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8720A - 静电放电触头 - Google Patents
静电放电触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28720A CN101728720A CN200910246858A CN200910246858A CN101728720A CN 101728720 A CN101728720 A CN 101728720A CN 200910246858 A CN200910246858 A CN 200910246858A CN 200910246858 A CN200910246858 A CN 200910246858A CN 101728720 A CN101728720 A CN 1017287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contact
- ground
- esd
- contact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90 polydop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485—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01R13/74—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 H01R13/741—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using snap fastening means
- H01R13/74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using snap fasten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接口(30)的绝缘壳体(22),其被配置成接收匹配连接器的配合端部。多个插座(32)被壳体保持。每个插座包括接地屏蔽(132)和中心触头(34),每个中心触头被配置成啮合匹配连接器的对应的电触头。导电外壳(40)围绕壳体的至少一部分。静电放电(ESD)触头(200)由壳体保持。该ESD触头包括与外壳电连接的外壳接触部件(204)以及多个接地触头部件(202),每个接地触头部件电连接到插座的其中一个接地屏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多个插座,每个插座包括中心触头和接地屏蔽。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将一些电系统和电设备设计成包括沿着电系统和/或设备的面板具有多个插座的电连接器,如便携式计算机。例如,QSL RF连接器系统可以具有多个插座,每个插座包括中心触头和围绕该中心触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接地屏蔽。插座允许系统操作员在电连接器和外围设备(例如RF天线)之间建立电连接。通过使外围设备的电缆与电连接器的插座相配合,可以使外围设备和电连接器电连接。特别地,在电缆的匹配连接器中的电触头啮合电连接器的每个插座中的中心触头,从而使外围设备和电连接器电连接。
当电连接器与电缆的匹配连接器配合时,在连接器接口处的异性电荷可能引起连接器之间静电放电(ESD)。在某些情况下,人接近或触碰连接器接口或触摸中心触头或接地屏蔽就可能产生ESD。通常,ESD伴随着非常小的电流,然而电压可能高的足以损害或破坏某些类型的电气设备,例如半导体设备。例如,当电连接器的中心触头电连接到电路板时,ESD可能损害或破坏电路板上的电气设备。
因此,有必要对具有多个插座且每个插座包括一个中心触头和接地屏蔽的电连接器提供ESD保护。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接口的绝缘壳体,该接口配置成用于接收匹配连接器的配合端部。多个插座被壳体保持。每个插座包括接地屏蔽和中心触头,每个中心触头配置成用于啮合匹配连接器的对应的电触头。导电外壳包围壳体的至少一部分。静电放电(ESD)触头由壳体保持。ESD触头包括与外壳电连接的外壳接触部件以及多个接地触头部件,每个接地触头部件电连接到插座的其中一个接地屏蔽。
附图说明
图1是典型设备组件和电连接器组件的典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移除外壳后的透视图。
图3是移除外壳后的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接口的正视图。
图4是中心触头的典型实施例和图1-3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对应电缆的典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是图1-3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移除外壳后沿着图2的线5-5的横截面图。
图6是图1-3和5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静电放电(ESD)触头的典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是图1-3和5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壳体的典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是图1-3所示电连接器组件沿着图1的线8-8的横截面图。
