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674798B - 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4798B
CN101674798B CN200880013444.1A CN200880013444A CN101674798B CN 101674798 B CN101674798 B CN 101674798B CN 200880013444 A CN200880013444 A CN 200880013444A CN 101674798 B CN101674798 B CN 1016747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mmonium chloride
emulsion
phas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34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4798A (zh
Inventor
石洼章
松下裕史
池边洋介
藤山泰三
丰田智规
小岩一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seid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seid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seid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seid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74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4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4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A61K8/41Amines
    • A61K8/416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4Dispersions; Emul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4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8/06Emul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4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8/06Emulsions
    • A61K8/062Oil-in-water emul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19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inorganic ingredients
    • A61K8/27Zinc;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4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wise than those involving only carbon-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9Polysiloxa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61Q1/02Preparations containing skin colorants, e.g. pig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7/00Barrier preparations; Preparations brought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kin for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external influences, e.g. sunlight, X-rays or other harmful rays, corrosive materials, bacteria or insect stings
    • A61Q17/04Topical preparations for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sunlight or other radiation; Topical sun tanning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5/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hair
    • A61Q5/06Preparations for styling the hair, e.g. by temporary shaping or colo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74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75Anti-irrita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smetics (AREA)
  • Colloid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乳化稳定性优异、发粘感少、皮肤刺激性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本发明涉及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a)粉末成分1~20质量%、(b)具有2个碳链为12~22的烷基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0.001~0.5质量%、(c)油相成分、(d)水相成分,具有在分散在水相中的油滴上吸附(a)的粉末粒子的结构。

Description

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关联申请 
本申请主张2007年4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116809号的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乳化稳定性优异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化妆品等中的水包油型乳液,通过所添加的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将水性成分与油性成分稳定地混合。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更重视安全性的消费者的增加,由于极其过敏的使用者,不含有有可能有少量的刺激性的表面活性剂或为不具有这种刺激的含量的水包油型乳液的要求日益提高。 
通过不使用表面活性剂,而使粉末吸附在界面上来制备的乳液以往已知皮克林乳液(Pickering emulsion)。对于皮克林乳液的制备,迄今为止报告了很多研究成果(例如非专利文献1),提出了其在香妆品领域中的应用(专利文献1、2)。 
此外,近年通过将特定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多元醇与粉末组合使用,将含有神经酰胺等两亲性物质的油相乳化,得到稳定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6562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1-5181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3676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B.Binks et.Al,Advances in Colloid and InterfaceScience 100-102(2003) 
