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7941B -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下行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无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下行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无线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77941B CN101777941B CN200910001790.4A CN200910001790A CN101777941B CN 101777941 B CN101777941 B CN 101777941B CN 200910001790 A CN200910001790 A CN 200910001790A CN 101777941 B CN101777941 B CN 1017779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peration cell
- reference signal
- physical resource
- sign
- down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us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下行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无线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协作小区协商的发送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所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根据所述下行映射规则将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上发送给终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有效覆盖范围,及避免各小区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下行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无线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小区边缘用户下行传输的性能,可使用协作多点传输(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简称CoMP)技术中的下行协作多点传输,即多个小区联合向同一个终端传输数据信道,以便增强终端接收信号的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and-noise ratio)或者提升系统传输的吞吐量。其中,使用CoMP技术向同一个终端传输数据信道的多个小区称为协作小区,协作小区可以分为主小区(Anchor Cell)和服务小区(Serving Cell),该终端为协作终端(CoMP终端)。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对于控制信道,如果只由一个小区来发送,则其覆盖范围与数据信道不太匹配,影响协作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另外,假如各个小区单独发送控制信息,这样发送给同一用户的信道将会相互干扰,造成接收性能的下降,不能最佳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下行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无线系统,用以提高协作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以及防止协作小区各自独立发送下行物理信道时的相互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下行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协作小区协商的发送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所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
根据该下行映射规则将该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上发送给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协作小区协商的发送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所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
发送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连接,用于根据该下行映射规则将该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上发送给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系统,包括:
网络设备,用于确定协作小区协商的发送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所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根据该下行映射规则将该物理下行信道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上发送给终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多个协作小区协作分配物理下行信道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及下行映射规则,使得可以采用多个协作小区协作传输的方式,实现由多个协作小区下发物理下行信道,以提高协作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同时,各协作小区通过协商可以避免协作小区各自独立发送下行物理信道时造成的相互干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协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单点传输系统中,一个终端对应一个为其服务的小区。为了提高系统性能,无线系统可以从单点传输向多点传输演进,即由多个协作点同时为一个终端服务。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在CoMP系统中,网络设备包括基站(eNodeB)11和接入点(Access Point,AP)12,AP是一个至少包括射频收发信机的节点,AP上可以配置单个天线元或多个天线元。多个AP12在地理位置上分散分布并连接到基站11。在CoMP系统中,多个AP可以协作发射和接收终端13的数据,这些协作的AP可以来自同一个基站,也可以来自不同的基站,或来自不同的小区,都不影响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其中,一个小区可以包括一个AP,也可以包括多个AP,下述以一个小区包括一个AP为例,在一个小区包括多个AP时,实施下述实施例时可将一个AP作为一个小区。
为了提高小区边缘用户下行传输的性能,可以由多个小区联合向服务的终端发送信号,以便增强终端接收信号的信干噪比,或者提升传输的吞吐量。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协作示意图。联合为终端服务的小区为协作小区21,该被协作小区联合服务的终端为协作终端22。图2中以一个协作小区中包括一个AP23为例。参见图2,三个协作小区21联合为协作终端22服务,此时,三个AP23共同发送下行信息给协作终端22。
在下行协作传输时,终端接收来自多个协作小区的信息,为了使终端能够更加准确的恢复出多个小区发送来的信息,一般要求多个小区的信号采用相同的资源发送信号,这样接收端能够采用较简单的接收合并算法,并且协作小区能够采用诸如联合波束成形的技术来提高其性能。在现有的LTE系统中,物理资源主要包括时域资源(OFDM符号)和频域资源(子载波)。具体而言,主要包含载波、子载波、物理资源块、子帧、时隙、OFDM符号、序列、序列偏移、序列梳齿、跳频图案、周期、扰码等可用的资源;下面为了方便,以物理资源来替代。在进行下行协作传输时,参与进行传输的小区包括主小区(anchor cell)和服务小区(serving cell)。主小区是用来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控制信息等的小区,为了能够有效的进行通信,协作小区需要彼此协调各下行信道所用的物理资源以及发送模式等。其中物理下行信道和参考信号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公共参考信号(Common Reference Signal,CRS)、专用参考信号(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DRS)、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Format Indication Channel,PCFICH)、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Channel,PMCH)、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同步信道(Synchronization Channel,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CoMP技术中存在各小区之间的干扰可能原因如下:CoMP技术其主要目的之一是通过多个小区联合为终端服务,以提高终端的性能。在一般情况下,各个小区的各信道所用的资源是和各自小区进行对应的或者说是UE特有的(UE-Specific),或者说各小区独立进行分配,由于没有彼此协作,造成小区间的干扰较大,影响通信的性能。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31:协作小区中的网络设备(例如基站)确定协作小区协商的发送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所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
