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3426A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93426A CN101793426A CN201010003911A CN201010003911A CN101793426A CN 101793426 A CN101793426 A CN 101793426A CN 201010003911 A CN201010003911 A CN 201010003911A CN 201010003911 A CN201010003911 A CN 201010003911A CN 101793426 A CN101793426 A CN 1017934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onditioner
- front panel
- support
- panel
- rea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这里公开了一种空调,其具有改进的结构,以通过限定空调的前表面的前体的向左或向右旋转来控制气流。空调包括后体和可旋转地结合到后体的前表面的前体。前体包括前盖、结合到前盖的前表面的前面板、限定前体的底部的下盖和限定前体的相对外侧部的侧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空调,其中,限定空调的前表面的前体可向左或向右旋转,从而能够控制气流。
背景技术
空调被设计为利用在制冷剂的蒸发和冷凝期间发生的热传导来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空调的一个代表性示例是一种利用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或蒸发器进行循环的制冷剂的汽化焓(enthalpy of vaporization)来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的设备。
更具体地说,如果压缩机压缩制冷剂以使制冷剂的压力升高至饱和压力,则冷凝器通过吸收制冷剂的热而使高压制冷剂液化。膨胀阀通过节流(throttling)减小液化后的制冷剂的压力。制冷剂当在蒸发器中蒸发的同时经受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
空调可根据例如压缩机等的机械装置是否被安装在分离的室外单元中而被分类为分体式空调和一体式空调。分体式空调可被细分为竖立在房间的地板上的立式空调和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的壁挂式空调。立式空调可比壁挂式空调具有更大的容量,能够冷却/加热更大的室内空间。
立式空调被构造为使得通过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经过容纳有鼓风扇的蜗壳时被加速,加速的空气在通过排气口被排放之前经过热交换器。
按照惯例,空调可被安装在房间的固定位置,以仅沿着给定方向排放气流,或者可在室内单元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排放格栅,以改变气流的方向。
但是,在相对于特定方向快速制冷/加热以及针对特定区域进行有效温度控制方面,会有困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空调,其前体可向左或向右旋转,从而能够控制将被排放到房间中的气流。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部分将在以下描述中被阐述,一方面,通过以下描述将变得明显,或者可通过实施本发明而学习到。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空调包括:后体;前体,布置在后体的前方,以限定空调的前表面,前体向左或向右旋转以控制将被排放的气流。
后体可包括旋转支撑件,前体可包括旋转件,旋转件可连接到旋转支撑件,并且前体可绕着旋转支撑件旋转。
后体可包括上旋转支撑件和下旋转支撑件,前体可包括上旋转件和下旋转件。上旋转件可结合到上旋转支撑件,下旋转件可结合到下旋转支撑件。
上旋转支撑件和下旋转支撑件分别可包括通孔,上旋转件和下旋转件分别可包括安装轴,上旋转件和下旋转件的安装轴分别可结合到上旋转支撑件和下旋转支撑件的通孔中。
所述空调还可包括使得前体能够旋转的驱动电机。
前体可包括:前盖,可旋转地结合到后体;前面板,可滑动地结合到前盖。
前面板可包括形成在其后表面上的轨道,前盖可包括形成在其前表面上的轨道结合部分,以允许所述轨道可滑动地安置在所述轨道结合部分上。
前盖还可包括用于使前面板向前或向后滑动的滑动电机。
前体可包括可向前滑动的前面板,前面板可向左或向右旋转以控制将被排放的气流。
前面板可包括形成在其后表面的左右位置上的轨道。后体可包括形成在其前表面的左右位置上的轨道结合部分,从而允许各个轨道可滑动地安装在轨道结合部分中,后体还包括滑动电机,所述滑动电机用于使每个轨道滑动。左右轨道可沿着相对的方向滑动,以允许前面板向左或向右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空调包括:后体;前体,可旋转地结合到后体的前表面,其中,前体包括前盖、可滑动地结合到前盖的前表面的前面板、限定前体的底部的下盖和限定前体的相对外侧部的侧盖。
后体可包括上旋转支撑件和下旋转支撑件,前盖可包括上旋转件。下盖可包括下旋转件,上旋转件可结合到上旋转支撑件,下旋转件可结合到下旋转支撑件。
上旋转支撑件和下旋转支撑件可分别包括通孔,上旋转件和下旋转件可分别包括安装轴,上旋转件和下旋转件的安装轴可分别结合到上旋转支撑件和下旋转支撑件的通孔中。
空调还可包括使得前体能够旋转的驱动电机。
前面板可包括形成在后表面上的轨道,前盖可包括形成在前表面上的轨道结合部分,以允许轨道可滑动地安装在轨道结合部分上。
前盖还可包括使得前面板向前或向后滑动的滑动电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空调包括:后体;前面板,可滑动地结合到后体的前表面,其中,前面板向左或向右旋转以控制将被排放的气流。
前面板可包括形成在其后表面的左右位置处的轨道,后体可包括形成在其前表面的左右位置处的轨道结合部分,以允许各个轨道可滑动地安装到轨道结合部分上,所述后体还包括滑动电机,所述滑动电机用于使每个轨道滑动。左右轨道可沿着不同方向滑动,以允许前表面向左或向右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空调包括:主要主体,控制气流经过其向左或向右旋转;旋转件,设置在主要主体的下表面上,以使得主要主体旋转;旋转支撑基部,设置在旋转件的下表面上,以支撑主要主体和旋转件。
主要主体可包括可滑动地结合到其前表面上的前面板和容纳在其中以驱动旋转件的驱动电机。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会变得清楚和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分解透视图;
图3A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分隔构件的重要部件的透视图;
