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9060A - 具有行星齿轮组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行星齿轮组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79060A CN101779060A CN200880103072.1A CN200880103072A CN101779060A CN 101779060 A CN101779060 A CN 101779060A CN 200880103072 A CN200880103072 A CN 200880103072A CN 101779060 A CN101779060 A CN 1017790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utch
- input shaft
- speed changer
- output member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4—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 F16H37/042—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change gear transmissions in group arrange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8—Serially-arranged clutches interconnecting two shafts only when all the clutches are engag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16D25/0635—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16D25/0638—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with more than two discs, e.g. multiple lamella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52—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six forward spee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5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seven forward spee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eight forward spee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0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power being selectively transmitted by either one of the parallel flow path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46—Gearings having only two central gears, connected by orbital gears
- F16H3/48—Gearings having only two central gears, connected by orbital gears with single orbital gears or pairs of rigidly-connected orbital gears
- F16H3/52—Gearings having only two central gears, connected by orbital gears with single orbital gears or pairs of rigidly-connected orbital gears comprising orbital spur gears
- F16H3/54—Gearings having only two central gears, connected by orbital gears with single orbital gears or pairs of rigidly-connected orbital gears comprising orbital spur gears one of the central gears being internally toothed and the other externally tooth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变速器,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以及具有输入件、第一输出件和第二输出件的行星齿轮组。第一输出件与制动器和第一离合器相联。第二输出件与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相联。第一离合器选择性地以驱动方式联接第一输出件和第二输出件。制动器选择性地限制第一输出件的旋转。第二离合器选择性以驱动方式联接第二输出件和第二输入轴。第三离合器选择性地以驱动方式联接第二输出件和第一输入轴。第一变速齿轮组由第一输入轴驱动并且第二变速齿轮组由第二输入轴驱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总体上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器。更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具有行星齿轮组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背景技术
许多双离合器变速器(DCT)包括两根输入轴。基于输入轴的布置,变速齿轮和各种离合器构件、奇数变速齿轮如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档变速齿轮与第一输入轴相连。第二输入轴与偶数变速齿轮如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变速齿轮以及可能的倒档齿轮相连。
