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7038A - 表 - Google Patents
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07038A CN101807038A CN201010122284A CN201010122284A CN101807038A CN 101807038 A CN101807038 A CN 101807038A CN 201010122284 A CN201010122284 A CN 201010122284A CN 201010122284 A CN201010122284 A CN 201010122284A CN 101807038 A CN101807038 A CN 1018070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ir
- watch
- groove
- coil component
-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5224 fore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19/00—Indicating the time by visual means
- G04B19/28—Adjustable guide marks or pointers for indicating determined points of time
- G04B19/283—Adjustable guide marks or pointers for indicating determined points of time on rotatable rings, i.e. bezel
- G04B19/286—Adjustable guide marks or pointers for indicating determined points of time on rotatable rings, i.e. bezel with locking means to prevent undesired rotations in both dire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以较高的可靠性抑制设定在期望的旋转位置的表圈部件的意外旋转的表。在可旋转地安装在表体部件(21)上的表圈部件(31)中分别设置:收纳槽(34)、一对连通部(35)、以及一对退出槽(36)。在表体部件中将排列为环状的多个卡合槽(26)与收纳槽相对地设置,并且设置被这些卡合槽包围并连续到各卡合槽的环形的收容槽。具备将表圈部件保持在任意的旋转位置的锁定部件(41)。锁定部件具有:收纳在收纳槽中的圆弧状的弹簧部(42);贯穿连通部并从表圈部件的外部被进行压入操作的一对按钮部(43);以及卡合在卡合槽中并且在按钮部被压入时从卡合槽脱离收容到收容槽的止动部(44)。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可旋转的表圈的手表和怀表等表。
背景技术
表圈是环形的,可以沿表体的周向旋转地安装在表体的上部外周。表圈可以被使用者旋转并停在任意的位置。通过手表的长针指示该表圈的刻度,例如可以确认从表圈停止旋转起经过的时间。为了确保这样的确认的可靠性,采用将表圈保持在任意的旋转位置上不动的方法。
作为该方法,已知一种现有技术,在表体形成内齿齿轮状的齿部,并且在表圈设置由具有卡止部的板簧制成的卡止部件,利用该卡止部件的作用力使卡止部卡合在表体的齿部,并能在任意的旋转位置禁止表圈的旋转,且将通过按压卡止部使其移动使该卡止部从齿部脱离的一个按压部件安装在表圈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其他方法,已知另一种现有技术,将形成具有倾斜的推上面的下沉部并可被弹簧压回的一个操作部件可压入地设置在表体上,并且将被其他弹簧向上作用的咔嗒响动部件、及随着向下沉部的出入而与咔嗒响动部件的下端接触离开的止动部件设置在表体上,随着操作部件的移动使咔嗒响动部件的上端部与设置在表圈背面的咔嗒响槽卡合脱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该专利文献2披露的技术中,由于在操作部件被弹簧压回时,止动部件从下沉部脱离并夹在操作部件的外周与咔嗒响动部件之间,并且咔嗒响动部件卡合在咔嗒响槽中,因此表圈的旋转被禁止。然后,在操作部件被压入时,由于止动部件进入下沉部且咔嗒响动部件可以进行轴向移动,因此可以使表圈旋转。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32628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8-1288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各现有技术的构成是,具有单独的按钮(专利文献1中为按压部件,专利文献2中为操作部件),通过该按钮被使用者进行压入操作,从而允许表圈旋转。换言之,是只在一处禁止表圈旋转的构成。
因此,在佩戴手表时,若某个物体按压单独的按钮与其接触,此时表圈可能会意外旋转。
根据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设定在期望的旋转位置的表圈部件不会意外旋转的可靠性较低。用于解决发明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表体部件及可旋转地安装在该表体部件上的表圈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中分别设置:沿该一个部件的周向至少跨过大致180°的收纳槽;在离开大致180°的位置与所述收纳槽连续并且在所述一个部件的外周开口的一对连通部;以及从所述一个部件的中心侧连续到这些连通部并且在所述两部件的面对的面开放的一对退出槽(逃げ溝),使沿另一部件的周向排列为环状的多个卡合槽与所述收纳槽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另一部件中,并且将被这些卡合槽包围并连续到各卡合槽的环形的收容槽设置在所述另一部件中,将保持所述表圈部件在任意的旋转位置相对于所述表体部件不动的锁定部件安装在所述一个部件中,该锁定部件具有:收纳在所述收纳槽中的圆弧状的弹簧部;在该弹簧部上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突出设置并贯穿所述连通部从而可从所述一个部件的外部被进行压入操作的一对按钮部;以及止动部,所述止动部设置在所述弹簧部上并与所述卡合槽卡合,并且在所述按钮部被压入时从所述卡合槽脱离并收容到所述收容槽中。
