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27841A - 制袋包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袋包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7841A
CN101927841A CN2010102073507A CN201010207350A CN101927841A CN 101927841 A CN101927841 A CN 101927841A CN 2010102073507 A CN2010102073507 A CN 2010102073507A CN 201010207350 A CN201010207350 A CN 201010207350A CN 101927841 A CN101927841 A CN 101927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eated
packing
bag
mak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73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7841B (zh
Inventor
宫本秀史
小池伸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hi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hid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d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hid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27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7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7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78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1/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61/18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making package-opening or unpacking elements
    • B65B61/188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making package-opening or unpacking elements by applying or incorporating profile-strips, e.g. for reclosable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9/00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e.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in flat, folded, or tubula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Subdividing filled flexible tubes to form packages
    • B65B9/10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in preformed tubular webs, or in webs formed into tubes around filling nozzles, e.g. extruded tubular webs
    • B65B9/20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in preformed tubular webs, or in webs formed into tubes around filling nozzles, e.g. extruded tubular webs the webs being formed into tubes in situ around the filling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9/00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e.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in flat, folded, or tubula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Subdividing filled flexible tubes to form packages
    • B65B9/10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in preformed tubular webs, or in webs formed into tubes around filling nozzles, e.g. extruded tubular webs
    • B65B9/20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in preformed tubular webs, or in webs formed into tubes around filling nozzles, e.g. extruded tubular webs the webs being formed into tubes in situ around the filling nozzles
    • B65B9/207Enclos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quantities of material, in preformed tubular webs, or in webs formed into tubes around filling nozzles, e.g. extruded tubular webs the webs being formed into tubes in situ around the filling nozzles the web advancing continuous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75/008Standing pouches, i.e. "Standbeut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70/00Making flexible containers, e.g. envelopes or bags
    • B31B70/008Stiffening or reinforc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70/00Making flexible containers, e.g. envelopes or bags
    • B31B70/74Auxiliary operations
    • B31B70/81Forming or attaching accessories, e.g. opening devices, closures or tear strings
    • B31B70/813Applying closures
    • B31B70/8131Making bags having interengaging closure elements
    • B31B70/8132Applying the closure elements in the machine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220/00Specific aspects of the packaging operation
