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742616B - 发送数据的方法以及对应的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数据的方法以及对应的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2616B
CN101742616B CN200910225947.1A CN200910225947A CN101742616B CN 101742616 B CN101742616 B CN 101742616B CN 200910225947 A CN200910225947 A CN 200910225947A CN 101742616 B CN101742616 B CN 1017426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ubset
mobile terminal
parameter
base st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59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2616A (zh
Inventor
萨缪尔·吉劳阿德
帕特里克·方丹
查莱恩·古格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OMSON LICENS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HOMSON LICENS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069025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742616(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OMSON LICENSING CORP filed Critical THOMSON LICENS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42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2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2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26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6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6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different channel coding between anten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无线网络中发送数据的方法,所述无线网络包括以相同频率广播数据的多个基站以及多个移动终端。为了克服在移动终端级别的小区间传递,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在至少第一移动终端和至少第二移动终端处分配基站的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分配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在时间上变化,所述两个子集共同具有至少一个基站,并且每一子集至少具有特定基站,-分别将通过第一调制和第二调制所调制的第一特定数据和第二特定数据的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的基站分别同步发送到所述至少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本发明还涉及对应的接收数据的方法。

Description

发送数据的方法以及对应的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在系统中无线发送并且接收数据,所述系统包括多于一个的基站,所述基站以同步方式并且以相同频率广播数据。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技术,例如类型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WiMAX(基于标准IEEE 802.16)或LTE(长期演进)、3GPP(第三代伙伴计划)项目的移动网络具有每个包含基站的小区。当移动终端在这种网络中行进时,有时移动终端必须从一个小区穿越到另一小区而不中断在移动终端级别的服务,发送频率从一个小区到另一小区而变化。使得能够确保这种连续性的机制通常称为“切换”。“切换”可以既可用作“硬切换”又可用作“软切换”。
在“硬切换”的情况下,当移动终端从第一小区穿越到第二小区时,与第一小区的通信中断,之后与第二小区的通信开始。“硬切换”的缺点在于,如果“切换”失败,则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中断。在“软切换”的情况下,虽然已经启动了与第二小区的通信,与第一小区的通信被保持达到给定的时隙。“软切换”的缺点在于,其需要必须能够并行管理若干不同频率信道上的通信的复杂的移动终端硬件。
根据称为SFN(单频网络)的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技术,若干基站同步发送单个OFDM(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以此方式,移动终端从若干发射机接收信号的组合,并且使用对于OFDM特定的特性对因此而获得的组合进行解码,以消除码间干扰。Magnus Eriksson 2001年10月10日在“IEEE Journal on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第19卷上发表的题为“Dynamic SingleFrequency Networks”的文献介绍的构思是,基于将网络的基站划分为若干SFN组的DSFN(动态单频网络),每一SFN组包括在相同频率信道上同时发送相同信息的基站。然而,该文献并未描述如何对包括多于一个的移动终端的网络中的带宽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多于一个的移动终端能够在无线网络中移动,而没有服务中断,同时优化带宽的使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无线网络中发送数据的方法,所述网络包括多个基站以及至少两个移动终端,所述多个基站以相同频率广播数据。为了优化带宽的使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形成所分配的基站的第一子集的所述多个基站之中的至少两个基站第一分配给至少第一移动终端,
