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21016B - 搭扣 - Google Patents
搭扣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21016B CN101721016B CN2008101732069A CN200810173206A CN101721016B CN 101721016 B CN101721016 B CN 101721016B CN 2008101732069 A CN2008101732069 A CN 2008101732069A CN 200810173206 A CN200810173206 A CN 200810173206A CN 101721016 B CN101721016 B CN 1017210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
- socket
- plug
- bossing
-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扣,该搭扣包括具有改进形状的插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搭扣,该搭扣包括形成在所述插头的卡子上的凸起部分,其中所述凸起部分具有从臂的三个侧面凸起的三个凸起面。所述搭扣包括:插头,该插头包括一对卡子,每个卡子具有三个凸起面;以及插座,该插座通过容纳形成在所述插头的每个卡子上的凸起面而与所述插头连接,其中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扣,该搭扣的插座和插头能够相互插合,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包括改进形状的插头的搭扣。
背景技术
通常,搭扣广泛应用在腰带上、登山包上、或者书包的肩带上,并且该搭扣包括插座和插头。
搭扣包括可分离地相互插合的插座和插头。成对的卡子形成在插头上,具有弹性的容纳部分形成在插座上以容纳插头上的卡子。插座和插头各自的末端设有连接带子或背带(下文,指称为“带子)末端的连接件。
图1到图3显示多种结构的传统搭扣。传统搭扣分别包括插座12a、12b和12c以及插头11a、11b和11c。
在每个插头11a、11b和11c的中部形成有导向凸台,并且在两侧形成有成对的卡子。
每一个插座12a、12b和12c都具有供所述导向凸台和卡子插入的插入部分(未显示)。容纳部分形成在所述插座的两侧,以与所述插头的卡子连接。
另一方面,所述插座和插头能够通过形成在其末端的连接件与带子相连。
下面将介绍上述传统搭扣的操作方法。
为保证弹性,所述插头11a、11b和11c以及插座12a、12b和12c由塑料制成。因此,当所述插头的卡子的臂14a、14b和14c以及凸起部分13a、13b和13c朝向位于中部的导向凸台发生变形时,所述臂14a、14b和14c以及凸起部分13a、13b和13c即被插入所述插座的容纳部分中。这时,当所述卡子处在所述插座的容纳部分中时,所述卡子恢复初始状态,并且因而所述凸起部分13a、13b和13c与所述容纳部分的钩状凸起啮合。因此,所述插头和插座就相互连接在一起。
相反地,当处于所述插座12a、12b或12c的容纳部分中的所述插头11a、11b或11c的卡子被用户向内推入时,所述卡子的凸起部分13a、13b或13c就从所述容纳部分的钩状凸起中释放,因此允许所述插座和插头相互分离。
然而,在传统的搭扣中,与所述容纳部分的钩状凸起相接触的所述卡子的凸起部分13a、13b或13c的凸起面形成在卡子的一个或两个侧面上。因此,所述插头和插座间的连接力较弱,因而甚至较弱的外部压力也可能使所述插头从所述插座中脱离。
例如,如图1所示,公开于已登记的韩国专利公开号0452565中,插头11a的卡子的凸起部分延伸,以能以不同的高度包围臂14a的外表面。所述插头11a的卡子包括仅包围在所述臂14a的上表面的V型凸起面(即整个第一表面)和两个侧面(即所述臂的第二和第三表面的微小部分)。如图2所示,传统的插头11b的卡子的凸起部分13b从两个侧面(即臂的第二和第三表面)以相同的高度延伸。另外,如图3所示,传统的插头11c的卡子的凸起部分13c形成矩形凸起面,该凸起面从上表面(即所述臂14c的第一表面)以相同的高度延伸。
换句话说,传统搭扣的凸起部分13a、13b和13c从一个或两个侧面凸起,因此与所述钩状凸起的接触面较小。因此,产生了所述凸起部分与钩状凸起间的连接力减小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传统的搭扣中,所述插头的凸起部分仅由一个或两个凸起面组成,因此应力的分布不佳。因此,当带子施加非常大的力时,所述凸起部分13a、13b和13c或者所述插座的钩状凸起可能损坏而导致搭扣松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扣,该搭扣包括形成在插头的卡子上的凸起部分,其中,所述凸起部分包括从臂的三个侧面凸起的三个凸起面。
本发明另外的优点、目的和特征的一部分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给出,一部分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通过审阅下面的说明书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践本发明可以获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搭扣,该搭扣包括:插头,该插头包括一对卡子,每一个卡子都具有三个凸起面;以及插座,该插座通过容纳形成在所述插头的每个卡子上的凸起面而与所述插头连接,其中所述插头能够插入所述插座中。
所述插头可以包括:第一端,该第一端与第一带子相连;以及一对卡子,该一对卡子中的每个卡子从第一端延伸,并且在卡子的末端各自具有三个凸起面。