    • B65B2220/12Creating additional longitudinal welds on horizontal or vertical form fill seal [FFS] machines for stiffening packages or for creating package e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s And Plastic Fillers For Packaging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袋包装装置,包括制袋包装机构和折褶部形成机构。该折褶部形成机构被配置成将包装材料从平面状态变形为具有包括由三条折痕形成的折褶部的截面形状的带折褶的状态,并将包装材料送至制袋包装机构。折褶部形成机构包括限定包装材料的传送路径的一部分的传送路径调整部,该传送路径调整部将包装材料弯曲多次。制袋包装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折褶部倾斜的倾斜部件,和设置在倾斜部件下游的传送角度改变部件。

Description

制袋包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袋包装装置,并且特别涉及用于制造具有折褶部的袋子的制袋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早已存在一种制袋包装装置,能够利用薄片包装材料在制造袋子的同时,将小吃或其他包装物品填充入袋子的内部。自立型袋子是由制袋包装装置制成的袋子的实例,这种自立型袋子包括诸如图1A和1B所示的自立型袋、和诸如图11所示的褶裥袋。自立型袋子具有易于陈列物品的优点和优良的展示效果,因此近来对于这种袋子的需求不断增加。
褶裥袋在矩形筒的四角处具有压边或棱部。该压边通过部分地折叠包装材料而形成(例如,见国际公开号第WO 01/24999号)。在诸如图1A和1B中所示的那种直立型袋的上部,形成有一个大折褶部用于安装拉链,使这种袋子在打开后可以被重新密封。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公开的专利申请可以知道需要一种改进型制袋包装装置。本发明致力于满足本领域的这种需求以及其他需求,从本公开中这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的直立型袋的大折褶部和褶裥袋的压边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形成。然而,与在褶裥袋中形成的压边相比,在直立型袋中形成的折褶部具有更大的重叠包装材料部分。因此,当通过与上述用于制造褶裥袋的方法相同的方法部分地折褶包装材料时,在所制造的袋子上形成了不希望形成的过多的皱褶。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袋包装装置,该制袋包装装置在制造具有折褶部的袋子时减少在袋子上形成的皱褶。
根据第一方面的制袋包装装置包括制袋包装机构和折褶部形成机构。制袋包装机构被配置成用于制造将物品包装在其中的袋子。折褶部形成机构被配置成使包装材料从平面状态变形为带折褶的状态,并将包装材料传送至制袋包装机构,其中所述带折褶的状态具有包括由三条折痕形成的折褶部的截面形状。该折褶部形成机构具有限定包装材料的传送路径的一部分的传送路径调整部,该传送路径调整部被配置成多次弯曲包装材料。
制袋包装装置包括制袋包装机构、折褶部形成机构、倾斜部件和传送角度改变部件。制袋包装机构被配置成制造将物品包装在其中的袋子。折褶部形成机构被配置成使包装材料从平面状态变形为具有带折褶的状态,并且将包装材料传送至制袋包装机构,其中所述带折褶的状态具有包括由三条折痕形成的折褶部的截面形状。倾斜部件被配置成使折褶部倾斜以便与包装材料的除折褶部以外的区域大体上平行。传送角度改变部件相对于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被设置在倾斜部件的下游,并且被配置成改变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该传送角度改变部件被设置在从假想平面向着形成折褶部的一侧偏移的位置,该假想平面通过向着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延伸在折褶部形成机构中的除折褶部以外的区域的传送面而得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从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显而易见,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所附附图一起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A是由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制造的直立型袋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1B是图1A中所示的直立型袋的侧视图;
图2是制袋包装装置的外部透视图;
图3是显示在制袋包装装置中薄膜的传送路径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是制袋包装装置的折褶部形成单元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A是显示制袋包装装置的传送路径调整部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B是显示通过制袋包装装置的传送路径调整部的薄膜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C是制袋包装装置的折褶部形成单元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5D是显示传送路径调整部的通道部件和盖部件的配置的图;
图6是折褶部形成部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7是显示沿图4中的虚线7-7观察时折褶部形成部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部分截面视图;
图8是薄膜导引部的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9A是显示从图4中的虚线9A-9A观察时折褶部相对于薄膜的主体部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9B是显示从图4中的虚线9B-9B观察时折褶部相对于薄膜的主体部和倾斜部件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9C是显示从图4中的虚线9C-9C观察时折褶部相对于薄膜的主体部和倾斜部件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9D是显示从图4中的虚线9D-9D观察时折褶部相对于薄膜的主体部和倾斜部件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制袋包装单元的示意侧视图;以及
图11是显示褶裥袋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选择性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从本公开中可以得知,本发明的下述各实施方式仅用于示例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1。在以下说明中,图2所示的制袋包装装置1的前侧指的是制袋包装装置1的安装液晶显示器7的一侧。关于制袋包装装置1的术语“左”和“右”指的是从前方观察制袋包装装置1的情况,而关于制袋包装装置1的术语“上游”和“下游”指的是相对于薄膜F的传送方向的上游和下游方向。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1制造图1A和1B中所示的袋子10。图1A是袋子10的透视图,图1B是袋子10的侧视图。袋子10具有在袋子上部形成的大折褶部FF、具有底面11和包围底面11的压边部FH、FH的底部FT、和构成袋子10的其余部分的中部FM。袋子10是自立型袋,其中底部FT是支撑部。折褶部FF具有上密封区域Q1、切断区域Q2、和拉链安装区域Q3。上密封区域Q1被热封。在切断区域Q2中形成有多个穿孔。上密封区域Q1可以通过撕破穿孔而与折褶部FF的其余部分分开。拉链ZP被安装在拉链安装区域Q3上。因此,袋子10在被打开后(上密封区域Q1被分离后)可以再次被密封。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1首先在预定位置折褶片形薄膜F以形成折褶部FF和压边部FH、FH。随后,制袋包装装置1将薄膜F模塑成为圆筒形或管形,并热封(热焊)薄膜F的重叠部L1和左、右密封区域12、12,由此形成袋子10。
制袋包装装置的整体构造
