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4170A - 用于确定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确定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94170A CN101794170A CN200910263739A CN200910263739A CN101794170A CN 101794170 A CN101794170 A CN 101794170A CN 200910263739 A CN200910263739 A CN 200910263739A CN 200910263739 A CN200910263739 A CN 200910263739A CN 101794170 A CN101794170 A CN 1017941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 codec
- application
- j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9 dorma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2—Interface to dedicated audio devices, e.g. audio drivers, interface to CODEC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7/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arrangements, e.g. balance control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4—Circuit arrangements, e.g. for selective connection of amplifier inputs/outputs to loudspeakers, for loudspeaker detection, or for adaptation of settings to personal preferences or hearing impair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和方法。编解码器被配置成测量连接到插孔的设备的至少一个电特性,以及基于所测量的电特性识别设备。可更新数据库填充有应用电路信息以及软件例程响应所测量的电特性并被配置成基于数据库中的应用电路信息,调整由编解码器测量的电特性。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6月10日、申请号为200580016297.X、发明名称为“用于确定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确定连接到包括编解码器的计算机的插孔(例如输入/输出连接器)的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
背景技术
编解码器在诸如PC和手持设备的计算机中处理音频信号。音频编解码器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转换到和来自计算机的内部数字信号格式和插入计算机中的外部设备的典型模拟信号格式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编解码器通常连同用于各种插孔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电路一起,嵌入母板附加/扩充卡(add-in/riser card)上的芯片中。CPU、处理器、存储器和核心逻辑通常也是母板级设备。
一种将外部音频设备连接到计算机的方法是使用3.5mm或类似的立体声音频插孔。每一计算机包含几个插孔,每一个通常专用于单个功能,诸如用于扬声器的立体声线路输出、麦克风输入和线路输入。随着当今可用的多媒体格式的增加,需要增加计算机能支持的输入和输出音频设备的数量,而不增加会增加系统成本的计算机上的插孔的当前数量。即使仅通过几个插孔,计算机用户将外部设备不正确地连接到错误插孔,会导致代价高的支持调用。增加计算机上的插孔的数量将仅增加用户将外部设备不正确地连接到错误插孔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昂贵的支持调用的数量。
在2003年6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0/464,951中,在此引入以供参考,该申请公开了编解码器电路,其唯一地测量插入插孔的设备的电特性,作为识别该设备的方法。因此,激活可重新配置电路以确保正确地支持所识别的设备。英特尔公司,在名为“AudioCodec’97”的规范中(Rev2.3,2002年4月),在此也引入以供参考,调用设备标识数据“读出位(sensed bit)”。在此引入以供参考的另一英特尔规范,名为“First GenerationAudio PnP User Model andMethodologies”(Rev 1.1,8/12/2002)。该规范尤其公开了提示用户校验由编解码器输出的设备的标识是否正确的想法。
当由编解码器测量插入插孔中的设备的电特性来识别设备时,可以在编解码器中提供补偿应用电路的电特性的逻辑。但是,当在不同制造商之间和当在不同产品之间运行时,应用电路的特定部件能改变和/或改变值。因此,编程编解码器来补偿经受改变的电特性集合不是可靠的解决方案。而且,英特尔规范未教导或建议替代解决方案:事实上,在进行设备识别中,甚至不识别由应用电路造成的问题。
最后,尽管英特尔规范公开了询问用户来校验由编解码器进行的识别的正确性的想法,但其极其难用且苦恼每次用户插入相同设备时,用户是否必须进行相同的校正。即,每次用户将耳机插入个人计算机时,如果每次编解码器将耳机错误地识别为扬声器时,用户必须进行相同的校正,用户会马上感到灰心丧气。英特尔规范也未识别该问题或解决方案。
本发明作为尝试在编解码器/母板级解决这些问题的替代方案,通过响应编解码器驱动器和用户界面的唯一中间件应用,解决这两个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确定插入计算机的插孔(例如输入/输出连接器)的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校验这种设备的标识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降低昂贵的支持调用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完全与现代的编解码器的规格兼容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即使应用电路的特定部件改变或值改变,也允许正确地识别插入插孔中的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户更友好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由如果有关应用电路的细节存储在所参考的可更新的数据库中,能更精确地识别插入计算机中的设备,以便调整由编解码器测量的设备的电特性的实现产生。