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0727B - 用于多载波系统的新的帧和数据模式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载波系统的新的帧和数据模式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00727B CN101800727B CN201010113991.6A CN201010113991A CN101800727B CN 101800727 B CN101800727 B CN 101800727B CN 201010113991 A CN201010113991 A CN 201010113991A CN 101800727 B CN101800727 B CN 1018007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frame
- signaling
- pattern
- freque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2
- 108010076504 Protein Sorting Signa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371175 Homo sapiens TSPO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1269 Putative peripheral benzodiazepine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66 anti-cip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Channel estimation of frequency respon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多载波系统的新的帧和数据模式结构。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传输带宽中基于帧结构在多载波系统中接收信号的接收装置(83),每个帧包括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以及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所述信令模式包括第一信令数据,由此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的数据包括内容数据和排序信息,所述排序信息使得能够将相应的内容数据排序到相应的数据流,所述接收装置(83)包括:接收部件(65),其被适配为被调谐到并且接收所述传输带宽的一个或多个选择的部分,所述传输带宽的所述选择的部分覆盖至少一个要被接收的数据模式;和排序部件(104),其被适配为基于所述分配信息以正确的时间顺序对内容数据进行排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对应的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针对用于多载波系统的新的帧和数据模式结构。
背景技术
因此本发明主要针对(但不局限于)广播系统,诸如例如基于缆线的或地面数字广播系统,其中内容数据、信令数据、导频信号等被映射到多个频率载波上,然后在给定的整个或全部传输带宽中发送所述频率载波。接收器通常调谐到全部信道带宽当中的部分信道(整个传输带宽的一部分)(有时称作分段接收)以便仅接收相应接收器想要的或必需的内容数据。例如,在ISDB-T标准中,整个信道带宽因此被分成13个相等长度的固定片段(相等数目的频率载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收装置和方法以及一种发送和接收系统和方法,其允许灵活地调谐到传输带宽的任何需要的部分,其具有低的开销并且使得能够进行高数据率的传输和接收。
上述目的是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传输带宽中基于帧结构在多载波系统中接收信号的接收装置实现的,每个帧包括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以及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所述信令模式包括第一信令数据,由此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的数据包括内容数据和排序信息,所述排序信息使得能够按正确的时间顺序对内容数据进行排序,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接收部件,其被适配为被调谐到并且接收所述传输带宽的一个或多个选择的部分,所述传输带宽的所述选择的部分覆盖要被接收的至少一个数据模式;和排序部件,其被适配为基于所述排序信息按正确的时间顺序对内容数据进行排序。
上述目的进一步由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在传输带宽中基于帧结构在多载波系统中接收信号的接收方法实现,每个帧包括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以及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所述信令模式包括第一信令数据,由此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的数据包括内容数据和排序信息,所述排序信息使得能够按正确的时间顺序对相应内容数据进行排序,所述接收方法包括步骤:接收所述传输带宽的一个或多个选择的部分,所述传输带宽的所述选择的部分覆盖要被接收的至少一个数据模式;和基于所述排序信息按正确的时间顺序对内容数据进行排序。
上述目的进一步由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系统实现,所述系统包括发送装置,用于在多载波系统中基于帧结构发送信号,每个帧包括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以及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所述发送装置(82)包括:帧形成部件(59),其被适配为将第一信令数据布置在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中,并且被适配为将数据布置在帧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中,由此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的数据包括内容数据和排序信息,所述排序信息使得能够按正确的时间顺序对该内容数据进行排序;变换部件(60),其被适配为将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从频域变换到时域,以便产生时域传输信号;和发送部件(61),其被适配为发送所述时域传输信号,所述系统还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接收装置(83),其被适配为从所述发送装置(82)接收所述时域传输信号。
上述目的进一步由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实现,所述方法包括发送方法,用于在多载波系统中基于帧结构发送信号,每个帧包括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以及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信令数据布置在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中,并且被适配为将数据布置在帧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中,由此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的数据包括内容数据和排序信息,所述排序信息使得能够按正确的时间顺序对内容数据进行排序;将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从频域变换到时域,以便产生时域传输信号;和发送所述时域传输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接收方法,其被适配为接收所述时域传输信号。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定义有利的特征。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使用频域中的帧结构或帧模式的多载波系统。在频域中,每个帧包括至少一个信令模式,其在频率载波上承载第一信令数据。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模式可以具有频率载波上的附加的导频信号。可替换地,每个帧可以具有(在时间上)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之前的专用训练序列或模式,由此所述训练序列或模式专用于承载导频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不需要(但是可以具有)导频信号。此外,每个帧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在每个帧模式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在时间上在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之后。此外,根据本发明,频域中的帧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布置在该数据模式的所述数据当中的至少一个导频信号。每个数据模式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导频信号使得接收侧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执行对承载所述数据模式中的数据的频率载波的信道估计,因为该导频信号在频域的时间/频率网格(grid)中的位置为所述接收器所知。
在数据模式中与内容数据一起提供(provision)排序信息分别实现了高数据率和高比特率的发送和接收,因为现在可以发送属于某一数据流的内容数据,而与它们在该数据流中的原始时间顺序无关。换句话说,可以按照在本发明的帧中的数据模式上的灵活且无限制分布来发送特定数据流的内容数据,因为接收装置将能够基于排序信息将内容数据重新排序为相应数据流。因此,在内容数据和数据模式当中布置排序信息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实现了高数据率传输,并且在发送器以及接收器中的实施复杂度很小且开销较低。典型的接收装置被调谐到传输带宽的某个选择的部分,并且在传输带宽的该选择的部分内接收信令数据和数据模式。为了实现更高的数据率,可以或者增宽调谐带宽(即扩大接收装置的调谐带宽),或者在接收装置中实施多于一个调谐器(例如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调谐器),以使得接收装置可以同时接收传输带宽的各个选择的部分,这些选择的部分可以彼此邻近,但是也可以完全不连接并且彼此远离。需要高数据率传输的特定数据流的内容数据现在可以被分布在接收装置可以被调谐到的带宽的各个部分上。基于排序信息,接收装置可以将内容数据重新排序为原始的时间顺序,以使得可以正确地重放数据流。因此原始或正确的时间顺序是内容数据被布置在原始数据流中的时间上的顺序。排序信息是相应内容数据位于原始数据流中的时间上的位置的指示。排序信息可以是例如计数器或计时器信息(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数据),其使得接收器能够将接收的内容数据排序回到正确和原始的时间顺序。有利地,每个帧包括识别信息,即识别相应内容数据属于哪一个相应数据流的数据。尽管一个帧内的内容数据可能属于一个单个数据流,在这种情况下,将不必要识别每个单独的内容数据并且接收器将只需要将接收的数据排序回到原始顺序,但是还有可能一个帧包括来自于各个不同数据流的内容数据。每个数据流可以具有特定的标识,以使得接收装置可以基于识别信息识别相应的接收的内容数据属于哪一个数据流。进一步有利地,在本发明的帧结构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的数据被布置在数据帧中,其中每个数据帧包括所述排序信息和内容数据,以及最终包括具有所述识别信息的第二信令数据。第二信令数据和/或排序信息可以例如均形成每个数据帧的报头(或成为其一部分)。可替换地,识别信息可以包括于所述第一信令数据中而不包括于该数据模式中。该可替换方案可以例如用于其中数据模式(其具有相同的频率带宽并且在时间上彼此跟随)的序列的所有内容数据属于相同的数据流的情况。第一信令数据中的识别信息然后将是例如指向第一(时间上)数据模式中的第一内容数据的指针。在这种情况下,内容数据可以或者可以不被布置在该数据模式内的数据帧中(但是该数据帧中没有第二信令数据)。接收装置可以包括提取部件,其被适配为在评估所述识别信息并且将其用于将内容数据分配到特定的数据流之前从接收的数据模式中识别并提取数据帧。应当注意,上述定义的排序信息(或排序数据)的提供可以应用于将内容数据布置在本发明的帧结构的数据模式内的任何合适的方式。提及的将内容数据布置在包括(具有所述识别信息的)第二信令数据、排序信息和内容数据的数据帧中的示例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为数据模式内的内容数据使用其它布置和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中的数据布置在数据帧中,其中每个数据帧包括内容数据、所述排序信息以及最终第二信令数据。因而,本发明提出将信令数据的布置以及因而信令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分为在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中发送的第一信令数据和在该数据帧中布置的第二信令数据。因此,可以在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模式的每一个中分别发送相同的第一信令数据。换句话说,如果在帧中提供几个信令模式,则每一个信令模式可以承载相同的第一信令数据。这些信令数据于是为对于整个帧都有效的信令数据。另一方面,第二信令数据包含仅仅对于相应数据帧有效的信令数据。因而,可以利用第二信令数据单独地用信号通知数据帧的调制、编码以及其它参数。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非常灵活的但是在信令开销方面仍然有效的系统。
在从频域到时域的转换期间,发生所述一个或多个信令模式的第一信令数据(以及最终导频信号)到频率载波上的映射以及所述数据模式的内容数据、排序数据(信息)以及最终第二导频信号(以及最终导频信号)到频率载波上的映射。该转换例如在傅里叶逆变换部件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变换部件中实现。在所得时域信号中,每个帧于是包括相应信令符号(最终在训练符号之前)以及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每个帧模式覆盖频率方向上的全部或整个传输频带。接收装置可以被自由地、灵活地并且迅速地调谐到传输带宽的任何期望部分,只要接收装置可以被调谐到的传输带宽的该部分至少具有所述信令模式之一的长度。因此,接收装置总是能够接收全部信令模式的第一信令数据,以使得基于并且使用包括接收随后的数据模式所必需的物理层信息的第一信令数据,可以在该接收装置中接收所述数据模式。在每个信令模式不仅包括第一信令数据而且包括导频信号的情况下,不必要提供仅仅由导频信号组成的专用前导或训练模式,因为包含于信令模式中的导频信号允许该接收装置中必要的频率偏移检测和补偿(以及最终帧开始的检测),以使得总的开销被降低。但是,还可能提供在信令模式之前的具有导频信号的训练模式或专用前导,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信令模式不包括导频信号。本发明在具有相当高的信噪比的系统(诸如基于缆线的系统,但是不限于此)中特别有利。尽管接收器可以被灵活地调谐到传输带宽的任何期望部分,但是由于本发明提出的新的帧结构,因此总是可以接收第一信令数据和其它数据(内容数据)。此外,新的帧结构使得接收装置能够快速调谐到传输带宽的期望部分。由于在数据帧中发送内容数据,其中每个数据帧包括内容数据以及第二信令数据,因此接收装置能够以非常灵活的方式接收该内容数据,因为包含于每个数据帧中的第二信令数据使得能够单独地用信号通知每个数据帧的参数。