所述第一分配根据属于参数组的第一所确定的参数在时间上变化,
将形成所分配的基站的第二子集的所述多个基站之中至少两个基站第二分配给至少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第一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属于所述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不属于所述第二子集,并且所述第二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不属于所述第一子集,
所述第二分配根据属于参数组的第二所确定的参数在时间上变化,
-由所述第一子集的每一基站同步发送打算用于至少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过相同第一调制方案而调制的第一特定数据,以及
-由所述第二子集的每一基站同步发送打算用于至少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过相同第二调制方案而调制的第二特定数据。
将至少两个基站分配给每一移动终端因此形成分配操作随时间而变化的基站的虚拟小区(一个用于每一移动终端),因此使得每一移动终端能够在其移动中被跟随。一个或多个基站根据确定的参数而进入并且/或者退出虚拟小区,所述虚拟小区因此跟随移动终端的移动。
根据特定特征,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第一物理信道指派给所述第一子集,并且将第二物理信道指派给所述第二子集,所述第一物理信道和第二物理信道是不同的。
有利地,所述第一物理信道和第二物理信道不交叠。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属于包括以下项的组:
-所分配的移动终端的数量,
-所分配的基站的最大数量,
-基站与所分配的移动终端之间的链路质量,
-所述基站的比特率效率,以及
-至少第一移动终端与至少第二移动终端分别的定位。
根据特定特征,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根据第一参数抑制第一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的分配,并且/或者根据第二参数抑制第二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的分配。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无线网络中接收数据的方法,所述网络包括多个基站以及至少两个移动终端,所述多个基站以相同频率广播数据。所述用于接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形成所分配的基站的第一子集的所述多个基站之中的至少两个基站第一分配给至少第一移动终端,
所述第一分配根据属于参数组的第一所确定的参数在时间上变化,
将形成所分配的基站的第二子集的所述多个基站之中至少两个基站第二分配给至少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第一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属于所述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不属于所述第二子集,并且所述第二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不属于所述第一子集,
所述第二分配根据属于参数组的第二所确定的参数在时间上变化,
-所述至少第一移动终端接收由所述第一子集的每一基站同步发送并且通过相同第一调制方案调制的第一特定数据,以及
所述至少第二移动终端接收由所述第二子集的每一基站同步发送并且通过相同第二调制方案调制的第二特定数据。
根据特定特征,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第一物理信道指派给所述第一子集,并且将第二物理信道指派给所述第二子集,所述第一物理信道和第二物理信道是不同的。
有利地,所述第一物理信道和第二物理信道不交叠。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属于包括以下项的组:
-所分配的移动终端的数量,
-所分配的基站的最大数量,
-基站与所分配的移动终端之间的链路质量,
-所述基站的比特率效率,
-至少第一移动终端与至少第二移动终端分别的定位。
根据特定特征,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根据第一参数抑制第一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的分配,并且/或者根据第二参数抑制第二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的分配。
附图说明
在阅读以下描述时,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其它特定特征和优点将呈现,该描述参照附图,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实现多于一个的基站和多于一个的移动终端的无线网络,
-图2和图3分别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1中的系统的基站和移动终端,
-图4示出由图1中的系统的基站实现的根据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用于发送数据的方法,以及
-图5示出由图1中的系统的移动终端实现的根据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用于接收数据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其实现了若干基站101、102、103、104、105、106和107、以及若干移动终端1001、1002、1003和1004。基站101至107以单一频率发送,也就是说,基站操作在单一频率(也就是说,关于所考虑的OFDM系统,具有可忽略的频率差,对于DVB-T(数字视频广播-地面)类型系统,典型地小于1Hz)。网络的基站的集合以单一频率进行发送使得能够在移动终端级别省却任何“切换”机制。基站101至107和移动终端1001至1004均具有单个发送天线。基站101、102和107被分配给移动终端1001,并且形成所分配的基站的第一子集。基站106和107被分配给移动终端1002,并且形成所分配的基站的第二子集。基站107因此属于基站的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第一子集的两个基站101和102不属于第二子集。第二子集的基站106不属于第一子集。基站104和105被分配给移动终端1003,并且形成所分配的基站的第三子集。基站103、104和105被分配给移动终端1004。移动终端1001至1004能够接收基站101至107所发送的信号,并且对其进行解码,并且基站101至107能够接收移动终端1001至1004所发送的信号,并且对其进行解码。虚线圆圈所限定的区域11、12、13、14、15、16和17分别表示每一基站101至107的干扰区域。在这些区域11至17中的每一个的内部,干扰小于给定阈值,而在这些区域11至17外部,干扰大于给定阈值。
