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15301A - 干扰协调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干扰协调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15301A CN101815301A CN201010128259A CN201010128259A CN101815301A CN 101815301 A CN101815301 A CN 101815301A CN 201010128259 A CN201010128259 A CN 201010128259A CN 201010128259 A CN201010128259 A CN 201010128259A CN 101815301 A CN101815301 A CN 1018153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district
- sub
- message
- interfered c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包括: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包括:第一基站确定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第一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第一消息;相邻基站根据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进行干扰协调。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干扰协调的效率,增加了通信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扰协调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由于每个小区都可以使用整个系统频带,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小区间干扰。小区之间的干扰包括上行干扰和下行干扰,上行干扰是小区受到邻区UE上行信号的干扰,下行是小区中UE受到邻区的下行信号的干扰。
图1为现有技术中小区间发生干扰时解决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以下行干扰为例,小区A属于基站A,小区B属于基站B,当小区A中的UE受到小区B的下行干扰时,基站A发送消息给基站B,在该消息中携带小区A的频带划分方式(BITMAP)。基站B在收到该消息后进行站内广播,基站B内的小区在收到广播之后立即进行干扰协调,与基站A中的小区A错开高功率频带。
由于基站B不能根据消息中携带的内容明确确定是基站B中的小区B对基站A中的小区A产生干扰的,因此在基站B进行站内广播后,基站B内除小区B之外的小区也会根据该消息中所携带的小区A的频带划分方式与小区A进行干扰协调。现有技术中,由于基站B中的非干扰小区也需要与被干扰UE所在的小区进行干扰协调,从而影响了干扰协调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干扰协调方法,能在基站之间发生干扰时根据交互的消息准确的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干扰协调,从而达到准确的进行干扰协调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包括:第一基站确定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第一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第一消息;相邻基站根据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进行干扰协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系统,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基站确定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发送模块,用于向相邻基站发送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第一消息;干扰协调模块,用于根据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进行干扰协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设备,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干扰协调设备所在的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发送模块,用于向相邻基站发送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相邻基站进行干扰协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第一消息;干扰协调模块,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所接收的第一消息进行干扰协调。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向相邻基站发送的消息中携带干扰小区的标识,并携带针对该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相邻基站在收到该消息后,根据所接收的消息进行干扰协调,能准确的进行干扰协调,增加了通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生干扰时解决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干扰协调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干扰协调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干扰协调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干扰协调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针对在LTE系统中不同基站(eNodeB)之间的干扰,由于基站和小区存在对应的关系,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属于不同基站的小区之间发生的干扰,通常包括下行干扰和/或上行干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下行干扰协调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第一基站确定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
假设基站A和基站B为相邻基站,基站A与基站B发生的干扰,可能是上行干扰或者下行干扰,或者同时发生了上行和下行干扰。
假设基站A中的小区受到基站B的小区中UE的上行干扰,或者基站A的小区中的UE受到基站B的小区的下行干扰,则基站A确定与基站B发生了干扰。
步骤220,第一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Request For Interfere Correspond)的第一消息;
在本步骤中,第一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
为方便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当基站A受到基站B的上行干扰时,干扰小区为基站B中对基站A产生干扰的UE所在的小区;当基站A受到基站B的下行干扰时,干扰小区为基站B中对基站A的小区中的UE产生干扰的小区。基站A向基站B发送第一消息,在该第一消息中携带干扰小区的标识,以及针对该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
该第一消息中还可以携带基站A中被干扰的UE所在的小区或者被干扰的小区的小区信息,如小区标识、小区的频带划分方式及计算干扰所需要的参数。
步骤230,相邻基站根据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进行干扰协调;
相邻基站在收到第一消息后,根据第一消息中的干扰小区标识以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进行干扰协调。相邻小区可以通过调整干扰小区的高功率频带,与基站A进行干扰协调。
在本实施例中,向相邻基站发送的消息中携带干扰小区的标识,并携带针对该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相邻基站在收到该消息后,根据所接收的消息进行干扰协调,提高干扰协调的效率,增加通信的稳定性。
当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之间发生干扰为第一基站的小区中的UE受到属于相邻基站的小区的下行干扰时,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详细说明了该干扰协调方法。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干扰协调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干扰协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0,第一基站确定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
