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783168B - 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3168B
CN101783168B CN2010100031798A CN201010003179A CN101783168B CN 101783168 B CN101783168 B CN 101783168B CN 2010100031798 A CN2010100031798 A CN 2010100031798A CN 201010003179 A CN201010003179 A CN 201010003179A CN 101783168 B CN101783168 B CN 1017831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it line
copies
storage unit
w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31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3168A (zh
Inventor
小松成亘
山冈雅直
前田德章
森本薰夫
岛崎靖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83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3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3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31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static cells with positive feedback, i.e. cells not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e.g. bistable multivibrator or Schmitt trigger
    • G11C11/41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timing or power redu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06Sense amplifiers; Associated circuits, e.g. timing or triggering circuits
    • G11C7/08Control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22Read-write [R-W] timing or clocking circuits; Read-write [R-W] control signal generator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22Read-write [R-W] timing or clocking circuits; Read-write [R-W] control signal generators or management 
    • G11C7/227Timing of memory operations based on dummy memory elements or replica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其包括多条字线(wl[0]~)、多条位线(bt[0]、bb[0]~)、多个常规存储单元(MEMCELL)、存取控制电路(WD、CTRL)、多个读出放大器(SA)、第一和第二复制位线(rplbt[0]、[1])、第一和第二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第一和第二逻辑电路(INV0、1)。分别在第一和第二复制位线上连接第一和第二复制存储单元,在第一和第二复制位线(rplbt[0]、[1])上分别连接第一和第二逻辑电路(INV0、1)的输入,从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出生成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该信号(sae)被提供给多个读出放大器(SA)。即使使用了复制位线的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大容量化,也能减少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的生成定时的变化。

Description

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及其工作方法,尤其涉及有益于即使使用了复制位线(RBL)的内置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大容量化也能减少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的生成定时变化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为使内置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中的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进行高速、低功耗的读出,使用微小振幅位线(BL)和时钟控制式读出放大器。但是,为了进行高速且可靠的工作,读出放大器使能(SAE)信号必须跟踪微小振幅位线(BL)的全局且局部的工序、电压以及温度(PVT)的延迟变化。如果在差动位线信号超过读出放大器偏移之前读出放大器使能(SAE)信号被激活,则读出放大器输出产生读出错误。相反,如果读出放大器使能(SAE)信号的激活过迟,则会不必要地增加存取时间和功耗。
下述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对于全局(PVT)偏斜(skew),复制位线(RBL)与简单的缓冲链相比,良好地跟踪位线(BL)的延迟,所以在SRAM中使用复制位线(RBL)来设定读出放大器使能(SAE)信号的自定时。该SRAM在字解码器和读出放大器之间配置有复制字线(RWL)、复制存储单元、复制位线(RBL)、虚设存储单元以及反相器。在读出工作中响应时钟信号,从字解码器生成的复制字线(RWL)被断言,多个复制存储单元变成导通而使连接有负载的虚设存储单元的复制位线(RBL)放电。全部振幅复制位线(RBL)信号被反相器反转并缓冲,由此生成的读出放大器使能(SAE)信号被提供给读出放大器。对用于位线振幅的限制和省电的字线的非激活同样使用复制位线(RBL)信号。由于全局的PVT变化,同一半导体模(die)的存储单元的读出电流变化变成相关,能够进行复制位线(RBL)的延迟和位线(BL)的延迟的良好的跟踪。
非专利文献1:
Kenichi Osada et al,“Univeral-Vdd 0.65-2.0-V 32kB Cache Usinga Voltage-Adapted Timing-Generation Scheme and a LithographicallySymmetrical Cell”IEEE JOURNAL OF SOLID-S TATE CIRCITS,VOL.36,NO.11,NOVEMBER 2001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等在本发明之前从事内置与多个知识产权(IP)核心和多个IP核心对应的多种存储器的被称为系统级芯片(SoC)的系统LSI的研究和开发。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之前基于上述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使用由本发明人等研究的复制位线(RBL)的SRAM的结构的图。
图1所示的SRAM包括字驱动器(WD)、解码控制电路(CTRL)、复制字线(rplwl)、多个(j个、j>1)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复制位线(rplbt)、多个(k个、k>1)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预充电晶体管(PCH)、反相器(INV)以及缓冲器(BUF)。图1所示的SRAM还包括多条(n+1>1)字线(wl[0]~[n])、多条(m+1>1)位线-反转位线对(bt[0]、bb[0]~bt[m]、bb[m])、多个((n+1)×(m+1))SRAM存储单元(MEMCELL)、多个(m+1>1)读出放大器(SA)。
通过向解码控制电路CTRL提供时钟CLK和地址信号[0]~[h],从解码控制电路CTRL向字驱动器WD提供解码器信号dec[0]~[i],从解码控制电路CTRL向预充电晶体管PCH和多个(j个)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提供复制字线信号rplwl。作为预充电晶体管PCH的P沟道MOS晶体管P0的源极与电源电压VDD连接,而晶体管P0的漏极与复制位线rplbt连接。该复制位线rplbt与多个(k个,k>1)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多个(j个,j>1)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以及反相器INV的输入端子连接。从反相器INV的输出端子生成的反转复制位线rplbtn提供给解码控制电路CTRL和缓冲器BUF的输入端子,从缓冲器BUF的输出端子生成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并提供给多个(m+1>1)读出放大器SA。通过将来自多条(m+1>1)位线-反转位线对bt[0]、bb[0]~bt[m]、bb[m]的SRAM单元读出信号提供给多个读出放大器SA的差动输入端子,从多个读出放大器SA的输出端子生成读出数据q[0]~[m]。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SRAM工作的图1所示的SRAM各部分的波形图。
如图2所示,响应与时钟信号CLK的上升沿同步变化的地址信号[0]~[h],解码器信号dec[0]~[i]中被选择的1个信号下降。wl[0]~[n]的字线中与地址信号对应的一条字线被选择后上升。响应连接有已上升的选择字线的多个位(m+1)的存储单元的存储保持状态,多个(m+1>1)位线-反转位线对bt[0]、bb[0]~bt[m]、bb[m]的各位线-反转位线对的一方位线的电荷开始被抽取。在复制字线rplwl为低电平期间,复制位线rplbt被预充电晶体管PCH即P沟道MOS晶体管P0预充电为高电平即电源电压VDD
