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4008A - 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54008A CN101854008A CN 201010166102 CN201010166102A CN101854008A CN 101854008 A CN101854008 A CN 101854008A CN 201010166102 CN201010166102 CN 201010166102 CN 201010166102 A CN201010166102 A CN 201010166102A CN 101854008 A CN101854008 A CN 1018540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connector
- end surface
- face
- wire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连接器包括本体、线材、多条补强线以及线套。多个导电端子固设于该本体内;线材电性连接该些导电端子,并自该本体的第一端面穿出,第一端面为多边形;该些补强线的一端固定于该本体并自该第一端面穿出,且该些补强线至少分布于该第一端面的各个角落;该线材与该些补强线套设于该线套内。其中,该些补强线位于该第一端面与该线套之间的第一部分处于直线状态时,该线材位于该第一端面与该线套之间的第二部分处于弯曲状态。本发明的连接器增加补强线,当连接器受力时,力量集中在补强线上,从而降低连接器线材报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补强线的连接器及该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连接器材领域,皆使用线材如电源线将外部所提供的电源或者信号传输至各电子产品,然而,这些电子产品在使用时或测试时常常会拉扯到线材,或是因人为的不小心而拉扯,使线材内的导体产生断裂,造成电力或信号无法输送至电子产品,严重时,线材断裂部分会产生火花而引起火灾,造成人员以及财物的损失。请参见图1,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的示意图。连接器1包括本体2、线材(即电源线)3、绝缘套4以及固持体5。多个导电端子6固设于本体2内,线材3电性连接这些导电端子6,并自本体2的第一端面7穿出;线材3套设于绝缘套4内。为防止直接拉扯线材3,在线材3与本体2的交接处形成固持体5,用以保护线材3,防止线材3的拉扯,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固持体5一般采用热熔胶固化成型,但通过此种方法形成的固持体5在老化(Aging)测试时会软化断裂损坏。或者,固持体5也可以使用两片塑料模具对接形成,但在使用中发现通过此种方式形成的固持体5容易开裂脱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增加补强线,当连接器受力时,力量集中在补强线上,从而降低连接器线材报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本体、线材、多条补强线以及线套。多个导电端子固设于该本体内;线材电性连接该些导电端子,并自该本体的第一端面穿出,该第一端面为多边形;该些补强线的一端固定于该本体,该些补强线的另一端自该第一端面穿出,且该些补强线至少分布于该第一端面的各个角落;该线材与该些补强线套设于该线套内。其中,该些补强线位于该第一端面与该线套之间的第一部分处于直线状态时,该线材位于该第一端面与该线套之间的第二部分处于弯曲状态。
进一步地,补强线为绝缘材质。
进一步地,补强线为内芯无金属线的塑料线。
进一步地,该补强线为利用多条纤维拧成股,再由多股卷绕而成。
进一步地,该线套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该第一端面为四边形。
进一步地,该补强线的抗拉强度大于该线材的抗拉强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制作方法,该连接器制作方法包括提供本体以及线材,多个导电端子固设于该本体内,线材电性连接该些导电端子,并自该本体的第一端面穿出,该第一端面为多边形;提供多条补强线;将该些补强线的一端固定于该本体,该些补强线的另一端自该第一端面穿出,且该些补强线至少分布于该第一端面的各个角落;提供线套;以及将该线材与该些补强线套设于该线套内,且该些补强线位于该第一端面与该线套之间的第一部分处于直线状态时,该线材位于该第一端面与该线套之间的第二部分处于弯曲状态。
进一步地,该补强线为绝缘材质。
进一步地,该补强线为内芯无金属线的塑料线。
进一步地,该补强线为利用多条纤维拧成股,再由多股卷绕而成。
进一步地,该线套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该第一端面为四边形。
进一步地,该补强线的抗拉强度大于该线材的抗拉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在连接器线材穿出的端面的各角落设置补强线,当连接器受力时,拉扯力量会集中在补强线上,从而降低线材的报废率。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连接器的第一端面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受力示意图;
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制作方法的流程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2和图3,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的连接器的第一端面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10,包括本体12、线材13、多条补强线11以及线套14。多个导电端子16固设于本体12内;线材13电性连接这些导电端子16,并自本体12的第一端面17穿出,第一端面17为多边形。其中线材13的根数是根据连接器10的结构或用途而定,因而在此并不做数量的限定。这些补强线11的一端固定于本体12,其另一端并自第一端面17穿出,且这些补强线11至少分布于第一端面17的各个角落。而补强线11的该端固定于本体12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在本体1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对应的在补强线11的该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件,其中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可结合固定,具体的第一固定件例如为容置孔,第二固定件例如为胶材,通过胶材将补强线11的该端固定于容置孔中,或者第一固定件为卡扣,对应的第二固定件为卡钩;或者将补强线11的该端固定缠绕于螺柱上,再将螺柱锁固于本体12上;或者补强线11与本体12一体成形。