本发明中,表体部件及表圈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在另一部件是表体部件时指表圈部件,在另一部件是表圈部件时指表体部件;反之,在一个部件是表圈部件时另一部件是表体部件,在一个部件是表体部件时另一部件是表圈部件。本发明中,收纳槽大致跨过180°并且一对连通部在离开大致180°的位置开口这样的技术手段是为了实现在将一对按钮部向互相接近的方向进行压入操作时不会产生障碍的位置关系配置一对按钮部的实现手段,其角度设定在180°±15°的范围时较为理想,更为理想的是设定为180°。本发明中,两部件的面对的面是指沿表的厚度方向相接的面。
本发明中,为了对表圈部件进行旋转操作,首先,使用者用拇指和食指抓住表圈部件或者表体部件,克服锁定部件的弹簧部,向互相接近的方向将锁定部件的一对按钮部进行压入操作,使锁定部件的一对止动部向退出槽及收容槽移动,从设置在表圈部件或者表体部件的卡合槽脱离。据此,通过对解除了相对于表体部件保持(锁定)的表圈部件接下来进行旋转操作,可以将表圈部件配置在任意的旋转位置。最后,通过解除所述压入操作,随着弹簧部由于其弹力而复原,一对按钮部从连通部突出的同时,一对止动部卡合在卡合槽中。据此,可以将表圈部件锁定在上述任意的旋转位置。
为了如上所述地解除表圈部件相对于表体部件的锁定,需要对离开大致180°的一对按钮部这两者进行压入操作。因此,在佩戴本发明的表时,一对按钮部这两者都从外部被意外按压的概率较低。并且,由于即使一个按钮部被压入,另一按钮部侧的止动部与卡合槽维持卡合,因此能以较高的可靠性抑制设定在期望的旋转位置的表圈部件的意外旋转。
本发明的理想的形态的特征在于,所述一个部件是所述表圈部件,所述另一部件是所述表体部件。
在该理想的形态中,由于用单手对安装在表圈部件中的锁定部件的一对止动部进行压入操作,以解除表圈部件相对于表体部件的锁定,同时可以抓住表圈部件,因此可以用所述单手继续对表圈部件进行旋转操作。因此,当表为手表时,在佩戴时(表戴在手腕上的状态)可以用单手对表圈部件进行操作,处理上比较便利。
本发明的理想的形态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所述卡合槽卡合脱离的咔嗒球、及将该球按压在所述卡合槽的咔嗒弹簧的咔嗒响动消除件安装在所述一个部件中。
在该理想的形态中,通过咔嗒响动消除件的咔嗒球与卡合槽卡合,可以将锁定部件的止动部与卡合槽定位。因此,若按钮部的压入操作力消失,则处于收容在退出槽及收容槽的状态的止动部由于锁定部件的弹簧部而不会卡在卡合槽,而会顺畅与卡合槽卡合,可以将表圈部件保持在期望的旋转位置。
本发明的理想的形态的特征在于,所述咔嗒响动消除件以通过一对所述按钮部的直线为界,配设在所述弹簧部的相反侧。
在该理想的形态中,由于不需要将锁定部件和咔嗒响动消除件沿表的半径方向排列,因此可以使表的径向不会增大。
本发明的理想的形态的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是一体形成的。
在该理想的形态中,由于锁定部件是由一个部件形成的,因此组装该部件本身不需要花费工夫。
本发明的理想的形态的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形成,所述第一部件由弹簧部及与该弹簧部一体形成的止动部构成,所述第二部件构成所述按钮部,与所述第一部件分开制作并与所述弹簧部连接。
在该理想的形态中,由于弹簧部与一对按钮部是分开形成的,因此可以将其根据其功能进行相应设计。因此,例如即使弹簧部是线状,也可以不被该弹簧部限制来决定按钮部的形状或材料。
本发明的理想的形态的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按钮部配置成在所述表圈部件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从通过安装在所述表体部件的转柄和所述表体部件的中心的直线上偏离。
在该理想的形态中,表圈部件位于基准位置是指,在由标注在表圈部件中的数字构成的标记内,表圈部件被保持为其“0”的数字朝向表的12点的状态,该状态的表圈部件处于使用待机状态。
在该理想的形态中,由于表圈部件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按钮部与转柄不会上下重叠,因此解除表圈部件的锁定时转柄不会产生妨碍,并且进行转柄操作时按钮部也不会产生妨碍。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表,具有的效果是:能以较高的可靠性抑制设定在期望的旋转位置的表圈部件的意外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表的正面图。
图2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表沿图1中F2-F2线的截面图。
图3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表省略其转柄周围沿着图1中F3-F3线的截面图。
图4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整个手表沿图2中F4-F4线的截面图。
图5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表将其表圈部件取下的状态下的正面图。
图6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表的表圈部件与安装在其上的部件的截面图。
图7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表的表圈部件与安装在其上的部件的背面图。