步骤32:协作小区中的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映射规则将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上发送给终端。
在步骤31之前还可以包括:所述协作小区协商所述下行物理资源和所述下行映射规则。具体为:协作小区可以将其对应的全部资源或者部分资源配置和分配成所述下行物理资源。
在步骤32之后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将下行映射规则和/或所用的下行物理资源通知给终端。以便终端在正确的位置接收到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
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协商确定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所对应的发送模式,以便各协作小区的发送模式一致,进一步降低小区间干扰。
其中,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包括:PDCCH、CRS、DRS、PCIFCH、PMCH、PBCH、SCH、PDSCH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下行物理资源包括以下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载波、子载波、物理资源块、子帧、时隙、序列、序列偏移、序列梳齿、跳频图案、周期、扰码。所述子帧包括LTE UE可区分的非普通业务对应的子帧和持续调度子帧,所述LTE UE可区分的非普通业务对应的子帧包括MBSFN子帧,所述持续调度子帧包括VoIP子帧。所述载波包括载波聚合中的指定载波。
所述下行物理资源和所述下行映射规则与下述标识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协作多点标识、终端标识、主小区标识、服务小区标识。当所述标识为一个时,该标识可以为协作多点标识、终端标识、主小区标识或服务小区标识,协作小区根据该协作多点标识、终端标识、主小区标识或服务小区标识获取所述协作小区协商的下行信道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当所述标识为多个时,先在多个标识中确定一个主导标识,协作小区根据所述主导标识确定相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不同的标识作为主导标识。选定对应的标识作为主导标识之后,可以按照主导标识对应的规则配置和执行,还可以同时执行多个标识对应的规则,但多个标识同时对应的规则需要遵循主导标识对应的规则。对于上述多个标识,还可以根据需要配置采用不同的标识作为主导标识。具体选用哪个标识作为主导标识,可以由主小区确定,也可以由各个协作小区协商确定,还可以由预先设定的小区确定,还可以进一步由终端确定。
所述发送模式包括发送给同一终端的物理下行信道由一个协作小区发送,或者由多个协作小区联合发送以及由多个协作小区联合发送所用的分集方式及复用方式,例如指示空频分组码(Spatial Frequency BlockCoding,SFBC)、或循环延迟分集(Cyclic Delay Diversity,CDD)。
将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包括:联合映射和独立映射。联合映射是指对所有协作小区进行联合映射,即将所有协作小区的所有协作用户对应的物理下行信道联合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独立映射是指分别对各协作小区进行映射,其中又可以分为将该小区所属的用户(CoMP终端和非CoMP终端)联合进行映射,或者按照CoMP终端和非CoMP终端分别进行映射,即在每个协作小区分别进行映射时,可以分别将单个协作小区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物理下行信道联合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或者分别将单个协作小区的协作用户和非协作用户分别映射到不同的下行物理资源,该不同的下行物理资源包括不同的符号和/或不同的资源块和/或不同的载波,该不同的符号可以先排LTE用户(非CoMP终端),后排LTE+用户(CoMP终端)。
当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主小区,或由系统配置的小区,或UE选择的小区,或根据业务状态和信道状况基站动态分配的小区,或所有协作小区,均可以发送该物理下行信道,具体的发送方式包括分集方式,所述分集方式包括SFBC和CDD。
当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为RS时,不同协作小区分别发送属于同一个小区的不同天线口对应的RS。在单点传输时,为终端服务的小区可能存在多个天线,该小区可以将下行信息分别映射到不同的天线上,之后由不同的天线发送给终端。在协作多点传输时,由于是多个协作点同时为协作终端服务,在发送下行信息时,可以将下行信息分布在不同的协作点上发送给协作终端。以RS为例,一个协作点可以发送针对一协作终端的RS的一部分,另外的协作点分别发送该RS的另外的部分。在实现上,可以将每个协作点对应一个虚拟天线端口,将RS分别映射到各虚拟天线端口上(类似与单点中的将下行信息映射到不同的天线端口上),每个协作点中的实际天线再分别传输相同的映射到该协作点上的RS。
为了使终端准确获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如PDCCH,各协作小区将自身发送的PDCCH占用的符号数通知给终端,
所述占用的符号数为各协作小区发送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符号数中的最大值。例如,第一小区发送的PDCCH占用2个符号,第二小区占用3个符号,则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都向终端通知占用了3个符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CoMP小区的资源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假如有三个CoMP小区,分别为cell1,cell2,cell3,cell 4,cell5;cell1和cell2组成一个CoMP小区CoMP11,cell2和cell3组成另一个CoMP小区CoMP12,这里cell2同属于CoMP11和CoMP12;cell 4和cell5组成一个CoMP小区CoMP13,CoMP11和CoMP12与CoMP13没有共同的小区。CoMP11和CoMP12所用的资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使用的资源的时候CoMP11和CoMP12协调使用其能利用的资源;如果CoMP11和CoMP12所用的资源有一部分相同,则CoMP11和CoMP12需要协调使用相同部分的资源;如果CoMP11和CoMP12所用的资源可以完全不同,可以简单的实现彼此独立分配所述物理资源。CoMP13与CoMP12、CoMP13与CoMP11的资源没有关联关系,可以不受关联关系的约束。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多个协作小区协作传输的方式,由多个协作小区协作分配物理下行信道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及下行映射规则,实现由多个协作小区下发物理下行信道,以提高协作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同时,各协作小区通过协商可以避免协作小区各自独立发送下行物理信道时造成的相互干扰问题。
下面针对各物理下行信道进行说明: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PDCCH为例,包括:
步骤41:网络设备(例如基站)获取协作小区协商的发送PDCCH所对应的PDCCH物理资源和PDCCH映射规则及发送模式。
步骤42、网络设备根据所述PDCCH映射规则将所述PDCCH映射到PDCCH物理资源。
步骤43:利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下行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中,假如有2个小区,分别为Cell1、Cell2,其中,Cell1和Cell2组成一个协作小区CoMP11。有4个UE,分别为UE1、UE2、UE3、UE4。其中,UE1和UE2为协作模式的UE,被协作小区CoMP11协作服务,UE1的主小区为Cell1,UE2的主小区Cell2;UE3和UE4为非协作模式的UE,UE3隶属于Cell1,UE4属于Cell2。
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案,
(1)UE1和UE2的PDCCH联合映射,可以由协作小区中的单个小区发送(一般由主小区发送),其它协作小区对应的物理资源位置不发送信息;
(2)UE1和UE2的PDCCH联合映射,可以由协作小区中的单个小区发送(一般由主小区发送),其它协作小区对应的物理资源位置可发送其它信息;
(3)UE1和UE2的PDCCH联合映射,可以由协作小区中的所有小区同时发送;
(4)UE1和UE2的PDCCH联合映射,可以由协作小区中的部分小区同时发送,其它协作小区对应的物理资源位置不发送信息;
(5)UE1和UE2的PDCCH联合映射,可以由协作小区中的部分小区同时发送,其它协作小区对应的物理资源位置可发送其它信息;
(6)上述(1)(2)(3)(4)(5)方法中的UE1和UE2所用的资源与UE3和UE4所用的资源可以是彼此独立的。例如UE3和UE4的PDCCH占用一个子帧的前两个OFDM符号,UE1和UE2的PDCCH占用一个子帧的前第3和4个OFDM符号。或例如UE3和UE4的PDCCH占用载波1,UE1和UE2的PDCCH占用占用载波2。
(7)UE1,UE2和属于小区1的其它非CoMP用户(如UE3)的PDCCH联合进行映射到小区1的物理资源,UE1,UE2和属于小区2的其它非CoMP用户(如UE4)的PDCCH联合进行映射到小区2的物理资源,然后小区1和小区2各自独立进行发送;