本发明中,固定方式并无限制,实际使用中只需能满足将补强线11的该端固定于本体12即可。其中,补强线11为绝缘材质。具体的补强线11例如为内芯无金属线的塑料线;或者,补强线11为利用多条纤维拧成股,再由多股卷绕而成;或是采用棉纱线或丹尼丝线等绝缘材料制成。而且较佳地,补强线11的抗拉强度大于线材13的抗拉强度。线材13与这些补强线11套设于线套14内,线套14例如为绝缘套,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请参见图4,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受力示意图。其中,这些补强线11位于第一端面17与线套14之间的第一部分15处于直线状态时,线材13位于第一端面17与线套14之间的第二部分18处于弯曲状态。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面17为四边形,因而补强线11至少位于四边形的四个角落19,当线材13受到拉扯力F时,由于第一部分15较先处于拉直状态,因而拉扯力量会集中于补强线11上,而不会对线材13造成拉扯或损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面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四边形,可以为其它多边形,这根据连接器10的具体使用环境及要求而定。
请继续参见图2,并请参见图5,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制作方法的流程步骤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制作方法,制作如上所述的连接器10,其中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如步骤S1,提供本体12以及线材13,多个导电端子16固设于本体12内,线材13电性连接这些导电端子16,并自本体12的第一端面17穿出,第一端面17为多边形,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面17为四边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面17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四边形,可以为其它多边形,这根据连接器10的具体使用环境及要求而定;
接着,如步骤S2,提供多条补强线11,其中,补强线11为绝缘材质。具体的补强线11例如为内芯无金属线的塑料线;或者,补强线11为利用多条纤维卷绕成股,再由多股卷绕而成。
再接着,如步骤S3,将这些补强线11的一端固定于本体12,这些补强线11的另一端自第一端面17穿出,且这些补强线11至少分布于第一端面17的各个角落19;
然后,如步骤S4,提供线套14,其中线套14为绝缘套,即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以及
最后,将线材13与这些补强线11套设于线套14内,且这些补强线11位于第一端面17与线套14之间的第一部分15处于直线状态时,线材13位于第一端面17与线套14之间的第二部分18处于弯曲状态。而且,较佳地,补强线11的抗拉强度大于线材13的抗拉强度。那么当线材13受力时,由于第一部分15较先处于拉直状态,因而拉扯力量会集中于补强线11上,而不会对线材13造成拉扯或损伤。而且较佳地,线套14以能固定线材13以及这些补强线11为好,防止线材13以及这些补强线11在线套14内滑动,进而防止线材13的拉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在连接器线材穿出的端面的各角落设置补强线,当连接器受力时,拉扯力量会集中在补强线上,从而降低线材的报废率。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所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包括
本体,多个导电端子固设于该本体内;
线材,电性连接该些导电端子,并自该本体的第一端面穿出,该第一端面为多边形;
多条补强线,该些补强线的一端固定于该本体,另一端自该第一端面穿出,且该些补强线至少分布于该第一端面的各个角落;以及
线套,该线材与该些补强线套设于该线套内;
其中,该些补强线位于该第一端面与该线套之间的第一部分处于直线状态时,该线材位于该第一端面与该线套之间的第二部分处于弯曲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线为绝缘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线为内芯无金属线的塑料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线套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面为四边形。
6.一种连接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本体及线材,多个导电端子固设于该本体内,该线材电性连接该些导电端子,并自该本体的第一端面穿出,该第一端面为多边形;
提供多条补强线;
将该些补强线的一端固定于该本体,该些补强线的另一端自该第一端面穿出,且该些补强线至少分布于该第一端面的各个角落;
提供线套;以及
将该线材与该些补强线套设于该线套内,且该些补强线位于该第一端面与该线套之间的第一部分处于直线状态时,该线材位于该第一端面与该线套之间的第二部分处于弯曲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线为绝缘材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线为内芯无金属线的塑料线。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线套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面为四边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166102 CN101854008A (zh) | 2010-04-18 | 2010-04-18 | 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166102 CN101854008A (zh) | 2010-04-18 | 2010-04-18 | 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54008A true CN101854008A (zh) | 2010-10-06 |
Family