有利地,第二信令数据包括接收的数据帧中的数据的调制,由此该评估部件被适配为获得该调制,并且所述数据解映射部件被适配为基于获得的调制执行从接收的数据帧的频率载波中解调出该内容数据。进一步有利地,第二信令数据包括接收的数据帧中的内容数据的差错编码,由此该评估部件被适配为获得该差错编码并且将该差错编码转发到差错解码部件,该差错解码部件被适配为对接收的数据帧的内容数据执行差错解码。
进一步有利地,第二信令数据包括连接标识,并且所述评估部件被适配为获得所述连接标识。连接标识例如是有关广播、单播、点对点通信等等的信息,并且使得接收装置能够识别该数据帧中的内容数据是否预期由该接收装置接收。
进一步有利地,该接收装置包括相关部件,其被适配为对包含在接收的数据帧的第二信令数据中的同步序列执行相关,由此该数据解映射部件被适配为基于该相关的结果从接收的数据帧的频率载波中解映射出所述内容数据。
因而,使用同步序列(该同步序列例如可以是伪噪声序列或使得接收装置中能够进行正确相关的任何其它合适的序列),接收装置能够找到数据帧内的第二信令数据,评估第二信令数据的内容以及然后对包含于相应数据帧中的内容数据进行解码、解调等等。这在如下情况下是特别必要的:其中在时间维度上帧中的所述数据模式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后面是与所述数据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相同的频率结构(帧内的位置以及频率载波的数目)的至少一个附加的数据模式,其中该至少一个附加的数据模式以及所述数据模式的所述至少一个中所布置的数据帧独立于频率结构而彼此接连布置。换句话说,数据帧被布置在数据模式内,但是其结构不局限于并且独立于数据模式的结构。因而,在包括若干在时间维度上彼此接连的具有相同频率结构(换句话说,彼此对准)的数据模式的帧的情况下,包括该数据内容以及最终第二信令数据的数据帧以自由且灵活的方式彼此接连地被布置在这些数据模式内。因此,每个数据帧的长度以及该数据帧的参数(诸如差错编码、调制等等)可以被灵活地设置并且用于每个数据帧,例如,可以对于每一个数据帧或至少一些数据帧而不同。为了避免任何差错和错误,必须确保每个数据帧中的第二信令数据是利用鲁棒的差错编码方案以及鲁棒的调制而编码的。
但是,应当明白,如果数据帧中的所有内容数据属于相同的数据流,则在这样的对准的数据模式中的数据帧不一定需要包括第二信令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信令数据中提供指示第一数据帧的(频率)位置的所述识别信息可能就足够了。接收器于是将能够正确地接收该内容数据,因为所有的数据帧将具有相同的长度、调制等。
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模式取决于最小数据模式长度(在频率方向上),即等于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一倍或多倍。因而,在帧中提供两个或更多或多个数据模式的情况下,数据模式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但是,如所陈述的那样,数据模式的长度取决于最小数据模式长度。因此,尽管数据模式的长度是可变的或可以是可变的,但是与数据模式长度完全可变并且可以被设置为任何期望值的系统相比,仍然降低了开销,即需要从发送器方向接收侧发送的第一信令数据的量减少了。因为每个数据模式等于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一倍或多倍,因此总的传输带宽可以是该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倍数。
有利地,每个帧包括具有布置在频率载波上的第一信令数据的至少一个信令模式,所述第一信令数据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中的每一个关于所述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长度,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评估部件,其被适配为从接收的第一信令数据中提取所述长度。进一步有利地,在每个接收的数据模式中的分散导频信号的数目与包含于所述接收的数据模式中的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数目成正比,其中所述信道估计部件被适配为基于所述导频信号执行信道估计。因而,由于特定且固定数目的导频信号被分配给并且包含于该最小数据模式长度中(例如一个导频信号、两个导频信号、三个导频信号或合适数目的导频信号),因此每个数据模式具有映射到它的频率载波上的所得数目的分散导频信号。
在本描述中的术语“分散导频信号”是指以时间-频率网格中的规则或不规则模式在内容数据当中布置在数据模式中的导频信号。此术语不包括连续导频信号,即不包括在频率和/或时间方向上彼此紧紧邻近布置的导频信号,但是这样的连续导频信号可以另外存在于该数据模式中。在存在连续导频信号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些连续导频信号可以与一些分散导频信号重叠或一致。换句话说,一些分散导频信号可以由一些连续导频信号形成。在该说明书中,包含于数据模式中的导频信号的所有说明和定义是专门关于这样的分散导频信号做出的。
进一步有利地,用导频信号模式将导频信号布置在该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中,其中所述最小数据模式长度取决于导频模式中所述导频信号的密度。因此,术语“导频信号模式”旨在表征导频信号在帧的时间/频率网格中(在频域中)的某种结构和布置,由此整个导频信号模式或它的至少一些部分包括以规则模式布置在时间和/或频率方向上的导频信号。有利地,最小数据模式长度取决于分散导频信号在导频模式中的密度。因此,导频信号密度越低,最小数据模式长度可以越大,反之亦然。因此,在其中为了在接收侧实现可靠的信道估计而需要较少导频信号(较低密度的导频信号)的系统中,与需要较高的导频信号密度的系统相比,最小数据模式长度可以较大。有利地,导频信号模式中的导频信号在频率方向上具有规则的间距,由此最小数据模式长度对应于在时间内插之后在频率方向上的两个邻近的分散导频信号之间的间距。因此,确保了最小数据模式长度仅仅包括单个分散导频信号。当然,还可能的是可以选择最小数据模式长度以使得两个或更多个分散导频信号被包括在每个数据模式中。进一步有利地,每个数据模式在时间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长度。虽然数据模式长度在时间方向上可以是可变的(但是不一定必须如此),但是该有利的选项提出了提供在时间方向上(也称为时域)具有相同长度的每个数据模式。因此,在时间方向上数据模式的长度可以有利地对应于在时间方向上两个邻近的分散导频信号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有利地,提供时间解交织部件,其被适配为用对应于在时间方向上的数据模式长度的倍数的块长度对接收的数据模式执行逐块的时间解交织。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一个选项下,本发明的帧结构可以包括具有导频信号的信令模式。因此,有利地,帧结构可以包括在频率方向上彼此邻近的至少两个信令模式以及至少一个数据模式,由此第一信令数据和导频被布置在帧中的所述至少两个信令模式中,每个信令模式具有相同的长度。有利地,布置在帧中的所述至少两个信令模式中的所述导频信号形成导频信号序列。换句话说,帧的所有导频信号形成导频信号序列。
可替换地,在所述至少两个信令模式的每一个中的所述导频信号有利地形成导频信号序列,其中该导频信号序列彼此不同。有利地,利用伪随机二进制序列调制所述导频信号。有利地,所述帧形成部件被适配为利用差分调制方案将所述导频信号布置在所述至少两个信令模式中。有利地,所述帧形成部件被适配为布置所述导频信号,以使得由变换部件将导频信号映射到所述至少两个信令模式的每个第m(every m-th)频率载波上,m是大于1的整数。有利地,所述至少两个信令模式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包括所述导频信号的导频带。
进一步有利地,如前所述,每个帧包括在时间维度(即方向)上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后面的至少一个附加的数据模式,所述附加的数据模式的每一个具有与所述在前的数据模式中的对应一个相同的相应长度。换句话说,每个帧中(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的结构有利地按照如下方式设置:在频率维度上布置该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以使得覆盖整个传输带宽。然后将至少一个附加的数据模式布置在相同的帧中但是在时间方向上在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模式之后,由此每个附加的或后面的数据模式具有与在相同的频率位置中的在前数据模式相同的长度(在频率维度或方向上)。因而,如果接收装置被调谐到传输带宽的特定部分,则可以在每个帧中接收到几个数据模式,由此所述几个数据模式具有相同的长度(在频率维度上)并且在时间维度上彼此跟随。
在频率维度上,由发送装置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模式的长度可以是固定的(不变的)或者可以被动态调节。可替换地或附加地,在时间维度上附加的数据模式的数目可以被动态调节。此外,在时间方向上一个帧中的数据模式的长度(即时隙的长度)可以是固定的,或者可以是变化的。因此,重要的是,下一帧的信令模式全部在相同的时间点开始。然后有关数据模式的任何动态变化将在信令模式中用信号通知。因而,本发明提出的具有帧结构的多载波系统实现了非常灵活的数据内容传输,其中数据模式的长度以及从而每数据模式的数据量可以动态变化(例如,在帧间变化或以任何其它需要的方式变化)。可替换地,数据模式的长度和/或数目可以是固定的或不变的。
必须理解,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多载波系统,其中发送装置被适配为在整个传输带宽中发送数据,并且接收装置被适配为有选择地仅接收所述整个传输带宽的一部分。这样的系统的非限制性示例可以是现有或未来的单向或双向广播系统,诸如有线或无线(例如基于缆线的、地面的等)数字视频广播系统。多载波系统的非限制示例可以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但是,可以使用其中数据、导频信号等等被映射到多个频率载波上的任何其它合适的系统。因此,频率载波可以是等距的并且分别具有相同的长度(带宽)。但是,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其中频率载波不是等距的和/或不分别具有相同长度的多载波系统中。此外,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任何类型的特定频率范围,所述特定频率范围既不在应用在发送侧的总传输带宽中,也不在接收侧被调谐到的传输带宽的选择的部分上。但是,在一些应用中,可能有利的是,在接收侧使用接收带宽,即接收器可以被调谐到的传输带宽的该部分的带宽,其对应于现有(数字视频广播或其它)系统的接收设备的带宽。接收器带宽的非限制示例可以是7.61MHz、8MHz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值,即接收侧可以被调谐到总传输带宽中的任何期望的7.61MHz或8MHz等等带宽。因此,总的传输带宽可以是例如7.61MHz(或8MHz)的倍数,例如7.61MH z(或8MHz)、15.22MHz(或16MHz)、22.83MHz(或24MHz)、30.44MHz(或32MHz)、60.88MHz(或64MHz)、243.52MHz(或256MHz)等,以使得总的传输带宽的分段(即每个信令模式的长度)可以是7.61MHz或8MHz。但是,其它数目、分段和倍数是可能的,例如(但是不限于)每个信令模式的长度为4MHz或6MHz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值。
一般来说,在接收器带宽为8MHz的非限制示例的情况下,用于本发明的帧结构的每一个信令模式的长度可以是8MHz、7.61MHz、6MHz、4MHz(或更小)。
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考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整个传输带宽的示意图,接收器可以有选择且灵活地接收整个传输带宽中选择的部分;
图2示出了整个传输带宽的分段的示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帧结构的示意时域表示;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帧结构或模式的示意示例;
图5示出了图4的帧结构的一部分,其中说明了信令模式的重构;
图6示出了接收器滤波器特性的示意示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帧结构或模式的另一个示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帧结构或模式的另一个示例的一部分;
图9示出了导频信号到信令模式的分配的第一示例;
图10示出了导频信号到信令模式的分配的第二示例;
图11示出了信令模式的重构的另一个示例;
图12示出了到不同信道带宽的适配的示例;
图13示意地示出了在时间维度上的本发明的帧结构的示例;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发送装置的示例的示意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示例的示意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帧结构的一部分的示意性表示;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帧的示意性表示;
图18示出了具有相同的频率结构并且在时间维度上紧接着彼此布置的几个数据模式的示意性表示;
图19示出了图14所示的发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性表示,其中形成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帧;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发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第一实施示例,其中形成本发明的数据帧的报头;
图21示出了形成本发明的数据帧的报头的第二实施示例;
图22示出了用于从数据帧报头检测同步峰值的根据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一部分的实施示例;
图23示出了用于获得第二信令数据的根据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一部分的实施示例;
图24示出了帧结构的另一个示意示例;以及
图25示出了具有提取部件和分配部件的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整个传输带宽1的示意性表示,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例如图14示意地示出的发送装置82)在符合本发明的多载波系统中发送信号。在缆线电视环境中,整个传输带宽1可以例如是指在其中将数字电视信号发送到一个或多个接收方的带宽,并且可以例如具有64MHz的带宽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带宽。因此,传输带宽1可以是在其内经由相应的无线传输介质或有线传输介质发送不同种类信号的更大的介质带宽的一部分。在缆线电视的示例中,介质带宽可以例如从(几乎)0MHz延伸到862MHz(乃至更高),并且传输带宽1可以是它的一部分。图1还示意地示出了本发明的接收装置3的框图,接收装置3被适配为被调谐到并且有选择地接收传输带宽1的所选择的部分2。因此,接收装置3包括调谐器4,其被适配为被调谐到并且有选择地接收传输带宽1的期望部分2;并且还包括处理部件5,其与相应通信系统一致地对接收到的信号执行进一步必要处理,诸如解调、信道解码等等。根据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更详细的示例示出在图15的示意框图中,图15示出了接收装置83,其包括接收接口64,接收接口64可以例如是天线、天线图案(pattern)、有线或基于缆线的接收接口、或被适配为在相应传输系统或通信系统中接收信号的任何其它合适的接口。接收装置83的接收接口64连接到接收部件65,接收部件65包括一个或多个调谐部件(诸如图1所示的调谐部件4),并且进一步包括取决于相应传输或通信系统的必要的处理元件(诸如下变频部件,其被适配为将接收到的信号下变频到中频或基带)。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为多载波系统提供特定且新的帧结构而使得在接收器中能够灵活且变化地接收传输带宽1的期望部分2。图2示出了总的传输带宽1的示意性表示(例如32MHz、64MHz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数字),在总的传输带宽1内,本发明的发送装置82(图14)被适配为在不同的片段或部分6、7、8、9和10中发送数据内容,诸如视频数据、音频数据或任何其它类型的数据。例如,发送装置82可以使用部分6、7、8、9和10来发送不同种类的数据、来自于不同源的数据、不同的数据流、预期用于不同接收方的数据等等。部分6和9具有例如最大带宽——即可以由对应的接收装置83接收的最大带宽(例如8MHz或7.61MHz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数字)。部分7、8和10具有较小的带宽。现在提出将帧结构或模式应用于整个传输带宽1,由此每个帧包括在频率方向上彼此邻近的至少两个信令模式和若干数据模式。每个信令模式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包括映射到其频率载波(在OFDM系统的情况下为频率子载波)上的第一信令数据以及导频信号。换句话说,总的传输带宽1被分成用于信令模式的相等的部分,由此接收器可以被调谐到的最大带宽(例如图2的部分6和9示出的带宽)必须等于或大于每个信令模式的长度。因此,该新的帧结构可以仅仅包括信令模式和数据模式,而不包括任何单独的训练模式或其中包括导频信号的其它模式。换句话说,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帧结构,其中的前导仅仅由两个或更多个信令模式组成,并且其中的数据模式在时间方向上在所述前导之后。可替换地,信令模式可以没有导频信号,但是其前面可以具有带有导频信号的训练模式。
