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4302A - 用于装载针板的插入辅助物 - Google Patents
用于装载针板的插入辅助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44302A CN101844302A CN201010149433A CN201010149433A CN101844302A CN 101844302 A CN101844302 A CN 101844302A CN 201010149433 A CN201010149433 A CN 201010149433A CN 201010149433 A CN201010149433 A CN 201010149433A CN 101844302 A CN101844302 A CN 1018443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pin
- needle plate
- insertion device
- protuber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8/00—Needling machine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8/00—Needling machines
- D04H18/02—Needling machines with need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087—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with signal, scale, illuminator, or optical viewer
- Y10T29/53091—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with signal, scale, illuminator, or optical viewer for work-holder for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961—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with work-holder for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装载针板的插入辅助物。提供一种插入装置(20),所述插入装置使操作者更容易同时将夹持在多重夹盘(40)中的多根针(41、44)插入针板(10)的相关孔(11),即使存在一定位置偏差也是如此。插入装置(20)包括具有多个平行槽(51)的引导部段(32),所述槽以孔(11)的距离设置,可分别容纳针(41、44)的尖端(45)且可将所述尖端引导至相关孔(11)。这样,槽(51)帮助将各个针(41、44)相对于孔(11)对准,原因是所述槽通过略微弯曲针(41、44)来校正潜在的位置偏差。插入装置(20)安装到自动装载机(1)且可相对于容纳在所述自动装载机中的针板(10)调整和锁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装载缩绒机和构造机(structuring machine)的针板的设备。
背景技术
缩绒机用于制出更密的无纺纤维织物并且任选地也用于后处理机织和针织织物,所述织物由随机放置的纤维构成,例如毡(具有和不具有承载器材料)。为此,缩绒机包括设有大量刺针的基本平面的支撑件。该承载器也被称为针板。刺针被置于适当的开口或孔中,由此,针的保持部分被压入所述开口或孔中。本文使用的术语“刺针”还包括用于后处理(例如粗加工或穿孔)针织或机织织物的针。
将针插入针板中以及移除所述针是全部或者部分用手频繁执行的繁琐程序。如果针被磨损或者如果针板的针因为其他原因需要更换,那么必须从针板移除旧的针并且必须将新的针插入针板中。因此,在过去,已经进行了尝试以至少部分地使该过程自动化。
文献EP 07 002 360描述了将多个刺针同时插入针板的一排孔中,所述针通过多重夹盘在张力下以预先规定的距离彼此平行地安装。为了实现该目的,提供了一种装填设备,所述装填设备借助于两个平行设置的蜗杆输送器从供应源以对应于针板间隔的恰当距离单独地提供刺针,使得针可被多重夹盘成组地抓住并且被同时地安置到针板中。
虽然所述的设备允许装载过程的显著简化,但是仍需要改进。例如,安装在多重夹盘中的针可能稍微偏离期望的平行对准。其原因可能是针没有被多重夹盘以精确的平行对准的方式抓住或者针被略微弯曲。因此,在所安装的针限定的平面内以及垂直于所述平面可能出现关于各个针尖的位置的偏差。
因为针板孔非常紧密地聚在一起,所以即使微小的定位误差也会妨碍将针插入其相关的孔中。如果仅有单根针被错误地对准,这就会妨碍安装在多重夹盘中的整个针组被一起插入。为了排除该错误,需要人工干预例如以便人工地对准受影响的针或者将所述针插入针板中。这种复杂的后处理延迟了装载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能够快速且可靠地将针组插入针板中。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装置来实现该目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多根针插入构造机或缩绒机的针板中的插入辅助物或插入装置。所述针一起被夹持在多重夹盘中并且优选被彼此相邻地成排设置。优选地,针的距离对应于针板中的相关孔的间隔或距离,所述孔被成排地设置,以便完全装载所述针。然而,也能够选择更大的针距离,这导致有些孔保持未被占据。通常,针板孔具有较窄的直径以便在针已被压入其中后牢固地保持所述针。因此,关于上述所安装的针的尖端的位置偏差的公差是最小的。
