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及音频信号输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及音频信号输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终端平台的应用中存在将扬声器和受话器进行二合一的方案。扬声器和受话器进行二合一具体的实现方法之一,是在受话器信号通道与音频输出模块(例如,复合式扬声器和受话器)间串联大电容。所述受话器信号通道是将基带信号转化为受话器信号并将受话器信号输出至音频输出模块过程中所需要的器件与线路,例如将基带信号转化为受话器信号的信号处理模块。受话器信号通道和扬声器信号通道通过大电容进行隔离,以避免受话器信号和扬声器信号的直流电平相互影响,但是电容的设置会提高产品的成本,且电容会影响接收音质。
扬声器和受话器进行二合一具体的实现方法之二,是将受话器信号通道和扬声器信号通道通过开关进行隔离,通过控制开关的开通和关断来实现受话器信号和扬声器信号的切换,但是该种开关的设置同样会提高产品的成本。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扬声器和受话器二合一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及音频信号输出方法,能够节约扬声器和受话器二合一方案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包括:扬声器信号通道,用于形成受话器信号,并将所述受话器信号输出;其中,所述扬声器信号通道包括功放模块。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音频信号输出方法,包括:
形成受话器信号;
所述扬声器信号通道将所述受话器信号输出;其中,所述扬声器信号通道包括功放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及音频信号输出方法,受话器信号利用扬声器信号通道形成并输出,不需额外引入进行受话器信号和扬声器信号进行切换的外围器件,大大节约了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终端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终端模块的具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终端的模块在现有终端平台中的应用示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音频信号输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音频信号输出方法的更为具体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终端1,包括:扬声器信号通道2,用于形成受话器信号,并将所述受话器信号输出;其中,所述扬声器信号通道2包括功放模块3。
扬声器信号与受话器信号是基于不同的应用需求,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形成的具有信号幅度和直流分量等差别的音频信号,所述受话器信号与所述扬声器信号相比具有较低的信号幅度。所述终端根据应用需求对受话器信号和扬声器信号的输出进行切换。
现有技术中扬声器信号通道是指终端中将基带信号转换成扬声器信号,并将扬声器信号输出至音频输出模块过程中扬声器信号经过的器件与线路构成的通路,包括扬声器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形成所述扬声器信号)、功放模块以及反馈电路等。
本发明实施例将受话器信号通过扬声器信号通道形成并输出,共用一个输出通道,不需额外设置器件,大大节约了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同时,不需额外引入进行受话器信号和扬声器信号进行切换的外围器件,避免了因引入外围器件而带来的问题,例如器件失效或导致音质恶化。
进一步地,参见图2,本实施例所述终端1中所述扬声器信号通道2还包括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4,所述终端1还包括音频输出模块5;其中,所述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4,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形成所述受话器信号并确定所述受话器信号的增益参数;所述功放模块3,用于按照所述增益参数调整所述受话器信号,将经过调整的受话器信号输出;所述音频输出模块5,用于接收经过所述功放模块调整的受话器信号,并对所述经过所述功放模块调整的受话器信号进行输出。
本实施例所述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4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消除背景杂音、调整音效等处理形成受话器信号,并确定受话器信号的增益参数,所述受话器信号的相关增益设置在所述终端设计时预先设定。确定受话器信号的增益参数是为了确保受话器信号在通过功放模块后,能够保持受话器信号的信号幅度与失真在符合标准的范围内。所述音频信号输出模块为复合式扬声器和受话器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终端,所述扬声器信号通道还包括:扬声器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形成所述扬声器信号;其中,所述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与扬声器信号处理模块复用同一个信号处理模块。
扬声器信号处理模块与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对基带信号进行不同处理,分别形成受话器信号和扬声器信号,所述受话器信号的信号幅度小于所述扬声器信号,所述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扬声器信号处理模块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其软件产品可以设置于同一个硬件模块中,也可设于不同的硬件模块中。
进一步地,参见图2,本实施例所述终端1,在所述扬声器信号通道2和所述音频输出模块5间设置底噪调试模块6;其中,所述底噪调试模块6用于调整受话器信号的噪声。
对于功放模块输出的受话器信号在经过功放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不符合标准规定或影响音质的噪声,在扬声器通道和音频输出模块间设置底噪调试模块,在音频最终输出前降低受话器信号的噪声,进一步保证音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终端的所述底噪调试模块为电阻模块。
当经过功放模块输出的受话器信号噪声偏大时增加电阻值。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终端的所述功放模块为数字功放模块。