应当注意,传输带宽中各个数据部分的长度不能超过接收器可以被调谐到的最大带宽的长度(频率载波数),如下面将更详细说明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帧11、11’、11”的时域结构的示例的示意性表示。每个帧11、11’、11”包括一个或多个信令符号13、13’和几个数据符号14、14’。因此,在时域中,信令符号在数据符号之前。每个帧11、11’、11”可以具有多个数据符号,其中每个帧11、11’、11”中的数据符号的数目变化的系统是可能的。接收装置83中使用包含在信令符号中的导频信号来执行信道估计和/或整数频率偏移计算以及帧的开始的检测(可以检测出在频率以及时间方向上的帧的开始)。时间同步可以例如通过在时域中对接收的信令符号和/或数据符号的保护间隔执行保护间隔相关(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技术)而得以完成。信令符号13、13’进一步包含信令信息(第一信令数据),例如接收装置83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所需的所有物理层信息,诸如但是不限于L1信令数据。第一信令数据可以例如包括数据内容到各个数据模式的分配,即例如哪些服务、数据流、调制、纠错设置等位于哪些频率载波上,以使得接收装置83可以获得关于它将被调谐到整个传输带宽的哪一部分的信息。有可能帧中的所有信令模式包含相同的第一信令数据。可替换地,每个信令模式可以(另外)包含指示相应信令模式距帧的开始的偏移或距离的信令数据,以使得接收装置83可以按照对信令模式和数据模式的接收进行优化的方式来对调谐到传输频率的期望部分进行优化。另一方面,相应信令模式距帧的开始的偏移或距离还可以被编码在分配给或包含于信令模式中的保护带中、在导频信号中、或在导频信号序列中,以使得一个帧中的每个信令模式可以具有相同的信令数据。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帧结构还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数据流分成逻辑块,可以在帧间用信号通知帧结构的变化,由此先前的帧用信号通知随后的帧或随后的帧之一的变化的帧结构。例如,该帧结构允许调制参数的无缝改变而不产生差错。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帧结构或模式29的频域表示的示意示例。帧结构29在频率方向上覆盖整个传输带宽24并且包括在频率方向上彼此邻近的至少两个(或至少三个、或至少四个等)信令模式31,每个信令模式31承载映射在相应频率载波上的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第一信令数据,并且具有相同的长度。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整个传输带宽24的第一时隙被细分成四个信令模式31,但是任何其它更高或更低的信令模式数目可以是合适的。在如图14所示的本发明的发送装置82中,帧形成部件59被适配为将(从调制部件55中获得的)第一信令数据以及(从发送装置82内的合适的部件提供的)导频信号布置在每个信令模式中。信令数据预先由调制部件55利用合适的调制方案(例如,QAM调制或任何其它调制)来调制。有利地,伪噪声序列或CAZAC序列、PBRS等用于该导频信号,但是具有良好的伪噪声和/或相关性质的任何其它导频信号序列可以是合适的。帧的每个信令模式可以包括不同的导频信号序列,但是可替换地,一个帧的信令模式的导频信号可以形成单个导频信号序列。
应当理解,帧形成部件59可以被实现为单个模块、单元等,或者可以被实现为或实现在几个模块、单元、设备中等等。此外,应当理解,帧形成部件59可以不在一个时间点形成如图4所示的整个帧结构或模式29(或如图7所示的帧结构或模式29’),而是可以被适配为在时间维度上一个部分接一个部分地(即,一个时隙接一个时隙地)形成帧结构29(或29’)。例如,帧形成部件59可以被适配为首先在传输带宽24的整个宽度上将如图4所示的信令模式31布置为彼此邻近,并且添加如上以及下面所述的导频信号(即,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四个信令模式31)。然后,可以进一步处理帧24的该部分(第一时隙),方式是例如通过在频率到时间变换部件60中将它从频域变换到时域,通过建立所得时域符号(例如OFDM符号)等等。然后,在下一步骤中,帧形成部件59可以被适配为以下面将要进一步描述的方式来在整个传输带宽24上处理数据模式32、33、34、35、36、37(即下一时隙)的行列(l ine)或序列,之后例如通过将这些数据模式从频域变换到时域、通过形成时域符号(例如OFDM符号)等来进一步处理这些数据模式。因而,在图4的表示中,帧结构29可以由帧形成部件59逐行列或逐时隙地形成。在频率方向上延伸在整个传输带宽24上的帧结构29的每个部分将被形成为一个块且作为一个块被处理,但是在时间方向上彼此接连的各部分(时隙)将一个接一个地被形成且被处理。
帧形成部件59可以被适配为布置所述导频信号,以使得在每个信令模式中将导频信号映射到每个第m频率载波17(m是大于1的自然数)上,使得各导频之间的频率载波16承载第一信令数据,如下面将参考图9更详细地说明的那样。附加地或者可替换地,帧形成部件59可以被适配为布置导频信号以使得导频信号被映射到包含于信令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导频带18、19的频率载波20、21上,如下面将参考图10更详细地说明的那样。导频带18、19由若干紧紧邻近的频率载波组成,导频信号被映射到这些频率载波上。因此,每个信令模式可以具有单个导频带18,或者可以具有两个导频带18、19,在频率方向上一个导频带在信令模式的开始,而一个导频带在信令模式的结尾。导频带的长度(分配给导频带的频率载波的数目)有利地对于每个信令模式是相同的。每个信令模式30的长度或带宽39可以与接收装置83的调谐器可以被调谐到的带宽38相同。但是,接收装置83的调谐器可以被调谐到的传输带宽的该部分可以大于信令模式30的长度。信令数据和导频信号到频率载波上的映射是通过频率到时间变换部件60在从频域到时域的变换期间执行的。上面和下面关于包含在信令模式中的导频信号做出的所有陈述还可以适用于包含在数据模式中的导频信号,如下面将参考例如图16说明的那样。
(在时间到频率变换部件68(例如傅里叶变换部件)中变换到频域之后)所接收的导频——即映射在每个第m频率载波上的和/或包含于接收到的信令模式的导频带中的导频信号——用于在信道估计部件69中对帧中的频率载波的信道估计,信道估计部件69为解映射部件70提供必要的信道估计信息,使得能够从接收的数据模式中的频率载波中正确解调内容数据。此外,在接收装置83中使用接收的导频来在对应的整数频率偏移检测部件67中进行整数频率偏移检测,整数频率偏移检测部件67使得能够检测接收的信号的整数频率偏移并且然后对其进行补偿。整数频率偏移是与原始(发送的)频率的偏差,其是频率载波间距的倍数。接收的导频进一步用来检测帧29、29’的开始(在时域和频域中的帧开始)。
每个信令模式31包括例如信令模式31在帧内的位置。例如,每个帧29、29’中的每个信令模式31除相应信令模式在帧中的位置之外,还具有并承载相同的第一信令数据,而该位置在帧中的每个信令模式31中是不同的。信令数据例如是L1信令数据,其包含接收装置83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所需的所有物理层信息。但是,任何其它合适的信令数据可以包含于信令模式31中。信令模式31可以例如包括相应数据片段32、33、34、35、36的位置,以使得接收装置83知道期望数据片段位于何处,以使得接收装置83的调谐器可以调谐到相应位置,以便接收所述期望数据片段。可替换地,如上所述,帧的每个信令模式可以包括相同的第一信令数据,并且以不同的方式用信号通知(如果真要通知的话)相应信令模式在帧内的位置,例如借助于信令模式的导频信号序列或者借助于在保护带中所编码的信息等。如上所述,信令模式31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有关包含于帧中的每一个数据模式的信息。此信息可以包括数据模式长度、包含于数据模式中的导频信号的数目和/或位置、和/或调谐位置(例如,调谐带宽的中心、调谐带宽的起始等)、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信息。因此,有关数据模式的长度的信息例如按照最小数据模式长度或者参考最小数据模式长度来表示。但是,为了降低开销,每个信令模式31可以包括有关数据模式的仅仅一部分或一些(例如但不限于位于信令模式31所处的频带内(或者位于其内以及其附近)的那些数据模式)的信息。在图4的示例中,帧中的第一信令模式31可以包括有关数据模式32和33(以及就时间上来说在后面的数据模式32’、32”…33’、33”等)的信息。帧中的第二信令模式可以包括有关数据模式33、34和35(以及就时间上来说在后面的数据模式33’、33”…34’、34”…35’、35”等)的信息。
如上所述,第一信令模式31还可以包括调谐位置,即接收器(诸如接收装置83)为了接收对应的数据模式应被调谐到的频带。该调谐位置可以例如被用信号通知为调谐带宽的中心、调谐带宽的起始或允许在接收器中接收期望的数据模式的任何其它合适的频率位置。这具有如下优点:数据模式(在频率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在当前调谐带宽内在帧间变化,而无需或不必在帧间调谐接收装置83。换句话说,通过在第一信令模式31中用信号通知调谐位置,接收装置可以容易地处理当前调谐带宽内的各种长度的数据模式。此外,这样的实施方式将具有如下优点:无需在邻近的传输信道带宽之间提供保护带(在频域中)。每个传输信道带宽(每个传输信道带宽例如为调谐带宽的整数倍)包括信令模式,其中每一个信令模式例如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信令数据。但是,相邻传输信道带宽的第一信令模式31中的信令数据可以不同。因此,通过具有有关包含在第一信令模式31的信令数据中的每一个相应接收器的调谐带宽的开始的信息,可以实现第一信令数据到相应接收器的清楚且不模糊的分配,并且因此将不再需要邻近的传输信道带宽之间的保护带。此外,通过用信号通知调谐位置,可以避免接收器被调谐到如下位置:在该位置中在该调谐带宽内接收到第一种信令模式的一部分和第二种信令模式的一部分,由于这些部分包含不同的信令内容,因此它们不能被重新排序或重新组合。进一步的可能性是,在第一信令模式31的信令数据中附加地包括随后数据模式中是否存在凹口(notch)的信息。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凹口总是具有最小数据模式的长度或其整数倍。在这种情况下,从逻辑的观点上看,凹口总是可以被当作数据模式。在信令数据中包括有关凹口的位置的信息进一步具有如下优点:接收器自动知道例如在相邻数据模式中的凹口的边界处存在连续的导频信号,由此降低了这些数据模式的数据容量。
除如上所述的专用信令模式31之外,帧结构还可以包括嵌入或包含于数据模式中的附加的第二信令数据。根据本发明,数据模式中的内容数据被布置在数据帧中,其中每个数据帧包括第二信令模式和内容数据。例如,每列数据模式(即具有相同的频率结构并且在时间方向上彼此接连的数据模式),例如33、33’、33”、33”’、33””,可以包含具有内容数据和第二信令数据的数据帧,所述第二信令数据指示用于相应数据帧中的内容数据的调制、它们的差错编码和/或使得接收装置能够确定是否预期接收该数据的连接识别信息。这降低了接收器中的实施复杂度以及保证了交互服务的短延迟。此可能性应用于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并且下面将参考图17到20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在具有调谐器的接收部件65之后,接收装置83包括:时间同步部件66,其被适配为执行时间同步;和分数频率偏移检测部件67,其被适配为对接收到的时域符号执行分数频率偏移检测和补偿。然后将接收到的时域符号提供给用于将接收到的时域信号变换到频域的时间到频率变换部件68,之后(在重构部件71中的可选重构后)在解映射部件72中对第一信令数据解调,然后在评估部件73中对其进行评估。评估部件73被适配为从接收到的第一信令数据中提取必要的和所需的信令信息。必要时,可以在时间方向上在紧接信令模式31之后提供附加的信令模式。
帧结构或模式29还包括在频率方向上在整个或一部分频率带宽24上延伸并且在时间方向上在信令模式31之后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或片段。在紧接着信令模式31所处的时隙之后的时隙中,图4所示的帧结构29包括具有不同长度(即,数据被映射到的不同数目的相应频率载波)的几个数据片段32、33、34、35、36和37。帧结构29在随后的时隙中还包括附加的数据片段,由此所述附加的数据模式分别具有与分别在前的数据模式相同的长度和频率载波数目。例如,数据模式32’、32”、32””和32””具有与第一数据模式32相同的长度。数据模式33’、33”、33”’和33””具有与数据片段33相同的长度。换句话说,所述附加的数据模式具有与信令模式31之后的第一时隙中的几个数据模式32、33、34、35、36和37相同的频率维度结构。因而,如果接收装置83例如调谐到传输带宽的一部分38以便接收数据模式35,则在下一帧以前可以正确地接收与数据模式35具有相同长度的所有在时间上位于后面的数据模式35’、35”和35”’。
如上所述,帧形成部件59可以一个接一个地(逐时隙地)形成延伸在整个传输带宽24上的数据模式的相应行列。例如,数据模式32、33、34、35、36、37将由帧形成部件59形成,并且然后从频域变换到时域。之后,数据模式32’、33’、34’、35’、36’、37’将由帧形成部件59形成,并且然后从频域变换到时域。之后,数据模式32”、33”、34”、35”、36”、37”将由帧形成部件59形成,并且然后从频域变换到时域,以此类推。从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由单独的部件(例如频率到时间变换部件60)完成,其中在从频域到时域的变换期间数据被映射到频率载波上。