图9和10是示出图1-3、5和8所示的一部分电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11是与图1-3、5和8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一起使用的ESD触头的典型替换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2是与图1-3、5和8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一起使用的ESD触头的另一典型替换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典型性设备组件12以及电连接器组件14的典型实施例的透视图。电连接器组件14和设备组件12彼此配合从而在两者之间进行电通信。设备组件12包括与设备电缆20的配合连接器18互连的外围设备16。在该典型实施例中,设备16为RF天线。在其它实施例中,设备16可以包括能够与电连接器组件14通信的任意其它电子元件,例如,但不限于移动式天线、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无线电设备、手持计算设备(例如但不限于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汽车远程通信设备、WiFi设备、WiMax设备、数据设备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16是能够用三个不同的频率范围通信的天线,例如但不限于三偶极子802.11a/b/g/n天线等等。
电缆20能够在设备16与匹配连接器18之间传输数据。例如,电缆20可以包括被绝缘体21包围的中心导线(未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缆20包括至少三根电线。
匹配连接器18包括具有配合端部24的壳体22。配合端部24成形为能够插入到电连接器组件14中。沿着配合端部24设置有多个电触头26。每个电触头26可以是信号触头、接地触头或电源触头。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的电触头26包括多个触点。例如,每个电触头26可以包括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虽然典型实施例中示出了三个电触头26,但是可以使用任意数量的电触头26。电缆20中的电线端接于一个或多个电触头26。配合端部24插入到电连接器组件14中,从而在设备16和电连接器组件14之间建立导电通路。例如,配合端部24插入到电连接器组件14中从而构成闭合回路,该闭合回路包括设备16、电缆20中的电线、电触头26和电连接器组件14。
电连接器组件14包括具有接口30的壳体28。在典型实施例中,壳体28安装到机箱面板42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28可被安装到电路板(未示出)上。在典型实施例中,壳体28被构造成通过接口30接收设备组件12的配合端部24。多个插座32沿着接口30对齐从而接收匹配连接器18的配合端部24的电触头26。例如,当配合端部24插入到壳体28中时,每个插座32可以接收一个或多个电触头26。虽然典型实施例中示出了三个插座32,但是电连接器组件14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插座32。
可替换地,配合连接器18的配合端部24可以构造成接收电连接器组件14。例如,插座32可以插入到配合端部24中,以在设备16和电连接器组件14之间建立电连接。
中心触头34(见图3)被保持在每个插座32中。在典型实施例中,每个中心触头34是信号触头。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的中心触头34可以是接地触头或电源触头。当配合端部24插入到壳体28中时,每个插座32中的中心触头34与配合连接器18的对应电触头26啮合,从而在设备组件12和电连接器组件14之间建立电连接。每个中心触头34连接到多根电缆36中的其中一根上。例如,每根电缆36中的导线(未示出)可以端接于对应的中心触头34。每根电缆36包括配合端部38。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端部38与电路板(未示出)上的电触头(未示出)配合。例如,配合端部38可被放置到从电路板延伸的导电柱的上方。在另一实施例中,配合端部38可以插入到电路板上的开口中。配合端部38可以电连接到电路板的一个或多个导电轨迹(未示出),以与电路板建立电连接。
在典型实施例中,壳体28至少部分被封闭在导电外壳40中。外壳40可以屏蔽电连接器组件14免受电磁干扰。
附图2是将外壳40移除后的电连接器组件14的透视图。如图2所示,壳体28在接口30与电缆端部66之间延伸。壳体28的内腔72位于接口30与电缆端部66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8可以包括顶部68和底部70。顶部68和底部70具有互补的形状,从而顶部68和底部70相互配合构成壳体28,并且至少部分封闭插座32。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28一体形成为单一的整体。
图3是移除外壳40的电连接器组件14的接口30的正视图。如图3所示,每个插座32由壳体28保持。在典型实施例中,每个插座32包括绝缘体130、接地屏蔽132和其中一个中心触头34。每个绝缘体130可以包括,和/或由介电材料构成。每个绝缘体130保持其中一个中心触头34。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体130电隔离中心触头34与壳体28和外壳40(见附图1、8和10)。