另一方面,响应时钟信号CLK的上升沿,复制字线rplwl的电位上升为高电平。在多个(j个)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的内部,向由P沟道MOS晶体管P11和N沟道MOS晶体管N11构成的CMOS反相器的输入端子提供高电平的电源电压VDD,所以该CMOS反相器的输出端子维持在接地电位GND。由于复制字线rplwl的电位上升到高电平,多个(j个)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内部的作为传输晶体管的N沟道MOS晶体管N12变成导通,所以复制位线rplbt的预充电电荷经由多个(j个)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内部的多个(j个)传输晶体管N12向接地电位GND放电。当通过该放电而使复制位线rplbt的电位下降到低于反相器INV的逻辑阈值的电平时,反相器INV的输出变成高电平,反转复制位线rplbtn的电位上升。反转复制位线rplbtn的信号被提供给缓冲器BUF的输入端子,从缓冲器BUF的输出端子生成的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被提供给多个(m+1>1)读出放大器SA。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上升定时的多个(m+1>1)位线-反转位线对(bt[0]、bb[0]~bt[m]、bb[m])的电位差ΔV被多个(m+1>1)读出放大器SA放大后,输出读出数据q[0]~[m]。当该位线-反转位线对的电位差ΔV小于读出放大器SA的输入电位差的偏移量时,数据读出失败。执行定时的调整,使得字线wl[0]~[n]中的任意一条选择字线的电位上升且多个(m+1>1)位线-反转位线对的电位差ΔV大于读出放大器SA的输入电位差的偏移量的定时、和复制字线rplwl上升且复制位线rplbl下降且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上升的定时成为大致同时。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电位的上升定时的调整能够通过与复制位线rplbt连接的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的个数(j个)的调整来执行。即,根据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的个数(j个)的增减来增减复制位线rplbt的预充电电荷向接地电位GND的放电速度,从而能够进行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电位的上升定时的调整。
如以上那样,通过采用使用上述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复制位线(RBL)的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的自定时的设定技术,能够实现半导体制造工序的芯片间的全局的延迟变化和基于温度的内置SRAM的位线(BL)的延迟跟踪。
但是,基于图1和图2说明的上述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使用本发明之前由本发明人等研究的复制位线的SRAM中的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的自定时设定技术显然存在如下问题。
该技术在如下这样的情况下产生问题:由内置于SoC的内置存储器的存储容量的大容量化产生字数的增加,从而复制位线rplbt的延迟变大。即,当由存储容量的大容量化产生字数的增加而导致复制位线rplbt的延迟变大时,由于将复制位线rplbt的预充电电荷向接地电位GND放电的多个(j个)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的局部变化引起单元电流的变化,复制位线rplbt的延迟变化增大。进而,由于存储容量的大容量化,提供复制位线rplbt的信号的反相器INV的逻辑阈值的局部变化增大。其结果,明确了由于复制位线rplbt的延迟变化和反相器INV的逻辑阈值的局部变化导致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生成定时(上升定时)的变化增大这样的问题。该变化成为在读出放大器SA的输出端子的数据读出失败的原因。
图17是表示使用图1和图2说明的在本发明之前由本发明人等研究的复制位线的SRAM的复制位线rplbt的延迟变化和反相器INV的逻辑阈值的局部变化而引起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生成定时(上升沿定时)变化的情况的图。
在图17的例子中,SRAM的字线(wl[0]~[n])的条数为1024条,复制位线rplbt的信号在t_sae的经过时间内产生大致1伏的振幅变化。即使是该复制位线rplbt的振幅变化,也存在复制单元的电流值大且如rplbt_ft的波形那样复制位线rplbt的延迟小(高速振幅变化特性)的情况、和复制单元的电流值小且如rplbt_sl的波形那样复制位线rplbt的延迟大(低速振幅变化特性)的情况。另一方面,提供复制位线rplbt的信号的反相器INV的逻辑阈值有成为高逻辑阈值电压VLth_high的情况和成为低逻辑阈值电压VLth_low的情况。因此,根据高速振幅变化特性rplbt_ft和低逻辑阈值电压VLth_low的相交来确定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较小延迟sae_ft的生成定时。另外,根据低速振幅变化特性rplbt_sl和高逻辑阈值电压VLth_high的相交来确定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较大延迟sae_sl的生成定时。其结果,明确了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生成定时的变化幅度Δt_sae大至整体的约8.0%。
本发明是基于如以上这样的在本发明之前的本发明人等的研究结果而完成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即使内置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并使用复制位线(RBL)的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大容量化,也能减少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的生成定时的变化。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新特征通过本说明书的叙述和附图得以明确。
下面简单说明本申请公开的发明中具有代表性的发明。
即,本发明代表性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包括:多条字线(wl[0]~wl[n])、多条位线(bt[0]、bb[0]~bt[m]、bb[m])、多个常规存储单元(MEMCELL)、存取控制电路(WD、CTRL)、多个读出放大器(SA)、第一复制位线(rplbt[0])、第二复制位线(rplbt[1])、第一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第二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第一逻辑电路(INV0)、以及第二逻辑电路(INV1)。
上述第一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一复制存储单元,上述第二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二复制存储单元。上述第一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的输入端子,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子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相连接。上述第二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入端子,从上述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子生成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参照图3)。
上述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被提供给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SA),从而上述多条位线的多个读出信号被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放大,从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的多个输出端子生成多个读出数据(q[0]~q[m])(参照图4)。
下面简单说明通过本申请公开的发明中具有代表性的发明所得到的效果。即,即使使用了复制位线(RBL)的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大容量化,也能够减少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的生成定时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基于在本发明之前的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由本发明人等研究的复制位线的SRAM的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SRAM工作的图1所示的SRAM各部分的波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使用复制位线的SRAM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AM工作的图3所示的SRAM各部分的波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SRAM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芯片上形成SRAM时的设备的平面布局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SRAM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SRAM的反相器单元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图7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SRAM的预充电单元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SRAM所包含的虚设存储单元结构的图。
图11也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SRAM所包含的虚设存储单元结构的图。
