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7238B - 循轴式擦涂头 - Google Patents
循轴式擦涂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27238B CN101927238B CN201010219637.1A CN201010219637A CN101927238B CN 101927238 B CN101927238 B CN 101927238B CN 201010219637 A CN201010219637 A CN 201010219637A CN 101927238 B CN101927238 B CN 1019272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bliterating
- line
- loop axis
- cantilever lever
-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01 scrubb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618 particulate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991 sco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273618 Sphenoclea zeylani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59 clean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3 concer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18 dip c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3 dynamical syste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表面擦涂头,尤其是用于擦洗设备或涂刷设备的工作主件,其工作原理是:机头架带动悬臂杆运动,悬臂杆借助擦涂线的拉力锁控和悬吊循轴并带其随动;循轴支撑擦涂线形成连续螺旋体,螺旋体随循轴的翻转而旋转;螺旋体的旋转形成对目标面的剪切式擦摩,或将目标面上的污物带走,或将自身携带的涂料抹于目标面上;循轴在悬臂杆的牵引下产生横向变形,形成各种平面或空间形状,使擦涂线贴紧目标面,同时循轴还利用自身的抗弯能力支撑螺旋面贴紧目标面。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擦涂头,尤其是用于擦洗设备或涂刷设备上的工作主件;它是属于清洁设备的一个擦洗触头,同时也可用于涂刷设备的涂抹触头。
技术背景:
目前,常见的表面擦洗或表面涂刷设备,大都使用旋转触头或履带式触面,适宜平面作业,但在施工起伏弯曲表面时,就会力不从心。
发明内容:
1、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擦涂头,它利用柔性环形循环轴作为柔性擦涂线缠绕的载体,使柔性擦涂线形成螺旋体随循环轴翻转和旋转循环,使螺旋体上的擦涂线也在不断更新;擦涂线在循环轴的支撑下沿被擦涂物表面做相对旋转剪切,或将目标物表面上的污渍擦拭干净,或将自身携带的涂料涂于目标物表面上;环形循环轴以其柔性特点,对平面和流线型表面都有很好的适应性,擦涂线在其引导下与目标面紧密贴合,有效工作。
2、本发明的表面擦涂头,由机头架、悬臂杆、循环轴、擦涂线(图1)等组成。该循轴式擦涂头,是用作表面擦涂机械与目标面(被擦物的表面)接触的一个作业部件。
本发明所谓的擦涂,其一是指将目标面擦洗干净,其二是指在目标面上涂抹物质。循轴式擦涂头,是擦涂机的一个独立工作单元;一部擦涂机上至少要有一个擦涂头。