至少一种已知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变速齿轮组,其具有用于设置的每个前进档传动比的两个或多个啮合齿轮。相应地,八个变速齿轮组与副轴及至少一个倒档齿轮组结合使用,以提供八个前进档传动比和至少一个倒档传动比。得到的变速器比较长且需要许多昂贵的变速齿轮。此变速器的重量也可能大于期望值。
另一种已知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两根副轴和至少六个变速齿轮组,以提供八个前进档传动比。该变速器的长度和重量也可能大于期望值。
发明内容
一种变速器,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以及具有输入件、第一输出件和第二输出件的行星齿轮组。第一输出件与制动器和第一离合器相联。第二输出件与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相联。第一离合器选择性地以驱动方式联接第一输出件和第二输出件。制动器选择性地限制第一输出件的旋转。第二离合器选择性地以驱动方式联接第二输出件和第二输入轴。第三离合器选择性地以驱动方式联接第二输出件和第一输入轴。第一变速齿轮组由第一输入轴驱动并且第二变速齿轮组由第二输入轴驱动。
更多的应用范围将从本文提供的描述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的是,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旨在进行说明,且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进行说明,且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图1是代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教导的八速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2是与图1中示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相关的传动比、比率级和变速表;
图3是示出了对于在图1中示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一档传动比的动力流动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对于在图1中示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二档传动比的动力流动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对于在图1中示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三档传动比的动力流动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对于在图1中示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四档传动比的动力流动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对于在图1中示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五档传动比的动力流动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对于在图1中示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六档传动比的动力流动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对于在图1中示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七档传动比的动力流动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了对于在图1中示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八档传动比的动力流动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了对于在图1中示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一倒档传动比的动力流动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了对于在图1中示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第二倒档传动比的动力流动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了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14是与图13中的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相关的变速表;
图15是示出了具有驱动行星齿轮组的载架的输入件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了与备选的末级传动单元相关联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了具有备选的变速齿轮组布置的另一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了六速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示意图;以及
图19是与图18中示出的六速双离合器变速器相关的传动比、比率级和变速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在本质上只是示例性的,且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内容、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的是,在全部附图中,对应的参考标号表示相似或对应的零件和特征。