总的来说,中间件应用通过编解码器,考虑应用电路对设备的电特性的测量的影响,“再次推测”设备的编解码器的标识。此外,在该再次推测证实是错误的情况下,由于中间件应用学习该错误,将不再犯该错误。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用于确定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编解码器,被配置成测量连接到插孔的设备的至少一个电特性,以及基于所测量的电特性识别该设备;可更新数据库,至少填充有应用电路信息;以及软件例程,响应所测量的电特性并被配置成基于数据库中的应用电路信息,调整由所述编解码器测量的电特性。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可更新数据库填充用于该应用电路信息中的电阻器和电容器的电阻和电容值。典型地,所述可更新数据库初始填充缺省设计电阻和电容值。另外,还可以包括用于改变该缺省设计电阻和电容值以便反映其变化的例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包含该设备的所测量的电特性和标识的编解码器的注册表,在编解码器驱动器中实现该软件例程。中间件应用可以响应该编解码器驱动器,并被配置成基于所调整的电特性更精确地识别该设备。同时,可以由设备及它们的电特性填充数据库,该数据库可由中间件应用访问。典型地,重新配置电路连接到该插孔,以及中间件应用进一步配置成询问用户所识别的设备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基于所识别的设备,激活所述重新配置电路,以及如果不正确,则访问设备数据库以允许用户选择所述设备。所述中间件应用可以进一步配置成基于由用户选择的设备,激活所述重新配置电路。
在另一例子中,响应编解码器驱动器在中间件层中实现该软件例程,该编解码器驱动器本身响应包含该设备的所测量的电特性和标识的编解码器的注册表。重新配置电路可以连接到所述插孔。然后,中间件应用进一步配置成询问用户所识别的设备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基于所识别的设备,激活所述重新配置电路,以及如果不正确,则访问标准设备的数据库以允许用户选择所述设备。所述中间件应用可以进一步配置成基于由用户选择的设备,激活所述重新配置电路。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存在:可更新数据库,其至少填充有由编解码器测量其电特性但不对应于由该编解码器识别设备的多个设备的电特性;以及软件例程,所述软件例程响应所测量的电特性并被配置成基于在该数据库中存储的电特性,调整设备的标识。典型地,在位于用于编解码器的驱动器和用户界面之间的中间件应用中,实现所述两个软件例程。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一种识别插入插孔中的设备的方法,该插孔连接到用于该插孔的应用电路,该方法包括测量连接到插孔的设备的至少一个电特性;基于应用电路的配置,调整所测量的电特性;以及基于所调整的测量的电特性,识别该设备。在一个例子中,由连接到应用电路的编解码器执行测量,以及调整包括参考填充有应用电路部件值的数据库。另外,还可以包括输出确定标识是否正确的询问,以及如果不正确,则用正确标识填充数据库的步骤。
附图说明
从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下述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有关的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图2是表示与根据本发明的基于整个编解码器的系统有关的主要软件和硬件部件的框图;
图3是表示与用于本发明的初始化例程相关的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与用于本发明的用户界面消息传递软件的例子有关的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与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中间件应用有关的主要部件的框图;
图6是表示与用于确定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中间件应用中实现的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有关的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描述与用于确定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编解码器驱动器中实现的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有关的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用于校验设备的标识的系统和方法的例子有关的主要步骤的流程图;以及
图9是描述与用在本发明有关的编解码器驱动器检测算法有关的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在下文所公开的优先实施例或多个实施例外,本发明能是其他实施例以及以各种方式实施或执行。因此,应理解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在下述说明书中阐述或附图中示出的部件的结构和配置的细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本发明的处理电路和方法有关的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编解码器44,优选地如在上述公开的专利申请中所述,测量插入插孔中的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电特性,以及将该设备(读出位)(步骤12)识别为例如扬声器、耳机、麦克风等等。来自编解码器44的输出是表示编解码器的标识的位,以及表示测量阻抗值的原始位的集合。
如在上文的背景技术部分所述,连接在编解码器和插孔之间的应用电路仍然会影响由编解码器测量的电特性,因此,有时不利地影响由编解码器44所进行的识别。根据本发明,数据库14填充有应用电路的部件的当前电阻、电容以及其他值16(应用电路配置信息)。那些电阻器和电容器,以及尤其是由应用电路供应商对其所进行的任何改变会影响由编解码器44所测量的电特性,以及会导致不正确的识别。如果在步骤12,启动分解(unravel)来校正该情形,则在参考数据库14后,在步骤18对所测量的电特性进行调整。基于所调整的电特性,或基至基于编解码器的测量的电特性,在步骤20开始,调整设备的标识。数据库14通常包括由应用电路的制造商指定的缺省的设计电阻和电容值。但是,如在指定音频子系统中实现数据库14,则能通过实际应用电路的真实值,更新数据库14。
根据本发明,通过参考数据库24和/或可选的厂商表22,能进行进一步调整。表22位于平台配置文件中,该配置文件通常由标准(缺省)厂商指定设备和它们的电特性的一个或多个填充。因此,如果在步骤18所调整的电特性比由编解码器44所识别的设备更接近地匹配表22中的设备,则表22中存储的设备现在是在步骤19识别的设备。反过来,如下所述,学习数据库24通常填充其他设备以及它们的电特性。如步骤20所示,优选地首先参考学习数据库24。只要填充学习数据库24,则很少需要参考表22。
