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9950B - 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59950B CN101759950B CN2008102075844A CN200810207584A CN101759950B CN 101759950 B CN101759950 B CN 101759950B CN 2008102075844 A CN2008102075844 A CN 2008102075844A CN 200810207584 A CN200810207584 A CN 200810207584A CN 101759950 B CN101759950 B CN 1017599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w
- abs resin
- district
- odor adsorption
- distribut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29C47/92—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ABS100,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1.0-5.0,抗氧剂0.1-1.0,其他助剂0-5.0。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了一种疏水型的气味吸附体系,所制得的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在保证材料低气味特性的同时,材料的成型加工不受影响,同时材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不受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ABS树脂复合物,具体为一种新型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BS树脂(Acryl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系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是苯乙烯系列树脂中发展与变化最大的品种,由于较好的性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使之与其它树脂相比,有着无可置疑的优势与竞争性,因此具有各种特性的ABS不断得到开发与应用,这使得ABS成为工程塑料中用量最大的品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器仪表工业和机械工业中。
然而,虽然ABS材料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但是ABS材料在不同程度上也会释放出某些难闻的气味,特别是对于由ABS材料制成的各种汽车内饰制件来说,这一问题已受到了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质疑。随着人们环保健康意识不断地增强,ABS材料在这一方面所受到的挑战将会越来越严重。为此,为了进一步拓展ABS材料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必须寻找到一个有效途径以制备出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材料。
关于如何降低高分子材料中所释放出的气味问题人们做了很多工作。基本方法包括化学反应及物理吸附两大类。
化学反应方法是指在材料配方当中加入能和这些释放出气味的小分子反应的添加剂,通过这些添加剂和小分子之间的反应产生分子量较大、在正常使用热环境下,如小于100℃,不会从材料中挥发出来产生异味的另一种化合物,从而达到消除异味的效果。虽然这种方法所涉及的反应极其复杂,但由于这种方法理论上可以控制不影响材料的其他性能,因此近年来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如Eichenauer等在USP 6,297,307中介绍了一种气味改进了的ABS合金模塑物。通过在模塑物中添加一种氧化锌、氧化镁及至少一种环氧化合物的混合物,这种ABS合金模塑物的气味得到了改进。然而,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混合物的添加对ABS合金材 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特别是材料的冲击性能影响很大,因此不具备很大的实用价值。
而物理吸附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对任何产生气味或其他挥发份的小分子和有机化合物进行吸附,因此有可能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各个方面都有一个理想的效果。而且,随着物理吸附剂工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起来了多种物理吸附剂体系。这当中包括了活性炭体系、硅胶体系、分子筛体系、凹凸棒土等矿物土体系等。基于吸附效果而言,当上述系列吸附剂体系以一定形式分布于树脂基体时,它们均能对树脂材料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小分子进行吸附。然而,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它们又有各自的不足。例如,采用传统的活性炭作为吸附剂,通过活性炭中的微孔完全可以对高分子材料中释放出气味的有机化合物起到吸附作用,从而降低材料的气味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挥发份物质。然而,由于活性炭自身为黑色的缘故,使得其只能局限在黑色材料中使用,因此实用价值不大。并且,上述所有吸附剂体系应用在ABS材料中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它们都是亲水型吸附剂,即它们在吸附树脂材料中的挥发性小分子和有机化合物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连同体系周围存在的水分一并吸附,从而可能造成材料在后续成型加工时表面出现诸如“水花”、“银丝”等较为严重的加工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公开号为CN1730544的专利采用了先将气味抑制剂与基体树脂制成高浓度的气味吸附母粒并密封,而在材料成型加工时再把母粒与材料混合均匀,通过成型加工时基体材料与气味抑制剂的熔融混合将气味抑制剂均匀地分散与材料当中。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避免气味抑制剂在共混挤出过程中吸入水分,但也使得材料后续的成型加工工艺更加复杂。例如如果气味吸附母粒是在ABS材料共混挤出之后立即就加入混合,则对混合后材料的密封保存甚至运输过程都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想使加有气味吸附母粒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就必须保证其在整个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能接触到潮湿的环境;而如果气味吸附母粒是在材料即将成型加工前再加入混合,则又要求在材料的成型加工现场要有合适的混料设备,并要求对成型加工的用量有较为准确的预估,否则如何有效地密封保存多余的混有气味吸附母粒的材料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总之,这种方法使得材料的后续处理工艺非常复杂,客户使用这种材料也非常不方便。
