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9585A - 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49585A CN101849585A CN 201010181842 CN201010181842A CN101849585A CN 101849585 A CN101849585 A CN 101849585A CN 201010181842 CN201010181842 CN 201010181842 CN 201010181842 A CN201010181842 A CN 201010181842A CN 101849585 A CN101849585 A CN 1018495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functional nutrient
- plant blend
- acid
- nutrient pl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及其制造方法,其为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调配而成:菜籽油10%~60%、茶油2%~10%、亚麻籽油2%~20%、大豆油或玉米油或葵花籽油或花生油或他们的任意组合30%~70%、γ-亚麻油酸0.1%~5%、L-苏糖酸钙0.015%~0.035%。其特别适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烹饪食用,可以使人体对脂肪、脂肪酸的合理摄入和消化吸收,人体对钙的及时补充、对维生素C的吸收和延缓代谢,到达“治未病”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调和油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从2002年起,历时2年,我国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本次调查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也是我国首次将与慢性非传染病相关的生活方式,如食物消费行为、就餐行为、吸烟行为、饮酒模式、体力活动和营养补充剂消费行为等综合在一起的全面调查。该项调查显示:1、我国城乡居民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及钙每日摄入量不足;2、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以及血脂异常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3、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人体钙的补充主要来源于食物所含的、天然的,因此摄入来源及覆盖面存在较大的限制。即使是人工合成的,如:乳制品、钙胶囊等,也因价格高或饮食喜好或食用过程未正常时间间隔服用等原因而导致效果不明显。其次,脂肪及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合理,过多的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及单一食用油,脂肪消化吸收难而致使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问题严重。
γ-亚麻油酸作为人体的必需脂肪酸,是组成人体各组织生物膜的结构材料,存在与各种组织中,也是合成人体一系列前列腺素的前体物质,但它在人体组织中存在时间很短,且含量很少。正常人从食物中摄取的亚油酸(linodeicacid,LA)经Δ-6脱氢酶转化为γ-亚麻油酸,进而代谢为二高γ-亚麻油酸(dihomo-γ-Linolenicacid,DGLA),再转变成前列腺素E1(PGE1),或经Δ-5脱氢酶转化为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生成其它前列腺素(PGS)。但当人体摄取过量的饱和脂肪酸或出现脂肪酸代谢紊乱或者当年龄逐渐增长,身体各器官老化或患高血脂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时,体内Δ-6脱氢酶受到抑制,则影响亚油酸向γ-亚麻酸的转化,可造成体内前列腺素缺乏,导致易患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病症。
维生素C在人体的吸收率是与摄取量有关,当摄取量在30-180mg时,吸收率可达70%-90%;然而当摄取量为1500mg时,吸收率降到50%;当摄取量达到6000mg时,吸收率则只有16%。且维生素C很不稳定,不管维生素C存在于体外或体内,它都容易被破坏,最佳方法就是将时间间隔开来,分段使用,这样才能提升维生素C的体内吸收率。因此,维生素C的补充过程受客观条件影响而影响人体吸收及代谢。
可见,人体在营养补充过程很难达到及时、稳定、充足的补充。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居民每天均需要摄入的物质作为载体,协助人体合理摄入脂肪及脂肪酸及钙的补充和维生素C的吸收和延缓代谢。
中国专利CN1045520C公开了一种富含γ-亚麻油酸和硒的保健人造奶油及其制法(专利号ZL95117976.4)、CN1141880C公开了一种钙、锌强化型营养食用油(专利号:ZL01113690.1)等,但其功能单一或覆盖面小或所使用的载体油富含饱和脂肪酸,实践表明,过多的摄入这些油料人体难以消化吸收其中的饱和脂肪酸,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等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其可以使人体对脂肪、脂肪酸的合理摄入和消化吸收,人体对钙的及时补充、对维生素C的吸收和延缓代谢,到达“治未病”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制作方法,其工艺简单、成本低、速度快、原料来源充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其为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调配而成:
菜籽油10%~60%、
茶油2%~10%、
亚麻籽油2%~20%、
大豆油或玉米油或葵花籽油或花生油或他们的任意组合30%~70%、
γ-亚麻油酸0.1%~5%、