机头架:
机头架是一刚性托架,它是擦涂机械的前端作业部件,作用是通过悬臂杆支撑环形循环轴(简称循轴)并引导其行进的方向。
机头架的上位设备是擦涂机械的机架、动力系统、擦涂线处理设备等其他功能部分,其下位设备是悬臂杆、循轴以及擦涂线等。
根据需要,可将机头架做成相对上位设备有一定旋转或转动角度的类形;也可将机头架做成与擦涂机机架连体的形式。
悬臂杆:
悬臂杆是一安装在机头架上的刚性杆(图2、3、4),可相对于机头架伸缩或旋转,其尾端安装凹槽轮及液体输入输出设备等;悬臂杆用以承载和引导擦涂线循环运行,通过擦涂线的拉拽或悬吊确定循轴的空间位置。
悬臂杆以两条为一组(简称悬臂组),负责一段循轴上的擦涂线的导入和导出(图5)。悬臂杆为空心杆,兼作擦涂线以及擦涂液的导入和导出通道;也可做成实心杆,另外捆绑一条空心管(图6),以用作擦涂线以及擦涂液的导入和导出通道。根据工作需要悬臂杆还可以做其它变形,比如槽型等其它截面形状的杆,以利于包藏擦涂线和液体管道。
悬臂杆在受到目标物表面(简称目标面)反力等外来作用力时,会相对于机头架伸缩或旋转,牵动循轴发生变形,以适应目标面。根据需要,也可将伸缩和旋转两种功能集于一身,同时还可再作其它变形。
悬臂杆下端设凹轮,凹轮是擦涂线导入、导出循轴的拐点部件,同时它又是悬臂杆和循轴之间的传力的过度部件。
凹轮分为单槽轮和多槽轮多种(图19)。擦涂线置于凹轮槽中,缠绕循环轴的输入或输出位置被固定;同时擦涂线在后台或安装在机头架上的牵拉设备牵引下,借助凹轮的支撑勒住循环轴并依序缠绕其上。
循环轴:
循环轴(循轴)是一环形柔性轴(图7),是擦涂线缠绕的芯轴和载体,它靠擦涂线的拉力和悬臂杆凹轮的间接挤压,悬吊于悬臂杆的底端;循轴在工作中起支撑架作用,同时使擦涂线贴紧目标面。
循轴是柔性材料制成的截面为圆形或外轮廓为圆的闭合环(图8、9),具有一定的横向抗弯能力,用以支撑擦涂线形成以循轴为芯轴的螺旋体(图5),同时又必须有足够的横向变形能力,使自身能随目标面的起伏变化而产生横向变形,以使擦涂线紧贴目标面而有效工作。根据需要,可在其轴心区域设置加力线或加力筋;其表皮区域也可适当设置较稀疏的加力线,以提高其纵向抗拉和横向抗剪能力,但要首先保证它在整体横向上的变形能力。
循轴可以做成空心的,以提高横向变形能力;还可以以空心为中心向外辐射设置小孔,利用空心蕴蓄擦涂液或其他液体物质(图6、16)。
循轴在擦涂线的循环和旋转带动下,产生以自身轴心为芯轴的翻转;同时,因擦涂线缠绕运动时对其产生的沿循轴纵向的剪力的作用,它还产生相对于悬臂杆(或机头架)的循环旋转(图10),其旋转速度由擦涂线缠绕的轴向剪力和线径大小有关。
循环轴除了靠前述的擦涂线的作用而产生循环和翻转外,还可另外专设驱动设施来实现。首先是按擦涂线缠绕的方式,设置专用的驱动缠绕线和驱动动力,驱动线在驱动动力的带动下主动缠入和脱出循环轴,带动循环轴翻转,同时借助凹轮的支撑(缠入和脱出位置固定)将剪切力,沿循环轴轴向的施出,使循环轴旋转。再就是设置以挤压滚轴和拔出螺母组合形成的驱动设施;以(独立)相互平行的多条挤压滚轴,以循轴为中心且中心对称,形成包围循轴的环形轴阵,包围并挤压循环轴,各挤压滚轴同转动向,主动转动的挤压滚轴(可允许部分挤压轴为被动转动)剪切循环轴产生翻转(图20);再在挤压轴轴阵两端以挤压轴轴阵中心设置拔出螺母,循环轴穿过螺母,翻转的循环轴经拔出螺母丝牙的轴向剪切,产生由螺母一端进入另一端脱出的循环(拔出)运动;这样循环轴同样产生了旋转和翻转。为增强挤压滚轴的剪切力,可将滚轴表面设置小齿状等构造;将拔出螺母设置成主动转动的形式时,可改变循环轴的拔出速度,螺母的主动转动方向与循环轴的翻转方向同向时,循环轴循环(拔出)运动的速度慢,螺母的主动转动方向与循环轴的翻转方向反向时,循环轴循环(拔出)运动的速度快,螺母固定不动时,拔出速度是循环轴翻转的角速度与螺距(以单丝为例)的积。挤压滚轴和拔出螺母安装在机头架上,既可单独配备动力,也可由后端设备引来动力;当然,输给拔出螺母的动力,有必要设置成几个不同转速,以调节循环轴拔出的速度。为与拔出螺母对应,循环轴也应设置为螺纹式。缠绕在螺纹式的循环轴上的擦涂线,其缠入端和脱出端应与循环轴上的螺纹反向,以循环轴螺纹棚架擦涂线螺旋线圈,形成架空空间,以增加擦涂线螺旋线圈,吸附和储蓄颗粒物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若在配以针对颗粒物质收集的收储设施,方案就更完美。