所述插座可以包括:第二端,该第二端与第二带子相连;插入部分,该插入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二端的相对侧,其中所述一对卡子插入所述插入部分;以及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使形成在所述每个卡子末端上的所述三个凸起面从所述插入部分中伸出,并且固定所述凸起面。
所述每个卡子可以包括:臂,该臂从所述第一端延伸;以及凸起部分,该凸起部分具有三个凸起面,该三个凸起面在所述臂的末端从所述臂的三个侧面凸起。
所述凸起部分可以包括:第一凸起,该第一凸起具有从第一表面凸起的第一凸起面,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所述臂的上表面;第二凸起,该第二突起具有从第二表面凸起的第二凸起面,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所述臂的左表面;以及第三凸起,该第三突起具有从第三表面凸起的第三凸起面,所述第三表面形成所述臂的右表面。
所述凸起部分的三个凸起面可以在垂直于所述臂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以预定角度倾斜。
所述凸起部分的三个凸起面的上部可以为圆形。
所述凸起部分还可以包括在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的方向上凸起的支撑部分。
所述插头还可以包括导向凸台,该导向凸台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并介于所述一对卡子之间。
所述第一凸起可以从所述第二和第三凸起形成为台阶。
所述容纳部分可以形成为由两侧面的边缘朝向所述插座的中部弯曲的形状。
在形成所述容纳部分的四个表面中的、朝向所述插入部分的开放面的表面上可以形成有支撑所述三个凸起面的钩状凸起。。
在由所述插座内表面上的所述钩状凸起向内的表面上可以形成有支撑所述钩状凸起的支撑件。
在所述插座内可以形成有所述导向凸台的导向件。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其中:
图1至图3是显示传统搭扣的不同结构的示例图;
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插头和插座相互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显示图4所示的插座的立体详图;
图6是显示图4所示的插头的卡子的示例详图;
图7是显示图4所示的插头的卡子的另一示例详图;以及
图8是显示所述搭扣的插头和插座相互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参照结合附图所详细描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形状和特征以及获得该形状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明显。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文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能以不同方式实施。在说明书中限定的内容,例如详细的结构和元件,仅仅是提供以帮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具体说明,本发明仅限定于附带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在本发明的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不同附图中用于相同的元件。
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插头和插座相互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显示图4所示的插座的立体详图。
如图4所示,所述搭扣包括插头110和插座120。理想地,所述插头110和插座120是由塑料材料制成,以保证其弹性。
所述插头110包括:连接于带子的第一端111、由所述第一端中部伸出的导向凸台112、以及从所述第一端的两个侧面伸出并邻近所述导向凸台的一对卡子115。具体地,所述卡子用以连接所述插座。
所述插头的第一端111连接带子。如图4所示,连接件形成在所述第一端的一侧,并且带子能够插入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内。所述导向凸台和成对的卡子在所述第一端的另一侧伸出。
所述导向凸台112形成在所述成对卡子之间的中部。插入所述插座的参照位置由所述成对的卡子决定。然而,可以不形成所述导向凸台。
所述卡子115从所述第一端的两侧面伸出并邻近所述导向凸台,通过将其插入所述插座中进而准确地连接所述插座。如图4所示,所述卡子包括:臂113,该臂113从所述第一端延伸;以及凸起部分114,该凸起部分114具有三个凸起面,该三个凸起面从所述臂的末端的的三个侧面凸起。
换句话说,所述凸起部分114包括:第一凸起114a,该第一凸起具有从所述臂的上表面凸起的第一凸起面,即第一表面;第二凸起114b,该第二突起具有从所述臂的左表面凸起的第二凸起面,即第二表面;以及第三凸起114c,该第三突起具有从所述臂的右表面凸起的第三凸起面,即第三表面。
所述卡子通过插入所述插座120而与其连接。所述插座包括:第二端121,该第二端与带子相连;插入部分125,该插入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二端的相对侧,以容纳所述插头的成对的卡子和导向凸台;以及容纳部分122,该容纳部分使得插入并通过所述插入部分125的所述卡子的凸起部分从所述插入部分中伸出,并且固定每一所述凸起部分。