ID=42805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166102 Pending CN101854008A (zh) | 2010-04-18 | 2010-04-18 | 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5400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3109440B3 (de) | 2023-04-14 | 2024-06-06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Stromkabel, und kraftfahrzeug mit dem stromkabel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51504A (en) * | 1975-04-29 | 1976-04-20 | I-T-E Imperial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able stress transfer device |
US4070083A (en) * | 1977-01-31 | 1978-01-24 | Dipalma Joseph | Electrical power line extension |
US4900266A (en) * | 1989-03-08 | 1990-02-13 | Gsi Corporation | Strain relief system for connecting cables |
US6705896B1 (en) * | 2003-01-15 | 2004-03-16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Micro coaxial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
CN101043109A (zh) * | 2006-03-23 | 2007-09-26 | 尤洛考普特公司 | 具有角形连接器的屏蔽电气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
CN201226395Y (zh) * | 2008-05-30 | 2009-04-22 | 上海电缆研究所 | 电缆接头增强装置 |
-
2010
- 2010-04-18 CN CN 201010166102 patent/CN10185400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51504A (en) * | 1975-04-29 | 1976-04-20 | I-T-E Imperial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able stress transfer device |
US4070083A (en) * | 1977-01-31 | 1978-01-24 | Dipalma Joseph | Electrical power line extension |
US4900266A (en) * | 1989-03-08 | 1990-02-13 | Gsi Corporation | Strain relief system for connecting cables |
US6705896B1 (en) * | 2003-01-15 | 2004-03-16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Micro coaxial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
CN101043109A (zh) * | 2006-03-23 | 2007-09-26 | 尤洛考普特公司 | 具有角形连接器的屏蔽电气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
CN201226395Y (zh) * | 2008-05-30 | 2009-04-22 | 上海电缆研究所 | 电缆接头增强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3109440B3 (de) | 2023-04-14 | 2024-06-06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Stromkabel, und kraftfahrzeug mit dem stromkabel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6197510A (ja) | 磁気シールド素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磁気シールド編組スリーブ及び磁気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 |
CN203276896U (zh) | 铝合金软线 | |
CN202840387U (zh) | 一种用于接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 |
CN102074291B (zh) | 耳机线 | |
CN101854008A (zh) | 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
JPS60188912A (ja) | 電気・光複合コネクタ | |
EP2770595B1 (en)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able rods | |
JP2014056649A (ja) | 多心ケーブル | |
CN103208770A (zh) | 110kV电缆中间接头附件及其连接方法 | |
CN104616761A (zh) | 一种电梯用扁电缆 | |
JP2019021596A (ja) |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4751981B (zh) | 一种具有异型填充绳的光电复合缆 | |
CN106208554B (zh) | 一种新型定子端部接线工艺 | |
CN205646202U (zh) | 一种简易t型接线器 | |
CN105703089B (zh) | 一种碳纤维发热线缆与高温电线连接方式及其加工工艺 | |
CN108475564A (zh) | 复合电缆 | |
CN203895941U (zh) | 用于电缆接头的压接环 | |
JP7264326B2 (ja) | ロール巻きリード線用線材、及びリード線の製造方法 | |
JP2008258172A (ja) | 同軸ケーブル素線、同軸ケーブル、及び同軸ケーブルバンドル | |
JP2009296710A (ja) | 自立型乾式終端接続部 | |
JP2015072810A (ja) | 接続スリーブ、及び接続スリーブによる合成電線の結合構造 | |
CN201590509U (zh) | 端子组装隔离线 | |
CN205722888U (zh) | 传输用扁平电缆 | |
CN204087898U (zh) | 一种组合式电缆 | |
CN110098007B (zh) | 一种六类数据跳线的制备方法及六类数据跳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