因此,必须找到一种能充分考虑到上述各方面因素,全面解决上述各种气味问题和后续加工问题的简单有效方法,才能使这类采用物理吸附机理的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材料真正具有实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低气味、低散发ABS树脂复合物 及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其气味和总碳散发性能,同时又不影响材料的加工性能。
本发明以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作为疏水型气味吸附体系,用来制备低气味、低总碳散发ABS树脂复合物,这种疏水型气味吸附体系能有效吸附产生气味的各种挥发性小分子和有机化合物,同时又不易吸附水分,从而可制备出一种新型的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同时仍然能够保持其材料加工性能。
这种新型的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ABS 100
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 1.0-5.0
抗氧剂 0.1-1.0
其他助剂 0-5.0。
所述的ABS可以为具有不同耐热、不同抗冲击性能的通用ABS,对生产公司及品种无严格要求。工业生产上一般控制ABS树脂中的丁二烯单元含量为5-30%(质量分数)、丙烯腈单元含量为10-30%(质量分数)、苯乙烯单元含量为40-70%(质量分数)。
所述的抗氧剂为三甘醇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烯腈和三(2,4-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的其它助剂可以是润滑剂、阻燃剂、光稳定剂、增韧剂和着色剂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所述的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由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成:ABS树脂50-80%和疏水性气味吸附剂20-50%。这种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2)将ABS树脂和疏水型气味吸附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
(3)将混合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00-210℃,二区210-220℃,三区210-220℃,四区205-21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4)将制备好的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用铝箔真空密封,待用。
所述的ABS树脂可以为具有不同耐热、不同抗冲击性能的通用ABS树脂,对生产公司及品种无严格要求。工业生产上一般控制ABS树脂中的丁二烯单元含量为5-30%(质量分数)、丙烯腈单元含量为10-30%(质量分数)、苯乙烯单元含量为40-70%(质量分数)。
所述的疏水型气味吸附剂为经过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改性的凹凸棒土。凹凸棒土是一种富镁硅酸盐粘土矿物,其理想结构式为Mg5(H2O)4[Si4O10]2(OH)2,其晶体结构属硅酸盐的双 链结构和层状结构的过渡型。由于它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因而具有良好的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但是凹凸棒土本身的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易团聚,而且其表面含有大量的硅羟基,所以未经改性的凹凸棒土仍然属于亲水型吸附剂,要提高其与有机物的亲和性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机改性。
所述的凹凸棒土的纯度大于30%(重量比)。至少95%以上的凹凸棒土的颗粒粒径分布在200-1250目。所述的凹凸棒土的可交换阳离子量(CEC)为2.5-15mmol/100g。
所述的疏水型气味吸附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称取凹凸棒土,按照重量百分比0.01%-10%加入适量去离子水,高速搅拌成悬浮溶液;
(2)在20-95℃条件下高速搅拌,同时滴加适量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保持高速搅拌1-6h;
(3)将反应产物反复抽滤、洗涤数次,然后经真空干燥后,在80-300℃下活化1-4h,粉碎过筛。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式是:
R1、R2、R3、R4为烃基,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碳原子数为6-18的长碳链烃基,其余的烃基选自是甲基、乙基、叔丁基或苄基。X为氟、溴、氯等卤族元素或其他阴离子基团。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浓度可以是0.01-1g/ml质量体积百分比的水(或有机溶剂)溶液。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滴加量是凹凸棒土的阳离子交换量(CEC)的0.5-2倍(摩尔比)。
由于凹凸棒土矿物层间存在着大量的可交换阳离子,如Na+、Mg2+等,因此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里的有机阳离子将与矿物层间的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而进人矿物层间。改性后的凹凸棒土可认为由两“相”构成,一相是原矿物硅酸盐“无机相”部分,另一相是由进人矿物晶格层间由改性剂分子烷基链形成的“有机相”。虽然对于碳原子数为15-18的长碳链烃基而言,因其分子较大往往很难达到完全的离子交换,不过它们仍然可以与已被交换的有机阳离子通过疏水烷基链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而再结合到凹凸棒土中。因此随着表面活性剂分子烷基链的增长,改性的凹凸棒土的有机相比例(有机碳量)将显著增加。而随着改性凹凸棒土中有机相比例的提高,其对周边的有机物的吸附能力也显著增大。而因为表面活性剂碳链的增长,一方面将使得改性凹凸棒土的矿物层间距增大,而层间距的大小是影响饱和吸附容量的 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碳链的增长,也使得改性凹凸棒土的疏水性增强,其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及分配作用也因此增强。即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碳链愈长,改性凹凸棒土的非极性就越强,其对有机物的饱和吸附容量就愈大。
