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836866A - 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6866A
CN101836866A CN201010135365.7A CN201010135365A CN101836866A CN 101836866 A CN101836866 A CN 101836866A CN 201010135365 A CN201010135365 A CN 201010135365A CN 101836866 A CN101836866 A CN 101836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graphy
camera positions
camera
bed boar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53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泽政广
石川贵之
渡部勇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36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68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3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coupled by a rigid structure
    • A61B6/444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coupled by a rigid structure the rigid structure being a C-arm or U-a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6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or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mounted to cei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ody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clinical applications
    • A61B6/503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ody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diagnosis of the he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2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control of expo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2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control of exposure
    • A61B6/54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control of exposure dependent on patient siz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5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automatic set-up of acquisition para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7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tracking of position of the device or parts of the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ody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clinical applications
    • A61B6/504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ody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diagnosis of blood vessels, e.g. by angiograph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即使在使对象部位移动的同时包含摄影的情况下,无需用户根据摄影部位手动地切换摄影程序,就能够收集适当的图像而顺利地完成检查。本发明的X射线诊断装置能够使载有被检查体的床板和具备X射线管以及X射线检测器的摄影系统相对地移动,进行在不同位置上的摄影,其特征在于,具备:取得摄影位置的取得单元;确定基准摄影位置的基准位置确定单元;以及摄影单元,在移动摄影位置来进行摄影时,根据由取得单元取得的现在的摄影位置和基准摄影位置,变更摄影参数来进行摄影。

Description

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一边使对象部位移动一边进行摄影时,根据摄影部位依次选择并设定最佳的摄影程序或摄影条件参数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被用作不仅支持用于现有诊断的常规检查、而且支持利用实时性并且使用导管的治疗(IVR: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介入放射学)的装置。在针对冠状动脉狭窄疾病的使用导管的治疗(IVR)和检查中,由于存在并发下肢动脉狭窄疾病的风险,因此有时在一系列的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后,进行下肢动脉的造影确认。在该摄影中,由于希望通过一次造影剂注入来进行尽可能宽范围的摄影,以便减少造影剂的量,因此使用如下的方法:一边由操作员通过手动对床的床板进行滑动等,使床板在长边方向(患者头脚的方向)较大地平行移动,一边进行DA摄影(滑动DA摄影)。