首先,使用图2说明制袋包装装置1的整体构造。制袋包装装置1是用于将小吃或其他物品包装在袋子中的机器。制袋包装装置1主要包括用于将物品包装进袋子中的制袋包装单元5(制袋包装机构)、用于将形成袋子10的薄膜F供应到制袋包装单元5中的薄膜供应单元2、用于将由薄膜供应单元2供应的薄膜F传送到制袋包装单元5的薄膜传送单元、以及安装在所述薄膜从薄膜供应单元2传送到制袋包装单元5的路径上的折褶部形成单元3(折褶部形成机构)。在制袋包装单元5的右侧,设置有面向下(downward-facing)的操作开关6。另外,用于显示操作状态的液晶显示器7被设置在用户操作操作开关6时可见的位置上。以下说明制袋包装装置1的各部件的配置。
各部件的配置
(1)薄膜供应单元
薄膜供应单元2将片形薄膜F供应到下面将描述的制袋包装单元5的成形机构50。薄膜供应单元2具有薄膜辊20。薄膜F被卷绕在其上的薄膜卷2a被设置在薄膜辊20上。薄膜辊20由电机(未示出)旋转。结果,薄膜F从薄膜卷2a拉出。从薄膜供应单元2供应到制袋包装单元5的薄膜F通过下文将描述的薄膜传送单元的运转而被传送到制袋包装单元5。
(2)薄膜传送单元
薄膜传送单元主要包括一对下拉传送带14、14,多个薄膜传送辊15a、薄膜传送辊15b(传送角度改变部件)和张力辊。
如图2所示,该对下拉传送带14、14设置在下文描述的制袋包装单元5中,并且由支撑部件支撑。下拉传送带14、14设置成关于纵向延伸管501两侧对称(图10)。下拉传送带14、14被配置成与缠绕在所述管501上的筒状薄膜相接触并且在把持所述薄膜的同时向下传送所述薄膜。
薄膜传送辊15a、15b和张力辊被设置在薄膜F的传送路径中。从薄膜供应单元2的薄膜卷2a放出的薄膜被引导以绕过薄膜传送辊15a、15b和张力辊。因此,薄膜F在预定量的张力下从薄膜供应单元2传送至制袋包装单元5(见图3)。如图3所示,薄膜F的传送角度在薄膜每次通过薄膜传送辊15a、15b时改变。
薄膜传送辊15b被支撑在位于折褶部形成单元3的下游侧上的支撑机构(未示出)上。该支撑机构通过支撑部件支撑薄膜传送辊15b,所述支撑部件设置在折叠形成单元3的下游侧、薄膜F沿宽度方向的两端。支撑机构被配置成使薄膜传送辊15b的支撑位置可以在薄膜F的折褶部FF的高度方向(即图3中的垂直方向)上改变。在本实施方式中,薄膜传送辊15b被支撑的位置根据薄膜F内的折褶部FF的高度大小h1(图8)确定。详细的说明将在下文给出的薄膜导引部34的说明中一同进行。
(3)折褶部形成单元
接着,利用图4至图8说明折褶部形成单元3。
折褶部形成单元3是用于形成薄膜F中的折褶部FF的单元。折褶部形成单元3还形成薄膜F中的压边部FH、FH。
折褶部形成单元3被分为两个主区域,即,如图4所示区域R1、R2。区域R1(第一传送区域)是已具有折褶部FF或相当于折褶部FF的部分(以下称折褶部)的薄膜F被传送而通过的区域。具体地,区域R1是具有包括折褶部FF的截面形状的薄膜F被传送通过的区域。折褶部FF包括三条大致上平行排列的折痕折褶的部分。区域R2(第二传送区域)设置在区域R1的上游,并且区域R2具有相对于区域R1中的薄膜F的传送方向倾斜相当大程度的表面。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域R2相对于在区域R1中大致水平地被传送的薄膜F的传送表面倾斜45度。折褶部形成单元3主要包括传送路径调整部31、折褶部形成部32(图7)、压边形成部33(图7)和薄膜导引部34(图8)。
a)传送路径调整部
传送路径调整部31设置在区域R2中,如图4中所示。传送路径调整部31限定薄膜F的传送路径。传送路径调整部31主要包括多个块体(block)B1、B2、B3,如图5A中所示。块体B1、B2、B3包括五角形块体B1和三角形块体B2、B3。块体B1、B2、B3均具有预定高度h的侧面。具体地,五角形块体B1具有五边形的底面和上表面,以及从底面向上表面垂直延伸的高度h的侧面。三角形块体B2、B3具有三角形的底面和上表面,以及具有从底面向上表面垂直延伸的高度h的侧面。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块体B1、B2、B3被设置成相对于区域R1的折褶部形成部32倾斜45度,如图4所示。
五角形块体B1设置在传送路径调整部31的上游。三角形块体B2、B3均设置在五角形块体B1的下游。三角形块体B2的边缘S22和三角形块体B3的边缘S32被设置成与薄膜导引部34的上游导引部件341高度相同,如下文中所示。五角形块体B1和三角形块体B2、B3被设置成在薄膜F的传送方向上相互间形成有较小的间隙。所述小的间隙具有可以使薄膜F通过的尺寸。
另外,五角形块体B1和三角形块体B2、B3被设置成在高度h方向上相互间不对齐。具体地,三角形块体B2、B3的底面被设置在在高度h的方向上比通过延伸五角形块体B1的上表面而获得的假想平面更高的位置(见图5A和5B)。
如图5D所示,传送路径调整部31在块体B1、B2、B3的上底上设置有盖部件C2和通道部件C1。块体B1、B2、B3和通道部件C1形成接触部,该接触部配置成与薄膜接触以改变薄膜的传送角度。通道部件C1在传送路径调整部3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被设置成面向三角形块体B2的边缘S22和三角形块体B3的边缘S32。薄膜F与通道部件C1相接触并且与三角形块体B2的边缘S22和三角形块体B3的边缘S32相接触,并且,传送角度由三角形块体B2的边缘S22和三角形块体B3的边缘S32改变。盖部件C2设置在通道部件C1的上游,并且盖部件C2与在三角形块体B2、B3的上底S212、S312上传送的薄膜F相接触且稳定薄膜F的传送。
结果,薄膜F通过经过传送路径调整部31中的块体B1、B2、B3中的间隙而被弯曲,并且在传送角度被改变的同时,形成折褶对应部和其它非折褶部(即,除了折褶对应部以外的薄膜的剩余部分),如图5B所示。具体地,首先,薄膜F沿五角形块体B1的底面传送。薄膜F由五角形块体B1的边缘S11、S12(第一接触段)弯曲,并且传送角度被改变(第一次传送角度改变)。然后薄膜F通过五角形块体B1的侧面S111与三角形块体B2的侧面S211之间的间隙,以及五角形块体B1的侧面S121和三角形块体B3的侧面S311之间的间隙。具体地,薄膜F沿五角形块体B1的侧面S111和S121以及三角形块体B2的侧面S211和三角形块体B3侧面S311传送。由于薄膜F通过下拉传送带14、14沿箭头D1的方向拉动(见图5B),则薄膜F在靠近五角形块体B1的边缘S11和S12相交的顶边部分通过三角形块体B2的边缘S23(第三接触段)与三角形块体B3的边缘S33(第三接触段)之间的间隙,并且在从三角形块体B2、B3的下底延伸的辊38、38之间通过(见图5B和5C)。因此,在薄膜F中形成了折褶对应部。折褶对应部是由图5B中显示的三条折痕限定的部分,该折褶对应部将通过如下所述的折褶部形成部32而被形成在折褶部FF中。
除了折褶对应部,沿三角形块体B2、B3的侧面S211、S311传送的薄膜F的其余部分与三角形块体B2的边缘S21(第二接触段)和三角形块体B3的边缘S31(第二接触段)接触,并被弯曲,并且传送角度被进一步改变(第二次传送方向改变)。随后,薄膜F除了折褶对应部以外的其余部分沿三角形块体B2、B3的上底S212、S312传送。薄膜F除了折褶对应部以外的其余部分与三角形块体B2、B3的边缘S22、S32处的通道部件C1(第四接触段)相接触,由此,传送角度被进一步改变(第三次传送角度改变)。
b)折褶部形成部
折褶部形成部32设置在图4所示的区域R1中。在折褶部形成部32中,上述在传送路径调整部31中形成的折褶对应部被形成在折褶部FF中。如图6所示,折褶部形成部32主要包括加热器321、拉链插入部件322、和上游辊和下游辊(未示出)。加热器321对被传送至折褶部形成部32的薄膜F的折褶对应部上的预定位置加热。加热器321具有上端加热器321a、321a以及底端加热器321b、321b。上端加热器321a、321a对与折褶部FF的上密封区域Q1相对应的折褶对应部的上端部分加热。底端加热器321b、321b对与折褶部FF的拉链安装区域Q3相对应的折褶对应部的底端部分加热。拉链插入部件322是在折褶部形成部32中从上游延伸至下游的部件,如图6所示。拉链插入部件322将从图6中的箭头D2所示的位置引入的拉链ZP插入薄膜F的位于折褶对应部中的重叠部分中。从传送路径调整部31传送的薄膜F的折褶对应部被夹持在上游辊之间,由此,所述薄膜被折褶并且向下游传送。下游辊按压由加热器321加热的薄膜F的折褶对应部的两侧并且使该两侧面结合在一起。
c)压边形成部
在图4中所示的区域R1中还设置有压边形成部33。压边形成部33主要包括折褶辊331、331和加热器332、332,如图7所示。折褶辊331、331部分地折褶薄膜F。加热器332、332对由折褶辊331、331折褶的部分的两侧加热。随后在两侧按压被加热的部分并由辊将其结合在一起(未示出)。由此在薄膜F中形成压边部FH、FH。
d)薄膜引导部
薄膜引导部34也被设置在图4中所示的区域R1中。薄膜引导部34将薄膜F导入制袋包装单元5中。薄膜引导部34主要包括上游引导部件341、下游引导部件342、和倾斜部件343。
