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703754B -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03754B
CN101703754B CN2009102112636A CN200910211263A CN101703754B CN 101703754 B CN101703754 B CN 101703754B CN 2009102112636 A CN2009102112636 A CN 2009102112636A CN 200910211263 A CN200910211263 A CN 200910211263A CN 101703754 B CN101703754 B CN 101703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s
volume
parts
sodium
mosch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12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03754A (zh
Inventor
陈丽娟
张樱山
张国霞
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Qizheng Tibetan Medic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Qizheng Tibetan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Qizheng Tibetan Medic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Qizheng Tibetan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112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03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03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3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03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03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白脉病的药物组合物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传统藏药白脉软膏的处方为基本方通过改剂型制备得到的鼻用制剂。本发明采用部分药材提取部分药材超微的制备方法,既有效地保留药材中有效成分,又大大提高了生药成分的含量,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使疗效更佳。本发明选用的辅料成型性好,从而使得产品的渗透性好,吸收更好,起效更快,具有给药方便,持续时间长,过敏率低,便于使用和携带,不污染衣物等优点。本发明采用鼻粘膜给药系统,吸收快,起效迅速,而且无任何刺激作用及不良气味。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白脉病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白脉软膏是藏族民间医生根据《藏医医决补遗释难》、《四部医典》二书记载,结合实践经验组成的经典藏医药验方,白脉软膏原收载于《卫生部颁药品标准》95年版藏药第一册310页。白脉软膏的处方为:
姜黄150g、肉豆蔻50g、甘松80g、阳起石50g、甘草70g、人工麝香或麝香0.7g、山奈100g、藏茴香130g、藏菖蒲70g、花椒50g、碱花75g。
制法:以上十一味,除人工麝香或麝香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成细粉,过筛,加入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配研,用酥油和猪油调成软膏,即得。
功能与主治:舒筋活络。用于白脉病,瘫痪,偏瘫,筋腱强直,外伤引起的经络及筋腱断伤、手足挛急、跛行等。
根据藏医理论,脉病分为白脉和黑脉,其中白脉是人体在胚胎阶段首先生出的脉络,也是胚胎发育获得营养的脉络,出生后这些脉络又起着吸收饮食精华、输送糟粕,以保证三因素七物质的正常循环,如若这些脉络的功能发生紊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白脉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剧烈活动,损伤机体脉络;瘟毒热邪等降入脉中;兵器棍棒等机械损伤引起风湿;机能紊乱而入于脉道。藏医对白脉病的整治原则是理气活血通络。藏族人民根据《四部医典》、《晶珠本草》记载,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以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奈、麝香、藏茴香、花椒、碱花为原料生产的藏药白脉软膏,以显著的质量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信任,但是传统藏药白脉软膏制备工艺是将所有原药材细粉混合后调制成软膏,其工艺繁杂,批生产周期长,生产工艺不稳定;原料及辅料来源不稳定,不利于工业化生产;部分药物渗透能力差,生物利用度低,不能完全保证疗效,不宜发挥药物的疗效;另外产品不宜存放,携带不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极大地影响了产品的疗效及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以传统藏药白脉软膏的处方为基本方通过改剂型制备得到的治疗白脉病的鼻用制剂,本发明目的还在于公开该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原料药组成及用量为:
姜黄30-40重量份、肉豆蔻10-15重量份、甘松15-25重量份、阳起石10-15重量份、甘草15-20重量份、人工麝香或麝香0.15-0.2重量份、干姜20-28重量份、藏茴香28-35重量份、藏菖蒲15-20重量份、花椒10-15重量份、碱花15-20重量份。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原料药组成及用量优选为:
姜黄36.3重量份、肉豆蔻12.1重量份、甘松19.4重量份、阳起石12.1重量份、甘草17.0重量份、人工麝香或麝香0.17重量份、干姜24.2重量份、藏茴香31.5重量份、藏菖蒲17.0重量份、花椒12.1重量份、碱花18.2重量份。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辅料组成及用量为:
潜溶剂:甘油5-250重量份、丙二醇5-1500重量份和乙醇5-25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缓冲剂:硼砂碳酸钠缓冲液75-600体积份、磷酸盐缓冲液60-650体积份、硼酸盐缓冲液100-850体积份和醋酸盐缓冲液150-3200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PH调节剂:氢氧化钠0-80体积份、碳酸氢钠0-150体积份、磷酸氢二钠0-200体积份和枸橼酸钠0-100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稳定剂:焦亚硫酸钠0-100重量份、亚硫酸钠0-200重量份、亚硫酸氢钠0-175重量份、硫代硫酸钠0-450重量份、抗坏血酸0-1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0-1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0-450重量份、柠檬酸0-50重量份和酒石酸0-5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等渗调节剂:氯化钠0-220重量份、葡萄糖0-200重量份、甘露醇0-650重量份、山梨醇0-700重量份和木糖醇0-20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抑菌剂:尼泊金类0-15重量份、苯乙醇0-10重量份、苯甲酸钠0-20重量份和山梨酸0-5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辅料组成及用量优选为:
潜溶剂:甘油55-200重量份、丙二醇100-1400重量份和乙醇55-20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缓冲剂:硼砂碳酸钠缓冲液150-500体积份、磷酸盐缓冲液100-600体积份、硼酸盐缓冲液200-750体积份和醋酸盐缓冲液550-3000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PH调节剂:氢氧化钠20-60体积份、碳酸氢钠20-130体积份、磷酸氢二钠50-150体积份和枸橼酸钠20-80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稳定剂:焦亚硫酸钠20-80重量份、亚硫酸钠50-150重量份、亚硫酸氢钠25-150重量份、硫代硫酸钠50-400重量份、抗坏血酸20-13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20-13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50-400重量份、柠檬酸10-40重量份和酒石酸10-4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等渗调节剂:氯化钠20-200重量份、葡萄糖50-150重量份、甘露醇50-600重量份、山梨醇100-600重量份和木糖醇50-15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抑菌剂:尼泊金类2-13重量份、苯乙醇2-8重量份、苯甲酸钠5-15重量份和山梨酸10-4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辅料组成及用量优选为:
潜溶剂:甘油122重量份、丙二醇750重量份和乙醇123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缓冲剂:硼砂碳酸钠缓冲液340体积份、磷酸盐缓冲液305体积份、硼酸盐缓冲液475体积份和醋酸盐缓冲液1675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PH调节剂:氢氧化钠40体积份、碳酸氢钠75体积份、磷酸氢二钠100体积份和枸橼酸钠50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稳定剂:焦亚硫酸钠50重量份、亚硫酸钠100重量份、亚硫酸氢钠90重量份、硫代硫酸钠225重量份、抗坏血酸75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75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225重量份、柠檬酸25重量份和酒石酸2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等渗调节剂:氯化钠110重量份、葡萄糖100重量份、甘露醇325重量份、山梨醇350重量份和木糖醇10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抑菌剂:尼泊金类7重量份、苯乙醇5重量份、苯甲酸钠10重量份和山梨酸2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辅料组成及用量优选为:
