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3499A - 钓鱼用旋转卷线器 - Google Patents
钓鱼用旋转卷线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33499A CN101933499A CN2010102072167A CN201010207216A CN101933499A CN 101933499 A CN101933499 A CN 101933499A CN 2010102072167 A CN2010102072167 A CN 2010102072167A CN 201010207216 A CN201010207216 A CN 201010207216A CN 101933499 A CN101933499 A CN 1019334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or
- arm
- fishing
- main body
- r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08—Pick-up detai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08—Pick-up details
- A01K89/01081—Guiding members on rotor axially rearward of spool
- A01K89/01082—Guiding members shiftable on rotor
- A01K89/01083—Guiding members shiftable on rotor to wind position by rotor driv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14—Reciprocating mechanis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121—Frame details
- A01K89/011221—Frame details with line or water shiel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持臂部的强度同时设法使转子尽可能轻量化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具体为,本发明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具有:转子(3),在一对臂部(3b)的顶端部安装有具备钓线导向部(3d)的支承构件(3c);卷筒(5),根据转子(3)的旋转通过钓线导向部(3d)卷回钓线。而且,具备从一对臂部的顶端部向转子主体部(3a)的后部延伸出的增强构件(10),增强构件(10)随着向臂部的基部侧过渡而从臂部分离与转子(3)的主体部(3a)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因手柄的旋转操作而进行联动旋转的转子的部分上具备特征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
背景技术
钓鱼用旋转卷线器通常包括具备钓线导向部的转子和卷回钓线的卷筒,构成为在通过手柄的旋转操作使所述转子旋转的同时,使所述卷筒进行往复移动。在所述转子上,在构成为圆筒状的主体部的后部两侧相对地形成有一对臂部,通过设置在一侧臂部上的所述钓线导向部,钓线被前后移动的卷筒卷回。
在上述构成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中,当鱼实际上钩而卷绕手柄时,钓线上作用有很大负荷,卷绕时转子臂部向径向内侧变形,从而有可能碰到卷筒外周。另外,在进行制动放线时,由于所述臂部的变形而造成脉动产生,存在无法顺利放线等问题。
于是,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在一对臂部的顶端部侧,将带状的增强构件与转子外周隔开规定距离圆弧状地桥形设置于钓线投放位置侧。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许第2894422号公报
但是,上述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由于与前后移动的卷筒的外周隔开规定距离而桥形设置圆弧状的增强构件,因此对一对臂部的增强不够充分,而且因为增强构件相对于卷筒外周面向径向外侧较大地伸出,所以无法实现使转子尽可能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臂部的强度并设法使转子尽可能轻量化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具有安装有支承构件的转子,在转子主体部的两侧相对地形成一对臂部,在一个所述臂部的顶端部具备钓线导向部,根据所述转子的旋转将钓线通过所述钓线导向部卷回于卷筒,其特征在于,具备从所述一对臂部的各顶端部向所述转子主体部的后部延伸出的增强构件。
根据上述构成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由于用增强构件将臂部的顶端部与转子主体部的后部之间连接,因此,即使因钓线的张力而在臂部上作用有较大负荷,该负荷也可以通过增强构件而得到分散,能够防止臂部变形等。另外,通过设置增强构件,可以防止臂部的基部壁厚化,能够设法使转子尽可能实现轻量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具有安装有支承构件的转子,在转子主体部的两侧相对地形成一对臂部,在一个所述臂部的顶端部具备钓线导向部,根据所述转子的旋转将钓线通过所述钓线导向部卷回于卷筒,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一个臂部的顶端部与另一个臂部的顶端部的增强构件,所述增强构件在随着向臂部的基部侧过渡而从臂部分离的同时,在所述一对臂部之间桥形设置,朝向卷线器主体侧呈凸状。