根据本发明,包含于本发明的帧结构的数据模式中的数据包括使得在接收器(诸如本发明的接收装置83)中能够按正确的(例如原始的)时间顺序将相应内容数据排序的排序信息(或排序数据)。每个帧还可以包括使得能够识别数据模式中的相应内容数据属于哪一个相应数据流的识别信息。图4和7示出接收器调谐位置38的示例,即本发明的接收装置83为了在调谐位置的带宽中接收信令模式和数据模式可以被调谐到的传输带宽的所选择部分的示例。因而,例如,分配在图4和7中的接收器调谐位置38内的数据模式35、35’、35”、35”’和35””全部由接收装置83接收并且可以被对应地再现。在包含于数据模式35、35’、35”、35”’、35””中的内容数据全部是相同数据流的部分的情况下,接收装置将基于排序信息处理该数据,并且将能够以正确的时间顺序输出所述数据流。但是,在如下进一步所述的调谐带宽被限制到例如8MHz或7.61MHz的情况下,不可能用如例如对于特定应用(诸如互联网访问)所需的更大的带宽来发送数据流,因为接收器带宽也受限。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通过提供定义的排序信息(以及识别信息),使得能够以较高数据率或比特率传输属于数据流的数据。因此,属于特定数据流的内容数据可以在本发明的帧29、29’的数据模式内以帧内的任何可用的频率或时间分配进行发送。例如,参照分别如图4和7所示的帧结构29或29’,属于特定数据流的内容数据可以被包括在数据模式33’、35”和36’内。借助于分别分配的排序信息和识别信息,接收装置83于是将能够识别内容数据属于相同的数据流,并且将能够将内容数据重新排序成原始的时间顺序,以使得可以按照预期再现该数据流。但是,为了能够接收分布在各个数据模式中的内容数据,调谐器(诸如实现在接收装置83的接收部件65中的调谐器)需要能够接收较大的带宽,或者在调谐器具有有限带宽的情况下接收装置83需要包括不止单个调谐器,例如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调谐器。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每一个调谐器需要存在图15所示的用于接收装置83的处理结构,由此可以为所有不同的调谐器提供单个接口部件64,或者每一个调谐器可以具有明确分配的接口部件。图24示出了本发明的帧结构29的示意示例,其中在帧结构29内的各个时间和频率位置中,即在不同的频带以及在不同的或重叠的或至少部分重叠的时隙中,发送内容数据107、108、109。在接收装置83具有几个调谐器(诸如第一、第二、第三或更多调谐器)的情况下,每一个调谐器可以被调谐到每一个内容数据107、108、109被发送的特定频率带宽,并且在必要的处理之后,分配给相应内容数据107、108和109的识别信息或数据可以用于识别内容数据属于相同的数据流,以及排序信息可以用于将内容数据重新排序成相同数据流内的原始的时间顺序。识别内容数据属于哪一个数据流的识别信息可以被包括在数据模式或第一信令数据中。使得能够将数据流的内容数据排序成正确的时间顺序的排序信息被包括在数据模式中。如图24所示,内容数据107、108和109具有相应的不同的频率带宽、不同的频率分配以及不同的持续时间和帧结构29内的不同的时间位置,但是可以在接收装置83中基于识别信息和排序信息而被识别、分配并且重新排序。
如上所述,包含于根据本发明的帧结构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例如图4和图7的帧结构中所示的数据模式)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导频信号,由此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的每一个的长度可以等于最小数据模式长度或者是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倍数。可以例如以至少一个导频信号包括于帧的每个数据模式中的方式来设置该最小数据模式长度。可替换地,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任何其它合适数目的导频信号可以包括于一个最小数据模式长度中。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能有利的是,选择相当小的数据模式长度以便在分配数据模式以用于传输内容数据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能更有利的是,选择最小数据模式长度以使得仅仅单个或也许两个导频信号被包括于其内。但是,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可能的。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能有用的是,根据包含于整个帧中的导频信号的密度或数目来设置该最小数据模式长度。例如,在选择数据模式当中的导频信号以使得能够在接收侧实现良好且可靠的信道估计而不用失去(loosing)太多传输容量的情况下(通过将导频信号分配到数据模式的频率载波而不是数据)。例如,在多径效应或其它不利效应的出现使得需要提供相当高的数目(和所得密度)的导频信号的系统中,结果将通常是,导频信号(在频率和/或在时间方向上)更靠近在一起,使得只要单个导频信号包含于其中,最小数据模式长度就可以相当短。另一方面,在需要较低数目(和密度)的导频信号以便使得能够在接收侧进行可靠信道估计的系统的情况下,导频信号的频率和时间方向的间距可以比较大,以使得所得最小数据模式长度可以较长。通常,在时域中,在数据符号之间提供保护间隔或者数据符号包括保护间隔,以便应对多径效应或其它不利效应。因而,在数据符号间的保护间隔的长度与帧的数据模式中导频信号的密度之间可以存在相关性。保护间隔越长,数据模式当中需要的导频信号的数目通常越高,反之亦然。因而,可以根据保护间隔长度来设置帧的数据模式当中的导频信号密度和数目,以使得最小数据模式长度可以取决于保护间隔的长度。因此,可以在与保护间隔长度无关的信令数据中用信号通知该最小数据模式长度,例如为例如12个频率载波或任何其它合适数目的基本长度的倍数(如果在时间方向上的长度不固定,则在时间方向上类似)。因此,可以降低必要的信令。
提供用于确定帧内的数据模式的每一个的长度的最小数据模式长度降低了信令开销,因为必须只能通过参考该最小数据模式长度来将数据模式的长度从发送器传送到接收器。另一方面,帧内的数据模式的位置为接收器所知,因为整个传输带宽是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倍数。因而,频率对准(即在频域中的时间/频率网格中的频率位置)对于数据模式总是相同的,并且因此为接收器(诸如参考图15所示且说明的接收装置83)所知。此外,特别是在当导频信号形成导频信号模式且其中邻近的导频信号之间在频率和时间方向上具有规则间距的情况下,导频信号在时间/频率网格中的位置也为接收装置所知,以使得也不需要用信号通知它们。图16示出了时间/频率网格中的导频信号模式的示例。具体地说,图16示出了整个频率带宽的一部分,例如图4或图7所示的帧的数据部分,其中详细表示了时隙(垂直方向)和频率方向(水平方向)上的频率载波,每个时隙在频率到时间变换之后产生数据符号。在图16所示的示例中,在频率方向上导频信号的间距是12,即每个第12频率载波承载导频信号(所有其它的频率载波承载数据)。但是,如从图16中可以看出,“邻近的”导频信号在同一时隙中并不邻近,而是在相邻或紧紧邻近(immediately adjacent)的时隙中邻近。这使得在接收装置83中并且在时间方向上能够获得较好的信道估计。可替换地,在频率方向上邻近的导频信号可以被分配给相同的时隙,或者可以间隔一个、两个或任何其它合适数目的时隙。在时间方向上,邻近的导频信号(例如图16所示的)间隔4个时隙,即每个第4时隙承载导频信号。因此,所示示例中的邻近的导频信号位于相同的频率载波中。可替换地,在时间方向上“邻近的”导频信号可以位于紧紧邻近的频率载波中,或者间隔1、2、3或任何其它合适数目的频率载波。因而,在最小数据模式长度被设置为在频率方向上以及在时间方向上邻近的导频信号之间的间距的情况下,单个导频信号将包括在该最小数据模式长度内,其在频率方向上具有12个频率载波并且在时间方向上具有4个时隙。因而,最小数据模式包括48个导频信号(其对应于1/48的导频密度)。在图16中,指示了可能的数据模式的两个示例。第一数据模式具有对应于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长度,即包括48个频率载波,而第二数据模式包括3个最小数据模式长度或大小,即包括144个频率载波。一般来说,使用这样的具有时间和/或频率方向上的规则分布的导频模式或相似的导频模式确保了在接收装置83中更容易预测数据模式内的导频位置。
因此,在帧29、29’的一个时隙中的所有数据模式上,即在整个传输带宽上,导频信号可以按照规则的或不规则的模式被分散在具有数据的载波当中。此外,整个传输的每个第一和最后一个频率载波总是能够承载导频信号,以使得在时间方向上连续的导频存在于频率载波中。此外,在时间方向上附加的连续导频(即在时间方向上紧紧邻近的导频信号)可以存在于选择的频率载波中的数据模式的至少一些中。上面和下面对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定义和说明仅仅并且专门参考分散导频信号,而不是连续的导频信号。因此分散导频信号是以规则或不规则的模式布置在时间-频率网格中的导频信号,其中每个导频信号与其它导频信号隔离,即在时间和频率方向上不具有紧紧邻近的邻居。应当注意,在时间频率网格中一些分散导频信号与一些连续的导频信号重合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可能的。换句话说,连续的导频信号(在时间或频率方向上连续)可以存在于其中会存在规则或不规则模式的分散导频信号的时间-频率位置处。在图16中,示出了包括在时间方向上紧紧邻近的导频信号的连续导频信号的两个示例。第一连续导频信号位于第二数据模式的第4频率载波中。从图16可以看出,紧紧邻近的时隙中的每个频率载波承载导频信号以使得形成连续导频信号的行或序列。图16的示例所示的连续导频信号的第二行位于第二数据模式的第25频率载波中,并且在每个紧紧邻近的时隙中还包括导频信号。但是,在连续导频信号的此第二行或序列中,一些导频信号与分散导频信号重合,即一些连续导频信号位于规则导频信号模式的分散导频信号会位于的位置处。但是,对于在本申请中的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定义,仅仅那些包括作为连续导频信号的一部分但是处于分散导频信号会处于的位置中的导频信号的分散导频信号将被考虑并且是相关的。
数据模式中的导频信号可以例如由导频信号序列形成,所述导频信号序列可以是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质的任何类型的合适序列,例如伪噪声序列、PRBS(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等。导频信号序列可以例如在每个(频域)帧中都相同,或者一个导频信号可以用于整个传输带宽1或乃至整个介质带宽(或它的至少部分)。如果PRBS发生器用于发送装置82中,则对于每个频率载波都产生导频,但是仅仅使用针对导频信号的那些导频。在用于整个介质带宽的导频序列的情况下,PRBS发生器将在(虚拟)频率0MHz处被初始化仅仅一次,以使得导频信号序列是唯一的。可替换地,导频信号序列可以在频域中重复若干次,但是在相应传输带宽中应当是明确的(例如,该导频信号序列可以每200MHz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数字而进行重复)。
图15所示的接收装置83包括信道估计部件69,其被适配为基于在数据模式中接收的导频信号执行信道估计,并且为解映射部件70提供必要的信道估计信息。因而解映射部件70能够基于信道估计信息从(解交织的)频率载波中正确地解映射或解调该数据。
此外,如果每个数据模式在时间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长度,则这样确保了与接收装置83的调谐位置无关的恒定数目的数据符号(在时域中)。除此之外,使得数据模式长度等于最小数据模式长度或其倍数,可以对发送装置82的时间交织器63、63’、63”以及包含于接收装置83中的时间解交织器77进行更容易且更好的可预测调节。时间交织器63、63’、63”分别布置在数据帧形成部件54、54’、54”与帧形成部件59之间,并且被适配为对数据执行时间交织。接收装置83的时间解交织器77位于时间到频率变换部件68之后和解映射部件70之前(以及相关部件78之前),并且对应地执行时间解交织。具体地说,时间交织器63、63’、63”和时间解交织器77可以有利地实现为块交织器,其大小取决于在时间方向上的最小数据模式长度。有利地,块大小因此是在时间方向上的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倍数,即具有相同长度的数据模式的倍数(a multipleof the minimum data pattern length,i.e.of the data patterns having the same length)(例如,对于图16的示例为4倍)。
本发明提出的帧结构或模式29的灵活可变的数据模式结构可以例如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图14所示的本发明的发送装置82中:映射例如具有不同种类的数据和/或来自于不同源的数据的各种不同的数据流(如图14中的分支数据1、数据2、数据3和数据4可视化的)。因此分支数据1举例说明了高数据率或高比特率数据流,所述数据流的内容数据要在帧结构29、29’内的不同的频率和/或时间位置中发送。因此,数据流数据1的内容数据被提供给排序信息部件105,并且在其中进行处理,排序信息部件105被适配为产生排序信息(或排序数据)并且将所述排序信息添加到数据流的内容数据中。例如,排序信息部件105可以位于发送装置82中的基带处理的开始处。排序信息部件105产生的排序信息例如是指示内容数据在数据流内的时间顺序的排序信息,以便使得接收装置83能够在接收侧按原始或相应期望的顺序正确地重新排序或重新布置内容数据。排序信息是任何合适类型的时间信息,例如计数器或计时器信息等,其使得接收装置83能够将相应内容数据相对于特定数据流中的其它内容数据安排到正确的时间点。例如,排序信息部件105可以包括或者使用计数器或以发送装置82中所用的采样率(例如7/64微秒、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值)记时的时钟。因此,例如,排序信息可以包括在有关输入数据流的有关内容数据被处理的时刻的计数器的最低有效位。在内容数据如关于图17所述那样被布置在数据帧84中(在数据模式中)的情况下,排序信息或排序数据可以位于数据帧84的基带报头84a’中。因此,排序信息可以是基带报头84a’的输入流同步符(input stream synchronizer,ISSY)字段的部分。因此,输入流同步符字段可以包括输入流参考(ISCR)字段,其包括使得能够以正确的时间顺序对内容数据进行重新排序的排序信息。排序信息还可以位于内容数据的任何其它合适的位置处,例如数据帧的末尾。此外,提到的ISSY字段不必(must not)是基带报头84’的部分,而是可以位于内容数据中的其它地方,例如数据帧的末尾。然后,内容数据与产生的排序信息一起由图14所示的发送装置82的排序信息部件105分到两个(或更多)数据通路。每个数据通路包括缓冲部件106、106’,其中内容数据和排序信息被缓冲并且最终与来自于其它数据流(例如,分别为数据流2和4)的内容数据混合。然后,将所得的混合的内容数据和排序信息转发给相应调制部件58、58’。应当注意,数据分支数据2和数据4的数据流还可以按照与针对数据1描述的相同的方式包括与相关内容数据有关的相应排序信息。示为数据3的数据流的内容数据不与其它数据混合或复用,而是直接提供给调制部件58”。但是,可选地,还可以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将排序信息添加到数据流3的内容数据中,以便允许在接收装置中将内容重新排序到原始的时间顺序。一般来说,应当注意,数据帧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和调制)。在这种情况下,不必要提供第二信令数据(也不必提供信令报头),而是仅仅在每个数据帧中提供基带报头并且在每个数据帧中的某处提供所述排序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信令数据可以包括指向第一数据帧的指针,即有关第一数据模式所开始的频率载波的信息,之后,接收装置83将知道随后的数据帧位于何处,因为它们全部都具有相同的长度(在频率方向上)。此外,有可能将数据帧包括第二信令数据(具有识别信息)、排序信息和内容数据的实施方式与数据帧不包括第二信令信息但包括内容数据和排序信息的实施方式相结合。于是帧29、29’将包括这两个提到的类型的数据帧。参考发送装置82的示例,数据分支数据3可以例如被处理成第二种类的数据帧(即,没有第二信令数据),而数据分支数据1的数据(最后具有数据2和4)可以例如被处理成第一种类的数据帧(即,具有第二信令数据)。
在相应调制部件58、58’、58”中根据实施的调制方案(例如,QAM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调制)来调制每个分支的内容数据。在频率维度上形成数据帧的相应数据帧形成部件54、54’、54”中形成具有(已调制的)内容数据和第二信令数据的相应数据帧。因此,每个数据帧中的内容数据属于一个特定的数据流,但如所述的,几个数据帧可以包括来自于相同数据流的内容数据。因此,每个数据帧的第二信令数据包括识别该帧中的内容数据属于哪一个相应数据流的识别信息(或数据)。可以例如在包含于图14所示的发送装置82中的相应识别添加部件110和110’中将该识别信息添加到第二信令数据中。下面将参考例如图17和18进一步说明第二信令数据的其它内容。例如,该识别信息可以以物理层管道(PLP)识别信息的形式而包括于图17所示的相应数据帧84的信令报头84a中。如上所述,在没有第二信令数据的实施方式中,内容数据仍然可以被布置在数据帧中(最终具有所述基带报头),每个数据帧具有相同的长度、调制等,并且对准的数据模式的序列的所有数据帧的内容数据属于相同的数据流。在这种情况下,识别信息可以包括于第一信令模式中,例如形式是指示数据模式的对准序列中的第一数据帧的指针。