发明内容
但是,制备将乳液适用于香妆品时所必需的对于各种环境下的温度 或搅拌具有稳定性的水包油型皮克林乳液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对于专利文献3,两亲性物质是必须的,形成表面活性剂与液晶结构(α凝胶),由此实现系统的稳定,但是在使用性方面有发粘的趋势。为了得到皮克林乳液,迄今为止报告了配合微量的两亲性物质的技术(例如,Mukul M,Sharma et al,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Science 157,244-253,(1993)),但是难以得到满足作为香妆品充分的稳定性的制品,此外还产生由于两亲性物质所导致的制剂的发粘感等新的使用触感上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乳化稳定性优异、发粘感少、皮肤刺激性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及其简便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配合特定量的粉末、油相成分、水相成分、含有一定范围的链长的2个烷基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由上述成分形成特定结构的水包油型乳液具有优异的乳化稳定性,无发粘感,刺激性低,从而完成本发明。 
此外,本发明人还发现,在上述乳液的制备时,通过将对上述粉末进行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处理编入到乳化组合物的制备步骤中,即使不另外进行粉末的处理,也可以简便地得到上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为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a)粉末成分1~20质量%、(b)具有两个碳链为12~22的烷基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0.001~0.5质量%、(c)油相成分、(d)水相成分,具有(a)的粉末粒子吸附在分散在水相中的油滴上的结构。 
此外,上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特征在于,(b)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吸附在(a)的粉末粒子上。 
此外,上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优选(b)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总计配合量为0.001~0.1质量%。 
此外,上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优选(b)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为二甲基二烷基氯化铵。 
此外,上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优选作为(d)的水相成分,含有选自琥珀酰聚糖、黄原胶和丙烯酰胺中的1种或2种以上。 
此外,上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优选在水相中含有亲水性表面活性剂0.001~0.5质量%。 
进一步地,上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含有下述(A)和(B)步骤。 
(A)将粉末成分和具有2个碳链为12~22的烷基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分散在水相成分中的步骤, 
(B)(A)步骤后,将上述分散物和油相成分混合的步骤。 
此外,上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进一步含有下述(C)步骤。 
(C)(B)步骤后,添加混合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为防晒用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进一步含有分散在(c)的油相成分中的疏水化处理粉体。 
此外,在上述水包油型防晒用皮肤外用剂中,优选作为上述疏水化处理粉体,含有疏水化处理微粒二氧化钛和/或疏水化处理微粒氧化锌。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为化妆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进一步含有分散在(c)的油相成分中的疏水化处理粉体,且上述油相成分的50质量%以上为硅油。 
此外,在上述化妆用组合物中,优选作为上述疏水化处理粉体,含有选自疏水化处理微粒二氧化钛、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黑和氧化铝中的1种或2种以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化妆用组合物中,优选含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丙烯酸类硅氧烷1种或2种以上。 
(化学式1) 
(上式中,R为碳原子数10~20的烷基,a+b+c=1,a、b、c都为0.2以上,d为5~100的整数。) 
进一步地,在上述化妆用组合物中,优选含有下述通式(II)所示的两末端硅氧烷改性甘油1种或2种以上。 
(化学式2) 
(上式中,R1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苯基,R2为碳原子数为2~11的亚烷基,m为10~120,n为1~11。)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为整发用毛发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作为该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c)的油相成分,含有固体油分1~30质量%、液态油分1~30质量%。 
在上述整发用毛发化妆品中,优选(a)的粉末成分含有二氧化硅。 
根据本发明,可以简便地得到乳化稳定性优异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进一步地,通过配合上述组合物,可以得到功能性高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化妆用组合物和整发用毛发化妆品。 
附图说明
[图1]为与水的二成分系统中的二烷基甲基氯化铵的相图。 
[图2]为表示在改变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的配合量,制备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钛:3重量%、油分:47重量%、水:余量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时,对与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一起分散在水中的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钛粉末的ξ电位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除了以往的皮克林乳液的构成成分油相、水相和粉末成分之外,还含有特定量的含特定链长的2个烷基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双链型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双链型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烷基链可以为直链或支链,此外可以不相同。作为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液中含有的双链型阳离子,可以举出例如,二甲基二月桂基氯化铵、二乙基二月桂基氯化铵、二丙基二月桂基氯化铵、二甲基二棕榈基氯化铵、二乙基二棕榈基氯化铵、二丙基二棕榈基氯化铵、二甲基二鲸蜡基氯化铵、二乙基二鲸蜡基氯化铵、二丙基二鲸蜡基氯化铵、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二乙基二硬脂基氯化铵、二丙基二硬脂基氯化铵、二甲基二(二十二烷基)氯化铵、二乙基二(二十二烷基)氯化铵、二丙基二(二十二烷基)氯化铵、二硬脂酰基乙基二甲基氯化铵、二棕榈酰基乙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硬脂酰基乙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distearoylethylhydroxyethylmonium methosulfate)、二棕榈酰基乙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dipalmitoylethyl hydroxyethylmonium methosulfate)等。 