有利地,系统1的移动终端1001、1002、1003和1004是便携式设备,例如电话或便携式终端,适用于接收并且处理广播服务(例如语音或音频数据还原和/或视频数据显示,或更通常地,多媒体数据的还原、存储或处理)。
有利地,系统1的基站101至107是固定设备。基站是大功率发射机,其适用于在宽广覆盖区域上广播数据,或者是平均功率基站或小功率基站,其适用于在更有限覆盖区域上进行广播。根据变形方式,基站101至107中的至少一个形成覆盖“微微小区”(即小的区域,例如具有几十米范围的楼宇、超市、车站内部,根据某些实施例,在微薇小区中,该范围有利地小于300m)的系统。根据另一变形方式,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形成设计为覆盖“毫微微小区”(即限于比微微小区更小的大小的区域,例如房屋或楼宇的某些房间、楼宇中的一层,平面,也就是说,具有几米的范围,根据某些实施例,该范围有利地小于100米)的系统。
根据变形方式,基站101至107是SISO(单入单出)类型的,并且仅具有单个天线。基站形成同步系统,用于以相同频率将相同内容发送到给定移动终端的目的地,也就是说,基站以同步方式(即,具有可忽略的时间偏差(例如小于1μs),并且没有基站所发送的信号相对于另一基站所发送的另一信号的时间滑动)操作在单一频率(即,关于所考虑的OFDM系统具有可忽略的频率偏差(对于DVB-T类型系统,典型地小于1Hz),发送频率得以在不同基站上同步,例如,通过接收外部元件(例如基准时间或频率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卫星或地面广播站)所提供的基准频率)。
根据另一变形方式,基站101至107是MIMO类型的,并且每个具有MIMO编码器以及发送MIMO信号的若干天线。根据该变形方式,基站还形成同步网络,其以相同频率发送打算用于给定的移动终端的相同内容。
有利地,系统1的某些基站是SISO类型的,并且某些是MIMO类型的。根据该变形方式,基站还形成同步网络,其以相同频率发送打算用于给定的移动终端的相同内容。
根据另一实施例,系统1的第一基站子集、第二基站子集、第三基站子集和/或第四基站子集的基站形成协作式MIMO系统,其中,基站一般拥有一个或多个天线。这种协作式MIMO系统使用若干基站上分布的天线,也就是说,所发送的信号在空间上分布在可以属于单个子集的若干基站的若干天线之间。完整信号与所有空间流在空气中组合,以由分配了所考虑的子集的基站的移动终端进行接收。这种协作式MIMO系统的基站还形成同步网络,其以相同频率发送打算用于所考虑的移动终端的相同内容。
根据另一变形方式,系统1的某些基站是协作式MIMO类型的,或者不是协作式MIMO类型的,而其它基站是SISO类型的。
有利地,移动终端1001至1004中的至少一个是MIMO类型,并且具有若干天线。
根据变形方式,区域11至17分别限定每一基站101至107的覆盖区域。
图2示意性示出例如对应于图1的基站101至107的基站2的硬件实施例。
基站2包括以下元件,通过地址和数据总线24彼此连接,其还传送时钟信号:
-微处理器21(或CPU),
-ROM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类型22,
-随机存取存储器或RAM 23,
-无线电接口26;
-接口27,适用于发送数据(例如服务的广播、或多点对一点传输、或点对点传输),明显执行编码器和/或OFDM调制器的功能,
-接口28,适合于接收同步信号,并且对接口27进行同步,和/或
-MMI(人机接口)接口29或特定应用,适合于将信息显示给用户,并且/或者输入数据或参数(例如子载波的设置以及待发送的数据)。
注意,在描述存储器22和23时所使用的词语“寄存器”在上述每一存储器中指定低容量的存储器区域(某些二进制数据)以及大容量的存储器区域(使能整个程序被存储、或表示服务的全部数据或一部分数据被接收以及被广播)。
存储器ROM 22具体包括:
-“prog”220程序,以及
-物理层的参数221。
实现对于本发明特定的并且在后面描述的方法步骤的算法存储在与实现这些步骤的基站2关联的存储器ROM 22中。当供电时,微处理器21加载并且运行这些算法的指令。
随机存取存储器23明显包括:
-在寄存器230中,负责基站2上的交换的微处理器21的操作程序,
-发送参数231(例如用于调制、编码、MIMO、帧重现的参数),
-接收参数232(例如用于调制、编码、MIMO、帧重现的参数),
-输入数据233,
-编码的数据234,用于数据的发送,
基站对于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的分配参数235(例如,所分配的移动终端的数量、所分配的基站的最大数量、基站与所分配的移动终端之间的链路的质量、基站的比特率的效率、移动终端的位置)以及
物理信道的参数236(例如在由基站2发送数据时所确定的时隙,所确定的码和/或所确定的子载波的间隔的分配)
根据变形方式,例如由基站或网络服务器将表示基站对于移动终端的分配的数据按常规并且/或者按需要而发送到执行扫描的邻近基站,以便例如确定分配参数,并且根据所确定的分配参数判断对于移动终端的分配。根据变形方式,基站2在RAM中包括与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对应的寄存器。
无线电接口26适用于接收系统1的移动终端1001、1002和1003根据需要而广播的信号。
图3示意性示出例如对应于移动终端1001、1002、1003和1004并且适用于接收基站2所发送的信号并且对其进行解码的属于系统1的移动终端3的硬件实施例。
移动终端3包括以下元件,通过地址和数据总线34彼此连接,其还传送时钟信号:
-微处理器31(或CPU),
-ROM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类型32,
-随机存取存储器或RAM 33,
-无线电接口36,
-接口37,适用于发送数据,以及
-MMI接口39,适用于将信息显示给用户,并且/或者输入数据或参数(例如子载波的设置和所发送的数据)。
注意,在描述存储器32和33时所使用的词语“寄存器”在上述每一存储器中指定低容量的存储器区域以及大容量的存储器区域(使能整个程序被存储、或表示数据的全部数据或一部分数据被接收以及被广播)。
存储器ROM 32具体包括:
-“prog”320程序,以及
-物理层的参数321。
实现对于本发明特定的并且在后面描述的方法步骤的算法存储在与实现这些步骤的移动终端3关联的ROM 32存储器中。当供电时,微处理器31加载并且运行这些算法的指令。
随机存取存储器33明显包括:
-在寄存器330中,负责移动终端3上的交换的微处理器31的操作程序,
-接收参数331(例如用于调制、编码、MIMO、帧重现的参数),
-发送参数332(例如用于调制、编码、MIMO、帧重现的参数),
-输入数据333,对应于接收机36接收到的并且解码的数据,以及
-解码的数据334,形成为在接口处被发送到应用39。
