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69098B - 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 - Google Patents
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69098B CN101769098B CN 200810163995 CN200810163995A CN101769098B CN 101769098 B CN101769098 B CN 101769098B CN 200810163995 CN200810163995 CN 200810163995 CN 200810163995 A CN200810163995 A CN 200810163995A CN 101769098 B CN101769098 B CN 1017690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utch
- control end
- operating lever
- indoor
- man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主要由离合操作杆、组装在离合操作杆上的离合爪、主动半离合件、从动半离合件、手动控制端、钥匙控制端组成,所述的离合操作杆一端与手动控制端相连,另一端与钥匙控制端相连,手动控制端控制离合操作杆使主动半离合件与从动半离合件分离,钥匙控制端控制离合操作杆使主动半离合件与从动半离合件结合。优点有:不能从室内开启锁。同时,锁上门后安装在锁具侧面的手动控制钮被门框挡住,不易破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锁的一种离合机构。
背景技术
防盗门锁作为日常必需品,已经有了许多的发展。从单锁舌到多锁舌,从单方向锁合到多方向锁合,从单锁头到多锁头,其安全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操作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烦琐,如:出门时为了防止从窗口进来的小偷夺门而出,不得不用钥匙来锁住室内的手动开启手柄;只有单面安装带有指纹识别仪的防盗门锁却无法阻止从窗口进来的小偷夺门而出。
现有的防盗锁,其包括锁舌机构、室内手动机构和钥匙开启机构,室内手动开启机构与锁舌机构相连并由其上锁和开锁,钥匙开启机构与锁舌机构相连并由其上锁和开锁。这类锁虽然能达到防止室外无关人员进入,有一定的防盗性,但对于已在室内的无关人员,则可通过室内手动机构而打开锁,从而失去防盗功能。为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用钥匙通过钥匙开启机构来锁定室内手动机构而使室内的人员无法离开,但这样增加了操作的复杂程度,每次离开后必须要用钥匙操作才能实现这一功能。
一般来说,室内手动开启手柄机构都由手柄(原动件)、锁舌回缩杆(从动件)以及N级变速(变方向)齿轮机构或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组成,有的还增设了超载保护装置。它与钥匙开启机构分别组成二个运动传递链,这二个链可以互相独立,也可以在中后端合并成公共运动传递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结合室内手动开启手柄,既保证安全又避免破坏而且操作极为方便。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主要由离合操作杆、组装在离合操作杆上的离合爪、主动半离合件、从动半离合件、手动控制端、钥匙控制端组成,所述的离合操作杆一端与手动控制端相连,另一端与钥匙控制端相连,手动控制端控制离合操作杆使主动半离合件与从动半离合件分离,钥匙控制端控制离合操作杆使主动半离合件与从动半离合件结合。
上述手动控制端设置在锁具侧面,这样方便操作,也防止不懂事者的误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在锁具侧面设置手动控制端,通过手动操作手动控制钮,使离合操作杆离或合,从而在出门时使得室内手动机构只能空转,不能从室内开启锁。同时,锁上门后安装在锁具侧面的手动控制钮被门框挡住,不易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程序图。
图2是摆动式离合运动间图;
图3是径向式离合运动间图;
图4是轴向式离合运动间图;
图5是锁止式离合运动间图;
图6是摆动式离合(1)结构图;
图7是摆动式离合(2)结构图;
图8是一种径向式离合机构的结构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另一种径向式离合机构的结构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2是碰碰锁径向式内离合结构图;
图13是图12的左视图;
图14是碰碰锁径向式外离合结构图;
图15是图14的左视图;
图16是图17的仰视图;
图17是斜锲式同轴轴向离合结构图;
图18是图17的俯视图;
图19是斜锲式异轴轴向离合结构图;
图20是图19的左视图(分离状态);
图21是图19的俯视图;
图22是移动螺杆式轴向离合结构图;
图23是图22是左视兔图;
图24是转动式轴向离合结构图;
图25是图24的左视图;