只要识别该设备,如步骤26所示,能提示用户进行验证。如果用户校验真正插入插孔中的设备是所识别的设备,如在上述专利申请中所述,激活重新配置电路30以便适配插入该插孔中的设备。通常,这通过有选择地使放大器处于低导通阻抗和高断开阻抗状态之间来实现。
然而,如果用户响应所识别的设备不是真正插入插孔中的设备,那么,在步骤28,询问用户来识别正确的设备,步骤32。然后,使用所识别的正确设备,重新配置(步骤30)继续进行,另外,在步骤34更新学习数据库24以包括新项:在步骤32输入的正确设备以及其由步骤18对其调整的测量电特性。因此,下次,在将同一设备插入相同插孔中,在参考数据库24后,在步骤20将使用其在步骤18测量的电特性以便正确地识别该设备,当提示时,用户将表示在步骤28所识别的设备是正确的。用这种方式,只要用户相对于不正确的识别的设备进行校正,则此后系统使其恢复正常并正确地识别设备,以便用户不必重复地进行相同校正。
编解码器44测量插入插孔中的设备的阻抗。由来自编解码器的驱动器48读取度量,稍后由软件模块使用。由驱动器48读取的度量数据通常由表示所测量的原始阻抗的SR和OR值以及表示编解码器设备推测(标识)的S值组成。
在每一插孔基础上,表示在步骤12是否分解和在步骤18的分解算法中使用所需的分解值的标志存储在诸如平台配置文件的文件中。平台配置文件称为“platform.cfg”14。该配置文件被分成几个部分,一个用于每一厂商平台。在每一平台部分中,存在包含用来执行分解的数据值的“密钥”。
存在分解的两个方面:部件级分解和电路级分解。当厂商使用参考设计而选择实现它的另外的部件时,第一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分解要求部件值分解所测量的阻抗来更好地识别设备。当厂商使用不基于参考设计的电路时,第二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求部件值,而且还需要电路专用算法。
驱动器48和中间件56(接口模块)使用同一算法18来执行能由任一模块执行的部件级分解。当由软件接收原始检测数据时,在步骤12,决定是否对该数据执行分解算法。配置表中的标志向软件模块表示是否要求分解。如果要求分解,需要部件值16来执行分解算法。在系统启动时,从配置表14检索这些值。
连同理解如何执行实际电路算法的另外的软件模块,与由上述步骤概述类似地执行电路级分解。
为了学习,数据库24用来存储/检索所有学习值。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所使用的数据库是系统注册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每一AC97-Rev2.3功能码,存储学习数据。因此,对由该规范所指定的每一功能码,存在学习数据表。功能码表示和定义每一插孔如何起作用。在该平台中,插孔可以具有一个以上功能。例如,在任何指定时间,插孔可以充当麦克风或C/LFE扬声器。
当系统启动时,中间件模块56从系统注册表数据库加载学习数据24以及创建用于以后学习使用的表。在系统执行期间,当在插孔中检测到设备时,相对于学习表,匹配所报告的(原始或分解)阻抗以识别该设备。
设备标识使用从编解码器44读取的原始或分解阻抗,用于确定所检测的设备。首先,在步骤20,基于插孔当前指定的功能,相对于学习表24,匹配阻抗。如果未识别,将其与插孔的另一指定功能的表匹配。如果仍未识别,搜索剩余功能学习表以便完成设备识别过程。在学习表仍然不能识别设备的情况下,步骤21使用表22中厂商提供的设备值。最后,如果设备仍然未知,在步骤23使用编解码器的标识。
在步骤26,将设备标识提供给用户/应用,以及在步骤28一旦确认,则在步骤34将其添加到学习表,以便将来使用。
图2表示连接到本身连接到编解码器44的应用电路42的插孔40a-40c,编解码器44被配置成测量连接到插孔的设备的至少一个电特性,以及基于所测量的电特性识别设备。编解码器44通常连同CPU等等46、应用电路42和编解码器驱动器48,位于计算机的母板附加/扩充卡上。为完整起见,图2还表示可选音频处理电路50和其他应用52。
在优选实施例中,中间件应用56是响应由编解码器44输出的测量电特性并配置成基于在数据库14中存储的应用电路信息,调整由编解码器测量的电特性(图1步骤18)的软件。同时,当特定厂商对指定应用电路的部件进行改变时,中间件应用56使用和适应在数据库14中存储的缺省设计应用电路信息的任何变化。由厂商使用平台配置文件14来更新应用电路信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响应编解码器44的注册表,在编解码器驱动器48中实现中间件应用56的所有或选定功能,并且所述功能被配置成测量电特性,以及进行插入插孔40a-40c的任何一个中的设备的初始识别。典型地,中间件层56响应编解码器驱动器48以便基于所测量的电特性和数据库14,更精确地识别插入插孔40a-40c的任何一个中的设备。然而,驱动器48和中间件应用56均通常执行图1的分解步骤12和18。
结合用户界面54的中间件应用56通常也提供与图1的步骤26、28、32和34有关的功能性。因此,中间件应用56访问填充通常插入插孔40a-40c的标准设备和它们的电特性的数据库24。中间件应用56激活图2的用户界面54来在监视器上询问用户所识别的设备是否正确以及如果正确,则激活如在图1的步骤28和30中所述的重新配置电路。如果所识别的设备不正确,通过中间件应用56来访问数据库22以便通过用户界面54提供能由用户选择的标准设备列表。在用户选择指定设备后,中间件应用56根据用户的选择激活重新配置电路。
如上所述,学习数据库24至少填充有由编解码器44测量其电特性,但不对应于由图1的步骤20由编解码器所识别的设备的设备的电特性。在优选实施例中,数据库24还包括由编解码器44测量其电特性,但不对应于步骤20由编解码器所识别的设备的设备的电特性。中间件应用56由此响应所测量的电特性,并被配置成基于在图2中步骤20在学习数据库24中存储的电特性,调整设备的标识。
用这种方式,学习设备数据库24填充有由编解码器44测量其电特性,但如经用户界面54由用户所记录的、未由编解码器44正确识别的设备的电特性。如参考图1的步骤32,34和20所述,图2的中间件应用56被配置成基于学习数据库24调整设备的编解码器标识,以便在首次用户调整指定设备的不正确标识后,用户不再必须进行这种校正。在中间件应用56的控制下,用户界面54在显示器上提示用户确认插入插孔40中的设备的标识,如果不正确,则返回正确设备的表示,由此中间件应用56能填充学习设备数据库24。
用这种方式,中间件应用56用正确的设备和它们的电特性填充学习设备数据库24,以便下次测量特性时,提示用户对应于正确设备的标识。
如图3所示,在初始化后,图2的中间件应用56在所有插孔和输入/输出连接器上执行检测周期(图3步骤62)。通过参考配置数据库13,在系统关机前,与配置进行比较(步骤64)。
如果配置不同(步骤66),对每一改变插孔,启动用户消息传递(步骤69)。如果配置相同(步骤66),则完成初始化过程。
在图4中,更详细地说明图3的步骤62,其中,在步骤70开始后,在步骤72输入音频插孔设备改变通知,以及在步骤74如果存在已经从插孔去除设备的表示,则在步骤76通过用户界面54告知用户。接着,中间件应用56向用户显示与何种设备插入何种插孔有关的最佳推测,以及提示用户校验,如步骤78所示。在上文中,参考图1和2,解释了中间件应用的这一方面76。