图3B是图3A的部分A的侧视图;
图4A是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静止状态的俯视图;
图4B是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向前移动后的前面板的俯视图;
图4C是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气流从空调向左排放的俯视图;
图4D是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气流从空调向右排放的俯视图;
图5A是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气流从空调向左排放的透视图;
图5B是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气流从空调向右排放的透视图;
图6是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气流控制效果的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图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代相同的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包括由后体70和前体100构成的主体1。例如热交换器75、蜗壳73等的多个部件被安装在后体70上。前体100结合到后体70的前表面,并用于通过其自身向左或向右的旋转来控制气流。
后体70具有敞开的前表面。后体70与前体100结合,并用于在前体100的向左或向右旋转过程中支撑前体100。另外,后体70用作外壳,例如热交换器75、蜗壳73等的多个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热交换器75将从房间吸收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蜗壳73利用鼓风扇将室内空气吹向热交换器。灰尘收集滤器64和65被安装到蜗壳73的相对的横侧部,以过滤吸入的空气。盖管(cover duct)80安装到蜗壳73的前表面,以允许吸入的空气平稳地被引入到设置在蜗壳73的相对的横侧部的灰尘收集滤器64和65中。
具有通孔78的上旋转支撑件76和具有通孔79的下旋转支撑件77设置在后体70的顶部和底部。上旋转件32和下旋转件92结合到对应的旋转支撑件76和77。整个前体100绕上旋转支撑件76和下旋转支撑件77向左和向右旋转。驱动电机71被设置在后体70中,以使前体100旋转。驱动电机71连接到前盖30的上旋转件32,以使前体100向左或向右旋转。吸入格栅(未示出)被安装到后体70的后表面的下部,以使得室内空气能够被吸入。
前体100结合到后体70的前表面,以限定主体1的外部前表面,并用于通过其自身的向左或向右的旋转控制气流。前体100包括:前盖30,设置有上旋转件32;前面板10,可滑动地安装到前盖30的前表面上;分隔构件50和60,附着到前面板10的相对侧边缘的下部;下盖90,设置有下旋转件82;侧盖45和46,附着到前盖30的相对的侧表面上。
前盖30是前体100的主要组件。热交换器75位于前盖30的后表面的内侧,前面板10可滑动地结合到前盖30的前表面上。上旋转件32设置在前盖30的顶部,并被结合到后体70的上旋转支撑件76。安装轴34设置在上旋转件32的中心,并被安装和结合到在后体70的上旋转支撑件76中穿透形成的通孔78中。
前盖30在其前表面上设置有轨道结合部分33(33a-33d),从而前面板10的轨道14(14a-14d)可滑动地安置在轨道结合部分33上。轨道结合部分33分别形成在前盖30的前表面的上、下、左、右部分上,以使得轨道14能够被插入和分离。上滑动电机37和下滑动电机38被设置为允许轨道14被插入到轨道结合部分33中或从轨道结合部分33中分离。
前面板10限定主体1的外部前表面,并包括上面板13和下面板16。下面板16被可拆卸地设置,以更换灰尘收集滤器64和65。
轨道14被设置在前面板10的后表面上,并且可滑动地结合到前盖30的轨道结合部分33。轨道14从前面板10的后表面向后突出,因此,被安置在前盖30的轨道结合部分33中。安装到前盖30的滑动电机37和38使得轨道14能够进行滑动操作。如果空调开始运行,则前面板10向前滑动,允许用于冷却/加热的气流通过上面板13的左右侧部排放,并且允许室内空气通过下面板16的左右侧部吸入。
参照图3A和图3B,图3A是显示分隔构件的重要部件的透视图,图3B是图3A的部分“A”的侧视图。
分隔构件50和60对称地安装到蜗壳73的左右侧,并用于防止从主体1的上区域排放的气流吸入到主体1的下区域中。分隔构件50和60分别包括用于将主体1的内部划分为上区域和下区域的分隔件53和63以及用于支撑分隔件53和63的支撑板56和66。支撑板56和66垂直于分隔件53和63。
分隔件53和63位于形成在前面板10上的支持板19和蜗壳73的突出的平面部分74之间,以限定多层构造。随着分隔件53和63位于突出的平面部分74之上并且支持板19随后位于分隔件53和63之上的同时,所述多层构造被限定。
根据该构造,即使前面板10的支持板19在前面板10向前滑动的同时向前滑动,位于支撑板19之下的分隔件53和63也占据由于支撑板19的向前滑动而产生的空的空间。因此,不存在用于再引入从主体1的上区域排放的气流的空间。如果已经向前滑动了的前面板10向左或向右旋转,则分隔构件50和60同时向左或向右旋转。因此,分隔件53和63仍然用于将主体1的内部划分为上区域和下区域,从而防止从主体1的上区域排放的气流被吸入到主体1的下区域中。
虽然随着突出平面部分74、分隔件53和63以及支持板19被依次从底部开始一个叠在另一个上限定了多层构造,但是叠放次序可被多样地改变。
右分隔构件50的支撑板56具有形成在其上部和下部的导向件57和58。导向件57和58连接到前面板10的下面板16,更具体地说,结合到形成在下面板16的上部和下部的面板导向件17和18。面板导向件17和18可向前滑动。导向件57和58用于便于前面板10的平稳滑动,并且用于支撑前面板10的下部。
与右支撑构件50相似,左支撑构件60具有导向件67和68,并且形成在前面板10上的面板导向件(未示出)结合到导向件67和68,从而可以向前滑动。
下盖90结合到分隔构件50和60,并且设置有下旋转件92。形成在对应的分隔构件50和60的下表面上的结合凸起51a、51b、61c和61d被安装和结合到形成在下盖90的相对的侧边缘中的结合凹槽91a、91b、91c和91d中。下旋转件92结合到后体70的下旋转支撑件77上,安装轴94设置在下旋转件92的中心。安装轴94被安装和结合到后体70的下旋转支撑件77的通孔79中。
侧盖45和46限定主体1的外部相对侧表面。侧盖45和46结合到前盖30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以构成前体100的一部分,并且与前体100一起向左或向右旋转。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操作。