图12也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SRAM所包含的一部分虚设存储单元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图12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各种设备的布局的硅芯片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SRAM所包含的虚设存储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系统LSI的结构的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内置于系统LSI的半导体芯片150中的内置SRAM的设计所使用的编译RAM的设计手法的图。
图17是表示使用图1和图2说明的在本发明之前由本发明人等研究的复制位线的SRAM的复制位线的延迟变化和反相器的逻辑阈值的局部变化而产生的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的生成定时的变化的情况的图。
图18是表示图3和图4说明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AM的复制位线的延迟变化和反相器的逻辑阈值的局部变化而引起的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的生成定时的变化情况的图。标号说明
WD:字驱动器
CNTL:解码控制电路
wl[0]~wl[n]:字线
bt[0]、bb[0]~bt[m]、bb[m]:位线
rplwl[0]、rplwl[1]:复制字线
rplbt[0]、rplbt[1]:复制位线
MEMCELL SRAM:存储单元
RPLCELL:复制存储单元
DMYCELL:虚设存储单元
PCH0、PCH1:预充电晶体管
INV0、INV1:反相器
BUF:缓冲器
SA:读出放大器
CLK:时钟
a[0]~a[h]:地址信号
dec[0]~dec[j]:解码器信号
sae: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
q[0]~q[m]:读出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代表性的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申请公开的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的概要。在代表性的实施方式的概要说明中标记括弧来参照的附图的参照标号只不过是例示标记它的构成要素的概念中所包含的部件。
〔1〕本发明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是:
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其包括:
在行方向上大致平行配置的多条字线(wl[0]~wl[n]);
在列方向上大致平行配置的多条位线(bt[0]、bb[0]~bt[m]、bb[m]);
与上述多条字线和上述多条位线相连接的多个常规存储单元(MEMCELL);
能够响应地址信号(a[0]~a[h])来选择上述多条字线中的任意一条字线的存取控制电路(WD、CTRL);以及
与上述多条位线相连接的多个读出放大器(SA)。
上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特征在于:
上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还包括第一复制位线(rplbt[0])、第二复制位线(rplbt[1])、第一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第二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第一逻辑电路(INV0)以及第二逻辑电路(INV1)。
上述第一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一复制存储单元,上述第二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二复制存储单元。
上述第一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的输入端子,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子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相连接。
上述第二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入端子,从上述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子生成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参照图3)。
上述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被提供给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SA),从而上述多条位线的多个读出信号被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放大,从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的多个输出端子生成多个读出数据(q[0]~q[m])(参照图4)。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复制位线被分割为多条复制位线,所以分割后的各复制位线的延迟量减少。通过减少分割后的各复制位线的延迟量,来减少分割后的各复制位线的延迟变化。分割后的各复制位线的延迟变化是随机的变化。各复制位线的总和的随机变化通过平均效果而减少。因此,能够减少由各复制位线的减少的延迟变化和第一以及第二逻辑电路(INV0、INV1)的逻辑阈值的局部变化而引起的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生成定时的变化(参照图18)。
最佳实施方式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预充电晶体管(PCH0)和第二预充电晶体管(PCH1)。
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与上述第一复制位线(rplbt[0])相连接,上述第二预充电晶体管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rplbt[1])相连接,
在响应上述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而从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的上述多个输出端子生成多个读出数据之前,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和上述第二预充电晶体管分别将上述第一复制位线和上述第二复制位线设定为预定的预充电电位(VDD)(参照图4)。
另一最佳的实施方式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和第二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
上述第一虚设存储单元与上述第一复制位线(rplbt[0])相连接,上述第二虚设存储单元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rplbt[1])相连接(参照图3)。
又一最佳实施方式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特征在于,包含在上述存取控制电路中的字驱动器(WD)包括多个CMOS字驱动器...、(K-1、CMOS_Drv)、(K、CMOS_Drv)、(K+1、CMOS_Drv)、(K+2、CMOS_Drv)、...。
上述多个CMOS字驱动器配置在上述列方向上,上述多个CMOS字驱动器中彼此接近的2个CMOS字驱动器((K、CMOS_Drv)、(K+1、CMOS_Drv))在其之间具有中间区域(611、612、613、621、622)。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PCH0)和上述第一逻辑电路(INV0)形成在上述中间区域的内部(参照图5、图6)。
又一最佳实施方式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逻辑电路(701)由第一CMOS存储单元(INVCELL)形成,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702)由第二CMOS存储单元(PCHCELL)形成(参照图7、图8、图9)。
又一最佳实施方式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特征在于,形成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的上述第一CMOS存储单元和形成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的上述第二CMOS存储单元,形成在与上述第一复制位线(rplbt[0])相连接的上述第一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和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rplbt[1])相连接的上述第二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的中间(参照图7)。
具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半导体集成电路(1)的特征在于,与上述第一复制位线(rplbt[0])相连接的上述第一虚设存储单元(703)由第三CMOS存储单元(DMYCELL)形成,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rplbt[1])相连接的上述第二虚设存储单元(703)由第四CMOS存储单元(DMYCELL)形成(参照图7、图10~图14)。
更具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常规存储单元(MEMCELL)是SRAM存储单元(参照图3)。
〔2〕本发明的另一个观点的代表性实施方式的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是:
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工作方法,该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包括:在行方向上大致平行配置的多条字线(wl[0]~wl[n]);
在列方向上大致平行配置的多条位线(bt[0]、bb[0]~bt[m]、bb[m]);
与上述多条字线和上述多条位线相连接的多个常规存储单元(MEMCELL);
能够响应地址信号(a[0]~a[h])来选择上述多条字线中的任意一条字线的存取控制电路(WD、CTRL);以及