循轴在若干悬臂组的牵引支撑下,可形成各种平面和立体形状,其平面投影形状可以是圆形、圆角方形或其他随机形状(图11),适应目标面各种表面形状的需要。同时,一条循轴又在若干悬臂组的分隔下,能够形成不同的功能段;其各段的功能,是同该段的擦涂线的功能相关联的,即不同功能段,使用一条单独的擦涂线。
一个擦涂头,可以有一个或若干个循轴组合而成(图12)。每条循轴又可以相邻的两个悬臂为界分成若干段,悬臂组所在段可设置为功能不同的分区。
擦涂线:
擦涂线是一柔性线,在纵向抗拉,横向可允许有一定的压缩性,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既能吸附目标面上的污物,又能利用自身的吸附能力携带涂抹材料并将涂料涂于目标面上。
擦涂线自擦涂机的上位处理设备中引出,经机头架上的悬臂杆引导和控制,伸至循轴并缠绕之,然后返回;即擦涂线由一条悬臂杆引向循轴,缠绕循轴若干圈后,再由另一条悬臂杆处脱出循环轴,并顺该悬臂杆返回上位设备中。
擦涂线分段缠绕在循轴上,其各段的缠绕方向一致,各段上的擦涂线线径一致,目的是使自身沿循轴表面形成有序的螺旋体;螺旋体随循轴的翻转时,以自身的强制剪切式滚动(相对目标面),剪切、吸附目标面上的污物,即在擦涂线的循环缠绕过程中将目标面上的污物擦掉;同样,如果用于涂抹功能时,则有利于将自身携带的涂刷物涂于目标擦涂面上。螺旋体在翻转的过程中,新的擦涂线不断缠入,旧的擦涂线不断解脱出去,从而不断更新。
此外,擦涂线方向一致的缠绕方式,能使循轴获得同向的轴向剪力而循环旋转(图12),避免造成线圈之间的爬压现象发生。
擦涂线对循轴形成指向机头架的拉力,同时悬臂杆也通过凹轮和擦涂线对循轴施加压力,循轴在擦涂线的牵拉和凹轮(或通过擦涂线间接传递挤压)的挤压下受力平衡;循轴在擦涂线的拉结下,以凹轮为活动铰轴,悬吊固定在悬臂杆下方。
擦涂线分段缠绕的另一目的,是使擦涂线可以在不同的区段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欲将某一段(一个悬臂组)设为清洗区时,就在该段的擦涂线上涂浸清洗剂或清水等物质;如欲将另一段设为涂抹区时,就在该段的擦涂线上涂浸涂料等物质;如果将下一段设为抛光区时,就将该段的擦涂线上涂浸抛光材料等物质或输入干洁的擦涂线等。同理,前述的专施动力之用的驱动设施,也像分段的擦涂线一样,只属于循环轴的一段单独功能区域。
擦涂线在各功能段上缠绕的圈数,可根据需要和循轴的抗弯能力灵活掌握。在多圈缠绕段,在擦涂线的导入、导出端各设置一个凹轮,两凹轮原则上应设于循轴两侧;单圈及单圈以下的缠绕段,因其不会产生缠绕爬圈的现象,同时也因单圈产生的纵向剪力较小而对循轴的旋转影响不大,故导入、导出端各可不设置凹轮,而将两线头并入相邻的凹轮中;若有多段连续设为单圈缠绕,则也应将相邻两段的相邻两线头并入同一个凹轮中;单圈缠绕时,因悬臂杆的间距小,则循轴的横向变形能力稍差。形成螺旋体的擦涂线可以是单股,也可以为多股平行并进。
用一个凹轮同时导入和导出擦涂线的情况下,循轴的横向变形,主要产生在两悬臂杆中间部位;可利用此特点,将两凹轮的中间部位的循环轴段弯曲成较小角度,处理目标擦涂面的角落部位。
非同一螺旋体上的不同功能区段的两股擦涂线同向导入同一凹轮时,导入前两线互相靠拢上行,形成倒V型夹角(图13),能将该处的颗粒状物斜向上挤压并带走;利用此特点,可汲取和清除目标擦涂面上的颗粒状污物。同理,也可反用此法将颗粒物质施与目标面上。
各区段擦涂线的来源,可以自擦涂机械的上级部件单独输入,也可根据各区功能的允许情况,在机头架上直接转入另一功能区域。
凹轮导入擦涂线时,擦涂线位于凹轮的其中一面,而另一面则是空闲的,可利用该空闲面作为另一螺旋体擦涂线的导出轮。此时,同一凹轮具有了导入导出两种功能(图17),减少了悬臂杆的用量,同时也省略了两悬臂组之间的间隔,使循轴上的擦涂线螺旋体相连,消除了擦涂盲点。但这种做法,因不同的功能线共用同一凹槽,会使不同的功能液体在凹轮上混淆,影响擦涂质量,故此时的凹轮应选用多槽轮,各不同功能的擦涂线单独使用一个凹槽。