因此用长链季铵盐阳离子制成的改性凹凸棒土中的烷基有机相具有明显的疏水性,水分子很难于存在于这类有机粘土的层间,而各种有机化合物却极易被其烷基有机相所吸附,从而使得改性的凹凸棒土成为各种有机小分子极好的吸附剂。
制备上述新型的低气味、低总碳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秤取原料;
(2)将ABS和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抗氧剂及其他助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
(3)将混合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得到PC/ABS合金材料,其工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30-240℃,三区230-240℃,四区215-22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了一种疏水型的气味吸附体系,所制得的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在保证材料低气味特性的同时,材料的成型加工不受影响,同时材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不受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例及对比例复合材料配方中,ABS选用BASF公司生产的ABS树脂,树脂牌号为GP22;凹凸棒土为江苏盱眙凹凸棒石粘土公司产,纯度80%,颗粒粒径300目,可交换钙离子量为12mmol/100g;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为化学纯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由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主抗氧剂为三甘醇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烯腈,瑞士Ciba公司产,商品牌号为Irganox 245;辅助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瑞士Ciba公司产,商品牌号为Irganox 168。在对比例中还选用了一种通用的亲水型的气味吸附剂——分子筛,具体为分子筛微孔孔径大于10埃的13X分子筛活化粉。
疏水型气味吸附剂的制备:称取凹凸棒土200g,加入2500ml去离子水,高速搅拌成悬浮溶液;在80℃条件下高速搅拌3h,同时滴加0.1g/m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溶液75ml;将反应产物反复抽滤、洗涤数次,然后经真空干燥后,在200℃下活化2h,粉碎过筛。
实施例1
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的制备:称取ABS 60%、疏水型气味吸附剂40%在高速混合器中 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铝箔真空密封,待用,其挤出工艺为:一区200-210℃,二区210-220℃,三区210-220℃,四区205-21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低气味ABS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将100份ABS、1份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0.2份抗氧剂1010和0.1份抗氧剂168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30-240℃,三区230-240℃,四区215-22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8-10MPa。
实施例2
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的制备:称取ABS 60%、疏水型气味吸附剂40%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铝箔真空密封,待用,其挤出工艺为:一区200-210℃,二区210-220℃,三区210-220℃,四区205-21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低气味ABS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将100份ABS、3份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0.2份抗氧剂1010和0.1份抗氧剂168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30-240℃,三区230-240℃,四区215-22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8-10MPa。
实施例3
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的制备:称取ABS 60%、疏水型气味吸附剂40%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铝箔真空密封,待用,其挤出工艺为:一区200-210℃,二区210-220℃,三区210-220℃,四区205-21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低气味ABS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将100份ABS、5份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0.2份抗氧剂1010和0.1%抗氧剂168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30-240℃,三区230-240℃,四区215-22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8-10MPa。
实施例4
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的制备:称取ABS 80%、疏水型气味吸附剂20%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铝箔真空密封,待用,其挤出工艺为:一区200-210℃,二区210-220℃,三区210-220℃,四区205-21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 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低气味ABS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将100份ABS、6份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0.2份抗氧剂1010和0.1%抗氧剂168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30-240℃,三区230-240℃,四区215-22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8-10MPa。