图1是代表具有由主轴14驱动的行星齿轮组12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0的示意图。来自行星齿轮组12的输出被提供到离合器/制动器组合件16及双离合器18。第一输入轴20和第二输入轴22可被行星齿轮组12经由离合器/制动器组合件16或双离合器18选择性地驱动。多个变速齿轮组可选择性地操作以将扭矩从第一输入轴20和第二输入轴22中的一者传输到副轴24。扭矩经由与末级传动单元26联接的变速齿轮之一从副轴24传输到末级传动单元26。
末级传动单元26可布置成提供扭矩到第一驱动轴28和第二驱动轴30。图1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可纵向布置在车辆内。由此,末级传动单元26包括准双曲面或螺旋斜齿轮组32以改变动力流动的方向,从而旋转横向延伸的第一驱动轴28和第二驱动轴30。
行星齿轮组12包括被固定在主轴14上的齿圈34、以可旋转方式支承在载架38上的多个小齿轮36、以及恒星齿轮40。恒星齿轮40以啮合方式与各小齿轮36接合。同样,齿圈34以啮合方式与各小齿轮36接合。
离合器/制动器16的鼓42被固定在恒星齿轮40上。共同的毂和鼓44被固定在载架38上。离合器/制动器组合件16包括制动器16和第一离合器48。一组内制动片50固定与鼓42一起旋转但可向其轴向移动。制动器46包括与内制动片50交错的一组外制动片52。外制动片52被固定在底板上并且可轴向移动。致动器(未示出)可选择性地将内制动片50与外制动片52接合,以限制鼓42旋转。
一组第一内离合器片54固定与共同的毂和鼓44一起旋转。一组第一外离合器片56固定在与内离合器片50相对的一侧上与鼓42一起旋转。第一内离合器片54和第一外离合器片56中每个都可轴向移动。第一内离合器片54与第一外离合器片56交错使得在致动器(未示出)操作后,第一内离合器片54和第一外离合器片56互相摩擦接合并经第一离合器48传递扭矩。一些内离合器片50与第一外离合器片56轴向重叠以缩短离合器/制动器16的整体长度。
双离合器18包括第二离合器58和第三离合器60。共同的毂和鼓44的作用是作为第二离合器58的毂和第三离合器60的鼓以及第一离合器48的毂。一组第二内离合器片62固定与共同的毂和鼓44一起旋转但可相对于其轴向移动。一组第二外离合器片64与第二内离合器片62交错。第二外离合器片64固定与鼓或壳体66一起旋转并且可轴向移动。壳体66被固定与第二输入轴22一起旋转。
第三离合器60包括固定与共同的毂和鼓44一起旋转的一组第三外离合器片68以及固定与毂72一起旋转的一组第三内离合器片70。毂72固定与第一输入轴20一起旋转。一些第三外离合器片68与第二内离合器片62轴向重叠。一些第三外离合器片68还与第一内离合器片54轴向重叠,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双离合器18的整体长度并有效地将离合器/制动器16与双离合器18包装在一起。
至少第一输入轴20的一部分在第二输入轴22的内部旋转。第一输入轴20和第二输入轴22中每个都共享共同的旋转轴线。副轴24与第一输入轴20和第二输入轴22隔开并沿着基本上平行于并偏离第一输入轴20和第二输入轴22的共同的旋转轴线的轴线旋转。第二离合器58和第三离合器60可使用共同的或单独的致动器(未示出)互相独立地进行操作。
第一变速齿轮组80包括固定在第一输入轴20上的第一主动齿轮82。第一变速齿轮组80可选择性地提供第一和第二档齿轮变速比。第一从动齿轮84与第一主动齿轮82驱动接合并以在副轴24上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第二变速齿轮组86包括以在第二输入轴22上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主动齿轮88。第二从动齿轮90被固定在副轴24上并且与主动齿轮88接合。第二变速齿轮组86可操作以选择性地提供第三和第四档传动比。第三变速齿轮组92包括被固定在第一输入轴20上的第三主动齿轮94。第三从动齿轮96以在副轴24上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并且与主动齿轮94驱动接合。第三变速齿轮组92可选择性地提供第五和第七档齿轮传动比。第四变速齿轮组98选择性地提供第六和第八前进档传动比。第四变速齿轮组98包括以在第二输入轴22上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第四主动齿轮100。第四从动齿轮102被固定在副轴24上并且以啮合的方式与主动齿轮100接合。
倒档变速齿轮组104包括被固定在第二输入轴22上的倒档主动齿轮106、以啮合方式与倒档主动齿轮106接合的倒档惰轮108、以及倒档从动齿轮110。倒档从动齿轮110以可旋转方式被支承在副轴24上并且与倒档惰轮108驱动接合。为了将扭矩从双离合器变速器10传递出去,第二从动齿轮90以驱动方式与末级传动单元26的传递齿轮112接合。
为了实现各种驱动传动比,设置了第一同步器114、第二同步器116和第三同步器118。将关于图2-12详细描述同步器114、116和118的操作,其中将对于所设置的每个传动比描述经过双离合器变速器10的动力流动。
图2提供了传动比、比率级和变速表的一个示例,示出了可分别通过制动器46、第一离合器48、第二离合器58和第三离合器60的各种致动模式以及第一同步器114、第二同步器116和第三同步器118获得的八个前进档传动比和两个倒档传动比。
图3示出了对于第一档传动比的动力流动,其中点划线表示流经各种构件的动力。第一传动比通过在制动器46接合的同时经行星齿轮组12从主轴14传递扭矩来提供。由此,恒星齿轮40被限制旋转并且从载架38取得来自行星齿轮组12的输出。第三离合器60接合以将扭矩从共同的毂和鼓44传递到毂72和第一输入轴20。第一同步器114如图中所示平移到右边以使第一从动齿轮84固定与副轴24一起旋转。扭矩经由第二从动齿轮90被传递到末级传动单元26。应当理解的是,即使与第一档和第二档相关的变速齿轮都被固定在第一输入轴20上,也可发生从第一档到第二档的动力换档。
图4示出了在第一同步器114保持接合以在第一从动齿轮84与副轴24之间传递扭矩的情况下对于第二档的动力流动。为了完成换档,制动器46释放而第一离合器48接合。在换档时在释放制动器46与接合离合器48之间存在时间重叠,这样不会发生动力中断。当第一离合器48接合时,行星齿轮40和载架38被固定互相一起旋转。扭矩经贯穿第三离合器60的共同的毂和鼓44传递到贯穿第一变速齿轮组80的第一输入轴20并从第二从动齿轮90输出。换档为离合器-到-离合器型动力换档,其中输出到末级传动单元26的扭矩未被中断。
图5示出了对于第三档的经过双离合器变速器10的动力流动。从第二档到第三档的换档包括将第二同步器116预先选择到右侧以联接第二主动齿轮88和第二输入轴22。制动器46与第一离合器48之间和第二离合器58与第三离合器60之间发生双交换换档。离合器和制动器释放与接合之间存在时间重叠。接下来,同步器114分离到空档位置。在从第二档换档到第三档的换档过程中未发生动力中断。扭矩在制动器46接合的同时从主轴14经行星齿轮组12传递。由此,恒星齿轮40被限制旋转。载架38提供从行星齿轮组12的输出以驱动共同的毂和鼓44。扭矩经第二离合器58传递到第二输入轴22。第二变速齿轮组86将扭矩从双离合器变速器10传递出来。
