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2073B - 立体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立体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72073B CN101872073B CN2009101368842A CN200910136884A CN101872073B CN 101872073 B CN101872073 B CN 101872073B CN 2009101368842 A CN2009101368842 A CN 2009101368842A CN 200910136884 A CN200910136884 A CN 200910136884A CN 101872073 B CN101872073 B CN 1018720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ve plate
- quarter
- display device
- stereoscopic display
- degre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82 device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包括偏光眼镜、适于显示线偏振影像的显示面板、第三四分之一波片与图案化半波片。偏光眼镜具有偏振特性不同的第一、第二圆偏振镜片,第一圆偏振镜片包括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与第一半波片,第二圆偏振镜片具有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线偏振影像的偏振方向与第三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夹45度。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第三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夹90度,第一半波片的光轴与图案化半波片的光轴夹90度,且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第三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介于55~125度之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维持立体影像的解析度,并避免色彩偏移的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达,人们对于物质生活以及精神层面的享受一向都只有增加而从未减少。以精神层面而言,在这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人们希望能够通过显示装置来实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达到身历其境的效果;因此,如何使显示装置呈现立体的图像或影像,便成为现今显示装置技术亟欲达到的目标。
就使用外观而言,立体显示技术可大致分成观察者需戴特殊设计偏光眼镜观看的戴偏光眼镜式(stereoscopic)以及直接裸眼观看的裸眼式(auto-stereoscopic)。戴偏光眼镜式立体显示可分为滤光偏光眼镜(color filterglasses)、偏光眼镜(polarizing glasses)以及快门偏光眼镜(shutter glasses)等方式。戴偏光眼镜式立体显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显示器送出具有特殊信息的左右眼影像,经由头戴式偏光眼镜的选择,让左右眼分别看到左右眼影像,以形成立体视觉。
图1为搭配偏光眼镜使用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机制示意图。请参阅图1,立体显示装置100适于让观察者在配戴偏光眼镜110时观看,偏光眼镜110具有偏振方向分别为P1和P2的两个线性偏振镜片(linear polarizedeyeglass),而立体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20以及偏振片130。其中,偏振片130配置于显示面板120与偏光眼镜110之间。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20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列的像素,而奇数行(或列)的像素与偶数行(或列)的像素分别呈现右眼画面R以及左眼画面L。此外,偏振片130具有偏振方向分别为P1与P2的区域,而偏振方向为P1的区域以及偏振方向为P2的区域分别对应地配置于奇数行(或列)像素所显示的右眼画面R区域以及偶数行(或列)像素所显示的左眼画面L区域,使得右眼画面R输出后具有偏振方向P1,而左眼画面L输出后具有偏振方向P2。观察者经由偏振方向为P1的线偏镜片可以观察到具有偏振方向P1的右眼画面R,而经由偏振方向为P2的线偏镜片可以观察到具有偏振方向P2的左眼画面L,换言之,当观察者配戴偏光眼镜110观看立体显示装置100时,透过不同偏振特性的线偏镜片,可以让左右眼分别看到偏振方向为P1的左眼画面L以及偏振方向为P2的右眼画面R,以形成立体视觉。
如前述图1所示的立体显示装置是采用空间多工方式将显示画面间隔地划分为左右眼影像显示区域,同时将影像分别投向左右眼,以达到立体效果。然而,对于观察者而言,在配戴偏光眼镜观看立体影像时,会使得观察者所观看的立体影像的解析度减半。同时,由于影像的偏振方向为线性偏振,因此当观察者的头部稍微偏移时,也会影响观察者所看到的立体影像的显示品质。再者,如图1所示的立体显示装置容易产生影像的色彩偏移问题。
另外,美国专利第US Patent No.5,564,810号中提出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利用切换器高速地切换左右眼画面,而让观察者的左右眼在配戴偏光眼镜时可以分别看到左右眼画面,属于一种时间分工方式(time-multiplexed)。并且,在此立体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面板与偏光眼镜之间设置四分之一波片,使得影像的偏振方向由线偏振转变为圆偏振。虽然,美国专利第US Patent No.5,564,810号中所提出的立体显示装置可以维持液晶显示面板原有的解析度,但是在此架构中,还是存在四分之一波片会影响输出影像的色偏现象,而使得立体显示装置的色彩偏移。