作为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中的双链型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烷基的链的长度,优选为12~22。若小于12则乳化力、乳化稳定性存在问题,此外若超过22则发粘感增加、使用性上存在问题。 
双链型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烷基的链的长度更优选为16~20。作为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双链型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优选为二甲基二烷基氯化铵。 
作为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中的双链型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配合量,相对于乳液总量为0.001~0.5质量%,优选为0.001~0.1质量%。若双链型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配合量过多,则组合物形成α凝胶而发粘,使用触感有降低的趋势。 
通常,在配合上述程度的表面活性剂时,虽然微量超过在乳化组合物中发挥作为乳化剂的功能的量,但是在本发明的结构的皮克林乳液中发挥极其优异的乳化稳定功能。此外,刺激性也极低。 
(粉末成分) 
作为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中含有的粉末成分,可以举出例如,无机粉末(例如,滑石、高岭土、云母、绢云母(sericite)、白云母、金云母、合成云母、红云母、黑云母、蛭石、碳酸镁、碳酸钙、硅酸铝、硅酸钡、硅酸钙、硅酸镁、硅酸锶、钨酸金属盐、镁、二氧化硅、沸石、硫酸钡、烧结硫酸钙(烧石膏)、磷酸钙、氟磷灰石、羟基磷灰石、陶瓷粉末等)、金属皂(例如,肉豆蔻酸锌、棕榈酸钙、硬脂酸铝)、氮化硼等),有机粉末(例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无机红色类颜料(例如,钛酸铁 等),无机紫色类颜料(例如,mangoviolet、钴紫等),无机绿色类颜料(例如,氧化铬、氢氧化铬、钛酸钴等),无机蓝色类颜料(例如,群青、普鲁士蓝等),珠光类颜料(例如,氧化钛被覆云母、氧化钛被覆氯氧化铋、氧化钛被覆滑石、着色氧化钛被覆云母、氯氧化铋、珠光石等),金属粉末颜料(例如,铝粉末、铜粉末等),锆、钡或铝色淀等有机颜料(例如,红色201号、红色202号、红色204号、红色205号、红色220号、红色226号、红色228号、红色405号、橙色203号、橙色204号、黄色205号、黄色401号和蓝色404号等有机颜料、红色3号、红色104号、红色106号、红色227号、红色230号、红色401号、红色505号、橙色205号、黄色4号、黄色5号、黄色202号、黄色203号、绿色3号和蓝色1号等),天然色素(例如,叶绿素、β-胡萝卜素等)等,可以单独使用或配合2种以上。此外,还可以使用在粉末上覆盖金属氧化物等得到的复合粉体、或用化合物等处理粉末表面得到的改性粉体。 
本发明中,优选使用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锌或含有它们的复合粉末,从皮肤亲和性、使用性、赋予紫外线屏蔽效果、乳化稳定性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为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钛。 
对粉体的粒径不特别限定,但是从配合到香妆品时的操作容易性或乳化稳定性方面考虑,优选粒径为1~200nm。 
作为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液中的粉末成分的配合量,相对于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总量,优选为1~20质量%,特别优选为1~10质量%。若配合量小于1质量%则乳化有可能不能充分进行,若超过20质量%则存在发粘感提高的趋势。 
(油相成分) 
作为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中含有的油相成分,可以举出下述成分。 
作为液态油脂,可以举出例如,鳄梨油、山茶油、鳖油、澳洲坚果油、玉米油、貂油、橄榄油、菜籽油、卵黄油、芝麻油、桃仁油、小麦胚芽油、山茶花油、蓖麻油、亚麻籽油、红花油、棉籽油、紫苏子油、大豆油、花生油、茶籽油、椰子油、米糠油、中国桐油、日本桐油、霍霍巴油、胚芽油、三甘油等。 
作为固体油脂,可以举出例如,可可脂、椰子油、马脂、氢化椰子油、棕榈油、牛脂、羊脂、氢化牛脂、棕榈仁油、猪脂、牛骨脂、木蜡 核油、氢化油、牛脚脂、木蜡、氢化蓖麻油等。 
作为蜡类,可以举出例如,蜂蜡、小烛树蜡、棉蜡、巴西棕榈蜡、杨梅蜡(bayberry wax)、虫蜡、鲸蜡、褐煤蜡、糠蜡、羊毛脂、木棉蜡、乙酸羊毛脂、液态羊毛脂、甘蔗蜡、羊毛脂脂肪酸异丙酯、月桂酸己酯、还原羊毛脂、霍霍巴蜡、硬质羊毛脂、虫胶蜡、POE羊毛脂醇醚、POE羊毛脂醇乙酸酯、POE胆甾醇醚、羊毛脂脂肪酸聚乙二醇、POE氢化羊毛脂醇醚等。 
作为烃油,可以举出例如,液体石蜡、天然地蜡、角鲨烷、姥鲛烷、石蜡、精制地蜡、角鲨烯、凡士林、微晶蜡等。 
作为高级脂肪酸,可以举出例如,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二十二烷酸、油酸、十一碳烯酸、妥尔油酸(ト一ル酸)、异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 
作为高级醇,可以举出例如,直链醇(例如,月桂醇、鲸蜡醇、硬脂醇、二十二烷醇、肉豆蔻醇、油醇、十六十八醇(cetostearyl alcohol)等),支链醇(例如,单硬脂基甘油醚(鲨肝醇)、2-癸基十四醇、羊毛脂醇、胆甾醇、植物甾醇、己基十二烷醇、异硬脂醇、辛基十二烷醇等)等。 
作为合成酯油,可以举出肉豆蔻酸异丙酯、辛酸鲸蜡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基酯、棕榈酸异丙酯、硬脂酸丁酯、月桂酸己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油酸癸酯、二甲基辛酸己基癸酯、乳酸鲸蜡酯、乳酸肉豆蔻酯、乙酸羊毛脂、硬脂酸异鲸蜡酯、异硬脂酸异鲸蜡酯、12-羟基硬脂酸胆甾醇酯、二-2-乙基己酸乙二醇酯、二季戊四醇脂肪酸酯、单异硬脂酸N-烷基乙二醇酯(モノイソステアリル酸N-アルキルグリコ一ル)、二癸酸新戊二醇酯、苹果酸二异硬脂酯、二-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三-2-乙基己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酯、四-2-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三辛酸甘油酯、三异棕榈酸甘油酯、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酯、鲸蜡基2-乙基己酸酯、2-乙基己基棕榈酸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三-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蓖麻油脂肪酸甲基酯、油酸油酯、乙酰甘油、棕榈酸2-庚基十一烷基酯、己二酸二异丁酯、N-月桂酰基-L-谷氨酸-2-辛基十二烷基酯、己二酸二-2-庚基十一烷基酯、月桂酸乙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肉豆蔻酸2-己基癸酯、棕榈酸2-己基癸酯、己二酸2-己基癸酯、癸二酸二异丙酯、琥珀酸2-乙基己酯、柠檬酸 三乙酯等。 