第一基站确定属于第一基站的小区中的用户设备UE受到属于相邻基站的干扰小区的干扰;
假设基站A的相邻基站有基站B、基站C,基站A中有小区A1、小区A2及小区A3,基站B中有小区B1、小区B2及小区B3,基站C中有小区C1、小区C2及小区C3,小区A1的邻区有小区B1、小区B2及小区C1。其中,小区A1中的UE测量到小区B1和小区C1,通过该UE上报给小区A1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简称RSRP)能够计算出邻区B1及邻区C1对小区A1干扰的大小,当干扰超过预设的值,则基站A可以确定小区A1中的UE受到基站B中小区B1和基站C中小区C1的干扰。
步骤320,第一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第一消息;
在本步骤中,第一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并在该第一消息中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该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该干扰小区是干扰该UE的相邻基站的小区,该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该邻基站进行干扰小区和该被干扰的UE所处的小区之间的干扰协调。
由于基站A的小区A1的UE受到小区B1和小区C1的干扰,基站A向基站B和基站C发送第一消息,希望基站B中的小区B1与基站A中的小区A1进行干扰协调,以及基站C中的小区C1与基站A中的小区A1进行干扰协调。
基站A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可以包括小区B1的标识,以及针对该小区B1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小区B1与小区A1进行干扰协调。基站A发送的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小区C1的标识,以及针对该小区C1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小区C1与小区A1进行干扰协调。
该第一消息中还可以携带小区A1的信息,如小区A1的标识频带划分方式及计算干扰所需要的参数。
步骤330,相邻基站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干扰小区标识所对应的干扰小区,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340,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350;
在本步骤中,相邻基站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干扰小区标识所对应的干扰小区,干扰小区指的是对第一基站的小区中的UE产生了下行干扰的小区。该相邻基站通过判断属于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第一消息中所携带的干扰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来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干扰小区,若判断结果为是,说明该相邻基站自身的小区中有干扰小区,则执行步骤340,若判断结果为否,说明该相邻基站自身的小区中没有干扰小区,则执行步骤350。
基站B收到基站A发送的第一消息后,识别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的小区标识,并将第一消息中的小区标识与基站B自身中包含的小区的标识相比较,判断基站B中是否有与该第一消息中小区标识相一致的小区。基站B判断该第一消息中有小区B1,而基站B中有小区B1,则基站B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有干扰小区。同样,基站C收到基站A发送的第一消息中携带小区C1的标识,基站C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有干扰小区,执行步骤340。
假设基站D也是基站A的相邻基站,基站A还向基站D发送了该第一消息,基站D收到第一消息之后识别该第一消息中包含小区B1和小区C1的标识,而属于基站D的小区中没有这两个小区,因此基站D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没有干扰小区,执行步骤350。
步骤340,相邻基站根据干扰协调请求消息,进行干扰小区和被干扰的UE所在的小区之间的下行干扰协调;
若判断结果是属于相邻基站的小区中有干扰小区,相邻基站根据干扰协调指示在干扰小区与受到干扰的UE的小区进行干扰协调,即相邻基站根据干扰协调请求进行干扰小区和被干扰小区之间的下行干扰协调,被干扰小区是指受到干扰的UE所在的小区。
以基站B为例,基站B根据干扰协调指示,在小区B1和小区A1之间进行干扰协调。由于在现有技术中基站之间发送的负载消息中的相对窄带传输功率(Relative Narrowband Tx Power,简称RNTP)信元中包含被干扰的UE所在小区A1的频带划分方式,基站B根据小区A1该频带划分方式,结合小区B1的频带划分方式,使得小区B1和小区A1错开高功率频带,从而达到下行干扰协调的目的。
步骤350,相邻基站存储第一消息中的信息,或不进行操作,或继续等待后续消息;
判断结果是属于相邻基站的小区中没有干扰小区,相邻基站存储第一消息中的信息,或者根据干扰协调请求消息不进行干扰协调,或者继续等待后续消息。
以基站D为例,基站D判断基站D中没有干扰小区,则基站D进行一下操作之一或组合:存储该第一消息中的信息,或者,依据所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干扰协调请求不进行干扰协调,或者继续等待后续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中还可以携带受到干扰的UE所属的小区的邻区中非干扰小区的标识,以及针对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该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不进行干扰协调请求。
相邻基站收到该第一消息后可以将非干扰小区的标识和针对非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消息存储起来,后续产生干扰的时候可以利用该存储消息进行干扰协调,也可以利用该消息统计相邻小区之间干扰的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消息可以是负载消息(Load Information),并可以在负载消息中的RNTP信元中携带上述第一消息中的信息。
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将干扰小区和非干扰小区统一为目标小区(Target Cell ID),当目标小区为干扰小区时对应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所对应的值为1,而当目标小区为非干扰小区时对应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所对应的值为0。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负载消息中的RNTP信元中携带目标小区的个数(Target number)的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已有技术中被干扰的UE所在的小区的信息,如被干扰小区的小区标识、频带划分方式以及计算干扰所需要的参数仍可以在携带在该负载消息中一并发送给相邻基站,相邻基站可以通过该信息直接得知被干扰的UE所在的小区以及被干扰UE所在小区的相关参数。
具体而言,基站A给基站B和基站C发送负载消息,在该负载消息中包含被干扰的UE所在的小区A1的标识,还在RNTP信元中携带小区B1的标识,以及针对该B1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该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值为1,指示小区B1与小区A1进行下行干扰协调。
在该负载消息的RNTP信元中携带小区C1的标识,以及针对该C1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该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值为1,指示小区C1与小区A1进行下行干扰协调。
在该负载消息的RNTP信元中,还可以携带被干扰的UE所在小区的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小区A1的邻区包括小区B1、小区B2及小区C1。其中小区B1和小区C1对小区A1中的UE产生下行干扰,小区B2没有对小区A1中的UE产生干扰,小区B2为UE所在小区的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在本实施例中,在负载消息的RNTP信元中还可以携带小区B2的标识,以及针对该B2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该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值为0,指示小区B2不需要与小区A1进行干扰协调。在实际的消息中,可以将干扰小区和非干扰小区统一为目标小区,干扰小区对应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为1,而非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为0,如表1所示:
>>Relative Narrowband Tx Power(RNTP) | |
>>>Target Cells | |
>>>>Target number | 3 |
>>>>Target Cell ID | B1 |
>>>>Request For Interfere Correspond | 1 |
>>Relative Narrowband Tx Power(RNTP) | |
>>>>Target Cell ID | B2 |
>>>>Request For Interfere Correspond | 0 |
>>>>Target Cell ID | C1 |
>>>>Request For Interfere Correspond | 0 |
表一
在本实施例中,被干扰的UE所处小区所属的第一基站在发送的第一消息中携带了干扰小区的标识,相邻基站判断本基站中是否有与所接收到第一消息中的干扰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该相邻基站根据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干扰小区与被干扰UE所在的小区进行干扰协调,提高了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准确度。
被干扰的UE所处小区所属的基站在发送的消息中携带该小区邻区中非干扰小区的标识,并通过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该非干扰小区不需要进行干扰协调,从而更加明确的区分了需要进行干扰协调的小区和不需要进行干扰协调的小区,并且在后续产生干扰的时候可以利用该存储消息进行干扰协调,也可以利用该消息统计相邻小区之间干扰的程度。
本实施例在负载消息中的RNTP信元中携带上述信息,有利于相邻基站在收到消息后能根据RNTP信元中的其他信息,如被干扰UE所在小区的频带划分方式等确定干扰小区干扰协调的具体内容。
当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之间发生干扰为第一基站的小区受到属于相邻基站小区中的UE的上行干扰时,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详细说明了该干扰协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基站确定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
在本步骤中,第一基站确定属于该第一基站的小区受到属于相邻基站小区中UE的干扰,该UE所属的小区为干扰小区;
假设基站A的相邻基站有基站B、基站C,基站A中有小区A1、小区A2及小区A3,基站B中有小区B1、小区B2及小区B3,基站C中有小区C1、小区C2及小区C3,小区A1的邻区有小区B1、小区B2及小区C1,其中小区A1中受到小区B1和小区C1中UE的上行干扰,小区B1和小区C1为干扰小区。
第一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第一消息;
在本步骤中,第一基站向相邻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并在该第一消息中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该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干扰小区是指干扰该小区的UE所述的小区,被干扰小区是指受到干扰小区中UE上行干扰的小区,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该邻基站在干扰小区和被干扰小区之间进行上行干扰协调。
由于基站A的小区A1受到小区B1和小区C1中UE的干扰,基站A向基站B和基站C发送第一消息,希望基站B中的小区B1与基站A中的小区A1进行上行干扰协调,以及基站C中的小区C1与基站A中的小区A1进行上行干扰协调。
基站A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可以包括小区B1的标识,以及针对该小区B1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小区B1与小区A1进行上行干扰协调。基站A发送的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小区C1的标识,以及针对该小区C1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小区C1与小区A1进行上行干扰协调。
该第一消息中还可以携带小区A1的信息,如小区A1的标识频带划分方式及计算干扰所需要的参数。
相邻基站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干扰小区标识所对应的干扰小区,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a,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b;
在本步骤中,该相邻基站通过判断属于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第一消息中所携带的干扰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来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干扰小区,若判断结果为是,说明该相邻基站自身的小区中有干扰小区,则执行步骤a,若判断结果为否,说明该相邻基站自身的小区中没有干扰小区,则执行步骤b。
基站B收到基站A发送的第一消息后,识别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的小区标识,并将第一消息中的小区标识与基站B自身中包含的小区的标识相比较,判断基站B中是否有与该第一消息中小区标识相一致的小区。基站B判断该第一消息中有小区B1,而基站B中有小区B1,则基站B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有干扰小区。同样,基站C收到基站A发送的第一消息中携带小区C1的标识,基站C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有干扰小区,执行步骤a。
假设基站D也是基站A的相邻基站,基站A还向基站D发送了该第一消息,基站D收到第一消息之后识别该第一消息中包含小区B1和小区C1的标识,而属于基站D的小区中没有这两个小区,因此基站D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没有干扰小区,执行步骤b。
步骤a:相邻基站根据干扰协调请求消息,进行干扰小区和被干扰小区之间的上行干扰协调;
若判断结果是属于相邻基站的小区中有干扰小区,相邻基站根据干扰协调指示在干扰小区与受到干扰的小区进行干扰协调,即相邻基站根据干扰协调请求进行干扰小区和被干扰小区之间的上行干扰协调。
基站B根据干扰协调指示,在小区B1和小区A1之间进行干扰协调。由于在现有技术中基站之间发送的负载消息中的高干扰指示(HighInterference,简称HII)信元中包含被干扰的UE所在小区A1的频带划分方式,基站B根据该频带划分方式,协调小区B1的频带,使得小区B1和小区A1错开高功率频带,达到上行干扰协调的目的。
步骤b,相邻基站存储第一消息中的信息,或不进行操作,或继续等待后续消息;
判断结果是属于相邻基站的小区中没有干扰小区,相邻基站存储第一消息中的信息,或者根据干扰协调请求消息不进行干扰协调,或者继续等待后续消息。
以基站D为例,基站D判断基站D中没有干扰小区,则基站D进行一下操作之一或组合:存储该第一消息中的信息,或者,依据所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干扰协调请求不进行干扰协调,或者继续等待后续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息还可以携带受到干扰的小区的邻区中非干扰小区的标识,以及针对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该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不进行干扰协调请求。
相邻基站收到该第一消息后可以将该第一消息中的非干扰小区的标识,以及针对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存储起来,在后续产生干扰的时候可以利用该存储消息进行干扰协调,也可以利用该消息统计相邻小区之间干扰的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消息可以是负载消息,在负载消息中的HII信元中携带上述信息。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干扰小区和非干扰小区统一为目标小区。当目标小区为干扰小区时对应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所对应的值为1,而当目标小区为非干扰小区时对应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所对应的值为0。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消息中携带目标小区的个数的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已有技术中该被干扰的小区的信息,如被干扰小区的小区标识、频带划分方式以及计算干扰所需要的参数仍可以在携带在该负载消息中一并发送给相邻基站,相邻基站可以通过该信息直接得知被干扰的小区以及被干扰UE所在小区的相关参数。