图26是图24的A-A剖视图;
图27是碰碰锁锁止式间接离合结构图;
图28是图27的俯视图;
图29是(滑块-曲柄)填入移动式离合结构图;
图30是(滑块-滑块)填入移动式离合结构图;
图31是(曲柄-曲炳)填入移动式离合结构图;
图32是填入转动式离合结构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手动控制端 2离合操作杆 3主动半离合器 4从动半离合器 5钥匙控制端6离合爪 7离合销 8弹簧 9定位弹簧 10曲柄 11弹性爪杆 12盘弹簧 13开启手柄连接处 14锁头连接槽 15拨叉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程序图见图1,原理图见运动间图2、3、4、5。
按照现有的手柄开启机构可分为设置和没有设置超载保护装置的二种类型,这二种类型都适合直接分离,设有超载保护装置的也可以采用间接锁止分离。
直接分离:在现有的手动开启手柄机构的运动传递链中打开一个适当的链环,这个适当的链环不能选择在与钥匙开启机构的公共运动传递链上,把这个链环上相连的两个构件分别设计成可以分离或结合的从动半离合件和主动半离合件,它和离合操作杆、离合爪、手动控制端、钥匙控制端组成离合机构。通过操作手动控制端或钥匙结合端推动离合操作杆运动,带动主动半离合件与从动半离合件分离或结合,实现了手柄(原动件)到锁舌回缩(从动件)的运动传递链条的断开和连接。
间接锁止分离:在设了超载保护的现有的手动开启手柄机构的运动传递链中选择一个适当的链环,这个适当的链环要选择在超载保护装置链环后端与钥匙开启机构的公共运动传递链前端间,把这个链环上的构件设计成可以被卡住或锁住的从动半离合件,超载保护装置前端成为主动半离合件,离合爪设计成与从动半离合件相对应的卡钩或锁止面,共同组成离合机构。通过操作手动单向分离端运动,推动或转动离合操作杆使离合爪卡钩或锁止面卡住或锁住从动半离合件,从而也锁住手动开启手柄机构,当转动手柄时在超载保护的作用下手柄就与手动开启机构分离,实现了间接分离;相反,通过钥匙操作单向结合端运动,开启主动半离合件和从动半离合件的锁止状态,从而也打开手动开启手柄机构,实现了间接结合。
按照离合机构的结构不同可分为:轴向式离合、径向式离合、摆动式离合、填入式离合、锁止式离合等。轴向式离合可分:同轴式和异轴式;径向式离合可分:内离合和外离合;填入式离合可分:填入移动和填入转动。
摆动式离合机构见图6、7,通过推动手动控制端1、操作杆2、离合爪6移动,带动主动半离合器3摆动与从动半离合器4分离,实现室内手动开启机构间的分离,使室内手动机构无法开启防盗锁。图6是通过主动半离合器3的重心力矩摆动;图7是通过离合爪推动主动半离合器3实现摆动。通过钥匙开启带动钥匙控制端5的斜面移动,从而使离合杆2、离合爪6、手动控制端1向右移动,在离合爪6的推动下主动半离合器3进行回复摆动,最后在定位弹簧9作用下与从动半离合器4实现结合。
径向式离合见图8、9、10、11,通过推动手动控制端1、操作杆2、离合爪6移动,推动主动半离合器3中的离合销7往径向回缩,从而脱离从动半离合器4并与其分离,实现室内手动开启的分离。通过钥匙开启带动钥匙控制端5的斜面移动,从而使离合操作杆2、离合爪6、手动控制端1向左移动,当离合爪6离开主动半离合器3的同时,离合销7在弹簧8的作用下伸出并卡进从动半离合器槽内实现结合。
碰碰锁径向式内离合见图12、13,关门时弹性爪杆11碰到门框回缩并脱离曲柄10,曲柄10在盘弹簧12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同时推动多根带有锁舌的连杆(没有画)向外伸,实现门锁的锁合。室内开门时,只要通过开启手柄连接处13的开启手柄顺时针转动,带动与安装在主动半离合器3上的离合销7结合的从动半离合器4转动,通过从动半离合器4上的凸台键与曲柄10上的凹槽的结合从而带动曲柄10顺时针转动,同时锁舌连杆回缩、盘弹簧12收紧,当旋转到曲柄10上的凹槽被弹性爪杆11卡住时,实现室内手动开启。当推动手动控制端1、操作杆2、离合爪6向右移动时,主动半离合器3中的离合销7开始往径向回缩,直至脱离从动半离合器4并与其分离,实现室内手动开启的分离。当室外采用钥匙旋转一定的角度后与锁头连接槽14啮合带动从动半离合器4一起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通过从动半离合器4上的凸台键与曲柄10上的凹槽的结合再带动曲柄10顺时针转动,同时锁舌连杆开始回缩、盘弹簧12开始收紧,再旋转一个角度,安装在从动半离合器4上的滚轮即钥匙控制端5与离合操作杆2上的钥匙控制端5结合,继续旋转,这时离合操作杆2、离合爪6、手动控制端1开始往左移动,随着钥匙的继续旋转到曲柄10上的凹槽被弹性爪杆11卡住时,实现室外开启,同时实现径向式内离合的结合。
碰碰锁径向式外离合见图14、15,当推动手动控制端1、操作杆2、离合爪6向右移动时,与主动半离合器3中的外离合销7后端分离,使得主动半离合器3旋转时通过斜面的径向力推开外离合销7,从而与从动半离合器4分离,实现室内手动开启径向式外离合的分离。当室外采用钥匙旋转一定的角度后与锁头连接槽14啮合带动拨叉套15一起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通过带动拨叉套15上的凸台键与曲柄10上的凹槽的结合再带动曲柄10顺时针转动,同时锁舌连杆开始回缩、盘弹簧12开始收紧,再旋转一个角度,安装在拨叉套15上的滚轮即钥匙控制端5与离合操作杆2上的钥匙控制端5结合,继续旋转,这时离合操作杆2、离合爪6、手动控制端1开始往左移动,随着钥匙的继续旋转到曲柄10上的凹槽被弹性爪杆11卡住时,实现室外开启,同时实现径向式外离合的结合