图8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表所具有的锁定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表的与图2相当的截面图。
图10是显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表所具有的锁定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表的与图2相当的截面图。
标号说明
11…手表(表)
18…转柄
21…表体部件
26…卡合槽
27…收容槽
31…表圈部件
34…收纳槽
35…连通部
36…退出槽
41…锁定部件
42…弹簧部
43…按钮部
44…止动部
51…咔嗒响动消除件(click stopper)
52…球保持件
53…咔嗒球
54…咔嗒弹簧
S2…通过表的中心和转柄的直线
S3…通过一对按钮部的直线
41A…第一部件
41B…第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8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至图3中标号11显示佩戴的表,例如手表。如图2及图3所示,在手表11的表外装体12内设置内置部件例如表芯13,并且设置时刻显示部例如圆形的字符板14。字符板14的显示由被表芯13驱动的时刻显示针,具体而言为图1所示的短针15、长针16、以及分针17来指示。转柄18与字符板14的3点的时刻显示侧对应,安装在表外装体12中。在通过表芯13调整时刻显示针等时操作转柄18。
如图2及图3所示,表外装体12包括表体部件21、玻璃22、后盖23。表体部件21由不锈钢或钛等金属或者合成树脂制作成环状。用于透视字符板14的玻璃22液密地安装在表体部件21的正面部。后盖23由金属或者合成树脂制作,将表体部件21的背面封闭并液密地安装。
如图5所示,表体部件21具有:从正面观察包围字符板14周围的圆环状部位21a、一对凸脚24、另一对凸脚25。凸脚24在图5中从圆环状部位21a的上部一体地突出设置,另一对凸脚25在图5中从圆环状部位21a的下部一体地突出设置,在其上安装未图示的表带等戴在腕上的部件。
如图2及图3所示,表体部件21在其正面部具有向上凸部21b,并且具有从该向上凸部21b的根部向外侧伸出的肩部21c。向上凸部21b为圆形,在其内周部安装玻璃22。
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在肩部21c设有在该肩部21c的上表面开放的多个卡合槽26及收容槽27。
各卡合槽26在表体部件21的圆环状部位21a中沿其周向排列为环形而形成。这些卡合槽26形成为相对于表体部件21的中心沿放射方向延伸,并且与延伸方向成垂直方向的槽截面的形状为V形。因此,沿表体部件21的周向相邻的卡合槽26在相互之间形成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凸部而相邻。通过形成这样的构造的卡合槽26,在将后述的表圈部件31在任意位置进行旋转操作时,其方向不会被特定在一个方向。
收容槽27形成为环形。收容槽27被排列为环形的多个卡合槽26包围。该收容槽27从表体部件21的中心侧、具体而言为从向上凸部21b侧连续到各卡合槽26。
收容槽27及多个卡合槽26的任一个在表体部件21的肩部21c的上表面、即接下来说明的表圈部件31的背面相接的面(面对的面)开放。因此,随着加工这些槽可以不采用切削加工而采用冲压加工,具有多个卡合槽26及收容槽27的部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表体部件21的加工性较好,因此在提高生产率方面比较理想。
如图2及图3所示,表圈部件31覆盖向上凸部21b及肩部21c,可旋转地安装在表体部件21的上部外周上。表圈部件31由金属或者合成树脂制成,且为环形,并且其外径与肩部21c的外径大致相等。该表圈部件31与在向上凸部21b的外周沿其周向形成的卡合凸部21d从下方卡住,从而防止脱离。在该卡合处的正上方配置的摩擦环32安装在表圈部件31的内周上。
如图1所示,在表圈部件31的表面设置刻度等标记33。标记33例如是对应于60分钟的刻度,包含每隔90°设置的“0”、“15”、“30”、以及“45”的数字。该表圈部件31在不使用时通常配置在图1所示的基准位置。在表圈部件31配置在该基准位置的状态下,指示0分的标记33的数字“0”与字符板14的12点一致。
在表圈部件31中分别设有收纳槽34、一对连通部35、一对退出槽36。
收纳槽34在表圈部件31的背侧部位,跨过该表圈部件31的至少大致180°,具体而言如图4及图7所示跨过360°而设置。该收纳槽34在表圈部件31的内周面开放(参照图2、图3、以及图6)。
一对连通部35与表圈部件31的径向方向相对地离开大致180°,较为理想的是离开180°而设置(参照图4及图7)。这些连通部35连续到收纳槽34,并且在表圈部件31的外周开口。
一对退出槽36也与连通部35同样地,与表圈部件31的径向方向相对地离开大致180°,较为理想的是离开180°而设置。如图4所示,这些退出槽36从表体部件21的中心侧,具体而言为从向上凸部21b侧连续。并且,退出槽36在表圈部件31的下表面、即与肩部21c相接的面上开放。具体而言,如图2及图7所示,通过将收纳槽34从下侧隔开的背壁部31a的一部分切除,退出槽36在表圈部件31的背面开放。由此,退出槽36也连续到收纳槽34。这些退出槽36的连通部35侧的端部如图2及图4所示,与卡合槽26相对。在此情况下,退出槽36与位于表体部件21的中心侧的槽端部相对。
在设置有收纳槽34、连通部35、以及退出槽36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表圈部件31中安装有锁定部件41。锁定部件41如图8所示,具有弹簧部42、一对按钮部43、以及一对止动部44。该锁定部件41例如由金属的一体成形品制成。由此,由于锁定部件41是由一个部件形成的,因此具有的优点是:组装该部件本身不需要花费工夫。