根据上述构成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由于在一个臂部的顶端部与另一个臂部的顶端部之间桥形设置有增强构件,因此,即使因钓线的张力而在臂部上作用有较大负荷,也可以通过增强构件实现应力分散,能够有效地增强臂部从而防止臂部变形等。另外,由于增强构件在随着向臂部的基部侧过渡而从臂部分离且朝向卷线器主体侧呈凸状桥形设置,因此,可以防止臂部的基部壁厚化,能够设法使转子尽可能实现轻量化。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保持臂部的强度同时设法使转子尽可能轻量化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整体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的转子部分的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转子的两个臂部相对的方向的侧视图。
图4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转子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转子部分的图。
图7是沿图6的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6所示的转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是转子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转子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转子部分的图,是表示增强构件的第1变形例的图。
图12是表示转子部分的图,是表示增强构件的第2变形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是转子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转子的两个臂部相对的方向的侧视图。
图15是沿图13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3所示的转子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3所示的转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转子部分的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转子的两个臂部相对的方向的侧视图。
图20是图18所示的转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将增强构件设置在臂部顶端外侧的变形例的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增强构件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卷线器主体;3-转子;3a-主体部;3b-臂部;3c-支承构件;3d-钓线导向部;5-卷筒;5c-裙部;10-增强构件;10A-中间部;20-封闭构件;23-壳构件;23b-腕部(封闭部);24-壳构件;24b-腕部(封闭部);26-封闭构件;26b-腕部(封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至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图,图1是表示钓鱼用旋转卷线器整体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转子部分的图,图3是转子的两个臂部相对的方向的侧视图,图4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图5是转子的俯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的卷线器主体1中设有进行旋转操作的手柄2、通过手柄2的旋转操作而被旋转驱动的转子3、与转子3的旋转驱动同步进行前后移动的卷筒5。
在所述卷线器主体1内,安装有所述手柄2的手柄轴2a通过轴承被支承为可以旋转,在手柄轴2a上卡合有动力传递机构6,将手柄2的旋转操作传递给所述转子3,同时传递给所述卷筒5。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6具备安装于手柄轴2a并能一体旋转的驱动齿轮(传动齿轮)7、相对于手柄轴2a在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出的旋转轴筒8。而且,在旋转轴筒8的基端侧形成有与驱动齿轮7啮合的小齿轮8a,在顶端部,通过螺合转子螺母9将所述转子3安装于旋转轴筒8。
另外,在所述旋转轴筒8的内部,前部插通有对卷回钓线的所述卷筒5进行保持的卷筒轴5a。在该卷筒轴5a上连接有公知的振动机构,在所述手柄轴2a通过手柄2的旋转操作而旋转时,卷筒轴5a沿轴向被前后往复驱动。
根据上述的构成,通过旋转操作所述手柄2,所述转子3通过所述驱动齿轮7及与其啮合的小齿轮8a(旋转轴筒8)被旋转驱动,并且所述卷筒5通过所述振动机构被前后往复驱动。此时,如以下所详述,在转子3上安装有钓线导向部,通过设置于转子3的钓线导向部,钓线均等地卷回于卷筒5的钓线卷回躯干部5b。
所述转子3具备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主体部3a,在其两侧形成有间隔大致180°的一对臂部3b。各臂部3b如图2所示,与从主体部3a的后部(卷线器主体侧)向经向外方突出的连接部3b′一起一体形成于主体部3a,并在轴向上延伸出来。由此,在主体部3a与各臂部3b之间形成间隙,如图1所示,卷筒5的裙部5c位于此部分。
在所述一对臂部3b的顶端支承有已公知的支承构件3c,其能够以支轴3c′为中心在钓线卷取位置和钓线投放位置之间转换,在一侧的支承构件3c的顶端部设有钓线导向部(线滚筒)3d。而且,在两个支承构件3c之间设有导线环3e,在支承构件3c从钓线投放位置向钓线卷取位置转换时,将钓线向钓线导向部3d引导。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不设置导线环3e的构成(无导线环型)。另外,本发明中的臂部顶端或臂部顶端部定义为意味着以臂部的基端与顶端的中间为起点处于顶端侧的部分。