此时,由于使用细且柔软的导管以及导线,因此X射线透视/摄影下的图像的视觉识别性成为问题。即,由于导管和导线细并且在使用了它们的X射线透视/摄影下图像的对比度小、在X射线图像上人体组织的内部难以被看到,因此在进行使用了导管和导线的X射线透视/摄影时,需要设定精密的X射线条件,或者使与图像显示有关的参数最优化。
现有方式在X射线条件的自动设定机构中,针对人体的每个部位或每种手法设定多组关心区域的部分、形状、亮度的基准值,操作者通过开关的切换从它们的组合中选择最佳的X射线条件。并且,该切换对于操作者来说是很麻烦的。
因此提出一种不是由操作者手动进行开关的切换,而是能够自动地设定与部位或手法相应的最佳X射线条件或图像显示参数的X射线装置的自动条件设定机构(参照日本特开2002-238884号公报)。该X射线装置的自动条件设定功能是预先存储患者信息和用户信息,并且也存储记载了与部位和手法相应的最佳X射线条件和图像显示用参数的表,根据用户信息确定手法,并且根据患者信息、C臂位置信息以及床板位置信息的组合确定X射线装置的关心区域,根据所确定的手法和关心区域,通过参照表来抽出对于部位和手法而言最佳的X射线条件和图像显示用参数。
根据臂或床板位置设定X射线条件的方法没有考虑到床板和患者之间的位置偏离,因此取决于患者躺下来的位置或患者的体格,可能无法适当地设定摄影条件(X射线条件)。
另外,在进行下肢的滑动DA摄影的情况下,由于在冠状动脉和下肢动脉处被拍摄体的厚度不同,因此为了收集适当的图像,需要在各自中设定适当的摄影条件。特别是在进行被拍摄体的厚度变化大的、从骨盆部分到脚尖的摄影的情况下,移动到被拍摄体厚度薄的脚尖时,管电流极端地下降,因此骨骼的对比度较强地浮现出来,难以分离流到脚尖而变薄的造影剂和骨骼的对比度,对于操作者而言难以识别图像。
因此,操作者在进行一次拍摄从骨盆部分到脚尖的下肢滑动DA摄影的情况下,需要手动地切换到被设定成即使被拍摄体厚度在脚尖变薄、管电流也不会过低的摄影程序。但是,在进行下肢的滑动DA摄影之前,操作者有时也会忘记切换摄影程序或摄影条件参数,这种情况下存在可能无法收集适当的摄影图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即使在进行滑动DA摄影时摄影部位移动了的情况下,用户也无需根据摄影部位手动地切换摄影程序或摄影用参数,就能够收集适当的图像而顺利地完成检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装置能够使载有被检查体的床板和具备X射线管以及X射线检测器的摄影系统相对地移动,进行不同位置上的摄影,其特征在于,取得摄影位置,根据该摄影位置变更摄影参数来进行摄影。
另外,本发明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装置能够使载有被检查体的床板和具备X射线管以及X射线检测器的摄影系统相对地移动,从而进行不同位置上的摄影,其特征在于,具备:取得上述摄影位置的取得单元;确定基准摄影位置的基准位置确定单元;以及摄影单元,在移动摄影位置而进行摄影时,根据由上述取得单元取得的现在的摄影位置和上述基准摄影位置,变更摄影参数来进行摄影。
根据本发明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即使在进行滑动DA摄影时摄影部位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一边根据床板的位置信息适当地变更摄影程序或摄影条件参数一边继续摄影,从而用户无需根据摄影部位手动地切换摄影程序或摄影条件程序,就可以收集适当的图像,顺利地完成检查。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的粗略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进行滑动DA摄影时的摄影范围的图。
图4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中使用平均床板位置的情况下的摄影控制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中使用平均床板位置的情况下的摄影控制处理的图。
图6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中在穿刺部位进行了X射线透视的情况下的摄影控制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A)和图7(B)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中在穿刺部位进行了X射线透视的情况下的摄影控制处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的实施方式。图1是粗略地示出本发明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的结构图。
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如图1和图2所示,具备:产生并照射X射线的X射线产生装置11;检测透过了被检查者的X射线并将其转换成用于图像化的电信号的X射线显像装置12;以及相互相对地保持X射线产生装置11和X射线显像装置12的臂13。
X射线产生装置11包括X射线管球、限制X射线的照射范围的限制器、以及向X射线管球施加高电压从而产生X射线的高电压装置等。另外,X射线显像装置12包括将透过被检查者的X射线转换成光学图像的图像增强器等。也可以使用平面检测器来代替图像增强器。
臂13由臂驱动装置13a进行移动控制,从而可以从各种角度对被检查者的各种部位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并且进行移动以调整相对于被检查者(床板18)的相互位置关系。X射线透视是以较小的射线量的X射线进行运动图像收集的手法,摄影是以较大的射线量收集画质好的图像的手法。臂13具备:使其在被检查者的体轴方向以及被检查者的左右方向上动作的行进台车14;以及引导行进台车14在顶板面上行进并且保持行进台车14的顶板轨道15。根据臂驱动装置13a的控制,臂13由上述行进台车14和顶板轨道15引导而进行移动控制。另外,行进台车13(X射线产生装置11和X射线显像装置12)的体轴方向位置(X1)由位置检测器16检测,行进台车13的左右方向位置(Y1)由位置检测器17检测。上述位置检测器16、17例如是电位器(potentiometer)。
另外,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使被检查者躺下,在X射线产生装置11与X射线显像装置12之间具备作为被检查者的床的床板18。该床板18由床板驱动装置18a进行移动控制,被移动以调整相对于X射线产生装置11和X射线显像装置12的相互位置关系。即,床板18由可以在被检查者(床板18)的体轴方向以及被检查者的左右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机构进行移动控制。床板18(被检查者)的对轴方向位置(X2)由位置检测器19检测,床板18(被检查者)的左右方向位置(Y2)由位置检测器20检测。这些位置检测器19、20例如是电位器。