(8)UE1,UE2和属于小区1的其它非CoMP用户(如UE3)的PDCCH分别进行映射到小区1的物理资源,UE1,UE2和属于小区2的其它非CoMP用户(如UE4)的PDCCH分别进行映射到小区2的物理资源
(9)UE1,UE2和属于小区1的其它非CoMP用户(如UE3)的PDCCH分别进行映射到小区1的不同的物理资源(如不同的OFDM符号,不同的RB,不同的载波等),UE1,UE2和属于小区2的其它非CoMP用户(如UE4)的PDCCH分别进行映射到小区2的不同的物理资源
(10)UE1和属于小区1的其它非CoMP用户(如UE3)的PDCCH联合进行映射到小区1的物理资源,UE2和属于小区2的其它非CoMP用户(如UE4)的PDCCH联合进行映射到小区2的物理资源,然后小区1和小区2各自独立进行发送;
(11)UE1和属于小区1的其它非CoMP用户(如UE3)的PDCCH分别进行映射到小区1的不同的物理资源(如不同的OFDM符号,不同的RB,不同的载波等),UE2和属于小区2的其它非CoMP用户(如UE4)的PDCCH分别进行映射到小区2的不同的物理资源,然后小区1和小区2各自独立进行发送。
上述几种方法,属于同一UE的控制信息可以由协作小区中的单个小区发送或多个小区同时发送。
本实施例中,协商控制物理资源的协作小区可以是主小区、系统配置的服务小区或终端选择的服务小区。具体地,协作小区可以静态配置控制物理资源,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或负载动态配置控制物理资源。本实施例中协作小区所协商出的控制物理资源可以为协作小区对应的全部控制物理资源,还可以为协作小区对应的部分控制物理资源,各个协作小区其发送模式可以应用各种发送分集模式,例如:SFBC(Spatial FrequencyBlock Coding,空频分组码)、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循环延迟分集)等。
本实施例中,下行资源按照类型包括载波、子载波、物理资源块、子帧、时隙、OFDM符号、序列、序列偏移、序列梳齿、跳频图案、周期、扰码中的一种或多种,各协作小区采用的上述各资源(即序列、序列偏移等)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述子帧包括LTE UE可区分的非普通业务对应的子帧和持续调度子帧,所述LTE UE可区分的非普通业务对应的子帧包括MBSFN子帧,所述持续调度子帧包括VoIP子帧。所述载波包括载波聚合中的指定载波。
本实施例中,联合为终端服务的小区可以是主小区,或由系统配置的小区,或UE选择的小区或者根据业务状态和信道状况等基站动态分配的或所有服务的小区
本实施例中,不同协作小区协作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分配和映射和/或加扰,其所用的资源可以各自独立分配和映射和/或加扰;或者不同协作小区的资源采用同一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资源,统一进行分配和映射和/或加扰。均不影响本实施例的实施。
例如,还可使用如下方式进行资源协商与分配:
假如有2个小区,分别为Cell1、Cell2,其中,Cell1和Cell2组成一个协作小区CoMP11。物理资源有资源组1、资源组2、资源组3、资源组4。有4个UE,分别为UE1、UE2、UE3、UE4。其中,UE1和UE2为协作模式的UE,被协作小区CoMP11协作服务,UE1的主小区为Cell1,UE2的主小区Cell2;UE3和UE4为非协作模式的UE,UE3隶属于Cell1,UE4属于Cell2。
统一进行分配的方式可以为:
(1)CoMP11选用其中一个资源组(例如资源组1),处于CoMP模式的UE(UE1、UE2)分配使用该资源组中的某个资源。例如:资源组1包含资源a和b,Cell1给UE1分配使用了资源组1中的a,则Cell2给UE2分配资源时,则不会再分配a,只能分配b。
(2)CoMP11选用其中几个资源组(例如资源组1,资源组2),处于CoMP模式的UE(UE1、UE2)分配使用这两个资源组中的某个资源。例如:资源组1包含资源a和b,资源组2包含资源c和d,Cell1和Cell2均可以给UE1和UE2分配使用a、b、c、d。Cell1给UE1分配使用了资源组1中的a,则Cell2给UE2分配资源时,则不会再分配a,只能分配b、c、d,但Cell2可以从b、c、d中选择与a相互影响小的资源。
独立分配的方式可以为:
CoMP11不专门选用某一组或几组资源。但Cell1与Cell2给处于CoMP模式的UE分配资源时,彼此相互协调。例如:资源组1包含资源a和b,资源组2包含资源c和d,Cell1只能分配使用a、b,Cell2只能分配使用c、d。Cell1给UE1分配使用了资源组1中的a,同时Cell1可以把a被使用的情况告知Cell2,则Cell2给UE2分配资源时,Cell2可以从c、d中选择与a相互影响小的资源。即Cell1与Cell2分配资源时可以彼此协调。UE3与UE1,UE4与UE2分配的资源可以一致,也可以不同。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多个协作小区协作传输的方式,由多个协作小区协作分配PDCCH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及下行映射规则,实现由多个协作小区下发物理下行信道,以提高协作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同时,各协作小区通过协商可以避免协作小区各自独立发送下行物理信道时造成的相互干扰问题。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PDSCH为例,包括:
步骤51:网络设备(例如基站)获取协作小区协商的发送PDSCH所对应的PDSCH物理资源和PDSCH映射规则及发送模式。
步骤52、根据PDSCH映射规则将PDSCH映射到PDSCH物理资源;
步骤53:利用PDSCH传输下行数据信息。
PDSCH的信息由多个协作小区联合进行发送时,各协作小区可协调使用相同的VRB到PRB的对应规则和/或协调扰码。
PDSCH各协作小区若不使用相同的VRB到PRB的对应规则和/或协调扰码,则协作小区对应的PRB不相互重叠。
PDSCH各协作小区使用与主小区相同的下行映射规则,服务小区中发送参考信号的位置发送的数据可以打掉或者与参考信号进行功率抬升的处理(power boosting)。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多个协作小区协作传输的方式,由多个协作小区协作分配PDSCH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及下行映射规则,实现由多个协作小区下发物理下行信道,以提高协作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同时,各协作小区通过协商可以避免协作小区各自独立发送下行物理信道时造成的相互干扰问题。
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RS为例,包括:
步骤61:网络设备进行多点协作传输时,各协作小区协调RS所用的时频资源及RS映射规则;
步骤62、网络设备根据RS映射规则将RS映射到相应的时频位置。
步骤63:网络设备将RS发送给终端。
不同协作小区协作进行RS资源分配和映射,RS所用的资源包括频率,OFDM符号,码字等。其所用的资源可以各自独立分配和映射;或者
不同协作小区分别使用属于同小区的不同天线口对应的RS。即可以将各个协作小区看成一个虚拟天线端口,将虚拟天线端口按实际的天线端口对待,RS按照实际天线端口的映射规则进行映射。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改变RS的密度和位置。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多个协作小区协作传输的方式,由多个协作小区协作分配RS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及下行映射规则,实现由多个协作小区下发参考信号,以提高协作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同时,各协作小区通过协商可以避免协作小区各自独立发送参考信号时造成的相互干扰问题
图7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通过小区标识对应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为例,包括:
步骤71:网络设备获取与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对应的小区标识;
步骤72: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小区标识获取协作小区协商的物理下行信道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
步骤73:网络设备根据下行映射规则将物理下行信道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
步骤74:网络设备利用物理下行信道传输下行信息。
本实施例中,物理下行信道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与协作多点标识(CoMP-ID)、终端标识(UE-ID)、主小区标识(Anchor Cell-ID)、服务小区标识(Serving Cell-ID)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相对应。其中的CoMP-ID不同于普通的小区标识(例如:Anchor Cell-ID、Serving Cell-ID),是CoMP专有的标识信息。CoMP-ID表示CoMP模式的虚拟小区,具有普通的小区标识的部分特征,可以用于标识CoMP特有的协作小区特征,服务于CoMP模式的终端(即处于CoMP状态的终端),可以与CoMP模式特有的发送模式和/或CoMP模式特有的资源绑定。进一步地,协作小区需要把CoMP专有的CoMP-ID、UE-ID、Anchor Cell-ID通知处于CoMP状态的终端,还可以进一步通知彼此协作的协作小区,协作小区还可以通知ServingCell-ID。
本实施例对于上述多个标识,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不同的标识作为主导标识。选定对应的标识作为主导标识之后,可以按照主导标识对应的规则配置和执行,还可以同时执行多个标识对应的规则,但多个标识同时对应的规则需要遵循主导标识对应的规则。对于上述多个标识,具体选用哪个标识作为主导标识,可以由主小区确定,也可以由各个协作小区协商确定,还可以由预先设定的小区确定,还可以进一步由终端确定。下面以PRB为例,分两个具体实例来说明控制物理资源的分配过程。假设小区1(Cell1)和小区2(Cell2)组成CoMP协作小区。终端1-1(UE1-1)和终端1-2(UE1-2)属于Cell1(设Cell-ID1=1),终端2-1(UE2-1)属于Cell2(设Cell-ID2=2)。其中,UE1-1和UE2-1为处于CoMP状态的终端,被Cell1和Cell2协作服务;UE 1-2为处于非CoMP状态的终端,属于普通状态的终端,只被Cell1服务。