已经利用合适的调制对第二信令数据进行了调制,并且在相应的调制之前,已经由合适的(差错)编码方案对内容数据以及第二信令数据进行了编码。然后,在帧形成部件59中,例如由包含于帧形成部件59中的数据模式形成部件或由任何其它适当实现的模块、部件、单元等,将(从发送装置82内的合适源获得的)导频信号以及数据帧的具有排序信息和第二信令数据的相应内容数据布置在数据模式中。如所述的,例如通过信令模式形成部件或包含于帧形成部件59中的任何其它合适的单元、模块或元件,帧形成部件59还形成具有第一信令数据和导频信号(其由合适的导频信号产生模块提供给帧形成部件59)的信令模式。然后帧形成部件59形成具有帧结构29、29’的帧,帧结构29、29’具有信令模式和数据模式,如所述的。如所述的,帧形成部件59可以被实施在一个或几个模块中,或者还可以是其它的处理单元或模块的部分。此外,帧形成部件59可以被适配为在接连的时间段中一部分一部分地形成帧29,例如通过首先在延伸在整个传输带宽24上的第一时隙中形成信令模式31的序列,然后在延伸在整个传输带宽24上的第二时隙中形成数据模式32、33、34、35、36、37的序列,以此类推。然后在频率到时间变换部件60(其例如是逆快速傅里叶变换部件等)中将信令数据和内容数据以及相应导频信号(分开地且一个接一个地)从频域变换到时域并且映射到频率载波上。因此,应当注意,帧结构29、29’形成频率到时间变换的基础。整个传输带宽24的每一个时隙(帧结构29、29’的时间维度上的时间单位)的信令数据和内容数据以及导频信号被映射到频率载波上。换句话说,在每个时隙中的整个传输带宽24的所有模式总是被映射到必要数目的频率载波上。例如,图4的帧结构29的第一时隙(即,所有信令模式31)于是将产生信令符号,帧结构的第二时隙(即,所有数据模式32、33、34、35、36、37)于是将产生数据符号等等。然后将对应形成的时域符号(例如,OFDM符号)从频率到时间变换部件60提供给保护间隔添加部件57,保护间隔添加部件57将保护间隔添加到时域符号。如此形成的传输符号然后由发送部件61经由发送接口62发送,发送接口62例如是合适的天线、天线图案、缆线等。
如所述的,在频率载波分别为等距的且具有相同的带宽的情况下,各个数据模式中的至少一些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即不同数目的频率载波。可替换地,在频率方向上数据模式的数目可以与信令模式的数目相同,其中每个数据模式的长度(或带宽)可以与每个信令模式的长度相同,并且它们可以彼此对准(具有相同的频率方向结构)。可替换地,每个数据模式可能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数据模式的数目可能是信令模式的数目的倍数,同时仍然具有相同的频率结构和对准。因而,例如,2、3、4或更多数据模式将被对准到每一个信令模式。一般来说,在频率方向上数据模式的长度需要小于或最多等于接收器有效带宽,以使得在接收装置83中可以接收数据模式。此外,发送装置82可以被适配为(在频率和/或时间方向上)动态地改变数据模式结构(例如数据模式的长度和/或数目)。可替换地,数据模式的结构可以是固定的或不变的。
一般来说(对于这里描述的所有实施例),发送装置82可以被适配为仅当要发送(在时间方向上位于后面的)相应数据模式时,才产生并发送信令模式。换句话说,仅仅在发送数据的位置处的信令模式被产生。因此,如果接收器中可以重新排序并且通过对接收的部分进行重新排序可以获得一个完整的信令模式,则(在频率方向上)在数据模式上延伸的信令模式可以被切断(不发送)。可替换地,即使没有在时间方向上位于后面的数据模式要被发送,也可以发送信令模式。可以实施这两种可能性的任何类型的组合。
在发送装置82中,然后由相应的时间交织器63、63’、63”将来自于调制部件55的数据和来自于各个调制部件58、58’、58”的具有数据(和导频信号)的频率载波进行时间交织,并且然后在帧形成部件59中与导频信号组合成根据本发明的帧模式或结构29。然后由频率到时间变换部件60将形成的帧变换成时域符号并且将其提供给保护间隔添加部件57,保护间隔添加部件57将保护间隔添加到信令和数据符号。然后由发送部件61经由发送接口62发送如此形成的传输符号。
一般来说,本发明的帧结构可以是固定的或不变的,即,在时间方向上每个帧的延伸程度以及总带宽可以是固定的并且总是相同的。可替换地,帧结构还可以是灵活的,即,在时间方向上每个帧的延伸程度和/或总带宽可以是灵活的并且根据期望的应用不时地变化。例如,具有数据模式的时隙的数目可以被灵活地改变。因此,可以在信令模式的信令数据中将该改变用信号通知给接收装置。
在接收装置83中,接收的第一信令数据或第二信令数据中的识别信息或数据用来将内容数据分配在特定的原始数据流中,或将其分配到特定的原始数据流。因此,在接收装置83中,在对内容数据、排序数据以及最终识别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解映射部件70中执行的解映射、差错解码部件80中的最终差错解码等等)之后,在接收装置83中的如图25的示意框图所示的相应提取部件102、102’、102”和分配部件(包括滤波部件103、103’、103”和排序部件104)中处理内容数据、排序信息和识别信息。图25可视化了各个数据通路数据A、数据B和数据N。每一个数据通路旨在举例说明在相应的不同调谐带宽内接收的数据模式和内容数据。例如,数据通路A可以源自经由调谐器1(图24)接收的模式,数据通路数据B的数据模式可以由调谐器2(图24)接收,以及数据通路数据N的数据模式可以由调谐器3(图24)接收。换句话说,接收装置83包括被适配为同时接收总的传输带宽的不同部分的几个调谐器(或者具有大的接收调谐带宽的单个调谐器,与8MHz或7.61MHz的有限调谐带宽相比较而言大)。每一个数据通路数据A、数据B、数据N的数据分别提供给相应提取部件102、102’和102”,提取部件102、102’和102”被适配为(在上述提到的实施方式中)识别并提取接收的数据模式内的数据帧,其中一些数据帧不包括第二信令数据,不必要提供提取部件102、102’和102”(至少在接收的数据模式具有没有第二信令数据的数据帧的数据通路中不提供提取部件)。相应的随后的滤波器部件103、103’、103”被适配为评估识别信息(例如包含于数据帧的第二信令数据中的识别信息,或例如由被适配为评估第一信令数据的评估部件73提供的识别信息),以便识别通路数据A的接收的内容数据属于哪一个原始数据流。在滤波器部件103、103’、103”中,使用识别信息移除不属于相应想要和期望的数据流的内容数据。换句话说,从滤波器部件103、103’、103”,仅仅将属于分别想要和期望的数据流的内容数据转发给排序部件104,在排序部件104中,基于包含于数据帧中的排序信息将内容数据重新排列或者排序成原始的或分别期望的时间顺序。例如,在发送装置82的排序信息部件105使用时钟部件或计数器部件以便建立时间排序信息的情况下,排序部件104将包括以相同的采样率工作的相同的或相似的时钟部件或计数器部件。排序部件104还可以被适配为补偿不同数据通路数据A、数据B、数据N的不同的抖动、延迟等。因此,排序部件104中的计数器部件或时钟部件必须比排序信息部件105中的计数器部件或时钟部件慢足够的时间延迟或时间差,并且需要提供合适大小的缓冲器部件来处理这些时间延迟。
在接收装置83的起动阶段或初始化阶段期间,接收装置83调谐到总的频率带宽的任意频率部分。在缆线广播系统的非限制示例中,信令模式30可以例如具有7.61MHz或8MHz带宽(但是,必须理解,信令模式还可以具有任何其它的带宽,诸如4MHz、6MHz等)。因而,在起动阶段期间,接收装置83能够以原始或重新排序的顺序接收整个信令模式30,并且例如通过对接收的信令符号(或数据符号)的保护间隔执行保护间隔相关,或者通过使用任何其它合适的技术来获得时间同步而在时间同步部件66中执行时间同步。接收装置83还包括提到的分数(fractional)频率偏移检测部件67,其被适配为按频率载波间距的分数(fractions)来检测并计算接收信号的分数频率偏移(detection andcalculation of the fractional frequency of fset of the receivedsignals from fractions of the frequency carrier spacing),以便允许分数频率补偿。然后如此获得的分数频率偏移信息可以提供给包含于接收部件65中的调谐器,接收部件65然后执行分数频率补偿。分数频率补偿还可以通过其它合适的技术而得以完成。在时间到频率变换部件68(其例如为快速傅里叶变换部件等)中将接收的时域信号变换到频域之后,在接收的信令模式中的导频信号被用来在信道估计部件69中执行信道估计(通常是粗信道估计)和/或整数频率偏移计算。整数频率偏移计算是在整数频率偏移检测部件74中执行的,整数频率偏移检测部件74被适配为检测并计算接收的信号与原始频率结构的频率偏移,其中以频率载波间距的整数倍算出频率偏移(因而为整数频率偏移)。然后如此获得的整数频率偏移信息可以提供给包含于接收部件65中的调谐器,接收部件65然后执行整数频率补偿。整数频率补偿还可以通过其它合适的技术而得以完成。由于已经通过分数频率偏移检测部件67计算并补偿了分数频率偏移,因此可以实现完整的频率偏移补偿。在接收装置83的评估部件73中,评估接收的第一信令数据,例如获得接收的信令模式在帧中的位置以使得接收器可以自由且灵活地调谐到分别期望的频率位置,诸如图4所示的部分38。但是,为了在接收装置83的调谐位置与信令模式结构不匹配的情况下能够正确地评估信令模式31的第一信令数据,必须对接收的信令信号重新排序,这是在重构部件71中执行的,如所述的。图5示出了示意性示例中的该重新排序。在随后的信令模式的第一部分31”之前接收到在前信令模式的最后部分31’,此后重构部件71将部分31’放置在部分31”之后以便重构信令数据的原始序列,此后,在解映射部件72中从频率载波对应地解映射第一信令数据之后,在评估部件73中评估重新排序的信令模式。要记得每个信令模式31的内容是相同的,以使得这种重新排序是可能的。
通常,接收装置在接收器调谐到的完整的接收带宽上不提供平坦的频率响应。此外,传输系统通常面临在接收带宽窗口的边界处的增加的衰减。图6示出了典型的滤波器形状示例的示意性表示。可以看出,滤波器不是矩形的,以使得接收装置仅仅能够有效接收7.61MHz的带宽,而不是例如8MHz的带宽。结果是,在信令模式31具有与接收装置83的接收带宽相同的长度和带宽的情况下,接收装置83可能不能执行如参考图5描述的信令数据的重新排序,以使得一些信号丢失,并且在接收带宽的边界处不能被接收到。为了克服此问题及其它问题,并且为了确保接收装置83总是能够以原始次序接收一个完整的信令模式并且无须对接收的信令信号进行重新排序或重新排列,本发明可替换地或附加地提出使用具有与接收器带宽相比减小的长度(例如,7.61MHz或任何其它合适/所得的长度)的信令模式31a。
根据图7所示的示例,提出的是,使用具有接收器带宽的一半长度但是仍然具有相同的频率结构的信令模式31a。换句话说,一半长度的信令模式31a的相应两个(即,成对)与接收器带宽匹配且对准。因此,每对信令模式31a将具有相同的第一信令数据或几乎相同的第一信令数据,其包括信令模式31a在相应帧中的(变化的)位置。但是,关于其它对信令模式,在这些其它对中,由于它们具有帧内的相应不同的位置,因此除位置信息之外信令数据将是相同的。在具有8MHz的带宽或长度的接收装置83的上述示例中,信令模式31a于是将每个都具有4MHz的长度或带宽。因此,为了确保可以发送与以前相同量的第一信令数据,可能必需的是,在数据模式32、34、35、36和37之前且在信令模式31a之后的时隙中添加附加的半长度信令模式31b。附加的信令模式31b具有与信令模式31a相同的时间和频率布置/对准,但是包括附加的和与包含于信令模式31a中的信令信息不同的信令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接收装置83将能够完全地接收信令模式31a和31b,并且接收装置的重构部件71被适配为将信令模式31a和31b的第一信令数据组合为原始序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接收装置83中的重构部件71。
有利地,如果所有必需的第一信令数据都可以在半长度中发送并且不需要附加的信令模式31b,则还可以仅仅提供一个具有半长度信令模式31a的时隙。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信令模式31a包括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第一信令数据,并且每个接收的信令模式31a使得接收装置83能够总是调谐到并接收传输带宽的任何期望部分并且从而接收(一个或多个)期望数据模式。可替换地,甚至更多的半长度信令模式可以用在信令模式31b之后的随后时隙中。
一般应当注意(对于本发明所有实施例),数据模式和/或信令模式的长度(或带宽)可以被适配为,例如可以小于或最多等于接收装置83的有效接收带宽,例如接收带通滤波器的输出带宽,如上所述。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如果在时间方向上一个或多个信令模式31;31a、31b之后是具有相同的长度和帧内的位置的一个或多个附加的信令模式,则可能是有利的。例如,帧中的第一信令模式可以在随后的时隙中具有一个或多个附加的信令模式。因此附加的信令模式可以具有与第一信令模式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信令信息。因此,帧中的其它信令模式不需要具有附加的信令模式。一般来说,在帧内的每个频率位置中的信令模式的数目可以是变化的。例如,可以有利的是,在帧的每个频率位置中提供若干信令模式,考虑到凹口或其它干扰,这是必需的。可替换地或附加地,在帧内的每个频率位置中的信令模式的数目可以根据信令数据的量而变化。因此,例如,如果需要用信号通知的数据模式越多,则在时间方向上必需的信令模式就越多。因此,在时间方向上信令模式的长度可以是包含于该信令模式中的第一信令数据的部分。
在非限制的示例中,第一信令数据(例如,L1(层1)信令数据)和附加的导频(其用于整数频率同步和信道均衡)以及数据模式的发送和接收是基于OFDM的。在例如4MHz的块或模式中发送第一信令数据,但是可以使用任何其它合适的大小。唯一的必要条件是在调谐窗口内具有一个完整的信令模式,但是此条件可以通过使用具有较小尺寸的在时间方向上彼此接连的两个或更多个信令模式而得以实现,如参考图7所述的那样。因此,信令模式的最大带宽可以是例如代表本领域技术发展水平的调谐器的调谐窗口,即7.61MHz。在下面给出一些数值示例。在第一示例中,每个信令模式31;31a、31b正好覆盖4MHz,同时这对应于1792个OFDM频率载波,而OFDM符号的有用部分的持续时间TU为448μs。在第二示例中,每个信令模式覆盖7.61MHz(正好3409/448μs),同时这对应于3409个OFDM载波,而OFDM符号的有用部分的持续时间TU为448μs。
根据第一方面,导频信号被映射到信令模式31a的每个第m频率载波17,如图9示意性地所示的(m为>1的整数)。但是,必须清楚,此可能性同样地适用于图4所示的信令模式31,或者一般适用于任何合适长度(例如4MHz、6MHz、7.61MHz、8MHz等)的信令模式。承载导频信号的频率载波之间的频率载波16承载信令数据。第一信令数据到频率载波16的映射以及导频信号17到每个第m频率载波的映射是由频率到时间变换部件60执行的,并且导频和第一信令数据在信令模式中的布置是由包含于如图14所示的发送装置82中的帧形成部件59执行的。一般来说,如上所述,导频信号形成导频信号序列。因此,例如通过调制方案对照彼此来调制导频,所述调制方案可以为差分的,诸如但不限于D-BPSK(差分二进制相移键控)。该导频序列例如是通过PRBS(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寄存器,例如2^23-1)获得的。甚至对于多径信道,m的重复率应当允许在接收侧(诸如如图15所示的本发明的接收装置83)的明确的D-BPSK解码。对于4MHz的信令模式,重复率m例如为6、12、24、...。6、12、24...为3408(==4MHz信令模式中的频率载波数)的除数。在此示例中,有利的重复值为m=6。换句话说,每个第m频率载波承载甚至横跨邻近信令模式的导频信号,即重复率是指所有的信令模式并且甚至在模式间都满足,而不仅在模式内满足。此示例中每7.61MHz信令模式产生3408/6个导频信号。但是,根据信令模式的相应长度和/或其它因素,除了上述示例之外的其它重复值可以是有利的。在(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还承载映射到具有数据的频率载波之间的一些频率载波上的导频信号的情况下,由此可以有利的是,导频信号被映射到在与导频信号所映射到的信令模式中的频率载波对应的位置中的数据模式的频率载波上。因此,导频信号在(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中的密度不需要与导频信号在(一个或多个)信令模式中的密度一样高。例如,如果导频信号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信令模式中的每个第m频率载波上(m是>1的整数),则导频信号可以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的每个第n频率载波上,由此n是>1的整数并且是m的整数倍。作为有利的示例,如果m=6,则n=12(或者24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数字)。(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中的导频信号还可以形成导频信号序列,如对于(一个或多个)信令模式说明的那样。
关于信令模式和数据模式的导频信号序列(其例如是PN序列)的创建,存在两个选项:
·选项1:每个帧中的每个信令模式承载不同的导频信号序列。在上述示例中,PRBS寄存器的初始化对准到发送频率。3408/6个导频位于7.61MHz的每个频率块内。分开计算每个7.61MHz块的导频信号序列。这允许在接收器侧的存储高效的实施方式。