如果用户表示中间件应用的最佳推测是正确的,那么如果需要,告知编解码器驱动器硬件的任何重新配置(步骤84),以及提供选项来运行设置音量、平衡等等的配置向导(步骤82)。如果如由用户所示,中间件应用的最佳推测不正确,则执行图1的步骤32-34。在执行那些步骤后,不能识别正确的设备会导致在图4中的步骤80告知用户连接不正确或不支持该连接。
图5描述由中间件应用56所执行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消息传递、到设备数据库/列表的负载度量映射、设备学习和存储及检索,使用硬件平台电路细节,以更好地确定实际负载外设和设备,以及跟踪当前的输入/输出校正和配置。中间件层56访问如上所述包括平台定制和缺省替换值的平台专用配置数据库14。中间件层56也访问包括标准设备列表和它们的阻抗特性的标准设备数据库22,以及包括通过由用户识别的另外的设备更新的标准设备和初始装置制造商的学习设备数据库24。图5的中间件应用56还访问配置数据库以便维护何种设备处于何种插孔中的列表,如上参考图3的步骤64和66所述。中间件应用56或另一应用在启动时,相对于配置数据库校验系统的配置,以便在系统断电、休眠或处于待机模式时,提供变化告警,
图6的编解码器44检测设备插入插孔的插入事件,以及执行如上参考图3所述的检测周期。编解码器驱动器48从编解码器硬件读取检测度量,以及中间件层56估计应用电路以便通过参考配置数据库14,如参考图1所述调整电特性。所述数据库包括平台专用应用电路信息。中间件层56还执行如上所述的其他功能。
然而,如果可能,为配置或编程图7的编解码器驱动器48a,以便如图7的步骤100所示参考配置数据库14,以及基于在数据库13中存储的应用电路信息,调整由编解码器测量的电特性,然后,将设备的调整的电特性提供给中间件层56a。然而,通常,驱动器48a和中间件应用56a都执行分解功能。在微处理器操作系统的内核模式中实现驱动器48a,而在微处理器操作系统的用户模式中实现中间件应用56a。
图8更详细地表示图1的步骤20、26、28和34。在步骤20,进行调整以便通过参考标准设备数据库22和/或学习设备数据库24,如上所述,基于应用电路的电特性识别该设备。标准设备数据库22可以包括有关不同耳机、不带电扬声器、SPDIF接收机、单声道麦克风、立体声麦克风、带电扬声器等等的信息。在步骤26,有关设备标识的中间件层的最佳推测被报告给用户界面,以及在步骤26,提示用户确认。如果在步骤28,用户确认由中间件应用所做的确定,则该处理的所述方面完成,如步骤102所示。然而,如果在步骤28,用户识别的设备不同于由中间件层所识别的设备,如步骤34所示,中间件层更新学习数据库24,以及如上所述将所述设备添加到学习设备列表。
根据本发明的编解码器驱动器检测包括检测输入/输出连接器插入/拔出事件的步骤(图9步骤104),以及确定插入还是移出设备(步骤106)。然后,在中间件应用56的控制下,启动编解码器测量周期(步骤108),以及分析来自编解码器注册表的阻抗度量(步骤110)。将该信息发送到中间件应用56以便解译和验证(步骤112),以及重新配置插孔(步骤114),如上所述。在可选步骤116中,用信号告知其他应用,或当可用时,断开滤波器驱动器。
在任一实施例中,结果是用于确定插入计算机的插孔中的设备的真实电特性以及用于校验该设备的标识的系统和方法。
最终系统和方法降低昂贵的支持调用,完全与用于现代编解码器的规格兼容,即使应用电路的特定部件改变或值改变,也允许正确地识别插入插孔中的设备,以及更用户友好。
尽管在一些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具体特征,而其他未示出,这仅是为了方便,因为每一特性可以与根据本发明的任一或全部其他特征结合。应宽泛和全面地解释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由...组成”、“具有”和“有”,而不应当限制到任何具体的互连。此外,在本申请中所公开的任何实施例不应当视为唯一可能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其他实施例并在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确定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编解码器,被配置成测量连接到插孔的设备的至少一个电特性,以及基于所测量的电特性识别该设备;
可更新数据库,填充有应用电路信息;以及
软件例程,响应所测量的电特性,并被配置成基于数据库中的应用电路信息,调整由所述编解码器测量的电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可更新数据库填充有用于该应用电路信息中的电阻器和电容器的电阻和电容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可更新数据库初始填充有缺省设计电阻和电容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改变该缺省设计电阻和电容值以便反映其变化的例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响应包含该设备的所测量的电特性和标识的编解码器的注册表,在编解码器驱动器中实现该软件例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响应该编解码器驱动器的中间件应用,被配置成基于所调整的电特性更精确地识别该设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由设备及它们的电特性填充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可由中间件应用访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所述插孔的重新配置电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中间件应用进一步配置成询问用户所识别的设备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基于所识别的设备,激活所述重新配置电路,以及如果不正确,则访问设备数据库以允许用户选择所述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中间件应用进一步配置成基于由用户选择的设备,激活所述重新配置电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响应编解码器驱动器在中间件层中实现该软件例程,该编解码器驱动器本身响应包含该设备的所测量的电特性和标识的编解码器的注册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所述插孔的重新配置电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中间件应用进一步配置成询问用户所识别的设备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基于所识别的设备,激活所述重新配置电路,以及如果不正确,则访问标准设备数据库以允许用户选择所述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中间件应用进一步配置成基于由用户选择的设备,激活所述重新配置电路。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