参照图6,示出了用于第四档传动比的经过双离合器变速器10的动力流动。应当理解的是,第二同步器116保持在相同位置,用于第三和第四档齿轮以驱动方式将第二主动齿轮88与第二输入轴22连接。第三档到第四档切换通过释放制动器46和接合第一离合器48来完成。在释放制动器46与接合第一离合器48之间也存在时间重叠。扭矩经第二离合器58从共同的毂和鼓44传递到第二输入轴22。第二变速齿轮组86经由第二同步器116将扭矩从双离合器变速器10传递出来。
图7示出了对于第五档传动比的动力流动。第一同步器114通过移位到左边来预先选择,从而以驱动方式将第三从动齿轮96与副轴24联接。随后,制动器46与第一离合器48之间和第二离合器58与第三离合器60之间发生双交换换档。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接合与分离之间存在时间重叠。然后第二同步器116分离到空档位置。扭矩经行星齿轮组12从主轴14传递,同时恒星齿轮40被制动器46限制旋转。共同的毂和鼓44通过第三离合器60以驱动方式联接到毂72。第一输入轴20提供驱动扭矩到第三变速齿轮组92。扭矩经第一同步器114继续传递并经第二从动齿轮90离开双离合器变速器10。
图8代表对于第六档传动比的动力流动。为了从第五档切换到第六档,首先,第二同步器116被预先选择成切换到左边,从而以驱动方式将第四主动齿轮100与第二输入轴22联接。然后,第三离合器60在第二离合器58接合的同时释放。最后,第一同步器114被置于空档位置,这样在从第五档切换到第六档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动力中断。动力经行星齿轮组12从主轴14传递,同时恒星齿轮40被制动器46限制旋转。载架38和共同的毂和鼓44经由第二离合器58传递扭矩到第二输入轴22。第二同步器116传输动力到第四变速齿轮组98。副轴24旋转第二从动齿轮90以从双离合器变速器10输出扭矩。
图9示出了具有预先选择的切换到左边的第一同步器114从而以驱动方式联接从动齿轮96和副轴24的第七档。双交换换档在制动器46与第一离合器48之间和第二离合器58与第三离合器60之间完成。在离合器和制动器释放与接合之间存在时间重叠。最后,第二同步器分离到空档位置,这样在从第六档切换到第七档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动力中断。动力经贯穿第一离合器48和第三离合器60的行星齿轮组12从主轴14传递以驱动第一输入轴20。第三变速齿轮组92被驱动并经第一同步器114提供扭矩到副轴24。动力在第二从动齿轮90离开双离合器变速器10。
图10代表第八档动力流动。为了从第七档切换到第八档,第二同步器116被预先选择成切换到左边,从而以驱动方式联接第四主动齿轮100和第二输入轴22。然后,第三离合器60在第二离合器58接合的同时分离。在两个离合器分离与接合之间存在时间重叠。最后,第一同步器114分离。由此,动力经主轴14、行星齿轮组12、第一离合器48、第二离合器58、第二输入轴22、第二同步器116、第四变速齿轮组98、副轴24和第二从动齿轮90传递。
第一倒档动力流动在图11中示出。第三同步器118切换到左边,从而以驱动方式联接倒档从动齿轮110和副轴24。动力经由主轴14和行星齿轮组12流经双离合器变速器10,其中恒星齿轮40被制动器46限制旋转。第二离合器58将扭矩从共同的毂和鼓44传递到第二输入轴22。倒档主动齿轮106被固定在第二输入轴22上并提供扭矩到倒档惰轮108。动力从倒档惰轮108流动到倒档从动齿轮110。第三同步器118传递扭矩到副轴24且第二从动齿轮90从双离合器变速器10输出扭矩。
图12示出了第二倒档动力流动,其中第三同步器118保持在其左边的接合位置。第一倒档到第二倒档切换通过在具有时间重叠的情况下分离制动器46并接合第一离合器48来完成。相应地,动力流经主轴14、行星齿轮组12、载架38、共同的毂和鼓44、第一离合器48、第二离合器58、第二输入轴22、倒档变速齿轮组104、第三同步器118并经第二从动齿轮90离开。
虽然已在前文描述按顺序的升档,但双离合器变速器10的齿轮布置允许在动力切换模式中快速发生多种其他升档或降档。这些切换可通过按照图2所示的传动比表同时接合和分离制动器46、第一离合器48、第二离合器58和第三离合器60中的一者或多者来实现。例如,图1-12中示出的当前齿轮布置允许第二档与第四档之间的快速切换,因为第一主动齿轮82被固定在第一输入轴20上而第二主动齿轮88与第二输入轴22相关联。在典型的变速器中,第二档和第四档两者都与相同的输入轴相关联且离合器-到-离合器型切换将是不可能的。其他有意义的切换模式包括第七档和第四档与第二档之间的可能的快速切换或第八档与第二档之间的切换。此外,可简单地完成从第一档到第三档和第一档到第四档的跳跃式切换。
行星齿轮组12提供两种输出并有效地使对于每个变速齿轮组可获得的终传动比数目加倍。当与具有一根副轴的七速或八速双离合器变速器相比时,双离合器变速器10仅增设了行星齿轮组12并且消除了对于至少两个变速齿轮组和一个同步器的需要。变速器的长度和重量被大幅缩减。当与具有两根副轴的七速或八速常规双离合器变速器相比时,双离合器变速器10仅增设了行星齿轮组12并且消除了对于至少两个齿轮组、一个同步器和一根副轴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中也大幅缩减了变速器的长度和重量。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双离合器变速器10内的当前齿轮布置提供了低档之间的比较大的比率级和高档之间的比较小的比率级。所发明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0的再另一个优点包括消除了对于至少一个离合器壳体和一个毂的需要的离合器/制动器组合件16。离合器/制动器16的长度也被缩短。通过对第一离合器48、第二离合器58和第三离合器60采用共同的毂和鼓44,至少部分实现了双离合器变速器10的构件数目减少和紧凑的包装。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紧凑布置提供了具有缩减的构件数目、尺寸、重量和成本的多用途变速器。