除了关于图2和图3所描述的之外的基站2和/或移动终端3的其它结构是与本发明兼容的。具体地说,根据变形方式,根据纯硬件实现方式(例如以专用组件(例如ASIC(专用集成电路)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形式或嵌入装置中的若干电子组件的形式或甚至以硬件元件和软件元件的混合形式)来实现与本发明兼容的基站和/或移动终端。
无线电接口36适用于接收由系统1的基站101至107广播的信号。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特定有利非限定性实施例的用于发送每个包括至少两个基站2的两个基站子集中实现的数据的方法。
在初始化步骤40期间,每一基站的各个参数得以更新。具体地说,以任何方式(例如,跟随接收基站之一(称为主站)或系统1的未示出的服务器所发送的初始化消息,或者通过操作者进行命令)来对与待发送或者接收的信号以及相应子载波对应的参数进行初始化。
接下来,在步骤41期间,至少两个基站(例如三个基站101、102和107)执行对于至少第一移动终端1001的第一分配。因此而分配的三个基站101、102和107形成第一子集S1。与所述第一分配并行地,至少两个基站(例如两个基站106和107)执行对于至少第二移动终端1002的第二分配。因此而分配的两个基站106和107形成第二子集S2。属于第一子集S1的至少一个基站(例如基站101和102)不属于第二子集S2。属于第二子集S2的至少一个基站(例如基站106)不属于第一子集S1。根据第一所确定的参数,基站的第一分配根据至少第一移动终端1001的移动而显著地随时间而变化。根据第二所确定的参数,基站的第二分配根据至少第二移动终端1002的移动也显著地随时间而变化。
这种实现方式的一个优点在于,移动终端在其移位期间不执行“切换”处理。事实上,分配给移动终端的基站的子集根据移动终端的移位而改变:分配给移动终端的基站的小区(限定为虚拟小区)因此而形成。形成这种虚拟小区的基站根据作为所确定的参数的函数的移动终端的位移而改变,并且以相同频率进行发送,由于以虚拟小区跟随其位移,因此移动终端不从一个小区穿越到另一小区。移动终端因此不执行用于从一个小区穿越到另一小区的“切换”处理。
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二者皆属于参数组。所述参数组包括以下参数:
-分配给待分配的基站的移动终端的数量:如果被分配希望分配给新移动终端的基站的移动终端的数量小于阈值,则进行新移动终端的分配,而如果被分配希望分配给新移动终端的基站的移动终端的数量大于阈值,则不进行新移动终端的分配。阈值的非限定示例是:5、10、20、50、100、200、300等通信中的移动终端(即接收并且处理打算用于所述终端的数据的终端)。根据变形方式,阈值考虑除了处于通信中的移动终端之外的关闭的移动终端(即被分配基站但不处于激活的通信状态的终端,也就是说,它们正等待接收具体打算用于它们的数据),例如100、500、1000个等关闭的移动终端。根据变形方式,阈值考虑对于每一移动终端必须的资源(例如带宽需求)。考虑这种参数明显提供的优点在于,使得网络不饱和,并且对于每一所分配的移动终端确保足够的带宽量。
-分配给移动终端的基站的最大数量:可以分配到给定移动终端的基站的最大数量是固定的(例如3、4、5个等),并且如果分配给所述正考虑的移动终端的基站的最大数量未达到,则希望被分配给所考虑的移动终端的新基站可以仅如此操作。如果已经达到所分配的基站的最大数量,则如果所分配的基站的分配受抑制,则希望分配给正考虑的移动终端的新基站可以仅如此操作。根据变形方式,分配到给定移动终端的基站的最大数量被包括在以下之间:
-基站所形成的网络的带宽上的效率损失:为了使得效率损失最小,必须限制基站的数量,
-因在复用以单一频率同步发送打算用于移动终端的相同数据的多个基站中所获得的分集性中的增益而导致的移动终端的接收中的增益。
考虑该参数显著提供的优点在于,优化基站的利用,避免太大数量的基站被分配给移动终端,并且例如使得能够限制网络中待实现的基站的数量。
-待分配的基站与正考虑的移动终端之间的链路质量:链路质量是例如根据基站接收到的并且由移动终端发送的信号功率的测量以及根据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技术执行的测量而估计的。有利地,具有移动终端发送的信号的最佳接收级别的基站优选地被分配给正考虑的移动终端,其中,根据落入接收信号的级别的顺序(从最佳级别开始)确定分配给移动终端的另外基站。根据变形方式,并不分配具有小于阈值的接收级别(例如对于最佳基站的接收级别,小于10、15或20dB)的基站。根据另一变形方式,当SNR(信噪比)减少(分别增加)时,接收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信号的基站所执行的功率的测量的频率增加(分别减少)。考虑该参数明显提供的优点在于,向移动终端仅分配所发送的信号将被有效地接收以用于移动终端进行处理的基站。
-待分配的基站的比特率的效率:如果待分配的基站所提供的比特率大于阈值,则进行分配,如果不大于,则分配失败。根据变形方式,考虑基站所形成的网络的总比特率,以分配基站:例如,不分配比特率大于阈值的基站,原因是其是仅可用于建立与另一移动终端的通信的。考虑该参数明显提供的优点在于,对于移动终端确保最小比特率。
-正考虑的移动终端的定位:相对于正考虑的移动终端的距离小于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被分配给所述移动终端。例如,在微微小区系统的情况下,阈值非限定地取值50、100或200m。例如,在毫微微小区系统的情况下,阈值非限定地取值5、10或50m。应理解,移动终端定位其绝对地理位置或相对地理位置(相对于基站)。根据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技术,例如通过GPS或者通过从移动终端发送的并且由基站接收的信号来测量每一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而确定位置。考虑该参数明显提供的优点在于,简化其实现方式。
当用于分配的参数与分配给待分配的基站的移动终端的数量对应时,步骤41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测试,以确定被分配基站的移动终端的数量,
-对测试结果与阈值进行比较,
-如果测试结果小于阈值,则将基站分配给新的移动终端。
当用于分配的参数与分配给待分配的移动终端的基站的最大数量对应时,步骤41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进行测试,以确定分配给移动终端的基站的数量,
-对测试结果与授权可以分配给移动终端的基站的最大数量进行比较,
-如果测试结果小于授权的最大数量,则将新的基站分配给移动终端,
-如果测试结果等于或高于最大授权数量,则:
-进行第二测试,以确定是否抑制所分配的基站的分配,
-如果第二测试的结果为肯定,则将新的基站分配给移动终端,也就是说,如果所分配的基站的分配受抑制,则如果第二测试的结果为否定,则拒绝分配。
当用于分配的参数与待分配的基站以及正考虑的移动终端的链路质量对应时,步骤41包括以下步骤:
-估计移动终端与待分配的每一基站之间的链路质量,
-分配链路质量为最高的基站,
-在相反的情况下,分配链路质量为第二高的基站,
-通过降低链路质量级别的顺序来重复前面的步骤。
根据变形方式,步骤41包括以下步骤:
-估计移动终端与待分配的每一基站之间的链路质量,
-分配链路质量大于阈值的基站。
当用于分配的参数与待分配的基站的比特率效率对应时,步骤41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待分配的基站所提供的比特率,
-分配所提供的比特率大于阈值的基站。
当用于分配的参数与正考虑的移动终端的定位对应时,步骤41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距离,
-分配基站,其中,所述基站与移动终端分离的距离小于阈值。
根据变形方式,参数组仅包括以上列出的单个参数或两个参数或三个参数或四个参数或五个参数。根据另一变形方式,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是以上定义的参数组的至少两个参数的组合,例如将链路质量与可以分配的基站的最大数量进行关联的组合。
有利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是相同的。根据变形方式,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是不同的。
根据实施例,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在时间上是固定的,并且仅与不可变参数组的各参数对应。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在时间上变化,与参数组的各参数之一对应,然后与另一参数并且再次与另一参数对应。
有利地,所述基站主动实现基站分别对于至少第一移动终端和至少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一分配和/或第二分配。根据变形方式,图1未示出的网络的服务器主动实现第一分配和/或第二分配。
根据另一实施例,只要基站接收到的并且由移动终端发送的信号的级别是足够的,就仅将两个基站分配给移动终端。当接收级别减少时,至少一个所分配的基站发送请求,其打算用于邻近基站,请求它们也协助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也就是说,请求它们分配给移动终端,以发送打算用于该移动终端的数据。基站检测移动终端,因此发送请求,以加入已经分配的两个基站。有利地,如果多于一个的基站是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分配的候选,其中,例如,通过系统服务器或通过主基站,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信号、源自分配至其的基站所发送的所有信号的组合的由终端接收到的信号中的贡献的值是最大的(也就是说,其值是最高的)得以保留。贡献的值是例如接收到的信号的功率(例如信噪比、BER(误码率)或FER(误帧率)的级别)。根据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技术来确定接收到的信号的贡献,例如,通过每一基站在除了用于发送数据的另一频率信道上发送特定信号,或者通过应用对于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标识发送信号的基站的每一基站所发送的信号特定的确定的加权系数,如提交号FR0857057的未公开的于2008年10月17日提交的法国专利申请中描述的那样。因此,当移动终端自身距基站有距离时,与之通信的基站所形成的虚拟小区向前扩展到邻近基站。
然后,在步骤42期间,第一物理信道被分配给第一子集的基站,也就是说,一侧的第一子集的基站与另一侧的给定第一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被建立在第一物理信道上,并且与第一物理信道不同的第二物理信道被分配给第二子集的基站,也就是说,一侧的第二子集的基站与另一侧的给定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被建立在第二物理信道上。物理信道由包括子载波、时隙、干扰级别(并且在CDMA(码分多址)接入的情况下,相同扩频码)的列表的参数组来表征。
有利地,第一子集的基站以及第二子集的基站通过应用TDMA(时分多址)不使用相同时隙来发送打算用于移动终端的“突发”。基站的集合以单一频率进行发送,因此不可能归因于每移动终端一个频率,并且仅归因于每移动终端一个时隙,导致根据网络中出现的移动终端的数量来划分可用的带宽。为了优化可用带宽,在避免干扰的同时,变得必须对于若干移动终端使用相同时隙。参照图1,图1示出每一基站的干扰区域,可以构建各基站之间的如下干扰的表,两个基站之间的干扰由X来表示:
  干扰到   BS1   BS2   BS3   BS4   BS5   BS6   BS7
  BS1   X   X   X
  BS2   X   X   X   X   X
  BS3   X   X   X   X   X
  BS4   X   X   X
  BS5   X   X   X   X
  BS6   X   X   X   X   X
  BS7   X   X   X   X
表1
关于表1,注意,例如,BS1干扰到BS2和BS7。在时隙级别:
-要么BS1发送与BS2和/或BS7相同的数据,
-要么BS1在BS2和/或BS7发送数据的同时不发送数据。
根据实施例并且参照示出具有分配给四个移动终端的基站的四个子集的系统1的图1,按以下方式执行数据帧的构建,也就是说,将时隙指派给分配给每一移动终端的基站的子集:
-将第一时隙TS1指派给包括分配给移动终端MT1的基站BS1、BS2和BS7的基站的子集S1:这3个基站BS1、BS2和BS7发送打算用于移动终端MT1的数据,依照表1,其在第一时隙期间排除对于BS3和BS6的任何发送,
-将第一时隙TS1指派给包括分配给移动终端MT3的基站BS4和BS5的子集S3,基站BS4和BS5不干扰S1的基站(即BS1、BS2和BS7),
-将第二时隙TS2指派给包括分配给移动终端MT4的基站BS3、BS4和BS5的基站的子集S4:这3个基站BS3、BS4和BS5发送打算用于移动终端MT4的数据,依照表1,其在第二时隙期间排除对于BS2和BS6的任何发送,
-没有移动终端仅被分配给基站BS1和BS7,第二时隙TS2不能被指派给基站的任何其它子集,
-将第三时隙TS3指派给包括分配给移动终端MT2的基站BS1和BS7的基站的子集S2:这2个基站BS6和BS7发送打算用于移动终端MT2的数据,依照表1,其在第三时隙期间排除对于BS1、BS2、BS3和BS5的任何发送,
-没有移动终端仅被分配给基站BS4,第三时隙TS3不能被指派给基站的任何其它子集,
-对于其余时隙再现相同的推理。
对于以下成对基站BSi/时隙TSi描述帧的开始:
  BSi\TSi   TS1   TS2   TS3   TS4   ...
BS1 MT1 静默 静默 MT1 ...
  BS2   MT1   静默   静默   MT1   ...
  BS3   静默   MT4   静默   静默   ...
  BS4   MT3   MT4   静默   MT3   ...
  BS5   MT3   MT4   静默   MT3   ...
  BS6   静默   静默   MT2   静默 ...
  BS7   MT1   静默   MT2   MT1   ...