可更新数据库,至少填充有由编解码器测量其电特性但不对应于由该编解码器识别设备的多个设备的电特性;以及
软件例程,响应所测量的电特性并被配置成基于在该数据库中存储的电特性,调整设备的标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在用于编解码器的驱动器和用户界面之间布置的中间件应用中实现所述两个软件例程。
17.一种识别插入插孔中的设备的方法,该插孔连接到用于该插孔的应用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测量连接到插孔的设备的至少一个电特性;
基于应用电路的配置,调整所测量的电特性;以及
基于所调整的测量的电特性,识别该设备。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由连接到应用电路的编解码器执行测量。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包括参考填充有应用电路部件值的数据库。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输出确定标识是否正确的询问,以及如果不正确,则用正确标识填充数据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0/865,458 | 2004-06-10 | ||
US10/865,458 US7912668B2 (en) | 2002-06-24 | 2004-06-10 |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tru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device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16297A Division CN100590572C (zh) | 2004-06-10 | 2005-06-10 | 用于确定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94170A true CN101794170A (zh) | 2010-08-04 |
Family
ID=355104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162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0572C (zh) | 2004-06-10 | 2005-06-10 | 用于确定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 |
CN200910263739A Pending CN101794170A (zh) | 2004-06-10 | 2005-06-10 | 用于确定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162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0572C (zh) | 2004-06-10 | 2005-06-10 | 用于确定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12668B2 (zh) |
EP (1) | EP1754287B1 (zh) |
JP (1) | JP4308296B2 (zh) |
CN (2) | CN100590572C (zh) |
TW (1) | TWI292126B (zh) |
WO (1) | WO2005124939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90284B2 (en) * | 2002-06-24 | 2011-02-15 | Analog Devices, Inc. |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any one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 types of devices |
US7912668B2 (en) * | 2002-06-24 | 2011-03-22 | Analog Devices, Inc. |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tru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device |
US7783058B2 (en) * | 2002-06-24 | 2010-08-24 | Analog Devices, Inc. | System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device |
TWI394045B (zh) * | 2007-11-30 | 2013-04-21 |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 攜帶型電子裝置及其附件鑒別方法 |
CN102037616B (zh) | 2008-03-20 | 2014-05-07 | 美国航易明国际有限公司 | 电导磁耦合系统 |
US8915609B1 (en) | 2008-03-20 | 2014-12-23 |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a track light and portable light |
US8325931B2 (en) * | 2008-05-02 | 2012-12-04 | Bose Corporation | Detecting a loudspeaker configuration |
JP5141918B2 (ja) * | 2009-02-12 | 2013-02-13 |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 機器種別判別装置および機器種別判別システム |
US8589816B2 (en) * | 2010-11-08 | 2013-11-19 | Sony Corporation | CE device for home energy management |
KR101769798B1 (ko) * | 2011-06-08 | 2017-08-2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액세서리 특성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액세서리 운용 시스템 |
US9535102B2 (en) | 2012-05-17 | 2017-01-03 | Yamaha Corporation | Test signal supplying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