美国专利第US Patent No.6,222,672号中提出另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与前述图1的立体显示装置类似,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奇数行(或列)与偶数行(或列)分别输出左右眼影像,并利用光学膜片的组合而使得观察者可以在配戴偏光眼镜时观察到立体影像。然而,在此架构中,同样面临立体影像的解析度减半的问题。并且,在此立体显示装置中,图案化半波片的制作要求较高的精准度,因此在立体显示装置朝向大型化的发展上,面临制作精准度上的考验。
因此,如何使立体显示装置在不产生色差现象的情况下维持原有解析度,并且使得立体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大尺寸化,将是立体显示装置发展的一项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可维持立体影像的解析度,并避免色彩偏移的现象。
本发明提出一种立体显示装置,此立体显示装置包括偏光眼镜、显示面板、第三四分之一波片以及图案化半波片。其中,偏光眼镜具有两偏振特性不同的第一圆偏振镜片以及第二圆偏振镜片,第一圆偏振镜片包括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以及第一半波片,第二圆偏振镜片具有第二四分之一波片。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列的像素,且显示面板适于显示线偏振影像。第三四分之一波片配置于显示面板与偏光眼镜之间,且线偏振影像的偏振方向与第三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之间的夹角实质上为45度。此外,图案化半波片配置于显示面板与偏光眼镜之间,而第三四分之一波片位于显示面板以及图案化半波片之间。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第三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之间的夹角实质上为90度,第一半波片的光轴与图案化半波片的光轴之间的夹角实质上为90度,且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第三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之间的夹角实质上介于55度至125度之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立体显示装置中利用图案化半波片在不同区域提供不同的相位延迟,使立体显示装置产生不同偏振方向的左右眼画面,并且利用四分之一波片可将线偏振影像转换为圆偏振影像,搭配具有适当光轴角度的四分之一波片以及半波片的组合,可以补偿显示面板输出影像经由光学膜片后的色差。因此,本发明的立体显示装置可以让观察者透过具有偏振特性不同的圆偏振镜片的偏光眼镜观看到立体影像,且可以通过偏光眼镜中适当设计偏振角度的圆偏振镜片来补偿影像色差,改善色偏问题,并易于制造大尺寸的立体显示装置。
为让本发明的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搭配偏光眼镜使用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机制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B绘示一种图案化半波片在激光加工时的一种加工示意图。
图3与图4绘示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影像分别经由图案化半波片不同区域传递的显示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立体显示装置
110、202:偏光眼镜
120、210:显示面板
130:偏振片
202A:第一圆偏振镜片
202B:第二圆偏振镜片
212:面板偏振片
220:第三四分之一波片
230:图案化半波片
230A:λ/2位相差区域
230B:无位相差区域
232:拉伸轴
250:第一四分之一波片
240:第一半波片
270:镜片偏振片
260:第二四分之一波片
270、370:镜片偏振片
320:第三四分之一波片
A1、A7:吸收轴
A2、A3、A4、A5、A6:光轴
A8、A9:透射轴
H:水平方向
I1、I2、I3A、I3B、I4、I5、I6、I7:影像
L:左眼画面
P:像素
P1、P2:偏振方向
S:扫描方向
R:右眼画面
θ3:图案化半波片的光轴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
θ6: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2A为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A,立体显示装置200适于让观察者在配戴偏光眼镜202时观看,其中偏光眼镜202具有偏振特性不同的第一圆偏振镜片202A以及第二圆偏振镜片202B,而第一圆偏振镜片202A以及第二圆偏振镜片202B的组成构件如图2A所示。第一圆偏振镜片202A可视为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50、第一半波片240以及镜片偏振片270(glass polarizer)的组合,而第二圆偏振镜片202B可视为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60以及镜片偏振片270的组合。此外,立体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210、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以及图案化半波片230。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半波片230配置于显示面板210与偏光眼镜202之间,且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位于显示面板210以及图案化半波片230之间。此外,显示面板210具有面板偏振片212(panel polarizer),用以偏振化显示面板210所输出的影像,其中显示面板210可列举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或电湿润显示面板,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继续参照图2A,显示面板210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列的像素P,以及位于像素P与偏光眼镜202之间的面板偏振片212,其中面板偏振片212具有吸收轴A1,以使得显示面板210所显示的影像在经过面板偏振片212后输出偏振方向垂直A1的线偏振影像I1。接着,线偏振影像I1经由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后转为圆偏振影像I2。具体来说,以立体显示器的水平方向H为基准,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的光轴A2例如与水平方向H垂直,面板偏振片212的吸收轴A1与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的光轴A2之间具有实质上为45度的夹角,换言之,线偏振影像I1的偏振方向与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的光轴A2之间或者是线偏振影像I1的偏振方向与水平方向H之间呈现实质上为45度的夹角,如此一来,如图2A所示,线偏振影像I1经由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后转为右旋偏振影像I2。