实例1:
Cell1和Cell2划分出对应相同的PRB作为CoMP的专用PRB,只有给处于CoMP状态的终端即UE1-1和UE2-1发送信息的信道可以使用该专用PRB。Cell1和Cell2将这两部分的专用PRB可以组成一个虚拟小区,并分配一个特别的CoMP小区标识即CoMP-ID来标识(设CoMP-ID=100)。
CoMP-ID被配置给Cell1和Cell2,UE1-1和UE2-1从属于CoMP-ID=100的CoMP虚拟小区。UE1-1和UE2-1被通知了CoMP-ID,进一步,UE1-1还被通知了Cell-ID1、以及UE2-1也被通知了Cell-ID2。
协作小区进一步根据CoMP-ID获取的CoMP-ID对应的PRB和相应的下行PRB映射规则,并利用PRB发送CoMP下行控制信息。同时UE1-1可以接收Cell1的小区配置的其它信息,UE2-1也可以接收Cell2的小区配置的其它信息,例如:下行广播信息等。
实例2:
Cell1给UE1-1和UE1-2分配PRB;Cell2给UE2-1分配PRB。在Cell1和Cell2分配时,进行协调,使得UE1-1和UE2-1的PRB可以协作进行CoMP;同时Cell1给UE1-2分配的PRB不会与处于CoMP状态的UE1-1和UE2-1的PRB冲突影响。例如:分配的UE1-1和UE2-1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分别对应不同的PRB上,以避免彼此的干扰。而UE1-2也被分配到了与UE2-1不同的PRB上,但UE1-1和UE2-1可以分配在同一个PRB上。
本实施例的下行信息是由多个协作小区所协商的物理下行信道进行发送的,进行协作分配控制下行物理资源的协作小区可以是进行CoMP的虚拟小区内的所有协作小区,还可以是进行CoMP的虚拟小区内的某些协作小区。
本实施例通过多个协作小区协作传输的方式,由多个协作小区协作分配物理下行信道对应的小区标识,根据该小区标识获得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及下行映射规则,实现由多个协作小区下发物理下行信道,以提高协作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同时,各协作小区通过协商可以避免协作小区各自独立发送下行物理信道时造成的相互干扰问题。
图8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PBCH为例,包括:
步骤81:网络设备(例如基站)获取协作小区协商的发送PBCH所对应的PBCH物理资源和PBCH映射规则及发送模式。
步骤82、网络设备根据所述PBCH映射规则将所述PBCH映射到PBCH物理资源。
步骤83:利用PBCH传输PBCH信息。
本实施例中,假如小区1和小区2联合为UE1和UE2来服务,这里UE1,UE2既属于小区1也属于小区2,UE1和UE2即所述CoMP UE。这样可以有以下方法,
(1)UE1和属于小区1的其它非CoMP用户的PBCH联合进行映射到小区1的物理资源,UE1和属于小区2的其它非CoMP用户的PBCH联合进行映射到小区2的物理资源,然后小区1和小区2各自独立进行发送;
(2)UE1和属于小区1的其它非CoMP用户的PBCH分别进行映射到小区1的物理资源,UE1和属于小区2的其它非CoMP用户的PBCH分别进行映射到小区2的物理资源
(3)UE1和属于小区1的其它非CoMP用户的PBCH分别进行映射到小区1的不同的物理资源(如不同的OFDM符号,不同的RB,不同的载波等),UE1和属于小区2的其它非CoMP用户的PBCH分别进行映射到小区2的不同的物理资源
(4)UE1和UE2的PBCH联合映射,可以由协作小区中的单个小区发送或多个小区同时发送,其它协作小区对应的物理资源位置不发送信息。上述几种方法,属于同一UE的控制信息可以由协作小区中的单个小区发送或多个小区同时发送。
本实施例中,协商控制物理资源的协作小区可以是主小区、系统配置的服务小区或终端选择的服务小区。具体地,协作小区可以静态配置控制物理资源,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或负载动态配置控制物理资源。本实施例中协作小区所协商出的控制物理资源可以为协作小区对应的全部控制物理资源,还可以为协作小区对应的部分控制物理资源,各个协作小区其发送模式可以应用各种发送分集模式,例如:SFBC(Spatial FrequencyBlock Coding,空频分组码)、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循环延迟分集)等。
本实施例中,下行资源按照类型包括载波、子载波、物理资源块、子帧、时隙、OFDM符号、序列、序列偏移、序列梳齿、跳频图案、周期、扰码中的一种或多种,各协作小区采用的上述各资源(即序列、序列偏移等)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述子帧包括LTE UE可区分的非普通业务对应的子帧和持续调度子帧,所述LTE UE可区分的非普通业务对应的子帧包括MBSFN子帧,所述持续调度子帧包括VoIP子帧。所述载波包括载波聚合中的指定载波。
本实施例中,联合为终端服务的小区可以是主小区,或由系统配置的小区,或UE选择的小区或者根据业务状态和信道状况等基站动态分配的或所有服务的小区
本实施例中,不同协作小区协作进行物理广播信道资源分配和映射和/或加扰,其所用的资源可以各自独立分配和映射和/或加扰;或者不同协作小区的资源采用同一组物理广播信道资源,统一进行分配和映射和/或加扰。均不影响本实施例的实施。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多个协作小区协作传输的方式,由多个协作小区协作分配PBCH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及下行映射规则,实现由多个协作小区下发物理下行信道,以提高协作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同时,各协作小区通过协商可以避免协作小区各自独立发送下行物理信道时造成的相互干扰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9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获取模块91、和发送模块92。获取模块91用于获取协作小区协商的发送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所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及发送模式;发送模块92与获取模块9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映射规则将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上发送给终端。
其中上述模块中涉及的参数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参数,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多个协作小区协作传输的方式,由多个协作小区协作分配物理下行信道对应的小区标识,根据该小区标识获得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及下行映射规则,实现由多个协作小区下发物理下行信道,以提高协作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同时,各协作小区通过协商可以避免协作小区各自独立发送下行物理信道时造成的相互干扰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系统,包括网络设备,用于获取协作小区协商的发送物理下行信道和/或所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根据所述下行映射规则将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和/或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上发送给终端。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第四实施例所述的网络设备。
本实施例通过多个协作小区协作传输的方式,由多个协作小区协作分配物理下行信道对应的小区标识,根据该小区标识获得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及下行映射规则,实现由多个协作小区下发物理下行信道,以提高协作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同时,各协作小区通过协商可以避免协作小区各自独立发送下行物理信道时造成的相互干扰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下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协作小区协商的发送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所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
根据所述下行映射规则,将协作小区的所有协作用户对应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联合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或者分别将单个协作小区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联合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或者分别将单个协作小区的协作用户和非协作用户对应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分别映射到不同的下行物理资源,发送给终端;
其中,该不同的下行物理资源包括不同的符号和/或不同的资源块和/或不同的载波;所述下行物理资源和所述下行映射规则与协作多点标识、终端标识、主小区标识和服务小区标识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