根据本发明的插入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夹持在多重夹盘中的针的相应针的多个凹部。所述凹部表示为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设置成将多根针中的相应针引导到多个孔中的该针的相关孔中。优选地,切口是槽或者通道并且可具有细长形状且如同针那样相对于彼此平行地设置。优选地,凹部被设置成在第一方向上以一定距离彼此等距离地定位,所述距离对应于相关针板上的孔的间隔。优选地,该距离同时对应于多重夹盘中的相邻针的距离。然而,也能够使所述间隔彼此不同,但是其中至少每根针与相对于其引导器的对应凹部和用于插入该针的对应孔相关联。插入装置还可以具有以对应于另一针板间隔的距离定位的附加凹部,使得插入装置能够与具有不同间隔的针板一起使用。
用于容纳针的切口优选是槽,所述槽在插入装置的表面中形成并且优选在该表面中延伸直到边缘。所述边缘可以是以锐角逐渐变细的棱柱形引导部段的边缘。该角度例如可以是大约45度。
由于这种端部开口的槽,插入装置的边缘可以置于针板上。在插入期间,夹持在多重夹盘中的其中一根针的尖端可以在初始时被槽接收并且随后跟随所述槽被引导至孔。在使用期间,插入装置优选地设置成使得针板的对应孔是槽的延续部,在该情况下,针将被插入所述板中。这使得能够将在各个槽中所引导的所有的针可靠地同时转移到相关孔中。所述槽使得所述针抵抗插入装置表面的平面内的侧向运动稳定在水平方向上。
优选地,使用一只手来引导多重夹盘的操作者以轻微的压力使针在插入期间偏压靠在各个槽的底部,使得所有的针尖以微小的曲率可靠地邻接各个槽的底部,而不用考虑潜在的对准误差。这样,插入装置优选地被设置和锁定在这样的位置:使得槽端部定位在相关孔上,并且当针尖已被引导至槽的端部时实现将针尖可靠地插入孔中。插入装置不需要被操作者保持,因此操作者能够用手引导多重夹盘以及保持或移动针板。
所述槽能以多种方式来构造。优选地,所述槽以对应于期望间隔的距离彼此平行且等距离地延伸。优选地,所有的槽以相同的方式构造;然而不同的实施例也是可能的。所述槽随后可以例如通过切割工艺而用作插入设备的引导部段的表面中的凹部。引导部段可以由例如金属或塑性材料构成。包含所述槽的引导部段也可以例如通过铸造而制成一体件。
此外,也可以例如通过随后将成排的平行条带施加于引导部段的平面表面上来形成所述槽。所述条带可以例如从另一元件(例如板)切出。也能够从板切割或者冲压出单个优选梳形的结构,并且将所述结构紧固(例如粘合)到所述表面。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引导部段可以用具有仅仅两个元件的多个平行槽来制造,所述两个元件即:棱柱形基体和梳形元件。
所述槽可以具有不同的构造。考虑优选实施例,槽的宽度沿槽的长度一直减小到槽终止处的引导部段的边缘。这样,实现了在多重夹盘接近插入装置时,所述针首先被槽接收,即使存在微小失准时也是如此,并且随后当针尖在边缘处被槽的侧壁朝槽端部的方向引导时,所述针被驱使到期望的位置,所述位置与针板的孔对准。此外,槽的深度也可以沿槽的长度朝边缘变化,优选变得更小。考虑优选实施例,槽的宽度和深度均在开始插入和可靠容纳未对准针的位置从大的槽截面减小,同时所述槽朝端部向基本上容纳针板孔的小的槽截面变窄。
所述槽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状。优选地,使用表示为等边三角形或V形的截面,所述截面在中央边缘处形成引导槽通道。由于槽的变窄的侧表面,从顶部施加于针的压力将在初始时使针居中于槽中心,并且最终居中于针板的孔中。也能够使用梯形截面。优选地,平面中央部段的宽度朝槽的端部减小以便实现针相对于相关孔的可靠对准。
然而,针与孔的可靠对准也能够用实质上更宽的槽来实现,只要所述槽提供足够的居中定位效果即可。例如,可以使用相对较大宽度和深度的V形槽以便能够可靠地容纳具有偏心位置(off-position)的尖端的针。由于中央通道,所述槽展现出最佳的居中定位效果而不用考虑其宽度,使得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将针可靠地插入孔中。如果平面中央部段仅具有优选不大于或者甚至明显小于孔直径的小的宽度,那么用梯形槽也能够实现相同的效果。具有恒定截面或者至少恒定深度的槽可以证明是更易于制造的。然而,半圆形或者尖拱形或者其他槽截面可以用于居中定位或者引导所述针。
根据本发明的插入装置优选与自动装载机的针板接收器一起使用。插入装置可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被紧固到针板接收器并且沿针板的纵向方向延伸。这样,突出部优选平行于待装载针板的成排的孔延伸,即,沿所述针板的纵向延伸部延伸。由于突出部相对于针板的适当设置,切口中的每一个可与所述孔相关联,同时便于将多个平行设置的针插入其相应的关联孔中。
突出部可以具有可互换的插入部段或引导部段,所述插入部段或引导部段与具体类型的针板相关联并且适于所述板的孔距离和/或孔直径。另一插入物可以被保持成准备用于另一种针板。因此,针对针板的各种几何构造能够实现插入装置的多方面的用途。
此外,插入装置可以包括在针板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保持器臂。突出部可被保持在保持器臂上,所述突出部基本上在横向于保持器臂的方向上沿横向方向延伸。保持器臂可以构造成表示为桥体,其在横向方向上跨越针板接收器并且在自动装载机的壳体上被安置于或紧固于针板接收器的相对侧。优选地,保持器臂安装到自动装载机的壳体以使所述保持器臂能够沿纵向方向滑动并且被锁定在相应的期望位置。替代地,所述保持器臂可以与壳体永久地连接,例如连接在针板接收器的中心,由此,代替保持器臂的纵向运动,此时针板必须被移入用于装载的期望位置。
突出部与保持器臂的附连可以使得所述保持器臂能够在不同方向上调整。优选地,提供如下的连接:该连接能够由操作者以若干人工步骤释放以便使突出部相对于保持器运动并且将突出部固定在适当位置,从而牢固地将突出部保持在期望的新位置。优选地,螺钉元件可以与可人工致动的旋转手柄一起使用。也能够使用其它夹持设备,这些设备允许快速释放和紧固突出部,并且提供释放状态下的易于调整性和在锁定位置下的可靠稳定性。优选地,提供在针板的横向方向和垂直于针板平面的高度上的可调整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加细节从权利要求书以及下文参考附图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将针装载到缩绒机的针板上和从该针板移除所述针的自动装载机的透视图,所述自动装载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插入装置;