此外,图案化半波片230具有两相位延迟量不同的区域,其中区域的相位延迟量实质上为λ/2(λ为波长),例如图中的λ/2位相差区域230A,而另一区域的相位延迟量实质上为零,例如图中的无位相差区域230B。详言之,光线通过图案化半波片230后的光学性质与拉伸轴232具有依存特性,因而定义该λ/2位相差区域230A中拉伸轴的方向为图案化半波片的光轴A3方向。另一方面,由于无位相差区域230B中的材料分子为任意方向排列,因而光线通过无位相差区域230B后并不会影响光线的偏振特性,是以无位相差区域230B所提供的相位延迟量实质上趋近于零。由于图案化半波片230的加热工艺(如激光)加工上因素,图案化半波片230的光轴A3(λ/2位相差区域230A中)与水平方向H之间的夹角θ3满足下列关系式,45°≤θ3≤135°。
值得一提的是,图案化半波片中相位延迟量不同的区域例如是以相互交错排列的态样而设计,并且各区域对应于显示面板210上的像素P来设置。举例而言,图案化半波片230包括多个条状图案,且条状图案分别对应偶数列像素P,或者是分别对应奇数列像素P。当然,多个条状图案也可以是分别对应偶数行像素P或奇数行像素P,本发明并不限定图案化半波片230上的图案型态。由于图案化半波片230上具有相位延迟量不同的区域,使得显示面板210所显示的影像通过λ/2位相差区域230A以及无位相差区域230B之后可以分离出相位延迟量实质上为λ/2的影像I3A以及相位延迟量实质上趋近于零的影像I3B。
更详细而言,图2B绘示一种图案化半波片在加热工艺(如激光)时的一种加工示意图。请参照图2B,图案化半波片230的制作方式例如是先提供均匀半波片(未绘示),此半波片(未绘示)通常由位相差膜所组成,而位相差膜的光学性质可以通过改变位相差膜中分子的排列方式而调整。举例而言,位相差膜中整体的分子皆沿着同一方向拉伸排列,使得半波片(未绘示)全面性地具有拉伸轴232。之后,经由激光进行图案化工艺,在此半波片的局部区域上进行照射,使得被激光照射的区域的材料分子因吸收能量而重新任意排列。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激光的扫描方向S与拉伸轴232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实质上介于45度至135度之间。一般而言,通过上述手段虽然可以使得图案化半波片230的无位相差区域230B呈现相位延迟量较趋近于零,但实际上图案化半波片230仍可能因工艺因素而使得图案化半波片230的无位相差区域230B残留些微的相位延迟量,这些些微的相位延迟量容易使得立体影像产生色偏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200中的偏光眼镜202的组成构件具有适合的光轴角度,适当组合后可以有效补偿影像在穿透前述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以及图案化半波片230时所产生的色彩偏移,消除色差。详言之,如图2A所示,构成第一圆偏振镜片202A以及第二圆偏振镜片202B的镜片偏振片270的吸收轴A7垂直于面板偏振片212的吸收轴A1。特别的是,在构成第一圆偏振镜片202A的组件中,第一半波片240的光轴A4与图案化半波片230的光轴A3之间的夹角实质上为90度,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50的光轴A5与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的光轴A2之间的夹角实质上为90度,因此观察者通过第一圆偏振镜片202A中的第一半波片240以及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50可以补偿影像的色彩偏移,有效消除色差。
此外,请继续参照图2A,在构成第二圆偏振镜片202B的组件中,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60的光轴A6与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的光轴A2之间的夹角实质上介于55度至125度之间,利用适当控制上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60的光轴A6与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的光轴A2之间的夹角,可以消除影像通过图案化半波片230的无位相差区域230B时的些微相位延迟,因而本发明允许少部分因工艺因素或其他因素而使得无位相差区域230B具有些微相位延迟量的情形,并且通过调整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60的光轴方向即能达到补偿影像的色彩偏移,进而消除色差。
为了更充分披露本发明的内容,以下将说明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200的一种显示机制。图3与图4为绘示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影像分别经由图案化半波片不同区域传递的显示状态示意图,其中图3为影像经由λ/2位相差区域230A的显示状态,而图4为影像经由无位相差区域230B的显示状态。
请先参照图3上方,其绘示影像经由半波片的λ/2位相差区域230A以及第一圆偏振镜片202A而传递的影像偏振状态示意图。如图3上列所示,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所提供的λ/4相位延迟可以使偏振方向为垂直于A1的线偏振影像I1在进入图案化半波片230前转成圆偏振影像I2,如图中所绘示的右旋偏振影像。接着,圆偏振影像I2进入图案化半波片230的λ/2位相差区域230A,而图案化半波片230在λ/2位相差区域230A中所提供的λ/2相位延迟,可以使圆偏振影像I2转成旋光性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影像I3A,再进入观察者所配戴偏光眼镜202的第一圆偏振镜片202A,如图中所绘示右旋偏振影像I2经由图案化半波片230的λ/2位相差区域230A后转为左旋偏振影像I3A。