具体而言,基站A给基站B和基站C发送负载消息,在该负载消息中包含被干扰的小区A1的标识,还在该负载消息的HII信元中携带小区B1的标识,以及针对该B1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该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值为1,指示小区B1与小区A1进行上行干扰协调。
在该负载消息的HII信元中还携带小区C1的标识,以及针对该C1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该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值为1,指示小区C1与小区A1进行上行干扰协调。
在该负载消息的HII信元中,还可以携带被干扰的UE所在小区的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的小区标识以针对该非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小区A1的邻区包括小区B1、小区B2及小区C1。其中小区B1和小区C1为干扰小区,小区B2中的UE没有对小区A1产生干扰,小区B2为小区A1的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在负载消息的HII信元中还可以携带小区B2的标识,以及针对该B2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该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值为0,指示小区B2不需要与小区A1进行干扰协调。如表二所示:
>>High Interference(HII)Information | |
>>>Target Cells | |
>>>>Target number | 3 |
>>>>Target Cell ID | B1 |
>>>>Request For Interfere Correspond | 1 |
>>>>Target Cell ID | B2 |
>>>>Request For Interfere Correspond | 0 |
>>>>Target Cell ID | C1 |
>>High Interference(HII)Information | |
>>>>Request For Interfere Correspond | 0 |
表二
在本实施例中,被干扰的小区所属的基站在发送的消息中携带了干扰小区的标识,相邻基站判断本基站中是否有干扰小区,如果有干扰小区,则该相邻基站根据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干扰小区与被干扰的小区进行干扰协调,提高了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准确度。
被干扰的小区所属的基站在发送的消息中携带该小区邻区中非干扰小区的标识,并通过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该非干扰小区不进行干扰协调,从而更加明确的区分了需要进行干扰协调的小区和不需要进行干扰协调的小区。
本实施例在负载消息中的HII信元中携带上述信息,有利于相邻基站在收到消息后能同时根据HII信元中的其他信息,如被干扰小区的频带划分方式等,确定干扰小区干扰协调的具体内容。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系统包括:确定模块401、发送模块402、干扰协调模块403。
确定模块401,用于确定第一基站确定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
假设基站A和基站B为相邻基站,基站A为第一基站,基站A中的小区受到基站B的小区中的UE的干扰,或者基站A的小区中的UE受到基站B的小区的干扰,或者基站A中的小区受到基站B的小区中的UE的干扰,同时基站A的小区中的UE受到基站B的小区的干扰,则确定模块401可以确定基站A与基站B发生了干扰。可以理解的是确定模块401可以设置在第一基站,即设置在基站A中。
发送模块402,用于向相邻基站发送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第一消息;
发送模块402向基站B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
当基站A受到基站B的上行干扰时,干扰小区为基站B的中对基站A中的小区产生干扰的UE所在的小区,被干扰小区为基站A中被该UE所干扰的小区;当基站A受到基站B的下行干扰时,干扰小区为基站B中对基站A的小区中的UE产生干扰的小区,被干扰小区为基站A中该UE所在的小区。发送模块402向基站B发送第一消息,在该第一消息中携带干扰小区的标识,以及针对该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发送模块402可以设置在第一基站,即设置在基站A中。
干扰协调模块403,用于根据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进行干扰协调。
根据第一消息中携带的干扰小区标识,干扰协调模块403根据发送模块402所发送的第一消息中的干扰小区标识和针对该干扰小区标识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进行干扰小区与被干扰小区之间的干扰协调。可以理解的是,该干扰协调模块403可以设置在相邻基站中。
本实施例在确定模块确定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发生干扰之后,发送模块向相邻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并在该第一消息中包含携带目标干扰小区标识和针对该干扰目标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相邻基站的干扰协调模块根据该第一消息进行干扰协调。避免了相邻基站受到消息后由于无法确定是否需要干扰协调而引起的无限制协调和单向协调的同时,提高了干扰协调的效率,降低了通信的干扰,增加了通信的稳定性。
当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之间发生的干扰为第一基站的小区中的UE受到属于相邻基站的小区的下行干扰时,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详细说明了该干扰协调系统。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系统包括:确定模块501、发送模块502、干扰协调模块503,其中,
确定模块501,用于确定第一基站确定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模块501可以用于确定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当属于第一基站的小区中的用户设备UE受到属于相邻基站的干扰小区的干扰,则确定模块501可以确定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
假设第一基站A的相邻基站B中有小区B1、小区B2及小区B3,基站A中小区A1中的UE测量到小区B1,小区A1中的UE受到基站B中小区B1的下行干扰,则确定模块501可以确定基站A与基站B发生了干扰。
发送模块502,还包括:
第一构造单元5021,用于构造第一消息。
第一消息可以为负载消息,并在负载消息中的相对窄带传输功率RNTP信元中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所述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其中,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干扰小区与被干扰UE所在的小区之间进行下行干扰协调。
在本实施例中,小区B1为干扰小区,小区A1为被干扰小区。第一构造单元5021在负载消息中携带小区B1的标识,以及针对该小区B1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小区B1与小区A1进行下行干扰协调。
第一发送单元5022,用于向相邻基站发送负载消息。
第一发送单元5022向相邻基站发送第一构造单元5021所构造的负载消息。
干扰协调模块503,用于根据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进行下行干扰协调。
该干扰协调模块503根据所接收的负载消息中的干扰小区标识和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进行干扰小区B1和被干扰小区A1的下行干扰协调。
在本实施例中,干扰协调模块503,还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5031,用于判断相邻基站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干扰小区标识所对应的干扰小区;
第一判断单元5031可以通过判断相邻基站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干扰小区标识所对应的干扰小区来判断属于相邻基站的小区中是否有干扰小区。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B收到发送模块502发送的第一消息后,第一判断单元5031识别该负载消息中携带的小区标识,并将负载消息中的小区标识与基站B自身中包含的小区的标识相比较,判断基站B中是否有干扰小区。若基站B收到的该负载消息中有小区B1的标识,而基站B中有小区B1,则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基站B中有干扰小区。