接地屏蔽132可以保护中心触头34免受电磁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接地屏蔽132电连接到对应电缆36的电接地(见附图1、2和4)。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连接器18的一个或多个电触头26可以啮合对应的其中一个接地屏蔽132,从而在它们之间构成电接地连接。
在典型实施例中,每个接地屏蔽132包括三个接地屏蔽部分134,每个接地屏蔽部分包围着一部分对应的中心触头34和一部分对应的绝缘体130。然而,每个接地屏蔽132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接地屏蔽部分134,每个接地屏蔽部分包围对应电触头34和/或对应绝缘体130的任意部分和任意数量的周长,包括但不限于接地屏蔽132包围对应中心触头34和对应绝缘体130的几乎整个周边的实施例。在典型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接地屏蔽132而言,接地屏蔽部分134都不机械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它们彼此分离。可替换地,对于一个或多个接地屏蔽132而言,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接地屏蔽部分134可以机械连接成一个或多个其它相应的接地屏蔽部分134。
图4是一个中心触头34的典型实施例和对应电缆36的典型实施例的透视图。在典型实施例中,中心触头34包括叉形触头端部150,该叉形触头端部限定出插座151,用于接收配合连接器18(图1)的一个对应的电触头26(图1)。特别地,叉形触头端部150包括延伸到多个尖端部分152的多个横梁168。尖端部分152与对应的电触头26啮合,从而在电缆20(图1)和中心触头34之间建立电连接。例如,当对应的电触头26被中心触头34接收时,尖端部分152可以对着它们自然的偏置而彼此偏离。一旦对应的电触头26完全插入到插座151中,尖端部分152可以至少部分地返回到自然的非偏转位置。自然的非偏转位置在图4中示出。尽管在典型实施例中,中心触头34包括插座151,以及由此为插座触头,但是可替换地一个或多个中心触头34可以包括任意其它结构、装置等等,例如被接收在配合连接器18的对应电触头26的插座(未示出)内的延伸部(未示出),但不限于此。
在典型实施例中,中心触头34包括一个或多个翼156和一个或多个接触片158。翼156可用于将中心触头34对齐在对应的绝缘体130中(见图3)。例如,当中心触头34插入到对应的绝缘体130中时,翼156可以对准中心触头34。接触片158啮合电缆36的导电芯线160,从而在中心触头34和电缆36之间提供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片158被卷曲到导电芯线160上以建立电连接。可替换地,导电芯线160可以以任何其它方法、形式等等和/或使用任何其它结构、方法等等和/或类似手段电连接到中心触头34,例如但不限于在靠近翼156和/或接触片158等位置焊接到中心触头34上。
在典型实施例中,电缆36为同轴电缆。例如电缆36可以包括被绝缘隔离物162包围的导电芯线160。该绝缘隔离物162被导电护套164包围。该导电护套164又被包围在绝缘外套166中。导电芯线160可以包括一根或多根电线,它们从中心触头34向电缆36的配合端部38传送数据、接地和/或电源信号(图1)。绝缘隔离物162将导电芯线160与导电护套164隔离开。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隔离物162将导电芯线160与导电护套164电隔离开。导电护套164可以屏蔽导电芯线160免受电磁干扰。例如,导电护套164可以电连接到电路板(未示出)的电接地,电缆36的配合端部38安装到电路板上。绝缘外套166包围导电护套164。绝缘外套166可以电隔离并保护导电护套164。
现在参照图5,电连接器组件14包括被壳体28保持的静电放电(ESD)触头200。正如下面所描述的那样,ESD触头200包括多个接地触头部件202,每个接地触头部件电连接到对应的一个插座32的对应的一个接地屏蔽132。ESD触头200还包括外壳接触部件204,其电连接到外壳40(图1、8和10)。ESD触头200由此在每个接地屏蔽132和外壳40之间提供电连接,以便于向电连接器组件14提供ESD保护,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图6是ESD触头200的典型实施例的透视图。ESD触头200包括基部206、接地触头部件202以及外壳接触部件204。在典型实施例中,每个接地触头部件202是从基部206的侧部208向外延伸的伸长腿。基部206是全部接地触头部件202共有的。每个接地触头部件202从自基部206延伸的端部210往外延伸到尖端部分212。在典型实施例中,每个尖端部分212包括伸出部214,其啮合对应的接地屏蔽132(图3和5)。在接地触头部件202的伸长腿、伸出部214和/或这里描述和/或说明的接地触头部件202的其它任意结构的替换中,每个接地触头部件202可以包括能够使接地触头部件202起到如这里描述和/或说明的功能的任意其它合适的尺寸、形状、结构、方法等等。尽管这里示出了六个接地触头部件202,但是ESD触头2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接地触头部件202,用于与任意数量的接地屏蔽132啮合。