US9465376B2 (en) | 2013-07-26 | 2016-10-1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anaging electricity usage for an applian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92986A (en) | 1985-12-11 | 1988-12-20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ortable radio system with externally programmable universal device connector |
US4737657A (en) * | 1986-07-10 | 1988-04-12 | Jatko William B | Interrogator system for identifying electrical circuits |
US4972457A (en) * | 1989-01-19 | 1990-11-20 | Spectrum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Portable hybri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
JP2884368B2 (ja) | 1990-07-19 | 1999-04-1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コンセント |
US5323108A (en) | 1992-01-23 | 1994-06-2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ethod for generating functional tests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based on pattern matching of models |
US5259025A (en) * | 1992-06-12 | 1993-11-02 | Audio Digitalimaging, Inc. | Method of verifying fake-proof video identification data |
US5278904A (en) * | 1992-10-09 | 1994-01-11 | Gt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verifying identification |
US6054846A (en) * | 1994-02-18 | 2000-04-25 | Ergo Mechanical Systems, Incorporated | Universal power-supply connection system for multiple electronic devices, and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
US5742685A (en) * | 1995-10-11 | 1998-04-21 | Pitney Bowes Inc. | Method for verifying an identification card and recording verification of same |
JP3656334B2 (ja) * | 1996-09-05 | 2005-06-0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ステレオ音声/映像装置の接続装置 |
US5859522A (en) * | 1997-07-16 | 1999-01-12 | Motorola, Inc. | Accessory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3304292B2 (ja) * | 1997-09-12 | 2002-07-22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外部機器の装着や識別を検出するための自動検出装置、情報処理機器、及び外部機器 |
AU1699499A (en) * | 1997-11-17 | 1999-06-07 | Lifestyle Technologies | Universal power supply |
US6498791B2 (en) * | 1998-04-03 | 2002-12-24 | Vertical Network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 mode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using intelligently bridged TDM and packet buse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telephony and data functions using the same |
US6185627B1 (en) * | 1998-04-28 | 2001-02-06 | Gateway, Inc. | Analog and digital audio auto sense |
US6654840B1 (en) * | 1998-05-19 | 2003-11-25 | Sega Enterprises, Ltd. | Connection cable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
WO1999062180A1 (en) | 1998-05-22 | 1999-12-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input ranges in a passive keypad |
DE59814095D1 (de) * | 1998-11-24 | 2007-10-25 | Phonak Ag | Hörgerät |
US6859538B1 (en) * | 1999-03-17 | 2005-02-2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lug and play compatible speakers |
US7039205B1 (en) * | 1999-05-19 | 2006-05-02 | Siemens Communications, Inc. | Techniques for audio transducer switching under programmatic and off hook interrupt control |
GB2360161B (en) | 2000-03-10 | 2004-06-16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obile imaging |
US7254116B2 (en) * | 2000-04-07 | 2007-08-07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er noise reduction in a frame-bas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6970752B1 (en) * | 2000-05-17 | 2005-11-2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switch closures |