图2是适用于图1的自动装载机的针板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插入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4是当多根针被插入安装在多重夹盘中的针板中时使用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插入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当多根针被插入时图3的本发明插入装置的突出部的一个端部的放大透视图;
图6是具有不同引导槽几何构造的突出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类似于图5所示的视图;
图7是具有另一引导槽几何构造的突出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类似于图5所示的视图;
图8是具有又一引导槽几何构造的突出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类似于图5所示的视图;
图9是插入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装载缩绒机的针板的自动装载机1。在图1中未示出的针板在被装载后用于缩绒机。
在图2中示意性图示出的针板10具有设置在多个纵向延伸排12中的大量开口或孔11,仅仅在角落区域中示出了所述排12中的一些。排12内的相邻孔11之间的间隔(即距离)对于所有排来说均相等。而且,所述排在彼此之间以略微更大的距离彼此等距离地设置。孔11基本上分布在针板10的整个表面上。所述孔相对于针板平面基本上以直角延伸并且尺寸被确定为使得在一方面,针能够在没有任何损坏风险的情况下被压入孔中,在另一方面,所述针在被压入时被可靠地保持。图2中孔沿纵向排的设置应当认为仅仅是示例,由此所述设置也可以在必要时以不同方式来选择。孔排12也可以设置在槽60中,例如图8所示。针板10是具有例如1.7m×0.4m的尺寸的薄矩形板。
为了更好地说明,在图中借助于与针板平面相关的坐标系统来示出各个装置的对准。这样,当从图1中的观察者方向观看时,x方向在针板的纵向方向上向右延伸,y方向或者横向方向朝顶部后方延伸,z方向相对于针板平面以直角朝顶部前方延伸。
根据图1的自动装载机1包括针板引导器3,该针板引导器连接针板接收器2并且允许插入的针板10在纵向方向或x方向上移动。在面对针板引导器3的针板接收器的一侧具有包括按压设备4的桥状承载器5,所述按压设备4将初始时松弛插入针板的针按压到所述针板中。按压设备4可以在横向方向或y方向上运动越过针板接收器2的整个宽度。
针板引导器3可以刚性地附连到自动装载机1。所述引导器的长度使得:在针板沿纵向方向向左移动得足够远以使其位于右边缘的端部位于将针压入的按压设备4下方时,该引导器承载所述针板。替代地,针板引导器3可以设计成使其能够以枢转或伸缩方式滑动进入自动装载机1。
此外,自动装载机1包括在图3和4中放大示出且在下文描述的插入装置20。插入装置20包括保持器臂21,该保持器臂21在针板接收器2的横向方向上桥状地延伸并且固定地设置在自动装载机1的机架上。替代地,保持器21可以活动地(未图示)支撑在自动装载机的机架上,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例如已知引导器的承载器器件。突出部30设置在保持器臂21上,所述突出部在纵向方向上以直角且与孔排12平行地延伸。突出部30可以借助于未具体示出的夹持设备43被保持在适当位置,所述夹持设备可以由操作者利用保持器臂21上的杠杆24释放和锁定。该设备使得操作者能够用手简单地释放突出部30以使其移动,以及人工地将其锁定在任何期望位置。突出部30设置成能够相对于保持器臂21在y方向和x方向上运动。保持器臂21中的纵向凹部23用作y方向上的引导器。突出部30保持平行于x方向对准。突出部30在x方向上的调整经由调整器件实现,所述调整器件包括调整轴61以及线性引导元件。因此,能够在几毫米的范围中调整突出部30,优选在x方向上+/-10mm。
在操作期间,如图2所示的针板10从右侧或左侧侧向地插入到针板接收器2或针板引导器3中。对于装载而言,操作者使用图4中放大示出的多重夹盘40抓住以孔11的距离彼此平行的多根针41,并且首先将所述针松弛地插入针板孔的排12中。这样,操作者以在下文结合附图更详细描述的方式来使用插入装置20。
为了将针插入针板10的期望区域中,所述针板在纵向方向上移动,和/或插入装置20如前文所述那样被调整,使得针20能够借助于插入装置20被插在针板的期望位置处。随后,初始时松弛插入的针41可以借助于按压设备4被牢固地压入针板10的孔11中。为此,操作者沿纵向方向移动和/或调整针板,沿横向方向移动和/或调整按压设备4,使得将要被相应处理的针板的区域位于按压设备4的下方,并且所有的针可以相继地被牢固地压入针板的对应孔中。
突出部30包括承载器元件32,该承载器元件具有沿x方向延伸的基本上平行六面体的构造。此外,突出部30包括平行于承载器元件32延伸并且连接到所述承载器元件的引导部段32。引导部段32连接承载器元件32并且可拆卸地与其连接。引导部段32利用螺钉33保持在承载器元件31上并且可以通过释放来移除且可以更换。引导部段32设置成能够在承载器元件上相对于所述承载器元件31在z方向上调整。为此,引导部段32包括调整器件,调整器件包括调整轴62以及线性引导元件。这使得能够在几毫米的范围内相对于承载器元件31来调整引导部段32,特别是在+/-5mm的范围内。因此,引导部段32距待装载的针板10的距离可以不同地确定。由于引导部段32可以从承载器元件31拆卸,因此在使用不同类型的针板时,能够利用适用于相应针板的引导部段32。考虑到例如孔直径和孔距离,在下文描述的引导部段32的设计特别适于针板孔22的设计。
图4以放大比例示出了从站在自动装载机1前方并且观察针板的操作者的视角看到的插入装置20的突出部30。人工引导的具有手柄42的多重夹盘40被示出,仅仅一些针41被安装在所述多重夹盘中。虽然图4示出了仅仅一些针41,但是夹盘40可以包含实质上更多的针,例如可安装在几乎越过夹盘整个宽度内的针排。突出部30沿着略微大于多重夹盘40的宽度的长度延伸,使得完全装载的夹盘40的所有的针能同时被插入。