作为硅油,可以举出例如,链状聚硅氧烷(例如,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二苯基聚硅氧烷等),环状聚硅氧烷(例如,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等),形成三维网眼结构的硅氧烷树脂,硅橡胶,各种改性聚硅氧烷(氨基改性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烷基改性聚硅氧烷、氟改性聚硅氧烷等)、丙烯酸类硅氧烷类等。 
(水相成分) 
本发明中,作为水相成分,除了水之外,还含有低级醇、多元醇等。 
作为低级醇,可以举出例如,乙醇、丙醇、异丙醇、异丁醇、叔丁醇等。 
作为多元醇,可以举出例如,二元醇(例如,乙二醇、丙二醇、三亚甲基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四亚甲基二醇、2,3-丁二醇、五亚甲基二醇、2-丁烯-1,4-二醇、己二醇、辛二醇等),三元醇(例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等),四元醇(例如,1,2,6-己三醇等季戊四醇等),五元醇(例如,木糖醇等),六元醇(例如,山梨糖醇、甘露糖醇等),多元醇聚合物(例如,二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乙二醇、聚丙二醇、四乙二醇、二甘油、聚乙二醇、三甘油、四甘油、聚甘油等),二元醇烷基醚类(例如,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乙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乙二醇单苯基醚、乙二醇单己基醚、乙二醇单2-甲基己基醚、乙二醇异戊基醚、乙二醇苄基醚、乙二醇异丙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乙二醇二丁基醚等),二元醇烷基醚类(例如,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丁基醚、二乙二醇甲基乙基醚、三乙二醇单甲基醚、三乙二醇单乙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乙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丙二醇异丙基醚、二丙二醇甲基醚、二丙二醇乙基醚、二丙二醇丁基醚等),二元醇醚酯(例如,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丁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单苯基醚乙酸酯、乙二醇二己二酸酯、乙二醇二琥珀酸酯、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丙基醚乙酸酯、丙二醇单苯基醚乙酸酯等),甘油单烷基醚(例如,鲛肝醇、鲨油醇、鲨肝醇等),糖醇(例如,山梨糖醇、麦芽糖醇、麦芽三糖、甘露糖醇、蔗糖、赤藓醇、葡萄糖、果糖、淀粉分解糖、麦芽糖、木糖、淀粉分解等还原醇),Glysolid(グリソリツド),四氢糠醇,POE-四氢糠醇、POP-丁基醚,POP-POE-丁基醚,三聚氧丙烯甘油醚,POP-甘油醚,POP-甘油醚磷酸,POP-POE-季戊四醇醚、聚甘油等。
此外,在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中,为了使其具有对于乳化油滴随着时间推移而沉降、乳状液分层的稳定性,进而对于粉体的凝聚的稳定性,特别优选配合具有耐盐性的增稠剂,特别是琥珀酰聚糖、黄原胶或丙烯酰胺。使用通常的增稠剂时,由疏水化处理粉体向水相经时缓慢溶出的盐有可能作用于增稠剂、使粘度降低,但是使用琥珀酰聚糖等耐盐性优异的增稠剂时,不会受到溶出盐的影响,可以长期防止乳化粒子的沉降。 
配合上述增稠剂时的优选的配合量,相对于皮肤外用剂总量,优选为0.01~5质量%。 
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含有上述成分,形成所谓的皮克林乳液。 
皮克林乳液(Pickering emulsion)已知为在水包油型的分散系中,通过微粒(Powder)将油相均一地分散在水相中的O/P/W型乳化物。本发明中,对这种乳化物适用特定结构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强化通过粉末实现的乳化稳定性。 
以下根据其制备方法对本发明涉及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在乳化步骤之前,有必要预先将具有两个碳链为12~22的烷基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做成层状液晶结构的水中分散物。此外,同样地将粉末成分也在乳化前预先均一地分散在水中。 
作为具体的方法,例如,可以将粉末成分和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添加到水中,通过均相混合机或超声波处理等形成层状结构和粉末的均一的水中分散物。此外,也可以将粉末成分和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分别分散在水的一部分中后进行混合。在这些步骤中,还可以添加、混合其它的水相成分。 
本发明中使用的具有两个碳链为12~22的烷基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在宽的浓度和温度范围内,形成亲油基缔合的层状液晶结构。例如,二烷基甲基氯化铵已知在与水的二成分系统中,低浓度下为图1所示的液晶结构。本发明中,特别优选上述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为相当于图1中的水/液晶的稳定分散相(water/liquid crystal stabledispersion)的状态,即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小的层状结构分散在水中的状态。 
若将上述层状液晶状态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与粉末成分分散在相同的水系中,则带正电的液晶的亲水基通常吸附在带负电的粉末粒子表面上。认为通过将其用适当的处理分散,生成在表面上附着无数液晶状态的表面活性剂的粉末粒子的分散物。 
图2为表示在改变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的配合量,制备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钛:3重量%、油分:47重量%、水:余量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时,对与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一起分散在水中的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钛粉末的ξ电位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的图。如图2所示,随着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浓度升高,表示粉末的表面电位的ξ电位向正方向移动,所以推测具有阳离子基团的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被吸附到粉末表面上。由图2可知,相对于粉末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配合越高则吸附量越大,但是若配合量过高则乳化时有可能转相为油包水型。因此,本发明中,特定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与粉末成分的配比依赖于其它的处方成分,但是优选为5∶0.001~5∶1左右。 