另外,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具备:将由X射线显像装置12显像的光学图像转换成影像信号的X射线TV相机21;从X射线TV相机处取得模拟影像信号并将该信号转换成数字影像信号的A/D转换器22;存储由A/D转换器22转换的数字影像信号的图像存储器23;将图像存储器23中存储的数字影像信号转换成模拟影像信号的D/A转换器24;以及显示由D/A转换器转换的模拟影像信号的监视器25。
另外,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具有对装置进行总体控制的CPU(中央处理单元)26。CPU26进行后述的摄影控制处理、其它各种运算处理和控制处理等。另外,CPU26具有图像存储用存储器27、输入输出装置28、位置信息存储用存储器29。
X射线的照射控制、臂驱动装置13a以及床板驱动装置18a的控制由操作台(未图示)远程进行。操作台上具备X射线照射开关、臂操作器、床板操作器以及患者信息、用户信息的输入单元。操作台具备用于进行DA摄影操作的脚踏板,通过由用户(例如医师等)用脚踩下该踏板而开始摄影,在踩下期间继续摄影,通过释放踏板而结束摄影。
近年来,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被用作不仅支持用于现有诊断的常规检查、而且支持利用实时性并且使用导管的治疗(IVR: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介入放射学)的装置。在针对冠状动脉狭窄疾病的使用导管的治疗(IVR)和检查中,由于存在并发下肢动脉狭窄疾病的风险,因此在一系列的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后,有时进行下肢动脉的造影确认。在该摄影中,由于希望通过一次造影剂注入来进行尽可能宽范围的摄影,以便减少造影剂的量,因此使用如下的方法:一边由用户通过手动对床的床板18进行滑动等,使床板18在长边方向(患者头脚的方向、图1中的X2方向)较大地平行移动,一边进行DA摄影(滑动DA摄影)。在该滑动DA摄影中,例如如图3所示,使床板18从腹部大动脉到下肢动脉、从腹部到脚尖滑动,对被检查者进行摄影。
此时,在细且柔软的导管以及导线的X射线透视/摄影下,视觉识别性成为问题。由于导管和导线细并且X射线透视/摄影下的图像的对比度小,因此在X射线图像上在人体组织的内部难以看到,因而需要设定精密的X射线条件,或者使与图像显示有关的参数最优化。
在进行下肢的滑动DA摄影的情况下,由于在冠状动脉和下肢动脉中被拍摄体的厚度不同,因此如果不变更摄影条件则无法收集适当的图像。特别是在进行被拍摄体的厚度变化大的、从骨盆部分到脚尖的摄影的情况下,移动到被拍摄体厚度薄的脚尖时,管电流极端地下降,因此骨骼的对比度较强地浮现出来,难以分离流到脚尖而变薄的造影剂和骨骼的对比度,对于用户(医师等)而言难以识别。
因此,用户在进行一次拍摄从骨盆部分到脚尖的下肢滑动DA摄影的情况下,需要手动地切换到被设定成即使被拍摄体厚度在脚尖变薄、管电流也不会过低的摄影程序。此时的摄影程序是例如将管电压的可动作范围、自动亮度控制中的关心区域的尺寸和位置等摄影参数设定成下肢专用,并且,由于下肢是不伴随心跳的部位,因此被设定成与用于冠状动脉相比较低的收集速率。但是,程序的切换对于用户而言很麻烦,并且,在进行下肢的滑动DA摄影之前,用户有时也会忘记切换到适当的摄影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收集到适当的摄影图像。
因此,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具有如下功能:在下肢的滑动DA摄影之前存储冠状动脉摄影时的床的床板18的位置,并且在一边使床板18的位置相对于上述存储的位置移动超过一定的距离(可根据患者来调整)一边实施摄影的情况下,通过将摄影程序或摄影条件参数变更成用于下肢并继续摄像,从而即使在包含滑动DA摄影的情况下,即便用户不根据对象部位手动地切换摄影程序,也能够进行适当的图像收集。
在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中进行滑动DA摄影时,根据用户经由输入输出装置28输入的指示,臂13或床板18被移动并定位在期望的观察位置后,决定X射线条件和收集条件。并且,根据用户经由输入输出装置28输入的开始收集的指示,开始X射线图像的收集。收集张数有1帧的情况(一次拍摄(one shot)摄影)和多帧(电影(cine)摄影或运动图像摄影)的情况。即使在正在进行X射线透视的情况下,也可以收集X射线透视当中的图像。
所收集的图像和与收集相关联的信息(图像附带信息)一起存储在图像存储器23中并在监视器25上显示。另外,根据用户经由输入输出装置28输入的指示,从图像存储用存储器27将任意的X射线图像读出到图像存储器23并在监视器25上显示,并且在诊断时观察。在进行滑动DA摄影的情况下,在上述摄影处理中,一边通过监视器25确认血管的流动,一边通过操作者的手动操作使床的床板18滑动移动。
在通常的检查中,冠状动脉对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这3段(segment),从容易观察的角度对各个动脉进行摄影。因此,摄影图像的张数一般为10几张。另外,对患者首先进行了心脏的摄影(冠状动脉摄影)后,一边手动地使摄影对象沿患者的腿的方向慢慢移动,一边进行下肢的摄影。因此,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在冠状动脉的摄影后进行下肢的滑动DA摄影时,如图5所示,在正在进行冠状动脉的摄影时,将床板18的位置信息依次存储在位置信息存储部29中,算出这些位置信息的平均,并将算出的平均床板位置PM作为心脏位置。
即,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在正在拍摄冠状动脉时,将床板18的长边方向(患者头脚方向)的位置信息存储在位置信息存储用存储器29中。另外,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根据所存储的位置信息,在CPU26中依次算出作为床板18的长边方向位置的平均值的平均床板位置PM,将其一并存储在位置信息存储用存储器29中。
然后,在手动地使床板18沿长边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在CPU26中实时地检查从床板18的位置到最新的平均床板位置PM的距离是否超过了预先算出的限制距离D。在从床板18的位置到最新的平均床板位置PM的距离超过了该限制距离D的情况下,判断摄影对象为下肢,将摄影程序或摄影参数切换为下肢用摄影程序或下肢用摄影参数,进行DA摄影。
限制距离D是将成人男性从心脏到腹部的平均距离作为既定值存储在位置信息存储用存储器29中,但是在检查开始时输入了身长数据作为患者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身长数据算出一定比例(例如30%)的长度作为限制距离D,并使用所算出的值。