外壳接触部件204从与侧部208相对的基部206的侧部216向外延伸。在典型实施例中,外壳接触部件204是从基部206向外延伸的伸长片。外壳接触部件204从自基部206延伸的端部218向外延伸到自由端部220。在典型实施例中,外壳接触部件204包括弯曲部222,外壳接触部件204绕着该弯曲部222弯曲。正如下面描述的那样,由于外壳40安装到壳体28上(图1-3、5和7-10),因此在通过与外壳40啮合组装电连接器组件14(图1-3、5和8-10)的过程中,外壳接触部件204绕着弯曲部222弯曲。在外壳接触部件204的伸长片、弯曲部222和/或这里描述和/或说明的外壳接触部件204的任意其它结构的替换中,外壳接触部件204可以包括能使外壳接触部件204起到如这里描述和/或说明的功能的任何其它合适的尺寸、形状、结构、方法等等。尽管这里仅示出一个外壳接触部件204,但是ESD触头2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外壳接触部件204,用于与外壳40啮合(图1、8和10)。在典型实施例中,正像下面所描述的,可选地,外壳接触部件204的至少一部分是弹簧。
图7是电连接器组件14的壳体28的典型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3、5和8-10)。壳体28包括多个狭槽224,用于将接地触头部件202收纳其中(图5、6、9和10)。壳体28的多个隔离壁223将狭槽224隔开。每个隔离壁223都包括啮合ESD接触基部206的侧部208的端部225。壳体28还包括砧座226、狭槽228和搁架230。如下所述,在将外壳40(图1、8和10)安装到壳体28上的过程中,外壳接触部件204的弯曲部分226(图6、9和10)绕着砧座226弯曲。在外壳40安装到壳体28上之后,狭槽228露出至少一部分位于外壳接触部件204(同样5、6和8-10)和外壳40之间的接口234(图8)。搁架230限制外壳接触部件204绕着弯曲部222弯曲的量。虽然示出了四个狭槽224,但是壳体28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狭槽224,用于将任意数量的接地触头部件202收纳其中。
现在参照图5,在组装时,ESD触头200被壳体28保持,这样使得每个接地触头部件202的伸长腿被保持在对应的其中一个狭槽224中。基部206的侧部208与隔离壁223的端部225啮合。从图5可以看出,两个狭槽224a和224b分别在其中接收两个接地触头部件202,而另两个狭槽224c和d分别在其中仅接收一个接地触头部件202。然而,如上所述,每个狭槽224可以将任意数量的接地触头部件202收纳在其中,且壳体28总共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狭槽224,无论狭槽224的数量与接地触头部件202的数量是否相同。
每个接地触头部件202的伸出部214啮合对应的其中一个接地屏蔽132,从而电连接ESD触头200和接地屏蔽132。在典型实施例中,每个接地屏蔽132与两个接地触头部件202啮合,并由此与它们电连接。特殊地,每个接地屏蔽132的两个接地屏蔽部分134a和134b分别与对应的接地触头部件202a和202b啮合。然而,如上所述,每个接地屏蔽132可以与任意数量的接地触头部件202啮合,且ESD触头2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接地触头部件202,无论接地触头部件202的数量与接地屏蔽132的数量是否相同。此外,虽然示出的每个接地屏蔽部分134只被一个接地触头部件202啮合,但是每个接地屏蔽部分134可以被任意数量的接地触头部件202啮合。此外,虽然接地触头部件202表示成啮合接地屏蔽部分134a和b,而不是接地屏蔽部分134c,但是每个接地触头部件202可以与对应的接地屏蔽132的任意部分134啮合。典型实施例中示出的每个接地触头部分202在对应的接地屏蔽部分134的高度H的大约中点处与对应的接地屏蔽部分134啮合。然而,每个接地触头部分202可以在除所示位置之外的对应的接地屏蔽部分的任意其它位置与对应的接地屏蔽部分啮合。
现在参照图8,在组装时,ESD触头200被壳体28保持,这样使得外壳接触部件204在接口234处与外壳40啮合,并由此与之电连接。在典型实施例中,外壳40包括自外壳40的内表面233向外延伸的可选伸出部232。当外壳40被安装到壳体28上时,伸出部232朝着搁架230延伸。外壳接触部件204与外壳40的伸出部232啮合,从而使得外壳接触部件204与外壳40电连接。从图8可以看出,当外壳安装到壳体28上时,外壳接触部件204的弯曲部222绕着砧座226弯曲。壳体28中的狭槽228露出至少一部分位于外壳40和外壳接触部件204之间的接口234,这样使得当外壳40被安装到壳体28上之后,可以检验外壳40和ESD触头200之间的电连接。
再次参照图1,面板42优选是导电的,这样就在外壳40与面板42之间建立了电连接。ESD触头200和外壳40之间的电连接可以为ESD提供导电通路,从而ESD被从接地屏蔽132(图3和5)传送到外壳40,随后再到面板42。
现在参照图9,为了将ESD触头200组装到壳体28上,ESD触头200被靠近壳体28放置,这样使得每个接地触头部件202与壳体28的相应狭槽28对齐。通过将每个接地触头部件202插入到对应的狭槽224中,可以随后将ESD触头200放置在壳体28中。接地触头部件202被插入到狭槽224中,直到基部206的侧部208啮合隔离壁223的端部225以及外壳接触部件204的弯曲部222啮合砧座226。
图10示出了收纳在壳体28中的ESD触头200。每个接地触头部件202被收纳在壳体28的对应的狭槽224中。基部206的侧部208啮合隔离壁223的端部225,外壳接触部件204的弯曲部222啮合砧座226。沿着图10所示方向D,通过跨跃壳体28插入外壳40,然后可以将外壳40安装到壳体28上。当外壳40在方向D上沿着壳体28移动时,外壳40啮合外壳接触部件204并且相对于弯曲部222绕着砧座226而弯曲外壳接触部件204。当外壳接触部件204弯曲时,外壳接触部件204的端部220可以啮合壳体28的搁架230,从而限制外壳接触部件204绕着弯曲部222的弯曲量。如上所述,在典型实施例中,外壳接触部件204的至少一部分优选为弹簧。特殊地,在典型实施例中,外壳40和外壳接触部件204之间的啮合使外壳接触部件204逆着外壳接触部件204的自然偏置绕着弯曲部222而弯曲。外壳接触部件204的自然偏置随后可以帮助保持外壳40和外壳接触部件204之间的啮合,例如确保外壳40和ESD触头200之间足够的电连接。