潜溶剂:甘油10重量份、丙二醇1400重量份和乙醇1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缓冲剂:硼砂碳酸钠缓冲液590体积份、磷酸盐缓冲液65体积份、硼酸盐缓冲液840体积份和醋酸盐缓冲液160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PH调节剂:氢氧化钠5体积份、碳酸氢钠145体积份、磷酸氢二钠5体积份和枸橼酸钠95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稳定剂:焦亚硫酸钠95重量份、亚硫酸钠5重量份、亚硫酸氢钠170重量份、硫代硫酸钠5重量份、抗坏血酸145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5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440重量份、柠檬酸5重量份和酒石酸4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等渗调节剂:氯化钠5重量份、葡萄糖195重量份、甘露醇5重量份、山梨醇690重量份和木糖醇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抑菌剂:尼泊金类10重量份、苯乙醇1重量份、苯甲酸钠15重量份和山梨酸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辅料组成及用量优选为:
潜溶剂:甘油245重量份、丙二醇10重量份和乙醇24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缓冲剂:硼砂碳酸钠缓冲液80体积份、磷酸盐缓冲液640体积份、硼酸盐缓冲液105体积份和醋酸盐缓冲液3100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PH调节剂:氢氧化钠75体积份、碳酸氢钠5体积份、磷酸氢二钠195体积份和枸橼酸钠5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稳定剂:焦亚硫酸钠5重量份、亚硫酸钠195重量份、亚硫酸氢钠10重量份、硫代硫酸钠440重量份、抗坏血酸1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145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10重量份、柠檬酸45重量份和酒石酸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等渗调节剂:氯化钠215重量份、葡萄糖10重量份、甘露醇640重量份、山梨醇10重量份和木糖醇19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抑菌剂:尼泊金类1重量份、苯乙醇5重量份、苯甲酸钠1重量份和山梨酸4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辅料组成及用量优选为: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580体积份、甘油30重量份、氯化钠30重量份、亚硫酸钠10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15体积份、苯甲酸钠3.0重量份;
或磷酸盐缓冲液550体积份、丙二醇12重量份、葡萄糖17.5重量份、焦亚硫酸钠10重量份、磷酸氢二钠溶液10体积份、尼泊金甲酯2.5重量份;
或硼酸盐缓冲液600体积份、乙醇15重量份、甘露醇20重量份、亚硫酸氢钠18重量份、氢氧化钠溶液20体积份、山梨酸2.5重量份;
或醋酸盐缓冲液410体积份、丙二醇40重量份、山梨醇3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8重量份、枸橼酸钠溶液15体积份、苯乙醇1.5重量份;
或磷酸盐缓冲液425体积份、甘油45重量份、木糖醇28重量份、硫代硫酸钠25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35体积份、尼泊金乙酯5.0重量份;
或醋酸盐缓冲液530体积份、乙醇22重量份、氯化钠14重量份、柠檬酸7.5重量份、氢氧化钠溶液10体积份、尼泊金丙酯2.0重量份;
或磷酸盐缓冲液600体积份、氯化钠150重量份、抗坏血酸60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50体积份、苯甲酸钠9.0重量份;
或硼砂碳酸钠缓冲液515体积份、葡萄糖12重量份、酒石酸7重量份、氢氧化钠溶液20体积份、尼泊金丁酯1.5重量份;
或醋酸盐缓冲液2850体积份、甘露醇5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350重量份、磷酸氢二钠溶液150体积份、山梨酸20重量份;
或硼酸盐缓冲液620体积份、木糖醇150重量份、亚硫酸钠85重量份、枸橼酸钠溶液50体积份、苯乙醇5.0重量份;
或磷酸盐缓冲液580体积份、氯化钠180重量份、亚硫酸氢钠115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60体积份、尼泊金甲酯4.5重量份;
或硼砂碳酸钠缓冲液650体积份、甘露醇1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重量份、磷酸氢二钠溶液50体积份、尼泊金丙酯5.0重量份;
或磷酸盐缓冲液450体积份、甘油160重量份、葡萄糖120重量份、焦亚硫酸钠65重量份、氢氧化钠溶液50体积份、尼泊金甲酯2.5重量份;
或醋酸盐缓冲液1750体积份、丙二醇1050重量份、山梨醇580重量份、硫代硫酸钠350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100体积份、苯甲酸钠8.5重量份;
或磷酸盐缓冲液400体积份、乙醇200重量份、葡萄糖1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85重量份、枸橼酸钠溶液45体积份、尼泊金丙酯7.5重量份;
或硼砂碳酸钠缓冲液540体积份、甘油180重量份、氯化钠90重量份、抗坏血酸75重量份、磷酸氢二钠溶液70体积份、苯乙醇4.5重量份;
或醋酸盐缓冲液420体积份、丙二醇195重量份、木糖醇160重量份、亚硫酸钠120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80体积份、尼泊金甲酯2.5重量份;
或磷酸盐缓冲液355体积份、甘油85重量份、葡萄糖18重量份、酒石酸12重量份、氢氧化钠30体积份、苯甲酸钠2.5重量份;
或磷酸盐缓冲液600体积份、氯化钠150重量份、抗坏血酸60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50体积份、苯甲酸钠9.0重量份;
或硼砂碳酸钠缓冲液415体积份、葡萄糖25重量份、酒石酸18重量份、氢氧化钠溶液20体积份、尼泊金丁酯1.5重量份;
或醋酸盐缓冲液2850体积份、甘露醇5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350重量份、磷酸氢二钠溶液150体积份、山梨酸20重量份;
或硼酸盐缓冲液620体积份、木糖醇150重量份、亚硫酸钠85重量份、枸橼酸钠溶液50体积份、苯乙醇5.0重量份;
或磷酸盐缓冲液580体积份、氯化钠180重量份、亚硫酸氢钠115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60体积份、尼泊金甲酯4.5重量份;
或硼砂碳酸钠缓冲液650体积份、甘露醇1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重量份、磷酸氢二钠溶液50体积份、尼泊金丙酯5.0重量份;
或磷酸盐缓冲液450体积份、甘油160重量份、葡萄糖120重量份、焦亚硫酸钠65重量份、氢氧化钠溶液50体积份、尼泊金甲酯2.5重量份;
或醋酸盐缓冲液1750体积份、丙二醇1050重量份、山梨醇580重量份、硫代硫酸钠350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100体积份、苯甲酸钠8.5重量份;
或磷酸盐缓冲液400体积份、乙醇200重量份、葡萄糖1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85重量份、枸橼酸钠溶液45体积份、尼泊金丙酯4.5重量份;
或硼砂碳酸钠缓冲液540体积份、甘油180重量份、氯化钠90重量份、抗坏血酸75重量份、磷酸氢二钠溶液70体积份、苯乙醇4.5重量份;
或醋酸盐缓冲液420体积份、丙二醇195重量份、木糖醇160重量份、亚硫酸钠120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80体积份、尼泊金甲酯2.5重量份;
或磷酸盐缓冲液600体积份、甘油85重量份、葡萄糖30重量份、酒石酸28重量份、氢氧化钠30体积份、苯甲酸钠2.5重量份。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A和B方法中的一种:
A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50μm的药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药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0-7.0,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B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混合药物总量的10%-100%,用药物总重量5-20倍水煎煮1-4次,每次煎煮0.5-3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0-1.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或称取上述混合药物总量的10%-100%,用药物总重量5-20倍的30-90%乙醇提取1-4次,每次提取0.5-24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1.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0.1-150μm的药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0-7.0,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或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0-7.0,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A和B方法中的一种:
A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超微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B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混合药物总量的10%,用药物总重量5倍水煎煮4次,每次煎煮3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或称取上述混合药物总量的10%,用药物总重量5倍的30%乙醇提取4次,每次提取3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或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A和B方法中的一种:
A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10μm的超微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超微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B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混合药物总量的20%,用药物总重量15倍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35-1.4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或称取上述混合药物总量的20%,用药物总重量15倍的4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1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4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1-10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或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A和B方法中的一种:
A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超微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B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混合药物总量的50%,用药物总重量20倍水煎煮1次,每次煎煮1.5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或称取上述混合药物总量的50%,用药物总重量20倍的50%乙醇提取1次,每次提取1.5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或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A和B方法中的一种:
A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40-60μm的药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药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B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混合药物总量的60%,用药物总重量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5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或称取上述混合药物总量的60%,用药物总重量10倍的8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20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40-60μm的药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或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A和B方法中的一种:
A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60-90μm的药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药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B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混合药物总量的90%,用药物总重量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5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或称取上述混合药物总量的90%,用药物总重量10倍的90%乙醇提取1次,每次提取24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60-90μm的药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或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A和B方法中的一种:
A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90-150μm的药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药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B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混合原料药,用10重量倍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2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或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分别用药物总重量10、8、6倍的60%乙醇提取3次,每次分别提取90、60、30分钟,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a;
④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或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本发明鼻用制剂与现有技术白脉软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采用部分药材提取部分药材超微的制备方法,既有效地保留药材中有效成分,又大大提高了生药成分的含量,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使疗效更佳。
2、本发明选用的辅料成型性好,从而使得产品的渗透性好,吸收更好,起效更快。
3、本发明鼻用制剂具有给药方便,持续时间长,过敏率低,便于使用和携带,不污染衣物等优点。
4、本发明采用鼻粘膜给药系统,吸收快,起效迅速,而且无任何刺激作用及不良气味。
下面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  本发明鼻用制剂的镇痛药效实验
1试药、动物及仪器
1.1试药
传统剂型的白脉软膏(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白脉软膏1(制备方法:①将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人工麝香0.08g、干姜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进行净制,粉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50%,加水煎煮1次,同时收集挥发油,加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20倍,温度80℃,煎1.5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缩成比重为1.0的浓缩液,备用;③将剩余药粉(50%)粉碎成0.01~200μm的药粉后、与浓缩药液、45g十八醇、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5℃备用;④取100g羊毛脂,升温至75℃时加入③中所得混合液,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9MPa的条件下置于均质机内快速搅拌20分钟,待温度降至30℃,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
白脉软膏2(制备方法:①将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人工麝香0.08g、干姜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进行净制,粉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50%,用50%的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1.5小时,加醇量为药材总重量的20倍,温度50℃,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比重为1.0的浓缩液,备用;③将剩余药粉(50%)粉碎成0.01~200μm的药粉后、与浓缩药液、45g十八醇、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5℃备用;④取100g羊毛脂,升温至75℃时加入③中所得混合液,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9MPa的条件下置于均质机内快速搅拌20分钟,待温度降至30℃,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
白脉软膏3(制备方法:①将麝香0.08份研磨成细粉;②将姜黄20份、肉豆蔻5份、甘松10份、阳起石5份、甘草8份、、山奈12份、藏茴香15份、藏菖蒲8份、花椒7份、碱花10份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③取步骤②的超微粉20份置于容器中,在其中加入8份的液体石蜡,8份的甘油,9份聚山梨酯-80,0.2份尼泊金甲酯,加水至100份,在75~85℃搅拌制膏,待降温至35~40℃时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制成软膏,出料,室温放置3~8小时,加入防腐剂适量,分装即得。);
本发明鼻用制剂(根据本发明说明书中实施例1制备而成),冰醋酸等。
1.2仪器
电子便携式天平(型号:YB1201,上海海康电子仪器厂);秒表(SW8-2008);注射器(规格:1ml)等。
1.3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20±2g,4月龄雌鼠。
2方法与结果
2.1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设为空白组(I)、传统剂型的白脉软膏组(II)、白脉软膏1组(III)、白脉软膏2组(IV)、白脉软膏3组(V)、本发明鼻用制剂(VI)。实验前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用硫化钡将小鼠背部毛脱净。II、III、IV、V组分别背部脱毛处涂抹给药,给药量均为0.4g/kg(原生药),本发明鼻用制剂组(VI)用注射器鼻腔滴加本发明药液(相当原生药0.4g/kg),空白组用注射器鼻腔滴加等量蒸馏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只,记录注射醋酸后15min内扭体次数,计算药物对扭体反应的抑制率。评判药物镇痛效果:抑制率%=(对照组扭体均值-试药组扭体均值)/对照组扭体均值×100%。
2.2结果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空白组和传统剂型的白脉软膏组(II)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各组均有显极著性差异(P<0.01)。提示传统剂型的白脉软膏组(II)和白脉软膏1组(III)、白脉软膏2组(IV)、白脉软膏3组(V)、本发明鼻用制剂组(VI)均能抑制醋酸致动物扭体,具有镇痛作用。III、IV、V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和II、VI组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白脉软膏1组(III)、白脉软膏2组(IV)、白脉软膏3组(V)的镇痛作用优于传统剂型的白脉软膏组(II),而本发明鼻用制剂的镇痛作用优于传统剂型的白脉软膏组(II)、白脉软膏1组(III)、白脉软膏2组(IV)和白脉软膏3组(V),结果见表1。
表1  本发明鼻用制剂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结果
Figure G2009102112636D00141
(和I组比较△P<0.05,△△P<0.01;和II组比较*P<0.05,**P<0.01;I和VI组比较★P<0.05,★★P<0.01)
实验例2  本发明鼻用制剂对纤毛持续运动时间影响的药效实验
1试药、动物及仪器
1.1试药
传统剂型的白脉软膏(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白脉软膏1(制备方法:①将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人工麝香0.08g、干姜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进行净制,粉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50%,加水煎煮1次,同时收集挥发油,加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20倍,温度80℃,煎1.5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缩成比重为1.0的浓缩液,备用;③将剩余药粉(50%)粉碎成0.01~200μm的药粉后、与浓缩药液、45g十八醇、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5℃备用;④取100g羊毛脂,升温至75℃时加入③中所得混合液,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9MPa的条件下置于均质机内快速搅拌20分钟,待温度降至30℃,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