这样,根据图4所示的流程图详细说明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一边根据床板18的长边方向的位置信息、冠状动脉摄影时的床板18的平均位置信息、以及限制距离D,切换摄影程序或摄影参数,一边进行用于进行滑动DA摄影的摄影控制处理时的过程。以下例如将“步骤S201”象“S201”这样省略“步骤”二字来进行说明。
首先,CPU26判断在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中检查是否已开始(S201)。此时,CPU26例如根据电源被接通或进行了规定的操作,判断检查已开始。在检查没有开始的情况下(S201的“否”),CPU26保持待机。
在检查已开始的情况下(S201的“是”),CPU26判断是否设定了身长(S203)。此时,CPU26例如在从输入输出装置28输入了身长等的情况下,判断为设定了身长。在设定了身长的情况下(S203的“是”),CPU26更新限制距离D(S204)。此时,CPU26将例如身长的一定比例(例如30%)的长度作为限制距离D。
另外,CPU26根据被检查者的身长更新平均床板位置PM(S205)。此时,CPU26可以将过去在进行冠状动脉摄影时床板18的平均位置作为平均床板位置PM,也可以根据被检查者的身长更新平均床板位置PM,或者可以省略该处理而在下次使用心脏用参数进行摄影时(即在步骤S233中)更新平均床板位置PM。
由于还未进行摄影,CPU26将摄影次数N设定为“0”(S207)。然后,CPU26判断检查是否已结束(S209)。此时,CPU26例如根据电源被断开或进行了规定的操作,判断为检查已结束。在检查已结束的情况下(S209的“是”),CPU26结束摄影控制处理。
在检查没有结束的情况下(S209的“否”),CPU26判断摄影是否已开始(S211)。医师等用户例如通过踩下位于脚下的摄影用踏板(摄影指示单元)而指示开始摄影。这种情况下,在继续踩下摄影用踏板的期间,继续摄影,在释放了摄影用踏板时结束摄影。由此,CPU26例如根据摄影用踏板被踩下而判断为摄影已开始。在摄影未开始的情况下(步骤S211的“否”),返回到步骤S209,CPU26再次判断检查是否已结束。
在摄影已开始的情况下(S211的“是”),CPU26在摄影次数N上加1(S213)。然后,CPU26更新作为现在的床板18的位置的当前床板位置PN(S215)。此时,CPU26从位置检测器18取得床板18的X2方向的位置,将该位置作为当前床板位置PN。
CPU26算出从平均床板位置PM到在步骤S215中更新后的当前床板位置PN的距离(PN-PM),判断该距离是否大于限制距离D(S217)。即,如图5所示,医师等用户在对患者首先进行了心脏的摄影(冠状动脉摄影)后,一边在患者的腿的方向慢慢移动摄影部位,一边进行下肢的摄影,因此根据从摄影位置到冠状动脉摄影时的床板18的平均位置(平均床板位置PM)的距离是否大于限制距离D,判断是在进行心脏的摄影还是在进行下肢的摄影。
从平均床板位置PM到在步骤S215中更新后的当前床板位置PN的距离(PN-PM)大于限制距离D的情况下(S217的“是”),CPU26判断为在进行下肢的摄影,并将摄影程序或摄影参数设定为下肢用程序或下肢用参数(S219)。
从平均床板位置PM到在步骤S215中更新后的当前床板位置PN的距离(PN-PM)小于等于限制距离D的情况下(S217的“否”),CPU26判断为在进行心脏的摄影,并将摄影程序或摄影参数设定为心脏用程序或心脏用参数(S221)。
然后,CPU26使用在步骤S219或S221中设定的摄影参数来实施摄影(S223)。CPU26判断在步骤S219中实施的摄影是否已结束(S225)。医师等用户例如通过释放位于脚下的摄影用踏板来指示结束摄影。由此,CPU26例如根据踏板被释放而判断为摄影已结束。
在摄影未结束的情况下(S225的“否”),CPU26判断作为床板18的现在的位置的当前床板位置PN是否已从在步骤S215中上次更新的当前床板位置PN进行了变更(S227)。此时,CPU26从位置检测器16取得床板18的X2方向的位置,与已经设定的当前床板位置PN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已变更。
在当前床板位置PN未变更的情况下(S227的“否”),返回到步骤S225,CPU26再次判断摄影是否已结束。在当前床板位置PN已变更的情况下(S227的“是”),返回到步骤S215,CPU26再次更新当前床板位置PN,进行步骤S217~S227的处理。
在摄影已结束的情况下(S225的“是”),CPU26判断摄影参数是否被设定为下肢用参数(S229)。上次在步骤S219中设定为下肢用参数的情况下,摄影参数被设定为下肢用参数。
在摄影参数被设定为下肢用参数的情况下(S229的“是”),CPU26将摄影程序或摄影参数设定为心脏用程序或心脏用参数(S231)。在摄影参数没有被设定为下肢用参数的情况下,即,被设定为心脏用参数的情况下(S229的“否”),CPU26作为进行了心脏的摄影的情况而更新平均床板位置PM(S223)。此时,例如根据下述(1)式来更新平均床板位置PM。
[式1]
P M = { Σ i = 0 N Pi } / N · · · ( 1 )
然后,再次返回到步骤S209,CPU26判断检查是否已结束。CPU26重复进行步骤S209~S223的处理,直到检查结束,由此进行摄影控制处理。
这样,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在正在进行冠状动脉的摄影时,事先算出床板18的平均位置,在床板18沿长边方向被手动地移动的情况下,算出从此时的床板18的位置PN到冠状动脉摄影时的床板18的平均位置PM的距离,依次检查该距离是否超过限制距离D。然后,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在从此时的床板18的位置PN到床板18的平均位置PM的距离超过限制距离D的情况下,判断摄影对象为下肢,将摄影程序或摄影参数切换为下肢用摄影程序或下肢用摄影参数,继续进行滑动DA摄影。
接下来,根据图6所示的流程图详细说明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在进行冠状动脉的摄影前进行了桡骨动脉的X射线透视的情况下,进行摄影控制处理时的过程,在该摄影控制处理中,一边根据床板18的长边方向的位置信息以及插入(穿刺)导管时的床板18的位置信息,切换摄影程序或摄影参数,一边进行滑动DA摄影。
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在进行冠状动脉的摄影前,如图7(A)所示,有时会向位于手腕和肘之间的桡骨动脉插入(穿刺)导管,进行桡骨动脉的X射线透视。此时,在穿刺位置或者穿刺后的略微上臂侧的位置进行最初的X射线透视。如图7(B)所示,一般情况下,桡骨动脉附近是从腹部大动脉向下肢动脉的分支旁边,因此,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将最初X射线透视时的床板18的位置作为透视开始位置S,存储到位置信息存储用存储器29中,将该透视开始位置S和冠状动脉摄影时的床板18的位置P之差设为限制距离D。或者,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可以将这里求出的限制距离与根据患者的身长相对地求出的限制距离中大的一方决定为限制距离D,或者对两个限制距离进行一定的加权来决定新的限制距离D。