上游引导部件341具有多个在薄膜F的传送方向上从上游至下游延伸的平板部件。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平板部件彼此隔预定间隙设置在薄膜F的宽度方向上,以使得相对于制袋包装装置1的安装表面处于大致水平。在薄膜被传送时,折褶部FF,折褶对应部和压边部FH、FH,或者与压边部FH、FH相对应的部分通过形成在以彼此预定的间隙设置的平板部件之间的间隙(见图7)。上游引导部件341与主体部FB相接触,该主体部FB是薄膜F除了折褶部FF、折褶对应部和压边部FH、FH或者与压边部FH、FH相对应的部分之外的部分。
如图4和图8所示,下游引导部件342具有多个设置在上述上游引导部件341的下游并且朝着薄膜传送辊15b延伸的平板部件。下游引导部件342的多个平板部件与上游引导部件341一样彼此隔预定的间隙设置在薄膜F的宽度方向上。折褶部FF(折褶对应部)和压边部FH、FH(压边部FH、FH对应部)通过彼此隔预定的间隙设置的多个平板部件之间的间隙。
下游引导部件342以相对于上游引导部件341的预定的倾斜角设置。根据薄膜传送辊15b的支撑位置确定该预定的倾斜角。如上所述,薄膜传送辊15b由支撑机构支撑,使得其可以在薄膜F中的折褶部FF的高度h1方向上运动,并且基于在薄膜F中形成的折褶部FF的高度尺寸h1来调节薄膜传送辊15b在折褶部FF的高度方向上被支撑的支撑位置。具体地,调节薄膜传送辊15b的支撑位置,使得薄膜F与薄膜传送辊15b相接触的位置FR位于假想平面FBH和假想位置FFH之间,并且使得从位置FR至假想平面FBH的距离h2大于从位置FR至假想位置FFH的距离h3,如图8所示。假想平面FBH是通过假想将薄膜F的主体部FB的传送面在传送方向上延伸而获得的平面,其中该薄膜由上游引导部件341引导。假想位置FFH是通过假想使薄膜F中的折褶部FF的上端(自由端)在传送方向上延伸而获得的位置。更为具体地,薄膜传送辊15b在从位置FR至假想平面FBH的距离h2略微大于折褶部FF的高度h1的一半(h2>h1÷2)的位置被支撑。
倾斜部件343被设置在设置有下游引导部件342的区域中。倾斜部件343包括与由折褶部形成部32所形成的折褶部FF相接触的杆部,并且使折褶部以与薄膜F的主体部FB相类似的倾斜程度倾斜,如图9A至9D所示。
(4)制袋包装单元
下面,将利用图10说明制袋包装单元5。制袋包装单元5主要包括成形机构50、垂直密封机构18、水平密封机构17、和用于支撑这些机构的支撑架11。外壳12被装配在支撑架11的外部(见图2)。
a)成形机构
成形机构50将从薄膜供应单元2送来的薄膜F成形为圆筒形状。成形机构50主要包括管501和成形机502。
管501是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圆筒形部件,管501在上端和下端具有开口。管501被设置得以从支撑架11的顶板29的中心附近形成的开口垂直通过,并且经由支架(未示出)固定到成形机502上。从设置在制袋包装单元5上方的电脑秤9按规定量落下的产品被送到管501上端的开口。电脑秤9是包括折褶部(fold)、池斗、轻量斗、收集/排放槽和其他部件的组合计量装置。
成形机502被设置成围绕管501。成形机502的形状为,使得当薄膜F通过成形机502和管501之间的间隙时从薄膜供应单元2传送的薄膜F被塑造成圆筒形的形状。成形机502被固定于支撑在支撑架11上的成形机构支撑部件503的基板上。
b)垂直密封机构
垂直密封机构18沿着沿袋子10延伸的拉链ZP的长度方向热封被制造的袋子10。垂直密封机构18被支撑在从支撑架11的顶板29悬挂的支撑部件(未示出)上。垂直密封机构18具有加热器、由加热器加热的加热器传送带、和其他部件。垂直密封机构18通过用规定压力将卷绕在管501上的圆柱形薄膜的从上游延伸至下游的重叠区域L1挤按压到管501的表面上的同时,加热并密封重叠区域L1。
垂直密封机构18还具有切割工具(未示出),由切割工具在折褶部FF的切断区域Q2中形成穿孔。
c)水平密封机构
水平密封机构17沿着与沿袋子10延伸的拉链ZP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热封被制造的袋子10。水平密封机构17设置在垂直密封机构18的下游并且被支撑在支撑架11上。水平密封机构17具有一对密封钳。密封钳在水平平面上相互同步地前后运动,从而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并且当彼此最靠近时挤压圆筒状薄膜F的两侧。密封钳的内部具有加热器,并且由加热器加热密封两侧被压紧的圆筒状薄膜的密封区域12、12。通过一次按压操作,密封钳同时在由制袋包装装置1连续制造的两个袋子10、10中的第一个被制造的袋子10(第一个袋子)的一侧上形成密封区域12以及在第二个被制造的袋子10(第二个袋子)的一侧上形成密封区域12。另外,切割工具(未显示)被内置于一对密封钳中的一个上,并且由切割工具横向地切割通过单次双边的按压操作而被热封的区域的中心。通过该切割,将袋子10一次一个地从横向延伸的圆筒状薄膜上切割分离。
(5)制袋包装装置的操作
当下拉传送带14、14被驱动时,薄膜F从薄膜供应单元2的薄膜卷被拉出。薄膜F被缠绕在薄膜传送辊15a、15b上,并且被传送至制袋包装单元5的成形机构50(见图3)。在薄膜F被传送到成形机构50的过程中通过折褶部形成单元3。
在薄膜F通过折褶部形成单元3时,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在传送路径调整部31中被改变。在传送路径调整部31中,薄膜F的一部分通过三角形块体B2的边缘S23和安装在其底侧的杆38之间的间隙,以及三角形块体B3的边缘S33和安装在其底侧的杆38之间的间隙(见图5B和5C)。因此,在薄膜F中形成折褶对应部。随后,薄膜F通过折褶部形成部32和压边形成部33。具体地,薄膜F的一部分通过折褶部形成部32,而薄膜F的另一部分通过压边形成部33,如图7所示。因此,在薄膜F的宽度方向上形成折褶部FF和压边部FH、FH。这时,作为薄膜F除了折褶部FF和压边部FH、FH以外的部分的主体部FB沿上游引导部件341传送。薄膜F的主体部FB随后沿着下游引导部件342向着设置在下游的薄膜传送辊15b向下游传送。薄膜F中的折褶部FF由倾斜部件343以与薄膜F的主体部FB相似的倾斜度倾斜。换言之,折褶部FF被推向与折褶部FF相邻的薄膜F的相邻部分,以与该相邻部分大体上平行。薄膜F通过薄膜传送辊15b,由此传送角度被改变,然后薄膜F被传送到制袋包装单元5。
在制袋包装单元5的成形机构50中,具有折褶部FF和压边部FH、FH的薄膜F被沿着成形机502的表面传送,并且以折褶部FF和压边部FH、FH平行于所述管501的中心轴延伸的状态围绕所述管501卷绕。绕所述管501卷绕的薄膜F由垂直密封机构18在将会成为垂直密封区域L1的区域热封。然后,薄膜F由水平密封机构17在将会成为筒状薄膜的左、右密封区域12、12的区域处被热封。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
(1)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1使薄膜F在折褶部形成单元3中被弯折多次,并且改变薄膜F的传送角度。因此,当薄膜F移动到折褶部形成部32时,薄膜F的预定的部分被弯曲成足够程度,逐渐形成为折褶部FF。由于薄膜F的传送角度被阶段性地改变以便限定传送路径,所以能够减少在袋子10上形成的皱褶。
(2)在折褶部形成单元3中,薄膜F还沿五角形块体B1的底面和侧面S111和S121、三角形块体B2的侧面S211和上表面S212、以及三角形块体B3的侧面S311和上表面S312传送。薄膜F的传送角度还通过薄膜F与块体B1、B2、B3的边缘S11、S12、S21、S31,…相接触而被改变。由于薄膜F被沿着这些表面传送,所以可以使薄膜F的传送稳定。
另外,与薄膜F相接触的部分相对于第一传送区域R1呈45度角。因此,可以在薄膜F中可靠地形成折褶部FF。
(3)包括在传送路径调整部31中的五角形块体B1和三角形块体B2、B3的位置在五角形块体B1和三角形块体B2、B3的侧面的高度h方向上可以不对齐,或者这些侧面的高度h可以被增加或者被减少,由此在折褶部形成部32中形成的折褶部FF的尺寸(高度)可以被改变。
(4)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1中,以相对于折褶部形成部32呈一定倾斜度地设置传送路径调整部31。因此,折褶部形成单元3的整体长度能够被减小,从而能够节省空间。
(5)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1中,从预定的位置D2引入拉链ZP,并且通过使用拉链插入部件322使拉链ZP被插入折褶对应部。因此不必提供与袋子大小相匹配的拉链ZP,可以使用连续的长拉链ZP。
(6)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1在设置于制袋包装单元5前面的折褶部形成单元3中形成薄膜F中的大的折褶部FF。该大折褶部FF由薄膜F的预定位置上形成三条折痕,并通过加热被固定。当具有折褶部FF的薄膜F被传送至制袋包装单元5时,制袋包装装置1使折褶部FF以与薄膜F的主体部FB相类似的倾斜度倾斜,并且在进入制袋包装单元5之前由薄膜传送辊15b改变薄膜F的传送角度。