针41由不可见的夹盘被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并且相邻于彼此无轴向偏移地夹持。针41的距离对应于针板10的间隔,所述距离由针板的孔排12内的孔的距离预先规定。图4示出了非单独地但是仅在排12中的孔。夹盘40包括未图示的致动设备,所述致动设备使得操作者能够打开和关闭夹爪以便能够同时地释放或保持多根针。夹盘40包含未图示的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将针保持在安装状态,直到操作者通过主动致动手柄来打开夹盘且释放针。借助于夹盘40,针可以从未图示的装填设备移除,所述设备从针供应源以期望的平行排布向操作者提供多根针,例如在EP 07 002 360中所述的那样。
在针41已被安置在多重夹盘40中以便将所述针夹持在其中之后,操作者借助于夹盘将针同时地插入针板10的排12中的多个孔11中。这样,操作者以在下文描述的方式借助于所示插入装置20的引导部段32。
图5以放大比例用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突出部30的端部。设置在承载器元件31上的引导部段32具有梯形棱柱的形状。多个平行的槽51以等距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棱柱的向下倾斜的上表面34上,所述槽处于与排12的孔11相同的距离处。槽51具有等边三角形形式的截面,并且因此形成在深度上变窄的对称V形槽。槽51的底部上的边缘52的方向平行于上表面34延伸,因此,槽51具有沿其整个长度的恒定截面。相邻的槽在边缘53上彼此相连,由此,替代地,在槽51之间的上表面34中也能够存在类似于一个边缘部段54的中间部段。
在引导部段32逐渐变细成为尖部的端部,引导部段32以z字形边缘55形成梳状结构。引导部段32可以制造成例如一体地包括槽51,例如,其可以被铸造。替代地,槽可以在随后通过例如切割工艺来施加。如果引导部段32在其逐渐变细为尖部的端部具有z字形边缘55,那么需要处理的是:第一突出部30可以与承载器元件31和引导部段32一起沿y方向运动至少针直径的距离,使得具有尚未完全压入针板10中的针41的针板10能够沿x方向移动。为此,突出部30可包括不同于杠杆24和凹部23的附加调整机构(未示出)。突出部30的调整可以通过克服弹簧力来实现,所述弹簧力使突出部在针板10已被移动之后再次返回到起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插入装置使得能够同时插入安装在多重夹盘中的多根针41。所述插入装置防止已经失准的一些针(或者甚至仅一个单根失准的针)妨碍将所有安装的针同时插入对应的孔中,否则这必须用手来进行繁杂的插入。
图5示出了安装在夹盘40中的多根针,其中最左侧的针44被错误地对准,而余下的两根针41以期望的方式平行地设置。当试图将针41、44直接插入孔11中时,最左侧的针11将会错过相关孔,同时插入的过程将会失败。受影响的针44例如将必须首先用手移除,然后重新插入。
与此不同,根据本发明的插入装置32允许同时插入所有安装的针41、44。为此,插入装置的突出部30被设置且保持在适当位置,使得由槽51形成的引导通道居中地延伸到针板10的相应一个孔11。操作者此时引导多重夹盘40使得所有的针41、44以其尖端45进入相关槽51的方式从顶部延伸。这样,通过施加压力,每一个针尖都可以设置在槽51的底部处的边缘52上。这样,错误对准的针44在槽的倾斜侧表面56之一上经受居中力(centering force),该居中力在使针略微弯曲的同时也驱使所述针进入中心位置。这样,夹盘40可以被引导成使得所有的针尖45与相应槽51接触,并且以另一种运动沿着槽的内部滑动且同时到达孔11。
此时,借助于夹盘40,操作者可以使针41、44进入竖直位置、将它们插入孔11一定距离、通过打开夹盘40来释放针41、44、从而将所述针留在针板10中。除了针44在x方向上的定位误差之外,也能够校正z方向上的偏差。通过利用从针上方施加的压力来引导多重夹盘,在此情况下能够实现所有针尖沿着相应槽51的底部上的边缘52的共同引导,从而实现同时插入孔11中。
图6至9示出类似于图5的插入装置20的引导部段32的其它实施例的视图,因此,考虑到共同性,将参考图5的描述。
图6示出的实施例也示出了具有等边三角形形式的截面的槽51,然而其中每个槽的截面朝向逐渐变细成为尖部的引导部段32的突出部55减小。余下的最小槽截面旨在适应孔11中的相应孔。由此,产生了在逐渐变细成为尖部的引导部段32的边缘55上具有大部分直的构造的结构。由此,避免了在操纵时可能被损坏或者引起损坏的梳状结构。可以例如通过切割工艺来施加槽而产生具有沿其长度变化的截面的槽51,所述槽不与上表面34平行地延伸。不同的是,槽51的底部上的边缘52在槽朝边缘55前进时接近上表面34。
针的插入以如参考图5所述的方式实现。这样,容许的针的位置偏差继续由槽51在其较宽区域中的宽度限定,其中槽51的宽度相对于边缘52呈直角地测量,并且例如包括两个边缘53的距离。为了朝孔11的方向针尖引导,一旦针已被接收在槽51中,并且只要所述针借助于多重夹盘被保持(任选地被偏压)在槽中,那么较窄的下部槽部段就是适当的。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入装置20的引导部段32的另一实施例。槽51也设置在上表面34上,所述槽具有仅在宽度而非深度上逐渐变细的截面。所述槽具有倾斜的侧表面56和平行于上表面的底部59,从而所述槽具有梯形截面。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槽51设置成使得板元件57已被施加于棱柱形基体58。这通过利用粘胶剂的粘接来实现,但是也能以其它方式来完成。针如前所述那样被插入,使得已被安装在夹盘中的所有针的尖端与相应槽51的较宽上部部段中的槽的底部59接触。在朝孔11的引导过程期间,逐渐变细的槽51通过侧表面56实现了对针尖任选的期望居中定位。
图8示出了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槽51具有在宽度以及深度上朝孔变窄的矩形截面。如果槽51足够宽且深以使得所有针尖能被容纳在槽51的上部较宽区域中,那么具有居中定位效果的倾斜槽表面可以被省去。在此情况下,在针尖通过变窄的垂直侧表面56或者通过槽底部59上的邻接压力朝孔11接近期间,实现了对偏离期望方向的针的任选所需居中定位。替代地,图8所示的装置也能以恒定的槽深度来实施。