首先,CPU26判断在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中检查是否已开始(S301)。此时,CPU26根据例如电源被接通或进行了规定的操作,判断检查已开始。在检查没有开始的情况下(S301的“否”),CPU26保持待机。
在检查已开始的情况下(S301的“是”),CPU26判断已开始的检查是否是进行桡骨动脉的X射线透视的检查(S303)。此时,CPU26例如根据已启动的摄影程序是否为透视用程序,判断已开始的检查是否是进行桡骨动脉的X射线透视的检查。或者,利用医师等用户通过例如踩下位于脚下的透视用踏板(与摄影用踏板不同的踏板;透视指示单元)而指示开始X射线透视这一点,根据该透视用踏板被踩下,判断已开始的检查是进行桡骨动脉的X射线透视的检查。在进行X射线透视时,与摄影时同样,在继续踩下透视用踏板的期间,继续X射线透视,在释放了透视用踏板时结束X射线透视。
然后,是进行桡骨动脉的X射线透视的检查的情况下(S303的“是”),CPU26将最初X射线透视时的床板18的位置作为透视开始位置S,存储在位置信息存储用存储器29中(S304)。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桡骨动脉附近是从腹部大动脉向下肢动脉的分支旁边,因此可以用于心脏用摄影程序和下肢用摄影程序的切换。
CPU26判断检查是否已结束(S307)。此时,CPU26根据例如电源被断开或进行了规定的操作,判断为检查已结束。在检查已结束的情况下(S307的“是”),CPU26结束摄影控制处理。
在检查没有结束的情况下(S307的“否”),CPU26判断摄影是否已开始(S309)。医师等用户通过例如踩下位于脚下的摄影用踏板(摄影指示单元)而指示开始摄影。这种情况下,在继续踩下摄影用踏板的期间,继续摄影,在释放了摄影用踏板时结束摄影。由此,CPU26根据例如摄影用踏板被踩下而判断为摄影已开始。在摄影未开始的情况下(步骤S309的“否”),返回到步骤S307,CPU26再次判断检查是否已结束。
在摄影已开始的情况下(S309的“是”),CPU26在是进行桡骨动脉的X射线透视的检查的情况下(在S303中为“是”的情况下),根据摄影开始位置和透视开始位置S更新限制距离D(S310)。此时,CPU26将例如从摄影开始位置到透视开始位置S的距离设为限制距离D。
CPU26更新作为现在的床板18的位置的当前床板位置PN(S311)。此时,CPU26从位置检测器18取得床板18的X2方向的位置,将该位置作为当前床板位置PN。
CPU26判断从在步骤S311中更新后的当前床板位置PN到固定床板距离P的距离(PN-P)是否大于限制距离D(S313)。即,如图7(B)所示,医师等用户在首先对患者进行位于手腕和肘之间的桡骨动脉的X射线透视后,进行心脏的摄影(冠状动脉摄影),一边沿患者的腿的方向慢慢移动摄影部位,一边进行下肢的摄影,因此,根据摄影位置是否从进行桡骨动脉的X射线透视时床板18的位置(透视开始位置S附近)移动到腿侧,来判断是在进行心脏的摄影还是在进行下肢的摄影。
从在步骤S311中更新后的当前床板位置PN到固定床板距离P的距离(PN-P)大于限制距离D的情况下(S313的“是”),CPU26判断为在进行下肢的摄影,并将摄影程序或摄影参数设定为下肢用程序或下肢用参数(S315)。
从在步骤S311中更新后的当前床板位置PN到固定床板距离P的距离(PN-P)小于等于限制距离D的情况下(S313的“否”),CPU26判断为在进行心脏的摄影,并将摄影程序或摄影参数设定为心脏用程序或心脏用参数(S317)。
然后,CPU26使用在步骤S315或S317中设定的摄影参数来实施摄影(S319)。CPU26判断在步骤S319中实施的摄影是否已结束(S321)。医师等用户例如通过释放位于脚下的踏板来指示结束摄影。由此,CPU26根据例如踏板被释放而判断为摄影已结束。
在摄影未结束的情况下(S321的“否”),CPU26判断作为床板18的现在位置的当前床板位置PN是否已从在步骤S311中上次更新的当前床板位置PN变更(S323)。此时,CPU26从位置检测器18取得床板18的X2方向的位置,与已经设定的当前床板位置PN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已变更。
在当前床板位置PN未变更的情况下(S323的“否”),返回到步骤S321,CPU26再次判断摄影是否已结束。在当前床板位置PN已变更的情况下(S323的“是”),返回到步骤S311,CPU26再次更新当前床板位置PN,进行步骤S313~S323的处理。
在摄影已结束的情况下(S321的“是”),返回到步骤S307,CPU26再次判断检查是否已结束。然后,CPU26重复进行步骤S307~S323的处理,直到检查结束,由此进行摄影控制处理。
这样,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在进行了桡骨动脉的X射线透视后进行冠状动脉的摄影时,在床板18在长边方向被手动地移动的情况下,将从冠状动脉摄影时的床板18的位置到开始桡骨动脉的X射线透视的位置S的距离作为限制距离D,依次检查从此时的床板18的位置PN到冠状动脉摄影时的床板18的位置(固定床板位置P)的距离是否超过限制距离D。然后,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1在从此时的床板18的位置PN到固定床板位置P的距离超过限制距离D的情况下,判断摄影对象为下肢,将摄影程序或摄影参数切换为下肢用摄影程序或下肢用摄影参数,继续进行滑动DA摄影。
在位置信息存储用存储器29中也可以不存储床板18的位置信息,而是存储臂13的顶板行进长边位置。这种情况下,在进行滑动DA摄影时,不是床板18而是臂13被手动地移动。或者,可以将臂13的顶板行进长边位置和床板18的长边位置两者作为位置信息存储在位置信息存储用存储器29中,用于对限制距离D的判定。
另外,作为实施方式说明了进行冠状动脉的摄影和桡骨动脉的X射线透视的情况,但摄影对象不限定于这些,而是任意的。另外,虽然作为实施方式说明了进行冠状动脉(胸部)和桡骨动脉(下肢)这两个部位的摄影,但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还包括头部、胸部等在内进行3个以上部位的摄影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臂13的位置、床板18的位置或者臂13与床板18的相对位置,设定摄影程序或摄影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即使在进行滑动DA摄影时摄影部位发生了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一边根据床板18的位置信息适当地变更摄影程序或摄影条件参数一边继续摄影,从而无需用户根据摄影部位手动地切换摄影程序或摄影条件程序,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图像收集,顺利地完成检查。