所述插座的第二端121连接带子。如图4所示,连接件形成在所述第二端的一侧,并且所述带子能够插入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中。
所述插入部分125在所述第二端的相对侧形成开放面。所述成对的卡子(以及导向凸台)插入通过所述插入部分的开放面。另一方面,当所述导向凸台形成在所述插头上时,还可以设置引导所述导向凸台112的导向件126。换句话说,通过使所述导向件对准所述导向凸台,将形成在所述导向凸台两侧的成对的卡子准确地插入所述容纳部分。
所述容纳部分122用于使插经所述插入部分的形成在所述卡子上的凸起部分114从所述插入部分中伸出,同时防止所述凸起部分与所述插座分离。所述容纳部分形成为从其两侧面的边缘向所述插座的中部弯曲的形状。另外,所述插座的外侧和内侧通过该弯曲部分相通。因此,通过所述插入部分插入所述插座的所述凸起部分能够穿过所述容纳部分从所述插座中伸出。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与所述凸起部分的形状类似的钩状凸起123形成在面向所述插入部分的开放面的表面上(该表面为形成容纳部分122的表面中的一个)以使所述凸起部分从所述容纳部分中伸出,并且防止所述凸起部分与所述容纳部分分离。所述钩状凸起可以制成与所述三个凸起面相同的形状,以允许所述凸起部分通过或者卡住。
另外,如图5所示,支撑所述钩状凸起的支撑件124形成在从所述钩状凸起向内的表面上,即形成钩状凸起的所述插座的内表面上。换句话说,所述钩状凸起应当具有比其他部分更高的耐久性,因为当连接到所述凸起部分时,力是施加在所述钩状凸起上的。因此,所述支撑件124可以额外地设置从所述钩状凸起向内的表面。
图6是显示图4所示的插头的卡子的示例详图。
所述插头的卡子115从所述第一端的两侧伸出,并且通过将其插入所述插座有效地与插座连接。
所述卡子115包括:臂113,该臂从所述插头的第一端延伸;凸起部分114,该凸起部分具有所述臂的末端伸出的凸起面。具体地,所述凸起部分114具有三个凸起面。换句话说,形成所述凸起部分的第一凸起面的第一凸起114a从所述臂的上表面凸起,以及形成所述凸起部分的第三凸起面的第三凸起114c从所述臂的右表面凸起。
形成所述凸起部分的第二凸起面的第二凸起114b从所述臂的左表面凸起。所述第二凸起114b形成在所述第三凸起114c的相对侧,因此未在图6中显示。
如图6所示,所述凸起部分的凸起面在垂直于所述臂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以预定角度倾斜。换句话说,所述凸起部分的凸起面可以垂直于所述臂的表面。然而,所述凸起部分的凸起面具有预设的角度(小于90°),以增大表面面积或者更有效地分布应力。
另一方面,在图6中的所述凸起部分的下部向下伸出有支撑部分114d,该支撑部分114d支撑所述凸起部分。换句话说,所述支撑部分114d连接于全部第一至第三凸起,从而支撑它们。
图7是显示图4所示的插头的卡子的另一示例详图,并且详细显示了从图6所示的“A”方向观察时所述卡子的截面。
换句话说,图7更详细地显示了所述卡子的凸起部分的形状,并且详细显示了所述臂剖切后从图6所示的“A”方向观察时所述卡子的截面。
因此,图7的阴影部分为剖切的臂113的截面。所述臂上方的凸起部分是所述第一凸起114a的凸起面。所述臂的左侧的凸起部分是所述第二凸起114b的凸起面。所述臂的右侧的凸起部分是所述第三凸起114c的凸起面,所述臂下方的凸起部分为支撑部分114d。另外,所示的形成在所述第二凸起114b和第三凸起114c上的是圆形表面,这是因为所述第二和第三凸起部分的上表面向上凸起为圆形。
另一方面,第一至第三凸起部分的上表面可以形成一个连续的圆形表面,但是,在实施方式中,该上表面制成阶梯状。换句话说,所述第一凸起114a和第二凸起114b之间以及第一凸起114a和第三凸起114c之间的边界面如图7所示呈梯级。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可以有助于设计和节省材料。
图8是显示图4中的所述搭扣的插头和插座相互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所述搭扣的操作方法将在下文结合图4至图8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假定所述搭扣上形成有所述导向凸台。然而,所述搭扣上可以不形成所述导向凸台。
当用户想要将所述插头110和所述插座120相互插合时,首先,用户要将所述插头的一对卡子和所述导向凸台112插入所述插座120的所述插入部分125。这时,所述导向凸台可以被形成在所述插座的内表面上的所述导向件126导入。
另一方面,当所述凸起部分114插入所述插入部分并在其后安装在所述容纳部分中时,所述凸起部分114在处于其中间的所述导向凸台的方向上发生变形。换句话说,所述容纳部分122的钩状凸起123比通过所述插入部分插入的凸起部分的位置更接近与所述插座的中心。因此,穿过所述钩状凸起的凸起部分向所述导向凸台的方向上弯曲,也就是向所述插座的中心的方向上弯曲。因此,支撑所述凸起部分的臂113同样向所述插座的中心的方向上弯曲。
然而,当所述凸起部分114完全穿过所述钩状凸起并到达所述容纳部分122的开口时,由弹性体形成的所述臂113变形至原始位置,也就是通过回复力变形至所述插座的外边缘的方向。因此,所述凸起部分113也恢复到原始位置。
当所述凸起部分恢复到原始位置时,所述凸起部分被卡在所述容纳部分的钩状凸起上。因此,所述插头和插座相互插合。换句话说,所述凸起部分的三个凸起114a、114b和114c卡在所述钩状凸起上,因此无法返回所述插入部分,因而,保证了所述插头和插座相互插合。
接下来,当用户想要将所述插头110和插座120相互分离时,用户朝着所述插座的内侧推动位于所述插座120的容纳部分122内的所述插头110的凸起部分114。