根据图8所示的针板的实施例,每一排12的孔11凹入地设置在槽60中。尽管在引导部段32和孔11之间存在距离,但是在针相对于针板以直角保持在夹盘中并且任选地略微偏压地保持在槽51的端部中时,也能容易地进行插入。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入装置的引导部段32的另一实施例。在上表面34上也提供了对应于前文所述几何构造的形状和构造以及与之不同的槽51。与前文所述的引导部段不同,根据图9的插入装置的引导部段32由相对于表面63以一定角度设置的窄端面63界定。优选地,窄端面63设置成使其在插入装置被使用时垂直于针板10延伸。由此,在分配给孔11的排12的端部处的引导部段32具有变平的端部64。槽51,特别是边缘52,终止于优选构造为端面的窄面63。凹部51以及任选地所述凹部的边缘52在针板10的上方且距针板10一定距离处终止于端面63。
在使用时,包括根据图9的引导部段32的插入装置20必须在距孔的排12一定距离“a”处应用,使得针41的尖端45找到其相关孔11。这具有的优点是:针板10可以沿x方向运动,而不会使插入的针44与插入装置的凹部碰撞,如具有朝向尖部逐渐变细的端部64的插入装置所示的那样。如图9所示,在承载器元件32的窄端面63和插入孔中的针44之间存在距离“b”,所述距离“b”比距离“a”小所述孔11的直径的一半。由于距离b,能够用插入装置20装载完整的孔排12,而不需要改变插入装置的位置。在装载过程期间,插入装置20的引导部段32可以由于其长度而仅仅引导针排的针41的一部分。在这些针41已被插入之后,针板10沿x方向移动以便插入另外的针。该过程被重复,直到孔排12完全装载针。此后,插入装置20可以被偏置,下一孔排12可以再次通过多个插入操作而被提供针41。
提供了一种插入装置20,所述插入装置使操作者更容易同时将夹持在多重夹盘40中的多根针41、44插入针板10的相关孔11,即使存在一定位置偏差也是如此。插入装置20包括具有多个平行槽51的引导部段32,所述槽以孔11的距离设置,可分别容纳针41、44的尖端45且将所述尖端引导至相关孔11。这样,槽51帮助将各个针41、44相对于孔11对准,原因是所述槽通过略微弯曲针41、44来校正潜在的位置偏差。插入装置20安装到自动装载机1且可相对于容纳在所述自动装载机中的针板10调整和锁定。
附图标记列表:
1 自动装载机
2 针板接收器
3 针板引导器
4 按压设备
5 承载器
7 壳体
10 针板
11 孔
12 排
20 插入装置
21 保持器臂
23 凹部
24 杠杆
30 突出部
31 承载器元件
32 引导部段
33 螺钉
34 表面
40 多重夹盘
41 针
42 手柄
43 夹持设备
44 针
45 尖端
51 槽
52 边缘
53 边缘
54 边缘部段
55 边缘
56 侧表面
57 板元件
58 基体
59 底部
60 槽
61 调整轴
62 调整轴
63 端面
64 端部。
Claims (15)
1.一种插入装置(20),用于将至少一根针(41、44)插入针板(10),所述针被夹持在多重夹盘(40)中,所述针板具有容纳针(41、44)的多个孔(11),其中插入装置(20)具有容纳所述至少一根针(41、44)的至少一个凹部(51),凹部(51)被设置成使得适合于将所述至少一根针(41、44)引导到所述多个孔(11)的相关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装置(20),所述插入装置设有至少三个凹部(51),所述至少三个凹部沿着纵向方向(x)以一定距离彼此等距离地设置,所述距离对应于相关针板(10)的孔(11)的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入装置(20),所述插入装置设有作为槽(51)的至少一个凹部,所述槽设置在插入装置(20)的表面(34)上并且延伸直到边缘(55),由此多个槽(51)优选彼此平行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装置(20),所述插入装置具有引导部段(32),该引导部段具有端面(6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装置(2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槽(51)的宽度在所述槽朝向边缘(55)前进时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装置(2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槽(51)的深度在所述槽朝向边缘(55)前进时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装置(2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槽(51)的截面从插入装置(20)的表面(34)开始在所述槽变深时变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入装置(20),其中槽(51)的截面是梯形或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入装置(20),所述装置包括突出部(30),该突出部被紧固到自动装载机(1)的针板接收器(2)并且沿纵向方向(x)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入装置(20),其中突出部(30)包括允许沿x方向进行调整的调整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入装置(20),所述插入装置具有可拆卸的引导部段(32),该可拆卸的引导部段适于针板(10)类型并且具有匹配所述针板类型的孔(11)的凹部(5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入装置(20),其中引导部段(32)与突出部(30)关联并且相对于该突出部(30)被保持以使得能够调整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插入装置(20),所述插入装置包括保持器臂(21),突出部(30)被保持在所述保持器臂上,并且所述保持器臂在横向方向(y)上相对于纵向方向(x)以直角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入装置(20),其中突出部(30)能够在横向方向(y)上相对于保持器臂(21)调整并且能够通过夹持设备(43)固定在其适当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插入装置(20),其中保持器臂(21)能够在纵向方向(x)上相对于自动装载机(1)调整并且能够固定在其适当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9156528.3 | 2009-03-27 | ||