在所述一对臂部3b中的一侧的内部,配设有使所述支承构件3c在钓线卷取位置和钓线投放位置之间转换并进行分开保持的转换保持机构(未图示)。另外,在所述一对臂部3b上设有增强构件10。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增强构件10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增强构件10如图3所示,在从一对臂部3b的顶端部向转子3的主体部3a的后部延伸出的同时,与主体部3a连接。此时,增强构件10如图3所示,优选设置于一对臂部3b各自的顶端部的两侧,优选设置于两侧的增强构件10为大致相同形状,从臂部3b的顶端部内侧(设有支承构件3c的部分的内侧)向基部延伸出,呈现随着向基部侧过渡而逐渐分离的形状。即,在两个臂部3b相对的方向侧视时,大致形成八字形状,由此在臂部3b的基部两侧,在与增强构件10之间存在间隙G。并且,间隙G在侧视时呈现出逐渐扩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增强构件10是在一对臂部3b之间被桥形设置的结构,其中间部10A与转子3的主体部3a的后部一体形成而连接(参照图2及图4)。因此,增强构件10如图2所示,在一对臂部3b之间不中断地连续形成,朝向卷线器主体侧呈凸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增强构件10在一对臂部3b之间朝向卷线器主体侧呈弯曲的形状,在卷筒5往复移动而移动至最接近卷线器主体侧时,至少增强构件10的最下端部分(中间部10A区域)与卷筒的裙部5c的后缘部(用P所示的线)相比更位于卷线器主体侧。更加具体地说,如用线P所示的那样,在卷筒5移动至最接近卷线器主体侧时,裙部5c的后端两侧的一部分为重叠的程度,即使卷筒5往复移动,其前后移动的状况也不会被增强构件10遮挡,能容易地进行视觉确认。
根据上述构成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通过用增强构件10将臂部3b的顶端部与转子3的主体部3a的后部之间连接,即使因钓线的张力而在臂部3b上作用有较大负荷,也可以通过增强构件10使应力分散,能够防止臂部变形等。另外,如图3至图5所示,由于无需加厚臂部3b的基部,通过使增强构件10为梁结构便可以适当地设置间隙G这样的空隙部,所以能够在设法保持臂部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实现轻量化。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增强构件10在臂部3b之间被桥形设置,朝向卷线器主体1侧呈凸状(弯曲状),同时与转子3的主体部3a的后部连接,因此,相对于臂部在径向上施加有负荷时,能够有效地分散应力,避免应力集中,更有效地增强臂部。另外,由于将增强构件10设置在臂部3b顶端部的内侧,所以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臂部3b的增强作用,同时实现提高转子3的旋转平衡。
而且,通过将两个增强构件10形成为随着从臂部3b的顶端侧部向臂部的基部侧过渡而相互分离,并且在侧视时大致呈八字形状,臂部成为所谓的尖细形状,即使由于线屑或投放时线扭曲等而产生钓线缠绕臂部,也能够容易地向前方滑脱,消除故障。另外,通过使弯曲状的增强构件10比卷筒5的裙部下缘更向下方侧突出,可以使转子部分的形状变化,实现提高外观性。
下面,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而对相同部分则赋予相同参照符号,省略详细说明。
图6至图8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图6是表示转子部分的图,图7是沿图6的B-B线的剖视图,图8是图6所示的转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表示取下臂部外壳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子3的主体部3a上形成有开口20及缺口21。开口20为矩形,形成在相对于臂部3b形成的位置呈大致90°相对的位置,在开口20的两侧形成有三角形缺口21。这样,如图7所示,为了不使臂部3b的强度降低,开口20及缺口21形成在与臂部形成位置不同的位置。而且,在开口20的下端位置一体地连接有所述增强构件10的中间部10A。
如此,通过在臂部3b之间设置向卷线器主体侧呈凸状弯曲的增强构件10,能够在设法增强臂部3b的同时,形成主体部3a的各处存在空隙部的框架结构,可极力使转子3轻量化。
而且,关于所述开口20或缺口21的形状以及形成位置可进行适当变形,也可以只形成任意一个。另外,也可以考虑到外观性而使开口或缺口的形状或位置变形。
另外,在配置于转子3的主体部3a内的卷线器主体1的前部安装有图1中所示的防水盖K,构成为可防水容纳设置在卷线器主体1的前部与旋转轴筒8之间的轴承部、反转防止机构等。
图9及图1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图9是转子部分的剖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转子的俯视图。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增强构件10的中间部10A与转子3的主体部3a的后部连接,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使弯曲状的增强构件10与转子3的主体部3a的后部连接而分离,桥形设置在臂部3b之间。
即使是这样的构成,在对臂部3b施加径向负荷时,由于能够通过增强构件10有效地分散该负荷,因此也能有效地增强臂部3b。另外,即使是这样的构成,也可以在转子3的主体部3a上形成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开口或缺口。
从图13至图17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图13是表示转子部分的图,图15是沿图13的A-A线的剖视图,图17是图13所示的转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表示取下臂部外壳的状态)。
上述转子3上设有对在臂部3b基部两侧与增强构件10之间产生的分离部G进行封闭的封闭构件20。在此,所谓的封闭构件是指为了不使钓线进入上述的因形成增强构件10而产生的双点划线所示的部分(分离部G)造成缠绕在增强构件10上而发挥作用的构件(也可以是与转子一体化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由与安装在转子3的主体部3a内部的转子分体的环状构件(圆筒状构件)构成的。