与上述多条位线相连接的多个读出放大器(SA)。
上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工作方法的特征在于,
上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还包括第一复制位线(rplbt[0])、第二复制位线(rplbt[1])、第一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第二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第一逻辑电路(INV0)以及第二逻辑电路(INV1)。
上述第一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一复制存储单元,上述第二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二复制存储单元。
上述第一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的输入端子,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子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相连接。
上述第二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入端子,从上述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子生成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参照图3)。
上述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被提供给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SA),从而上述多条位线的多个读出信号被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放大,从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的多个输出端子生成多个读出数据(q[0]~q[m])(参照图4)。
《实施方式的说明》
接着,进一步详细叙述实施方式。在用于说明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的全部附图中,对具有与上述图相同功能的部件标记同一标号,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SRAM的结构》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使用复制位线(RBL)的SRAM的结构的图。
图3所示的SRAM与图1所示的SRAM基本不同点是:图1所示的SRAM的1条复制位线rplbt在图3所示的SRAM中被分割为多条复制位线rplbt[0]、rplbt[1],从而能够减少复制位线的延迟量。
图3所示的SRAM也与图1所示的SRAM一样,包括字驱动器(WD)、解码控制电路(CTRL)、多条(n+1>1)字线(wl[0]~[n])、多条(m+1>1)位线-反转位线对(bt[0]、bb[0]~bt[m]、bb[m])、多个((n+1)×(m+1))SRAM存储单元(MEMCELL)、以及多个(m+1>1)读出放大器(SA)。
图3所示的SRAM与图1所示的SRAM不同点是:包括第一复制字线(rplwl[0])和第二复制字线(rplwl[1])、第一复制位线(rplbt[0])和第二复制位线(rplbt[1])、第一预充电晶体管PCH0(P沟道MOS晶体管P0)和第二预充电晶体管PCH1(P沟道MOS晶体管P1)、第一反相器(INV0)和第二反相器(INV1)、第一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和第二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以及第一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和第二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
通过向解码控制电路CTRL提供时钟CLK和地址信号[0]~[h],从解码控制电路CTRL向字驱动器WD提供解码器信号dec[0]~[i],从解码控制电路CTRL向第一预充电晶体管PCH0和多个(p个、p>1)第一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提供第一复制字线信号rplwl[0]。作为第一预充电晶体管PCH0的P沟道MOS晶体管P0的源极与电源电压VDD连接,而晶体管P0的漏极与第一复制位线rplbt[0]连接。该第一复制位线rplbt[0]与多个(p个,p>1)第一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多个(q个,q>1)第一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和第一反相器INV0的输入端子连接。从该第一反相器INV0的输出端子生成的第二复制字线信号rplwl[1]提供给第二预充电晶体管PCH1和多个(r个、r>1)第二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作为第二预充电晶体管PCH1的P沟道MOS晶体管P 1的源极与电源电压VDD连接,而晶体管P1的漏极与第二复制位线rplbt[1]连接。该第二复制位线rplbt[1]与多个(r个、r>1)第二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多个(s个,s>1)第二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和第二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子连接。从该第二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子生成的反转复制位线rplbtn被提供给解码控制电路CTRL和缓冲器BUF的输入端子,从缓冲器BUF的输出端子生成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并提供给多个(m+1>1)读出放大器SA。通过将来自多个(m+1>1)位线-反转位线对bt[0]、bb[0]~bt[m]、bb[m]的SRAM单元读出信号提供给多个读出放大器SA的差动输入端子,从多个读出放大器SA输出端子生成读出数据q[0]~[m]。
《SRAM的工作》
图4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AM工作的图3所示的SRAM各部分的波形图。
如图4所示,响应与时钟信号CLK的上升沿同步变化的地址信号[0]~[h],解码器信号dec[0]~[i]中被选择的一个信号下降。wl[0]~[n]字线中与地址信号对应的一条字线被选择后上升。响应连接有已上升的选择字线的多个位(m+1)的存储单元的存储保持状态,多个(m+1>1)位线-反转位线对bt[0]、bb[0]~bt[m]、bb[m]的各位线-反转位线对的一方位线的电荷开始被抽取。在第一复制字线rplwl[0]为低电平期间,第一复制位线rplbt[0]被第一预充电晶体管PCH0即P沟道MOS晶体管P0预充电为高电平即电源电压VDD。因此,响应第一复制位线rplbt[0]的高电平,第一反相器(INV0)的输出端子的第二复制字线(rplwl[1])变成低电平。其结果是,响应第二复制字线(rplwl[1])的低电平,第二预充电晶体管PCH1(P沟道MOS晶体管P 1)的漏极的第二复制位线(rplbt[1])为高电平。因此,响应第二复制位线(rplbt[1])的高电平,第二反相器(INV1)输出端子的反转复制位线rplbtn和缓冲器BUF的输出端子的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分别变成低电平。
另一方面,响应时钟信号CLK的上升沿,第一复制字线rplwl[0]的电位上升为高电平。在多个(p个,p>1)第一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的内部,向由P沟道MOS晶体管P 11和N沟道MOS晶体管N11构成的CMOS反相器的输入端子提供高电平的电源电压VDD,所以该CMOS反相器的输出端子维持在接地电位GND。由于第一复制字线rplwl[0]的电位上升为高电平,多个(p个,p>1)第一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内部的作为传输晶体管的N沟道MOS晶体管N 12变成导通,所以,第一复制位线rplbt[0]的预充电电荷经由多个(p个,p>1)第一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内部的多个(p个)传输晶体管N12向接地电位GND放电。当通过该放电而使第一复制位线rplbt[0]的电位下降到低于第一反相器INV0的逻辑阈值的电平时,第一反相器INV0的输出的第二复制字线rplwl[1]变成高电平。于是,多个(r个,r>1)第二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内部的作为传输晶体管的N沟道MOS晶体管N12变成导通,所以第二复制位线rplbt[1]的预充电电荷经由多个(r个,r>1)第二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内部的多个(r个)传输晶体管N12向接地电位GND放电。当通过该放电而使第二复制位线rplbt[1]的电位下降到低于第二反相器INV 1的逻辑阈值的电平时,第二反相器INV1的输出的反转复制位线rplbtn的电位上升。反转复制位线rplbtn的信号被提供给缓冲器BUF的输入端子,从缓冲器BUF的输出端子生成的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被提供给多个(m+1>1)读出放大器SA。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上升定时的多个(m+1>1)位线-反转位线对(bt[0]、bb[0]~bt[m]、bb[m])的电位差ΔV被多个(m+1>1)读出放大器SA放大后,输出读出数据q[0]~[m]。当该位线-反转位线对的电位差ΔV小于读出放大器SA的输入电位差的偏移量时,数据读出失败。执行定时的调整,使得字线wl[0]~[n]中的任意一个选择字线的电位上升且多个(m+1>1)位线-反转位线的电位差ΔV大于读出放大器SA的输入电位差的偏移量的定时、和第一以及第二复制字线rplwl[0]、rplwl[1]上升且第一以及第二复制位线rplbt[0]、rplbt[1])下降且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上升的定时成为大致同时。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电位的上升定时的调整能够通过与第一复制位线rplbt[0]连接的第一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的个数(p个)和与第二复制位线rplbt[1]连接的第二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的个数(r个)的调整来执行。