图13示出了另一个双离合器变速器200作为构造上与双离合器变速器10基本相似的七速前进档变速器的一个示例。图13代表提供与第一输入轴20和第二输入轴22中的一者相关联的各种变速齿轮组的简便性。由于双离合器变速器200与双离合器变速器10基本相似,所以将仅强调差别。例如,提供第一档和第二档传动比的第一变速齿轮组202具有与第一输入轴20相关联的一个齿轮。类似地,提供第四档和第六档传动比的第二变速齿轮组204具有由第一输入轴20驱动的齿轮。第三变速齿轮组206提供第三档传动比,其具有以在第二输入轴22上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变速齿轮。第四变速齿轮组208提供第五档和第七档传动比且其齿轮之一由第二输入轴22驱动。该布置也不同于具有连接一根输入轴的奇数传动比和连接另一根输入轴的偶数传动比的常规双离合器变速器布置。在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200的齿轮布置中,可设想的是,当第一档与第三档、第一档与第五档、第一档与第七档、第二档与第五档、第二档与第七档、第三档与第六档和第四档与第七档之间切换时可完成比较快的离合器-到-离合器型切换。
图14提供了变速表的示例,示出了可通过变速器200的制动器46、第一离合器48、第二离合器58和第三离合器60以及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和第三同步器获得的七个前进档传动比和两个倒档传动比。
图15示出了另一个双离合器变速器300。双离合器变速器300与双离合器变速器10基本相似。因此,相似元件将保留它们在前文介绍的参考标号。双离合器变速器300与双离合器变速器10的不同之处在于主轴14联接到行星齿轮组304的载架302。恒星齿轮306被固定在鼓308上,该鼓308的作用是作为用于离合器/制动器16的共同的毂和鼓。小齿轮310由载架302以可旋转方式支承并且以啮合方式接合恒星齿轮306和齿圈312。齿圈312被固定在共同的毂和鼓314上。共同的毂和鼓314的作用与关于图1-12示出和描述的共同的毂和鼓44基本相似。由于主轴14被固定在载架302上,所以行星齿轮组304提供从发动机的增加的输出速度,与图1中示出的提供相对于发动机的降低的输出速度的布置相反。
图16示出了在构造上与双离合器变速器300基本相似的另一个双离合器变速器400。因此,相似元件将保留它们在前文介绍的参考标号。可以设想的是,双离合器变速器400可沿着横向的发动机定向定位。因此,末级传动单元402被示出为包括以啮合方式与第二从动齿轮90接合的终传动齿轮404。终传动齿轮404被固定在第一横向定向驱动轴406上。第二横向定向驱动轴408通过差速器410以驱动方式联接在第一驱动轴406上。
图17示出了通过参考标号500表示的另一个双离合器变速器。双离合器变速器500与前文介绍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基本相似,但示出了可将偶数变速齿轮联接到输入轴之一而奇数变速齿轮由另一根输入轴驱动。具体而言,双离合器变速器500包括固定在行星齿轮组504的恒星齿轮502上的主轴14。载架506以可旋转方式支承以啮合方式与恒星齿轮502和齿圈510驱动接合的小齿轮508。齿圈510被固定与鼓512一起旋转,该鼓510的作用是作为用于离合器/制动器16的毂和鼓组合件。载架506被固定在毂和鼓组合件514上并以与图1中示出的共同的毂和鼓44基本相似的方式工作。
第一变速齿轮组516提供由第一输入轴20驱动的第一档和第五档传动比。第二变速齿轮组518提供第二档和第六档传动比。第二输入轴22驱动第二变速齿轮组518。第三变速齿轮组520提供第三档和第七档传动比。第一输入轴20驱动第三变速齿轮组520。第四变速齿轮组522提供第四档和第八档传动比。第二输入轴22提供用于第四变速齿轮组522的输入扭矩。
图18示出了作为六速前进挡变速器的一个示例的双离合器变速器600。变速器600与变速器200基本相似并且相似元件将保留它们在前文中介绍的参考标号。第一变速齿轮组602提供第一档和第二档传动比并且包括以可旋转方式支承在第一输入轴20上的主动齿轮604。第二变速齿轮组606提供第三档和第五档传动比并且包括以可旋转方式支承在第二输入轴22上的主动齿轮608。第三变速齿轮组610选择性地提供第四档和第六档传动比并且包括以可旋转方式支承在第一输入轴20上的主动齿轮612。倒档齿轮组614包括以可旋转方式支承在第二输入轴22上的倒档主动齿轮616。变速齿轮组602、606、610和614的从动齿轮各者被固定在副轴24上。第一同步器618可选择性地操作以将主动齿轮604或主动齿轮612与第一输入轴20以驱动方式互相连接。第二同步器620可选择性地操作以将主动齿轮608或倒档主动齿轮616与第二输入轴22以驱动方式互相连接。图19提供与双离合器变速器600相关的传动比、比率级和变速表。
此外,前面的说明仅公开和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从此类说明并从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中容易地理解,可在其中作出各种变化、改型和变形而不背离如以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3)
1.一种变速器,包括:
第一输入轴;
第二输入轴;
行星齿轮组,其具有输入件、第一输出件和第二输出件,
所述第一输出件与制动器和第一离合器相联,
所述第二输出件与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相联,
所述第一离合器选择性地以驱动方式联接所述第一输出件和所述第二输出件,
所述制动器选择性地限制所述第一输出件的旋转,
所述第二离合器选择性地以驱动方式联接所述第二输出件和所述第二输入轴;
所述第三离合器选择性地以驱动方式联接所述第二输出件和所述第一输入轴;第一变速齿轮组,其由所述第一输入轴驱动;以及
第二变速齿轮组,其由所述第二输入轴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件为恒星齿轮并且所述第二输出件为载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件为齿圈并且所述第二输出件为载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件为恒星齿轮并且所述第二输出件为齿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绕共同的轴线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互相轴向重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还包括第一共同的毂和鼓,其被固定与形成所述制动器的一部分的制动片和形成所述第一离合器的一部分的第一离合器片一起旋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还包括第二共同的毂和鼓,其被固定与形成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另一部分的附加离合器第一离合器片、形成所述第二离合器的一部分的第二离合器片和形成所述第三离合器的一部分的第三离合器片一起旋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三离合器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离合器轴向重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三离合器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离合器轴向重叠。