弹簧部42为圆弧状,例如跨过大致180°的半圆弧状,可以弹性变形。一对按钮部43离开大致180°设置在弹簧部4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设置在弹簧部42的两端部,且向互相远离的方向从弹簧部42突出设置。一对止动部44也离开大致180°设置在弹簧部4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弹簧部42的两端部且从按钮部43向下方突出设置。这些按钮部43的顶端部为尖端较细的形状,与卡合槽26卡合脱离。
如图4及图7所示,锁定部件41的弹簧部42以沿着收纳槽34的内侧的面34a(参照图6)与其相接的方式收纳在收纳槽34中。锁定部件41的按钮部43分别穿过连通部35并突出,可以从表圈部件31的外部进行压入操作。这样,在按钮部43向表圈部件31的外部突出的状态下,锁定部件41的止动部44通过退出槽36从表圈部件31的背面突出,并且与表体部件21的卡合槽26的一部分卡合。这样一来安装在表圈部件31的锁定部件41由于弹簧部42的弹性变形,在该弹簧部42与收纳槽34的内侧的面34a接触的状态时,会稳定地被保持。
一对按钮部43在表圈部件31配置在基准位置的状态下,配置在从通过转柄18和表体部件21的中心的直线S2偏离的位置。具体而言,在表圈部件31配置在基准位置的状态下,如图4等所示,一对连通部35、一对退出槽36、一对按钮部43、以及一对止动部44中的任一个都配置在通过手表11的12点-6点的直线S1上。
根据这样对于转柄18配置按钮部43,在表圈部件31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由于按钮部43与转柄18不会上下重叠,因此具有的优点是:在解除表圈部件31的锁定时转柄18不会产生妨碍,并且在操作转柄18时按钮部43不会产生妨碍。此外,还有的优点是:在表圈部件31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使用者的手或手背不会意外按压按钮部43,并且利用一对凸脚24以及一对凸脚25,可以抑制某种物体从具有这些凸脚24、25的侧接触按钮部43而使按钮部43被意外压入。
在表圈部件31中安装有咔嗒响动消除件51。咔嗒响动消除件51如图4及图7所示,以通过一对按钮部43的直线S3(其中该直线S3与图4中通过12点-6点的直线S1一致)为界,配设在弹簧部42的相反侧。据此,锁定部件41和从该锁定部件41偏离的位置设置的咔嗒响动消除件51不需要沿手表11的半径方向排列。因此,作为配置咔嗒响动消除件51的原因,有可以使手表11的径向不会增大的优点。
咔嗒响动消除件51如图3等所示,由球保持件52、咔嗒球53、咔嗒弹簧54构成。球保持件52为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的筒状。咔嗒球53由钢球等制成,收纳在球保持件52且不会从球保持件52的下端开口脱离,可上下移动。咔嗒弹簧54夹设在球保持件52的封闭的上端与咔嗒球53之间,将咔嗒球53向下方作用。
咔嗒响动消除件51配置为将其球保持件52压入设置在表圈部件31的安装孔37中。该咔嗒响动消除件51的咔嗒球53可以卡合脱离地与表体部件21的卡合槽26卡合,利用其卡合脱离,每当表圈部件31相对于表体部件21旋转一定角度时可以给予节度感。
并且,通过咔嗒球53与卡合槽26卡合,可以将卡合槽26定位在锁定部件41的止动部44。即,在咔嗒球53与其正下方的卡合槽26卡合的同时,止动部44及与其对应位置的卡合槽26处于可卡合的关系,可以将表圈部件31定位。因此,随着对按钮部43的压入操作力消失,锁定部件41的弹簧部42因自身的弹力返回原来的状态时,由于收容到退出槽36及收容槽27的状态的止动部44不会卡在与其对应位置的卡合槽26而会顺畅地卡合,因此具有的优点是:可以将表圈部件31保持在期望的旋转位置。
在具有所述结构的手表11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的佩戴状态下,为了对表圈部件31进行旋转操作,如以下所示进行即可。
首先,使用者用单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表圈部件31,对锁定部件41的一对按钮部43进行压入操作,使其克服锁定部件41的弹簧部42的弹力向互相接近的方向没入连通部35内。在此情况下,弹簧部42的两端部互相靠近,在表圈部件31的收纳槽34内弯曲变形。与此相随,锁定部件41的一对止动部44从至此卡合的表体部件21的卡合槽26脱离,向手表11的中心侧移动,以收容到退出槽36及收容槽27中。
因此,解除表圈部件31相对于表体部件21的保持(锁定)。在此情况下,解除锁定的单手的拇指和食指处于沿径向夹住表圈部件31以将其抓住的状态。因此,接下来压入一对按钮部43,可以对表圈部件31进行旋转操作。
如上所述,在将表圈部件31配置在任意的旋转位置方面,使用者可以用单手以一次动作进行表圈部件31相对于表体部件21的锁定解除操作、以及表圈部件31的旋转操作,因此可以提高操作性。
随着该表圈部件31的旋转操作,咔嗒响动消除件51的咔嗒球53从至此卡合的卡合槽26脱离,每次进入相对于该卡合槽26沿表圈部件31的旋转方向侧邻近位置的卡合槽26时,给予咔嗒(节度)感。在此情况下,由于形成于相邻的卡合槽26间的凸部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因此可以使表圈部件31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中的任一方向旋转。
因此,为了将表圈部件31配置在任意的旋转位置,可以使表圈部件31向较近的方向旋转。并且,由于即使在表圈部件31走过任意的旋转位置时,也可以使表圈部件31从该位置反向旋转并配置在任意的旋转位置,因此不需要像不能进行这样的反转操作时那样使表圈部件31再旋转一周。
接下来,在表圈部件31配置在任意的旋转位置的状态下,将手从表圈部件31离开,解除一对按钮部43的压入。据此,因弹簧部42的弹力,一对按钮部43从连通部35突出。与此同时,一对止动部44卡合在卡合槽26中。因此,可以将表圈部件31锁定在所述任意的旋转位置。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手表11,在佩戴时用单手对安装在表圈部件31中的锁定部件41的一对按钮部43进行压入操作并解除表圈部件31相对于表体部件21的锁定,同时,可以抓住表圈部件31用所述单手接着对表圈部件31进行旋转操作,因此处理上比较便利。