当所述标识为一个时,所述确定协作小区协商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包括:获取所述协作多点标识、终端标识、主小区标识或服务小区标识;根据所述协作多点标识、终端标识、主小区标识或服务小区标识确定所述协作小区协商的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
当所述标识为多个时,所述确定协作小区协商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包括:在多个标识中确定一个主导标识,协作小区根据所述主导标识确定相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公共参考信号、专用参考信号、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物理多播信道、物理广播信道、同步信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由协作小区协商确定的下行物理资源包括:由所述协作小区配置和分配的所述协作小区对应的全部或部分可用的下行物理资源;和/或
所述下行物理资源由所述协作小区静态配置;或者由所述协作小区根据业务需求和/或负载动态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物理资源包括以下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载波、子载波、物理资源块、子帧、时隙、序列、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符号、序列偏移、序列梳齿、跳频图案、周期、扰码;和/或
所述子帧包括长期演进项目的终端LTE UE可区分的非普通业务对应的子帧和持续调度子帧,所述LTE UE可区分的非普通业务对应的子帧包括多播组播单频网MBSFN子帧,所述持续调度子帧包括IP语音VoIP子帧;和/或
所述载波包括载波聚合中的指定载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协作小区协商的发送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所对应的发送模式,所述发送模式包括发送给同一终端的物理下行信道由一个协作小区发送,或者由多个协作小区联合发送以及由多个协作小区联合发送所用的分集方式,或者复用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发送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包括:主小区,或由系统配置的小区,或UE选择的小区,或基站动态分配的小区,或所有协作小区,采用分集方式或者复用方式发送所述物理下行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为参考信号时,发送所述物理下行信道包括:不同协作小区分别发送属于同一个小区的不同天线口对应的参考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小区协商所述下行物理资源和所述下行映射规则包括:所述协作小区协调使用相同的虚拟资源块到物理资源块的对应规则和/或协调扰码;和/或
所述协作小区协商所述下行物理资源和所述下行映射规则包括:协作小区使用与主小区相同的下行映射规则,服务小区中发送参考信号的位置发送的数据打掉或者与参考信号进行功率抬升的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物理下行信道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符号数通知给终端,所述占用的符号数为各协作小区发送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符号数中的最大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下行映射规则和/或所用的下行物理资源通知给终端。
1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协作小区协商的发送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所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
发送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映射规则将协作小区的所有协作用户对应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联合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上发送给终端;或者
分别将单个协作小区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联合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上发送给所述终端;或者
分别将单个协作小区的协作用户和非协作用户对应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分别映射到不同的下行物理资源上发送给所述终端,该不同的下行物理资源包括不同的符号和/或不同的资源块和/或不同的载波;
其中,所述下行物理资源和所述下行映射规则与协作多点标识、终端标识、主小区标识和服务小区标识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
当所述标识为一个时,所述确定协作小区协商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包括:获取所述协作多点标识、终端标识、主小区标识或服务小区标识;根据所述协作多点标识、终端标识、主小区标识或服务小区标识确定所述协作小区协商的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
当所述标识为多个时,所述确定协作小区协商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包括:在多个标识中确定一个主导标识,协作小区根据所述主导标识确定相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
11.一种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用于获取协作小区协商的发送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所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根据所述下行映射规则将协作小区的所有协作用户对应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联合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上发送给终端;或者
分别将单个协作小区的所有用户对应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联合映射到下行物理资源上发送给所述终端;或者
分别将单个协作小区的协作用户和非协作用户对应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分别映射到不同的下行物理资源上发送给所述终端,该不同的下行物理资源包括不同的符号和/或不同的资源块和/或不同的载波;
其中,所述下行物理资源和所述下行映射规则与协作多点标识、终端标识、主小区标识和服务小区标识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
当所述标识为一个时,所述确定协作小区协商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包括:获取所述协作多点标识、终端标识、主小区标识或服务小区标识;根据所述协作多点标识、终端标识、主小区标识或服务小区标识确定所述协作小区协商的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
当所述标识为多个时,所述确定协作小区协商的物理下行信道和/或参考信号对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包括:在多个标识中确定一个主导标识,协作小区根据所述主导标识确定相应的下行物理资源和下行映射规则。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01790.4A CN101777941B (zh) | 2009-01-12 | 2009-01-12 |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下行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无线系统 |
PCT/CN2010/070134 WO2010078855A1 (zh) | 2009-01-12 | 2010-01-12 |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下行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无线系统 |
EP10729114A EP2381709A4 (en) | 2009-01-12 | 2010-01-12 |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WIRELESS DOWNLINK TRANSMISSION SYSTEM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YSTEM |
US13/180,221 US20110268077A1 (en) | 2009-01-12 | 2011-07-11 | Down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ystem, network device, and wireless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01790.4A CN101777941B (zh) | 2009-01-12 | 2009-01-12 |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下行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无线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77941A CN101777941A (zh) | 2010-07-14 |