上述步骤后,向得到的吸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粉末粒子的分散物中添加油相成分,用乳化机等进行乳化,由此可以得到本发明涉及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油相成分的添加根据需要可以在加热下进行,根据油相成分的状态还可以预先实施预破碎等处理。 
即,本发明为通过吸附了特定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微粒使油相均一地分散到水相中的O/P/W型乳化物。 
其中,认为添加的油分进入到吸附在粉末上的层状液晶的亲油基的缔合部分,形成在与水相的界面上吸附粉末粒子的油滴。推测此时,通过特定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增强粉末对油滴的吸附,可以得到与仅通过粉末的吸附力分散油滴的以往的O/P/W型乳化物相比,乳化稳定性优异的组合物。 
由此认为,本发明的乳化组合物形成在分散在水相中的油滴上吸附粉末粒子,进而在上述粉末粒子上吸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而且,本发明涉及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如上所述, 优选在进行水相与油相的乳化之前,预先使液晶状态的特定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吸附到粉末上。在乳化时或乳化后加入上述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都不能得到乳化状态和乳化稳定性的充分提高。 
(其它的成分) 
本发明涉及的水包油型组合物中,在不损害上述皮克林乳液的范围内,可以配合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和/或亲油性表面活性剂。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消除伴随着利用粉末的乳化的粗糙感、而提高皮肤亲和感,亲油性表面活性剂有助于乳化物的经时稳定性的提高。 
配合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时,优选在通过上述必须成分形成O/P/W型乳化物后,在乳化物的外水相中添加混合亲水性表面活性剂。作为此时添加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组合物优选为0.001~0.5质量%。通过在乳化步骤后以低配合量添加亲水性表面活性剂,不会使该表面活性剂作用于O/P/W型乳化物的结构,而可以解除由于该乳化物所导致的粗糙感。 
作为可以配合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例如,甘油或聚甘油脂肪酸酯类、丙二醇脂肪酸酯类、POE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POE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POE甘油脂肪酸酯类、POE脂肪酸酯类、POE烷基醚类、POE烷基苯基醚类、POE-POP烷基醚类、POE蓖麻油或POE氢化蓖麻油衍生物、POE蜂蜡-羊毛脂衍生物、烷醇酰胺类、POE丙二醇脂肪酸酯类、POE烷基胺、POE脂肪酸酰胺、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盐、烷基酰胺胺等,它们可以配合1种或组合2种以上来配合。 
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在O/P/W型乳化物的制备时作为油相成分添加。配合亲油性表面活性剂时,其配合量为该亲油性表面活性剂不发挥作为乳化剂的作用的范围、即相对于组合物为0.01~5质量%左右。本发明涉及的O/P/W型乳化物的结构如上所述为,通过预先在表面上吸附特定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层状液晶的粉末来进行乳化,由此通过该表面活性剂形成粉末粒子吸附在表面上的稳定性高的油滴。因此,溶解在油分中的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即使作为油相成分少量添加,也不会对粉末乳化有影响,亲油性表面活性剂本身几乎不参与乳化。另一方面,通过在乳化油滴(油相)中溶解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得到经时稳定性高的乳化物。 
作为可以配合的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例如,单油酸脱水山 梨糖醇酯、单异硬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单棕榈酸脱水山梨糖醇酯、倍半油酸脱水山梨糖醇酯、三油酸脱水山梨糖醇酯、五-2-乙基己酸二甘油脱水山梨糖醇酯等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单芥酸甘油酯、倍半油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单硬脂酸二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苹果酸等甘油或聚甘油脂肪酸酯类,蔗糖聚芥酸酯、蔗糖聚油酸酯、蔗糖聚异硬脂酸酯等亲油性蔗糖脂肪酸酯,单硬脂酸丙二醇酯等丙二醇脂肪酸酯类,氢化蓖麻油衍生物类,甘油烷基醚类,聚醚改性硅氧烷类,鲸蜡醇、硬脂醇、二十二烷醇等脂肪族醇等,它们可以配合1种或组合2种以上来配合。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中,除了上述成分之外,在不损害其效果的范围,可以配合通常在化妆品或准药品中使用的成分,根据常规方法制备。对可以配合的成分不加以限定,可以举出例如,保湿剂、单糖、寡糖、有机胺、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美白剂(例如,虎耳草萃取物、熊果苷、凝血酸、4-甲氧基水杨酸钾等)、各种萃取物(例如,生姜、黄柏、黄连、紫草、白桦、枇杷、胡萝卜、芦荟、锦葵、鸢尾、葡萄、丝瓜、百合、番红花、川芎、松球、贯叶连翘、芒柄花、蒜、辣椒、陈皮、当归、牡丹、海藻等)、活化剂(例如,泛醇基乙基醚、烟酰胺、生物素、泛酸、蜂王浆、胆甾醇衍生物等)、抗皮脂溢剂(例如,吡哆醇类、二甲基噻蒽等)、香料、色素等。 
作为保湿剂,除了上述多元醇之外,还可以举出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硫酸粘多糖、カロニン酸(charonin acid)、去端肽胶原(atelocollagen)、胆甾醇-12-羟基硬脂酸酯、乳酸钠、胆汁酸盐、dl-吡咯烷酮羧酸盐、短链可溶性胶原、二甘油(EO)PO加成物、刺梨萃取物、千叶蓍萃取物、草木樨萃取物等。 
作为单糖,可以举出例如,三碳糖(例如,D-甘油醛、二羟基丙酮等),四碳糖(例如,D-赤藓糖、D-赤藓酮糖、D-苏糖、赤藓糖醇等),五碳糖(例如,L-阿拉伯糖、D-木糖、L-来苏糖、D-阿拉伯糖、D-核糖、D-核酮糖、D-木酮糖、L-木酮糖等),六碳糖(例如,D-葡萄糖、D-塔罗糖、D-阿洛酮糖、D-半乳糖、D-果糖、L-半乳糖、L-甘露糖、D-塔格糖等),七碳糖(例如,庚醛糖、庚酮糖等),八碳糖(例如,辛酮糖等),脱氧糖(例如,2-脱氧-D-核糖、6-脱氧-L-半乳糖、6-脱氧-L-甘露糖等),氨 基糖(例如,D-葡糖胺、D-半乳糖胺、唾液酸、氨基糖醛酸、胞壁酸等),糖醛酸(例如,D-葡糖醛酸、D-甘露糖醛酸、L-古罗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L-艾杜糖醛酸等)等。 
作为寡糖,可以举出例如,蔗糖、龙胆三糖、伞形糖、乳糖、车前糖、异剪秋罗糖、α,α-海藻糖、棉子糖、剪秋罗糖类、umbilicin、水苏糖、毛蕊花糖类等。 
作为氨基酸,可以举出例如,中性氨基酸(例如,苏氨酸、半胱氨酸等),碱性氨基酸(例如,羟基赖氨酸等)等。此外,作为氨基酸衍生物,可以举出例如,酰基肌氨酸钠(月桂酰基肌氨酸钠)、酰基谷氨酸盐、酰基β-丙氨酸钠、谷胱甘肽、吡咯烷酮羧酸等。 
作为有机胺,可以举出例如,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吗啉、三异丙醇胺、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2-氨基-2-甲基-1-丙醇等。 
