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3681B - 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43681B CN101843681B CN2009101024869A CN200910102486A CN101843681B CN 101843681 B CN101843681 B CN 101843681B CN 2009101024869 A CN2009101024869 A CN 2009101024869A CN 200910102486 A CN200910102486 A CN 200910102486A CN 101843681 B CN101843681 B CN 1018436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rba polygoni
- radix notoginseng
- diabetes
- folium crataegi
- rhizoma chuanxio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组合物是用荭草、三七、山楂叶和川芎的提取物制成,本发明提供含有荭草的组合物新的医药用途,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合物的应用,特别涉及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多发病,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疾病。随着人口老化,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全球DM病人已达1.5亿,预测2025年可达3亿。近年来,我国DM的患病率迅速增长,2002年DM病人约4000万,其中90%以上属2型DM,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欧、美、日本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DN已跃升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占35%左右。据1999年统计,东北三省透析病人中DN占17.6%,在原发病中排第二位。进一步探讨DN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坚持医疗监护和病人自我管理,以防止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与肾组织糖代谢紊乱、血液动力学异常、血管活性物质、生长因子与化学趋化因子、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OS)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多从饮食控制、强化血糖控制、降压、调整脂质代谢等方面着手,或是采用透析、肾移植等治疗手段,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不能阻止其发展和恶化,且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中医诊为消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历代医书中记载了大量治疗消渴的中药及方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某些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对于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含有荭草的组合物由荭草、三七、山楂叶、川芎四味药组成。方以荭草味辛,性凉,活血、散瘀、止痛为君药;辅以三七、山楂叶宣畅心阳,疏通心脉,蠲除瘀阻,散瘀止痛;川芎则辛散温通,为血中之气药,有通达气血之功,助气血运行,用之为佐使。全方以辛、甘为主,温、凉并行。辛能散瘀化滞,温可通行血脉、促进血行;甘缓温通,苦降下泄,散瘀和血,瘀散则血自归经,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功能。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症见胸闷、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心悸不宁,唇舌暗紫,脉细涩等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但未见利用复方荭草制剂对糖尿病方面的防治作用的临床药理研究方面的报道。
中国专利申请200610200023.2中公开的是含有荭草、三七、山楂叶和川芎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用途。但本申请人经过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后,还意外地发现,上述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在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本发明所述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妊娠型糖尿病、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
本发明的含有荭草的组合物优选的在于治疗和预防2型糖尿病以及合并的冠心病以及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
本发明所述含有荭草的组合物是从荭草、三七、山楂叶和川芎中提取出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提取物制成的制剂。
按照生药的重量配比:荭草1~10份、山楂叶1~10份、三七1~10份和川芎1~10份;优选的配比为:荭草5份、山楂叶4份、三七3份和川芎3份。
本发明的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其中荭草具有散血、消积、止痛的功能,主要含黄酮类荭草素、荭草甙、叶绿醌等成分,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心肌缺血、降血压、脚气疮肿的治疗,为主药;三七、山楂叶具有宣畅心阳,疏通心脉,蠲除瘀阻,散瘀止痛的功能,川芎具有散瘀化滞的功能,为辅药。
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荭草的组合物中,其荭草、山楂叶、三七和川芎的有效成分提取物可以按照专利号为200610200023.2中的煎煮、醇沉、树脂分离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方法进行提取,也可以采用药材单独提取分离的方法进行提取,还可以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提取。
本发明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如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崩解剂、湿润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吸收促进剂、润滑剂等等,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需要的剂型。
本发明所述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制成的制剂包括注射液、注射用冻干粉针剂、大输液、软胶囊剂、滴丸、丸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优选为注射制剂。