CN101777941B true CN101777941B (zh) | 2014-10-08 |
Family
ID=42316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0179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7941B (zh) | 2009-01-12 | 2009-01-12 |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下行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无线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268077A1 (zh) |
EP (1) | EP2381709A4 (zh) |
CN (1) | CN101777941B (zh) |
WO (1) | WO201007885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RPI0925339A2 (pt) * | 2009-04-27 | 2016-04-26 | Huawei Tech Co Ltd | método, sistema e equipamento para processamento de informação |
CN102573084B (zh) * | 2010-12-31 | 2017-0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对控制信道进行干扰处理的方法与装置 |
CN102594418B (zh) * | 2011-01-06 | 2015-11-25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正交覆盖码的多点协作数据传输方法 |
US20120182918A1 (en) * | 2011-01-17 | 2012-07-19 | Yu-Chih Jen | Method of Handling Latency Impact on CoMP HARQ and Feedback Oper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02612090B (zh) * | 2011-01-19 | 2015-08-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联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US9544108B2 (en) | 2011-02-11 | 2017-01-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s in macro/RRH system |
US9426703B2 (en) | 2011-02-11 | 2016-08-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operation and operation of macro node and remote radio head deploymen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US8995400B2 (en) | 2011-02-11 | 2015-03-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s in macro/RRH system |
US9054842B2 (en) | 2011-02-14 | 2015-06-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RS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and CSI-RS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remote radio heads (RRHs) |
CN102655677B (zh) | 2011-03-02 | 2015-04-0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移动通信系统及其远端射频单元分簇方法 |
CN102685900A (zh) * | 2011-03-18 | 2012-09-1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多小区合并中的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2740463A (zh) * | 2011-03-31 | 2012-10-17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降低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的方法、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3733538A (zh) | 2011-04-14 | 2014-04-16 |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 利用单载波小区聚合的联合传输CoMP |
CN102761954B (zh) * | 2011-04-29 | 2017-09-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载波通信系统中上行同步方法及系统 |
US8792924B2 (en) * | 2011-05-06 | 2014-07-29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ell access |
JP5891623B2 (ja) * | 2011-07-07 | 2016-03-2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2869098A (zh) * | 2011-07-08 | 2013-01-09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CN102932044B (zh) * | 2011-08-11 | 2016-07-06 | 上海交通大学 | 多用户协作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EP2747320B1 (en) | 2011-08-16 | 2016-09-2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002453B (zh) * | 2011-09-15 | 2016-08-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干扰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
ES2933488T3 (es) * | 2011-09-30 | 2023-02-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y recibir datos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
EP2763457B1 (en) * | 2011-09-30 | 2018-12-26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A2932387C (en) * | 2011-11-04 | 2018-10-02 | Intel Corporation |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operations in a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
US8934326B2 (en) | 2011-11-07 | 2015-01-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ference signal detection |
GB2496198B (en) | 2011-11-07 | 2014-03-19 | Broadcom Corp |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
CN102545985B (zh) * | 2012-01-13 | 2014-05-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协作多点传输中的干扰规避方法和装置 |
JP5997183B2 (ja) * | 2012-01-19 | 2016-09-28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基地局 |
EP2806682A4 (en) * | 2012-01-19 | 2015-07-22 | Kyocera Corp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IS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CN103220790B (zh) * | 2012-01-20 | 2018-0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信道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
KR102052377B1 (ko) | 2012-02-29 | 2019-12-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협력적 다중 셀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을 저감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3313376A (zh) * | 2012-03-14 | 2013-09-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US9526091B2 (en) * | 2012-03-16 | 2016-12-20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CN103327621A (zh) * | 2012-03-23 | 2013-09-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载波资源配置方法和演进型基站 |