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AM中,复制位线被分割为多条复制位线rplbt[0]、rplbt[1],所以能够减少分割后的各复制位线rplbt[0]、[1]的延迟量。通过减少分割后的各复制位线rplbt[0]、[1]的延迟量,能够减少分割后的各复制位线rplbt[0]、[1]的延迟变化。其结果是能够减少由各复制位线rplbt[0]、[1]的减少的延迟变化和第一以及第二反相器INV0、INV1的逻辑阈值的局部变化而引起的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生成定时的变化。
图18是表示图3和图4说明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AM的复制位线的延迟变化和反相器的逻辑阈值的局部变化引起的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生成定时(上升定时)的变化情况的图。
在图18的例子中,SRAM的字线(wl[0]~[n])的条数是1024条,具体而言,复制位线被分割为8条复制位线rplbt。因此,分割后的各复制位线rplbt的负载电容和延迟量显著减少。即,与图17相比,在8分割的情况下,如图18的左侧所示,8分割后的各复制位线rplbt的延迟量大致减少为1/8。此时,与图17一样,如图18的左侧所示,即使在8分割的情况下,也存在成为复制位线rplbt的延迟小的rplbt_ft的情况和成为复制位线rplbt延迟大的rplbt_sl的情况。另一方面,被提供8分割后的各复制位线rplbt的信号的反相器INV的逻辑阈值存在成为高逻辑阈值电压VLth_high的情况和成为低逻辑阈值电压VLth_low的情况。根据rplbt_ft和低逻辑阈值电压VLth_low的相交来确定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较小延迟sae_ft的生成定时,根据rplbt_sl和高逻辑阈值电压VLth_high的相交来确定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较大延迟sae_sl的生成定时。但是,如图18的左侧所示,与图17相比,8分割时的8分割后的各复制位线的延迟变化和反相器INV的逻辑阈值电压的变化所引起的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生成定时的变化幅度Δt_sae大致减少为1/8。具体而言,如图18的左侧所示,在被8分割的情况下,变成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生成定时的变化幅度
Figure G2010100031798D00161
Figure G2010100031798D00162
具体而言,根据8分割后的各复制位线rplbt和各反相器INV的串联连接,确定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AM的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总共的生成定时的变化幅度∑Δt_sae。从基于第一个复制位线rplbt和第一个反相器INV的第一个串联连接的第一个生成定时的变化幅度Δt_sae到基于第八个复制位线rplbt和第八个反相器INV的第八个串联连接的第八个生成定时的变化幅度Δt_sae中,各变化幅度Δt_sae变成从正的变化值到负的变化值的值大致呈正态分布。通过正态分布的合计的平均效果,8分割时的总共的生成定时的变化幅度∑Δt_sae变成为
Figure G2010100031798D00171
Figure G2010100031798D00172
。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复制位线(RBL)为8分割时的SRAM中的图18的左侧所示的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sae的总共生成定时的变化幅度∑Δt_sae的t_sae×3%能够降低到图1的在本发明之前本发明人等研究的SRAM中的图17所示的生成定时的变化幅度Δt_sae即t_sae×8%的一半以下。
[实施方式2]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图3所示的SRAM的反相器INV0、INV1和复制位线预充电晶体管PCH0、PCH1的布局。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SRAM的结构的图。
在图5中,详细示出了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AM的字驱动器(WD)的内部结构。字驱动器(WD)包括多个CMOS字驱动器...、(K-1、CMOS_Drv)、(K、CMOS_Drv)、(K+1、CMOS_Drv)、(K+2、CMOS_Drv)、...,CMOS字驱动器(K-1、CMOS_Drv)的输出端子与字线wl[K-1]连接,CMOS字驱动器(K、CMOS_Drv)的输出端子与字线wl[K]连接,CMOS字驱动器(K+1、CMOS_Drv)的输出端子与字线wl[K+1]连接,CMOS字驱动器(K+2、CMOS_Drv)的输出端子与字线wl[K+2]连接。多条字线wl[K-1]、wl[K]、wl[K+1]、wl[K+2]上连接有多个SRAM存储单元(MEMCELL)。连接有第一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的第一复制位线(rplbt[0])与第一反相器INV0的输入端子连接,该第一反相器INV0的输出端子上连接有连接了第二预充电晶体管PCH1和第二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的第二复制字线(rplwl[1])。
图6是表示将图5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SRAM形成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芯片时的设备的平面布局的图。
图6中示出了用于CMOS设备的N型阱区域61和P型阱区域62。
N型阱区域61形成有4个CMOS字驱动器即(K-1、CMOS_Drv)、(K、CMOS_Drv)、(K+1、CMOS_Drv)、(K+2、CMOS_Drv)、这4个P沟道MOS晶体管。该4个P沟道MOS晶体管包括沟道长度L的栅电极和沟道宽度Wp的源极/漏极杂质区域(S、D),形成在N型阱区域61内部的第2个和第3个P沟道MOS晶体管之间,形成有N型阱衬底供电接点区域611。通过金属布线向该N型阱衬底供电接点区域611提供例如电源电压VDD等高电平电压。在N型阱衬底供电接点区域611的右侧形成有2个P沟道MOS晶体管612、613,一个晶体管612被用作第二预充电晶体管PCH1,另一个晶体管被用作构成第一反相器INV0的P沟道MOS晶体管。N型阱衬底供电接点区域611的布局高度被设定为与2个P沟道MOS晶体管612、613的布局高度大致相同。另外,N型阱衬底供电接点区域611和2个P沟道MOS晶体管612、613的布局宽度的合计被设定为与P沟道MOS晶体管的沟道幅度Wp大致相等。
在P型阱区域62形成有4个CMOS字驱动器即(K-1、CMOS_Drv)、(K、CMOS_Drv)、(K+1、CMOS_Drv)、(K+2、CMOS_Drv)这4个N沟道MOS晶体管。该4个N沟道MOS晶体管包括沟道长度L的栅电极和沟道宽度Wn的源极/漏极杂质区域(S、D),形成在P型阱区域62内部的第2个和第3个N沟道MOS晶体管之间形成有P型阱衬底供电接点区域621。通过金属布线向该P型阱衬底供电接点区域621提供接地电位GND等低电平电压。在P型阱衬底供电接点区域621左侧形成1个N沟道MOS晶体管622,该晶体管622被用作构成第一反相器INV0的N沟道MOS晶体管。P型阱衬底供电接点区域621的布局高度被设定为与1个N沟道MOS晶体管622的布局高度大致相同。另外,P型阱衬底供电接点区域621和1个N沟道MOS晶体管622的布局宽度的合计被设定为与N沟道MOS晶体管的沟道宽度Wn大致相等。
[实施方式3]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是使用SRAM存储单元MEMCELL、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形成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AM所包含的反相器INV0、INV1和复制位线rplbt[0]、[1]的预充电晶体管PCH0、PCH1。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SRAM的结构的图。
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AM所包含的反相器INV0、INV1被置换为图7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SRAM的反相器单元(INVCELL)701,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AM所包含的预充电晶体管PCH0、PCH1被置换为图7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SRAM的预充电单元(PCHCELL)702。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SRAM与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AM一样,包括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和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704。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SRAM的反相器单元(INVCELL)701的结构的图。
图8所示的反相器单元(INVCELL)701与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AM所含的SRAM存储单元(MEMCELL)、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一样,包括2个P沟道MOS晶体管pll80、plr80和4个N沟道MOS晶体管npl80、ndl80、ndr80、npr80。图8所示的反相器单元(INVCELL)701中,复制位线rplbt[0]的输入信号被由P沟道MOS晶体管npr80和N沟道MOS晶体管ndr80构成的CMOS反相器反转,生成复制字线信号rplwl[1]。图8所示的反相器单元(INVCELL)701的驱动能力也能够通过并联连接的存储单元的个数进行调整。
图9是表示图7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SRAM的预充电单元(PCHCELL)702的结构的图。