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的封闭构件20根据转子3的主体部3a的形状及从主体部向径向外方突出的连接部3b′的形状而形成,具备与圆筒状主体部3a的内周面紧密贴合的第1圆筒部20a和直径大于第1圆筒部20a的第2圆筒部20b,第2圆筒部20b对于形成在所述连接部3b′的径向内侧的内侧面3b″可呈圆弧状紧密贴合。
封闭构件20如图14的箭头方向所示,可以嵌合或压入转子的主体部3a,通过将第1圆筒部20a粘结于主体部3a的内周面3a′,同时将第2圆筒部20b周面的一部分粘结于连接部3b′的内侧面3b″(参照图13),从而一体安装于转子3。由此,封闭构件20的第2圆筒部20b封闭(盖上)图14及图15中所示的双点划线区域,防止钓线进入该区域缠绕在增强构件10上。
而且,第2圆筒部20b也可以不粘结于增强构件10的内侧面10a,既可以是接触的构成,也可以是将第2圆筒部20b周面的一部分粘结于增强构件10的内侧面10a的构成。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使封闭构件20有弹性地卡合于内周面3a′或内侧面3b″。
而且,由于在转子3上设有将形成在臂部3b基部两侧与增强构件10之间的分离部G盖上的封闭构件20,所以,即使由于钓线产生扭曲或线屑等而钓线在转子后部侧解开,也能够防止钓线缠绕在桥形设置在臂部之间的增强构件10上,防止发生断线、损伤线的情况。另外,即使在进行钓线卷取操作时,由于钓线不会挂在增强构件10上,所以也不会给卷取操作带来障碍。
另外,上述的封闭构件20具备防止钓线挂在增强构件10上的功能,并不是增强臂部3b的构件,因此优选用密度比转子3低的材料形成。例如,转子由铝等材料形成的情况下,通过用树脂等原材料形成封闭构件20可以防止转子重量化。另外,封闭构件20既可以通过粘结于转子3来固定,也可以用螺钉等构件来固定。
从图18至图2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图18是表示转子部分的图,图19是图18所示的转子的两个臂部相对的方向的侧视图,图20是图18所示的转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封闭构件是与转子的构成构件不同的构件(环状构件),构成为压入主体部3a内,但是也可以与构成转子3的构件兼用,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安装在各臂部3b表面的壳构件23一体化。
通常的构成是臂部3b中容纳有导线环的转换机构,用壳构件23覆盖其表面。所述壳构件23构成为各自覆盖各臂部,分别具备覆盖臂部3b的壳部23a和在壳部23a下端侧向周向两侧呈圆弧状延伸出的一对腕部(封闭部)23b(在图19中只图示一对腕部中的一个)。而且,一对腕部23b封闭(盖上)图18中所示的双点划线区域即分离部G,防止钓线进入该区域缠绕在增强构件10上。
而且,在用螺钉23d等将壳构件23安装于臂部3b时,腕部23b的顶端部接触增强构件10中间部10A的内侧面10a。在此情况下,如果是将转换机构集中在一对臂部中的一个臂部3b的构成,则由于另一个壳构件无需取下,因此另一个壳构件侧的腕部23b也可以通过粘结等来固定于增强构件10。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封闭构件(具有封闭功能的腕部23b)与转子3的构成构件一体化,所以能够使转子3更加轻量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
上述的增强构件10的形状可进行适当变形。例如,如图11所示,在朝向卷线器主体侧凸状形成时,也可以不是弯曲状,而大致为V字形等,也可以是直线形。另外,增强构件10的表面也可以不是平坦面,例如如图12所示,可以使中间部为厚壁部10B,使该部分与转子3主体部3a的后部连接。通过如此构成,可以实现连接部分的强度提高。此外,增强构件10的壁厚也可以进行适当变形,在与转子3主体部的连接位置方面,如果不对卷筒5的前后移动造成障碍,则也可以进行适当变形。
另外,上述的增强构件虽然示出了连续地形成并在臂部之间桥形设置的构成,但是,例如也可以不使中间部分连续,而是其端部位置与主体部3a连接的构成。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增强构件10设置在臂部3b顶端部的内侧,如图21、图22所示,也可以将其设置在外侧。此时,支承构件3c的支轴3c′设置在内侧。
另外,上述的封闭构件只要构成为能有效地封闭分离部G即可,也可以作为与转子一起一体形成的部分例如将臂部3b的基部及增强构件10的中间部10A一体连接等来构成。
Claims (14)
1.一种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具有安装有支承构件的转子,在转子主体部的两侧相对地形成一对臂部,在一个所述臂部的顶端部具备钓线导向部,根据所述转子的旋转将钓线通过所述钓线导向部卷回于卷筒,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所述一对臂部的各顶端部向所述转子主体部的后部延伸出的增强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构件随着从臂部的顶端部向基部侧过渡而从臂部分离与所述转子的主体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构件在所述一对臂部之间向卷线器主体侧呈凸状弯曲形成,其中间部与所述转子主体部的后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的主体部上形成有开口及/或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筒往复移动而移动至最接近卷线器主体侧时,所述增强构件上的至少中间部与卷筒裙部的后缘部相比更位于卷线器主体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于所述转子并将形成在所述臂部的基部与所述增强构件之间的分离部盖上的封闭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构件由安装在所述转子的主体部内部的环状构件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构件与安装在所述转子的臂部的壳构件被一体化。
9.一种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具有安装有支承构件的转子,在转子主体部的两侧相对地形成一对臂部,在一个所述臂部的顶端部具备钓线导向部,根据所述转子的旋转将钓线通过所述钓线导向部卷回于卷筒,其特征在于,
