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5543A - 高效微生物菌体及酶制剂共同处理污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效微生物菌体及酶制剂共同处理污水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85543A CN101885543A CN2010102189749A CN201010218974A CN101885543A CN 101885543 A CN101885543 A CN 101885543A CN 2010102189749 A CN2010102189749 A CN 2010102189749A CN 201010218974 A CN201010218974 A CN 201010218974A CN 101885543 A CN101885543 A CN 1018855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sewage
- gram
- microbial cells
- wat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治理办法,具体为一种高效微生物菌体及酶制剂共同处理污水的方法。解决污水的治理问题。方法,使用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处理再经过20-30天后基本上可以看到水体明显改善,然后立即进行水体生物链的修复,放养入水草等沉水植物、浮游植物,观赏鱼,虾,浮游动物等,水体即逐渐趋于稳定,而达到新的生态平衡,污染解除。微生物菌株与酶结合配制使之可以发挥协同功效,在菌体菌株做了前期的分解消化中再通过酶的作用,可使各类污染物被彻底的消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治理办法,具体为一种高效微生物菌体及酶制剂共同处理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藻类爆发的主要原因。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碳负荷高,积累超过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打破水体中的稳定的生态平衡,导致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目前,对于污染河道和静止水体。最初的污水处理采用的是极其简单的物理、化学处理设施,水中的杂物经过格栅等构筑物被截流,再经絮凝沉淀等工艺,污水得到初步处理,但水中有机物等得不到有效处理,处理效果极差。特别是随着工业发展,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成分日渐复杂,这些污染物排入地面水系后造成河流黑臭。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污水处理技术不断进步,现在生物处理由于其良好的处理效果和较强的实用性被普遍应用于废水处理。水中氮的存在形式有:氨、亚硝酸盐,硝酸盐及有机氮等,高效微生物菌种内含有各种水解酸化酶,可迅速将大分子有机物裂解成小分子有机分,有机氮分解成氨氮,高效微生物菌种通过对氨氮的高效吸收以及硝化与反硝化的作用,将氨、亚硝酸盐,硝酸盐形态的氮分解为氮气,从水中溢出。过量的磷是造成水藻爆发的一个主要因素,而水体中微生物及细菌是简单的有机体,它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代谢和繁殖。而磷是细菌生长的必需成分,是构成细胞中遗传物质DNA,RNA的关键组成部分,而DNA,RNA对细胞的复制是必需的。
目前治理污染水体最流行的技术方案是利用特种微生物来治理水体,通过不同的微生物将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清除吸收掉,关于这方面的技术报道已经很多。原理是通过向水体中投加高效微生物菌种,经过本身高效的生长过程吸收氮、磷及有机碳等,并经过硝化与反硝化的作用,将复杂的形式的氮分解为气态的氮气分子而逸入空气中,实现与水中藻类争夺养分的作用机制,从而彻底打断了水藻生长的食物链,使藻缺乏营养死亡,沉入水底;高效微生物菌种继续降解死亡的藻类,使水体变清。被细菌细胞膜吸收的碳(有机污染物)与氧气结合,一小部分成为新的细胞体,绝大部分在酶作用下分解为细菌易消化的能量物质,最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解决固体悬浮物和底泥问题。
水体的臭味是由硫化氢、土臭素和胺产生的,受污染的水体在高效微生物菌种的分解下,不仅消化降解硫化氢等这些臭气物质,加速氨的循环,增强氨转化为氮气的速率;而且可以降解沉积在底部产生土臭素的沉积物,另外利用生态位竞争抑制产生这些物质的有害细菌的繁殖生长,从而彻底解决了臭味的问题。
自然环境中生存有成千上万的不同种类的细菌,而且大部分保留了细菌的独特消化方式。然而,对于任何一种细菌而言,只能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才能生长,如特定的食物或独特的生物功能。在多数情况下,天然的细菌没有足够的密度去产生一个完整或迅速的效果,“土著菌群”根本就无法降解特种的污物。因此,我们可以引进更多的微生物和营养物来发展和加速自然修复的过程。
高效微生物菌种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是治理河道、湖泊景观藻类爆发的最佳方法。能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一方面利用自然生物的良性循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削除底泥及污染物,切断污染源的营养释放,调整生物的生长环境,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治污目的。
微生物学表明,所有细菌都天然产生帮助消化食物的特定的酶。酶将食物源分解成细菌可以食用的形态。“细菌配方”或“酶产生细菌的配方”(其实所有细菌自产酶)的产品依靠细菌本身产生酶进行工作。仅用“酶”的产品只能将食物源转化为更简单的形态但却并没有完全消化,这样就推卸到下一层次并引起更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所以将合适的微生物菌株与酶结合配制使用,可以使两者的优势互补,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也有相关的报道,例如申请号:200810029836.9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净水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微生物净水助剂是将黑曲霉经活化,扩大,发酵培养后收集培养物料干燥、粉碎即得。本发明的微生物净水助剂含有高活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水解酶类,可加速污水中有机质的分解,提高水处理效率,适用于池塘、污水处理厂、景观水体等的水净化处理。本发明的微生物净水助剂可与微生物净水剂联合作用于水体净化,比起单独使用微生物净水剂,净水助剂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水体净化的速度,净化效果显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污水的治理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高效微生物菌体及酶制剂共同处理污水的方法。