L-苏糖酸钙0.015%~0.035%。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其含有28.03~54.70重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34.79~59.19重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其成份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之比为3.7~4.9∶1。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其钙含量为0.0019~0.0045重量%。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的制作方法,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一、取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菜籽油10%~60%、
茶油2%~10%、
亚麻籽油2%~20%、
大豆油或玉米油或葵花籽油或花生油或他们的任意组合30%~70%、
γ-亚麻油酸0.1%~5%、
L-苏糖酸钙0.015%~0.035%
二、将上述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重的菜籽油、茶油、亚麻籽油、大豆油或玉米油或葵花籽油或花生油或他们的任意组合、γ-亚麻油酸先放入调和罐中,将调和罐中的原料温度调节为25℃~30℃;对调和罐中的油液进行搅拌,并将L-苏糖酸钙均匀喷洒至调和罐中的油液中,搅拌0.45~0.55小时后,将剩余的菜籽油、茶油、亚麻籽油、大豆油或玉米油或葵花籽油或花生油或他们的任意组合、γ-亚麻油酸放入调和罐中,然后对调和罐内的油液进行循环搅拌0.9~1.1小时,循环搅拌时调和罐中的油液温度要维持在25℃~30℃;
三、对油液进行过滤,得到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构思独特,将人体需要的重要功能性营养γ-亚麻油酸、钙添加于日常食用油中,能使人们在无意中、且无需多开支的情况下保证这些功能性营养成份在体内的及时补充,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2、γ-亚麻油酸有对血清甘油三酯的降脂作用,是目前降低高血脂较佳和安全性最高的,一旦缺少将导致体内组织机能的严重紊乱,引起各种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病毒感染、皮肤老化等;而本发明得到的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中含有0.1%~5%γ-亚麻油酸,具有促进人体内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和利用,及控制血压、减少血糖、防止血管堵塞、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酸脂水平的作用;
3、L-苏糖酸钙分子式:C8H14O11Ca,分子量:310.29,钙含量12.89%,具有L-型旋光光学活性,热稳定性强,是维生素C的深加工产品,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在不需消耗胃酸、不需维生素D强化吸收、不刺激胃肠情况下,就能实现钙质在人体内的高效吸收和利用,同时促进维生素C在体内的吸收和延长其在体内的代谢;而本发明得到的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中含有0.015%~0.035%L-苏糖酸钙,具有提供人体骨骼生长过程对钙质的需求,预防骨质疏松和促进体内维生素C的吸收,延长体内维生素C的代谢的作用。
4、本发明得到的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含有γ-亚麻油酸和钙两种营养素,达到每公斤植物油γ-亚麻油酸含量为1~50g,钙含量为19~45mg,既还原了植物油脂加工精炼过程流失的钙营养成分又满足了不同人群所需的γ-亚麻油酸含量;同时本发明含有大比例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成份,且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满足人体对不同脂肪酸营养平衡的需求,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肥胖、降低癌症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居民的膳食习惯,以每人每天通过烹调菜肴食用25g油脂计算,可满足人体对必需脂肪酸营养平衡的需求及保证每日持续不断补充γ-亚麻油酸0.025~1.25g、钙0.47~1.12mg和促进摄入维生素C在体内的吸收和延长其在体内的代谢。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列举以下实施例,但其对发明的范围无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下述原料:菜籽油450Kg、茶油20Kg、亚麻籽油50Kg、大豆油478Kg、γ-亚麻油酸1.82Kg、L-苏糖酸钙0.18Kg;
制作方法:将上述原料油(即菜籽油、茶油、亚麻籽油和大豆油)以及γ-亚麻油酸向调和罐中泵入,待泵入约一半(约一半一般是指在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范围内)重量的原料油和γ-亚麻油时,将调和罐中的油液温度调节为25℃~30℃,打开搅拌器对调和罐中的油液进行搅拌,将L-苏糖酸钙均匀喷洒至调和罐中的油液中,搅拌0.45~0.55小时后,继续用泵将剩余的一半的原料油及γ-亚麻油酸输至调和罐中,然后使用搅拌循环器对调和罐内的油液进行搅拌循环0.9~1.1小时,再使用板式过滤器对油液进行过滤,得到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
上述各种原料油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应的一级油脂。
实施例2-17
实施例2-17除了原料的种类和重量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制作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但实施例2-17中的一些例子的原料油中还可以用到玉米油、葵花籽油或花生油,下面表1详细列出了各实施例中用到的原料成分及用量:
表1
将以上各实施例所得的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通过气相色谱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检验脂肪酸及营养素的组分,得到下面表2所示的检测结果:
表2
Claims (6)
1.一种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其特征是:其为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调配而成:
菜籽油10%~60%、
茶油2%~10%、
亚麻籽油2%~20%、
大豆油或玉米油或葵花籽油或花生油或他们的任意组合30%~70%、
γ-亚麻油酸0.1%~5%、
L-苏糖酸钙0.015%~0.0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其特征是:其含有28.03~54.70重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34.79~59.19重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其特征是:其成份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量之比为3.7~4.9∶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其特征是:其钙含量为0.0019~0.0045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其特征是:其钙含量为0.0019~0.0045重量%。
6.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如下步骤:
一、取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菜籽油10%~60%、
茶油2%~10%、
亚麻籽油2%~20%、
大豆油或玉米油或葵花籽油或花生油或他们的任意组合30%~70%、
γ-亚麻油酸0.1%~5%、
L-苏糖酸钙0.015%~0.035%
二、将上述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重的菜籽油、茶油、亚麻籽油、大豆油或玉米油或葵花籽油或花生油或他们的任意组合、γ-亚麻油酸先放入调和罐中,将调和罐中的原料温度调节为25℃~30℃;对调和罐中的油液进行搅拌,并将L-苏糖酸钙均匀喷洒至调和罐中的油液中,搅拌0.45~0.55小时后,将剩余的菜籽油、茶油、亚麻籽油、大豆油或玉米油或葵花籽油或花生油或他们的任意组合、γ-亚麻油酸放入调和罐中,然后对调和罐内的油液进行循环搅拌0.9~1.1小时,循环搅拌时调和罐中的油液温度要维持在25℃~30℃;
三、对油液进行过滤,得到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181842 CN101849585A (zh) | 2010-05-19 | 2010-05-19 | 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及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181842 CN101849585A (zh) | 2010-05-19 | 2010-05-19 | 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及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49585A true CN101849585A (zh) | 2010-10-06 |
Family
ID=42801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181842 Pending CN101849585A (zh) | 2010-05-19 | 2010-05-19 | 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及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49585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38677A (zh) * | 2013-04-22 | 2013-08-14 | 刘洪举 | 冷榨亚麻葵花菜籽食用调和油 |
CN103300167A (zh) * | 2012-03-14 | 2013-09-18 | 湖南湘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补充亚麻酸的营养保健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78300A (zh) * | 2013-09-30 | 2014-01-01 | 管天球 | 一种补钙保健玉米油 |
CN104782790A (zh) * | 2015-04-29 | 2015-07-22 | 广西明华晟粮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葵花籽调和油 |
CN105123997A (zh) * | 2015-09-24 | 2015-12-09 | 全椒县尹氏油脂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营养保健调和油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042A (zh) * | 1995-11-08 | 1996-07-10 | 何顺伦 | 富含γ-亚麻油酸和硒的保健人造奶油及其制法 |
CN1448061A (zh) * | 2002-03-29 | 2003-10-15 | 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 | 一种脂肪酸比例合理的植物调和油 |
CN101366522A (zh) * | 2008-10-17 | 2009-02-18 | 罗红宇 | 一种脂肪酸比率平衡的食用营养油 |
CN101518288A (zh) * | 2009-04-03 | 2009-09-02 | 邹平三星油脂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植物调和油及制备方法 |
CN101690526A (zh) * | 2009-09-03 | 2010-04-07 | 祁景泉 | 由核桃油和其它植物油配制成脂肪酸比例均衡的调和油 |
-
2010
- 2010-05-19 CN CN 201010181842 patent/CN10184958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042A (zh) * | 1995-11-08 | 1996-07-10 | 何顺伦 | 富含γ-亚麻油酸和硒的保健人造奶油及其制法 |