对于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紫外线防御剂,作为有机化合物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例如,苯甲酸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对氨基苯甲酸(以下简称为PABA)、PABA单甘油酯、N,N-二丙氧基PABA乙基酯、N,N-二乙氧基PABA乙基酯、N,N-二甲基PABA丁基酯、N,N-二甲基PABA乙基酯等),邻氨基苯甲酸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N-乙酰基邻氨基苯甲酸高 酯等),水杨酸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水杨酸戊酯、水杨酸 酯、水杨酸高 酯、水杨酸辛酯、水杨酸苯酯、水杨酸苯甲酯、对异丙醇苯基水杨酸酯等),肉桂酸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肉桂酸辛酯、乙基-4-异丙基肉桂酸酯、甲基-2,5-二异丙基肉桂酸酯、乙基-2,4-二异丙基肉桂酸酯、甲基-2,4-二异丙基肉桂酸酯、丙基-对甲氧基肉桂酸酯、异丙基-对甲氧基肉桂酸酯、异戊基-对甲氧基肉桂酸酯、辛基-对甲氧基肉桂酸酯(2-乙基己基-对甲氧基肉桂酸酯)、2-乙氧基乙基-对甲氧基肉桂酸酯、环己基-对甲氧基肉桂酸酯、乙基-α-氰基-β-苯基肉桂酸酯、2-乙基己基-α-氰基-β-苯基肉桂酸酯、甘油基单-2-乙基己酰基-二对甲氧基肉桂酸酯等),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2,4-二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4’-甲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盐、4-苯基二苯甲酮、2-乙基己基-4’-苯基-二苯甲酮-2-甲酸酯、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4-羟基-3-羧基二苯甲酮等),3-(4’-甲基亚苄基)-d,l-樟脑、3-亚苄基-d,l-樟脑, 2-苯基-5-甲基苯并噁唑,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二亚苄基吖嗪(dibenzaladine),二茴香酰甲烷,4-甲氧基-4’-叔丁基二苯甲酰基甲烷,5-(3,3-二甲基-2-亚降冰片基)-3-戊烷-2-酮等。 
作为无机化合物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铁、氧化铈或含有它们的复合粉末等。 
作为抗氧化助剂,可以举出例如,磷酸、柠檬酸、抗坏血酸、马来酸、丙二酸、琥珀酸、富马酸、脑磷脂、六偏磷酸盐、肌醇六磷酸、乙二胺四乙酸等。 
此外,对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剂型不加以限定,可以根据处方成分或使用目的等适当决定为化妆水状、乳液状、乳膏状、凝胶状等。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进行说明。通常,在防御紫外线用的皮肤外用剂中,将作为油剂的有机紫外线防御剂和粉末状的无机紫外线防御剂配合到基剂中。从配合大量的这些紫外线防御剂方面考虑,作为基剂,泛用油包水型乳化组合物,但是这种结构的皮肤外用剂由于存在不舒服的油性感、粉末感也强,有可能得不到良好的使用触感。 
另一方面,若适用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作为基材,则由于该组合物的特性,得到具有娇嫩感、清爽感的皮肤外用剂,但是充分配合上述紫外线防御剂且维持乳化稳定性是困难的。此外,以往的水包油型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与油包水型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相比耐水性差,存在由于汗或皮脂而易脱落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对本发明涉及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通过配合该组合物,得到乳化稳定性优异、粗糙感少的水包油型防晒用皮肤外用剂。 
配合在本发明涉及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中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构成成分如上所述。其中,本发明涉及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为在上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油相成分中分散疏水化处理粉体而成的。 
作为分散在油相成分中的疏水化处理粉体,可以举出通过对无机粉体粒子的表面,例如使用甲基氢化聚硅氧烷、二甲基聚硅氧烷等硅氧烷类,糊精脂肪酸酯,高级脂肪酸,高级醇,脂肪酸酯,金属皂,烷基磷 酸醚,氟化合物,或角鲨烷、石蜡等烃类,利用使用溶剂的湿式法、气相法、机械化学法等进行疏水化处理得到的粉末,或用二氧化硅覆盖无机粉体粒子后,通过烷基改性的硅烷偶联剂等实施疏水化处理得到的粉末等。 
作为进行上述疏水化处理的无机粉体粒子,可以举出例如,氧化钛、氧化锌、滑石、云母、绢云母、高岭土、云母钛、氧化铁黑、氧化铁黄、氧化铁红、群青、普鲁士蓝、氧化铬、氢氧化铬等。本发明中,特别优选含有疏水化处理微粒二氧化钛和/或疏水化处理微粒氧化锌。 
若考虑到将上述疏水化处理粉体分散在油相成分中的本发明的性质,则其平均粒径优选比油相的乳化粒子小。特别是若考虑到利用疏水化处理粉体作为紫外线散射剂,则在本发明涉及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中,优选使用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的粉体。 
本发明涉及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除了上述必须成分之外,在不损害其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适当配合其它的成分,按照上述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制法来制备。例如,可以向水的一部分中添加粉末成分和特定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并在加热下混合,加入其余的水和水相成分并进行混合后,在加热下添加混合预先加热溶解并搅拌分散有疏水性粉体的油相成分,由此得到所需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 
此外,对于其剂型,可以根据处方成分、使用目的等适当决定为化妆水状、乳液状、乳膏状、凝胶状等。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为化妆用组合物。 
以往,在化妆用的化妆品中,为了赋予将皮肤或头发着色、隐藏斑点-雀斑等、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伤害、吸收汗或皮脂等功能,而配合有各种粉体。另一方面,要求将这种粉体配合到乳化组合物中时,防止由于经时或温度变化等导致的乳化粒子的聚集或粉末微粒的凝聚、沉降,赋予充分的粉末的分散稳定性的技术。 
此外,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具有娇嫩、清爽的使用感,在乳液、乳膏、乳化型粉底等化妆品中优选。为了赋予这种优选的使用感或高的防水性,泛用硅油,但是与烃等其它油分的相容性低的硅油的比率高的油剂在选择最优的表面活性剂方面花费工夫,难以稳定地进行乳化。特别是硅油的乳化中使用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时,为了稳定化而有必要大量配合,存在组合物产生由于该表面活性剂所导致的发粘感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对上述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性质进行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通过配合该组合物,得到乳化稳定性优异、发粘感少的水包油型化妆用组合物。 