螺旋体如果缠绕的圈数较多,在中间部位循轴的支撑力可能较弱,在中间部位可适当增设支撑轴架来弥补(图18)。轴架的上部结构同悬臂杆,下部结构是将凹轮改换成(平行并列的两个滚轮或滚轴)轴架即可;轴架上可设置多个滚轮,以使轴架能夹住循轴(螺旋体)向上提起。
综上所述,其擦涂头的工作原理(图14)是:机头架带动悬臂杆运动,悬臂杆借助擦涂线的拉力锁住(悬吊)循轴并带其随动;循轴支撑擦涂线形成连续螺旋(体)面,螺旋体随循轴的翻转而旋转;螺旋体的旋转形成对目标面的剪切式擦摩,或将目标面上的污物带走,或将自身携带的涂料抹于目标面上;循轴在悬臂杆的牵引下产生横向变形,形成各种平面或空间形状,承载并支撑擦涂线贴紧目标面,同时循轴还利用自身的悬挑能力(抗弯能力)支撑螺旋面贴紧目标面。
在专门用于擦洗工作时,擦涂线无法带走大颗粒污物;此时,可在机头架上设置毛刷,使之与循环轴对应置于循环轴之外,并赋予旋转动力使之转动,利用转动的刷毛将大颗粒污物驱逐到循环轴的工作区域之外,并集中收集之。
当然,也可再增加大颗粒污物收集设施,使方案更完善。
附图说明:
图1:擦涂头示意图。
表示擦涂头由机头架1、悬臂杆2、循轴3、擦涂线4组成;擦涂头由连接设备与后部(上位)设备相连。
1代表机头架;2代表悬臂杆;3代表循轴;4代表擦涂线;5代表连接设备;6代表固定件;7代表擦涂线由机头架导入悬臂杆,再由悬臂杆(或由悬臂杆上的凹轮)导入循轴;在循轴上缠绕工作后,再经由悬臂杆(或凹轮)反向导出,回到后部(上位)设备中处理。
图2、3:悬臂杆、凹轮、循轴、擦涂线之间的关系图。
8代表凹轮;V1+、V1-代表擦涂线的导入导出的运动方向,若以V1+表示导入,V1-则表示导出;ω代表凹轮的转动方向,它既可正转又可反转,同一擦涂线螺旋体两端的两个凹轮的方向相反,即ω1与ω2的转动方向相反;V2+、V2-代表悬臂杆可相对机头架伸缩,若以V2+表示伸出,V2-则表示缩回;F表示悬臂杆对擦涂线的施力方向,Fx1、Fx2表示对同一螺旋体上的擦涂线横向施力且方向相反,Fy1、Fy2表示对同一螺旋体上的擦涂线竖向施力且方向可能相反也可能相同。
图4:悬臂杆与机头架之间的关系图。表示悬臂杆可以相对机头架旋转和伸缩。
12代表悬臂杆上的伸缩装置;13代表悬臂杆与机头架之间的活动铰;14代表凹轮轴。
图5:表示悬臂杆组。
10代表凹轮轴。
图6:表示悬臂杆可以实心、空心的杆件,悬臂杆可平行捆绑一空心筒作擦涂液或污物液体的流通管。V3-11代表循轴的空心;V3+、V3-代表液体物质的流入或流出。
图7:表示同一条循轴上不同部位上的擦涂线,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图8:表示循轴的横截面。
15代表在循轴中心的加力线或加力筋;16代表处于循轴中心区的加力线组或加力筋组。
图9:表示横截面外轮廓为圆形的循轴,利用循轴外表面上的凹痕蕴蓄擦涂液或污物。
图10:表示循轴受擦涂线的牵拉,产生翻转和循环旋转。
ω4代表循轴翻转;V4代表循轴相对机头架循环旋转。
图11:表示循轴的空间形状与平面投影的关系。
17代表投影线;18代表平面投影。
图12:表示表示循轴受擦涂线的循环牵拉时的受力分析。
Fx代表擦涂线对循轴横向的垂直作用力;Fy代表擦涂线对循轴纵向的平行作用力;F代表Fx、Fy的合力。
图13:表示相邻的两螺旋体上的擦涂线共用同一个凹轮。
19代表左擦涂线螺旋体上的右线头;20代表右擦涂线螺旋体上的左线头。
图14:表示同一擦涂头上可以由多个循轴组成,循轴之间可以套嵌组合。
21、22代表平面组合;23、24代表套嵌组合。
图15:表示擦涂线、循轴、悬臂杆、擦涂架、擦涂机上位设备之间的关系。
表示擦涂头可以相对擦涂机的上位设施旋转。
25、26代表擦涂机的上位设施中的擦涂线处理设备,在此清理擦涂线上的污物或向擦涂线上施加涂料;27代表擦涂机架;28代表擦涂线牵拉设备;29代表擦涂线辅助设备;30代表擦涂头相对机架旋转的活动铰支座。