·选项2:对于包含于完整的传输带宽乃至介质带宽中的所有信令模式应用一次导频信号序列。接收器(例如,接收装置83)将该已知序列存储在例如存储部件中,或者在合适的导频序列产生部件中产生它,并且提取对应于它的当前调谐位置的频率块,所述导频序列产生部件可以是整数频率偏移检测部件74的部分,或者可以在整数频率偏移检测部件74的外部。
如图14所示,信令模式的导频信号提供给帧形成部件59,帧形成部件59根据本发明将信令数据与导频信号组合为信令模式。因此,例如在发送装置82内通过合适的导频信号产生部件(诸如但是不限于PRBS)产生信令数据的导频信号。然后,生成的序列例如通过诸如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方案或差分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方案或任何其它的调制方案来调制,此后,调制的导频信号序列提供给帧形成部件59。如所述的,帧形成部件59将导频信号和信令数据组合成信令模式。因此,例如通过差错编码(如所述的)以及调制以合适的方式处理信令数据,所述调制诸如但是不限于16QAM调制方案。作为附加的可能性,包括信令数据和导频信号的信令模式在帧形成部件59之后能够在对应的加扰部件中经受加扰,所述加扰部件被适配为用合适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寄存器产生的另一PRBS对信令模式中的导频信号进行加扰。这种可能性可以应用于以上选项1以及选项2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实施方式。信令模式的加扰可以是例如逐帧完成的,或者可以是在整个传输带宽乃至整个介质带宽上执行的,如上所述。在导频信号序列被用在整个介质带宽上(诸如上面选项2所述的)或者用于信令模式的加扰的情况下,能够例如由合适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寄存器产生这样的导频信号序列,所述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寄存器在0MHz(虚拟)频率直至介质带宽的上界(upper order)初始化该序列,所述介质带宽的上界根据实施方式可以例如是862MHz或乃至更高。然后加扰的信令模式被提供给频率到时间变换部件60并且进一步受处理。
信令模式内的所有其它载波16用于发送L1信令数据。在所描述的示例中,每个信令模式中的信令数据的开始总是对准到7.61MHz(或4MHz或8MH z等)结构,即它总是起始于7.61MHz(或4MHz或8MHz等)的倍数。每个7.61MHz(或4MHz或8MHz等)信令模式可以承载完全相同的信息,因为这些导频信号序列或该导频信号序列向接收装置83给出有关相应信令模式在每个帧中的位置的信息。可替换地,每个信令模式可以附加地包括该信令模式在帧中的位置。此外,为了降低输出的时域信号的峰值对平均功率比,可以在发送器中通过唯一的加扰序列来对每个信令模式的信令数据加扰,所述加扰序列可以是借助于信令模式数目获得的。
在接收装置83中,(于在时间到频率变换部件68中将接收的时域符号进行时间到频率的变换之后)在整数频率偏移检测部件74中使用包含于信令模式31;31a、31b中的导频信号来检测整数频率偏移,其结果然后在接收装置83中用于在频域中执行整数频率偏移补偿。更具体地说,在包含于整数频率偏移检测部件74中的解调部件75(其例如执行D-BPSK解调)中,对包含于接收频率范围内的信令模式中的导频信号(其例如是D-BPSK调制的)(最后在解扰之后)进行解调。在导频信号的差分调制(例如,D-BPSK)的情况下,不需要对导频进行信道估计,因为信道的相对短的回波导致频率方向上非常缓慢的变化。然后,包含于整数频率偏移检测部件74中的相关部件76执行所解调的导频信号(导频信号序列)与所存储或产生的(期望的)导频信号序列(例如PRBS序列)的相关,以便对准在准确的频率偏移。利用在信令模式开始时期望的PRBS序列(可以在接收器侧的表中列出)来完成该相关。如果在接收的符号内找到该序列,则获得同步峰值以使得接收装置83知道准确的频率偏移并且可以补偿它。更具体地说,所获得的整数频率偏移可以提供给并且用于重构部件71和解映射部件72中,以正确地对第一信令数据进行解调,并且提供给并且用于信道估计部件69中,以便执行信道估计并因此执行均衡。此外,检测同步峰值使得能够检测帧的开始。
例如在时间同步部件66和分数频率偏移检测部件67中采用使用接收的信令符号和/或数据符号(参看图13,示出了具有信令符号、数据符号和保护间隔的帧的时域表示)的保护间隔的保护间隔相关来对接收的时域符号在时域中进行必要的时间同步以及分数频率偏移检测和补偿。时间同步可以可替换地通过执行接收的时域符号与接收器产生的时域符号之间的绝对值的相关来完成,其中仅导频信号被调制。接收的符号和接收器产生的符号的相关中的峰值允许准确的时间同步。
根据图10示意性地所示的第二方面,每个信令模式31a(或信令模式31)包括至少一个导频带18、19,导频带18、19包括映射在导频带18、19的频率载波20、21上的导频信号。导频带18、19分别包括导频信号映射在其上的若干紧紧邻近的频率载波。导频带18、19可以均具有相同数目的频率载波或不同数目的频率载波。因此,每个信令模式31a可以在它的开始或在它的末尾处(在频率方向上)包括导频带18、19。可替换地,每个信令模式可以在每个边界处(即,在所述模式的开始和末尾)包括导频带18、19。上面关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做出的所有其它陈述和定义同样应用于第二方面,包括选项1和选项2。必须理解,可以组合第一和第二方面,即每个信令模式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至少一个导频带18、19以及映射在每个第m频率载波12上的导频信号。
在所述的本发明的两个方面中,在每个信令模式中具有导频信号的频率载波数目与具有第一信令数据的频率载波数目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可变的,并且经受相应信令和偏移补偿要求的影响。
如图11示意地所示的那样,发送装置82可以使得总的传输带宽的某些区域22、23为空白(blank)(凹陷),以避免从缆线网络到其它服务(例如航空无线电)的干扰。因此,可以不调制频谱的一些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应该调制信令模式31;31a、31b内的受影响的频率载波。因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同步非常强,所以这不影响通过D-BPSK调制的导频所得到的频率同步性能。第一信令数据的缺失部分通过第一信令数据(帧中的每个信令模式31;31a、31b包括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第一信令数据)的重复(例如通过组合来自于两个邻近的信令模式的部分,如图11所示),并且最后通过由包含于发送装置82中的差错编码部件56添加到信令模式中的强差错保护而得以恢复。在传输带宽的边缘处的第一信令数据的缺失部分应当被当做是非常宽的凹口。
处理凹口或其它问题的可替换或附加的可能性可以是将信令模式31;31a、31b细分为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并且逐帧反转(帧的)每个信令模式中的该两个或更多个部分的序列。例如,如果帧中的第一信令模式被细分为第一部分和(随后的)第二部分,则在紧接着的下一帧中的(对应的)第一信令模式将在开始处具有第二部分以及随后具有第一信令部分,即反转的序列。因而,如果例如第二部分被凹陷或以其他方式被干扰,则接收器将必须等待其中可以没有问题地接收第二部分的下一帧(因为随后的第一部分将被干扰)。
信令模式31;31a、31b到接收侧的不同调谐带宽的适配可以例如通过改变信令模式中的频率载波的距离而得以完成。可替换地,例如通过不对相应频率载波进行调制,可以保持频率载波距离恒定并且切掉传输带宽的边缘处的信令模式的部分,如图12示意地所示的那样,图12示出了具有4MHz信令模式的方案到6MHz调谐带宽的适配,因而使得能够接收具有高达6MHz的长度的数据模式。
最后,每个信令模式31;31a、31b可以附加地在每个模式的开始和末尾处包括保护带。可替换地,在一些应用中,可能有利的是,仅仅每个帧中的第一信令模式(在图4的示例中为位置39处的信令模式)可以包括仅仅在该模式开始处的保护带,并且每个帧中的最后一个信令模式可以包括仅仅在该模式的末尾处的保护带。可替换地,在一些应用中,仅仅每个帧中的第一信令模式(在图4的示例中为位置39处的信令模式)可以包括在该模式的开始和末尾处的保护带,并且每个帧中的最后一个信令模式可以包括在该模式的开始和末尾处的保护带。包含在一些或所有信令模式中的保护带的长度可以例如小于或最多等于接收装置可以处理的最大频率偏移。在提到的8MHz的接收器带宽的示例中,保护带可以例如具有250到500kHz的长度或任何其它合适的长度。同样,包含于信令模式中的每一个保护带的长度可以至少为由于如参考图6描述的滤波器特性而导致的在接收装置中没有接收到的载波的长度。
例如,在总的传输带宽为8MHz的倍数(4nk模式:k为1024个载波/样本的傅里叶窗口尺寸,n=1,2,3,4……)并且每个信令模式具有4MHz的长度的OFDM系统中,对于每个信令模式的开始和末尾处的每个保护带的长度的建议将是343个频率载波(其为每个4nk模式中每个帧的开始和末尾处的数据模式中未使用的载波的数目)。每个信令模式中可用的载波的最终数目将是3584/2-2×343=1106个载波。但是,必须理解,这些数目仅仅用作示例而不意指在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因此,包含于信令模式中的每一个保护带的长度可以至少为由于如参考图6描述的滤波器特性而导致的在接收装置中没有接收到的载波的长度,以使得每个信令模式中的信令数据的长度等于(或可以小于)接收器有效带宽。应当注意,如果存在附加的信令模式31b,则它们将具有与信令模式31a相同的保护带。附加地或可替换地,每个数据模式可以在每个模式的开始和末尾处包括具有不使用的载波的保护带。可替换地,在一些应用中,仅仅在频率方向上的每个帧中的相应的第一数据模式(在图10和图13的示例中为数据模式32、32’、32”、32”’、32””)可以包括仅仅处于数据模式的开始处的保护带,并且在频率方向上每个帧中的最后的数据模式(在图4和图7的示例中为数据模式37、37’、37”、37”’、37””)可以包括处于数据模式的末尾的保护带。因此,如果信令模式包括保护带,则数据模式的保护带的长度可以例如与信令模式的保护带的长度相同。
如上所述,包含于信令模式31、31a和/或31b(或根据本发明的其它信令模式)中的第一信令数据包括物理层信息,其使得根据本发明的接收装置83能够获得关于帧结构的知识并且对期望的数据模式进行接收并解码。作为非限制的示例,第一信令数据可以包括各种参数,诸如总的或整个传输带宽、相应信令模式在帧内的位置、信令模式的保护带长度、数据模式的保护带长度、建立超帧的帧的数目、超帧内的现存帧的数目、总的帧带宽的频率维度上的数据模式的数目、帧的时间维度上的附加数据模式的数目和/或每个帧中的每个数据模式的单独的信令数据。因此,相应信令模式在帧内的位置可以例如指示信令模式相对于总带宽的分段的位置。例如,在图4的情况下,第一信令数据包括信令模式是位于第一片段(例如,第一8MHz片段)还是第二片段等中的指示。在具有带宽分段(segmentation)的一半长度的信令模式的情况下,如例如参考图7说明的那样,每对邻近的信令模式于是具有相同的位置信息。在任何情况下,接收装置将能够使用此位置信息调谐到随后的帧中的期望频带。单独的(第一)信令数据是单独为存在于帧中的每个数据模式而提供的分离的数据块,并且可以包括各种参数,诸如数据模式的第一频率载波、分配给数据模式的频率载波的数目(或按频率方向上的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倍数计的数据模式的长度)、用于数据模式的调制(还可以包括于嵌入在数据模式中的信令数据中)、用于数据模式的差错保护码(还可以包括于嵌入在数据模式中的信令数据中)、对于数据模式的时间交织器的利用(usage)、数据模式中频率凹口(数据模式中不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载波)的数目、频率凹口的位置和/或频率凹口的宽度。发送装置82的变换部件60被适配为将对应的第一信令数据映射在每个信令模式的频率载波上。接收装置83的评估部件73被适配为评估接收的信令数据并且使用或者转发包含于第一信令数据中的信息,以在接收装置83内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第一信令数据包括用于帧中存在的每个数据模式的所提到的单独的信令信息的情况下,信令模式的结构支持每帧在频率方向上的最大有限数目的数据模式,以便将每个信令模式的尺寸限制到最大尺寸。因而,尽管每个帧在频率方向上的数据模式的数目可以动态且灵活地改变,但是这仅仅在某个最大数目的数据模式内才成立。每个帧的在时间方向上的附加的数据模式分别与先前的数据模式对准,如上所述。因而,每个附加的随后的数据模式具有与先前的数据模式相同的位置、长度、调制等,以使得先前的数据模式的信令数据对于随后的数据模式同样有效。因此,每个帧的在时间方向上的附加的数据模式的数目可以是固定的或灵活的,并且此信息还可以包括于信令数据中。相似地,信令模式的结构可以仅仅支持每个数据模式中最大有限数目的频率凹口。
可替换地或附加地,为了克服信令模式31的部分可能不能够被接收装置83接收的问题,发送装置82可以可选地包括差错编码部件56,其布置在调制部件55之前并且被适配为将某种差错编码、冗余(诸如重复编码、循环冗余编码等)添加到第一信令数据中。附加的差错编码将使得发送装置82能够以与训练模式30相同的长度来使用信令模式31(如图4所示),因为接收装置83例如通过重构部件71能够执行某种检错和/或纠错,以便重构原始信令模式。
对于提到的在OFDM系统中具有4MHz的长度并且对准到8MHz的片段的信令模式的示例,在下面描述信令结构的特定(非限制)示例。对于448μs的OFDM符号持续时间,由3408个OFDM子载波建立每个7.61MHz块。如果对信令符号内的每个第6OFDM载波使用频域导频,则剩下2840个OFDM载波用于发送每个信令OFDM符号内的L1信令数据。这些OFDM载波可以例如由16QAM调制,从而在L1信令内产生总计11360个可发送的比特。可发送的比特的一部分必须用于纠错的目的,例如用于LDPC或Reed Solomon码。然后剩下的净比特用于信令,例如以下表格所描述的那样。
GI长度 |
帧编号 |
总带宽 |
数据片的总数 |
L1子信令表号 |
子列表(sub-tabled)数据片的数目 |
对数据片循环{ |
数据片号 |
调谐位置 |
开始子载波频率 |
每片的子载波数目 |
功率减小 |
时间交织器深度 |
凹口指示符 |
PSI/SI再处理 |
凹口数目 |
}结束数据片循环 |
对凹口的循环{ |
凹口的开始载波 |
凹口宽度 |
}结束凹口循环 |
保留比特 |
CRC_32 |
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上表中提到的信令数据的参数:
GI长度:
定义所使用的保护间隔的长度
帧编号:
随着每帧(即每个信令符号)增加的计数器
总带宽:
所使用的信道的完整的传输带宽
数据片的总数:
该参数指示所使用的信道中的数据片(即数据模式)的总数
L1子信令表号:
信令数据内的子信令表的编号
子列表数据片的数目:
在该L1信令表内指示的数据片的数目
数据片号:
当前数据片的编号
调谐位置:
该参数指示调谐带宽的位置(频率)(例如,调谐带宽的中心频率、开始频率等)
开始子载波频率:
数据片(例如,以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整数倍计)的开始频率,例如以绝对载波号或相对于调谐位置计
每片的子载波数目:
每个数据片(例如,以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整数倍计)的子载波数目,或者作为最后的载波号或相对于调谐位置
功率减小:
该字段指示数据字段的功率电平(例如,全功率、减小3dB、6dB的功率、等)
时间交织器深度:
当前数据片内的时间交织深度
凹口指示符:
该参数指示相邻凹口的存在
PSI/SI再处理:
表示在发送器中是否已经对当前数据片执行了PSI/SI再处理凹口数目:
当前数据片内的凹口数目
凹口的开始载波:
凹口(例如,以最小数据模式长度的整数倍计)的开始位置,例如以绝对载波号计
凹口宽度:
凹口的宽度
保留比特:
供将来使用的保留比特
CRC_32:
L1信令块的32位CRC编码