白脉软膏2(制备方法:①将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人工麝香0.08g、干姜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进行净制,粉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50%,用50%的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1.5小时,加醇量为药材总重量的20倍,温度50℃,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比重为1.0的浓缩液,备用;③将剩余药粉(50%)粉碎成0.01~200μm的药粉后、与浓缩药液、45g十八醇、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5℃备用;④取100g羊毛脂,升温至75℃时加入③中所得混合液,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9MPa的条件下置于均质机内快速搅拌20分钟,待温度降至30℃,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
白脉软膏3(制备方法:①将麝香0.08份研磨成细粉;②将姜黄20份、肉豆蔻5份、甘松10份、阳起石5份、甘草8份、、山奈12份、藏茴香15份、藏菖蒲8份、花椒7份、碱花10份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③取步骤②的超微粉20份置于容器中,在其中加入8份的液体石蜡,8份的甘油,9份聚山梨酯-80,0.2份尼泊金甲酯,加水至100份,在75~85℃搅拌制膏,待降温至35~40℃时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制成软膏,出料,室温放置3~8小时,加入防腐剂适量,分装即得。);
本发明鼻用制剂(根据本发明说明书中实施例1制备而成)。
1.2仪器及动物
蟾蜍35~45g,手术剪,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秒表等。
2.1方法
按表1分组,设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传统剂型的白脉软膏组、白脉软膏1组、白脉软膏2组、白脉软膏3组、本发明鼻用制剂组。将蟾蜍固定,用止血钳牵拉,使口腔张开,用手术剪分离上腭黏膜,取约3mm×3mm的黏膜,用生理盐水洗净异物,黏膜表面朝上平铺于载玻片上,按表1剂量于黏膜表面滴加药液,生理盐水组滴加等量生理盐水,轻轻盖上盖玻片,并开始记时,于4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黏膜纤毛的运动情况,随后搁置于加有少量蒸馏水的层析缸中,密闭,使水蒸气近饱和。此后每间隔适当时间取出标本,显微镜观察,如纤毛继续摆动放回层析缸中,直至纤毛停止摆动,记录从给药开始至纤毛摆动停止所用的时间,用给药组纤毛摆动持续时间除以对照组时间,得到纤毛持续运动时间的相对百分率,评价药物对黏膜的刺激作用。
2.2结果
采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和传统剂型白脉软膏组、白脉软膏1组、白脉软膏2组、白脉软膏3组之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和本发明鼻用制剂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本发明对黏膜纤毛持续运动时间的影响较小,提示本发明鼻用制剂对黏膜刺激作用较小,结果见表2。
表2  本发明鼻用制剂对黏膜纤毛持续运动时间的影响
Figure G2009102112636D00161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580ml、甘油30g、氯化钠30g、亚硫酸钠10g、碳酸氢钠溶液15ml、苯甲酸钠3.0g;
制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超微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硼砂碳酸钠缓冲液、甘油、亚硫酸钠、氯化钠、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2: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磷酸盐缓冲液550ml、丙二醇12g、葡萄糖17.5g、焦亚硫酸钠10g、磷酸氢二钠溶液10ml、尼泊金甲酯2.5g;
制法: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10μm的超微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超微粉与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丙二醇、葡萄糖、焦亚硫酸钠、尼泊金甲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磷酸氢二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3: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硼酸盐缓冲液600ml、乙醇15g、甘露醇20g、亚硫酸氢钠18g、氢氧化钠溶液20ml、山梨酸2.5g;
制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超微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硼酸盐缓冲液、乙醇、甘露醇、亚硫酸氢钠、山梨酸,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4: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醋酸盐缓冲液410ml、丙二醇20g、山梨醇1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g、枸橼酸钠溶液15ml、苯乙醇1.5g;
制法: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40-60μm的药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药粉与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醋酸盐缓冲液、丙二醇、山梨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苯乙醇,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枸橼酸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5: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磷酸盐缓冲液425ml、甘油45g、木糖醇28g、硫代硫酸钠25g、碳酸氢钠溶液35ml、尼泊金乙酯5.0g;
制法: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60-90μm的药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药粉与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甘油、木糖醇、硫代硫酸钠、尼泊金乙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6: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醋酸盐缓冲液530ml、乙醇22g、氯化钠14g、柠檬酸7.5g、氢氧化钠溶液10ml、尼泊金丙酯2.0g;
制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90-150μm的药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药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醋酸盐缓冲液、乙醇、氯化钠、柠檬酸、尼泊金丙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7: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磷酸盐缓冲液600ml、氯化钠150g、抗坏血酸60g、碳酸氢钠溶液50ml、苯甲酸钠9.0g;
制法: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10%,用5重量倍水煎煮4次,每次煎煮3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氯化钠、抗坏血酸、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8: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515ml、葡萄糖12g、酒石酸7g、氢氧化钠溶液20ml、尼泊金丁酯1.5g;
制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20%,用15重量倍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35-1.4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1-10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硼砂碳酸钠缓冲液、葡萄糖、酒石酸、尼泊金丁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9: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醋酸盐缓冲液2850ml、甘露醇550g、乙二胺四乙酸350g、磷酸氢二钠溶液150ml、山梨酸20g;