在薄膜传送辊15b设置在从由上游引导部件341引导的薄膜F的主体部FB的传送面延伸的位置的情况下,因为薄膜F的折褶部FF的高度h1较高,由此薄膜F的主体部FB将被弄皱。结果,在向制袋包装单元5的传送过程中薄膜F将被弄皱,从而在薄膜F的传送中可能产生异常。
然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薄膜传送辊15b被支撑在能使辊在薄膜F的折褶部FF的高度方向上移动的支撑机构上,并且根据薄膜F的折褶部FF的高度尺寸h1确定薄膜传送辊15b被支撑的位置。也就是,薄膜传送辊15b的位置被调整,使得薄膜F与薄膜传送辊15b相接触的位置FR位于折褶部FF的高度h1的中部以下。因此在在传送薄膜F的过程中形成皱褶的可能性会减少。
(7)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1中,拉链ZP被安装在薄膜F的拉链安装区域H3上。当拉链ZP被安装在薄膜F上时,薄膜F在拉链安装区域H3的延展性不同于薄膜F的其他区域的延展性,从而薄膜可能被拉伸。这种效果使得在薄膜F的其他部分上更为容易形成皱褶。然而,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1在沿着上游引导部件341和下游引导部件342传送薄膜的同时,将薄膜F的主体部FB传送至薄膜传送辊15b。因此,在薄膜F中形成的皱褶通过传送过程能够被减少。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1将薄膜F向着设置在预定位置的薄膜传送辊15b传送,同时使折褶部FF倾斜。因此可以减轻薄膜F的拉伸。
变形例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传送路径调整部31中,使用了五角形块体B1和三角形块体B2、B3,并且薄膜F的传送角度由块体B1、B2、B3的预定边缘S11、S12、S21、S22、S23、S31、S32、S33改变,但通过在预定边缘的位置上设置杆等部件可以代替块体B1、B2、B3来改变薄膜F的传送角度。
另外,用于将薄膜F以相同的传送角度引导至折褶部形成部32的金属模具等可以被用来替换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多个块体B1、B2、B3。金属模具可以形成为曲线形,并且在薄膜F进入折褶部形成部32之前薄膜F的传送角度可以被改变多次。
根据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能够在制造具有折褶部的袋子时减少在这种袋子中形成的皱褶。
根据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包括制袋包装机构和折褶部形成机构。制袋包装机构被配置成制造其中包装有物品的袋子。折褶部形成机构被配置成将包装材料从平面状态变形为带折褶的状态,并且将包装材料送至制袋包装机构,其中所述带折褶的状态具有包括由三条折痕形成的折褶部的截面形状。折褶部形成机构具有限定包装材料的传送路径的一部分的传送路径调整部,传送路径调整部被配置成弯曲包装材料多次。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平面包装材料被变形为具有由三条折痕形成的大折褶部的形状。具有大折褶部的包装材料被传送至制袋包装机构,并且制造其中装有物品的袋子。包装材料的传送路径被限定,并且包装材料中的除折褶部以外的部分被弯曲两次或多次。因此可以在多个阶段限定包装材料的传送路径,并且当由平面包装材料制造具有折褶部的袋子时可以减少袋子上形成的皱褶。
另外,在根据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折褶部形成机构包括包装材料以带折褶的状态被传送的第一传送区域和相对于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设置在第一传送区域的上游的第二传送区域,传送路径调整部设置在第二传送区域中。
在根据所示例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折褶部形成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区域和设置在第一传送区域前面的第二传送区域,其中传送通过第一传送区域的是形成有折褶的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在折褶部形成之前被弯曲两次或多次。因此,折褶部可以通过多个阶段而形成。
另外,在根据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传送路径调整部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被配置成与包装材料相接触以改变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
在根据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传送路径调整部的接触部与包装材料相接触,因此包装材料被弯曲,并且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被改变。因此,在包装材料传送路径被限定的同时,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被改变。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传送路径调整部的接触部具有多个接触段,并且其中至少两个接触段在第一传送区域中相对于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以大致45度倾斜。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接触段与包装材料相接触,并且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被改变。其中至少两个接触段相对于具有折褶的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以45度角倾斜。因此,可靠地形成了折褶。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折褶部形成机构被配置成在第二传送区域中包装材料在折褶部附近的一对相邻区域弯曲包装材料两次,并且当从第二传送区域向第一传送区域传送包装材料的同时,在所述相邻区域弯曲包装材料一次。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在第二传送区域中,包装材料的相邻区域各弯曲两次,然后,当从第二传送区域向第一传送区域传送时,各被弯曲一次。因此,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可以分阶段地改变。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接触段包括第一接触段至第四接触段。第一接触段被配置成在第二传送区域中先与包装材料相接触以改变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第二接触段被配置成在第二传送区域中在第一接触段后与包装材料相接触,以进一步改变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第三接触段被配置成在包装材料被从第二传送区域传送至第一传送区域时,在第二接触段后,与对应于折褶部的包装材料的部分接触。第四接触段被配置成在包装材料被从第二传送区域传送至第一传送区域时,在第二接触段后,与所述相邻区域中的包装材料接触。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包装材料与第一接触段相接触,并且传送角度被改变,随后包装材料与第二接触段相接触,传送角度被进一步改变。然后,在包装材料从第二传送区域向第一传送区域传送时,包装材料中的相当于折褶部的部分与第三接触段相接触,并且传送角度被改变。在包装材料从第二传送区域向第一传送区域传送的同时,包装材料的相当于所述相邻区域的部分与第四接触段相接触,并且传送角度被改变。因此,可以在包装材料中形成与折褶部(折褶对应部)相对应的部分和与所述相邻区域相对应的部分。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第一接触段和第二接触段被布置成使得第一接触段和第二接触段之间的距离决定折褶部的高度。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折褶部的高度根据第一接触段和第二接触段之间的距离确定。因此可以适当地改变折褶部的高度。