EP3541005A1 (en) * | 2012-03-23 | 2019-09-18 | HFI Innovation Inc. | Methods for multi-point carrier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 and data forwarding |
EP2798747B1 (en) * | 2012-03-27 | 2017-11-01 | Fujitsu Limited | Presence ind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4052774A1 (en) | 2012-09-28 | 2014-04-03 | Youn Hyoung Heo |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enhancements in lte systems |
JP2013236340A (ja) * | 2012-05-10 | 2013-11-21 | Ntt Docomo Inc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US9397738B2 (en) | 2012-05-17 | 2016-07-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debook and feedback design for high order MIMO |
WO2013173989A1 (zh) * | 2012-05-23 | 2013-1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参考信号序列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
US9615360B2 (en) * | 2012-07-27 | 2017-04-04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point communications |
CN103686861B (zh) * | 2012-09-06 | 2017-06-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间d2d通信中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US9337973B2 (en) | 2012-09-11 | 2016-05-10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of cooperative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
CN103684558B (zh) * | 2012-09-14 | 2019-03-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点协作传输处理方法及系统 |
US9374806B2 (en) | 2012-09-28 | 2016-06-21 | Intel Corporation | Dynami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 (HARQ-ACK) transmission with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
ES2651691T3 (es) | 2012-09-28 | 2018-01-29 | Intel Corporation | Portadora siempre activada para transferencias de datos pequeños en sistemas LTE |
CN104813693B (zh) | 2012-09-28 | 2018-10-12 | 英特尔公司 | 对蜂窝设备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移动状态评估 |
USRE49578E1 (en) * | 2012-10-24 | 2023-07-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mmon channe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4065600A1 (en) * | 2012-10-24 | 2014-05-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mmon channe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812624A (zh) * | 2012-11-07 | 2014-05-21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协同多点传输的方法 |
EP2919506B1 (en) * | 2012-11-12 | 2018-08-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thereof |
CN103828422A (zh) * | 2012-12-31 | 2014-05-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网络控制节点 |
CN103916945B (zh) * | 2013-01-04 | 2018-02-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功率参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4219724A (zh) | 2013-05-31 | 2014-12-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间协作进行干扰测量的方法和节点 |
CN104661309A (zh) * | 2013-11-22 | 2015-05-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Lte系统中多点协作网络的下行资源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15100557A1 (zh) * | 2013-12-30 | 2015-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回程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4935396B (zh) * | 2014-03-20 | 2019-09-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干扰消除或抑制的信令通知方法及系统、接收方法及装置 |
EP3162136A1 (en) * | 2014-06-25 | 2017-05-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existence of mbms and voip services |
US9883483B2 (en) | 2014-06-25 | 2018-01-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existence of MBMS and VoIP services |
CN107302421B (zh) * | 2016-04-08 | 2021-05-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及设备 |
KR102344657B1 (ko) | 2016-06-30 | 2021-12-30 |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 기지국 및 사용자 장비 |
CN108135030B (zh) * | 2016-09-30 | 2020-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物理控制信道的指示方法及其装置 |
US20180242230A1 (en) * | 2017-02-19 | 2018-08-23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Switching between unicast service and multicast-broadcast service |
US10667282B2 (en) * | 2017-07-11 | 2020-05-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hopping pattern mode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transmissions |
KR102394214B1 (ko) * | 2017-08-10 | 2022-05-0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PTRS(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를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09391449B (zh) * | 2017-08-11 | 2021-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US11564244B2 (en) * | 2018-08-07 | 2023-01-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 link communication constraint |
WO2022016342A1 (zh) * | 2020-07-20 | 2022-01-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道加扰方法和终端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9470A (zh) * | 2007-11-02 | 2008-04-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控制信令指示信道到物理资源的映射方法 |