因为数字功放(即D类功放)用于信号放大的晶体管一经开启即直接将其负载与供电器连接,电流流通但晶体管无电压,因此无功率消耗,因此D类功放效率高,能够提高音频输出模块的效率。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制功放模块采用何种类型的功放模块,甲乙类功放模块、乙类功放模块和甲类功放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特别地,对于现有的终端平台中,所述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与扬声器信号处理模块在软件代码与硬件实现上相对独立。本实施例可调用现有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的软件代码,将所述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的软件代码与扬声器信号处理模块的软件代码进行关联编码,使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与扬声器信号处理模块通过同一硬件实现。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现有终端平台的应用说明。基带模块7为基于现有平台的基带芯片,所述基带芯片的音频处理模块8中原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41为平台默认的受话器信号输出端口,现有技术中从所述原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41输出的受话器信号直接连接至音频输出模块5,本实施例弃用所述平台默认受话器信号输出端口。在所述基带模块的音频处理模块中设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43,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消除背景杂音、调整音效等处理后得到受话器信号并确定所述受话器信号的增益参数,将所述受话器信号输入至功放模块3。所述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与扬声器信号处理模块共用基带模块7的同一个硬件输出端口,该输出端口根据切换请求输出受话器信号或扬声器信号,电阻6用于调试噪声,音频输出模块5根据传输过来的音频信号输出声音。
当然本实施例的音频输出装置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对现有终端平台中原受话器信号处理模块的应用改进,所有扬声器信号与受话器信号共用信号通道的应用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终端可以为手机以及其他带语音功能的电脑等设备。
实施例二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音频信号输出方法,包括:
步骤1、形成受话器信号。
步骤2、所述扬声器信号通道将所述受话器信号输出;其中,所述扬声器信号通道包括功放模块。
扬声器信号与受话器信号是基于不同的应用需求,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形成的具有信号幅度和直流分量等差别的音频信号,所述受话器信号与所述扬声器信号相比具有较低的信号幅度。所述扬声器信号通道是指终端中将基带信号转换成扬声器信号,并将扬声器信号输出至音频输出模块过程中扬声器信号经过的器件与线路构成的通路,包括扬声器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形成所述扬声器信号)、功放模块以及反馈电路等。进行音频信号输出的终端根据应用需求对受话器信号和扬声器信号的输出进行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将受话器信号通过扬声器信号通道形成并输出,共用一个输出通道,不需额外设置器件,大大节约了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同时,不需额外引入进行受话器信号和扬声器信号进行切换的外围器件,避免了因引入外围器件而带来的问题,例如器件失效或导致音质恶化。
进一步的,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参见图5,步骤所述形成受话器信号,具体为:
步骤21、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形成所述受话器信号并确定所述受话器信号的增益参数。
本实施例对基带信号进行消除背景杂音、调整音效等处理形成受话器信号,并确定受话器信号的增益参数,所述受话器信号的相关增益设置在所述进行音频输出的终端设计时预先设定。确定受话器信号的增益参数是为了确保受话器信号在通过功放模块后,能够保持受话器信号的信号幅度与失真在符合标准的范围内。
特别地,对于现有的终端平台中,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形成受话器信号和对基带进行处理形成扬声器信号在软件代码与硬件实现上相对独立。本实施例可调用现有对受话器信号处理的软件代码,将对受话器信号处理的软件代码与扬声器信号处理的软件代码进行关联编码,使对基带进行处理形成扬声器信号和形成受话器信号在同一软件模块中实现。
所述步骤2所述扬声器信号通道将所述受话器信号输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2、将所述受话器信号输入至所述功放模块,按照所述增益参数调整所述受话器信号。
步骤23、将经过所述功放模块调整的受话器信号输出至音频输出模块。
所述音频信号输出模块为复合式扬声器和受话器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受话器信号在进入功放模块前进行处理与确定增益参数,来保证受话器信号通过功放模块后仍然能够保持受话器信号的信号幅度与失真在符合标准的范围内,使受话器信号在通过音频输出模块进行电信号与音频信号转换后能够保证音质。
更为进一步的,在实施例步骤23将经过所述功放模块调整的受话器信号输出至音频输出模块,包括:
将经过所述功放模块调整的受话器信号通过底噪调试后输出至音频输出模块。
对于功放模块输出的受话器信号在经过功放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不符合标准规定或影响音质的噪声,在扬声器信号通道和音频输出模块间设置底噪调试模块,在音频输出前降低受话器信号的噪声,进一步保证音质。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底噪调试是通过在所述扬声器信号通道和所述音频输出模块之间设置电阻来进行的。
当经过功放模块输出的受话器信号噪声偏大时增加电阻值。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功放模块为数字功放模块。
数字功放(D类功放)模块效率高,能够提高音频输出装置的效率。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制功放模块采用何种类型的功放模块,甲乙类功放模块、乙类功放模块和甲类功放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将扬声器信号通道与受话器信号通道共用,能够避免因引入信号切换元件而带来的成本升高问题,同时能够避免该切换元件的失效风险。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分布于硬件模块中来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上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