11.一种变速器,包括:
第一输入轴;
第二输入轴;
行星齿轮组,其具有输入件、第一输出件和第二输出件,
所述第一输出件被固定与第一共同的毂和鼓一起旋转,所述第一共同的毂和鼓与制动器和第一离合器相关联,
所述第二输出件被固定与第二共同的毂和鼓一起旋转,所述第二共同的毂和鼓与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相关联,
所述第一离合器选择性地以驱动方式联接所述第一共同的毂和鼓以及所述第二共同的毂和鼓,
所述制动器选择性地限制所述第一输出件的旋转,
所述第二离合器选择性地以驱动方式联接所述第二共同的毂和鼓以及所述第二输入轴,
所述第三离合器选择性地以驱动方式联接所述第二共同的毂和鼓以及所述第一输入轴;
第一变速齿轮组,其由所述第一输入轴驱动;以及
第二变速齿轮组,其由所述第二输入轴驱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共同的毂和鼓具有被固定在其第一侧上旋转的多个制动片以及在相对侧上的多个第一离合器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多个制动片和所述多个第一离合器片中至少一些彼此轴向重叠。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中每个都具有被固定在其第一侧上与所述第二共同的毂和鼓一起旋转的离合器片,所述第三离合器具有被固定在所述第二共同的毂和鼓的相对侧上旋转的离合器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变速器,其中,至少一些第二离合器片与一些第三离合器片轴向重叠。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变速器,其中,第三离合器片与第一离合器片中的一些轴向重叠。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绕共同的轴线旋转。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互相轴向重叠。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变速齿轮组以第一传动比和第二传动比传递扭矩。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二变速齿轮组以第三传动比和第四传动比传递扭矩。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二变速齿轮组以第三传动比和第五传动比传递扭矩。
2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器,还包括由所述第一输入轴驱动的第三变速齿轮组和由所述第二输入轴驱动的第四变速齿轮组以提供八个前进档变速比。
2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偶数传动比和奇数传动比由所述第一变速齿轮组、第二变速齿轮组、第三变速齿轮组和第四变速齿轮组中的其中之一提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93498707P | 2007-06-15 | 2007-06-15 | |
US60/934,987 | 2007-06-15 | ||
US96415007P | 2007-08-09 | 2007-08-09 | |
US60/964,150 | 2007-08-09 | ||
PCT/CA2008/001143 WO2008151443A1 (en) | 2007-06-15 | 2008-06-13 |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with planetary gearse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79060A true CN101779060A (zh) | 2010-07-14 |
CN101779060B CN101779060B (zh) | 2013-05-29 |
Family
ID=40129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0307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9060B (zh) | 2007-06-15 | 2008-06-13 | 具有行星齿轮组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167843B1 (zh) |
CN (1) | CN101779060B (zh) |
AT (1) | ATE523714T1 (zh) |
WO (1) | WO2008151443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53038A (zh) * | 2012-06-29 | 2013-01-02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挡位变速器 |
CN103459894A (zh) * | 2011-10-18 | 2013-12-18 | Dti集团有限公司 | 变速器系统及改变传动比的方法 |
CN104565113A (zh) * | 2013-10-18 | 2015-04-29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离合器组件及变速器 |
CN104685261A (zh) * | 2012-07-24 | 2015-06-03 | Dti集团有限公司 | 传动系统 |
CN106931098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重庆硬核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 |