EP09156528A EP2233626B1 (de) | 2009-03-27 | 2009-03-27 | Einführhilfe zur Bestückung von Nadelbretter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44302A true CN101844302A (zh) | 2010-09-29 |
CN101844302B CN101844302B (zh) | 2013-02-06 |
Family
ID=40627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4943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4302B (zh) | 2009-03-27 | 2010-03-26 | 用于装载针板的插入辅助物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53099B2 (zh) |
EP (1) | EP2233626B1 (zh) |
JP (1) | JP5653641B2 (zh) |
KR (1) | KR101182120B1 (zh) |
CN (1) | CN101844302B (zh) |
AT (1) | ATE535637T1 (zh) |
BR (1) | BRPI1000596A2 (zh) |
ES (1) | ES2374615T3 (zh) |
PL (1) | PL2233626T3 (zh) |
RU (1) | RU2435883C1 (zh) |
TW (1) | TWI43117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47137A (zh) * | 2012-07-09 | 2014-01-29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针脚校正装置及其校正结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3009267A1 (de) * | 2013-06-04 | 2014-12-18 |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 Vorrichtung zum Vereinzeln von Nadeln |
DE202013105980U1 (de) * | 2013-12-30 | 2015-03-30 |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 Benadelungseinrichtung |
KR102359779B1 (ko) | 2017-03-03 | 2022-02-09 |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 로봇청소기용 무선전력 전송 시스템 |
CN109533819B (zh) * | 2019-01-03 | 2023-10-17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穿针压针机构 |
CN112834590B (zh) * | 2020-12-31 | 2022-07-01 | 深圳市光聚通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动态血糖传感器的微电极针工装治具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8329050U1 (de) * | 1983-10-08 | 1984-01-05 | Singer Spezialnadelfabrik GmbH, 5102 Würselen | Vorrichtung zum benadeln von nadelbrettern |
DE8512596U1 (de) * | 1985-04-27 | 1985-06-05 | Singer Spezialnadelfabrik GmbH, 5102 Würselen | Vorrichtung zum Be- und Entnadeln von Filznadelbrettern |
US4568010A (en) * | 1982-01-18 | 1986-02-04 |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setting needles in needle boards |
CN2421299Y (zh) * | 2000-03-17 | 2001-02-28 | 范立元 | 对刺针刺机 |
US6363693B1 (en) * | 1999-03-17 | 2002-04-02 | Unilever Home & Personal Care, Usa |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water soluble package |