然后,所述结构的手表11,为了如上所述解除表圈部件31相对于表体部件21的锁定,需要对离开大致180°的一对按钮部43这两者进行压入操作。因此,在佩戴手表11时,一对按钮部43这两者都从外部被意外按压的概率较低。并且,由于即使一个按钮部43被压入,另一按钮部43的止动部44与卡合槽26维持卡合,因此在佩戴手表11时能以较高的可靠性抑制设定在期望的旋转位置的表圈部件31的意外旋转。
图9及图10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手表11除了将锁定部件41由第一部件与一对第二部件形成这一技术内容以外,包括图9及图10未示出的技术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如图10所示,锁定部件41的第一部件41A由弹簧部42及分别一体形成于其两端部的止动部44构成。在该弹簧部42的两端部分别形成卡止槽45。这些卡止槽45在与止动部44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开放。
锁定部件41的第二部件41B是与第一部件41A分开制作的,形成按钮部43。该第二部件41B即按钮部43不是板状,例如是圆柱状,在其一端部形成环状的卡止槽46。如图9所示,第一部件41A和第二部件41B通过使其卡止槽45、46卡止而互相连接,构成锁定部件41。
如上所述,由于弹簧部42与一对按钮部43是分开形成的,因此可以根据其功能进行相应的设计。因此,例如即使弹簧部42是线状,为了提高手表11的外观设计或压入操作感,在按钮部43上可以采用圆棒或其他形状(即圆棒以外的棒形)的棒形材料。并且,按钮部43与弹簧部42也可以由不同种类的材料形成。
第二实施方式的除以上说明的内容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的原因,可以解决本发明的问题。
图11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将锁定部件41安装在表体部件21和表圈部件31中的一个部件例如表圈部件31中,但与之相反,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一个部件为表体部件21,在该表体部件21中安装锁定部件41,除该技术内容以外,包括图11未示出的技术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表体部件21和表圈部件31中的一个部件例如表体部件21的肩部21c中分别设置收纳槽34、一对连通部35(仅图示出一个)、一对退出槽136(仅图示出一个)。这些收纳槽34、一对连通部35、以及一对退出槽36中的任一个都在与表圈部件31的背面相接的面即肩部21c的上表面开放。而且,锁定部件41可沿表体部件21的直径方向移动地贯穿连通部35,安装在肩部21c上。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表体部件21和表圈部件31中的另一部件例如表圈部件31中设置排列为环形的多个卡合槽26、被这些卡合槽26包围的环形的收容槽27。这些卡合槽26及收容槽27在被肩部21c遮盖的表圈部件31的下表面开放。
第三实施方式的除以上说明的内容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的原因同样的原因,可以解决本发明的问题。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对表圈部件31进行旋转操作时,在将手表11从手腕取下的状态下,首先用单手对一对按钮部43进行压入操作,可以用单手保持表圈部件31脱离相对于表体部件21的锁定的状态。接下来,用另一只手抓住表圈部件31,将该表圈部件31旋转至期望的旋转位置,并使该另一只手从手表11离开即可。
Claims (7)
1.一种表,在表体部件及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表体部件上的表圈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中分别设有:沿所述一个部件的周向至少跨过大致180°的收纳槽;在离开大致180°的位置的连续到所述收纳槽并且在所述一个部件的外周开口的一对连通部;以及从所述一个部件的中心侧连续到所述连通部并且在所述两部件的面对的面开放的一对退出槽,
使沿另一部件的周向排列为环状的多个卡合槽与所述收纳槽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另一部件中,并且将被所述卡合槽包围并连续到各卡合槽的环形的收容槽设置在所述另一部件中,
将保持所述表圈部件在任意的旋转位置相对于所述表体部件不动的锁定部件安装在所述一个部件中,
所述锁定部件具有:收纳在所述收纳槽中的圆弧状的弹簧部;在所述弹簧部上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突出设置并贯穿所述连通部从而可从所述一个部件的外部被进行压入操作的一对按钮部;以及止动部,所述止动部设置在所述弹簧部上并与所述卡合槽卡合,并且在所述按钮部被压入时从所述卡合槽脱离并收容到所述收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部件是所述表圈部件,所述另一部件是所述表体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其特征在于,咔嗒响动消除件安装在所述一个部件中,所述咔嗒响动消除件具有能够与所述卡合槽卡合脱离的咔嗒球、以及能够将所述咔嗒球向所述卡合槽按压的咔嗒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咔嗒响动消除件以通过一对所述按钮部的直线为界,配设在所述弹簧部的相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是一体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形成,所述第一部件由弹簧部及与所述弹簧部一体形成的止动部构成,所述第二部件构成所述按钮部,与所述第一部件分开制作并与所述弹簧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表,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按钮部配置为在所述表圈部件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从通过安装在所述表体部件中的转柄和所述表体部件的中心的直线上偏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031377 | 2009-02-13 | ||