US9945428B2 (en) | 2012-10-23 | 2018-04-1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Clutch assembly and transmission |
US10550920B2 (en) | 2010-12-17 | 2020-02-04 | Dti Group B.V. | Transmission system, as well as method for changing a transmission ratio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25376B2 (en) * | 2009-04-10 | 2013-04-23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Multi-speed dual-clutch transmission for a hybrid vehicle |
MY164114A (en) * | 2010-04-20 | 2017-11-30 | Dti Group Bv |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
GB2479769A (en) * | 2010-04-21 | 2011-10-26 |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Inc | Automatic transmission having three clutches |
US8668616B2 (en) * | 2011-04-01 | 2014-03-11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Nine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
US10054198B2 (en) | 2011-12-19 | 2018-08-21 |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with triple overdrive |
CN104011431B (zh) * | 2011-12-19 | 2017-06-27 | 艾里逊变速箱公司 | 具有改进的齿轮布置的自动变速器 |
US8801562B2 (en) | 2012-02-28 | 2014-08-12 |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 Multi-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with fast reverse |
DE102015215726A1 (de) * | 2015-08-18 | 2017-02-23 | Deere & Company | Gruppenschaltgetriebe und Getriebeanordnung mit einem Gruppenschaltgetriebe |
DE102019206979A1 (de) * | 2019-05-14 | 2020-11-19 | Deere & Company | Lastschaltgetriebe für Landmaschinen |
IT202200024729A1 (it) * | 2022-11-30 | 2024-05-30 | Cnh Ind Italia Spa | Architettura di trasmissione migliorata per veicoli agricoli |
US12000464B1 (en) | 2023-08-22 | 2024-06-04 |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718652C3 (de) * | 1977-04-27 | 1979-10-11 |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Ag, 7990 Friedrichshafen | Zahnräderwechselgetriebe mit einem Differentialgetriebe |
JPS5850347A (ja) * | 1981-09-17 | 1983-03-24 | Toyota Motor Corp | 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
JPS58116848U (ja) * | 1982-02-01 | 1983-08-09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ギヤトランスミツシヨン |
YU47761B (sr) * | 1988-03-11 | 1996-01-09 |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Ag. | Pogonski uređaj sa jednim dvostepenim prenosnikom |
JP2693632B2 (ja) * | 1990-09-14 | 1997-12-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遊星歯車変速機 |
KR100341746B1 (ko) * | 1999-07-08 | 2002-06-22 | 이계안 | 자동변속기용 기어 트레인 |
US6752738B1 (en) * | 2003-05-13 | 2004-06-22 |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 Eight-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US7128680B2 (en) * | 2004-04-07 | 2006-10-31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Compound differential dual power path transmission |
-
2008