Claims (10)

1.一种X射线诊断装置,能够使载有被检查体的床板和具备X射线管以及X射线检测器的摄影系统相对地移动,进行在不同位置上的摄影,其特征在于,
取得摄影位置,根据该摄影位置变更摄影参数来进行摄影。
2.一种X射线诊断装置,能够使载有被检查体的床板和具备X射线管以及X射线检测器的摄影系统相对地移动,进行在不同位置上的摄影,其特征在于,具备:
取得单元,取得上述摄影位置;
基准位置确定单元,确定基准摄影位置;以及
摄影单元,在移动摄影位置来进行摄影时,根据由上述取得单元取得的现在的摄影位置和上述基准摄影位置,变更摄影参数来进行摄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准位置确定单元存储有在过去进行规定的摄影部位的摄影时的摄影位置,在进行该摄影部位的摄影时,根据所存储的摄影位置确定基准摄影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影单元在上述基准摄影位置与上述现在的摄影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限制值的情况下,设定第一摄影参数来进行摄影,在大于限制值的情况下,设定第二摄影参数来进行摄影。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准摄影位置是相当于被检查体的心脏的位置;
上述摄影单元根据由上述取得单元取得的现在的摄影位置和上述基准摄影位置,从心脏用的摄影参数变更到下肢用的摄影参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准位置确定单元通过对上述取得单元取得的过去的多次的摄影位置进行平均,求出上述基准摄影位置。
7.如权利要求2、4、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准位置确定单元根据初次进行的摄影的位置,确定上述基准摄影位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影单元根据被检查者的身长决定上述限制值。
9.一种X射线诊断装置,能够使载有被检查体的床板和具备X射线管以及X射线检测器的摄影系统相对地移动,进行在不同位置上的透视以及摄影,其特征在于,具备:
透视指示单元,用于进行透视开始指示;
摄影指示单元,用于进行摄影开始指示;
取得单元,取得由上述透视指示单元进行了透视指示时的透视位置以及由上述摄影指示单元进行了摄影指示时的摄影位置;
基准位置确定单元,确定基准摄影位置;以及
摄影单元,在移动摄影位置来进行摄影时,根据上述透视位置、上述基准摄影位置、由上述取得单元取得的现在的摄影位置,变更摄影参数来进行摄影。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影单元在上述基准摄影位置与上述现在的摄影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限制值的情况下,设定第一摄影参数来进行摄影,在大于限制值的情况下,设定第二摄影参数来进行摄影,并且根据上述透视摄影位置以及上述基准摄影位置来求出上述限制值。
CN201010135365.7A 2009-03-13 2010-03-12 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 Pending CN1018368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61941 2009-03-13
JP2009061941A JP2010213798A (ja) 2009-03-13 2009-03-13 循環器用x線診断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6866A true CN101836866A (zh) 2010-09-22

Family

ID=42730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5365.7A Pending CN101836866A (zh) 2009-03-13 2010-03-12 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32573A1 (zh)
JP (1) JP2010213798A (zh)
CN (1) CN10183686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9364A (zh) * 2010-11-26 2013-08-14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X射线检查装置
CN108697395A (zh) * 2015-12-18 2018-10-23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X射线摄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70618B1 (fr) * 2011-01-17 2013-08-30 Gen Electric Procede de controle d'emission dans un dispositif d'imagerie a rayons x
US9931038B2 (en) * 2012-06-28 2018-04-03 Siemens Heathcare Gmbh Image-assisted diagnostic evaluation
JP6381198B2 (ja) * 2013-11-08 2018-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000254B2 (en) * 2016-11-22 2021-05-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atient scan setup
JP7548744B2 (ja) 2020-07-22 2024-09-10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用情報処理装置、x線診断装置、および医用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7567357B2 (ja) 2020-10-23 2024-10-1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放射線撮影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8884A (ja) * 2001-02-21 2002-08-27 Hitachi Medical Corp X線装置の自動条件設定機構