图16:表示利用空心循轴的一部分擦涂目标面,另一部分进入机头架上的处理设备,装入擦涂液或吸出污物液。在本图,循轴的上部进入处理设备,下部贴紧目标面。
31代表装入擦涂液或吸出污物液的设备。
图17:表示一个凹轮同时导入导出相邻两个螺旋体上的擦涂线。
图18:表示轴架。
31代表轴架支架;32代表滚轮或滚轴;33代表滚轮的轴头。
图19:表示多槽凹轮。
41代表多槽凹轮;14代表多槽凹轮的轮轴。
图20:表示挤压滚轴和拔出螺母组合而成的循环轴驱动装置;20a是正面图;20b是位于挤压轴处的截面图;挤压滚轴和拔出螺母安装在机头架上。42代表挤压滚轴;43代表挤压滚轴支座;44代表拔出螺母;45代表拔出螺母的丝压;46代表挤压滚轴上设置的花纹或齿状构造,目的在于增加剪切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图1所示的构造,按擦洗机为例,说明具体实施方法。
该方案,是建立在擦涂头的后端(上位)设备完善目的基础上的,即上位设备至少应具备理顺、牵拉、缠绕、处理擦涂线的功能。
1、制作机头架:
a根据目标面的具体情况确定擦涂头的平面大小;b用刚性材料加工成图1所示的机头架;c根据机头架的平面大小,确定循轴(本例为单循轴)周长尺寸;d设定功能区,本例设前端为擦洗区(加洗涤液),两侧和后端为清洁区(加清水);e根据循轴的横向形变能力,以循轴发生上下横向变形时能贴紧目标面的最大间距为上线,确定悬臂组的间距,同时确定悬臂组之间的间距;f根据上条原则,确定(本例)四边上的悬臂组的组数;g根据悬臂组的组数,确定悬臂杆在机头架上的的位置,同一组悬臂杆位于循轴的两侧,不同组之间留有一定间距;q制作与悬臂杆相吻合的安装设施;r在悬臂杆旁设置擦涂线出入孔。
2、悬臂杆制作和凹轮安装:
a根据悬臂组的组数和机头架上的安装位情况,制作相同数量的悬臂杆上段和下段;b将上段和下段悬臂杆做成可以套接的筒状或孔状杆,大杆套小杆;c上段和下段之间设置伸缩弹性设施;d悬臂杆上段和下段之间设卡锁构造,使两杆之间既可伸缩,又不会滑脱;e在下段悬臂杆下端设凹轮支座;f安装凹轮。
3、凹轮制作:
根据擦涂线的线径和是否为两线同轮等情况确定凹轮规格(本例为单线),凹轮的槽深以略大于擦涂线的半径为宜。
4、循轴的选择:
按第1步所述,选择与悬臂杆形成的轮廓相匹配的循轴。
5、缠线:
a擦涂线由机架引出,经机头架(线孔)导入凹轮中;b以起始凹轮为起点向循轴缠绕,缠满一组悬臂杆的间隙;c以该组结束凹轮为终点收回擦涂线;d擦涂线按由凹轮、机头架、机架的顺序,收回到上位处理设备中进行处理。
擦涂线缠好后,利用机架内的辅助设备将线拉紧,使循轴紧靠凹轮悬起。不同悬臂组上的擦涂线同向缠绕。
6、工作:
启动机架内的动力设施,牵引擦涂线导入导出循环,擦涂线带着洗涤液或清水沿目标面产生剪切式循环运动,将洗涤液或清水涂于目标面上,并将目标面上清除掉得污物和污水等带回上位处理设备。
移动机架或旋转擦涂头,形成连续的擦洗面,达到擦洗目标面的目的。
Claims (5)
1.一种循轴式擦涂头,是擦洗设备或涂抹设备的工作主件,它由机头架、悬臂杆、循轴、擦涂线组成,其特征在于:机头架的下位部件是悬臂杆、循轴和擦涂线在循轴上形成的缠绕段,机头架上设悬臂杆安装位和擦涂线孔;悬臂杆上端安装在机头架上,下端悬空并设有凹轮,它是能相对机头架伸缩和旋转的支撑杆;悬臂杆通过擦涂线的缠绕来牵引、支撑和悬吊循轴,并导引循轴的运行方向;循轴是一能产生横向变形并具有一定抗弯能力的闭合圆环,靠擦涂线的循环牵拉产生翻转和旋转,它借助悬臂杆的牵引和支撑力,形成多种平面或空间形状贴紧目标面;擦涂线自擦涂头的上位设备引来,穿过机头架顺着悬臂杆由凹轮导入循轴并缠绕之,形成螺旋体;螺旋体随循轴的翻转而旋转,靠旋转中不断更新擦涂线;新的擦涂线或将目标面上的污物清理擦除,或将自身携带的涂料涂于目标面上;使用后的擦涂线,通过另一悬臂杆返回上位设备中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涂头,其特征在于:两条悬臂杆组成一个悬臂组,一个悬臂组所跨越的距离范围作为一个功能区;悬臂组是悬吊循轴并