配合在本发明涉及的化妆用组合物中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构成成分如上所述。其中,本发明涉及的化妆用组合物为在上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油相成分中分散疏水化处理粉体而成的。 
作为分散在油相成分中的疏水化处理粉体,可以举出通过对无机粉体粒子的表面例如使用甲基氢化聚硅氧烷、二甲基聚硅氧烷等硅氧烷类,糊精脂肪酸酯,高级脂肪酸,高级醇,脂肪酸酯,金属皂,烷基磷酸醚,氟化合物,或角鲨烷、石蜡等烃类,利用溶剂的湿式法、气相法、机械化学法等进行疏水化处理得到的粉末,或用二氧化硅覆盖无机粉末粒子后,通过烷基改性的硅烷偶联剂等实施疏水化处理得到的粉末等。 
作为进行上述疏水化处理的无机粉体粒子,可以举出例如,氧化钛、氧化锌、滑石、云母、绢云母、高岭土、云母钛、氧化铁黑、氧化铁黄、氧化铁红、群青、普鲁士蓝、氧化铬、氢氧化铬等。本发明中,特别优选含有疏水化处理微粒二氧化钛、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黑和/或氧化铝。如此进行疏水化处理的粉体由于对于皮脂、汗等的耐水性高,化妆持久性良好,通过将它们分散在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油相成分中,得到涂布时的使用感良好的同时涂布后的特性也优异的组合物。 
若考虑到将上述疏水化处理粉体分散在油相成分中的本发明的性质,则其平均粒径优选比油相的乳化粒子小。特别是在本发明涉及的化妆用组合物中,优选使用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的粉体。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化妆用组合物,在作为必须成分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中,相对于其油相成分含有50质量%以上的硅油。 
作为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硅油,可以举出例如,链状聚硅氧烷(例如,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二苯基聚硅氧烷等),环状聚硅氧烷(例如,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等),形成三维网眼结构的硅氧烷树脂,硅橡胶,各种改性聚硅氧烷(氨基改性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烷基改性聚硅氧烷、氟改性聚硅氧烷等),丙烯酸类硅氧烷类等,它们可以单独配合或将2种以上组合来配合。 
本发明中优选使用下述通式(I)所示的丙烯酸类硅氧烷。 
(化学式3) 
上述通式(I)中,R为碳原子数为10~20的烷基。此外,a+b+c=1,a、b、c都为0.2以上,d为5~100的整数。 
此外,本发明中,优选配合下述通式(II)所示的两末端硅氧烷改性甘油。 
(化学式4) 
上式中,R1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苯基,R2为碳原子数为2~11的亚烷基。此外,m为10~120,n为1~11。 
上述通式(I)和(II)所示的硅油可以单独或组合来配合。 
本发明的化妆用组合物中含有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油相中,除了特定量的硅油之外,例如还可以配合液态油脂、蜡类、烃油、高级脂肪酸、高级醇、合成酯油等化妆品中通常使用的油分。 
本发明涉及的化妆用组合物,除了上述必须成分之外,在不损害其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适当配合其它的成分,按照上述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制法来制备。例如,可以向水的一部分中添加粉末成分和特定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并在加热下混合,加入其余的水和水相成分并进行混合后,在加热下添加混合预先加热溶解并搅拌分散有疏水性粉体的油相成分,由此可以得到所需的化妆用组合物。 
此外,对于其剂型,可以根据处方成分、使用目的等适当决定为化妆水状、乳液状、乳膏状、凝胶状等。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为整发用毛发化妆品。 
以往,对于适用于毛发的整发剂,除了当然要求整发性之外,还要求使用时无发粘感、高的耐湿性。例如,作为提高整发性或耐湿性的通常的技术方案,认为有对固体油剂的量等进行调节增加制品的粘度的技术方案。但是,由此虽然整发性得到提高,但是同时发粘感大多增加。 
另一方面,已知通过将水包油型乳液适用于整发剂中,可以改善发粘,但是难以兼顾用于使整发性最优化的油剂的选择和作为乳液的稳定的乳化。 
因此,本发明人对上述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性质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通过配合该组合物,得到乳化稳定性优异、整发力或耐湿性优异、且发粘感少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 
配合在本发明涉及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中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构成成分如上所述。其中,本发明中,相对于构成本发明的全部成分,含有固体油分1~30质量%、液态油分1~30质量%。 
本发明中,固体油分指的是通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室温下为固体的油分。作为这种油分,可以举出例如,可可脂、椰子油、马油、氢化椰子油、棕榈油、牛脂、羊油、氢化牛脂、棕榈仁油、猪油、牛骨油、木蜡核油、氢化油、牛脚脂、木蜡、氢化蓖麻油等固体油脂,蜂蜡、小烛树蜡、棉蜡、巴西棕榈蜡、杨梅蜡、虫蜡、鲸蜡、褐煤蜡、糠蜡、羊毛脂、木棉蜡、乙酸羊毛脂、甘蔗蜡、羊毛脂脂肪酸异丙酯、月桂酸己酯、还原羊毛脂、霍霍巴蜡、硬质羊毛脂、虫胶蜡、POE羊毛脂醇醚、POE羊毛脂醇乙酸酯、POE胆甾醇醚、POE氢化羊毛脂醇醚等蜡类,聚乙烯蜡、石蜡、精制地蜡、凡士林、微晶蜡、微结晶蜡(lunacera)、天然地蜡等烃类蜡,鲸蜡醇、十六十八醇、硬脂醇、二十二烷醇等高级醇,单硬脂基甘油醚(鲨肝醇)等脂肪酸甘油醚,乙酰甘油、三-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等脂肪酸甘油酯等,可以使用它们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中的固体油分的配合量,相对于全部成分为1~30质量%,更优选为2~15质量%。若固体油分的配合量小于1质量%则整发力有可能不充分,若配合超过30质量%则发粘。 
本发明中使用的液态油分指的是通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室温下为 液体的油分。作为这种油分,可以举出例如,鳄梨油、月见草油、山茶油、鳖油、澳洲坚果油、向日葵油、杏仁油、玉米油、貂油、橄榄油、菜籽油、卵黄油、芝麻油、桃仁油、小麦胚芽油、山茶花油、蓖麻油、亚麻籽油、红花油、棉籽油、紫苏子油、大豆油、花生油、茶籽油、椰子油、米糠油、中国桐油、日本桐油、霍霍巴油、胚芽油等液态油脂,辛酸鲸蜡酯、鲸蜡基2-乙基己酸酯、二甲基辛酸己基癸酯、月桂酸乙酯、月桂酸己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肉豆蔻酸2-己基癸酯、肉豆蔻酸肉豆蔻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基酯、棕榈酸异丙酯、2-乙基己基棕榈酸酯、棕榈酸2-己基癸酯、棕榈酸2-庚基十一烷基酯、硬脂酸丁酯、硬脂酸异鲸蜡酯、异硬脂酸异鲸蜡酯、油酸癸酯、油酸十二烷基酯、油酸油酯、乳酸肉豆蔻酯、乳酸鲸蜡酯、苹果酸二异硬脂酸酯、12-羟基硬脂酸胆甾醇酯、蓖麻油脂肪酸甲酯、N-月桂酰基-L-谷氨酸-2-辛基十二烷基酯、琥珀酸2-乙基己酯、己二酸二异丁酯、己二酸2-己基癸基酯、己二酸二2-庚基十一烷基酯、癸二酸二异丙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二-2-乙基己酸乙二醇