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效微生物菌体及酶制剂共同处理污水的方法,使用下列原料,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液体光合菌的投放量,每立方米水中5-12克,活化后的乳酸菌的投放量,每立方米水中1-4壳,活化后的酵母菌,每立方米水中4-8克,纤维素酶0.1-0.8克、木瓜蛋白酶0.5-0.9克、淀粉酶0.01-0.06克、脂肪酶0.01-0.07克,具体方法是在所要处理的污水中,先曝气使溶氧量至少达2毫克/升;取一定量污水,将各个菌体按照30-50倍量的比例投入其中培养适应,过3-5天后,将含菌水倒入污水中,这个含菌污水与正常污水量为1∶30-50的体积比混合,待菌体生长到即将进入衰亡期时,即在再经过5-8天之间,投入上述酶类,再经过20-30天后基本上可以看到水体明显改善,然后立即进行水体生物链的修复,放养入水草等沉水植物、浮游植物,观赏鱼,虾,浮游动物等,水体即逐渐趋于稳定,而达到新的生态平衡,污染解除。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适用的条件:1)pH值:平均范围在5.5~9.5之间,在6.6~7.4之间可最快速生长。2)温度:可在10℃~60℃间生效。3)溶解氧:在污水处理中的曝气池,溶氧量至少达2毫克/升;4)微量元素:专有的菌族在其生长中会需要许多元素,如钾、铁、钙、硫、镁等,通常土壤和水源中都会含有以上足量的元素。5)盐度:在海水和淡水中都适用,最高可耐受40‰的盐度。6)抗毒性:可以较有效地抵抗化学毒性物质,包括氯化物、氰化物和重金属等。
经过一个治理周期的处理,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微生物菌株与酶结合配制使之可以发挥协同功效,在菌体菌株做了前期的分解消化中再通过酶的作用,可使各类污染物被彻底的消除。
1、水体透明度1米以上,主要水质富营养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基本标准)(数据可由水质监测权威机构来测定)。
2、对藻类、总氮、总磷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0-95%、90-95%、80-90%、85-95%。
3、除占水体主导自净功能的沉水植被得以恢复外,其他水生观赏植物睡莲、荷花等也被恢复。
4、恢复了水体原有的部分土著水生昆虫螺、贝类,以及部分水体鱼类。
5、形成全面稳定的生态平衡,并建立后续生态平衡维护保养系统手段和操作规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高效微生物菌体治理污水方法,针对某城市公园的人工湖泊,由于前期监管缺失,周围生活污水被大量排泄进湖泊,导致水体恶化,COD约为189mg/l,总氮24.0mg/l,总磷0.8mg/l,PH值8.1藻类生长物较多,透明度0.1-0.2米;使用下列原料,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液体光合菌的投放量,每立方米水中5-12克,活化后的乳酸菌的投放量,每立方米水中1-4克,活化后的酵母菌,每立方米水中4-8克,纤维素酶0.1-0.8克、木瓜蛋白酶0.5-0.9克、淀粉酶0.01-0.06克、脂肪酶0.01-0.07克。
在所要处理的污水中,先曝气使溶氧量至少达2毫克/升,取一定量污水,将各个菌体按照30倍量的比例投入其中培养适应(即液体光合菌的投放量,每立方米水中150-360克,活化后的乳酸菌的投放量,每立方米水中30-120克,活化后的酵母菌,每立方米水中120-240克,),过3-5天后,将含菌水倒入污水中,这个含菌污水与正常污水量为1∶30的体积比混合,待菌体生长到即将进入衰亡期时,即在再经过5-8天之间,投入上述酶类,再经过28天后上可以看到水体明显改善,然后立即进行水体生物链的修复,放养入水草、水雍,黑藻,等沉水植物、荷花,睡莲等浮水植物或者芦苇,观赏鱼,虾,螺等浮游动物等,水体即逐渐趋于稳定,而达到新的生态平衡,污染解除。
光合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PSB)是一类能将光能转化成生物代谢能的原核微生物,是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一大类细菌的总称。光合菌以光和热为能源,主要利用小分子有机物中的碳,同化其它营养元素进行生长繁殖。光合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快速分解有机物和吸收水体中的氨态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具有净化有机废水的能力;光合菌产生的酶,可以降解人工合成有毒化合物。目前市售的液体光合菌每毫升菌液应含光合细菌的数量为100亿以上。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属有条件的厌氧性菌,无论在有无氧气环境下均可生存。乳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有效抑制致病菌的活动,维持生态平衡。乳酸菌在有机物发酵分解上的作用,表现为它能分解在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溶化不溶性无机磷的能力。目前市售的主要为活性干菌,使用时用营养液复活即可。酵母菌(Yeast),属好氧性菌,酵母菌具有将被分解的有机物质与各种氨基酸、维他命、核酸进行再合成的机能。对于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都有分解能力。酵母菌在富尔德微生物污水处理剂中对于促进其它有益微生物增殖所需要的基质提供重要的给养保障。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主要是活性干酵母,使用时用营养水复活即可。
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都是市售成熟产品,直接使用即可。
当水质转好后,严格控制周围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应避免水质再次受到污染,水中最好再建设生态岛,为水中的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创造一个自由栖息的空间,一般可以选取自然界的石块,土壤堆积而成。经过初步治理后,总磷(以P计)≤0.1mg/l总氮≤2.5mg/l cod降至22mg/l,PH值为7.2,水体透明度达到1-1.5米,腥臭味基本消失。
Claims (2)