图9所示的预充电单元(PCHCELL)702与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AM所含的SRAM存储单元(MEMCELL)、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一样,包括2个P沟道MOS晶体管pll90、plr90和4个N沟道MOS晶体管npl90、ndl90、ndr90、npr90。图9所示的预充电单元(PCHCELL)702中,通过将作为输入信号的复制字线信号rplwl[0]提供给P沟道MOS晶体管pll90的栅极,从晶体管pll90的漏极生成复制位线rplbt[0]的输出信号。在复制字线信号rplwl[0]为低电平时,P沟道MOS晶体管pll90变成导通,复制位线rplbt[0]的电位被预充电为电源电压VDD的高电平。在复制字线信号rplwl[0]为高电平时,P沟道MOS晶体管pll90变成截止,复制位线rplbt[0]被复制存储单元(RPLCELL)向接地电位GND放电。另外,图9所示的预充电单元(PCHCELL)702的预充电驱动能力也能够通过并联连接的存储单元的个数进行调整。
[实施方式4]
本发明实施方式4是通过变更图7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SRAM所含的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的晶体管节点的连接状态来调整复制位线rplbt[0]、[1]的负载电容。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SRAM所含的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的结构的图。
图10所示的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包括2个P沟道MOS晶体管pll100、plr100和4个N沟道MOS晶体管npl100、ndl100、ndr100、npr100。图10所示的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中,通过在N沟道MOS晶体管npll100的漏极上追加而将N沟道MOS晶体管nprl100的漏极与复制位线rplbt[0]连接,能够增加复制位线rplbt[0]的负载电容。
图11也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SRAM所含的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的结构的图。
图11所示的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包括2个P沟道MOS晶体管pll110、plr110和4个N沟道MOS晶体管npl110、ndl110、ndr110、npr110。图11所示的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中,通过单元的内部布线L703将N沟道MOS晶体管npl110的漏极和源极公共地连接在复制位线rplbt[0]上,由此能够增加复制位线rplbt[0]的负载电容。
图12也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SRAM所含的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的结构的图。
图12所示的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包括2个P沟道MOS晶体管pll120、plr120和4个N沟道MOS晶体管npl120、ndl120、ndr120、npr120。图12所示的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中,2个N沟道MOS晶体管npl120、npr120的栅极电容与复制位线rplbt[0]连接,由此能够增加复制位线rplbt[0]的负载电容。
图13也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SRAM所含的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的结构的图。
图13所示的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包括2个P沟道MOS晶体管pll150、plr150和4个N沟道MOS晶体管npl150、ndl150、ndr150、npr150。图13所示的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中,通过在复制位线rplbt[0]上连接P沟道MOS晶体管pll150的栅极电容、N沟道MOS晶体管ndl150的栅极电容以及P沟道MOS晶体管plr150的源极漏极电容,由此能够增加复制位线rplbt[0]的负载电容。
以上,说明过的图10~图13的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的结构还能够根据状况相互组合来使用。
[实施方式5]
本发明实施方式5是使虚设存储单元的漏电流的影响反映到复制位线的抽取延迟的例子。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SRAM所含的一部分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的结构的图。
在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SRAM所含的所有的多个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的内部,向由P沟道MOS晶体管P11和N沟道MOS晶体管N11构成的CMOS反相器的输入端子提供高电平的电源电压VDD,该CMOS反相器的输出端子维持在接地电位GND。由于接地电位GND,所有的多个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的作为传输晶体管的N沟道MOS晶体管N12变成截止,所以复制位线rplbt[0]、rplbt[1]的预充电电荷经由所有的多个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内部多个传输晶体管N12向接地电位GND放电。
而在图14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SRAM所含的一部分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内部,向由另一方P沟道MOS晶体管plr140和另一方N沟道MOS晶体管ndr140构成的另一方CMOS反相器的输入端子提供高电平的电源电压VDD,另一方CMOS反相器的输出端子维持在接地电位GND。因此,向由一方P沟道MOS晶体管pll 140和一方N沟道MOS晶体管ndl140构成的一方CMOS反相器的输入端子提供接地电位GND,该CMOS反相器的输出端子维持在高电平的电源电压VDD。其结果是,在图14所示的一部分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的内部,利用截止状态的传输N沟道MOS晶体管N12的漏电流,复制位线rplbt[0]、rplbt[1]朝着高电平的电源电压VDD进行充电。因此,能够根据基于其他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的复制位线rplbt[0]、rplbt[1]的放电和一部分虚设存储单元(DMYCELL)703的复制位线rplbt[0]、rplbt[1]的充电的能力差,来调整复制位线rplbt[0]、rplbt[1]的抽取延迟量。
[实施方式6]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涉及将图3到图14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的SRAM作为内置存储器而包含的系统级芯片(SoC)的系统LSI。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系统LSI的结构的图。
在图15所示的系统级芯片(SoC)的系统LSI的半导体芯片150中,作为知识产权(IP)核心,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51、152、153、二维图像信号处理引擎154、三维图像信号处理引擎155、动态图像处理引擎156、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57、液晶显示控制器158、以及接口控制器159。
图15所示的半导体芯片150中集成的各IP核心151~159的内部包含内置SRAM。各IP核心151~159按照其功能和性能,其内置SRAM的存储容量变得多样化。此时,存储容量极大的内置SRAM能够采用上述图3至图14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的SRAM。进而,图15所示的半导体芯片150中还能够包括多个IP核心151~159共用的大容量的共用内置SRAM。这些大容量的内置SRAM和多种存储容量的内置SRAM的设计能够使用编译RAM(CRAM)的设计手法。
图16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内置于系统LSI的半导体芯片150中的内置SRAM的设计所使用的编译RAM(CRAM)的设计手法的图。
存储器编辑器160是工程工作站等电子计算机上的设计工具,向存储器编辑器160提供内置SRAM的基本的存储设备结构的电子数据161和用于多种存储容量的内置SRAM的输入数据162。输入数据162包括多种内置SRAM的配置部件数据、电路部件数据、程序库数据以及配置连接数据。
存储器编辑器160根据所提供的存储设备结构的电子数据161和用于内置SRAM的输入数据162来生成被自动设计的内置SRAM的输出数据163。该输出数据163包括配置数据、电路数据、存储器程序库数据以及网表数据。
特别是,图16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编译RAM的设计手法的存储器编辑器160构成为进行自动设计的多种存储容量的内置SRAM分别输出适当的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的生成定时。
即,由存储器编辑器160自动生成的输出数据163中包括复制位线的分割数、和与各分割后的复制位线连接的复制存储单元的个数和虚设存储单元的个数等的用于确定读出放大器使能信号的生成定时的信息。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了由本发明人完成的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当然在不超出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内置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内置存储器不限于SRAM,能够应用于需要跟踪存储单元的延迟变化的工作定时的所有存储器。例如,能够应用于ROM(只读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EPROM(可电擦除写入的只读存储器)或者批量擦除型闪存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