虽然图6、9、10所示外壳接触部件204在外壳40安装到壳体28上之前部分绕着弯曲部222弯曲,但是可替换地,在外壳40安装到壳体28上之前,外壳接触部件204最初并不绕着弯曲部222弯曲。
图11是与电连接器组件14(图1-3、5和8-10)一起使用的ESD触头400的替换典型实施例的透视图。ESD触头400包括基部406、多个接地触头部件402以及外壳接触部件404。在该典型实施例中,每个接地触头部件402是自基部406的侧部408向外延伸的伸长腿。基部406为所有接地触头部件402共有。每个接地触头部件402从自基部406延伸的端部410向外延伸到尖端部分412。在伸长腿和/或这里描述和/或说明的接地触头部件402的其它任何结构的替换中,每个接地触头部件402可以包括能够使接地触头部件402起到像这里描述和/或说明的功能任何其它合适的尺寸、形状、结构、方法等等。尽管这里示出了四个接地触头部件402,但是ESD触头4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接地触头部件402,用于啮合任意数量的接地屏蔽132(图3和5)。
每个接地触头部件402包括弯曲部403,且为弹簧。接地触头部件402和对应的接地屏蔽132之间的啮合使得接地触头部件402逆着接地触头部件402的自然偏置绕着弯曲部403弯曲。接地触头部件402的自然偏置随后可以有助于保持接地触头部件402和对应的接地屏蔽132之间的啮合,例如确保接地触头部件402和对应的接地屏蔽132之间足够的电连接。
外壳接触部件404从与侧部408相对的基部406的侧部416向外延伸。在典型实施例中,外壳接触部件404为从基部406向外延伸的伸长片。外壳接触部件404从自基部406延伸的端部418向外延伸到自由端部420。在典型实施例中,外壳接触部件404包括弯曲部422,外壳接触部件404绕着该弯曲部弯曲。在外壳接触部件404的伸长片、弯曲部422和/或这里描述和/或说明的外壳接触部件404的任意其它结构的替换中,外壳接触部件404可以包括能使外壳接触部件404起到像这里描述和/或说明的功能的其它任何合适的尺寸、形状、结构、方法等等。尽管这里只示出了一个外壳接触部件404,但是ESD触头4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用于与外壳40啮合的外壳接触部件404(图1、8和10)。在典型实施例中,至少一部分外壳接触部件404优选是弹簧。
图12是与电连接器组件14(图1-3、5和8-10)一起使用的ESD触头600的另一替换典型实施例的透视图。ESD触头600包括基部606、多个接地触头部件602以及外壳接触部件604。在典型实施例中,每个接地触头部件602是自基部606的侧部608向外延伸的细长腿。基部606为所有接地触头部件602共有。每个接地触头部件602从自基部606延伸的端部610向外延伸到尖端部分612。在细长腿和/或这里描述和/或说明的接地触头部件602的任何其它结构的替换中,每个接地触头部件602可以具有能够使接地触头部件602起到像这里描述和/或说明的功能的任何其它合适的尺寸、形状、结构、方法等等。尽管这里示出了四个接地触头部件602,但是ESD触头6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接地触头部件602,用于啮合任意数量的接地屏蔽132(图3和5)
基部606包括凹痕607。凹痕607与壳体28之间的啮合可以朝着壳体28偏置ESD触头600,从而帮助将ESD触头600保持在壳体28中的合适位置。
外壳接触部件604从与侧部608相对的基部606的侧部616向外延伸。在典型实施例中,外壳接触部件604为从基部606向外延伸的伸长片。外壳接触部件604从自基部606延伸的端部618向外延伸到自由端部620。在典型实施例中,外壳接触部件604包括弯曲部622,外壳接触部件604绕着该弯曲部弯曲。在外壳接触部件604的伸长片、弯曲部622和/或外壳接触部件604的其它任意结构的替换中,外壳接触部件604可以具有能使外壳接触部件604起到像这里描述和/或说明的功能的任何其它合适的尺寸、形状、结构、方法等等。尽管这里只示出了一个外壳接触部件604,但是ESD触头6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用于与外壳40啮合的外壳接触部件604(图1、8和10)。在典型实施例中,外壳接触部件604的至少一部分优选为弹簧。
这里描述和/或说明的实施例为向具有多个插座的电连接器提供了ESD保护,其中每个插座包括中心触头和接地屏蔽的电连接器。
Claims (7)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接口(30)的绝缘壳体(22),其被配置用于接收匹配连接器(18)的配合端部(24);多个被壳体保持的插座(32),每个插座包括接地屏蔽(132)和中心触头(34),每个中心触头被配置成用于啮合匹配连接器的对应的电触头(26);以及围绕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导电外壳(40),其特征在于:
静电放电(ESD)触头(200)由壳体保持,该ESD触头包括与外壳电连接的外壳接触部件(204)以及多个接地触头部件(202),每个接地触头部件电连接到所述插座的其中一个接地屏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每个接地触头部件(202)包括一伸长腿,该伸长腿自所述ESD触头的共有基部(206)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接收所述接地触头部件(202)的狭槽(224)。