实施例5
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的制备:称取ABS 80%、疏水型气味吸附剂20%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铝箔真空密封,待用,其挤出工艺为:一区200-210℃,二区210-220℃,三区210-220℃,四区205-21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低气味ABS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将100份ABS、10份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0.2份抗氧剂1010和0.1%抗氧剂168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30-240℃,三区230-240℃,四区215-22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8-10MPa。
对比例1
将100份ABS、3份13X分子筛活化粉,0.2份抗氧剂1010,0.1份抗氧剂168,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30-240℃,三区230-240℃,四区215-22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8-10MPa。
对比例2
100份ABS、0.2份抗氧剂1010,0.1份抗氧剂168,其余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的操作和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的挤出、造粒操作同实施例1。。
取实施例1-5及对比例1、2所得到的产品,进行性能评价。
拉伸性能测试按ISO 527-2进行,试样尺寸为150*10*4mm,拉伸速度为50mm/min;弯曲性能测试按ISO 178进行,试样尺寸为80*10*4mm,弯曲速度为2mm/min,跨距为64mm;简支梁冲击强度按ISO 179进行,试样尺寸为80*6*4mm,缺口深度为试样厚度的三分之一;维卡软化点温度按ISO 306进行,试样尺寸为10*10*4mm,载荷为5Kg;材料的气味特性按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PV3900进行测试,试样质量为40~60g,容器容量大小为1升;材料有机化合物挥发性按自定义标准进行测试,试样质量为10,放置温度为100℃,放置时间为16小时;材料的总碳散发特性按德国大众汽车公司PV3341,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仪进行测试,试样为1g粒料。
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测试所得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模量,热变性温度以及冲击强度的数值进行评判;材料的气味特性根据标准规定分为:1级:无气味,2级:有气味,但无干扰性气味,3级:有明显气味,但无干扰性气味,4级:有干扰性气味,5级:有强烈干扰性气味,6级:有不能忍受的气味;材料散发特性根据公式得到:总碳散发量EG=(试样得到的总峰值面积-峰值面积空白值)/丙酮鉴定的鉴定系数K×2×0.6204,单位为μgC/g(即每g试样挥发μg碳),计算所得的数值越高表示材料总碳挥发越大,散发特性越差,反之则散发特性越好。
实施例1-5及对比例1-2实验配方见表1,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
表1实施例1-5及对比例1、2材料配方表(重量份)
实施例 1 | 实施例 2 | 实施例 3 | 实施例 4 | 实施例 5 | 实施例 6 | 对比例 1 | 对比例 2 | |
ABS GP22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 | 1 | 3 | 5 | 2 | 6 | 10 | - | - |
抗氧剂245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抗氧剂168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13X分子筛活化粉 | - | - | - | - | - | - | 3 | - |
表2实施例1-5及对比例1、2产品测试结果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实施例6 | 对比例1 | 对比例2 | |
冲击强度(kJ/m2) | NB | NB | NB | NB | NB | NB | NB | NB |
缺口冲击强度(kJ/m2) | 17.3 | 16.5 | 14.8 | 17.1 | 16 | 14.3 | 14.5 | 17.8 |
维卡软化点(℃) | 95 | 94.5 | 94.2 | 95.6 | 95 | 94.7 | 92.8 | 96 |
拉伸强度(MPa) | 40 | 39 | 37.6 | 41.8 | 38.2 | 37 | 39.6 | 43 |
弯曲强度(MPa) | 65 | 65 | 65.7 | 65.4 | 65 | 64.5 | 64 | 66 |
弯曲模量(MPa) | 2250 | 2290 | 2310 | 2300 | 2295 | 2285 | 2400 | 2210 |
[0071]
气味等级 | 4.5级 | 4级 | 3.5级 | 4级 | 3.5级 | 3级 | 3.5级 | 5级 |
总碳挥发值(μgC/g) | 45 | 32 | 29 | 38 | 24 | 21 | 35 | 85 |
后续成型加工表面 是否出现“水花” 现象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有 | 无 |
从实施例1-6与对比例1、2的对比可以发现,加入疏水型气味母粒确实可以显著降低ABS材料的气味和总碳散发,而且对ABS材料的物理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随着气味母粒份量的增加也可以进一步降低ABS材料的气味和总碳散发。而采用在ABS中加入13X分子筛活化粉的对比例1,虽然也可以明显降低ABS材料的气味和总碳散发,但是分子筛很容易吸附水分,使材料在后续成型加工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这种方法对材料使用环境要求比较苛刻,没有采用疏水型气味母粒的方法应用方便。
此外从实施例4、5、6与实施例1、2、3的相互对比还可以发现,采用80%ABS和20%疏水型气味吸附剂制成的气味吸附母粒(实施例4、5、6)对降低ABS材料的气味和总碳散发的效果更好,此时材料不仅具备更好的气味和总碳散发性能,同时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也能较好地保持。