另外,除了称为系统级芯片(SoC)的系统LSI以外,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仅具有DRAM、EEPROM和闪存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半导体存储器专用功能的半导体存储器集成电路器件。

Claims (14)

1.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其包括:
在行方向上大致平行配置的多条字线;
在列方向上大致平行配置的多条位线;
与上述多条字线和上述多条位线相连接的多个常规存储单元;
能够响应地址信号来选择上述多条字线中的任意一条字线的存取控制电路;以及
与上述多条位线相连接的多个读出放大器,
其特征在于,
上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还包括第一复制存储单元、第二复制存储单元、第一逻辑电路、第二逻辑电路、第一预充电晶体管以及第二预充电晶体管,
上述第一复制存储单元连接在第一复制字线和第一复制位线上,
上述第二复制存储单元连接在第二复制字线和第二复制位线上,
上述第一逻辑电路使输入信号反转而输出,
上述第二逻辑电路使输入信号反转而输出,
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的栅极与上述第一复制字线连接、源极与提供第一电位的第一电源线连接、漏极与上述第一复制位线连接,
上述第二预充电晶体管的栅极与上述第二复制字线连接、源极与上述第一电源线连接、漏极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连接,
上述第一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的输入端子,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子与上述第二复制字线相连接,
上述第二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入端子,从上述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子生成反转复制位线信号,
上述反转复制位线信号被提供给缓冲器的输入端子,从该缓冲器的输出端子生成放大器使能信号并将其提供给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从而上述多条位线的多个读出信号被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放大,从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的多个输出端子生成多个读出数据在从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的多个输出端子生成多个读出数据之前,使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和上述第二预充电晶体管导通,分别使上述第一复制位线和上述第二复制位线预充电至上述第一电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虚设存储单元和第二虚设存储单元,
上述第一虚设存储单元与上述第一复制位线相连接,上述第二虚设存储单元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其特征在于,
包含在上述存取控制电路中的字驱动器包括多个CMOS字驱动器,
上述多个CMOS字驱动器配置在上述列方向上,上述多个CMOS字驱动器中彼此接近的2个CMOS字驱动器在其之间具有中间区域,
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和上述第一逻辑电路形成在上述中间区域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由第一CMOS存储单元形成,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由第二CMOS存储单元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其特征在于,
形成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的上述第一CMOS存储单元和形成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的上述第二CMOS存储单元,形成在与上述第一复制位线相连接的上述第一虚设存储单元和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相连接的上述第二复制存储单元的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第一复制位线相连接的上述第一虚设存储单元由第三CMOS存储单元形成,
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相连接的上述第二虚设存储单元由第四CMOS存储单元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常规存储单元是SRAM存储单元。
8.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工作方法,该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包括:
在行方向上大致平行配置的多条字线;
在列方向上大致平行配置的多条位线;
与上述多条字线和上述多条位线相连接的多个常规存储单元;
能够响应地址信号来选择上述多条字线中的任意一条字线的存取控制电路;以及
与上述多条位线相连接的多个读出放大器,
上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还包括第一复制存储单元、第二复制存储单元、第一逻辑电路、第二逻辑电路、第一预充电晶体管以及第二预充电晶体管,
上述第一复制存储单元连接在第一复制字线和第一复制位线上,
上述第二复制存储单元连接在第二复制字线和第二复制位线上,
上述第一逻辑电路使输入信号反转而输出,
上述第二逻辑电路使输入信号反转而输出,
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的栅极与上述第一复制字线连接、源极与提供第一电位的第一电源线连接、漏极与上述第一复制位线连接,
上述第二预充电晶体管的栅极与上述第二复制字线连接、源极与上述第一电源线连接、漏极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连接,
上述第一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的输入端子,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子与上述第二复制字线相连接,上述第二复制位线上连接有上述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入端子,
上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工作方法的特征在于,
从上述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子生成反转复制位线信号,
上述反转复制位线信号被提供给缓冲器的输入端子,从该缓冲器的输出端子生成放大器使能信号并将其提供给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
在从上述多个读出放大器的多个输出端子生成多个读出数据之前,使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和上述第二预充电晶体管导通,分别使上述第一复制位线和上述第二复制位线预充电至上述第一电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还包括第一虚设存储单元和第二虚设存储单元,
上述第一虚设存储单元与上述第一复制位线相连接,上述第二虚设存储单元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含在上述存取控制电路中的字驱动器包括多个CMOS字驱动器,
上述多个CMOS字驱动器配置在上述列方向上,上述多个CMOS字驱动器中彼此接近的2个CMOS字驱动器在其之间具有中间区域,
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和上述第一逻辑电路形成在上述中间区域的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由第一CMOS存储单元形成,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由第二CMOS存储单元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上述第一逻辑电路的上述第一CMOS存储单元和形成上述第一预充电晶体管的上述第二CMOS存储单元,形成在与上述第一复制位线相连接的上述第一虚设存储单元和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相连接的上述第二复制存储单元的中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第一复制位线相连接的上述第一虚设存储单元由第三CMOS存储单元形成,
与上述第二复制位线相连接的上述第二虚设存储单元由第四CMOS存储单元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常规存储单元是SRAM存储单元。
CN2010100031798A 2009-01-15 2010-01-14 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017831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06887A JP5328386B2 (ja) 2009-01-15 2009-01-15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JP2009-006887 2009-0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3168A CN101783168A (zh) 2010-07-21
CN101783168B true CN101783168B (zh) 2013-06-05

Family

ID=42318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31798A Active CN101783168B (zh) 2009-01-15 2010-01-14 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25845B2 (zh)
JP (1) JP5328386B2 (zh)