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倾斜部件和传送角度改变部件。倾斜部件被配置成使折褶部倾斜以与包装材料除了折褶部以外的区域大体上平行。传送角度改变部件相对于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被设置在倾斜部件的下游,并且被配置成改变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传送角度改变部件被设置在从假想平面向形成折褶部的一侧偏移的位置,该假想平面通过将除了折褶部形成机构中的折褶部以外的区域的传送面向着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延伸而获得。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平面包装材料被变形为具有包含大的折褶部的截面形状的状态,并且随后包装材料的折褶部以类似于非折褶部的倾斜度倾斜。具有折褶部的以类似于非折褶部的倾斜度倾斜的包装材料向着辊传送,所述辊设置在从折褶部形成机构中的非折褶部的传送面向形成包装材料的折褶部一侧偏移的位置。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由传送角度改变部件而改变。因此,可以减少在传送过程中在袋子上形成的皱褶。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传送角度改变部件包括辊,所述辊设置在从假想面偏移规定尺寸的位置,所述规定尺寸大于折褶部的高度的一半。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所述辊被设置在从假想平面偏移略大于折褶部的高度的一半的位置,该假想面是通过在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上延伸折褶部形成机构中的非折褶部的传送面而获得的平面。因此,所述辊可以根据折褶部的高度而被设置在适当的位置。
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还包括沿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从折褶部形成机构的下游延伸至所述辊前的一点的引导部,该引导部被配置成将包装材料中除了折褶部以外的区域引导至与包装材料相接触的辊。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在折褶部形成机构中形成有折褶部的包装材料被沿着引导部传送,所述引导部从折褶部形成机构的下游延伸到所述辊前的一点。因此,可以防止被制造的袋子松弛。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引导部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隔预定的间隙设置的平板部件,该间隙被布置成允许折褶部通过。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所述两个平板部件被设置在折褶部的两侧。非折褶部沿两个平板部件向着所述辊传送。因此,包装材料可以被稳定地传送。
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方面的制袋包装装置包括制袋包装机构、折褶部形成机构、倾斜部件和传送角度改变部件。制袋包装机构被配置成制造将物品包装在其中的袋子。折褶部形成机构被配置成使包装材料从平面状态变形为带折褶的状态,并且被配置成将包装材料送至制袋包装机构,其中所述带折褶的状态具有包括由三条折痕形成的折褶部的截面形状。该倾斜部件被配置成使折褶部倾斜,以与包装材料中除折褶部以外的区域大体上平行。传送角度改变部件相对于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被设置在倾斜部件的下游,并且被配置成改变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传送角度改变部件被设置在从假想平面朝形成折褶部的一侧偏移的位置,该假想平面通过向着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延伸在折褶部形成机构中的除折褶部以外的区域的传送面而获得。
在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中,平面包装材料被变形为具有大的折褶部的截面形状的状态,之后将包装材料的折褶部以与非折褶部相类似的倾斜度倾斜。以与非折褶部相类似的倾斜度倾斜的具有折褶部的包装材料向着辊传送,所述辊设置在从在折褶部形成机构的非折褶部的传送面向着形成包装材料的折褶部一侧偏移的位置。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由传送角度改变部件改变。因此,可以减少传送过程中在袋子上形成的皱褶。
由根据所示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制袋包装装置,包装材料的传送路径被分段地限定,因此在由平面包装材料制造具有折褶部的袋子时,能减少在袋子上形成的皱褶。
通用术语解释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如此处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是开放性用语,意在指叙述的特征、元件、部件、组、整数、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叙述的特征、元件、部件、组、整数、和/或步骤的存在。上文还应用于诸如“包含”、“具有”和其他派生词之类的具有类似意思的词汇。还有,术语“部分”、“段”、“部”、“部件”或“元件”当单独使用时可以具有单一部分或多个部分的双重意思。另外,如这里在描述上述实施方式时所使用的,下面的方向性术语“向前”、“向后”、“上方”、“向下”、“垂直”、“水平”、“下面”和“横向”以及任何其他类似的方向性术语指的是相对于装置的安装表面、和/或薄膜的传送方向的那些方向。如此处使用的诸如“大致上”、“大约”、和“近似地”的表示程度的术语意思是指变更项的合理的偏离量使得最终结果没有很大程度上改变。
虽然只选择了所选用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白的是,根据本公开,在这里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做出多种改变和变形。例如,各部件的大小、形状、位置或取向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进行改变。显示为相互直接连接或接触的部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结构。一个部件的功能可以由两个部件执行,反之亦然。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在一特定实施方式中不必同时具有所有优点。单独的或者与其它特征组合的、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每一个特征也应该被认为是申请人对本发明的其他方面进行的单独说明,其包括由这些特征所体现的结构性的和/或功能性的概念。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述说明仅用于举例说明,并不是用于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形式限定的本发明。

Claims (15)

1.一种制袋包装装置,包括:
制袋包装机构,其配置成制造将物品包装在其中的袋子;和
折褶部形成机构,其将包装材料从平面状态变形为带折褶的状态,并将所述包装材料送至所述制袋包装机构,其中所述带折褶的状态为包括由三条折痕形成的折褶部的截面形状,所述折褶部形成机构具有限定所述包装材料的传送路径的一部分的传送路径调整部,所述传送路径调整部被配置成将所述包装材料暂时弯曲多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装置,其中所述折褶部形成机构包括:
第一传送区域,在其中所述包装材料以带折褶的状态被传送,和
第二传送区域,其相对于所述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区域的上游,所述传送路径调整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袋包装装置,其中
所述传送路径调整部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通过与所述包装材料接触以改变所述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袋包装装置,其中
所述传送路径调整部的所述接触部具有多个接触段,并且