第一执行单元5032,用于若第一判断单元5031的判断结果为是,根据干扰协调请求消息,进行干扰小区和被干扰的UE所在的小区之间的下行干扰协调。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模块502发送的第一消息中还可以携带受到干扰的UE所属的小区的邻区中非干扰小区的标识,以及针对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该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不进行干扰协调请求。
当该第一消息是负载消息时,还可以在负载消息中的相对窄带传输功率RNTP信元中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和针对干扰小区的下行干扰协调请求。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将干扰小区和非干扰小区统一为目标小区,当目标小区为干扰小区时,对应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所对应的值为1,而当目标小区为非干扰小区时,对应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所对应的值为0。
本实施例中,第一构造单元5021所构造的负载消息中携带了干扰小区的标识及针对该干扰小区的下行干扰协调请求,第一发送单元5022将该负载消息发送到相邻基站,干扰协调模块503根据所接收到的负载消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下行干扰协调。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判断单元5031判断本基站中是否有与所接收到消息中的干扰小区的标识一致的小区,若判断结果是有一致的,则第一执行单元5032根据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干扰小区与被干扰UE所在的小区进行下行干扰协调,提高了下行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准确度。
当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之间发生的干扰为第一基站的小区受到属于相邻基站小区中的UE上行干扰时,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详细说明了该干扰协调系统。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干扰协调系统包括:确定模块、发送模块、干扰协调模块:
其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基站确定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当属于第一基站的小区受到属于相邻基站小区中UE的干扰,确定模块可以确定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
假设基站A与基站B为相邻基站,基站A中有小区A1、小区A2及小区A3,基站B中有小区B1、小区B2及小区B3,小区A1的邻区有小区B1、小区B2,其中小区A1中受到小区B1中UE的上行干扰,确定模块确定基站A与基站B发生了干扰。在本实施例中,干扰小区为小区B1,被干扰小区为小区A1。
发送模块,还包括:
第二构造单元,用于构造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为负载消息,并在负载消息中的高干扰指示HII信元中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该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其中,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干扰小区与被干扰的小区之间进行上行干扰协调;
由于确定模块确定基站A中的小区A1受到基站B的小区B1中UE的上行干扰,发送模块向基站B发送第一消息,希望基站B中的小区B1与基站A中的小区A1进行上行干扰协调,以及基站C中的小区C1与基站A中的小区A1进行上行干扰协调。
第二构造单元构造的负载消息中可以包括小区B1的标识,以及针对该小区B1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小区B1与小区A1进行上行干扰协调。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相邻基站发送负载消息;
第二发送单元向相邻基站发送第二构造单元所构造的负载消息。
干扰协调模块,用于根据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进行上行干扰协调。即,根据第二发送单元发送的负载消息中的信息进行干扰小区B1和被干扰小区A1之间的上行干扰协调。
在本实施例中,干扰协调模块,还可以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相邻基站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干扰小区标识所对应的干扰小区;
第二判断单元可以通过判断相邻基站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干扰小区标识所对应的干扰小区来判断属于相邻基站的小区中是否有干扰小区;
基站B收到发送模块发送的负载消息后,第二判断单元识别该负载消息中携带的小区标识,并将负载消息中的小区标识与基站B自身中包含的小区的标识相比较,判断基站B中是否有与该负载消息中小区标识相一致的小区。第二判断单元判断该负载消息中有小区B1,而基站B中有小区B1,则基站B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有干扰小区。
假设发送模块还向基站D发送了负载消息,基站D收到该负载消息之后识别该负载消息中包含的干扰小区B1的标识,而属于基站D的小区中没有这个小区,因此基站D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没有干扰小区。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若判断结果是属于相邻基站的小区中有干扰小区,根据干扰协调指示在干扰小区与受到干扰的小区进行上行干扰协调。
第二执行单元根据干扰协调指示,在小区B1和小区A1之间通过错开两个小区的高功率频带进行上行干扰协调。
在本实施例中,负载消息还可以携带受到干扰的小区的邻区中非干扰小区的标识,以及针对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该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不进行干扰协调请求。
相邻基站收到该负载消息后可以将该负载消息中的非干扰小区的标识,以及针对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存储起来,在后续产生干扰的时候可以利用该存储消息进行干扰协调,也可以利用该消息统计相邻小区之间干扰的程度。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负载消息中的HII信元中携带上述消息的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干扰小区和非干扰小区统一为目标小区。当目标小区为干扰小区时,对应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所对应的值为1,而当目标小区为非干扰小区时,对应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所对应的值为0。还可以在负载消息中携带目标小区的个数。
本实施例的第二构造单元所构造的负载消息中携带了干扰小区的标识及针对该干扰小区的上行干扰协调请求,第二发送单元将该负载消息发送到相邻基站,干扰协调模块根据所接收到的负载消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上行干扰协调。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相邻基站中是否有干扰小区,若判断结果是一致的,则第二执行单元根据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进行干扰小区与被干扰小区之间的下行干扰协调,提高干扰协调的效率,增加了通信的稳定性。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干扰协调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干扰协调设备包括:确定模块601、发送模块602,其中,
确定模块601,用于确定干扰协调设备所在的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
假设基站A和基站B为相邻基站,基站A为第一基站,基站A中的小区受到基站B的小区中的UE的干扰,或者基站A的小区中的UE受到基站B的小区的干扰,或者基站A中的小区受到基站B的小区中的UE的干扰,同时基站A的小区中的UE受到基站B的小区的干扰,则确定模块601可以确定基站A与基站B发生了干扰。
发送模块602,用于向相邻基站发送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相邻基站进行干扰协调。
当基站A受到基站B的上行干扰时,干扰小区为基站B的中对基站A中的小区产生干扰的UE所在的小区,被干扰小区为基站A中被该UE所干扰的小区;当基站A受到基站B的下行干扰时,干扰小区为基站B中对基站A的小区中的UE产生干扰的小区,被干扰小区为基站A中该UE所在的小区。发送模块602向基站B发送第一消息,在该第一消息中携带干扰小区的标识,以及针对该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