CN1448061A (zh) * | 2002-03-29 | 2003-10-15 | 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 | 一种脂肪酸比例合理的植物调和油 |
CN101366522A (zh) * | 2008-10-17 | 2009-02-18 | 罗红宇 | 一种脂肪酸比率平衡的食用营养油 |
CN101518288A (zh) * | 2009-04-03 | 2009-09-02 | 邹平三星油脂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植物调和油及制备方法 |
CN101690526A (zh) * | 2009-09-03 | 2010-04-07 | 祁景泉 | 由核桃油和其它植物油配制成脂肪酸比例均衡的调和油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中国粮油学报》 20050630 李桂华等 功能性调和油的研制 61-65 第20卷, 第3期 2 * |
《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 20050731 何东平 调和油的加工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7-208 , 第1版 1 * |
《营养调和油的配方研究》 20080630 张泽生等 营养调和油的配方研究 39-42 第23卷, 第2期 2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00167A (zh) * | 2012-03-14 | 2013-09-18 | 湖南湘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补充亚麻酸的营养保健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238677A (zh) * | 2013-04-22 | 2013-08-14 | 刘洪举 | 冷榨亚麻葵花菜籽食用调和油 |
CN103478300A (zh) * | 2013-09-30 | 2014-01-01 | 管天球 | 一种补钙保健玉米油 |
CN103478300B (zh) * | 2013-09-30 | 2014-10-22 | 管天球 | 一种补钙保健玉米油 |
CN104782790A (zh) * | 2015-04-29 | 2015-07-22 | 广西明华晟粮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葵花籽调和油 |
CN105123997A (zh) * | 2015-09-24 | 2015-12-09 | 全椒县尹氏油脂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营养保健调和油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90526A (zh) | 由核桃油和其它植物油配制成脂肪酸比例均衡的调和油 | |
CN106690290A (zh) | 一种高膳食纤维全营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39368A (zh) | 富维营养植物油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2429307A (zh) | 一种低热量全营养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13789A (zh) | 一种高脂高膳食纤维复合动植物粉末油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3493908A (zh) | 一种具有降脂降糖作用的坚果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 |
JPWO2010052847A1 (ja) | 濃厚流動食 | |
CN105010856B (zh) | 一种提高牛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饲料 | |
CN101700081B (zh) | 一种含有玫瑰花油的新型调和油的制备方法 | |
CN103190619A (zh) | 一种鱼油亚麻籽油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42330A (zh) | 一种含有甘油二酯的油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849585A (zh) | 功能性营养植物调和油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6806887A (zh) | 一种加速脂肪代谢的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530138A (zh) | 中长链保健膳食油 | |
CN103478289B (zh) | 一种补钙保健牡丹油 | |
CN1579180A (zh) | 调和红花油 | |
CN103141845A (zh) | 一种植物甾醇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271874A (zh) | 高dha含量南极磷虾油调和保健油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361158A (zh) | 一种营养油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08541768A (zh) | 一种热带功能性低热量椰香调和油 | |
CN110101020A (zh) | 一种糖尿病全营养素配方食品 | |
CN102177982A (zh) | 硒化营养红花油及硒化3/6平衡红花籽油 | |
CN101700068B (zh) | 一种可促进儿童骨骼增长的高钙饮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1524100A (zh) | 一种食用油及制备方法 | |
CN105594886A (zh) | 一种营养平衡保健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Lai Qiongwe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to be Withdraw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