CN2617795Y (zh) * | 2003-05-09 | 2004-05-26 | 王卫成 | 起绒针刺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23665U (de) | 1965-07-01 | 1965-09-16 | Dilo Kg Oskar | Vorrichtung zum einsetzen und ausstossen von nadeln bei einem nadelbrett. |
US3859554A (en) | 1968-05-13 | 1975-01-07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Electric lamp with integral plastic base member |
GB1296725A (zh) * | 1970-08-25 | 1972-11-15 | ||
SU412325A1 (zh) * | 1972-07-17 | 1974-01-25 | ||
US4260047A (en) * | 1979-12-03 | 1981-04-07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Friction disc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FR2516804A1 (fr) * | 1981-11-24 | 1983-05-27 | Tecipress | Dispositif pour l'execution de jeux de societe |
DE3743979C1 (de) | 1987-12-23 | 1989-06-15 | Offermann Zeiler Schmid Bwf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Ent- und Benadeln von Nadelbrettern |
JP2604484Y2 (ja) * | 1993-11-09 | 2000-05-15 | オーツカ通商株式会社 | 自動針交換装置 |
JP2600109B2 (ja) | 1994-09-05 | 1997-04-16 | 高エネルギー物理学研究所長 | 正イオン、負イオン両用入射装置 |
IT1307879B1 (it) | 1999-05-26 | 2001-11-19 | Montenero O M T P Officina Mec | Apparecchiatura per la manutenzione delle piastre portaaghi dellemacchine agugliatrici. |
JP2001244323A (ja) * | 2000-02-29 | 2001-09-07 | Yamashita Denki Kk | 基板収納用のマガジンラック |
DE10231637A1 (de) * | 2002-07-12 | 2004-01-29 | Thyssen Polymer Gmbh | Klotzbrücke |
DE10244315B4 (de) * | 2002-09-23 | 2006-01-05 | Groz-Beckert Kg | Werkzeugträger für Schiebernadeln und Versandeinheit |
PL1953287T3 (pl) | 2007-02-02 | 2014-05-30 | Groz Beckert Kg |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uzbrajania deski igielnicowej do spilśniarki |
-
2009
- 2009-03-27 EP EP09156528A patent/EP2233626B1/de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03-27 PL PL09156528T patent/PL2233626T3/pl unknown
- 2009-03-27 AT AT09156528T patent/ATE535637T1/de active
- 2009-03-27 ES ES09156528T patent/ES2374615T3/es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3-23 US US12/729,691 patent/US835309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3-24 KR KR1020100026068A patent/KR101182120B1/ko active Active
- 2010-03-26 JP JP2010073605A patent/JP565364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3-26 RU RU2010111775/12A patent/RU2435883C1/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03-26 TW TW099109001A patent/TWI43117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03-26 CN CN2010101494335A patent/CN10184430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3-26 BR BRPI1000596-0A patent/BRPI1000596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68010A (en) * | 1982-01-18 | 1986-02-04 |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setting needles in needle boards |
DE8329050U1 (de) * | 1983-10-08 | 1984-01-05 | Singer Spezialnadelfabrik GmbH, 5102 Würselen | Vorrichtung zum benadeln von nadelbrettern |