表2
根据另一实现方式,图2所描述的帧的构建与使得能够公平划分系统容量的调度方法进行组合,或者替代该方法,例如,通过将FIFO(先入先出)队列分配给打算用于给定移动终端的由每一基站所发送的每一数据流。这种调度方法是例如WFQ(加权公平排队)方法或WRQ(加权轮叫)。
根据变形方式,第一子集的基站以及第二子集的基站通过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不使用子载波的相同子集来发送打算用于每一移动终端的“突发”。在以子载波或子载波的子集来代替时隙的指派操作中,根据与TDMA中相同的推理来执行帧的构建(即将子载波指派给分配给每一移动终端的基站的子集)。
根据另一变形方式,第一子集的基站以及第二子集的基站通过应用CDMA(码分多址)码进行复用而将不同的码应用于打算用于每一移动终端的由基站发送的信号。相同子集的所有基站应用相同的码。在通过码来代替时隙的指派操作中,根据与TDMA中相同的推理来执行帧的构建(即,将码指派给分配给每一移动终端的基站的子集)。
有利地,通过组合多于一种的技术TDMA、OFDMA和/或CDMA来区分指派给系统1的基站的每一子集的物理信道。根据变形方式,考虑干扰用于区分物理信道。有利地,指派给系统1的基站的每一子集的物理信道得以如下方式定义:它们不交叠,如例如在将时隙指派给基站的子集的描述以及表2中所描述的那样。
在步骤43期间,第一子集S1的每一基站101、102和107以相同频率(即关于正考虑的系统具有可忽略的频率差(对于DVB-T类型系统,典型地小于1Hz))将第一特定数据同步地(即,具有可忽略的时间差(例如小于1μs),并且没有基站所发送的信号相对于另一基站所发送的另一信号的时间滑动)发送到第一移动终端1001,所述第一数据是通过相同第一调制方案而调制的。以相似的方式,第二子集S2的每一基站106、107以相同频率同步地将第二特定数据发送到第二移动终端1002,所述第二数据是通过相同第二调制方案而调制的。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方法(例如比如GPS同步或自动时钟基准)对子集S1的每一基站以及子集S2的每一基站分别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同步。第一调制方案和第二调制方案包括例如外部码(例如理德-所罗门Reed Solomon)、一个或多个时间/频率间隔、内部码(例如卷积类型或Turbo码或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和/或使得能够生成点星座图(例如QPSK(正交相移键控)、16QAM(正交调幅)、64QAM等)的映射器(用于将数据转换为信号))。有利地,OFDM调制得以与上述技术组合而应用,以高效处理因通过多个基站发送信号而生成的回声。
根据变形方式,系统的基站是MIMO类型的,并且具有多于一个的发送天线。MIMO基站的每一天线所发送的信号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第一调制方案和第二调制方案上通过MIMO类型编码而得以编码(例如,通过整合(例如Alamouti类型)STBC(空时分组码),并且1999年7月在“IEEE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第45卷,第1456-1467页发表的、V.Tarokh、H.Jafarkhani和R.A.Calderbank写的文献“Space-Time block codes fromorthogonal designs”中描述的,或Golden码(如2005年4月在“IEEE Transactionson Information Theory”第51卷,第4,第1432-1436页发表的、J.-C.Belfiore、G.Rekaya、E.Viterbo写的文献“The Golden Code:A 2x 2Full-Rate Space-TimeCode with Non-Vanishing Determinants”中描述的),或者通过应用在technicaljournal of Bell laboratories of October的第41-59页上发表的、Gerard J Foschini(1996)写的题为“Layered Space-Time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in a Fading Environment When Using Multi-Element Antennas”的文献中描述的空间复用(例如VBLAST(“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间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模式,并且对于系统1的基站的每一子集,至少一个第一基站发送经由第一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至少第二基站发送经由与第一编码器不同的第二编码器编码的与第一基站所发送的数据相同或不同的数据。同步地并且以相同频率发送数据。相同子集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于是分别充当MIMO基站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相同子集的两个这种基站形成协作式MIMO系统。
根据变形方式,连续重复指派物理信道42和发送43的步骤,而不修改基站对于移动终端的分配。
最后,在步骤44期间,基站对于移动终端的分配根据预定参数而受抑制。根据第一参数执行来自第一子集的基站的分配的抑制,根据第二参数执行第二子集的基站的分配的抑制。
有利地,进行分配的抑制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与进行基站对于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的分配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是相同的。根据变形方式,进行分配的抑制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与进行基站对于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的分配的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是不同的,所有参数属于包括在步骤41的描述中以上定义并且详述的参数的列表的参数组。
有利地,第一分配抑制参数和第二分配抑制参数是相同的。根据变形方式,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是不同的。
根据变形方式,在多于两个的基站被分配给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如果两个基站检测到加强的由移动终端发送的信号的接收级别,则这些基站发送打算用于其它所分配的基站(或网络服务器)的信息以发信号到它们(分别至其),从而它们(它)可以发起对于移动终端的分配的抑制。这种变形方式提供的优点在于,优化基站的使用,并且因此优化系统资源。
有利地,正考虑的基站主动执行基站对于移动终端的分配操作的抑制。根据变形方式,图1中未示出的网络服务器主动实现分配操作的抑制。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特定有利非限定性实施例的用于接收每个包括至少两个基站2的两个基站子集的系统内的两个移动终端3中实现的数据的方法。
在初始化步骤50期间,每一移动终端的各个参数得以更新。具体地说,以任何方式(例如,跟踪在接收基站之一(称为主站)或系统1的未示出的服务器所发送的初始化消息,或者通过操作者进行命令)来对与待发送或者接收的信号以及相应子载波对应的参数进行初始化。
分配基站的步骤51、指派物理信道的步骤52、以及分配的抑制的步骤54分别与图4的描述中详述的分配基站的步骤41、指派物理信道的步骤42、以及分配的抑制的步骤44是相同的,因此将不重复描述图5。
在步骤53期间,第一移动终端1001接收由第一子集S1的每一基站101、102和107以相同频率同步地发送并且通过相同第一调制方案而调制的第一特定数据。以相似的方式,第二移动终端1002接收由第二子集S2的每一基站106、107以相同频率同步地发送并且通过相同第二调制方案而调制的第二特定数据。
根据变形方式,至少一个移动终端是MIMO类型的,并且具有多于一个的接收天线。
自然地,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
具体地说,本发明不限于包括基站的两个子集的系统,而是还扩展到包括多于两个基站子集的系统。通过相同方式,由两个基站或多于两个的基站来一般地定义子集。本发明也不限于包括两个移动终端的系统,而是还扩展到包括多于两个移动终端的系统。相同子集的基站的分配不限于一个移动终端,而是还扩展到多个移动终端。
根据变形方式,移动终端主动执行基站对于移动终端的分配。根据例如比如接收机相对于基站的定位的参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基站的分配。根据变形方式,移动终端发送打算用于基站和/或网络服务器的表示基站的分配的信息。根据另一变形方式,移动终端确定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链路的质量。
根据另一变形方式,移动终端主动执行基站对于移动终端的分配的抑制。根据例如比如接收机相对于基站的定位的参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基站的分配的抑制。有利地,移动终端发送打算用于基站的表示基站的分配的抑制的信息。
根据变形方式,根据移动终端的移动执行基站对于移动终端的分配和/或分配的抑制。
根据另一变形方式,打算用于基站分配到的移动终端的由基站的子集发送的数据是基站的函数,因此使得能够例如根据基站的地理位置广播打算用于移动终端的特定服务。
根据变形方式,只要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信号的接收级别是足够的,仅一个基站就可以被分配给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当接收级别减少时,所分配的基站发送告警,请求邻近基站也协助进行与移动终端的通信。
根据实施例,虚拟小区的扩展策略与发送功率的管理和/或移动终端和基站的接收是成对的。例如,当移动终端仅与分配至其的两个基站进行通信时,移动终端的功率以及基站的功率被调整,以使得能够正确地但以最小功率进行通信。根据变形方式,基站的发送功率随着移动终端自身距基站的距离而增加。当发送功率达到确定的阈值时,至少一个所分配的基站发送打算用于邻近基站的请求,从而邻近基站执行扫描,以检测移动终端。在成功检测的情况下,检测到移动终端的至少一个基站执行对于移动终端的分配,以参加与移动终端的通信。根据变形方式,与实现扫描有关的请求包含与待扫描的物理信道有关的信息。
根据变形方式,网络的至少一个基站以与网络的其它基站不同的频率来发送数据。
根据变形方式,至少一个基站是移动的。

Claims (8)

1.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发送数据的方法,所述网络包括多个基站(101至107)以及至少两个移动终端(1001至1004),所述多个基站以相同频率广播数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多个基站之中至少两个基站(101,102,107)第一分配(41)给至少第一移动终端(1001),形成所分配的基站的第一子集,所述第一分配根据属于参数组的所确定的第一参数在时间上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多个基站之中至少两个基站(106,107)第二分配(41)给至少第二移动终端(1002),形成所分配的基站的第二子集,
所述第一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107)属于所述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101,102)不属于所述第二子集,并且所述第二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106)不属于所述第一子集,
所述第二分配根据属于参数组的所确定的第二参数在时间上变化,