请继续参照图3上方,第一半波片240所提供的λ/2相位延迟可以使圆偏振影像I3A转成旋光性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影像I4而进入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50,换言之,左旋偏振影像I3A经由第一半波片240之后再度转成右旋偏振影像I4。接着,右旋偏振影像I4通过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50所提供的λ/4相位延迟可以在进入镜片偏振片270前转成线偏振影像I5,如图3所示,由于进入镜片偏振片270前的线偏振影像I5的偏振方向与镜片偏振片270的吸收轴A7平行,因此,线偏振影像I5无法穿过镜片偏振片270而被观察者观察到,换言之,在此状态中,观察者透过第一圆偏振镜片202A无法观察到影像。
接着,请参照图3下方,其绘示同一时间观察者透过第二圆偏振镜片202B观察到同一像素P所呈现的影像状态,而该影像的传递路径同样经过图案化半波片230的λ/2位相差区域230A。如图3下列所示,影像在进入第二圆偏振镜片202B前的偏振状态与图3上列类似,偏振方向原为垂直于A1的线偏振影像I1通过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以及图案化半波片230之后转为如图中所绘示左旋偏振影像I3A。之后,左旋偏振影像I3A在经由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60所提供的λ/4相位延迟后,可以转为偏振方向垂直镜片偏振片270的吸收轴A7的线偏振影像I6,因而使得观察者透过第二圆偏振镜片202B可以观察到影像I7。如此一来,在如图3的运作机制中,被观察者观察的单眼画面可以通过前述光学膜片构件的组合而被分离出来。
接着,请参照图4上方,其绘示影像经由半波片的无位相差区域230B以及第一圆偏振镜片202A而传递的影像偏振状态示意图。如图4上列所示,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所提供的λ/4相位延迟可以使偏振方向为垂直于A1的线偏振影像I1在进入图案化半波片230前转成圆偏振影像I2,如图中所绘示的右旋偏振影像。接着,圆偏振影像I2通过图案化半波片230的无位相差区域230B而保持原有的偏振特性,之后,第一半波片240所提供的λ/2相位延迟可以使圆偏振影像I3B转成旋光性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影像I4再进入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50,换言之,右旋偏振影像I3B经由第一半波片240之后而转成左旋偏振影像I4。接着,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50所提供的λ/4相位延迟使得左旋偏振影像I4在进入镜片偏振片270前转为偏振方向垂直镜片偏振片270的吸收轴A7的线偏振影像I5,因而使得观察者透过第一圆偏振镜片202A而观察到影像I7。
之后,请参照图4下方,其绘示同一时间观察者透过第二圆偏振镜片202B观察到同一像素P所呈现的影像状态,而该影像的传递路径同样经过图案化半波片230的无位相差区域230B。如图4下列所示,影像在进入第二圆偏振镜片202B前的偏振状态与图4上列类似,偏振方向原为垂直于A1的线偏振影像I1通过第三四分之一波片220以及图案化半波片230的无位相差区域230B之后转为如图中所绘示右旋偏振影像I3B。之后,右旋偏振影像I3B在经由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60所提供的λ/4相位延迟后转为线偏振影像I6,如图4所示,由于进入镜片偏振片270前的线偏振影像I6的偏振方向与镜片偏振片270的吸收轴A7平行,因此,在此状态中,观察者透过第二圆偏振镜片202B无法观察到影像。同理,在如图4的运作机制中,被观察者观察的另一单眼画面亦可以通过前述光学膜片构件的组合而被分离出来。
由此,本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200经由重复前述图3与图4的显示步骤,而让观察者透过偏光眼镜202可以看到经由图案化半波片230的λ/2位相差区域230A以及无位相差区域230B所叠加的立体影像。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除了可以有效消除色差之外,相较于已知的偏振方向呈线性的线偏振影像而言,本实施例中偏振方向为圆偏振的圆偏振影像在各个极化方向上的分量大致相同,因此配戴偏光眼镜202的观察者在不同的视角观看立体显示装置200时,可以观看到较为均匀的立体影像,因此本实施例的四分之一波片的配置有助于增加立体显示装置200的视角。此外,偏光眼镜202经由适当配置第一半波片240、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50以及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60的光轴角度,可以补偿影像进入偏光眼镜202前的色彩偏移,并且矫正影像进入观察者眼睛前的色差,提升显示面板210所呈现影像的显示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半波片240位于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50以及显示面板210之间,当然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50与第一半波片240的位置也可以互换,而使得第一半波片240位于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50以及显示面板210之间,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50与第一半波片240的相对设置位置。此外,实务上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60的光轴A6与水平方向H之间的夹角θ6例如是依照下列关系式所设计的,0°≤θ6≤±35°。举例而言,以水平方向H为基准,θ6例如为±25°。
这里要说明的是,设计者可因应产品需求来设计图案化半波片230上的图案与显示面板210上像素P的相对应关系,或者是搭配适当的时序控制来调整左右眼画面的更新频率,使得观察者所观察到的立体影像维持原有的解析度并且使得立体影像有优选的光学效果,本发明并不限定图案化半波片230的图案形状、大小与排列方式以及时序控制。