JP2009031377A JP5208010B2 (ja) | 2009-02-13 | 2009-02-13 | 時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07038A true CN101807038A (zh) | 2010-08-18 |
CN101807038B CN101807038B (zh) | 2013-03-06 |
Family
ID=42556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222843A Active CN101807038B (zh) | 2009-02-13 | 2010-02-10 | 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72778B2 (zh) |
JP (1) | JP5208010B2 (zh) |
CN (1) | CN101807038B (zh) |
CH (1) | CH700409B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8514A (zh) * | 2013-06-20 | 2016-02-03 |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 钟表 |
CN105988358A (zh) * | 2015-02-26 | 2016-10-0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带旋转表圈的钟表 |
CN108741472A (zh) * | 2018-07-31 | 2018-11-06 | 安徽优阿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拆装表带的智能腕表 |
CN109901372A (zh) * | 2017-12-11 | 2019-06-1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带旋转表圈的钟表 |
CN113985715A (zh) * | 2019-03-25 | 2022-01-28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旋转装置以及钟表 |
CN115309024A (zh) * | 2021-05-05 | 2022-11-08 | 斯沃奇集团研究和开发有限公司 | 包括用于致动可动的指示器的致动机构的表壳 |
CN116027651A (zh) * | 2021-10-26 | 2023-04-28 | 天津海鸥手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手表 |
CN116107184A (zh) * | 2021-11-10 | 2023-05-12 | 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钟表的用于显示时间变量的一系列指示的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51666B2 (en) | 2007-11-15 | 2013-01-08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ortable imaging system having a seamless form factor |
FR2928257B1 (fr) | 2008-03-04 | 2011-01-14 | Super Sonic Imagine | Systeme electronique de visualisation a double ecran. |
IT1392945B1 (it) * | 2009-02-23 | 2012-04-02 | Romano | Pulsanti stagni per orologi cronografi |
JP5573489B2 (ja) | 2010-08-23 | 2014-08-2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EP2538284B1 (fr) * | 2011-06-23 | 2014-09-24 | Raphaël Cohen | Montre-bracelet comportant une lunette amovible |
ITMI20121844A1 (it) * | 2012-10-30 | 2014-05-01 | Montres Sea God Sa | Cassa di orologio con ghiera girevole. |
US8926169B1 (en) * | 2013-10-04 | 2015-01-06 | Aqua Master Ltd. | Timepiece case and timepie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JP1520070S (zh) * | 2014-01-21 | 2015-03-23 | ||
FR3030069B1 (fr) * | 2014-12-16 | 2020-03-20 | Zrc Geneve Sa | Montre a lunette tournante |