-将第一物理信道指派(42)给所述第一子集,并且将第二物理信道指派(42)给所述第二子集,所述第一物理信道和第二物理信道是不同的并且根据属于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107)来确定;
-由所述第一子集的每一基站(101,102,107)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物理信道同步发送(43)打算用于所述至少第一移动终端(1001)的通过相同第一调制方案所调制的第一特定数据,以及
-由所述第二子集的每一基站(106,107)通过使用所述第二物理信道同步发送(43)打算用于至少第二移动终端(1002)的通过相同第二调制方案所调制的第二特定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理信道和第二物理信道不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的任意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属于包括以下项的组:
-所分配的移动终端的数量,
-所分配的基站的最大数量,
-基站与所分配的移动终端之间的链路质量,
-所述基站的比特率效率,以及
-至少第一移动终端与至少第二移动终端分别的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的任意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参数抑制第一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的分配(44),并且/或者根据所述第二参数抑制第二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的分配(44)。
5.一种用于在无线网络中接收数据的方法,所述网络包括多个基站(101至107)以及至少两个移动终端(1001至1004),所述多个基站以相同频率广播数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多个基站之中至少两个基站(101,102,107)第一分配(41)给至少第一移动终端(1001),形成所分配的基站的第一子集,所述第一分配根据属于参数组的所确定的第一参数在时间上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多个基站之中至少两个基站(106,107)第二分配(51)给至少第二移动终端(1002),形成所分配的基站的第二子集;
所述第一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107)属于所述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101,102)不属于所述第二子集,并且所述第二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106)不属于所述第一子集,
所述第二分配根据属于参数组的所确定的第二参数在时间上变化,
-将第一物理信道指派(52)给所述第一子集,并且将第二物理信道指派(52)给所述第二子集,所述第一物理信道和第二物理信道是不同的并且根据属于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107)来确定;
-所述至少第一移动终端(1001)通过使用所述第一物理信道接收由所述第一子集的每一基站(101,102,107)同步发送并且通过相同第一调制方案调制的第一特定数据,以及
所述至少第二移动终端(1002)通过使用所述第二物理信道接收由所述第二子集的每一基站(106,107)同步发送并且通过相同第二调制方案调制的第二特定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理信道和第二物理信道不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5至6中的任意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属于包括以下项的组:
-所分配的移动终端的数量,
-所分配的基站的最大数量,
-基站与所分配的移动终端之间的链路质量,
-所述基站的比特率效率,以及
-至少第一移动终端与至少第二移动终端分别的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5至6中的任意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参数抑制第一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的分配(54),并且/或者根据所述第二参数抑制第二子集的至少一个基站的分配(54)。
CN200910225947.1A 2008-11-21 2009-11-23 发送数据的方法以及对应的接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26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806545A FR2939005A1 (fr) 2008-11-21 2008-11-21 Procede d'emission de donnees et procede de reception correspondant
FR08/06545 2008-11-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2616A CN101742616A (zh) 2010-06-16
CN101742616B true CN101742616B (zh) 2014-05-21

Family

ID=40690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594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42616B (zh) 2008-11-21 2009-11-23 发送数据的方法以及对应的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477756B2 (zh)
EP (1) EP2190229B1 (zh)
JP (1) JP5280986B2 (zh)
KR (1) KR101578517B1 (zh)
CN (1) CN101742616B (zh)
BR (1) BRPI0904497A2 (zh)
FR (1) FR29390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51275B2 (en) 2004-04-02 2022-09-20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077677B (zh) * 2008-07-03 2014-04-23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程序
FR2939005A1 (fr) * 2008-11-21 2010-05-28 Thomson Licensing Procede d'emission de donnees et procede de reception correspondant
US20120120890A1 (en) * 2010-11-12 2012-05-1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ultimedia data in multimedia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EP2690901A4 (en) 2011-03-25 2015-05-06 Fujitsu Ltd BASIC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PROCESS
KR20130061936A (ko) * 2011-12-02 2013-06-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전한 통신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08331B1 (ko) * 2012-05-31 2019-08-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기지국이 협동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025208A1 (en) * 2012-08-08 2014-0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earer group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
GB2505900B (en) * 2012-09-13 2015-03-04 Broadcom Corp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opera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11190947B2 (en) * 2014-04-16 2021-11-30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current spectrum usag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
US11189917B2 (en) 2014-04-16 2021-11-30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radioheads
US10164698B2 (en) 2013-03-12 2018-12-25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RU2767777C2 (ru) 2013-03-15 2022-03-21 Риарден, Ллк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радиочастотной калибровк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принципа взаимности каналов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с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ым входом -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ым выходом
FR3034945B1 (fr) 2015-04-10 2018-04-20 Sigfox Procedes d’emission et de reception de signaux de diffusion dans un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US10827434B1 (en) * 2017-07-19 2020-11-03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Controlling coverag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3689051B1 (en) * 2017-12-22 2022-07-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240015673A1 (en) * 2022-07-07 2024-01-11 Axiom Technologies LLC Control Of Signal Transmiss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09820A2 (en) * 2000-11-22 2002-05-29 Ne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thereof