JP2006116038A (ja) * 2004-10-21 2006-05-11 Toshiba Corp X線診断装置及びx線撮影方法
JP2006130158A (ja) * 2004-11-08 2006-05-25 Toshiba Corp X線撮像装置
CN1836633A (zh) * 2005-03-22 2006-09-27 株式会社东芝 X射线诊断装置
JP2007185304A (ja) * 2006-01-12 2007-07-26 Toshiba Corp 医療用放射線装置および医療用放射線装置における撮影基準位置の設定方法
JP2008220480A (ja) * 2007-03-09 2008-09-25 Fujifilm Corp 放射線透視撮影装置及び撮影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50141B2 (de) * 1973-10-05 1977-04-28 Roentgendiagnostikapparat mit funktionstasten zur organprogrammierten einstellung der aufnahmedaten
US5400378A (en) * 1993-11-19 1995-03-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ynamic dose control in multi-slice CT scan
US5949811A (en) * 1996-10-08 1999-09-07 Hitachi Medical Corporation X-ray apparatus
JP3670439B2 (ja) * 1997-05-09 2005-07-1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X線装置
US6195450B1 (en) * 1997-09-18 2001-02-27 Siemens Corporate Research,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X-ray angiographic image acquisition
DE69833128T2 (de) * 1997-12-10 2006-08-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Bildung eines zusammengesetzten bildes aus aufeinanderfolgenden röntgenbildern
WO1999030485A2 (en) * 1997-12-10 1999-06-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X-ray examination apparatus
US6055295A (en) * 1998-01-29 2000-04-25 Siemens Corporate Research,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collimation in x-ray peripheral imaging
US6222906B1 (en) * 1998-01-29 2001-04-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X-ray diagnostic apparatus using an X-ray flat panel detec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X-ray diagnostic apparatus
US6463121B1 (en) * 1999-10-13 2002-10-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teractive x-ray position and exposure control using image data as reference information
US6535821B2 (en) * 2000-02-11 2003-03-18 University Of Iowa Research Found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bolus-chasing angiography with adaptive real-tim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JP4519254B2 (ja) * 2000-04-03 2010-08-04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X線ct装置
JP4532005B2 (ja) * 2001-03-09 2010-08-25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X線ct装置及びその画像表示方法
JP4309631B2 (ja) * 2001-10-22 2009-08-05 株式会社東芝 X線コンピュータトモグラフィ装置
JP4203710B2 (ja) * 2001-12-28 2009-01-07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X線画像処理装置
EP1430835B1 (en) * 2002-12-17 2011-11-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ystem for peripheral X-ray angiography
JP4490645B2 (ja) * 2003-04-09 2010-06-30 株式会社東芝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JP2005185718A (ja) * 2003-12-26 2005-07-14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放射線断層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JP4679068B2 (ja) * 2004-04-26 2011-04-27 株式会社東芝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JP4268909B2 (ja) * 2004-07-15 2009-05-27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スキャン計画通信方法およびx線ct装置