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至少一个插座的接地屏蔽包括至少两个接地屏蔽部分(134),该至少两个接地屏蔽部分至少部分包围对应的中心触头(34),ESD触头的对应的接地触头部件包括一对接地触头部件(202),每个接地触头部件啮合对应的一个接地屏蔽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ESD触头包括基部(206),所述接地触头部件从基部的侧部(208)向外延伸,所述外壳接触部件从基部的相对侧部(216)向外延伸,并且外壳接触部件包括弯曲部(222),当外壳被安装到壳体上时,通过与外壳啮合组装电连接器组件的过程中,弯曲该弯曲部。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砧座(226),该砧座与所述弯曲部(222)啮合,这样使得在组装电连接器组件的过程中,该弯曲部绕着砧座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槽缝(228),其露出位于外壳触头部件和外壳之间的至少一部分的接口(234)。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2/253,899 | 2008-10-17 | ||
US12/253,899 US7780462B2 (en) | 2008-10-17 | 2008-10-17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contac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28720A true CN101728720A (zh) | 2010-06-09 |
CN101728720B CN101728720B (zh) | 2014-03-19 |
Family
ID=42109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4685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28720B (zh) | 2008-10-17 | 2009-10-19 | 静电放电触头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80462B2 (zh) |
CN (1) | CN101728720B (zh) |
TW (1) | TWI47210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20113B (zh) * | 2011-06-15 | 2013-12-21 | Wistron Corp | 用來遮罩靜電槍之聚電罩及其靜電測試裝置 |
WO2015164538A1 (en) | 2014-04-23 | 2015-10-29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ield cap and shielded terminal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14062A (en) * | 1989-02-15 | 1990-04-03 |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 Shielded right angled header |
AU7736691A (en) * | 1990-06-08 | 1991-12-12 |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Connectors with ground structure |
US5057038A (en) * | 1990-09-24 | 1991-10-15 | Molex Incorporated |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
US5085596A (en) * | 1990-09-24 | 1992-02-04 | Molex Incorporated |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5403206A (en) * | 1993-04-05 | 1995-04-04 | Teradyne, Inc. |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SE508781C2 (sv) * | 1994-06-10 | 1998-11-0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Stick-kontaktdon |
CN2243129Y (zh) * | 1995-10-11 | 1996-12-18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器的接地装置 |
US5672064A (en) * | 1995-12-21 | 1997-09-30 | Teradyne, Inc. | Stiffene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3534290B2 (ja) * | 1997-08-07 | 2004-06-0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CN2383240Y (zh) * | 1999-07-20 | 2000-06-1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微型连接器 |
EP1603346B1 (en) * | 2004-03-18 | 2008-10-01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Telecommunications module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characteristics |