使之产生横向空间变形的施力点,同时它也是支撑循轴承载擦涂线并使之贴紧目标面的施力点;悬臂杆相对机头架伸缩、旋转;悬臂杆允许做成实心、空心和槽型的截面形状,同时若在悬臂杆上捆绑一辅助筒体,则能通过空心悬臂杆孔和辅助筒体输送液体物质或擦涂线;凹轮安装在悬臂杆的下端,它是擦涂线导入导出循轴的拐点器件,也是悬臂杆和循轴之间互相传力的中间过渡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循轴为一个,循轴是横截面为圆形或具有圆形轮廓的闭合环;循轴的横截面,允许在中心区位置设加力线或加力筋,以及设计成中空的环形轴;圆形轮廓和中空的循轴,通过其表面刻痕或空心蕴蓄和带进带出液体物质;一条循轴在悬臂杆的分隔下,能形成若干功能区;循轴利用自身的循环旋转,化解了擦涂线的轴向分力,并使其形成规则缓顺的螺旋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涂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循轴为多个,循轴之间采用平行排布或相互套嵌的方式组合;循轴是横截面为圆形或具有圆形轮廓的闭合环;循轴的横截面,允许在中心区位置设加力线或加力筋,以及设计成中空的环形轴;圆形轮廓和中空的循轴,通过其表面刻痕或空心蕴蓄和带进带出液体物质;一条循轴在悬臂杆的分隔下,能形成若干功能区;循轴利用自身的循环旋转,化解了擦涂线的轴向分力,并使其形成规则缓顺的螺旋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涂头,其特征在于:循轴的旋转和翻转,有专设的驱动缠绕线驱动设置驱动,或挤压滚轴与拔出螺母的组合驱动设置驱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19637.1A CN101927238B (zh) | 2009-06-24 | 2010-06-24 | 循轴式擦涂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9557.0 | 2009-06-24 | ||
CN200910149557 | 2009-06-24 | ||
CN201010219637.1A CN101927238B (zh) | 2009-06-24 | 2010-06-24 | 循轴式擦涂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27238A CN101927238A (zh) | 2010-12-29 |
CN101927238B true CN101927238B (zh) | 2014-04-16 |
Family
ID=43366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1963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7238B (zh) | 2009-06-24 | 2010-06-24 | 循轴式擦涂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2723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95318B (zh) * | 2021-09-01 | 2022-05-17 | 三丰管业有限公司 | 钢管清洗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50725Y (zh) * | 1995-11-28 | 1997-04-02 | 金雪明 | 电动旋转清洗刷 |
JP2790482B2 (ja) * | 1989-06-09 | 1998-08-2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塗工装置及び塗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92360A (ja) * | 1995-01-13 | 1996-07-30 | Kobe Steel Ltd | テープ研磨装置 |