通过动物试验证实本发明所述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可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以及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确切地说,本发明所述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具有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其中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银杏达莫注射液疗效相当;防治糖尿病肾病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疗效相当。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通过实验及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荭叶心通制剂的组成、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一、药物的制备:
原料:荭草5份、山楂叶4份、三七3份和川芎3份
制备方法一:荭草、山楂叶、三七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抽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7,加适量水稀释,上径高比1∶10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流速2BV·h-1,弃去穿透液,用1BV水洗,流速2BV·h-1,弃去水洗液,继用3BV70%乙醇洗脱,流速2BV·h-1,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残留物进行微波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得荭草、山楂叶、三七提取混合物;
川芎药材粉碎成粉末,过3号筛,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以压力为30MP、温度为50℃、流量为20L/h的条件萃取4h,解析压力10MP,温度40℃,收集,得川芎萃取物;
将荭草、山楂叶、三七提取混合物和川芎萃取物混合,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注射液。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仅是介绍一种制备提取物的方法及制备成注射制剂的方法,是为了阐释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二、试验例
试验1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1.1试验药物:含有荭草的组合物注射液,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银杏达莫注射液,市售,规格:5ml,益佰制药生产。
1.2入组:128例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自进入观察组后停用一切中药4周,4周中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二甲双胍250mg,3次/d口服,以调整糖代谢,第4周连续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3次作为治疗前对照值,且中医辨证符合纳入标准者方可入组。
1.3试验方法
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65例。平均年龄44-70岁,病程1-20年。其中治疗组男33例,女34例;BMI为25.14±2.45;治疗前空腹血糖为(10.95±3.14)mmol/L;餐后2h血糖为(14.98±3.47)mmol/L。对照组男35例,女30例;BMI为24.58±3.05;治疗前空腹血糖(11.04±2.48)mmol/L;餐后2h血糖为(14.55±5.74)mmol/L。
伴随情况:治疗组67例中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10例(14.92%),高血压55例(82.10%),静息心电图异常52例(77.61%)。对照组65例中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11例(16.92%),高血压48例(73.85%),静息心电图异常45例(69.23%)。
1.3.1给药方法两组从第5周开始给药,在给予以上的糖尿病基础治疗之外,治疗组:给予含有荭草的组合物注射液10ml,2次/d。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15ml,2次/d,每疗程4周,连续观察2~3个疗程。
1.3.2观察指标
1.3.2.1中医证候总积分①主证:倦怠乏力、口干口渴、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胸闷胸痛、肢麻肢痛,以上6项症状按0分:阴性(2)、2分:轻度(+)、4分:中度(++)、6分:重度(+++)四种程度记分;②舌象:舌暗红或胖大计2分,有瘀点或瘀斑计2分,舌苔滑或腻计2分,合计共6分(+++);③脉象:脉细、弦或沉兼有滑象均可计6分(+++)。
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总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减轻,总积分减少40%~69%;无效:症状无减轻,总积分减少<40%。
1.3.2.2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为同等劳力程度不会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
有效为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80%;
无效为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
1.3.2.3心电图
显效为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正常,或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由阳性转为阴性;
有效为经治疗后降低的S2T段回升>0.05mV,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
无效为心电图或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1.3.2.4检测FBG、PBG(葡萄糖氧化酶法),用药后每周1次。
1.3.2.5用药前及停药后各测1次ET、NO。
所有受试者均于晨8:00时空腹抽肘前静脉血10ml,将血样置于含EDTA及抑肽酶试管中混匀,以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后220℃保存待测。在受试期间,如有服用血管活性药物或利尿剂者,均停药3个半衰期以上。ET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NO测定:将NO的稳定代谢产物NO32与磺酸及苯乙烯二胺盐酸盐可生成的粉红色偶氮化合物,于波长545nm比色,间接测知NO浓度。相同实验条件下由同一实验人员操作完成。
1.4结果
1.4.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测定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测定结果比较(mmol/L,x±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
结果:两组血糖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P<0.01),治疗后两组FBG、P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降低FBG的总有效率为治疗组89.55%(60/67例),对照组76.92%(50/65例);降低PBG的总有效率为治疗组89.55%(60/67例),对照组73.85%(48/65例)。
1.4.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疗效比较、证候总积分比较。见表2、3、4。
表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证候总积分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加重 | 总有效率(%) | P值 |
治疗组 | 67 | 27 | 35 | 5 | 0 | 92.54 | >0.05 |