WO2008095523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 apparatus for composing a set of cells in a radio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90562A (ja) * 1996-12-26 1998-07-21 Toshiba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基地局間フレーム同期方式およびこの方式を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
JP2000050351A (ja) * 1998-07-27 2000-02-18 Nec Corp 移動体通信装置および移動体通信における同期確立方法
WO2002049306A2 (en) * 2000-12-15 2002-06-20 Broadstorm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with group-based subcarrier allocation
US6975877B1 (en) * 2001-10-17 2005-12-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clock dividers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3898533B2 (ja) * 2002-03-11 2007-03-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869399B2 (en) * 2003-01-06 2011-01-1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multimedia broadcast services
JP3768207B2 (ja) * 2003-06-24 2006-04-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接続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20080175191A1 (en) * 2004-02-23 2008-07-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Intermediate Station and Central Control Unit For the Packet-Switched Data Transmission in a Self-Organizing Radio Network
US7756086B2 (en) * 2004-03-03 2010-07-13 Sipco, Llc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dual-modes
US7720485B2 (en) * 2006-07-14 2010-05-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assign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254927B2 (en) * 2006-09-11 2012-08-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FN and signaling mechanisms for softer handoff groups
US8619669B2 (en) * 2007-09-24 2013-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st communications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241276B2 (en) * 2008-06-17 2016-01-19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adaptive formation of cell clusters for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s with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8054864B2 (en) * 2008-08-08 2011-11-08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 for fast synchronization and frequency hop sequence detec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R2939005A1 (fr) * 2008-11-21 2010-05-28 Thomson Licensing Procede d'emission de donnees et procede de reception correspondan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09820A2 (en) * 2000-11-22 2002-05-29 Ne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thereof
WO2008095523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 apparatus for composing a set of cells in a radio network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SFN area configuration for E-MBMS.《3GPP TSG-RAN WG3 Meeting #53bis R3-061505》.20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904497A2 (pt) 2011-02-08
CN101742616A (zh) 2010-06-16
EP2190229B1 (en) 2014-11-05
KR20100057492A (ko) 2010-05-31
US8477756B2 (en) 2013-07-02
EP2190229A1 (en) 2010-05-26
JP5280986B2 (ja) 2013-09-04
JP2010157994A (ja) 2010-07-15
FR2939005A1 (fr) 2010-05-28
US20100220671A1 (en) 2010-09-02
KR101578517B1 (ko) 2015-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2616B (zh) 发送数据的方法以及对应的接收方法
CN101848030B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发送方法以及对应的接收方法
Bai et al. Multi-satellite relay transmission in 5G: Concepts, techniques, and challenges
EP2019510B1 (e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Liu et al. Grouping and cooperating among access points in user-centric ultra-dense networks with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Liang et al. Cognitive radio on TV bands: a new approach to provide wireless connectivity for rural areas
CN101790152B (zh) 使用多个接入点改善数据完整性的协作通信
US894275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luster based opportunistic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inaldi et al. Broadcasting services over 5G NR enabled multi-beam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TWI352550B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ata
CN102484797A (zh) 中继站、中继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Vargas et al. Two-layered superposition of broadcast/multicast and unicast signals in multiuser OFDMA systems
Rinaldi et al. Dynamic MBSFN beam area formation in 6G multibeam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Li et al. On the Secrecy Outage Performance of Cooperative NOMA‐Assisted Hybrid Satellite‐Terrestrial Networks
CN104767600B (zh) 一种基于用户服务质量的mimo中继资源分配方法
Beigi et al. Cooperative NOMA in Multi-Content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Zhang et al. Subgrouping‐based multicast transmission over high‐throughput satellite systems with beam cooperation
Müller et al. A coordin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infrastructure-based relay networks
Abdollahpouri et al. Multicast Gain for IPTV Transmission in WiMAX Multi-hop Relay Networks
Kim et al. Satellite radio interfaces for IMT-advanced system
Rost et al. System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ingle-path and cooperative MIMO relaying
CN119342588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200064926A (ko) 분산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행되는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Hemavathi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D2D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NOMA
Jung et al. A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for fairness guarantee using cooperative diversity in OFDMA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