Claims (10)
1.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ABS 100
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 1.0-5.0
抗氧剂 0.1-1.0
其他助剂 0-5.0;
其中,所述的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由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成:ABS树脂50-80%和疏水性气味吸附剂20-50%;所述的疏水型气味吸附剂为经过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改性的凹凸棒土,其结构式为:Mg5(H2O)4[Si4O10]2(OH)2,其晶体结构属硅酸盐的双链结构和层状结构的过渡型;按重量比计,所述的凹凸棒土的纯度大于30%,至少95%以上的凹凸棒土的颗粒粒径分布在200-1250目,可交换阳离子量为2.5-15mmol/10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ABS树脂中的丁二烯单元含量为5-30%、丙烯腈单元含量为10-30%、苯乙烯单元含量为4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三甘醇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烯腈和三(2,4-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它助剂为润滑剂、阻燃剂、光稳定剂、增韧剂和着色剂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2)将ABS树脂和疏水型气味吸附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
(3)将混合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工艺为:一区200-210℃,二区210-220℃,三区210-220℃,四区205-21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a;
(4)将制备好的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用铝箔真空密封,待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型气味吸附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称取凹凸棒土,按照重量百分比0.01%-10%加入适量去离子水,高速搅拌成悬浮溶液;
2)在20-95℃条件下高速搅拌,同时滴加适量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保持高速搅拌1-6h;
3)将反应产物反复抽滤、洗涤数次,然后经真空干燥后,在80-300℃下活化1-4h,粉碎过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式是:
其中,R1、R2、R3、R4为烃基,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碳原子数为6-18的长碳链烃基,其余的烃基选自甲基、乙基、叔丁基或苄基,X为卤族元素或其他阴离子基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浓度为0.01-1g/ml质量体积百分比的水或有机溶剂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按摩尔比计,所述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滴加量是凹凸棒土的阳离子交换量的0.5-2倍。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按权利要求1配比秤取原料;
(2)将ABS和疏水型气味吸附母粒、抗氧剂及其他助剂在高速混合器中干混3-5分钟;
(3)将混合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得到ABS合金材料,其工艺为:一区220-230℃,二区230-240℃,三区230-240℃,四区215-225℃;整个挤出过程的停留时间为1-2分钟,压力为12-18MP。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075844A CN101759950B (zh) | 2008-12-23 | 2008-12-23 | 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075844A CN101759950B (zh) | 2008-12-23 | 2008-12-23 | 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59950A CN101759950A (zh) | 2010-06-30 |
CN101759950B true CN101759950B (zh) | 2013-01-30 |
Family
ID=42491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2075844A Active CN101759950B (zh) | 2008-12-23 | 2008-12-23 | 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599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27830B (zh) * | 2012-03-23 | 2013-10-02 | 宁波康氏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abs/凹凸棒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861464B (zh) * | 2012-12-10 | 2017-09-26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分子筛微粉修饰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 |
CN107778848A (zh) * | 2016-08-29 | 2018-03-09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气味、低散发、抗菌pa6/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903529A (zh) * | 2019-12-06 | 2020-03-24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低气味低voc热塑性塑料 |
CN114573877B (zh) * | 2022-03-14 | 2023-10-31 |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吸附降解有机挥发物的组合物及母粒 |