- 2008-06-13 CN CN200880103072.1A patent/CN10177906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6-13 AT AT08772806T patent/ATE523714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6-13 WO PCT/CA2008/001143 patent/WO200815144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6-13 EP EP08772806A patent/EP216784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50920B2 (en) | 2010-12-17 | 2020-02-04 | Dti Group B.V. | Transmission system, as well as method for changing a transmission ratio |
CN103459894A (zh) * | 2011-10-18 | 2013-12-18 | Dti集团有限公司 | 变速器系统及改变传动比的方法 |
CN103459894B (zh) * | 2011-10-18 | 2016-09-14 | Dti集团有限公司 | 变速器系统 |
CN102853038A (zh) * | 2012-06-29 | 2013-01-02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挡位变速器 |
CN102853038B (zh) * | 2012-06-29 | 2015-11-04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挡位变速器 |
CN104685261A (zh) * | 2012-07-24 | 2015-06-03 | Dti集团有限公司 | 传动系统 |
US9897182B2 (en) | 2012-07-24 | 2018-02-20 | Dti Group B.V. | Transmission system |
CN104685261B (zh) * | 2012-07-24 | 2018-03-23 | Dti集团有限公司 | 传动系统 |
US10955035B2 (en) | 2012-07-24 | 2021-03-23 | Punch Powertrain N.V. | Transmission system |
US9945428B2 (en) | 2012-10-23 | 2018-04-1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Clutch assembly and transmission |
CN104565113A (zh) * | 2013-10-18 | 2015-04-29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离合器组件及变速器 |
CN106931098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重庆硬核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167843A4 (en) | 2010-07-28 |
ATE523714T1 (de) | 2011-09-15 |
EP2167843A1 (en) | 2010-03-31 |
WO2008151443A1 (en) | 2008-12-18 |
CN101779060B (zh) | 2013-05-29 |
EP2167843B1 (en) | 2011-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79060B (zh) | 具有行星齿轮组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
CN101893084B (zh) | 具有四根旋转轴线的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 |
CN101886697B (zh) | 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 |
CN101315118B (zh) | 多级自动变速器 | |
JP5843863B2 (ja) | 副軸型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変速機 | |
CN101473147B (zh) | 双离合器变速箱 | |
CN101275626B (zh) | 多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 |
CN1971086B (zh) | 具有高-低输出扭矩传递机构和齿轮组的多级变速器 | |
CN102844587B (zh) | 双离合器分组变速器和用于操作双离合器分组变速器的方法 | |
JP5587463B2 (ja) |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 |
JP2019520529A (ja) | 自動車用の変速機 | |
CN101929529B (zh) | 具有四根旋转轴线的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 |
CN103987998A (zh) | 双离合变速器 | |
CN102734397B (zh) | 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 |
CN102734399B (zh) | 九速双离合变速器 | |
CN102588528B (zh) | 带有层叠行星齿轮组的多速变速器 | |
JP2009537770A (ja) | マルチグループ変速機及びマルチグループ変速機での変速のための方法 | |
CN101886688A (zh) | 八档、九档和十档自动变速器 | |
JP2004263864A (ja) | 6速又は7速の自動車変速機 | |
CN101893067A (zh) | 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 |
CN101893066B (zh) | 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 |
CN101749422A (zh) |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 |
CN107429799B (zh) | 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 | |
CN101858405B (zh) | 双离合多级变速器 | |
JP2007511723A (ja) | 特に自動車のための多変速伝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