CN100393281C (zh) * 2004-07-23 2008-06-11 株式会社东芝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像装置
JP2006141906A (ja) * 2004-11-25 2006-06-08 Ge Medical Systems Global Technology Co Llc 放射線撮影装置
DE102004059663A1 (de) * 2004-12-10 2006-06-29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Bildgebung mit einem Mehrzeilen-Computertomographen
JP4709600B2 (ja) * 2005-07-15 2011-06-22 株式会社東芝 X線診断装置、撮影角度最適化支援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509971B2 (ja) * 2006-06-09 2010-07-21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X線ct装置
FR2904750B1 (fr) * 2006-08-03 2008-10-17 Gen Electric Procede de reconstruction tridimensionnelle d'une enveloppe exterieure d'un corps d'un appareil a rayons x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8884A (ja) * 2001-02-21 2002-08-27 Hitachi Medical Corp X線装置の自動条件設定機構
JP2006116038A (ja) * 2004-10-21 2006-05-11 Toshiba Corp X線診断装置及びx線撮影方法
JP2006130158A (ja) * 2004-11-08 2006-05-25 Toshiba Corp X線撮像装置
CN1836633A (zh) * 2005-03-22 2006-09-27 株式会社东芝 X射线诊断装置
JP2007185304A (ja) * 2006-01-12 2007-07-26 Toshiba Corp 医療用放射線装置および医療用放射線装置における撮影基準位置の設定方法
JP2008220480A (ja) * 2007-03-09 2008-09-25 Fujifilm Corp 放射線透視撮影装置及び撮影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9364A (zh) * 2010-11-26 2013-08-14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X射线检查装置
CN103249364B (zh) * 2010-11-26 2015-05-13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X射线检查装置
CN108697395A (zh) * 2015-12-18 2018-10-23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X射线摄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13798A (ja) 2010-09-30
US20100232573A1 (en) 201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6866A (zh) 循环器用x射线诊断系统
US5544215A (en) Digital angiography system with automatically determined frame rates
JP5572040B2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
US75870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optimal radiation dose in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using standard deviation of CT number
EP1350468B1 (en) Radiographic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7810996B1 (en) Dual fluoroscopy systems and methods
CN1326494C (zh) 放射图像记录装置
JP5173718B2 (ja) X線撮影装置
US20070058781A1 (en) X-ray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image data
JP5718576B2 (ja) X線画像診断装置
US10548539B2 (en) X-ray CT apparatus and scanning method
EP1350467A2 (en) Motio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0604586B (zh) 用于运行医学图像拍摄装置的方法和图像拍摄装置
CN107307877A (zh) X射线诊断装置
JP2016123719A (ja) X線診断装置
US20180310905A1 (en) X-ray imaging apparatus and x-ray image display method
JP7246952B2 (ja) 医用情報処理装置、x線診断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6285061A (ja) X線診断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6812815B2 (ja) X線撮影装置およびx線画像解析方法
KR101577564B1 (ko) 의료측정용 자를 내장한 방사선 촬영장치와 그 방법
KR101577563B1 (ko) 의료측정용 자를 내장한 방사선 수신부 모듈
JP6433745B2 (ja) 医用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x線診断装置
JP2005013346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JP5982358B2 (ja) X線画像装置における吸収手段の自動位置決め
CN116473574A (zh) 摄影控制装置、记录介质以及放射线摄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