然后,由于所述臂由上述的弹性体制成,所以所述臂也朝向所述插座内侧弯曲。因此,所述凸起部分114穿过所述容纳部分的钩状凸起,因而所述插头可以与所述插座分离。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附带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替换、改进和变化。但是,必须明白,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为阐述目的,而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搭扣产生了如下效果。
首先,形成在所述插头上的凸起部分在所述臂的三个侧面具有三个凸起面,因此与所述插座的连接面积增大。
第二,应力分布到所述三个凸起面,因此防止所述插头的凸起部分或者插座的钩状凸起损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附带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替换、改进和变化。但是,必须明白,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为阐述目的,而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搭扣,该搭扣包括:
插头,该插头包括一对卡子,每个卡子具有三个凸起面;以及
插座,该插座通过容纳形成在所述插头的每个卡子上的凸起面而与所述插头连接,其中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中;
其中,所述插头包括:
第一端,该第一端与第一带子相连;以及
所述一对卡子,该对卡子中的每个卡子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并且在每个卡子的末端具有所述三个凸起面;
其中所述每个卡子包括:
臂,该臂从所述第一端延伸;以及
凸起部分,该凸起部分具有所述三个凸起面,该三个凸起面在所述臂的末端从所述臂的三个侧面凸起,所述凸起部分的三个凸起面在垂直于所述臂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以预定角度倾斜;
其中所述凸起部分包括:
第一凸起,该第一凸起具有从第一表面凸起的第一凸起面,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所述臂的上表面;
第二凸起,该第二凸起具有从第二表面凸起的第二凸起面,所述第二表面形成所述臂的左表面;以及
第三凸起,该第三凸起具有从第三表面凸起的第三凸起面,所述第三表面形成所述臂的右表面;
并且所述凸起部分包括在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的方向上凸起的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凸起,从而支撑该第一至第三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扣,其中,所述插座包括:
第二端,该第二端与第二带子相连;
插入部分,该插入部分形成在所述第二端的相对侧,其中所述一对卡子插入所述插入部分;以及
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使形成在所述每个卡子的末端上的所述三个凸起面从所述插入部分中伸出,并且固定所述凸起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扣,其中,所述凸起部分的三个凸起面的上部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扣,其中,所述插头包括导向凸台,该导向凸台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并介于所述一对卡子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扣,其中,所述第一凸起从所述第二和第三凸起处形成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扣,其中,所述容纳部分形成为由两侧面的边缘朝向所述插座的中部弯曲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扣,其中,在形成所述容纳部分的四个表面中的、朝向所述插入部分的开放面的表面上形成有支撑所述三个凸起面的钩状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搭扣,其中,在由所述插座内表面上的所述钩状凸起向内的表面上形成有支撑所述钩状凸起的支撑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搭扣,其中,在所述插座内形成有所述导向凸台的导向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732069A CN101721016B (zh) | 2008-10-24 | 2008-10-24 | 搭扣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732069A CN101721016B (zh) | 2008-10-24 | 2008-10-24 | 搭扣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21016A CN101721016A (zh) | 2010-06-09 |
CN101721016B true CN101721016B (zh) | 2012-05-09 |
Family
ID=42443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732069A Active CN101721016B (zh) | 2008-10-24 | 2008-10-24 | 搭扣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2101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82011B2 (en) * | 2012-06-23 | 2017-10-10 | Swimways Corporation | Water toy |