US6643364B1 (en) * | 2000-05-17 | 2003-11-04 | Intel Corporation |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s |
US7024539B2 (en) * | 2000-07-17 | 2006-04-04 |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 Resistor identification configuration circuitry and associated method |
JP2002101156A (ja) | 2000-09-22 | 2002-04-05 | Sony Corp | 携帯電話機及び音声処理方法 |
US6684262B1 (en) * | 2000-10-25 | 2004-01-2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peripheral device interface behavior using thread registration |
US20020133245A1 (en) * | 2001-01-31 | 2002-09-19 | Kuo-Chih Lee | Display panel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notebook computer by using audio signal |
US6473332B1 (en) | 2001-04-04 | 2002-10-29 |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 System | Electrically variable multi-state resistance computing |
US7099481B2 (en) * | 2001-05-15 | 2006-08-29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and powering PC speakers |
US6586118B2 (en) * | 2001-05-30 | 2003-07-01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Bonded niobium silicide and molybdenum silicide composite articles using semi-solid brazes |
US6686768B2 (en) * | 2001-07-05 | 2004-02-03 | Alan Elbert Comer | Electrically-programmable interconnect architecture for easily-configurable stacked circuit arrangements |
US6509659B1 (en) * | 2001-10-24 | 2003-01-21 | Motorola, Inc. | Cable or module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6877008B1 (en) * | 2001-10-24 | 2005-04-05 |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 Rules engine for telecommunication circuit attribute identification |
US6862636B2 (en) * | 2001-11-16 | 2005-03-01 | Gateway, Inc. | Multi-mode speaker operating from either digital or analog sources |
EP1315361A1 (en) | 2001-11-23 | 2003-05-28 | Alcatel | Multiconnector for mobile terminal |
CN100374966C (zh) * | 2002-02-12 | 2008-03-12 | 纳格拉卡德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存储和传送电子证书的方法 |
US6856046B1 (en) * | 2002-03-08 | 2005-02-15 | Analog Devices, Inc. | Plug-in device discrimin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
US7110799B1 (en) * | 2002-06-14 | 2006-09-19 |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 Mobile terminal for interoperating with a standard or push-button enabled headset |
US7890284B2 (en) * | 2002-06-24 | 2011-02-15 | Analog Devices, Inc. |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any one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 types of devices |
US7783058B2 (en) * | 2002-06-24 | 2010-08-24 | Analog Devices, Inc. | System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device |
US7912668B2 (en) * | 2002-06-24 | 2011-03-22 | Analog Devices, Inc. |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tru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device |
KR100670578B1 (ko) * | 2002-11-21 | 2007-01-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사운드카드와 이를 사용하는 컴퓨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US7366577B2 (en) * | 2002-12-19 | 2008-04-29 | Sigmatel, Inc. | Programmable analog input/output integrated circuit system |