为了确保在接收装置83中甚至更好地接收信令模式,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优化接收装置83的调谐位置。在图4和图7所示的示例中,通过以下方式将接收器调谐到传输带宽的部分38:将部分38置于要接收的数据模式的频率带宽的中心。可替换地,接收装置83可以被调谐以使得通过放置部分38使得接收信令模式31的最大部分,同时仍然完全接收期望的数据模式来优化信令模式31的接收。可替换地,相应数据模式的长度与相应信令模式31的长度的差不可以多于某个百分比(例如10%)。这种解决方案的示例可以在图8中找到。数据模式42、43、44和45之间的边界(在频率方向上)不会偏离信令模式31之间的边界多于某个百分比,诸如(但是不限于)10%。于是该小的百分比能通过上述信令模式31中的附加差错编码而得以校正。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帧47的示例的时域表示。在发送装置82中,在帧形成部件59中产生帧模式或结构之后,由频率到时间变换部件60将频域帧模式变换到时域。所得时域帧的示例现在示出在图13中,并且包括保护间隔49、信令符号50、另一保护间隔51和若干数据符号52,数据符号52分别由保护间隔53隔开。虽然在时域中仅仅存在单个信令符号的情况对应于图4所示的示例,其中在频域帧结构中仅仅存在具有信令模式的单个时隙,但是图7的具有两个时隙(分别具有信令模式31a和31b)的示例将导致在时域中存在两个信令模式,这两个信令模式最终由保护间隔隔开。保护间隔可以例如是相应符号的有用部分的循环延伸。在OFDM系统的示例中,信令符号和数据符号(包括它们最后提供的保护带)可以分别具有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然后,将时域帧转发给发送部件61,发送部件61根据使用的多载波系统处理时域信号,例如通过将该信号上变频到期望的传输频率。然后,经由发送接口62发送传输信号,发送接口62可以是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诸如天线等。如上所述,信令模式之前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训练模式,其将导致在时域中在信令符号之前存在训练符号。
图13进一步示出了相应数目的帧可以组合成超帧。每个超帧的帧的数目(即在时间方向上每个超帧的长度)可以是固定的,或者可以变化。因此,可能存在超帧可以被动态设置到的最大长度。此外,可能有利的是,超帧中的每个帧的信令模式中的信令数据是相同的并且信令数据的变化仅仅发生在超帧之间。换句话说,调制、编码、数据模式的数目等在超帧的每个帧中将是相同的,但是然后在随后的超帧中可以不同。例如,广播系统中的超帧的长度可以较长,因为信令数据可能不经常改变,而在交互式系统中,超帧长度可以较短,因为可以基于从接收器到发送器的反馈来进行发送和接收的优化。如所述的,在每个帧中,训练符号可以在每个信令符号之前。
之前已经说明了发送装置82的元件和功能,在图14中示出其框图。必须理解,发送装置82的实际实施将包含相应系统中发送装置的实际操作所需的附加元件和功能。在图14中,仅仅示出了说明和理解本发明所需的元件和部件。对于接收装置83同样如此,接收装置83的框图示出在图15中。图15仅仅示出了理解本发明所需的元件和功能。附加元件对于接收装置83的实际操作将是必需的。必须进一步理解,发送装置82以及接收装置83的元件和功能可以被实施在被适配为执行本发明所描述和要求保护的功能的任何类型的设备、装置、系统等等中。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数据模式(诸如分别具有如图4和图7所示的帧结构29和29′的帧中的数据模式)中的数据被布置在数据帧中,其中每个数据帧包括第二信令数据和内容数据。因此,第二信令数据是具有相应数据帧的内容数据的各个参数的信令数据,所述参数诸如但是不限于用于数据帧中的内容数据的调制、用于数据帧中的内容数据的差错保护码、具有对于接收装置的内容数据是否包括并且数据帧是否预期用于该接收装置的信息的连接识别(connection identification withinformation for the receiving apparatus if the content datacomprise and the data frame are intended for the receivingapparatus or not)、等等。
如图17所示,本发明的数据帧84可以在报头84a中包括第二信令数据,(在时间方向上)其后面是内容数据84b。也就是说,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由如图14所示的发送装置82的数据帧形成部件54、54′、54″形成的数据帧84。
图18示意地示出了如何将几个数据帧分配给并且插入到具有相同的频率分配并且在时间维度上邻近的数据模式中,所述数据模式诸如分别具有图4和图7所示的帧结构29和29’的帧的数据模式34、34’、34”、34”’和34””。如图18所示,将分别具有不同长度(和/或不同的数据和/或信令内容和/或不同的调制和/或不同的编码)的几个数据帧85、85’、85”和85”’以完全独立和灵活的方式分配给数据模式34、34’、34”、34”’和34””。换句话说,数据帧85、85’、85”和85”’的长度(频率载波数目)完全独立于数据模式34、34’、34”、34”’和34””的长度(频率载波数目),并且数据帧85、85’、85”和85”’彼此接连地布置在数据模式34、34’、34”、34”’和34””中。因而,数据帧的结构一般完全独立于总的帧结构(例如,具有帧结构29和29’的帧)。但是,数据模式34’、34”、34”’和34””的频率结构,即第一频率载波和最后一个频率载波,也是数据帧85、85’、85”和85”’的频率结构。因而,具有相同的频率分配并且在时间维度上彼此邻近的数据模式形成一种数据帧的容器,数据帧可以完全自由且独立地被插入到该容器中。应当注意,为了清楚,图18示出了未受时间和/或频率交织的数据帧85、85’、85”和85”’。在实际实现中,数据帧85、85’、85”和85”’将以时间和/或频率交织形式被插入数据模式34、34’、34”、34”’和34””中。
包含于每一个数据帧85、85’、85”、85”’的每个报头85a、85a’、85a”和85a”’中的第二信令数据包含相应数据帧的单独的第二信令数据。换句话说,包含于报头85a、85a’、85a”和85a”’中的第二信令数据至少部分彼此不同。每个数据帧85、85’、85”和85”’的长度可以或者在帧的第二信令数据中或者在第一信令数据中用信号通知,如上所述。如上所述,第二信令数据可以包括相应数据帧中内容数据的调制、相应数据帧中内容数据的(差错)编码。根据期望的实施方式,附加或可替换的信令内容(诸如上述的识别相应数据帧的内容数据属于哪一个相应数据流的识别信息)也可以包含于第二信令数据中。例如,第二信令数据可以(隐含地或明确地)包括数据帧中的内容数据的长度的某种指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调制和编码相同,则内容数据的长度也相同。因而,在随后的数据帧中的内容数据的调制和编码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可能不必要再次(在随后的数据帧的报头中)用信号通知相同的调制和编码,而是仅仅指示调制和编码与之前的相同。可替换地,如下实施方式可以是可能的:如果调制和编码相对于先前的数据帧没有变化,则可以省略随后的数据帧的报头。
每个数据帧85、85’、85”、85”’的第二信令数据有利地包括同步序列(诸如伪噪声序列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序列),其用在接收装置83的相关部件78中以执行相关从而检测每个报头85a、85a’、85a”’的开始。由于符号同步已经发生(例如通过多载波解调实现),因此在相关部件78中执行的相关的结果使得解映射部件70能够正确地对第二信令数据和相应数据帧进行解映射和解调。在实施方式示例中,第二信令数据被布置在符号中,并且每一个符号包括同步序列的一部分(每个符号包括许多比特)。例如,每个符号的最高有效位(或多个最高有效位,例如2、3或4个等比特)包括所述同步序列的该部分。例如,在第二信令数据是16-QAM调制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所得16-QAM符号分别包括4个比特,包含于每一个报头85a、85a’、85a”、85a”’中的每一个QAM符号的最高有效位可以包括同步序列的一部分(一个比特)。代替(一个或多个)最高有效位,可以使用另一比特或其它比特。同步序列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合适的序列,例如pn、PRBS或任何其它序列。
图19更详细地示出了发送装置82的一部分的示例。因此,在编码部件86中对第二信令数据进行编码,然后在调制部件87中例如通过QAM、QPSK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调制,此后,将调制的且编码的第二信令数据提供给数据帧形成部件54或54’或54”。在编码部件88(其例如是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器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编码器)中对内容数据进行编码,然后由比特交织器89对其交织,之后在调制部件58、58’、58”(其例如是QAM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编码器)中对其进行调制。然后将编码后的交织的且调制的内容数据提供给数据帧形成部件54(或54’或54”)。然后数据帧形成部件54、54’、54”形成相应数据帧,如参考图17和18所述的那样。因此,由编码部件88对于每个数据帧中的内容数据执行的编码的块大小可以对于每个数据帧而变化,因而允许对于数据帧的变化的鲁棒级别。分别在数据帧的相应报头的第二信令数据中用信号通知在编码部件88中执行的编码以及在调制部件90中执行的调制。调制部件87对第二信令数据执行的调制例如是16QAM调制(如参考图20更详细描述的那样)或QPSK调制(如参考图21更详细描述的那样),但是可以使用任何其它鲁棒的调制。
图20示出了产生具有第二信令数据的报头的更详细的实施方式的第一示例。在示出的示例中,调制部件87对第二信令数据执行16QAM调制。因而,QAM符号具有4个比特。每一个符号中的最高有效位用于伪噪声序列(pn序列)的一部分。每个QAM符号的其它三个比特承载信令数据的有效净荷,诸如内容数据的(差错)编码、内容数据的调制和/或连接识别。例如,调制信息包括于3个比特内,连接识别包括于8个比特内,以及编码信息包括于4个比特内,这样产生用于第二信令数据的15比特的有效净荷。在重复器91中重复这些15个比特例如3次。然后,在编码部件86(例如是Reed Solomon编码部件)中对第二信令数据进行编码,然后将其提供给调制部件87。因此调制部件87输出45个符号(伪噪声序列具有45比特的长度,每一个比特用作45个符号的每一个的最高有效位)。但是,必须注意,给出的数字仅仅是示例,并且可以根据相应实施方式而变化。
图21示出了产生具有第二信令数据的数据帧报头的更详细的实施方式的第二示例。与图20的同步序列被插入到第二信令数据中的第一示例相反,这个第二示例提出将同步序列调制到第二信令数据上。此外,该第二示例提出将第二信令数据馈送到调制部件的I通路和Q通路并且重新排序(即重新排列)I通路或Q通路中的数据(例如通过延迟它或对它移位),同时将同步序列调制到这些通路之一上。因此,实现了第二信令数据的分集(diversity),这在接收侧产生了改进的解码性质。在第二示例中,调制部件87对第二信令数据执行调制(例如QPSK调制)。QPSK调制比图20的示例所描述的16QAM调制更鲁棒。QPSK符号包括2个比特,由此每个符号承载同步序列的一部分,同步序列例如可以是pn序列、PRBS序列或任何其它具有良好的相关特性的合适序列,如参考图19大致描述的那样。在图21的实施方式示例中,编码部件86例如是BCH编码器(块码编码器),其对第二信令数据进行编码,第二信令数据可以例如由15个比特、18个比特等表示(例如,BCH编码器可以是BCH(18,45)编码器)。然后,编码部件86输出例如45个比特的编码后的第二信令数据,然后将其馈送给调制部件87的I通路和Q通路。在I通路中,以无变化的形式将45个编码的信令比特馈送给调制部件87。但是,在Q通路中,在重新排序部件90中通过任何合适的重新排序过程——例如延迟(例如,延迟一个比特循环移位)、移位、重新排列等——将编码的信令比特重新排序,之后通过组合部件92将同步序列(例如,pn序列、PRBS序列或具有良好的相关特性的任何其它合适的同步序列)调制到重新排序的比特上,组合部件92执行例如XOR操作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操作。同步序列例如也包括45个比特,以使得在重新排序部件90引入一个比特循环移位的情况下,利用同步序列的一个比特来对Q通路的每个移位的比特进行调制。然后在Q通路上将具有调制的同步序列的重新排序后的比特提供给调制部件87,调制部件87对经由I通路和Q通路提供的信号执行例如QPSK调制。然后调制部件87以符号形式(在本示例中为每个数据帧的每个报头中的45个符号)输出调制的第二信令信息。每个符号包括若干比特(在QPSK示例中为两比特),其中,在本示例中,利用来自同步序列的一个比特调制这些比特之一。一般来说,将同步序列的一部分调制到每个符号的一个或多个比特上。必须理解,代替Q通路,可以对I通路进行延迟并利用同步序列对其进行调制。如图19所示,然后将调制的第二信令数据从调制部件87提供到如参考图19所示和描述的数据帧形成部件54(或54’或54”)。
图22示出了对于图21的实施方式示例、如图15所示的接收装置83的实施方式细节。因此,图22示出了通过包含于每个数据帧报头中的同步序列对数据帧进行同步检测的实施方式示例。如图22所示,将从时间解交织器77中输出的数据提供给解调部件93(例如硬判决解调部件,诸如在图21的示例的背景下例如QPSK解映射部件),其例如对第二信令数据进行QPSK解调,并在I通路和Q通路中输出解调的数据。I通路中的重新排序部件94例如对数据进行延迟、移位等,以便至少部分补偿由图21所示的重新排序部件90引入到Q通路中的数据中的重新排序。必须注意,重新排序部件94执行的操作可以但是不需要与排序部件90执行的操作完全相反。此外,如果重新排序部件90位于I通路中,则重新排序部件94位于Q通路中。然后,在乘法部件95中将I通路上的数据与Q通路上的数据相乘,这样产生调制到数据帧报头上的同步序列,该同步序列被输出到相关部件78,相关部件78执行与已知(期望的)同步序列的相关并且输出同步峰值,从而使得能够检测数据帧报头以及因而检测数据帧的开始。然后将所得信息例如提供给如参考图15所示并描述的解映射部件70。
图23示出了图15所示的接收装置83关于图21和图22的示例的实施方式细节。因此,图23包括对于实施方式的建议,以便获得并评估包含于数据帧报头中的第二信令数据(如例如参考图15所示的接收装置83的评估部件79一般描述的那样)。因此,在图23的示例中,将来自图15的接收装置83的时间解交织器77的数据流提供给解映射部件96,解映射部件96例如是软判决QPSK解映射部件。解映射部件96对数据进行QPSK解调,并在I通路和Q通路中输出它们。有利地,以对数似然比形式输出所述数据。在Q通路中,在组合部件97中利用包含在数据帧报头中的同步序列(在发送装置82中被调制到第二信令数据上)的期望副本(或适当处理的副本)来调制所述数据,此后在重新排序部件98中对所述数据进行重新排序(例如延迟、移位等),以便逆转图21所示的由重新排序部件90引入到Q通路中的数据中的重新排序。必须注意,重新排序部件98执行的重新排序应当与重新排序部件90引入的重新排序完全相反。此外,在重新排序部件90和组合部件92位于I通路中的情况下,重新排序部件98以及组合部件97应当位于I通路中。之后,在相加部件99中对I通路和Q通路的数据求和,此后在硬判决部件100中将硬判决应用于相加后的数据。然后在解码部件101(例如块码解码部件,其对由图21的编码部件86所引入的编码进行解码)中对硬判决部件的输出进行解码。然后解码部件101的输出是原始的第二信令数据,例如提供给图21的编码部件86的15个比特或18个比特的第二信令数据。然后这些第二信令数据用于进一步的处理,例如提供给图15的接收装置83的解映射部件70和/或差错解码部件80。应当注意,延迟部件98可以可替换地实施在I通路中。此外,附加地或者可替换地,可以分开地对I通路和Q通路进行解码,并且可以进一步使用具有较好解码结果的通路。
以独立且灵活的方式将第二信令数据和内容数据排列在数据帧中并且将数据帧分配给数据模式有以下优点:减少了接收装置83中必需的处理。此外,保证了对于交互服务的仅仅短的延迟。如图15所示,在提供第二信令数据的同步(伪噪声)序列的相关的相关部件78之后,接收装置83包括评估部件79,其被适配为:最后在对应于由编码部件86执行的编码的必需的解码、对应于由调制部件87执行的调制的解调(例如,QAM解调)或其它必需的处理之后,对接收的第二信令数据进行评估。但是,评估部件79获得的信令信息提供给解映射部件70。例如,评估部件79可以被适配为从第二信令数据中获得内容数据的调制,并且向解映射部件70提供调制信息,以使得解映射部件70可以对数据帧的内容数据执行相应必需的解调。此外,评估部件79可以被适配为获得数据帧中的内容数据的差错编码并且提供给位于接收装置83中的差错解码部件80,以使得差错解码部件80被适配为对接收的数据帧的内容数据执行差错解码。此外,评估部件79可以被适配为获得接收的数据帧的第二信令数据中的连接信息,并且向接收装置83的合适的处理部件提供该连接信息,该连接信息向接收装置83通知接收的数据帧的内容数据是否实际上预期由接收装置83接收。