DE8512596U1 (de) * | 1985-04-27 | 1985-06-05 | Singer Spezialnadelfabrik GmbH, 5102 Würselen | Vorrichtung zum Be- und Entnadeln von Filznadelbrettern |
US6363693B1 (en) * | 1999-03-17 | 2002-04-02 | Unilever Home & Personal Care, Usa |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water soluble package |
CN2421299Y (zh) * | 2000-03-17 | 2001-02-28 | 范立元 | 对刺针刺机 |
CN2617795Y (zh) * | 2003-05-09 | 2004-05-26 | 王卫成 | 起绒针刺机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47137A (zh) * | 2012-07-09 | 2014-01-29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针脚校正装置及其校正结构 |
CN103547137B (zh) * | 2012-07-09 | 2016-04-2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针脚校正装置及其校正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233626A1 (de) | 2010-09-29 |
EP2233626B1 (de) | 2011-11-30 |
US8353099B2 (en) | 2013-01-15 |
RU2435883C1 (ru) | 2011-12-10 |
CN101844302B (zh) | 2013-02-06 |
ES2374615T3 (es) | 2012-02-20 |
US20100242266A1 (en) | 2010-09-30 |
PL2233626T3 (pl) | 2012-05-31 |
ATE535637T1 (de) | 2011-12-15 |
JP2010229615A (ja) | 2010-10-14 |
TW201104033A (en) | 2011-02-01 |
JP5653641B2 (ja) | 2015-01-14 |
RU2010111775A (ru) | 2011-10-10 |
BRPI1000596A2 (pt) | 2011-06-21 |
TWI431176B (zh) | 2014-03-21 |
KR101182120B1 (ko) | 2012-09-13 |
KR20100108235A (ko) | 2010-10-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44302B (zh) | 用于装载针板的插入辅助物 | |
US6672230B2 (en) | Modular block assembly for tufting machine | |
CN101008130B (zh) | 编织针以及用于该针的杆 | |
JP4393524B2 (ja) | タフティング機用のグリッパ装置 | |
CN101678518A (zh) | 特别用于皮革和类似材料的切割机 | |
JP2017208328A (ja) | 圧着工具交換装置、および圧着プレス機において処理位置に配置された第1の圧着工具を別の第2の圧着工具に交換するための方法 | |
JPS58201624A (ja) | 射出成形機の型のための迅速交換兼迅速固定装置 | |
KR101635948B1 (ko) | 와이어 쏘 장치용 와이어 풀리 정렬장치 및 와이어 풀리 정렬용 지그 | |
CN102049815A (zh) | 断开装置 | |
US6675729B2 (en) | Modular block assembly for tufting machine | |
US6195855B1 (en) | Apparatus for changing the needle boards of a needling machine | |
CN101386179A (zh) | 用于夹紧和加工输送带的端部的装置及方法 | |
WO1984002935A1 (en) | Knife holder module for cut pile tufting machine | |
JP2008261083A (ja) | 綜絖軸のための綜絖引き込み装置 | |
US4043162A (en) | Roller assembly for sheet-bending head and method of making roller bearings therefor | |
IE851356L (en) | Clamping device | |
KR20220152398A (ko) | 직물 공구 부품 쌍 및 직물 기계 장착 방법 | |
CN113474497B (zh) | 调节至少一个柔性弧形件同心于梳理机的可转动支承的带针布的锡林的设备和方法 | |
CN112384649B (zh) | 制动针织元件运动的制动元件、针织元件、针织元件载体、针织装置和针织装置的模块化系统 | |
DK171477B1 (da) | Kontinuerlig farvestråleskriveenhed | |
CN105544083B (zh) | 纺织机用针或沉降片及其制造方法 | |
JPH09127391A (ja) | 狭ピッチ光ファイバアレーの基板の固定用溝に光ファイバを装着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治具 | |
JP4810886B2 (ja) | 立体回路基板の分割方法および装置 | |
KR20070080958A (ko) | 브이 컷팅기용 바이트부재 및 그 결합장치 | |
KR20090009736U (ko) | 커팅머신용 커팅길이 결정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