US7305253B2 (en) | 2002-12-19 | 2007-12-04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Combination audio/charger jack |
CN2614404Y (zh) * | 2003-03-05 | 2004-05-05 | 广州新富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用电话和编程微机双向远程遥控电器电源的装置 |
US7241179B2 (en) | 2003-03-05 | 2007-07-10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Universal audio jack and plug |
US7601032B2 (en) * | 2005-02-07 | 2009-10-13 | Motorola, Inc. | Apparatus for altering poles on an accessory |
-
2004
- 2004-06-10 US US10/865,458 patent/US791266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6-10 TW TW094119303A patent/TWI29212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06-10 WO PCT/US2005/020687 patent/WO2005124939A2/en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5-06-10 CN CN200580016297A patent/CN10059057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6-10 EP EP05759775.9A patent/EP175428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06-10 CN CN200910263739A patent/CN101794170A/zh active Pending
- 2005-06-10 JP JP2007527791A patent/JP430829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912668B2 (en) | 2011-03-22 |
CN100590572C (zh) | 2010-02-17 |
US20040259435A1 (en) | 2004-12-23 |
WO2005124939A3 (en) | 2007-06-14 |
JP4308296B2 (ja) | 2009-08-05 |
TW200622888A (en) | 2006-07-01 |
EP1754287A4 (en) | 2009-12-16 |
US20100112875A9 (en) | 2010-05-06 |
WO2005124939A2 (en) | 2005-12-29 |
EP1754287A2 (en) | 2007-02-21 |
CN101107583A (zh) | 2008-01-16 |
EP1754287B1 (en) | 2016-05-11 |
TWI292126B (en) | 2008-01-01 |
JP2008505592A (ja) | 2008-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15196B2 (ja) | デバイスの真の電気的特性を測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 |
CN100590572C (zh) | 用于确定设备的真实电特性的系统 | |
US8024440B2 (en) | Configuration verification, recommendation, and animation method for a disk array in a storage area network (SAN) | |
US20130268746A1 (en) | System-on-chip and boot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4003538A (zh) | 一种智能网卡的识别方法及智能网卡 | |
CN101883204A (zh) | 一种电视机edid的自我检验和更新方法和电视机芯板 | |
CN101620580B (zh) | 计算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3377418A (zh) | 一种文件加载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 |
JP2017509994A (ja) | コネクタのピンの割り当てを再構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US20090172234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system style | |
US7293111B2 (en) | Network interface system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physical layers and the method thereof | |
CN107957969B (zh) | 判定设备连接状态及设备类型的方法 | |
CN114003516B (zh) | 一种bios设置存为缺省值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070079270A1 (en) | Circuit design method, circuit design system, and program for causing computer to perform circuit design | |
CN115080108A (zh) |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9943122A (zh) | 闪存颗粒的数据手册获取方法、数据手册获取设备及介质 | |
JP4811065B2 (ja) | 接続装置 | |
KR100810507B1 (ko) | 티브이 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 |
CN116400903A (zh) | 基于引脚复用表的验证平台代码生成方法、设备及介质 | |
CN120255926A (zh) | 一种通过CANopen协议实现车载主控仪表程序更新的方法 | |
CN114416631A (zh) | 一种电梯外呼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 |
JP2001184548A (ja) | 自動販売機の調整装置および方法 | |
JP2003114862A (ja) | 電子機器並びに電子機器のテスト装置およびテスト方法 | |
JP2007150457A (ja) | 携帯電話機、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