1.一种高效微生物菌体及酶制剂共同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下列原料,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液体光合菌的投放量,每立方米水中5-12克,活化后的乳酸菌的投放量,每立方米水中1-4壳,活化后的酵母菌,每立方米水中4-8克,纤维素酶0.1-0.8克、木瓜蛋白酶0.5-0.9克、淀粉酶0.01-0.06克、脂肪酶0.01-0.07克投入水中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微生物菌体及酶制剂共同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是在所要处理的污水中,先曝气使溶氧量至少达2毫克/升;取一定量污水,将各个菌体按照30-50倍量的比例投入其中培养适应,过3-5天后,将含菌水倒入污水中,这个含菌污水与正常污水量为1∶30-50的体积比混合,待菌体生长到即将进入衰亡期时,即在再经过5-8天之间,投入上述酶类,再经过20-30天后基本上可以看到水体明显改善,然后立即进行水体生物链的修复,放养入水草等沉水植物、浮游植物,观赏鱼,虾,浮游动物等,水体即逐渐趋于稳定,而达到新的生态平衡,污染解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189749A CN101885543A (zh) | 2010-07-01 | 2010-07-01 | 高效微生物菌体及酶制剂共同处理污水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189749A CN101885543A (zh) | 2010-07-01 | 2010-07-01 | 高效微生物菌体及酶制剂共同处理污水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85543A true CN101885543A (zh) | 2010-11-17 |
Family
ID=43071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189749A Pending CN101885543A (zh) | 2010-07-01 | 2010-07-01 | 高效微生物菌体及酶制剂共同处理污水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85543A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23837A (zh) * | 2013-12-04 | 2014-04-16 | 刘军亮 | 一种应用复合微生物技术进行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方法 |
CN104150604A (zh) * | 2014-08-30 | 2014-11-19 | 湖南青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苦草为主的沉水植物与光合菌联合构建水下景观生态系统的方法 |
CN104478168A (zh) * | 2014-12-13 | 2015-04-01 | 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 | 废旧轮胎回收废水处理工艺 |
CN105236593A (zh) * | 2015-11-13 | 2016-01-13 |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粉丝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 |
CN105254031A (zh) * | 2015-11-13 | 2016-01-20 |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黄酒生产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 |
CN105254138A (zh) * | 2015-11-23 | 2016-01-20 |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啤酒生产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 |
CN105271532A (zh) * | 2015-11-20 | 2016-01-27 |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饮料生产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 |
CN105417858A (zh) * | 2015-11-23 | 2016-03-23 |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食醋生产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 |
CN109019871A (zh) * | 2018-08-15 | 2018-12-18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酶类制剂及其强化生物膜法治理河道污水的方法 |
CN110228901A (zh) * | 2019-05-31 | 2019-09-13 | 广东五色时空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明渠异位一体化污水处理器及微生物干预水质提升工艺 |
CN112369533A (zh) * | 2020-11-09 | 2021-02-19 | 柳州市绿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活鱼体内三甲胺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9020241A (zh) * | 2024-10-25 | 2024-11-26 |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 硝化细菌、水质改良菌剂及其在河道消减氨氮中的应用 |
-
2010
- 2010-07-01 CN CN2010102189749A patent/CN10188554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23837A (zh) * | 2013-12-04 | 2014-04-16 | 刘军亮 | 一种应用复合微生物技术进行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方法 |
CN104150604A (zh) * | 2014-08-30 | 2014-11-19 | 湖南青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苦草为主的沉水植物与光合菌联合构建水下景观生态系统的方法 |
CN104150604B (zh) * | 2014-08-30 | 2016-08-24 | 湖南青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苦草为主的沉水植物与光合菌联合构建水下景观生态系统的方法 |
CN104478168B (zh) * | 2014-12-13 | 2016-03-02 | 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 | 废旧轮胎回收废水处理工艺 |
CN104478168A (zh) * | 2014-12-13 | 2015-04-01 | 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 | 废旧轮胎回收废水处理工艺 |
CN105236593A (zh) * | 2015-11-13 | 2016-01-13 |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粉丝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 |