具备连接一个臂部的顶端部与另一个臂部的顶端部的增强构件,
所述增强构件在随着从臂部的顶端部向基部侧过渡而从臂部分离的同时,在所述一对臂部之间桥形设置,朝向卷线器主体侧呈凸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的主体部上形成有开口及/或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筒往复移动而移动至最接近卷线器主体侧时,所述增强构件上的至少中间部与卷筒裙部的后缘部相比更位于卷线器主体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于所述转子并将形成在所述臂部的基部与所述增强构件之间的分离部盖上的封闭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构件由安装在所述转子的主体部内部的环状构件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用旋转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构件与安装在所述转子的臂部的壳构件一体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153739A JP4939573B2 (ja) | 2009-06-29 | 2009-06-29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JP2009-153739 | 2009-06-29 | ||
JP2009-178215 | 2009-07-30 | ||
JP2009178215A JP5021699B2 (ja) | 2009-07-30 | 2009-07-30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3499A true CN101933499A (zh) | 2011-01-05 |
CN101933499B CN101933499B (zh) | 2013-08-14 |
Family
ID=43216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072167A Active CN101933499B (zh) | 2009-06-29 | 2010-06-22 | 钓鱼用旋转卷线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33492B2 (zh) |
EP (1) | EP2277375B1 (zh) |
KR (1) | KR101182031B1 (zh) |
CN (1) | CN101933499B (zh) |
ES (1) | ES2435002T3 (zh) |
PL (1) | PL2277375T3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37792A (zh) * | 2019-10-25 | 2020-01-03 | 厦门楷铭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感应报警功能的钓鱼卷线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95321B2 (ja) | 2013-02-28 | 2016-09-21 |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JP6389370B2 (ja) * | 2014-03-28 | 2018-09-12 |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JP7113707B2 (ja) | 2018-09-14 | 2022-08-05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JP1664452S (zh) * | 2019-12-12 | 2020-07-27 | ||
JP1664453S (zh) * | 2019-12-12 | 2020-07-27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99209A (en) * | 1989-11-27 | 1993-04-06 | Wellesley Research Associates, Inc. | Fish hook attachment for fish hook construction |
US5312067A (en) * | 1991-05-07 | 1994-05-17 | Shimano Inc. | Spinning reel |
US5605298A (en) * | 1993-12-22 | 1997-02-25 | Daiwa Seiko, Inc. | Fishing spinning ree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75112A (en) * | 1983-12-07 | 1988-10-04 | Urso Charles L | Apparatus for line casting and reeling with power assisted cast |
FR2760321B1 (fr) * | 1997-03-06 | 1999-05-07 | Mitchell Sports | Moulinet de peche a arceau de retenue |
SG104324A1 (en) * | 2001-05-22 | 2004-06-21 | Shimano Kk | Spinning reel rotor |
JP2003225038A (ja) * | 2002-02-04 | 2003-08-12 | Shimano Inc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
JP3999544B2 (ja) | 2002-03-26 | 2007-10-31 |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
-
2010
- 2010-06-22 CN CN2010102072167A patent/CN101933499B/zh active Active