斜锲式同轴轴向离合见图16、17、18通过推动手动控制端1、离合操作杆2、带有斜锲的离合爪6向右移动,推动主动半离合器3轴向移动与安装在同轴上的从动半离合器4分离,实现室内手动开启的分离。通过钥匙开启带动钥匙控制端5的斜面移动,从而使离合操作杆2、离合爪6、手动控制端1向左移动,当带有斜锲的离合爪6离开主动半离合器3时,在弹簧8的作用下主动半离合器3作轴向回复移动从而与从动半离合器4啮合.。实现斜锲式同轴轴向离合的结合。
斜锲式异轴轴向离合见图19、20、21,通过推动手动控制端1、离合操作杆2、带有斜锲的离合爪6向右移动,推动主动半离合器3轴向移动与安装在异轴上的从动半离合器4分离,实现室内手动开启的分离。通过钥匙开启带动钥匙控制端5的斜面移动,从而使离合操作杆2、离合爪6、手动控制端1向左移动,当带有斜锲的离合爪6离开主动半离合器3时,在弹簧8的作用下主动半离合器3作轴向回复移动从而与从动半离合器4啮合.。实现斜锲式异轴轴向离合的结合。
螺杆移动式轴向离合见图22、23,通过推动手动控制端1、带有螺纹的离合操作杆2向左移动,带动套在离合操作杆2上的带有内螺纹的离合爪6开始转动,并推动主动半离合器3轴向移动与从动半离合器4分离,实现室内手动开启的分离。通过钥匙开启带动钥匙控制端5的斜面移动,从而使离合操作杆2、手动控制端1向右移动,离合爪6往回转动,在弹簧8的作用下主动半离合器3作轴向回复移动从而与从动半离合器4啮合.。实现螺纹移动式轴向离合的结合。
转动式轴向离合见图24、25、26,通过顺时针转动手动控制端1、离合操作杆2、固定在离合操作杆2上的离合爪6,推动主动半离合器3轴向移动与从动半离合器4分离(见图25),实现室内手动开启的分离。通过钥匙开启带动钥匙控制端5的转动,从而使离合操作杆2、手动控制端1向右移动,离合爪6往回逆时针转动(见图26),在弹簧8的作用下主动半离合器3作轴向回复移动从而与从动半离合器4啮合.。实现转动式轴向离合的结合。
碰碰锁锁止式间接离合见图27、28,室内开门是通过开启手柄连接处13的开启手柄顺时针转动,带动与安装在主动半离合器3上的弹性外离合销7结合的从动半离合器4转动,通过从动半离合器4上的凸台键带动曲柄10顺时针转动,同时锁舌连杆回缩、盘弹簧12收紧,当旋转到曲柄10上的凹槽被弹性爪杆11卡住时,实现室内手动开启。推动手动控制端1、离合操作杆2、锁止式离合爪6向右移动,卡住(锁止)从动半离合器4,使得主动半离合器3在旋转时通过斜面的径向力推开弹性外离合销7,从而与从动半离合器4分离,实现室内手动开启的锁止式间接离合的分离。锁止式间接离合的结合步骤同图14、图15。
填入式离合见图29(滑块-曲柄)、图30(滑块-滑块)、图31(曲柄-曲柄),通过滑块(曲柄)式主动半离合器3与销轴式离合爪6连接推动滑块(曲柄)式从动半离合器4的运动,实现室内手动开启。当推动手动控制端1、带有销轴导孔的离合操作杆2、销轴式离合爪6向左移动,与滑块(曲柄)式从动半离合器4分离,实现填入式离合的分离。通过钥匙开启带动钥匙控制端5的斜面移动,从而使离合操作杆2、手动控制端1、离合爪6向右移动,实现填入式离合的结合。
Claims (2)
1.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离合操作杆、组装在离合操作杆上的离合爪、主动半离合件、从动半离合件、手动控制端、钥匙控制端组成,所述的离合操作杆一端与手动控制端相连,另一端与钥匙控制端相连,手动控制端控制离合操作杆使主动半离合件与从动半离合件分离,钥匙控制端控制离合操作杆使主动半离合件与从动半离合件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控制端设置在锁具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163995 CN101769098B (zh) | 2008-12-30 | 2008-12-30 | 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163995 CN101769098B (zh) | 2008-12-30 | 2008-12-30 | 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69098A CN101769098A (zh) | 2010-07-07 |
CN101769098B true CN101769098B (zh) | 2013-04-10 |
Family
ID=42502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810163995 Active CN101769098B (zh) | 2008-12-30 | 2008-12-30 | 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6909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2733B (zh) * | 2011-04-28 | 2013-01-02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安全控制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9610950B (zh) * | 2019-01-24 | 2020-06-19 | 刘纯洪 | 剪式锁及其配套使用的钥匙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215765A1 (de) * | 1971-03-31 | 1972-11-30 | Saseb S.A., Coira (Schweiz) | Kraftfahrzeugtürschloß |