第二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立体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参照图5,立体显示装置300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立体显示装置200类似,惟立体显示装置300中的显示面板210输出的线偏振影像的偏振方向实质上为垂直立体显示装置300的水平方向H。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四分之一波片320的光轴A2与水平方向H之间的夹角θ2可为45度或135度,在本实施例中,θ2例如是45度。图案化半波片230的λ/2位相差区域230A中的光轴A3与水平方向H之间的夹角θ3例如是介于45度至135度之间的任一角度。此外,镜片偏振片370的透射轴A9的方向与面板偏振片212的透射轴A8实质上垂直。
此外,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50、第一半波片240以及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60同样满足下列关系式:第一半波片240的光轴A4实质上垂直于图案化半波片230的光轴A3,而第一四分之一波片250的光轴A5实质上垂直于第三四分之一波片320的光轴A2,且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60的光轴A6与第三四分之一波片320的光轴A2之间的夹角实质上介于55度至125度之间。换言之,第二四分之一波片260的光轴A6与水平方向H之间的夹角θ6实质上介于100度至170度之间。如此,本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300同样具有补偿影像色彩偏移的效果,由此提升显示品质。
承上述,在立体显示装置300中,第三四分之一波片320位于图案化半波片230与显示面板210之间。此外,显示面板210输出的线偏振影像的偏振方向A8也可以是实质上平行立体显示装置300的水平方向H,而立体显示装置300中各光学膜片的光轴角度可以依据前述准则来设计,以消除影像色偏的现象,本发明并不限定显示面板210所输出影像的偏振方向。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立体显示装置具有以下所述的特点的全部或一部分:
1.本发明的立体显示装置中搭配适当的偏光眼镜,可以补偿显示面板输出影像经由光学膜片后的色差,通过适当地设计偏光眼镜中圆偏振镜片的偏振角度,可以补偿影像色差,改善色偏问题。
2.本发明的立体显示装置利用图案化半波片在不同区域提供不同的相位延迟,使立体显示装置产生不同偏振方向的左右眼画面,并且利用四分之一波片可将线偏振影像转换为圆偏振影像,且可以增加观察者观看立体显示装置的视角。
3.本发明的立体显示装置利用偏光眼镜中四分之一波片与半波片的适当光轴角度,而消除色差,因而本发明允许少部分因工艺因素或其他因素而使得无位相差区域具有些微相位延迟量的情形,实现立体显示装置的大型化以及具有优选的立体显示品质。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立体显示装置,至少包括:
偏光眼镜,具有两偏振特性不同的第一圆偏振镜片以及第二圆偏振镜片,其中该第一圆偏振镜片包括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以及第一半波片,该第二圆偏振镜片具有第二四分之一波片;
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列的像素,该显示面板适于显示线偏振影像;
第三四分之一波片,配置于该显示面板与该偏光眼镜之间,该线偏振影像的偏振方向与该第三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45度;以及
图案化半波片,配置于该显示面板与该偏光眼镜之间,其中该第三四分之一波片位于该显示面板以及该图案化半波片之间,
其中,该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该第三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90度,该第一半波片的光轴与该图案化半波片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且该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该第三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之间的夹角介于55度至125度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
该立体显示装置具有水平方向,该线偏振影像的偏振方向与该水平方向之间夹45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该立体显示装置具有水平方向,该线偏振影像的偏振方向平行或垂直该水平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面板具有面板偏振片,该面板偏振片位于该多个像素与该偏光眼镜之间,且该面板偏振片的透射轴与该第三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之间具有为45度的夹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圆偏振镜片及该第二圆偏振镜片分别具有镜片偏振片,该镜片偏振片的透射轴垂直于该面板偏振片的透射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该图案化半波片具有两相位延迟量不同的区域,其中一区域的相位延迟量为λ/2,而另一区域的相位延迟量为零,该多个相位延迟量不同的区域相互交错排列,且λ为波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该图案化半波片是经由加热工艺所制得,且具有相位延迟量为λ/2的区域具有拉伸轴,该加热工艺方向与该拉伸轴之间的夹角介于45度至135度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该图案化半波片是经由激光照射所制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该图案化半波片包括多个条状图案,且各该条状图案分别对应偶数行像素或奇数行像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该图案化半波片包括多个条状图案,且各该条状图案分别对应偶数列像素或奇数列像素。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该立体显示装置具有水平方向,且该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该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介于0度至正负35度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该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5度。