图4A是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静止状态的俯视图,图4B是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向前移动了的前面板的俯视图,图4C是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气流从空调向左排放的俯视图,图4D是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气流从空调向右排放的俯视图。图5A是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气流从空调向左排放的透视图,图5B是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气流从空调向右排放的透视图。
如图4A所示,在空调的静止状态下,前面板保持向后缩回。如果用户操作空调,则滑动电机37和38被驱动,使得前面板向前滑动(图4B)。因此,在前面板10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与侧盖45和46之间产生上空间200和下空间300(图1)。上空间200是用于冷却/加热气流排放的空间,下空间300是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空间。更具体地说,在热交换器75中经历过热交换的气流通过上空间200排放,以冷却或加热房间,然而室内空气通过下空间300被吸入,从而经过灰尘收集滤器64和65运动到蜗壳73。
如果用户按照旋转模式操作空调以实现针对特定方向或特定区域的冷却/加热,则驱动电机71被驱动,以使得整个前体100向左或向右旋转,使得冷/热气流能够向左或向右排放(图4C和图4D)。根据用户的操作,前体100可连续旋转以排放气流,或在指向特定方向时可排放,因此,达到针对特定区域提高冷却/加热效率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分隔构件50和60将主体的上内部区域与下内部区域分隔开,防止由于前体100的旋转造成不必要的空的空间,并且最终防止从主体上区域排放的气流被引入到主体的下区域。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分隔构件50和60,则当前体100向左或向右旋转时,在侧盖45和46和蜗壳73的上表面之间产生空的空间,使得经历过热交换的气流通过所述空间被向后吸,并导致冷却/加热效率的损失。但是,在利用分隔构件50和6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分隔构件50和60的分隔件53和63可将当前体100向左或向右旋转时而可能产生的空的空间分隔成上空间和下空间,从而防止由于向后吸排放的气流而导致的冷却/加热效率的损失。
图6是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气流控制效果的图。如图所示,虽然中心导向的气流具有与传统空调的中心导向的流率相同的流率,但是特定方向(左向和右向)的流率相比于传统空调大大增加,导致针对特定区域的冷却/加热效率的显著提高。
将参照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透视图。将省略与先前描述的实施例的构造相同的构造的相关描述。
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包括由后体170和可滑动地结合到后体170的前表面上的前面板110构成的主体2。前面板110包括设置在其后表面的上下左右位置处的轨道114a、114b、114c和114d。后体170包括设置在其前表面的上下左右位置处的轨道结合部分133a、133b、133c和133d以及使得各个轨道114a、114b、114c和114d能够滑动的滑动电机137a、137b、137c和137d,轨道114a、114b、114c和114d分别可滑动地安置到轨道结合部分133a、133b、133c和133d。通过利用销136a、136b、136c和136d,轨道114a、114b、114c和114d结合到形成在前面板110的后表面上的销结合件135a、135b、135c和135d。利用销136a、136b、136c和136d的结合使得前面板110能够旋转。
以下将描述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操作。
与之前描述的前面板10执行向前或向后滑动操作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发明的前面板110中,左轨道114a和114c以及右轨道114b和114d沿着相对的方向滑动,实现当从空调的前侧看时,前面板110的向左枢转旋转或向右枢转旋转。更具体地说,当左轨道114a和114c向前滑动时,右轨道114b和114d向后滑动,使得前面板110向右旋转。相反,当右轨道114b和114d向前滑动时,左轨道114a和114c向后滑动,使得前面板110向左旋转。按照这种方式,前面板110向左或向右旋转,使得气流从前面板110的相对侧部排放并最终实现针对特定区域的有效的冷却/加热。
将参照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透视图。将省略先前描述的实施例的那些构造相同的构造的相关描述。
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主体3包括:主要主体270,用于控制气流从主要主体270向左或向右经过;旋转件280,设置在主要主体270的下表面上,以使得主要主体270旋转;旋转支撑基部290,设置在旋转件280的下表面上,以支撑主要主体270和旋转件280。主要主体270将驱动电机271容纳于其中,以驱动旋转件280。前面板210可滑动地结合到主要主体270的前表面上。
以下,将描述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的操作。
如果用户操作空调,前面板210向前滑动,使得气流从前面板210的相对侧部被排放,以实现制冷/加热房间。然后,如果用户按照旋转模式操作空调,则驱动电机271使旋转件280旋转,从而连接到旋转件280的整个主要主体270向左或向右旋转。在主要主体270和旋转件280的旋转期间,旋转支撑基部290稳定地支撑布置在其上的主要主体270和旋转件280。按照这种方式,完成针对特定方向或特定区域的有效的冷却/加热。
从以上描述清楚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空调可通过室内单元的旋转来控制气流按照恒定的流率排放。
此外,空调可允许针对特定方向快速冷却/加热,并且可达到针对特定区域的有效温度控制。
虽然已经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包括:
后体;
前体,布置在后体的前方,以限定空调的前表面,前体向左或向右旋转以控制将被排放的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后体包括旋转支撑件;
前体包括旋转件;
旋转件连接到旋转支撑件,并且前体可绕着旋转支撑件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
后体包括上旋转支撑件和下旋转支撑件;
前体包括上旋转件和下旋转件;
上旋转件结合到上旋转支撑件,下旋转件结合到下旋转支撑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中:
上旋转支撑件和下旋转支撑件分别包括通孔;
上旋转件和下旋转件分别包括安装轴;
上旋转件和下旋转件的安装轴分别结合到上旋转支撑件和下旋转支撑件的通孔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还包括:使得前体能够旋转的驱动电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前体包括:
前盖,可旋转地结合到后体;
前面板,可滑动地结合到前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其中:
前面板包括形成在其后表面上的轨道;
前盖包括形成在其前表面上的轨道结合部分,以允许所述轨道可滑动地安置在所述轨道结合部分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其中,前盖还包括用于使前面板向前或向后滑动的滑动电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前体包括可向前滑动的前面板;
前面板向左或向右旋转以控制将被排放的气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中:
前面板包括形成在其后表面的左右位置上的轨道;
后体包括形成在其前表面的左右位置上的轨道结合部分,从而允许各个轨道可滑动地安装在轨道结合部分中,后体还包括滑动电机,所述滑动电机用于使每个轨道滑动;
左右轨道沿着相对的方向滑动,以允许前面板向左或向右旋转。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前体包括分隔构件,以防止排放的气流被向后吸入到前体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其中,分隔构件与前体一起向左或向右旋转。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其中,分隔构件包括:
分隔件,用于将空调的内部划分为上区域和下区域;
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分隔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其中:
前体包括安装到其前表面上的前面板,并且后体包括安装在其中的蜗壳;
分隔件位于形成在前面板上的支持板和形成在蜗壳的顶部的突出平面部分之间,以限定多层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其中:
支撑板包括连接到前面板的导向件;
前面板包括形成在其下侧边缘的面板导向件,从而前面板可滑动地结合到导向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90003240A KR20100083910A (ko) | 2009-01-15 | 2009-01-15 | 공기조화기 |
KR10-2009-0003240 | 2009-01-15 | ||
KR1020090006143A KR101606007B1 (ko) | 2009-01-23 | 2009-01-23 | 공기조화기 |
KR10-2009-0006143 | 2009-01-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93426A true CN101793426A (zh) | 2010-08-04 |
CN101793426B CN101793426B (zh) | 2014-06-11 |
Family
ID=42111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003911.1A Active CN101793426B (zh) | 2009-01-15 | 2010-01-13 | 空调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208941A3 (zh) |
CN (1) | CN101793426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26372A1 (zh) * | 2011-08-25 | 2013-02-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7036172A (zh) * | 2010-09-01 | 2017-08-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CN109520019A (zh) * | 2018-12-14 | 2019-03-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9974092A (zh) * | 2017-12-27 | 2019-07-0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 |
CN114413339A (zh) * | 2018-03-16 | 2022-04-2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55048B (zh) * | 2010-10-19 | 2014-02-19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立柜式空调器自动门装置 |
CN106678969B (zh) * | 2016-12-30 | 2019-09-20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立式空调器 |
JP2020193802A (ja) * | 2020-08-20 | 2020-12-0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床置型空気調和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38102B1 (ko) * | 2005-10-11 | 2006-10-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KR20070044736A (ko) * | 2005-10-25 | 2007-04-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CN2903762Y (zh) * | 2006-04-30 | 2007-05-23 |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 一种柜式空调器 |
CN2909065Y (zh) * | 2006-04-29 | 2007-06-06 | 广州松下空调有限公司 | 柜式空调器 |
CN101165428A (zh) * | 2006-10-22 | 2008-04-23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门开关方法及室内机 |