CN116574352B (zh) * | 2023-06-26 | 2023-11-14 | 深圳市富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性能低析出低气味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1278A (zh) * | 1998-02-13 | 2001-06-27 | 索罗蒂亚公司 |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组合物 |
CN1730544A (zh) * | 2005-07-29 | 2006-02-08 |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使用气味母粒制备低气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材料的方法 |
CN101139457A (zh) * | 2007-09-26 | 2008-03-12 | 西北师范大学 | 一种坡缕石-abs复合阻燃材料 |
-
2008
- 2008-12-23 CN CN2008102075844A patent/CN1017599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1278A (zh) * | 1998-02-13 | 2001-06-27 | 索罗蒂亚公司 |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组合物 |
CN1730544A (zh) * | 2005-07-29 | 2006-02-08 |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使用气味母粒制备低气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材料的方法 |
CN101139457A (zh) * | 2007-09-26 | 2008-03-12 | 西北师范大学 | 一种坡缕石-abs复合阻燃材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59950A (zh) | 2010-06-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69122B (zh) | 低气味、低碳散发的pc/abs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 |
CN101469094B (zh) | 一种低气味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59950B (zh) | 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的abs树脂复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1760010B (zh) | 低气味、低散发的尼龙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30945B (zh) | 一种低气味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39944B (zh) | 一种低气味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32710A (zh) | 一种低气味耐刮擦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24923B (zh) | 一种低气味、低散发、抗菌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533997B (zh) | 一种低voc、抗静电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772884A (zh) | 一种低气味、低散发ab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171456A (zh) |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24921B (zh) | 一种低气味、低散发、抗菌ab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61036A (zh) | 一种低气味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812368B (zh) | 一种抗菌阻燃材料及其应用方法 | |
CN113248829A (zh) | 一种低气味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709704A (zh) | 一种低气味、低散发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73669A (zh) | 一种低气味哑光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以及一种低气味哑光免喷涂pc/abs合金 | |
CN103724853A (zh) | 一种低气味、抗静电玻纤增强a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27391B (zh) | 一种低气味、低挥发份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467844B (zh) | 低气味pvc粒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24965A (zh) | 一种低气味、低散发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40020B (zh) | 一种低气味玻纤增强a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EP2141195A1 (en) | Method for preparing fragrant powder composition for tire | |
CN112662114B (zh) | 一种低气味低voc耐刮擦车用聚丙烯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85789A (zh) | 一种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4 Address after: 402560 No. 18 Longyun Road, Pulu Industrial Park, Tongliang County, Chongqing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Pret Compound Material Co., Ltd. Patentee after: CHONGQNG PRET NEW MATERIAL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ZHEJIANG PRET NEW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81 2nd Floor, 421 Lane, Siping Road,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Pret Compound Material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