FR2723392A1 (fr) * | 1994-02-03 | 1996-02-09 | Reinhausen Maschf Scheubeck | Installation de fermeture et de protection de porte d'armoire comportant une seule serrure ou levier de fermeture et une tige de verrouillage. |
CN2340855Y (zh) * | 1998-08-04 | 1999-09-29 | 徐明达 | 多锁舌防盗锁操作机构 |
CN201347635Y (zh) * | 2008-12-30 | 2009-11-18 | 徐明达 | 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98369B2 (ja) * | 2005-10-04 | 2011-06-08 |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 ラッチ錠 |
-
2008
- 2008-12-30 CN CN 200810163995 patent/CN10176909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215765A1 (de) * | 1971-03-31 | 1972-11-30 | Saseb S.A., Coira (Schweiz) | Kraftfahrzeugtürschloß |
FR2723392A1 (fr) * | 1994-02-03 | 1996-02-09 | Reinhausen Maschf Scheubeck | Installation de fermeture et de protection de porte d'armoire comportant une seule serrure ou levier de fermeture et une tige de verrouillage. |
CN2340855Y (zh) * | 1998-08-04 | 1999-09-29 | 徐明达 | 多锁舌防盗锁操作机构 |
CN201347635Y (zh) * | 2008-12-30 | 2009-11-18 | 徐明达 | 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7-100360A 2007.04.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69098A (zh) | 2010-07-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706237B2 (en) | Lock mechanism | |
CN101614088B (zh) | 电子防盗门锁的锁芯 | |
CN104790758B (zh) | 一种基于螺旋式返离合模块和双电机模块的防撬锁 | |
CN105649427A (zh) | 机械门锁 | |
CN202249291U (zh) | 智能锁体 | |
CN103375051A (zh) | 能够双向解锁的榫眼结构 | |
EP2495379A1 (en) | Electromechanical lock | |
CN202055647U (zh) | 一种快锁快开电控防盗门锁 | |
CN101769098B (zh) | 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 | |
US20080173050A1 (en) | Lock assembly | |
CN202139954U (zh) | 双门自锁保险箱 | |
CN204715916U (zh) | 一种基于螺旋式返离合模块和双电机模块的防撬锁 | |
CN201347635Y (zh) | 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 | |
CN106567618B (zh) | 一种具有良好防盗性能的智能锁用外离合装置 | |
CN201521161U (zh) | 防盗门锁 | |
CN201991312U (zh) | 一种电子门锁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 |
CN201598887U (zh) | 电子锁离合装置以及设置有该离合装置的电子锁 | |
CN211201444U (zh) | 一种具有模块式驱动装置的防盗锁 | |
CN104790770B (zh) | 一种基于螺旋式返离合模块的防撬锁 | |
CN206681517U (zh) | 一种卷闸门锁 | |
CN110541619B (zh) | 一种具有模块式驱动装置的防盗锁 | |
CN104213775B (zh) | 物流智能锁双重锁闭离合机构 | |
CN208816011U (zh) | 一种防卡死电子门锁 | |
CN110685509A (zh) | 可排障的锁体 | |
CN200999515Y (zh) | 多功能防撬电子防盗门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