- 2010-06-24 KR KR1020100059826A patent/KR101182031B1/ko active Active
- 2010-06-29 US US12/825,804 patent/US8033492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6-29 PL PL10167675T patent/PL2277375T3/pl unknown
- 2010-06-29 EP EP10167675.7A patent/EP2277375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6-29 ES ES10167675T patent/ES2435002T3/es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99209A (en) * | 1989-11-27 | 1993-04-06 | Wellesley Research Associates, Inc. | Fish hook attachment for fish hook construction |
US5312067A (en) * | 1991-05-07 | 1994-05-17 | Shimano Inc. | Spinning reel |
US5605298A (en) * | 1993-12-22 | 1997-02-25 | Daiwa Seiko, Inc. | Fishing spinning reel |
JP2894422B2 (ja) * | 1993-12-22 | 1999-05-24 |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37792A (zh) * | 2019-10-25 | 2020-01-03 | 厦门楷铭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感应报警功能的钓鱼卷线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PL2277375T3 (pl) | 2014-01-31 |
KR101182031B1 (ko) | 2012-09-11 |
US8033492B2 (en) | 2011-10-11 |
ES2435002T3 (es) | 2013-12-18 |
US20100327097A1 (en) | 2010-12-30 |
EP2277375B1 (en) | 2013-08-14 |
EP2277375A1 (en) | 2011-01-26 |
KR20110001910A (ko) | 2011-01-06 |
CN101933499B (zh) | 2013-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33499A (zh) | 钓鱼用旋转卷线器 | |
EP2074884B1 (en) | Spool of fishing reel | |
KR20100118504A (ko) | 듀얼 베어링 릴의 스풀 | |
US20060071107A1 (en) | Handle knob and handle assembly for a fishing reel | |
JP2010252735A5 (zh) | ||
KR100433369B1 (ko) | 스피닝릴의프레임구조 | |
US8939391B2 (en) | Spinning reel body and spinning reel | |
KR100942709B1 (ko) | 스피닝 릴의 로터 | |
JP2002000136A (ja)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 |
EP1108356A1 (en) | Spinning reel spool | |
KR20040019947A (ko) | 스피닝 릴의 낚싯줄 안내 기구 | |
CN1386410A (zh) |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 | |
US7077349B2 (en) | Fishing line guide mechanism for spinning reel | |
JP4121869B2 (ja)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 |
KR20040031656A (ko) | 스피닝 릴의 낚싯줄 안내 기구 | |
JP3926044B2 (ja)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釣り糸案内機構 | |
KR102462482B1 (ko) | 핸들 조립체 | |
JP2011004706A (ja)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
JP3510466B2 (ja)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
JP2001103886A (ja) | 両軸受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 |
JP5021699B2 (ja) |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 |
KR200493304Y1 (ko) | 낚시 바늘 걸이부를 구비한 낚시 릴 | |
KR100519954B1 (ko) | 낚시용스피닝릴 | |
JP2016067206A5 (zh) | ||
KR200227096Y1 (ko) | 낚시용 릴의 조립형 로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Owner name: GLOBERIDE,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DAIWA SEIKO INC.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Globeride, In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Daiwa Seiko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