本实施例中,干扰协调设备中的确定模块确定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之间发生了干扰之后,发送模块向相邻基站发送携带干扰小区的标识及针对该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的第一消息,从而明确的指示相邻基站进行干扰小区和被干扰小区之间的干扰协调,提高干扰协调的效率,保证通话的稳定性。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干扰协调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干扰协调设备包括:接收模块701,干扰协调模块702,其中,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第一基站所发送的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第一消息;
接收模块701接收第一基站的发送模块发送的第一消息,以便干扰协调模块702根据该消息的信息进行干扰协调。
干扰协调模块70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所接收的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干扰协调。
本实施例中,干扰协调设备中的干扰协调模块根据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中的明确指示进行干扰协调,从而保证了干扰协调的有效性,保证通话的质量。
值得说明的是,实施例的顺序只是为了描述的方便而使用,而不作为实施例之间优劣比对的依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设备、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在没有超过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另外,所描述系统、设备和方法以及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不超出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与其它系统,模块,技术或方法结合或集成。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子、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确定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相邻基站发送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所述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第一消息;
所述相邻基站根据所述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所述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进行干扰协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为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对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中的用户设备UE所产生的下行干扰;
所述相邻基站根据所述干扰小区标识以及干扰协调请求消息进行干扰协调包括:
所述相邻基站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所述干扰小区标识所对应的干扰小区,所述干扰小区对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中的UE产生了下行干扰;
如果是,所述相邻基站根据所述干扰协调请求消息,进行所述干扰小区和所述被干扰的UE所在的小区之间的下行干扰协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负载消息,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相邻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相邻基站发送负载消息,并在所述负载消息中的相对窄带传输功率RNTP信元中携带所述干扰小区标识及干扰协调请求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所述干扰小区与所述被干扰UE所在的小区之间进行下行干扰协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携带所述被干扰UE所在的小区的邻区中非干扰小区的标识,以及针对所述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所述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不进行下行干扰协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为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中的UE对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产生的上行干扰;
所述相邻基站根据所述干扰小区标识以及干扰协调请求消息进行干扰协调包括:
所述相邻基站判断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所述干扰小区标识所对应的干扰小区,所述干扰小区中的UE对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产生了上行干扰;
如果是,所述相邻基站根据所述干扰协调请求消息,进行所述干扰小区和所述被干扰的小区之间的上行干扰协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负载消息,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相邻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相邻基站发送负载消息,并在所述负载消息的高干扰指示HII信元中携带所述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所述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所述干扰小区与所述被干扰的小区之间进行上行干扰协调。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携带所述被干扰的小区的邻区中非干扰小区的标识,以及针对所述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所述邻区中的非干扰小区不进行上行干扰协调请求。
8.一种干扰协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相邻基站发送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所述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第一消息;
干扰协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所述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进行干扰协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干扰为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对所述第一基站所管辖的小区中的用户设备UE所产生的下行干扰,
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构造单元,用于构造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为负载消息,并在所述负载消息中的相对窄带传输功率RNTP信元中携带所述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所述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所述干扰小区与所述被干扰UE所在的小区之间进行下行干扰协调;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相邻基站发送所述负载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干扰为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对所述第一基站所管辖的小区中的UE所产生的下行干扰,
所述干扰协调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相邻基站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所述干扰小区标识所对应的干扰小区;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若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所述干扰协调请求消息,进行所述干扰小区和所述被干扰的UE所在的小区之间的下行干扰协调。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干扰为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中的UE对所述第一基站所管辖的小区产生的上行干扰,