CN (1) CN1017831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43916B2 (ja) * 2010-04-16 2013-11-13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メモリ
JP2012018718A (ja) * 2010-07-07 2012-01-26 Toshiba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
EP2605272A4 (en) * 2010-08-11 2014-05-07 Fujitsu Ltd SEMICONDUCTOR MEMORY ELEMENT
JP5539916B2 (ja) 2011-03-04 2014-07-02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8934308B2 (en) 2011-10-14 2015-01-1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Tracking bit cell
KR101921964B1 (ko) * 2012-03-05 2019-0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라인 메모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모스 이미지 집적회로소자
US8780652B2 (en) * 2012-03-13 2014-07-1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ignal tracking in write operations of memory cells
US9093126B2 (en) * 2012-07-31 2015-07-28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mory circuit
US9001568B2 (en) * 2012-09-12 2015-04-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esting signal development on a bit line in an SRAM
JP2014089790A (ja) * 2012-10-31 2014-05-15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装置
CN103137189B (zh) * 2012-12-21 2016-11-23 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分布式自定时电路
US9318190B1 (en) 2014-09-30 2016-04-1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emory device
CN105761740A (zh) * 2016-02-18 2016-07-13 苏州无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存储器控制电路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的恢复电路
CN106205678B (zh) * 2016-07-21 2018-09-18 宁波大学 一种复制位线控制电路
CN112599166B (zh) * 2020-12-21 2023-08-29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高速sram的高可靠可编程复制位线时钟控制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3608A (zh) * 2003-01-16 2004-08-25 ���µ�����ҵ��ʽ���� 半导体存储器件
CN1702770A (zh) * 2004-05-25 2005-11-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8432B2 (ja) * 1999-09-14 2002-11-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記憶装置
JP4339532B2 (ja) * 2001-07-25 2009-10-07 富士通マイクロ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セルフタイミング回路を有するスタティックメモリ
JP4046513B2 (ja) * 2002-01-30 2008-02-13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半導体集積回路
JP3908685B2 (ja) * 2003-04-04 2007-04-25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メモリおよびその書き込み方法
JP4044538B2 (ja) * 2004-06-15 2008-02-06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US8050084B2 (en) * 2006-09-05 2011-11-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storage system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US8116117B2 (en) * 2006-11-29 2012-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driving multi-level variable resistive memory device and multi-level variable resistive memory device
JP4992494B2 (ja) * 2007-03-15 2012-08-08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7656732B2 (en) * 2007-11-01 2010-02-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3608A (zh) * 2003-01-16 2004-08-25 ���µ�����ҵ��ʽ���� 半导体存储器件
CN1702770A (zh) * 2004-05-25 2005-11-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25845B2 (en) 2012-02-28
JP2010165415A (ja) 2010-07-29
JP5328386B2 (ja) 2013-10-30
CN101783168A (zh) 2010-07-21
US20100177580A1 (en) 2010-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3168B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及其工作方法
US10685704B2 (en)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circuit
JP5220303B2 (ja) スタティック・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メモリ(sram)およびsramに供給される電圧レベルを制御する方法
JP4802257B2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7986571B2 (en) Low power, single-ended sensing in a multi-port SRAM using pre-discharged bit lines
US9030863B2 (en) Read/write assist for memories
US7940581B2 (en) Method for low power sensing in a multi-port SRAM using pre-discharged bit lines
CN110942792B (zh) 一种应用于存算一体芯片的低功耗低泄漏sram
WO2006083034A1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20130155758A1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sense amplifier enable signal based on a voltage level of a tracking bitline
US9373389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JP4960419B2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
CN102446545B (zh) 适用于低功耗芯片的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的设计方法
TWI774284B (zh) 記憶體裝置以及操作其的方法及設備
CN108269599A (zh) 一种平衡位线漏电流的静态存储单元
JP2014089790A (ja) 半導体装置
JP2008176907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Apollos Design principles of SRAM memory in nano-CMOS technologies
JP5867275B2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データ書き込み方法
TWI808737B (zh) 記憶體裝置及其操作方法以及記憶體系統
US2009002199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write characteristics in a low voltage sram
TWI381380B (zh) 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及其形成與控制方法
TWM649225U (zh) 負位元線寫入電路
Ekbote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imulation of different 7T SRAM topologies
Jahromi et al. Power reduction of 7t dual-vt sram cell using forward body bia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OKYO, JAPAN TO: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021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