CN2932730Y (zh) * | 2006-07-14 | 2007-08-08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具有屏蔽壳体的电连接器 |
US7384306B2 (en) * | 2006-07-26 | 2008-06-10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RF connector with adjacent shielded modules |
US7497736B2 (en) * | 2006-12-19 | 2009-03-03 |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 Shieldless, high-speed, low-cross-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201112976Y (zh) * | 2007-07-16 | 2008-09-1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US7878830B2 (en) * | 2008-07-22 | 2011-02-01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organizer |
-
2008
- 2008-10-17 US US12/253,899 patent/US778046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10-15 TW TW98134907A patent/TWI47210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10-19 CN CN200910246858.5A patent/CN10172872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780462B2 (en) | 2010-08-24 |
TWI472100B (zh) | 2015-02-01 |
TW201021322A (en) | 2010-06-01 |
US20100099282A1 (en) | 2010-04-22 |
CN101728720B (zh) | 2014-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72884C (zh) | 低感应屏蔽连接器 | |
TWI411182B (zh) | 多方位rf連接器 | |
US9502796B2 (en) | Plug connector for differential data transmission | |
CN108923156B (zh) | 电连接器 | |
TWI528661B (zh) | 纜線插頭連接器 | |
US10777936B2 (en) | Electrical device having a ground termination component with strain relief | |
US20140187087A1 (en) | Rf cable connector | |
CN101800377B (zh) | 用于连接器和电缆组件的应力消除件 | |
KR101592724B1 (ko) | 동축형 전기 커넥터 | |
US7794271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wire management member thereof | |
US7878850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grounding device | |
CN103560361A (zh) | Usb3连接器 | |
KR101125067B1 (ko) | 동축케이블용 커넥터 | |
CN112086784A (zh) | 用于传输超高频信号的同轴线缆阳连接器 | |
CN205092349U (zh) | 序列汇流排连接器 | |
CN105826709A (zh) | 同轴型电连接器 | |
KR101439375B1 (ko) | 전기 커넥터 | |
TWI543477B (zh) | 同軸型電連接器 | |
CN101728720B (zh) | 静电放电触头 | |
KR100371658B1 (ko) | 고속 케이블의 차폐체를 연결하는 수단을 포함한 전기커넥터 | |
CN118367406A (zh) |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 |
EP0951092A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s | |
CN210668873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连接器模组及终端设备 | |
EP1041680A2 (en)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for a coaxial connector | |
TWI857360B (zh) | 連接器、連接器組及附帶連接器的電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American Pennsylvania Patentee after: TE CONNECTIVITY Corp.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Pennsylvania Patentee before: Tyco Electronics Corp.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