CN105254031A (zh) * | 2015-11-13 | 2016-01-20 |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黄酒生产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 |
CN105271532A (zh) * | 2015-11-20 | 2016-01-27 |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饮料生产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 |
CN105254138A (zh) * | 2015-11-23 | 2016-01-20 |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啤酒生产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 |
CN105417858A (zh) * | 2015-11-23 | 2016-03-23 |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食醋生产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 |
CN109019871A (zh) * | 2018-08-15 | 2018-12-18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酶类制剂及其强化生物膜法治理河道污水的方法 |
CN110228901A (zh) * | 2019-05-31 | 2019-09-13 | 广东五色时空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明渠异位一体化污水处理器及微生物干预水质提升工艺 |
CN112369533A (zh) * | 2020-11-09 | 2021-02-19 | 柳州市绿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活鱼体内三甲胺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9020241A (zh) * | 2024-10-25 | 2024-11-26 |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 硝化细菌、水质改良菌剂及其在河道消减氨氮中的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85543A (zh) | 高效微生物菌体及酶制剂共同处理污水的方法 | |
Kaloudas et al. | Phycoremediation of wastewater by microalgae: a review | |
CN101306867B (zh) | 生物酶高效净水剂 | |
CN102250768B (zh) | 一种处理污水污泥的酶菌复合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2161550B (zh) | 畜禽养殖污水用于生产饲料添加剂及净化成中水的方法 | |
Chuntapa et al. | Water quality control using Spirulina platensis in shrimp culture tanks | |
CN101607762B (zh) | 河流水体生态修复方法 | |
CN107324504B (zh) | 一种用于养殖池塘水质改良的复合藻类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20427A (zh) | 微生物水质净化菌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3205382A (zh) | 一种用于净化河道污水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29448B (zh) | 一种净化微生物菌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KR101238262B1 (ko) | 오폐수처리능을 가지는 미생물제제와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오폐수 정화방법 | |
CN101503264A (zh) | 一种异位生态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 | |
CN108033574A (zh) |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净化的生态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96031B (zh) | 一种污水处理兼水生植物种植基质填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7032501B (zh) | 一种模拟生态净化富营养化河水的方法及设施 | |
CN101701197B (zh) | 新型微生物菌群组合剂及其混合培养基 | |
Phyu et al. | Microalgal-bacterial consortia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stock wastewater: Removal of pollutants, interaction mechanism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ospects for application | |
CN107460148A (zh) |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8164086B (zh) | 一种养殖废水循环处理回收系统及其在回收处理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 |
Ungureanu et al. | Microalgal system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review. | |
Husin et al. | Review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in removing pollutants by microalgae Scenedesmus obliquu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 |
CN110683655A (zh) | 一种用于消除河道黑臭的水下布菌工艺 | |
Wang | Ecological waste treatment and utilization systems on low-cost, energy-saving/generating and resources recoverable technology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 China | |
CN210620557U (zh) | 水体底泥修复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