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构造单元,用于构造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为负载消息,并在所述负载消息中的高干扰指示HII信元中携带所述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所述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其中,所述干扰协调请求信息指示所述干扰小区与所述被干扰的小区之间进行上行干扰协调;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相邻基站发送所述负载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干扰为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中的UE对所述第一基站所管辖的小区产生的上行干扰,
所述干扰协调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相邻基站自身的小区中是否有所述干扰小区标识所对应的干扰小区;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若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根据所述干扰协调请求消息,进行所述干扰小区和所述被干扰的小区之间的上行干扰协调。
13.一种干扰协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干扰协调设备所在的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发生了干扰;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相邻基站发送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所述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相邻基站进行干扰协调。
14.一种干扰协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携带干扰小区标识及针对干扰小区的干扰协调请求信息的第一消息;
干扰协调模块,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所接收的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干扰协调。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28259A CN101815301A (zh) | 2010-03-17 | 2010-03-17 | 干扰协调方法、系统及设备 |
PCT/CN2011/071893 WO2011113360A1 (zh) | 2010-03-17 | 2011-03-17 | 干扰协调方法、系统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28259A CN101815301A (zh) | 2010-03-17 | 2010-03-17 | 干扰协调方法、系统及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15301A true CN101815301A (zh) | 2010-08-25 |
Family
ID=42622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28259A Pending CN101815301A (zh) | 2010-03-17 | 2010-03-17 | 干扰协调方法、系统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15301A (zh) |
WO (1) | WO2011113360A1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13360A1 (zh) * | 2010-03-17 | 2011-09-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干扰协调方法、系统及设备 |
WO2012122834A1 (zh) * | 2011-03-17 | 2012-09-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2174828A1 (zh) * | 2011-06-24 | 2012-1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调度方法及装置 |
WO2013026285A1 (zh) * | 2011-08-22 | 2013-02-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异频测量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基站 |
CN103327599A (zh) * | 2012-03-22 | 2013-09-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降低信道干扰的方法和基站 |
CN103458435A (zh) * | 2012-05-31 | 2013-12-18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同频组网基站的干扰信道避让方法 |
CN103458511A (zh) * | 2012-05-31 | 2013-12-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划分小区边缘频带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4106320A1 (zh) * | 2013-01-04 | 2014-07-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
CN104780546A (zh) * | 2014-01-15 | 2015-07-15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动态干扰协调的方法 |
CN106230542A (zh) * | 2012-03-01 | 2016-1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7206730A1 (zh) * | 2016-05-31 | 2017-12-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干扰管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WO2019018985A1 (zh) * | 2017-07-24 | 2019-01-3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可操控设备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
US11737126B2 (en) | 2017-08-10 | 2023-08-22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9917B (zh) * | 2011-11-29 | 2017-1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造成上行干扰的用户设备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31351A (zh) * | 2008-07-14 | 2010-01-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控制方法 |
CN101651879A (zh) * | 2008-08-13 | 2010-0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0026452A2 (en) * | 2008-09-02 | 2010-03-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ter-base stations communication using terminal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16065A (zh) * | 2009-03-18 | 2009-08-26 | 东南大学 | 适用于移动组播系统的多小区干扰协调功率分配方法 |
CN101815301A (zh) * | 2010-03-17 | 2010-08-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干扰协调方法、系统及设备 |
-
2010
- 2010-03-17 CN CN201010128259A patent/CN101815301A/zh active Pending
-
2011
- 2011-03-17 WO PCT/CN2011/071893 patent/WO201111336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31351A (zh) * | 2008-07-14 | 2010-01-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控制方法 |