CN101235976A (zh) * | 2007-02-02 | 2008-08-0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5790Y2 (ja) * | 1980-08-04 | 1984-02-22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2003314848A (ja) * | 2002-04-19 | 2003-11-06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KR100727461B1 (ko) * | 2004-12-29 | 2007-06-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WO2008018678A2 (en) * | 2006-08-08 | 2008-02-14 | Lg Electronics, Inc. | Air conditioner |
-
2010
- 2010-01-05 EP EP10150082.5A patent/EP2208941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1-13 CN CN201010003911.1A patent/CN10179342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38102B1 (ko) * | 2005-10-11 | 2006-10-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KR20070044736A (ko) * | 2005-10-25 | 2007-04-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CN2909065Y (zh) * | 2006-04-29 | 2007-06-06 | 广州松下空调有限公司 | 柜式空调器 |
CN2903762Y (zh) * | 2006-04-30 | 2007-05-23 |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 一种柜式空调器 |
CN101165428A (zh) * | 2006-10-22 | 2008-04-23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门开关方法及室内机 |
CN101235976A (zh) * | 2007-02-02 | 2008-08-0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36172A (zh) * | 2010-09-01 | 2017-08-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WO2013026372A1 (zh) * | 2011-08-25 | 2013-02-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9974092A (zh) * | 2017-12-27 | 2019-07-0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 |
CN109974092B (zh) * | 2017-12-27 | 2021-11-3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 |
CN114413339A (zh) * | 2018-03-16 | 2022-04-2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CN114413339B (zh) * | 2018-03-16 | 2023-11-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US11971178B2 (en) | 2018-03-16 | 2024-04-30 | Lg Electronics Inc. | Indoor unit of an air conditioner |
CN109520019A (zh) * | 2018-12-14 | 2019-03-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9520019B (zh) * | 2018-12-14 | 2025-05-2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208941A2 (en) | 2010-07-21 |
CN101793426B (zh) | 2014-06-11 |
EP2208941A3 (en) | 2014-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93426B (zh) | 空调 | |
US12146668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US20210254856A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7850322B (zh) | 空调 | |
US10823433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KR102569298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2504098B1 (ko) | 공기 조화기 | |
KR102732456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US10935273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US11022325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KR20220141775A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2401527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115264593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KR101606007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2690446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20190012841A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20100083910A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1525847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0626429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9990081642A (ko) |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