对照组 | 65 | 25 | 35 | 5 | 0 | 92.31 | >0.05 |
表3 两组症状疗效比较(例)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x±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
结果:治疗后两组证候总积分相比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提示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效果与对照组相当。
1.4.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加重 | 总有效率(%) | P值 |
治疗组 | 67 | 25 | 33 | 9 | 0 | 89.2 | >0.05 |
对照组 | 65 | 27 | 30 | 8 | 0 | 87.69 | >0.05 |
1.4.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加重 | 总有效率(%) | P值 |
治疗组 | 67 | 23 | 33 | 11 | 0 | 83.8 | >0.05 |
对照组 | 65 | 27 | 28 | 10 | 0 | 84.6 | >0.05 |
1.4.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T、NO水平比较,见表7。两组患者治疗前ET、N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E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NO水平上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ET、NO呈相同变化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7 两组治疗前后ET、NO水平比较(x±s)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1.5结论
由以上试验可知,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制剂在主治冠心病心绞痛的前提下,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及临床症状,并且可以改善心室的舒缩功能,缓解心肌缺血缺氧状态,改善心功能,并通过降低血浆ET水平,升高NO水平,起到保护内皮功能的作用,与银杏达莫注射液在防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疗效相当,对防治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试验例2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制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和肾脏功能的影响
2.1试验药物:含有荭草的组合物注射液,将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复方丹参注射液,市售;链尿霉素(STZ),Calbiochem公司产品;空腹血糖(FBG)试剂盒,北京北化康泰临床试剂公司产品;尿白蛋白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产品。
2.2试验动物:SD大鼠,雄性,体重160-180g,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3试验方法:
2.3.1造模与实验:选用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组),含有荭草的组合物注射液组(A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B组),每组10只。各组禁食12小时后,DN组、A和B组尾静脉注射STZ(临时以0.1mmol/LpH为4.4的枸橼酸缓冲液配成2%的STZ溶液)60mg/kg,正常组仅给予等量的该缓冲液。A组给予含有荭草的组合物注射液0.4ml/kg/次、B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0.4ml/kg/次,N组与DM组给予等量双蒸纯化水灌胃。以上4组自模型建立后第2天起,每日上、下午各静脉注射一次,持续4周。在实验中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进食水量、尿量、毛发等,每周测体重一次。于第4周末处死大鼠,收集尿液,腹主动脉收集血液标本测定除血糖以外各项指标,取出肾脏称重,切片。
2.3.2指标测定:空腹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尿白蛋白由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bA1C采用亲和层析法测定;BUN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肾脏湿重用电子天平称量。
2.3.3统计学方法:所有测定结果用(x±s)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4结果
2.4.1对大鼠整体生理状况及体重的影响
正常组大鼠精神振奋、活动频繁、毛发纯白光泽、饮水量正常、尿量正常、垫料干燥。DN组大鼠精神萎靡、活动度低、尾巴苍白湿冷、毛发枯黄无色泽、饮水量高、尿量多、垫料极潮、下腹部及外阴部毛浸湿状。与DN组相比,A、B两组大鼠的精神、活动、外表、饮水量和尿量等方面接近于正常组大鼠。
2.4.2对DN大鼠的改善作用
DN组大鼠的血糖、HbA1C、尿白蛋白、肾重/体重、BUN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且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造模成功。含有荭草的组合物注射液治疗组的以上指标较DN组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在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复方丹参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其治疗效果与复方丹参相当。结果见表8。
表8 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对DN大鼠血糖、HbA1C、尿白蛋白、肾重/体重、BUN的作用(x±s)
组别 | n | 血糖(mmol/L) | HbA1C(%) | 尿白蛋白(μg/mol/Cr) | 肾重/体重(×1000) | BUN(mmol/L) |
N组 | 10 | 5.75±0.63 | 13.17±1.41 | 3.51±2.02 | 6.75±2.41 | 7.84±0.89 |
DN组 | 10 | 19.21±5.47## | 22.25±3.14## | 30.02±8.44## | 11.75±4.21## | 12.12±0.66## |
A组 | 10 | 10.78±2.85** | 14.21±4.56* | 6.19±2.63** | 8.51±1.55* | 7.65±0.78** |
B组 | 10 | 10.69±2.62* | 13.77±3.74* | 7.65±3.41** | 8.63±1.28* | 7.25±0.90** |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DN组相比,*P<0.05,**P<0.01
由以上试验可以看出,本发明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制剂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及临床症状,改善心室的舒缩功能,缓解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并通过降低血浆ET水平,升高NO水平,保护内皮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方面疾病的效果。对2型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防治效果与银杏达莫注射液几乎相当;单独使用本发明的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几乎相当于单独使用复方丹参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制备实施例仅仅是介绍一种制备提取物的方法,是为了阐释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荭草5份、山楂叶4份、三七3份和川芎3份(份为重量份,以下实施例均为重量份)