CN101651879A (zh) * | 2008-08-13 | 2010-0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0026452A2 (en) * | 2008-09-02 | 2010-03-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ter-base stations communication using terminal device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ERICSSON: "《3GPP TSG-RAN WG3 Meeting #59bis,R3-080638:Introduction of ICIC indicators》", 3 April 2008 *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13360A1 (zh) * | 2010-03-17 | 2011-09-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干扰协调方法、系统及设备 |
WO2012122834A1 (zh) * | 2011-03-17 | 2012-09-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2174828A1 (zh) * | 2011-06-24 | 2012-1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调度方法及装置 |
WO2013026285A1 (zh) * | 2011-08-22 | 2013-02-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异频测量参数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基站 |
CN106230542A (zh) * | 2012-03-01 | 2016-1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327599A (zh) * | 2012-03-22 | 2013-09-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降低信道干扰的方法和基站 |
CN103458435A (zh) * | 2012-05-31 | 2013-12-18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同频组网基站的干扰信道避让方法 |
CN103458511A (zh) * | 2012-05-31 | 2013-12-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划分小区边缘频带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458511B (zh) * | 2012-05-31 | 2017-08-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划分小区边缘频带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137604A (zh) * | 2013-01-04 | 2014-1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
WO2014106320A1 (zh) * | 2013-01-04 | 2014-07-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
CN104780546A (zh) * | 2014-01-15 | 2015-07-15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动态干扰协调的方法 |
WO2017206730A1 (zh) * | 2016-05-31 | 2017-12-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干扰管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CN107453834A (zh) * | 2016-05-31 | 2017-1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干扰管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US11013065B2 (en) | 2016-05-31 | 2021-05-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own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WO2019018985A1 (zh) * | 2017-07-24 | 2019-01-3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可操控设备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
US11528712B2 (en) | 2017-07-24 | 2022-12-13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from controllable device |
US11737126B2 (en) | 2017-08-10 | 2023-08-22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1113360A1 (zh) | 2011-09-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15301A (zh) | 干扰协调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2833793B (zh) | 干扰协调方法和基站 | |
CN102355671B (zh) | 可用频谱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 |
KR101702126B1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접 셀 간섭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9314865A (zh) | 一种基站发送数据的方法、bbu和rhub | |
KR101667567B1 (ko) | 펨토 셀들에서 낮은 듀티 사이클 모드를 효율적으로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 |
CN103369539A (zh) | 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2093366A1 (en) | Method for automatic neighbor cell relation report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4969643A (zh) |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
CN105634699A (zh) | 载波选择方法及装置、接入点 | |
CN104734758A (zh) | 一种同步波束成形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基站和终端 | |
CN102158910A (zh) | 一种进行干扰协调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03716917A (zh) |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 |
CN102821393A (zh) | 处理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026207A (zh) | 一种异构网络中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 |
CN102869052B (zh) | 异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通信方法以及设备 | |
CN103188811A (zh) | 传输子帧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
CN103716144B (zh) | 一种进行ePDCCH相关配置和获取该配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3812583A (zh) | 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法和设备 | |
CN103079282A (zh)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687040A (zh) | 调度方法、装置及基站 | |
US20230136286A1 (en) | Communicatio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2469583B (zh) | 一种异构网络中寻呼资源协调方法及基站、系统 | |
CN105379367A (zh) |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 |
CN103269499A (zh) | 一种检测干扰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