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该立体显示装置具有水平方向,且该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轴与该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介于100度至170度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半波片位于该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以及该显示面板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位于该第一半波片以及该显示面板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368842A CN101872073B (zh) | 2009-04-24 | 2009-04-24 | 立体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368842A CN101872073B (zh) | 2009-04-24 | 2009-04-24 | 立体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72073A CN101872073A (zh) | 2010-10-27 |
CN101872073B true CN101872073B (zh) | 2011-10-19 |
Family
ID=42997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368842A Active CN101872073B (zh) | 2009-04-24 | 2009-04-24 | 立体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7207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3838A (zh) * | 2010-04-06 | 2011-10-12 | 宇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立体显示装置 |
US20120092668A1 (en) * | 2010-10-15 | 2012-04-19 |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Patterned polarization converter |
KR101295884B1 (ko) * | 2010-12-17 | 2013-08-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다중 시각 및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
CN102096203B (zh) * | 2010-12-30 | 2012-10-17 | 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使立体偏光眼镜可自由角度观影的方法及偏光片 |
CN102540572A (zh) * | 2010-12-31 | 2012-07-04 | 浙江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快门眼镜镜片、快门眼镜 |
CN102109630B (zh) * | 2011-01-18 | 2013-01-23 | 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3d立体显示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081183A (zh) * | 2011-01-21 | 2011-06-01 |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 薄膜模组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与眼镜 |
CN102681193B (zh) * | 2011-03-09 | 2016-01-20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3d显示系统 |
TWI465769B (zh) * | 2011-03-18 | 2014-12-21 | Au Optronics Corp | 立體顯示器 |
JP2012220853A (ja) * | 2011-04-12 | 2012-11-12 | Keiwa Inc | メガネ用位相差フィルム、3dメガネ用光学シート及び3dメガネ |
CN102419494B (zh) * | 2011-06-21 | 2014-07-16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应用的显示装置 |
US8638410B2 (en) | 2011-06-21 | 2014-01-28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TW201303368A (zh) * | 2011-07-10 | 2013-01-16 | Ind Tech Res Inst | 顯示裝置 |
US8878780B2 (en) | 2011-07-10 | 2014-11-04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Display apparatus |
CN102368128A (zh) * | 2011-09-20 | 2012-03-07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偏光眼镜式立体显示装置 |
CN102314020A (zh) * | 2011-09-21 | 2012-01-1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三维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US8547489B2 (en) | 2011-09-21 | 2013-10-01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3D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KR101294220B1 (ko) * | 2011-11-21 | 2013-08-07 |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 패턴화 리타더의 영상 획득 장치 |