制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50%,用20重量倍水煎煮1次,每次煎煮1.5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醋酸盐缓冲液、甘露醇、乙二胺四乙酸、山梨酸,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磷酸氢二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10: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硼酸盐缓冲液620ml、木糖醇150g、亚硫酸钠85g、枸橼酸钠溶液50ml、苯乙醇5.0g;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60%,用10重量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5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40-60μm的药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硼酸盐缓冲液、木糖醇、亚硫酸钠、苯乙醇,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枸橼酸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11: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磷酸盐缓冲液580ml、氯化钠180g、亚硫酸氢钠115g、碳酸氢钠溶液60ml、尼泊金甲酯4.5g;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90%,用10重量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5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60-90μm的药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氯化钠、亚硫酸氢钠、尼泊金甲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12: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650ml、甘露醇15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g、磷酸氢二钠溶液50ml、尼泊金丙酯5.0g;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用10重量倍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2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④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硼砂碳酸钠缓冲液、甘露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尼泊金丙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磷酸氢二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13: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磷酸盐缓冲液450ml、甘油160g、葡萄糖120g、焦亚硫酸钠65g、氢氧化钠溶液50ml、尼泊金甲酯2.5g;
制法: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10%,用5重量倍水煎煮4次,每次煎煮3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经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甘油、葡萄糖、焦亚硫酸钠、尼泊金甲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14: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醋酸盐缓冲液1750ml、丙二醇1050g、山梨醇580g、硫代硫酸钠350g、碳酸氢钠溶液100ml、苯甲酸钠8.5g;
制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20%,用15重量倍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35-1.4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1-10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经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醋酸盐缓冲液、丙二醇、山梨醇、硫代硫酸钠、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15: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磷酸盐缓冲液400ml、乙醇200g、葡萄糖150g、乙二胺四乙酸85g、枸橼酸钠溶液45ml、尼泊金丙酯7.5g;
制法: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50%,用20重量倍水煎煮1次,每次煎煮1.5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经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乙醇、葡萄糖、乙二胺四乙酸、尼泊金丙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枸橼酸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16: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540ml、甘油180g、氯化钠90g、抗坏血酸75g、磷酸氢二钠溶液70ml、苯乙醇4.5g;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60%,用10重量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5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40-60μm的药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经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硼砂碳酸钠缓冲液、甘油、氯化钠、抗坏血酸、苯乙醇,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磷酸氢二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17: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醋酸盐缓冲液420ml、丙二醇195g、木糖醇160g、亚硫酸钠120g、碳酸氢钠溶液80ml、尼泊金甲酯2.5g;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90%,用10重量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5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60-90μm的药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经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醋酸盐缓冲液、丙二醇、木糖醇、亚硫酸钠、尼泊金甲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18: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磷酸盐缓冲液355ml、甘油85g、葡萄糖18g、酒石酸12g、氢氧化钠30ml、苯甲酸钠2.5g;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用10重量倍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2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④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经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甘油、葡萄糖、酒石酸、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19: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磷酸盐缓冲液600ml、氯化钠150g、抗坏血酸60g、碳酸氢钠溶液50ml、苯甲酸钠9.0g;
制法: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10%,用5重量倍的30%乙醇提取4次,每次提取3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氯化钠、抗坏血酸、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20: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415ml、葡萄糖25g、酒石酸18g、氢氧化钠溶液20ml、尼泊金丁酯1.5g;
制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20%,用15重量倍的4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1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4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1-10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硼砂碳酸钠缓冲液、葡萄糖、酒石酸、尼泊金丁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21: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醋酸盐缓冲液2850ml、甘露醇550g、乙二胺四乙酸350g、磷酸氢二钠溶液150ml、山梨酸20g;
制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50%,用20重量倍的50%乙醇提取1次,每次提取1.5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醋酸盐缓冲液、甘露醇、乙二胺四乙酸、山梨酸,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磷酸氢二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22: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硼酸盐缓冲液620ml、木糖醇150g、亚硫酸钠85g、枸橼酸钠溶液50ml、苯乙醇5.0g;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60%,用10重量倍的8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20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40-60μm的药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硼酸盐缓冲液、木糖醇、亚硫酸钠、苯乙醇,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枸橼酸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23: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磷酸盐缓冲液580ml、氯化钠180g、亚硫酸氢钠115g、碳酸氢钠溶液60ml、尼泊金甲酯4.5g;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90%,用10重量倍的90%乙醇提取1次,每次提取24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60-90μm的药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氯化钠、亚硫酸氢钠、尼泊金甲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24: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650ml、甘露醇15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g、磷酸氢二钠溶液50ml、尼泊金丙酯5.0g;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分别用药物总重量10、8、6倍的60%乙醇提取3次,每次分别提取90、60、30分钟,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a;