CN101212416A (zh) * | 2007-12-25 | 2008-07-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信道的映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5008B (zh) * | 2006-09-26 | 2010-05-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部分专用物理信道的复用方法 |
EP2168298B1 (en) * | 2007-01-04 | 2022-03-09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providing a common signaling entry for a modular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
US20110117921A1 (en) * | 2008-01-18 | 2011-05-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Improved Scheduling |
US8675537B2 (en) * | 2008-04-07 | 2014-03-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MBSFN subframes to send unicast information |
US8522101B2 (en) * | 2008-04-15 | 2013-08-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hysical HARQ indicator channel (PHICH) resource assignment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US20090276675A1 (en) * | 2008-05-05 | 2009-11-05 | Jussi Ojala | Signaling of redundancy version and new data indication |
WO2009152866A1 (en) * | 2008-06-20 | 2009-12-23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Configuration of nodes for local data transmission which are under an overlay wide area macro network operated on the same frequency layer |
US8315225B2 (en) * | 2008-09-22 | 2012-11-20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Aspects to support LTE-A downlink hi-order MIMO |
CN103179075B (zh) * | 2008-11-20 | 2017-06-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协作多点传输中确定资源映射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
US8442566B2 (en) * | 2009-01-07 | 2013-05-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joint transmission using channel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higher rank dedicated beam-forming |
-
2009
- 2009-01-12 CN CN200910001790.4A patent/CN10177794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1-12 WO PCT/CN2010/070134 patent/WO201007885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1-12 EP EP10729114A patent/EP2381709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
- 2011-07-11 US US13/180,221 patent/US2011026807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9470A (zh) * | 2007-11-02 | 2008-04-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控制信令指示信道到物理资源的映射方法 |
CN101212416A (zh) * | 2007-12-25 | 2008-07-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信道的映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3GPP.Downlink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Impact on specification.《3GPP R1-084377》.2008,第2-3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81709A1 (en) | 2011-10-26 |
EP2381709A4 (en) | 2012-01-18 |
US20110268077A1 (en) | 2011-11-03 |
WO2010078855A1 (zh) | 2010-07-15 |
CN101777941A (zh) | 2010-07-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77941B (zh) |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下行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无线系统 | |
CN108809600B (zh) | 一种通信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
CN102036264B (zh) | 对小区进行信道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00329396A1 (en) | Method of allocating csi-rs for beam management | |
US10454606B2 (en) | Method for operating IoT in cellular system and system therefor | |
CN102792621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处理csi-rs的方法 | |
CN101741442B (zh) | 协作多点传输中确定资源映射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 |
CN101777940B (zh) | 上行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4012013A (zh) | 允许基站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对设备(d2d)通信的方法以及允许d2d设备有效地发送d2d通信请求信号的方法 | |
WO2020200114A1 (zh) | Dmrs端口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3687042A (zh) | 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9547081B (zh) | 同步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同步信号的处理系统 | |
CN102511192A (zh) |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设备 | |
CN102742238A (zh) | 用于lte-advance系统中csi-rs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4412638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5474556A (zh) | 用于并行多用户传输的空间区域的适应性扇区化 | |
CN107689839B (zh)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20210266945A1 (en) | Side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equipment | |
CN104205979A (zh) |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 |
CN104243087B (zh) | 一种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基站及终端 | |
KR102027352B1 (ko) | Mbsfn 구성 방법 및 기기 | |
CN102457964A (zh) | 一种多点协作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793097B (zh) | 用户设备、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的控制方法 | |
CN108809599A (zh) |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
CN114175697A (zh) | 使用比特图的长期演进-m资源预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