US10238984B2 (en) | 2012-06-23 | 2019-03-26 | Swimways Corporation | Water toy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262962A (en) * | 1991-12-20 | 1993-07-07 | Yoshida Kogyo Kk | Buckle assembly |
EP0815761A2 (en) * | 1996-06-24 | 1998-01-07 | National Molding Corporation | Side-release buckle having improved locking feature |
CN1669496A (zh) * | 2004-03-19 | 2005-09-21 | 白南日 | 扣件 |
-
2008
- 2008-10-24 CN CN2008101732069A patent/CN10172101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262962A (en) * | 1991-12-20 | 1993-07-07 | Yoshida Kogyo Kk | Buckle assembly |
EP0815761A2 (en) * | 1996-06-24 | 1998-01-07 | National Molding Corporation | Side-release buckle having improved locking feature |
CN1669496A (zh) * | 2004-03-19 | 2005-09-21 | 白南日 | 扣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21016A (zh) | 2010-06-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81564B2 (en) | Protector | |
USD845246S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with asymmetric rectangular hot terminal edge slots and terminals with a rectangular edge protrusion | |
CN104241917B (zh) | 插头 | |
USD920922S1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plug | |
USD959656S1 (en) | Injection site with trifurcated connector | |
CN101394044B (zh) | 电源插头的防松脱装置 | |
ES2524876T3 (es) | Conector eléctrico con elementos de contacto hermafroditas. | |
USD948439S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with an electrical device | |
CN106450866B (zh) | 可正反插拔的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及其组合结构 | |
JP2019515457A5 (zh) | ||
CN101721016B (zh) | 搭扣 | |
WO2007106529A3 (en) | Connector for laundry rack | |
CN204289744U (zh) | 小型弹性内导体直角弯头导体连接器 | |
CN107078587B (zh) | 用于电机的定子绕组的绝缘元件和电机 | |
CN203277836U (zh) | 连接器紧固套 | |
CN105846135A (zh) | 电气连接器及相关方法 | |
US9362674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brace | |
USD865674S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2008263878A (ja) | 接木接合クリップ | |
USD1056847S1 (en) | Connector housing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05693013U (zh) | 接触性好的智能排插弹片 | |
TW381360B (en) | Landscape lighting socket | |
US6227916B1 (en) | Easily assemb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EP2784879B1 (en) | Mat sealing joint for connector | |
CN209045841U (zh) | 用于插座的插套及相应的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7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WOOJIN PLASTIC CO.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Bai Zhis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