JP6776299B2 (ja) * | 2017-10-23 | 2020-10-28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光学積層体 |
US10394080B2 (en) * | 2017-12-28 | 2019-08-27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Wideband compensation stack film and optical element using the same |
CN108594351B (zh) * | 2018-04-28 | 2020-07-31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偏振膜连续制备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761623A (zh) * | 2018-08-22 | 2018-11-06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奇偶阵列偏振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931857A (zh) * | 2018-08-23 | 2018-12-04 |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led立体显示系统的3d偏振膜及其制作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3177A (zh) * | 2007-12-13 | 2008-05-2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
CN101359099A (zh) * | 2008-09-23 | 2009-02-0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控制方法 |
-
2009
- 2009-04-24 CN CN2009101368842A patent/CN1018720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3177A (zh) * | 2007-12-13 | 2008-05-2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
CN101359099A (zh) * | 2008-09-23 | 2009-02-0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72073A (zh) | 2010-10-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72073B (zh) | 立体显示装置 | |
TWI397720B (zh) | 立體顯示裝置 | |
TWI381191B (zh) | 立體顯示器及其製作方法 | |
US8427529B2 (en) |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fabricating method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 |
US9237337B2 (en) |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with a passive cycloidal diffractive waveplate | |
JP3461680B2 (ja) |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5603042B2 (ja) |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 |
JP3899099B2 (ja) | 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 | |
US9143765B2 (en) |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 |
US8531764B2 (en) |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pattern retarder method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
CN101359099A (zh) | 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控制方法 | |
US8740387B2 (en) |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apparatus | |
TWI444660B (zh) | 2d/3d切換型立體顯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 |
JPH09304740A (ja) | 画像表示装置 | |
KR20120126561A (ko) | 영상 표시장치 | |
WO2002101445A1 (fr) | Dispositif d'affichage, programme d'affichage a indication de reglage de position, support d'informations, lunettes de polarisation, et procede de reglage de position de filtre pour dispositif d'affichage | |
CN102193204A (zh) | 立体显示器及立体显示系统 | |
KR101772505B1 (ko) | 광학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KR0176520B1 (ko) | 입체 투영장치 | |
US20100066654A1 (en) |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 |
TWI424230B (zh) | 立體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 |
CN101726911B (zh) | 立体显示装置、系统,及立体显示方法 | |
TWI386035B (zh) | 立體顯示裝置及立體顯示方法 | |
JP2005070353A (ja) | 画像表示装置 | |
JP5539746B2 (ja) |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