KR102425464B1 (ko) * | 2016-03-25 | 2022-07-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회전 가능한 환형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US9851695B1 (en) | 2016-11-14 | 2017-12-26 | Geoffrey H. H. Roth | Watch bezel assembly |
EP3784138A1 (en) | 2018-04-24 | 2021-03-03 | Supersonic Imagine | Ultrasound imaging system |
EP3709103B1 (fr) * | 2019-03-14 | 2023-03-08 | Montres Tudor S.A. | Dispositif de blocage de lunette tournante |
US11231686B2 (en) * | 2019-06-05 | 2022-01-25 | Walter Neighbors | Watch having an in interchangeable bezel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8533A (zh) * | 1998-09-22 | 2001-03-2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转动框的安装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钟表 |
EP1182521A1 (en) * | 2000-03-30 | 2002-02-27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Wristwatch case with rotary bezel |
CH696562A5 (fr) * | 2001-12-28 | 2007-07-31 | Seiko Instr Inc | Appareil à lunette rotative et appareil portatif de mesure du temps. |
CN101299144A (zh) * | 2007-05-02 | 2008-11-05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计时器 |
CN101364078A (zh) * | 2007-08-08 | 2009-02-11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计时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140771U (zh) * | 1978-03-23 | 1979-09-29 | ||
JPH0543431Y2 (zh) * | 1987-04-24 | 1993-11-01 | ||
JP2001066383A (ja) * | 1999-08-30 | 2001-03-16 | Seiko Epson Corp | 情報処理装置 |
JP4595382B2 (ja) * | 2004-05-14 | 2010-12-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時計用ケースおよび時計 |
JP2007085895A (ja) * | 2005-09-22 | 2007-04-05 | Seiko Epson Corp | 携帯機器 |
JP4874066B2 (ja) * | 2006-11-22 | 2012-02-08 |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 時計 |
-
2009
- 2009-02-13 JP JP2009031377A patent/JP5208010B2/ja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2-09 CH CH00155/10A patent/CH700409B1/de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0-02-10 CN CN2010101222843A patent/CN101807038B/zh active Active
- 2010-02-12 US US12/658,710 patent/US827277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8533A (zh) * | 1998-09-22 | 2001-03-2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转动框的安装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钟表 |
EP1182521A1 (en) * | 2000-03-30 | 2002-02-27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Wristwatch case with rotary bezel |
CH696562A5 (fr) * | 2001-12-28 | 2007-07-31 | Seiko Instr Inc | Appareil à lunette rotative et appareil portatif de mesure du temps. |
CN101299144A (zh) * | 2007-05-02 | 2008-11-05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计时器 |
CN101364078A (zh) * | 2007-08-08 | 2009-02-11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计时器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8514A (zh) * | 2013-06-20 | 2016-02-03 | 西铁城控股株式会社 | 钟表 |