AU4357697A (en) * | 1996-08-23 | 1998-03-06 | Matt D. Pursle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onextrusion manufacturing of catheters |
JP2000052938A (ja) * | 1998-08-05 | 2000-02-22 | Asmo Co Ltd | ワイパ装置 |
-
2010
- 2010-06-24 CN CN201010219637.1A patent/CN10192723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90482B2 (ja) * | 1989-06-09 | 1998-08-2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塗工装置及び塗工方法 |
CN2250725Y (zh) * | 1995-11-28 | 1997-04-02 | 金雪明 | 电动旋转清洗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27238A (zh) | 2010-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915517U (zh) | 一种轴套加工用的固定装置 | |
CN106217149A (zh) | 一种具有防过载功能的内筒面抛光机 | |
CN106078479A (zh) | 内筒面纵向抛光机 | |
CN106141885A (zh) | 内筒面抛光机 | |
CN101767136A (zh) | 带张力长钢管旋压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1927238B (zh) | 循轴式擦涂头 | |
CN2926152Y (zh) | 线材缠绕储存循环牵引传动机 | |
CN107262820A (zh) | 便于阀体料段锯切的锯床 | |
CN207376146U (zh) | 间隔上油装置 | |
CN105908274B (zh) | 清洗力度可调的涤纶丝清洗装置 | |
CA2327120C (en) | Device for mechanically cleaning wire rod for drawn metal wires | |
CN206747270U (zh) | 预应力螺旋肋钢丝生产用变径压制装置 | |
CN202893809U (zh) | 一种双头多线多辊冷轧管机 | |
CN202017152U (zh) | 一种面接触钢丝绳股塑性加工的辊模装置 | |
CN206024741U (zh) | 一种喷灌机的滚动装置 | |
CN214442030U (zh) | 一种用于无缝钢管加工的矫直装置 | |
CN211617762U (zh) | 一种金属管道运输用升降放置装置 | |
CN112871924B (zh) | 一种液压油缸加工工装 | |
CN1141982A (zh) | 面接触的三角股钢丝绳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0907900U (zh) | 压力容器用双头螺柱的滚丝机 | |
CN101811120B (zh) | 表面擦涂机 | |
CN207239024U (zh) | 一种矩形弹簧成型机构 | |
CN209206037U (zh) | 冷轧钢筋螺旋机 | |
CN204001902U (zh) | 同轴异步全自动横移装置 | |
CN208728330U (zh) | 一种齿轮型钢拔丝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