通乙烯并维持乙烯的压力恒定(10atm)。在聚合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30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向混合液中加入100mL乙醇,检验是否有聚乙烯生成。经检验有聚乙烯生成,过滤洗涤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根据聚合物的产量计算聚合活性。聚合活性:1.2×106g·mol-1(Ni)·h-1,聚合物Mw=3.2kg·mol-1,Mw/Mn=1.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镍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
Figure 831672DEST_PATH_IMAGE001
                             式  I
其中,R1为C 1~C 3的烷基;R2为氢、甲基或乙基;R3为氢、卤素或芳香基;X为卤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R1为甲基、乙基或异丙基,R3为氢、氯或苯基,X为氯或溴。
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金属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2-R3-5,6,7-三氢喹啉-8-酮与2,6-二R1-4-R2-苯胺混合后,加入对甲基苯磺酸,在甲苯溶剂中、氮气保护下回流反应4-5小时,提纯即得到2-R3-5,6,7-三氢喹啉-8-酮缩2,6-二R1-4-R2-苯胺配体,其中,R1为C 1~C 3的烷基,R2为氢、甲基或乙基,R3为氢,X为卤素;
2)将步骤1)所得配体与卤素的镍盐混合,氮气保护下室温搅拌8小时,沉淀析出,过滤,乙醚洗涤三次,得到所述的镍金属配合物。
4.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金属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2- R3-5,6,7-三氢喹啉-8-酮与2,6-二R1-4-R2-苯胺及卤素的镍盐加入乙酸中回流3h,在减压下蒸馏去除溶剂,加入乙醇溶解,加入乙醚,固体沉出,后用乙醚洗涤,得所述镍金属配合物,其中,R1为C 1~C 3的烷基,R2为氢、甲基或乙基,R3为氯或芳香基,X为卤素。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的镍盐为NiCl2·6H2O或(DME)NiBr2
6.一种乙烯齐聚和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体系中,催化剂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金属配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乙烯齐聚和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体系中还含有助催化剂,所述助催化剂为铝氧烷、改性铝氧烷以及烷基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乙烯齐聚和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催化剂中心金属镍与助催化剂中金属铝的摩尔比为:Ni: Al = 1:200~1:2500。
9.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乙烯齐聚和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催化进行乙烯聚合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
2)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聚合温度20~100℃;用甲苯或庚烷冲洗所述聚合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甲苯或庚烷,溶有所述催化剂的甲苯或庚烷溶液,和溶有所述助催化剂的甲苯或庚烷溶液;
3)封闭所述聚合釜,通入乙烯至聚合釜中压力为10atm,并维持压力恒定;
4)聚合反应10~120 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过滤洗涤后干燥至恒重。
10.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乙烯齐聚和聚合的催化体系催化进行乙烯齐聚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合釜加热到100℃,趁热抽真空并用氮气置换3次;
2)在用乙烯预先置换釜内氮气的条件下,让聚合釜缓慢冷却至聚合温度20~100℃;用甲苯或庚烷冲洗所述聚合釜三次,然后依次加入甲苯或庚烷,溶有所述催化剂的甲苯或庚烷溶液,和溶有所述助催化剂的甲苯或庚烷溶液;
3)封闭所述聚合釜,通入乙烯至聚合釜中压力为10atm,并维持压力恒定;
4)聚合反应10~120 min后,将釜内的乙烯压力释放,收集聚合溶液,将所述聚合溶液以盐酸乙醇溶液终止聚合。
CN2010102350393A 2010-07-23 2010-07-23 镍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8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50393A CN101948489B (zh) 2010-07-23 2010-07-23 镍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50393A CN101948489B (zh) 2010-07-23 2010-07-23 镍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8489A CN101948489A (zh) 2011-01-19
CN101948489B true CN101948489B (zh) 2012-09-12

Family

ID=43452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503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8489B (zh) 2010-07-23 2010-07-23 镍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84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6597B (zh) * 2014-11-12 2018-06-2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N-5,6,7-氢化喹啉-8-芳基亚胺镍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646599B (zh) * 2014-11-27 2018-04-2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吡啶并环庚烷亚胺镍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478740B (zh) * 2016-09-14 2019-05-2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类二甲基取代限定构型环并吡啶亚胺镍配合物、其中间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698513B (zh) * 2019-10-11 2022-06-17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三氢喹啉胺金属化合物的制备及其烯烃高温溶液聚合的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6041A (zh) * 2003-06-13 2005-01-1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乙烯齐聚催化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074244A (zh) * 2006-05-18 2007-11-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齿氮氮磷镍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在乙烯齐聚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6041A (zh) * 2003-06-13 2005-01-19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乙烯齐聚催化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074244A (zh) * 2006-05-18 2007-11-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齿氮氮磷镍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在乙烯齐聚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ubo Tang et al.Nickel(II) complexes bearing 2-ethylcarboxylate-6-iminopyridyl ligands:synthesis,structures and their catalytic behavior for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and polymerization.<jo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2005,1570-1580. *
XiuboTangetal.Nickel(II)complexesbearing2-ethylcarboxylate-6-iminopyridylligands:synthesis structures and their catalytic behavior for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and polymerization.<jo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200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8489A (zh) 201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0910B (zh) 不对称α二亚胺镍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372609C (zh) 一种用于乙烯齐聚和聚合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250270B (zh) 一种不对称二苯甲基α‑二亚胺镍配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5503763B (zh) 聚烯烃油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2464677A (zh) 一类不对称吡啶二亚胺铁或钴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ZA200507068B (en) Hexadentate ligand and catalytic complex therewith
CN101948489B (zh) 镍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646598B (zh) 含有萘基取代的不对称苊二亚胺镍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936301A (zh) 三齿席夫碱钛基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15309B (zh) 2,6-二亚胺吡啶并环庚烷铁和钴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546990C (zh) 一种四齿ⅳb族过渡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274290B (zh) 一种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87424B (zh) 一类二(苯基)甲基取代的氟代苯基苊二亚胺镍配合物制备方法与乙烯聚合
CN102050841A (zh) 2-丙酰胺-1,10-菲咯啉缩苯胺类配合物及制备方法以及含有所述配合物的催化剂及用途
CN104628596A (zh) 一种对称α-二亚胺镍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400777B (zh) 基于苊醌双亚胺配体的钒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46599B (zh) 吡啶并环庚烷亚胺镍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755746B (zh) 芘-4,5,9,10-四亚胺镍钯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397263A (zh) 配体化合物、其制备及含所述配体化合物的配合物
CN101376663B (zh) 一种6-苯并咪唑-吡啶-2-甲酸酰胺金属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A2421831A1 (en) Single-site catalysts based on caged diimide ligands
CN113583052A (zh) 一种含氟基金属络合物及乙烯齐聚用催化剂
CN103012196A (zh) 2-[(2-羟基)-苄亚胺基]甲基苯酚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575387B (zh) 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1357931A (zh) 氯化2-亚胺基-1,10-菲咯啉铬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2

Termination date: 201407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