应当注意,本发明预期覆盖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替换方案的具有其中至少一个数据模式的长度不同于其它数据模式的长度的若干(两个或更多个)数据模式的帧结构(以及如上所述的对应适配的发送和接收装置以及方法)。这种具有可变长度的数据模式的结构可以或者与具有相同长度和(相同或几乎相同的)内容的信令模式的序列组合(如上所述),或者与其中至少一个信令模式具有不同于其它信令模式的长度和/或内容(即,可变的信令模式长度)的信令模式的序列组合。在两种情况下,接收装置83将需要一些有关变化的数据模式长度的信息,该信息可以通过分开的信令数据信道而得以发送,或者通过如上所述的帧结构中所包含的信令数据模式中包含的信令数据而得以发送。在后一种情况下,可能的实施方式是,每个帧中的第一信令模式总是具有相同的长度,以使得接收装置可以通过接收每个或必要的帧中的第一信令模式而总是获得有关变化的数据模式的信息。当然,其它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可能的。另外,以上关于数据模式和信令模式以及发送装置82和接收装置83中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描述的其余部分仍然是可应用的。
Claims (10)
1.在传输带宽中基于帧结构在多载波系统中接收信号的接收装置(83),每个帧包括至少两个在频率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信令模式以及一个或多个在时间方向上跟随所述至少两个信令模式的数据模式,其中,帧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分别跟随有在时间方向上处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之后的其他数据模式,其中,在帧中沿时间方向彼此跟随的全部数据模式均具有相同的频率方向结构,由此第一信令数据被设置在帧中所述至少两个信令模式中的每一者中,由此数据被设置在帧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以及所述其他数据模式中,由此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以及其他数据模式的数据包括内容数据和排序信息,所述排序信息使得能够按正确的时间顺序对所述内容数据进行排序,
所述接收装置(83)包括:
接收部件(65),其被适配为被调谐到并且接收所述传输带宽的一个或多个选择的部分,所述传输带宽的所述选择的部分覆盖至少一个要接收的数据模式;
解映射部件(70),用于对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数据模式的所述内容数据以及所述排序信息进行解映射,和
排序部件(104),其被适配为基于所述排序信息按正确的时间顺序对内容数据进行排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83),其中每个帧包括识别信息,其中所述解映射部件(70)适于从所述帧解映射所述识别信息,并且其中所述接收装置(83)包括滤波器部件(103、103’、103”),其被适配为基于所述识别信息来识别相应数据属于哪一个相应数据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装置(83),其中所述识别信息包括于所述第一信令数据中,并且其中所述解映射部件(70)适于从所述第一信令数据解映射所述识别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装置(83),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的数据布置在数据帧中,每个数据帧包括所述排序信息和内容数据以及具有所述识别信息的第二信令数据,并且其中所述接收装置(63)包括提取部件(102、102’、102”),其被适配为从接收的数据模式中识别并提取数据帧。
5.在传输带宽中基于帧结构在多载波系统中接收信号的接收方法,每个帧包括至少两个在频率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信令模式以及一个或多个在时间方向上跟随所述至少两个信令模式的数据模式,其中,帧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分别跟随有在时间方向上处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之后的其他数据模式,其中,在帧中沿时间方向彼此跟随的全部数据模式均具有相同的频率方向结构,由此第一信令数据被设置在帧中所述至少两个信令模式中的每一者中,由此数据被设置在帧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以及所述其他数据模式中,由此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以及其他数据模式的数据包括内容数据和排序信息,所述排序信息使得能够按正确的时间顺序对所述内容数据进行排序,
所述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传输带宽的一个或多个选择的部分,所述传输带宽的所述选择的部分覆盖至少一个要接收的数据模式;
解映射所述内容数据并且对来自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数据模式的信息进行排序,和
基于所述排序信息按正确的时间顺序对内容数据进行排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每个帧包括识别信息,并且所述接收方法包括滤波步骤,其被适配为基于所述识别信息来识别相应数据属于哪一个相应数据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所述识别信息包括于所述第一信令数据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的数据布置在数据帧中,每个数据帧包括所述排序信息和内容数据以及具有所述识别信息的第二信令数据,并且其中所述接收方法包括步骤:从接收的数据模式中提取数据帧。
9.用于发送并且接收信号的系统,包括发送装置(82),所述发送装置用于在多载波系统中基于帧结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装置(82)包括:
用于形成所述帧结构的帧的帧形成部件(59),每个帧包括至少两个在频率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信令模式以及一个或多个在时间方向上跟随所述至少两个信令模式的数据模式,其中,帧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分别跟随有在时间方向上处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之后的其他数据模式,其中,在帧中沿时间方向彼此跟随的全部数据模式均具有相同的频率方向结构,所述帧形成部件被适配为将第一信令数据布置在帧中的所述至少两个信令模式中每一者中,并且被适配为将数据布置在帧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以及所述其他数据模式中,由此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以及所述其他数据模式的数据包括内容数据和排序信息,所述排序信息使得能够按正确的时间顺序对所述内容数据进行排序;
变换部件(60),其被适配为将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以及所述数据模式从频域变换到时域,以便产生时域传输信号;和
发送部件(61),其被适配为发送所述时域传输信号,
所述系统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接收装置(83),其被适配为从所述发送装置(82)接收所述时域传输信号。
10.用于发送并且接收信号的方法,包括发送方法,所述发送方法用于在多载波系统中基于帧结构发送信号,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所述帧结构的帧,每个帧包括至少两个在频率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信令模式以及一个或多个在时间方向上跟随所述至少两个信令模式的数据模式,其中,帧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分别跟随有在时间方向上处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之后的其他数据模式,其中,在帧中沿时间方向彼此跟随的全部数据模式均具有相同的频率方向结构,
将第一信令数据布置在帧中的所述至少两个信令模式中的每一者中,
将数据布置在帧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以及所述其他数据模式中,由此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式以及所述其他数据模式的数据包括内容数据和排序信息,所述排序信息使得能够按正确的时间顺序对所述内容数据进行排序,
将所述至少一个信令模式以及所述数据模式从频域变换到时域,以便产生时域传输信号,和
发送所述时域传输信号,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至8之一所述的接收方法,其被适配为接收所述时域传输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9152210.2 | 2009-02-05 | ||
EP09152210A EP2216929B1 (en) | 2009-02-05 | 2009-02-05 | Frame and data pattern structure for multi-carrier systems |
EP091522102 | 2009-02-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00727A CN101800727A (zh) | 2010-08-11 |
CN101800727B true CN101800727B (zh) | 2013-10-30 |
Family
ID=41038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1399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0727B (zh) | 2009-02-05 | 2010-02-05 | 用于多载波系统的新的帧和数据模式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EP (2) | EP2587709B1 (zh) |
CN (1) | CN1018007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15801A (en) * | 2013-07-04 | 2015-01-07 | Sony Corp |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nd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JP6953693B2 (ja) * | 2016-09-15 | 2021-10-27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CN114513236B (zh) * | 2020-11-16 | 2023-10-27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多天线预编码方法、装置及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2059A (zh) * | 2003-10-16 | 2005-07-2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将扩展码码片映射到多载波传输网络中的子信道的方法 |
CN101064708A (zh) * | 2006-04-30 | 2007-10-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载波系统频率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
KR100798925B1 (ko) * | 2006-09-29 | 2008-01-2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Mboa mac의 pca 구간에서 자원 분배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21680B2 (en) * | 2003-09-02 | 2007-05-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xing and transmission of multiple data streams in a wireless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630355B2 (en) * | 2007-01-05 | 2009-12-08 |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HARQ operations on channels between st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2009
- 2009-02-05 EP EP12192072.2A patent/EP258770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02-05 EP EP09152210A patent/EP221692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0
- 2010-02-05 CN CN201010113991.6A patent/CN10180072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2059A (zh) * | 2003-10-16 | 2005-07-2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将扩展码码片映射到多载波传输网络中的子信道的方法 |
CN101064708A (zh) * | 2006-04-30 | 2007-10-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载波系统频率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
KR100798925B1 (ko) * | 2006-09-29 | 2008-01-2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Mboa mac의 pca 구간에서 자원 분배 방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216929A1 (en) | 2010-08-11 |
EP2216929B1 (en) | 2012-12-19 |
EP2587709A1 (en) | 2013-05-01 |
EP2587709B1 (en) | 2014-04-23 |
CN101800727A (zh) | 2010-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665691B2 (en) | Frame and data pattern structure for multi-carrier systems | |
AU2009217407C1 (en) | New frame and data pattern structure for multi-carrier systems | |
AU2009212825B2 (en) | New frame and data pattern structure for multi-carrier systems | |
CN101815049B (zh) | 用于多载波系统的新的帧和数据模式结构 | |
CN101800727B (zh) | 用于多载波系统的新的帧和数据模式结构 | |
CN101674278B (zh) | 用于多载波系统的新的帧和数据模式结构 | |
CN101674471B (zh) | 用于多载波系统的帧和数据模式结构 | |
EP2175597B1 (en) | New frame and data pattern structure for multi-carrier systems | |
EP2568680B1 (en) | New frame and data pattern structure for multi-carrier systems | |
CN101651993B (zh) | 用于多载波系统的新的帧和信令模式结构 | |
CN101651652B (zh) | 用于多载波系统的帧和信令模式结构 | |
CN103023631A (zh) | 用于多载波系统的新的帧和信令模式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