至少两个所述接触段相对于所述第一传送区域中的所述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呈大致45度角倾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袋包装装置,其中
所述折褶部形成机构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内使所述包装材料中邻近所述折褶部的一对相邻区域弯曲两次,并且在从所述第二传送区域至所述第一传送区域传送所述包装材料的过程中,使所述包装材料在所述相邻区域弯曲一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袋包装装置,其中所述接触段包括:
第一接触段,其配置成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中先接触所述包装材料,以改变所述包装材料的所述传送角度;
第二接触段,其配置成在所述第二传送区域中在所述第一接触段之后与所述包装材料接触,以进一步改变所述包装材料的所述传送角度;
第三接触段,其配置成在所述包装材料从所述第二传送区域被传送至所述第一传送区域时,在所述第二接触段后与所述包装材料的对应于所述折褶部的部分接触;和
第四接触段,其配置成在所述包装材料从所述第二传送区域被传送至所述第一传送区域时,在所述第二接触段后与所述相邻区域中的所述包装材料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袋包装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接触段相互间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一接触段和第二接触段之间的距离决定所述折褶部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袋包装装置,还包括
倾斜部件,配置成使所述折褶部倾斜以与所述包装材料的除所述折褶部以外的区域大体上平行;和
传送角度改变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设置在所述倾斜部件的下游,并被配置成改变所述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所述传送角度改变部件被设置在从假想平面向形成所述折褶部的一侧偏移的位置,所述假想平面通过朝所述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延伸所述折褶部形成机构中的除所述折褶部以外的区域的传送面而获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袋包装装置,其中
所述传送角度改变部件包括辊,该辊设置在从所述假想平面偏移规定尺寸的位置,所述规定尺寸大于所述折褶部的一半高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袋包装装置,还包括
引导部,其沿所述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从所述折褶部形成机构的下游延伸至所述辊前,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包装材料中除所述折褶部以外的部分接触,以将所述包装材料的除所述折褶部以外的区域引导至所述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袋包装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隔预定间隙设置的平板部件,所述间隙被配置成允许所述折褶部通过。
12.一种制袋包装装置,包括:
制袋包装机构,其配置成制造将物品包装在其中的袋子;
折褶部形成机构,其配置成将包装材料从平面状态变形为具有由三条折痕形成的折褶部的截面形状的带折褶的状态,并将所述包装材料送至所述制袋包装机构;
倾斜部件,其配置成使所述折褶部倾斜,以便使所述折褶部与所述包装材料的除所述折褶部以外的区域大体上平行;和
传送角度改变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设置在所述倾斜部件的下游,并被配置成改变所述包装材料的传送角度,所述传送角度改变部件被设置在从假想平面朝形成所述折褶部的一侧偏移的位置,所述假想平面通过向所述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延伸所述折褶部形成机构中的除所述折褶部以外的区域的传送面而获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袋包装装置,其中
所述传送角度改变部件包括辊,该辊设置在从所述假想平面偏移规定尺寸的位置,所述规定尺寸大于所述折褶部的一半高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袋包装装置,还包括:
引导部,其沿所述包装材料的传送方向从所述折褶部形成机构的下游延伸至所述辊前,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包装材料中除所述折褶部以外的部分接触,以将所述包装材料的除所述折褶部以外的区域引导至所述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袋包装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隔预定间隙设置的平板部件,所述间隙被配置成允许所述折褶部通过。
CN2010102073507A 2009-06-18 2010-06-18 制袋包装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78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486,997 2009-06-18
US12/486,997 US20100323868A1 (en) 2009-06-18 2009-06-18 Bag-making and packag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7841A true CN101927841A (zh) 2010-12-29
CN101927841B CN101927841B (zh) 2012-09-19

Family

ID=42788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735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7841B (zh) 2009-06-18 2010-06-18 制袋包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323868A1 (zh)
EP (1) EP2263866A3 (zh)
JP (1) JP2011001126A (zh)
CN (1) CN1019278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5323A (zh) * 2015-07-07 2018-02-23 Oci有限公司 包装系统
CN114572466A (zh) * 2020-11-16 2022-06-03 乌尔曼包装系统有限责任及合伙两合公司 用于处理网状包装材料的处理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84289B2 (en) * 2010-04-29 2014-07-2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rocess of forming a wide mouth gusseted bag with edge seals
JP5979784B2 (ja) * 2012-07-19 2016-08-31 ハウス食品グループ本社株式会社 縦型製袋充填包装装置
EP3094570A4 (en) 2014-01-17 2017-10-04 Blueavocado, Co. Washable, waterproof, sealable and reusable soft gusseted volumized storage bags
CN108621476B (zh) * 2017-11-27 2024-04-26 常州市善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褶皱型筒状过滤袋生产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49062A1 (en) * 1997-04-25 1998-11-05 Hanlex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a strip to a web of packaging material