CN105308514B (zh) * | 2013-06-20 | 2018-01-05 |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 钟表 |
CN105988358A (zh) * | 2015-02-26 | 2016-10-0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带旋转表圈的钟表 |
CN105988358B (zh) * | 2015-02-26 | 2019-10-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带旋转表圈的钟表 |
CN109901372A (zh) * | 2017-12-11 | 2019-06-1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带旋转表圈的钟表 |
CN109901372B (zh) * | 2017-12-11 | 2022-06-1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带旋转表圈的钟表 |
CN108741472A (zh) * | 2018-07-31 | 2018-11-06 | 安徽优阿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拆装表带的智能腕表 |
CN113985715A (zh) * | 2019-03-25 | 2022-01-28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旋转装置以及钟表 |
CN113985715B (zh) * | 2019-03-25 | 2023-11-07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旋转装置以及钟表 |
CN115309024A (zh) * | 2021-05-05 | 2022-11-08 | 斯沃奇集团研究和开发有限公司 | 包括用于致动可动的指示器的致动机构的表壳 |
CN116027651A (zh) * | 2021-10-26 | 2023-04-28 | 天津海鸥手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手表 |
CN116107184A (zh) * | 2021-11-10 | 2023-05-12 | 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钟表的用于显示时间变量的一系列指示的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07038B (zh) | 2013-03-06 |
JP5208010B2 (ja) | 2013-06-12 |
JP2010185833A (ja) | 2010-08-26 |
CH700409A2 (de) | 2010-08-13 |
CH700409B1 (de) | 2015-02-27 |
US8272778B2 (en) | 2012-09-25 |
US20100220560A1 (en) | 2010-09-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07038A (zh) | 表 | |
CN101364078B (zh) | 计时器 | |
JP6087160B2 (ja) | 配向可能な割出しベゼルを有する時計ケース | |
JP6578975B2 (ja) | 回転ベゼル付時計 | |
CN101299144B (zh) | 计时器 | |
EP1182521B1 (en) | Wristwatch case with rotary bezel | |
JP2006153876A (ja) | 交換可能なベゼルを有する時計 | |
US7648266B2 (en) | Crown protection device for wristwatch | |
CN101807039B (zh) | 表 | |
JP2006201165A (ja) | 回転カバーベゼルを有する時計ケース | |
CN112099332B (zh) | 配备有至少一个盖的钟表、特别是怀表 | |
CN109643084B (zh) | 可转换智能手表 | |
JP2000098060A (ja) | 回転ベゼルの取付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時計 | |
CN101738921B (zh) | 携带机器和携带钟表 | |
US11853011B2 (en) | Watch case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ring, and a wristwatch and a wristwatch assembly kit comprising the same | |
EP1139186B1 (en) | Wristwatch case | |
JP4695641B2 (ja) | 時計の修正装置 | |
JP7393237B2 (ja) | 時計用中留構造、時計用バンド及び時計 | |
JP7514749B2 (ja) | 腕時計用保持部品 | |
JP7493072B1 (ja) | 時計 | |
JP7342897B2 (ja) | 中留、バンド及びリスト機器 | |
JP5575676B2 (ja) | リューズガード | |
JPH0140076Y2 (zh) | ||
CN104423249A (zh) | 外装部件的固定结构、钟表以及外装部件的固定方法 | |
JP6394235B2 (ja) | 中留及び腕時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03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EIKO CHRONOMET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Instruments Inc.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