荭草、山楂叶、三七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抽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7,加适量水稀释,上径高比1∶10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流速2BV·h-1,弃去穿透液,用1BV水洗,流速2BV·h-1,弃去水洗液,继用3BV70%乙醇洗脱,流速2BV·h-1,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残留物进行微波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得荭草、山楂叶、三七提取混合物;
川芎药材粉碎成粉末,过3号筛,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以压力为30MP、温度为50℃、流量为20L/h的条件萃取4h,解析压力10MP,温度40℃,收集,得川芎萃取物。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得到的荭草、山楂叶、三七提取混合物和川芎萃取物混合,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注射液。
实施例3:
荭草6份、山楂叶5份、三七4份和川芎3份
荭草、山楂叶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抽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7,加适量水稀释,上径高比1∶10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流速2BV·h-1,弃去穿透液,用1BV水洗,流速2BV·h-1,弃去水洗液,继用3BV70%乙醇洗脱,流速2BV·h-1,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残留物进行喷雾干燥,粉碎成细粉,得荭草、山楂叶提取物;
三七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50℃相对密度1.1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抽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7,加适量水稀释,上径高比1∶10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流速2BV·h-1,弃去穿透液,用1BV水洗,流速2BV·h-1,弃去水洗液,继用3BV70%乙醇洗脱,流速2BV·h-1,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残留物进行喷雾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三七提取物;
川芎药材粉碎成粉末,过3号筛,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以压力为30MP、温度为50℃、流量为20L/h的条件萃取4h,解析压力10MP,温度40℃,收集,得川芎萃取物。
实施例4:
将实施例3得到的川芎萃取物加入荭草、山楂叶提取物和三七提取物中,混合均匀,按药粉∶基质(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400)=1∶2的比例投料,先将基质熔融后,加入药粉混匀,在75℃下保温,以40滴/分钟的速度滴入冷凝液(二甲基硅油)当中,冷凝成型,收集滴丸,用滤纸吸除冷凝液,即得滴丸剂。
实施例5:将实施例1得到的荭草、山楂叶、三七提取混合物和川芎萃取物混合,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滴丸剂。
实施例6:将实施例3得到的川芎萃取物加入荭草、山楂叶提取物和三七提取物中,混合均匀,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软胶囊剂。
实施例7:将实施例1或实施例3得到的荭草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和川芎萃取物混合,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口服液。
实施例8:将实施例1或实施例3得到的荭草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和川芎萃取物混合,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丸剂。
实施例9:将实施例1或实施例3得到的荭草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和川芎萃取物混合,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颗粒剂。
实施例10:将实施例1或实施例3得到的荭草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和川芎萃取物混合,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胶囊剂。
实施例11:将实施例1或实施例3得到的荭草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和川芎萃取物混合,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片剂。
实施例12:将实施例1或实施例3得到的荭草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和川芎萃取物混合,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软胶囊剂。
实施例13:将实施例1或实施例3得到的荭草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和川芎萃取物混合,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注射用冻干粉针剂。
实施例14:将实施例1或实施例3得到的荭草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三七提取物和川芎萃取物混合,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大输液。
Claims (8)
1.荭草、三七、山楂叶和川芎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妊娠型糖尿病、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荭草、三七、山楂叶和川芎的组合物在治疗和预防2型糖尿病以及合并的冠心病以及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荭草、三七、山楂叶和川芎的组合物制剂,药物的重量配比为:荭草5份、山楂叶4份、三七3份和川芎3份,其中荭草、三七、山楂叶是经过水煎煮提取、大孔树脂富集得到的提取物,川芎是经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后得到的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荭草、三七、山楂叶和川芎的组合物制剂是注射液、注射用冻干粉针剂、丸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荭草、三七、山楂叶和川芎的组合物可以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及临床症状,改善心室的舒缩功能,缓解心肌缺血缺氧状态,改善心功能,并通过降低血浆ET水平,升高NO水平,保护内皮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方面疾病的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荭草、三七、山楂叶和川芎的组合物制剂,药物的重量配比为:荭草5份、山楂叶4份、三七3份和川芎3份,制备方法如下:
荭草、山楂叶、三七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抽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7,加适量水稀释,上径高比1∶10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流速2BV·h-1,弃去穿透液,用1BV水洗,流速2BV·h-1,弃去水洗液,继用3BV70%乙醇洗脱,流速2BV·h-1,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残留物进行微波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得荭草、山楂叶、三七提取混合物;
川芎药材粉碎成粉末,过3号筛,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以压力为30MP、温度为50℃、流量为20L/h的条件萃取4h,解析压力10MP,温度40℃,收集,得川芎萃取物;
将荭草、山楂叶、三七提取混合物和川芎萃取物混合,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成注射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024869A CN101843681B (zh) | 2009-03-25 | 2009-03-25 | 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024869A CN101843681B (zh) | 2009-03-25 | 2009-03-25 | 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43681A CN101843681A (zh) | 2010-09-29 |
CN101843681B true CN101843681B (zh) | 2011-09-07 |
Family
ID=42768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024869A Active CN101843681B (zh) | 2009-03-25 | 2009-03-25 | 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43681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4066A (zh) * | 2002-12-19 | 2003-06-18 | 姚茂荣 |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作方法 |
CN1785263A (zh) * | 2005-12-09 | 2006-06-14 |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复方荭草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CN1839967A (zh) * | 2006-01-11 | 2006-10-04 |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895367A (zh) * | 2006-04-18 | 2007-01-17 |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2009
- 2009-03-25 CN CN2009101024869A patent/CN1018436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4066A (zh) * | 2002-12-19 | 2003-06-18 | 姚茂荣 |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作方法 |
CN1785263A (zh) * | 2005-12-09 | 2006-06-14 |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复方荭草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CN1839967A (zh) * | 2006-01-11 | 2006-10-04 |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895367A (zh) * | 2006-04-18 | 2007-01-17 |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43681A (zh) | 2010-09-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29064A (zh) | 一种健脾通阳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405655B (zh) | 一种降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643586A (zh) | 一种健脾活络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0493572C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3417846B (zh) | 一种降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31595B (zh) | 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558768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389804C (zh) | 治疗糖尿病的芪麦苓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67846A (zh) | 一种具有降糖作用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88838A (zh) |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211996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中药的制备方法 | |
CN103432420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 |
CN106822583A (zh) | 一种调节血压、血脂、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18852A (zh) | 参连消渴降糖胶囊及制作工艺 | |
CN105055967B (zh) |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复方保健品及制备方法 | |
CN101843681B (zh) | 含有荭草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3393938B (zh) |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230552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 |
CN101732657A (zh) | 一种药物组合物 | |
CN101612209B (zh) | 复方荭草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1947299B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6109951A (zh) | 防治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30072C (zh)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制剂 | |
CN104352973A (zh) | 一种用于产后抑郁的中成药 | |
CN100496539C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