WO2001024999A1 (en) * 1999-10-07 2001-04-12 Molins Plc Bag making
US20050014623A1 (en) * 2001-11-30 2005-01-20 Van De Kruys Theo J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ackaging in ba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56913A1 (de) * 1972-11-20 1974-05-22 Windmoeller & Hoelscher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klotzbodenbeutels
US5162035A (en) * 1991-11-07 1992-11-10 Jamal Saklou Bag folding system
JP2937012B2 (ja) * 1994-04-08 1999-08-23 時久 増田 角筒包装袋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5853360A (en) * 1995-06-16 1998-12-29 J & L Development,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gusseted container
US5669204A (en) * 1995-09-18 1997-09-23 Automated Solutions, Inc. Bag folding system
DE19910264A1 (de) * 1999-03-08 2000-09-14 Reinhold Klaus Masch & Geraet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Packmittels aus Kunststoffolie oder dergleichen verschweißbarem Material
DE19916084A1 (de) * 1999-04-09 2000-10-12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 Gmbh Faltverfahren für den Luftsack eines Seitenairbags
EP1467918A4 (en) * 2001-12-14 2006-09-06 James Mcgregor "PAPER AND PLASTIC BAGS, FLEXIBLE PACKAGING AND OTHER CONTAINERS WITH RE-FASTEN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THEREOF"
AU2003900986A0 (en) * 2003-03-04 2003-03-20 Tna Australia Pty Limited An apparatus to fold strip
EP1712468A2 (en) * 2005-04-13 2006-10-18 Velteko, s.r.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tube-like bag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49062A1 (en) * 1997-04-25 1998-11-05 Hanlex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a strip to a web of packaging material
WO2001024999A1 (en) * 1999-10-07 2001-04-12 Molins Plc Bag making
US20050014623A1 (en) * 2001-11-30 2005-01-20 Van De Kruys Theo J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ackaging in bag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5323A (zh) * 2015-07-07 2018-02-23 Oci有限公司 包装系统
CN107735323B (zh) * 2015-07-07 2020-01-03 Oci有限公司 包装系统
US10676222B2 (en) 2015-07-07 2020-06-09 Oci Company Ltd. P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4572466A (zh) * 2020-11-16 2022-06-03 乌尔曼包装系统有限责任及合伙两合公司 用于处理网状包装材料的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14572466B (zh) * 2020-11-16 2024-04-26 乌尔曼包装系统有限责任及合伙两合公司 用于处理网状包装材料的处理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63866A2 (en) 2010-12-22
US20100323868A1 (en) 2010-12-23
JP2011001126A (ja) 2011-01-06
CN101927841B (zh) 2012-09-19
EP2263866A3 (en)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7841B (zh) 制袋包装装置
JP4459963B2 (ja) ジッパーシール迅速変更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縦型形成充填封着包装機
US5425216A (en) Method of making reclosable plastic bags on a form, fill and seal machine with open zipper profiles
EP130948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reclosable plastic bags using a pre-applied slider-operated fastener
CN101804871B (zh) 制袋包装机
EP2495177B1 (en) Bag-making packaging machine
NO323758B1 (no) Fremgangsmate og apparat for anbringelse av et produkt i en fleksibel gjenlukkbar beholder
NZ194691A (en)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ecloseable plastic bags using a
JP2003535775A (ja) 連続ウェブに基づく二重区画密封容器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286421B2 (ja) 包装装置
CN1377814A (zh) 有助于形成包装件的方法和装置
KR20160101776A (ko) 물품포장 방법 및 장치
JP2010083563A (ja) 製袋包装機
CN219968992U (zh) 凹凸扣自封袋现制袋装置
JPH10305806A (ja) 筒状シート成形装置
JP3929457B2 (ja) 包装装置
JP4651459B2 (ja) 縦形製袋充填包装機及び製袋充填包装方法
JP2008168931A (ja) 製袋包装機の横シール機構
JP2013103752A (ja) 製袋包装機
JP2011006140A (ja) 製袋包装機
JP2012240737A (ja) 横形製袋充填機
WO2013069678A1 (ja) 製袋包装機
JP2008087776A (ja) 角底袋用縦形製袋充填包装機
US20240351301A1 (en) Method and tubular bag machine for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block-bottom bags
JP2013107652A (ja) ヘム形成用フィルムの搬送機構およびヘム形成用フィルムの搬送機構を備えた製袋包装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