④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硼砂碳酸钠缓冲液、甘露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尼泊金丙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磷酸氢二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25: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磷酸盐缓冲液450ml、甘油160g、葡萄糖120g、焦亚硫酸钠65g、氢氧化钠溶液50ml、尼泊金甲酯2.5g;
制法: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10%,用5重量倍的30%乙醇提取4次,每次提取3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经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甘油、葡萄糖、焦亚硫酸钠、尼泊金甲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26: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醋酸盐缓冲液1750ml、丙二醇1050g、山梨醇580g、硫代硫酸钠350g、碳酸氢钠溶液100ml、苯甲酸钠8.5g;
制法: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20%,用15重量倍的4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1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4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1-10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经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醋酸盐缓冲液、丙二醇、山梨醇、硫代硫酸钠、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27: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磷酸盐缓冲液400ml、乙醇200g、葡萄糖150g、乙二胺四乙酸85g、枸橼酸钠溶液45ml、尼泊金丙酯4.5g;
制法: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50%,用20重量倍的50%乙醇提取1次,每次提取1.5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经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乙醇、葡萄糖、乙二胺四乙酸、尼泊金丙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枸橼酸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28: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540ml、甘油180g、氯化钠90g、抗坏血酸75g、磷酸氢二钠溶液70ml、苯乙醇4.5g;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60%,用10重量倍的8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20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40-60μm的药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经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硼砂碳酸钠缓冲液、甘油、氯化钠、抗坏血酸、苯乙醇,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磷酸氢二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29: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醋酸盐缓冲液420ml、丙二醇195g、木糖醇160g、亚硫酸钠120g、碳酸氢钠溶液80ml、尼泊金甲酯2.5g;
①将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总量的90%,用10重量倍的90%乙醇提取1次,每次提取24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60-90μm的药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经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醋酸盐缓冲液、丙二醇、木糖醇、亚硫酸钠、尼泊金甲酯,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实施例30:本发明鼻用制剂
原料药组成:
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人工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
辅料组成:
磷酸盐缓冲液600ml、甘油85g、葡萄糖30g、酒石酸28g、氢氧化钠30ml、苯甲酸钠2.5g;
①将人工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分别用药物总重量10、8、6倍的60%乙醇提取3次,每次分别提取90、60、30分钟,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a;
④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经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磷酸盐缓冲液、甘油、葡萄糖、酒石酸、苯甲酸钠,搅拌均匀,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6.5左右,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本发明鼻用制剂。

Claims (16)

1.一种治疗白脉病的鼻用制剂,其原料药组成为:姜黄30-40重量份、肉豆蔻10-15重量份、甘松15-25重量份、阳起石10-15重量份、甘草15-20重量份、人工麝香或麝香0.15-0.2重量份、干姜20-28重量份、藏茴香28-35重量份、藏菖蒲15-20重量份、花椒10-15重量份、碱花15-20重量份;其特征在于该鼻用制剂的辅料组成为:
潜溶剂:甘油5-250重量份、丙二醇5-1500重量份和乙醇5-25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缓冲剂:硼砂碳酸钠缓冲液75-600体积份、磷酸盐缓冲液60-650体积份、硼酸盐缓冲液100-850体积份和醋酸盐缓冲液150-3200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PH调节剂:氢氧化钠0-80体积份、碳酸氢钠0-150体积份、磷酸氢二钠0-200体积份和枸橼酸钠0-100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稳定剂:焦亚硫酸钠0-100重量份、亚硫酸钠0-200重量份、亚硫酸氢钠0-175重量份、硫代硫酸钠0-450重量份、抗坏血酸0-1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0-1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0-450重量份、柠檬酸0-50重量份和酒石酸0-5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等渗调节剂:氯化钠0-220重量份、葡萄糖0-200重量份、甘露醇0-650重量份、山梨醇0-700重量份和木糖醇0-20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抑菌剂:尼泊金类0-15重量份、苯乙醇0-10重量份、苯甲酸钠0-20重量份和山梨酸0-5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鼻用制剂的辅料组成为:
潜溶剂:甘油55-200重量份、丙二醇100-1400重量份和乙醇55-20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缓冲剂:硼砂碳酸钠缓冲液150-500体积份、磷酸盐缓冲液100-600体积份、硼酸盐缓冲液200-750体积份和醋酸盐缓冲液550-3000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PH调节剂:氢氧化钠20-60体积份、碳酸氢钠20-130体积份、磷酸氢二钠50-150体积份和枸橼酸钠20-80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稳定剂:焦亚硫酸钠20-80重量份、亚硫酸钠50-150重量份、亚硫酸氢钠25-150重量份、硫代硫酸钠50-400重量份、抗坏血酸20-13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20-13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50-400重量份、柠檬酸10-40重量份和酒石酸10-4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等渗调节剂:氯化钠20-200重量份、葡萄糖50-150重量份、甘露醇50-600重量份、山梨醇100-600重量份和木糖醇50-15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抑菌剂:尼泊金类2-13重量份、苯乙醇2-8重量份、苯甲酸钠5-15重量份和山梨酸10-4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鼻用制剂的辅料组成为:
潜溶剂:甘油122重量份、丙二醇750重量份和乙醇123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缓冲剂:硼砂碳酸钠缓冲液340体积份、磷酸盐缓冲液305体积份、硼酸盐缓冲液475体积份和醋酸盐缓冲液1675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PH调节剂:氢氧化钠40体积份、碳酸氢钠75体积份、磷酸氢二钠100体积份和枸橼酸钠50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稳定剂:焦亚硫酸钠50重量份、亚硫酸钠100重量份、亚硫酸氢钠90重量份、硫代硫酸钠225重量份、抗坏血酸75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75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225重量份、柠檬酸25重量份和酒石酸2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等渗调节剂:氯化钠110重量份、葡萄糖100重量份、甘露醇325重量份、山梨醇350重量份和木糖醇10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抑菌剂:尼泊金类7重量份、苯乙醇5重量份、苯甲酸钠10重量份和山梨酸2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鼻用制剂的辅料组成为:
潜溶剂:甘油10重量份、丙二醇1400重量份和乙醇10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缓冲剂:硼砂碳酸钠缓冲液590体积份、磷酸盐缓冲液65体积份、硼酸盐缓冲液840体积份和醋酸盐缓冲液160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PH调节剂:氢氧化钠5体积份、碳酸氢钠145体积份、磷酸氢二钠5体积份和枸橼酸钠95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稳定剂:焦亚硫酸钠95重量份、亚硫酸钠5重量份、亚硫酸氢钠170重量份、硫代硫酸钠5重量份、抗坏血酸145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5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440重量份、柠檬酸5重量份和酒石酸4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等渗调节剂:氯化钠5重量份、葡萄糖195重量份、甘露醇5重量份、山梨醇690重量份和木糖醇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抑菌剂:尼泊金类10重量份、苯乙醇1重量份、苯甲酸钠15重量份和山梨酸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鼻用制剂的辅料组成为:
潜溶剂:甘油245重量份、丙二醇10重量份和乙醇24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缓冲剂:硼砂碳酸钠缓冲液80体积份、磷酸盐缓冲液640体积份、硼酸盐缓冲液105体积份和醋酸盐缓冲液3100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PH调节剂:氢氧化钠75体积份、碳酸氢钠5体积份、磷酸氢二钠195体积份和枸橼酸钠5体积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稳定剂:焦亚硫酸钠5重量份、亚硫酸钠195重量份、亚硫酸氢钠10重量份、硫代硫酸钠440重量份、抗坏血酸1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145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10重量份、柠檬酸45重量份和酒石酸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等渗调节剂:氯化钠215重量份、葡萄糖10重量份、甘露醇640重量份、山梨醇10重量份和木糖醇19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抑菌剂:尼泊金类1重量份、苯乙醇5重量份、苯甲酸钠1重量份和山梨酸45重量份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鼻用制剂的辅料组成为: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580体积份、甘油30重量份、氯化钠30重量份、亚硫酸钠10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15体积份、苯甲酸钠3.0重量份;
或  磷酸盐缓冲液550体积份、丙二醇12重量份、葡萄糖17.5重量份、焦亚硫酸钠10重量份、磷酸氢二钠溶液10体积份、尼泊金甲酯2.5重量份;
或  硼酸盐缓冲液600体积份、乙醇15重量份、甘露醇20重量份、亚硫酸氢钠18重量份、氢氧化钠溶液20体积份、山梨酸2.5重量份;
或  醋酸盐缓冲液410体积份、丙二醇20重量份、山梨醇15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重量份、枸橼酸钠溶液15体积份、苯乙醇1.5重量份;
或  磷酸盐缓冲液425体积份、甘油45重量份、木糖醇28重量份、硫代硫酸钠25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35体积份、尼泊金乙酯5.0重量份;
或  醋酸盐缓冲液530体积份、乙醇22重量份、氯化钠14重量份、柠檬酸7.5重量份、氢氧化钠溶液10体积份、尼泊金丙酯2.0重量份;
或  磷酸盐缓冲液600体积份、氯化钠150重量份、抗坏血酸60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50体积份、苯甲酸钠9.0重量份;
或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515体积份、葡萄糖12重量份、酒石酸7重量份、氢氧化钠溶液20体积份、尼泊金丁酯1.5重量份;
或  醋酸盐缓冲液2850体积份、甘露醇5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350重量份、磷酸氢二钠溶液150体积份、山梨酸20重量份;
或  硼酸盐缓冲液620体积份、木糖醇150重量份、亚硫酸钠85重量份、枸橼酸钠溶液50体积份、苯乙醇5.0重量份;
或  磷酸盐缓冲液580体积份、氯化钠180重量份、亚硫酸氢钠115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60体积份、尼泊金甲酯4.5重量份;
或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650体积份、甘露醇1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重量份、磷酸氢二钠溶液50体积份、尼泊金丙酯5.0重量份;
或  磷酸盐缓冲液450体积份、甘油160重量份、葡萄糖120重量份、焦亚硫酸钠65重量份、氢氧化钠溶液50体积份、尼泊金甲酯2.5重量份;
或  醋酸盐缓冲液1750体积份、丙二醇1050重量份、山梨醇580重量份、硫代硫酸钠350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100体积份、苯甲酸钠8.5重量份;
或  磷酸盐缓冲液400体积份、乙醇200重量份、葡萄糖1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85重量份、枸橼酸钠溶液45体积份、尼泊金丙酯7.5重量份;
或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540体积份、甘油180重量份、氯化钠90重量份、抗坏血酸75重量份、磷酸氢二钠溶液70体积份、苯乙醇4.5重量份;
或  醋酸盐缓冲液420体积份、丙二醇195重量份、木糖醇160重量份、亚硫酸钠120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80体积份、尼泊金甲酯2.5重量份;
或  磷酸盐缓冲液355体积份、甘油85重量份、葡萄糖18重量份、酒石酸12重量份、氢氧化钠30体积份、苯甲酸钠2.5重量份;
或  磷酸盐缓冲液600体积份、氯化钠150重量份、抗坏血酸60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50体积份、苯甲酸钠9.0重量份;
或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415体积份、葡萄糖25重量份、酒石酸18重量份、氢氧化钠溶液20体积份、尼泊金丁酯1.5重量份;
或  醋酸盐缓冲液2850体积份、甘露醇5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350重量份、磷酸氢二钠溶液150体积份、山梨酸20重量份;
或  硼酸盐缓冲液620体积份、木糖醇150重量份、亚硫酸钠85重量份、枸橼酸钠溶液50体积份、苯乙醇5.0重量份;
或  磷酸盐缓冲液580体积份、氯化钠180重量份、亚硫酸氢钠115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60体积份、尼泊金甲酯4.5重量份;
或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650体积份、甘露醇1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重量份、磷酸氢二钠溶液50体积份、尼泊金丙酯5.0重量份;
或  磷酸盐缓冲液450体积份、甘油160重量份、葡萄糖120重量份、焦亚硫酸钠65重量份、氢氧化钠溶液50体积份、尼泊金甲酯2.5重量份;
或  醋酸盐缓冲液1750体积份、丙二醇1050重量份、山梨醇580重量份、硫代硫酸钠350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100体积份、苯甲酸钠8.5重量份;
或  磷酸盐缓冲液400体积份、乙醇200重量份、葡萄糖150重量份、乙二胺四乙酸85重量份、枸橼酸钠溶液45体积份、尼泊金丙酯4.5重量份;
或  硼砂碳酸钠缓冲液540体积份、甘油180重量份、氯化钠90重量份、抗坏血酸75重量份、磷酸氢二钠溶液70体积份、苯乙醇4.5重量份;
或  醋酸盐缓冲液420体积份、丙二醇195重量份、木糖醇160重量份、亚硫酸钠120重量份、碳酸氢钠溶液80体积份、尼泊金甲酯2.5重量份;
或  磷酸盐缓冲液600体积份、甘油85重量份、葡萄糖30重量份、酒石酸28重量份、氢氧化钠30体积份、苯甲酸钠2.5重量份。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鼻用制剂,其特征在于该鼻用制剂的原料药组成为:
姜黄36.3重量份、肉豆蔻12.1重量份、甘松19.4重量份、阳起石12.1重量份、甘草17.0重量份、人工麝香或麝香0.17重量份、干姜24.2重量份、藏茴香31.5重量份、藏菖蒲17.0重量份、花椒12.1重量份、碱花18.2重量份。
8.如权利要求2-7任一所述的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A和B方法中的一种:
A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50μm的药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药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0-7.0,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B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混合药物总量的10%-100%,用药物总重量5-20倍水煎煮1-4次,每次煎煮0.5-3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0-1.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或称取上述混合药物总量的10%-100%,用药物总重量5-20倍的30-90%乙醇提取1-4次,每次提取0.5-24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1.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0.1-150μm的药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0-7.0,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或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0-7.0,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A和B方法中的一种:
A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超微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B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混合药物总量的10%,用药物总重量5倍水煎煮4次,每次煎煮3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或称取上述混合药物总量的10%,用药物总重量5倍的30%乙醇提取4次,每次提取3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0.1-1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或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A和B方法中的一种:
A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10μm的超微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超微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B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混合药物总量的20%,用药物总重量15倍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35-1.4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或称取上述混合药物总量的20%,用药物总重量15倍的40%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1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4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1-10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或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A和B方法中的一种:
A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超微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B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混合药物总量的50%,用药物总重量20倍水煎煮1次,每次煎煮1.5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或称取上述混合药物总量的50%,用药物总重量20倍的50%乙醇提取1次,每次提取1.5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10-40μm的超微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或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A和B方法中的一种:
A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40-60μm的药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药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B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混合药物总量的60%,用药物总重量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5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或称取上述混合药物总量的60%,用药物总重量10倍的8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20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40-60μm的药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或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A和B方法中的一种:
A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60-90μm的药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药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B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混合药物总量的90%,用药物总重量10倍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5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或称取上述混合药物总量的90%,用药物总重量10倍的90%乙醇提取1次,每次提取24小时,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a;
④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粒径为60-90μm的药粉;
⑤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或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步骤④得到的药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A和B方法中的一种:
A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挑拣干净,粉碎成粒径为90-150μm的药粉;
③将上述步骤②得到的药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B方法:
①将人工麝香或麝香研磨成细粉;
②将姜黄、肉豆蔻、干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和碱花除杂,净制,混合;
③称取上述步骤②得到的混合原料药,用10重量倍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2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并浓缩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并将挥发油加入到浓缩液中,得浓缩液a;
或称取上述混合原料药,分别用药物总重量10、8、6倍的60%乙醇提取3次,每次分别提取90、60、30分钟,收集提取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浓缩液a;
④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或将上述步骤③得到的浓缩液a喷雾干燥后得提取物干粉与步骤①得到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缓冲剂、潜溶剂、等渗剂、稳定剂、抑菌剂,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调PH值为6.5,过滤,高压灭菌,所得液体在无菌条件下瓶装封口,即得鼻用制剂。
15.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鼻用制剂在制备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用制剂在制备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09102112636A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703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12636A CN101703754B (zh)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12636A CN101703754B (zh)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3754A CN101703754A (zh) 2010-05-12
CN101703754B true CN101703754B (zh) 2011-11-23

Family

ID=42374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12636A Active CN101703754B (zh)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037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910200A (zh) * 2024-09-20 2024-11-08 湖北健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玉米低聚肽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03754A (zh) 201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1173B (zh) 一种治疗皮炎、湿疹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6844B (zh)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7904B (zh) 一种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5738B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9928B (zh) 治疗痛经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97830B (zh) 一种防治经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78804B (zh) 一种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53404A (zh) 一种治疗皮肤及黏膜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0772A (zh) 一种防治阴道炎症的妇科外用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18600B (zh) 一种治疗细菌或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663A (zh) 一种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6917A (zh) 一种积雪草抗皱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66278B (zh) 一种治疗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5727A (zh) 一种治疗冻疮的外用酊剂
CN104274788A (zh) 一种治疗妇女肝火湿热型带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781B (zh)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3932A (zh) 一种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03754B (zh)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鼻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1138B (zh)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57680A (zh) 一种治疗骨病的中药湿敷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0385B (zh)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药物组合物酒剂或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1857B (zh)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涂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8094B (zh) 一种治疗白脉病的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7087A (zh) 一种治疗口角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0358540C (zh) 一种治疗婴儿臀红症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