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二辛酸新戊二醇酯、乙酰甘油、二-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三辛酸甘油酯、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三异棕榈酸甘油酯、三-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三-2-乙基己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酯、四辛酸季戊四醇酯、四-2-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等酯油,液体石蜡、天然地蜡、角鲨烯、姥鲛烷、聚丁烯等烃油,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二苯基聚硅氧烷等链状聚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等环状聚硅氧烷,氨基改性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烷基改性聚硅氧烷、氟改性聚硅氧烷等各种改性聚硅氧烷等硅油,可以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组合2种以上来使用。 
本发明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中的液态油分的配合量,相对于全部成分为1~30质量%,更优选为5~20质量%。若液态油分的配合量小于1质量%则整发力有可能不充分,若配合超过30质量%则发粘。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中,作为必须成分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粉末成分,优选配合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锌或含有它们的复合粉末。从具有透明性、涂布后不白色化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使用二氧化硅。 
此外,对粉体的粒径不特别限定,但是从配合到香妆品时的操作容 易性、乳化稳定性方面考虑,优选粒径为1~100nm。 
本发明涉及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除了上述必须成分之外,在不损害其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适当配合其它的成分,按照上述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制法来制备。例如,可以向水的一部分中添加粉末成分和特定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并在加热下混合,加入其余的水和水相成分并进行混合后,在加热下添加混合预先加热溶解的含有固体油分和液态油分的油相成分,由此得到所需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 
此外,对于其剂型,可以根据处方成分、使用目的等适当决定为化妆水状、乳液状、乳膏状、凝胶状等。 
实施例1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被这些实施例所限定性地解释。而且,本实施例中,表示配合量的“质量%”或“%”只要不特别说明,则指的是相对于组合物总量的质量%。 
首先对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评价方法进行说明。 
评价(1):乳化稳定性(外观) 
在乳液制备后1天以内,肉眼观察乳液的外观。 
○:样品均一、未发现浮油(油浮き)或粉末的凝聚。 
△:样品大致均一,但是发现稍微的浮油等。 
×:样品不均一或发现显著的油相的分离、粉末的凝聚。 
评价(2):乳化稳定性(乳化粒子)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时, 
○:乳化粒子均一、未发现聚集或凝聚。 
△:乳化粒子大致均一,但是发现稍微的聚集或凝聚等。 
×:乳化粒子不均一,发现显著的聚集或凝聚。 
评价(3):皮肤刺激试验 
在10名受试者的上臂内侧部进行24小时的封闭性斑贴(閉塞パツチ),然后根据以下的基准算出平均值。 
0...完全未发现异常。 
1...发现稍微发红。 
2...发现发红。 
3...发现发红和丘疹。 
“皮肤刺激试验”的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受试者10名的平均值为0以上且小于0.15 
○:受试者10名的平均值为0.15以上且小于0.2 
△:受试者10名的平均值为0.2以上且小于0.3 
×:受试者10名的平均值为0.3以上 
评价(4):涂布时的发粘感的评价 
通过专门受试者10名,实施各样品的实际使用试验。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受试者8名以上认为涂布中无发粘感 
○:受试者6名以上且小于8名认为涂布中无发粘感 
△:受试者3名以上且小于6名认为涂布中无发粘感 
×:受试者小于3名认为涂布中无发粘感 
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含有表1记载的配合组成的水包油型乳液,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4)的评价试验。 
[表1] 
(制备方法) 
将水相成分甘油、琥珀酰聚糖和粉末成分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添加到纯化水中并进行混合。向其中添加另外分散在纯化水中的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或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进行加热超声波处理。粉末成分均一地分散后,加入余量的油相成分,用混合机混合至均一,得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 
由表1可知,在仅配合有粉末的试验例1中,乳化性显著差。添加有少量的单链阳离子活性剂的试验例2虽然乳化性良好,但是存在皮肤刺激性高、发粘感高的趋势。与此相对地,添加有具有2个长链烷基的阳离子活性剂的试验例3中,乳化性、皮肤刺激性、发粘感都良好。 
接着,为了研究粉末的优选配合量,通过常规方法制备含有表2记载的配合组成的水包油型乳液,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4)的评价试验。 
[表2] 
(制备方法) 
将水相成分甘油、琥珀酰聚糖和粉末成分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添加到纯化水中并进行混合。向其中添加另外分散在纯化水中的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进行加热超声波处理。粉末成分均一地分散后,加入剩余的油相成分,用混合机混合至均一,得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 
由表2可知,在试验例5~7中,乳液表现出优异的乳化稳定性和低的发粘感、低皮肤刺激性。另一方面,配合有0.1质量%粉末的试验例4的乳液的乳化稳定性稍差,配合有30质量%的试验例8的发粘感强。 
因此,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液优选粉末配合量相对于乳液总量为1~20质量%。 
接着,为了研究具有2个长链烷基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优选配合量,通过常规方法制备含有表3记载的配合组成的水包油型乳液,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4)的评价试验。 
[表3] 
(制备方法) 
将水相成分甘油、琥珀酰聚糖和粉末成分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添加到纯化水中并进行混合。向其中添加另外分散在纯化水中的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进行加热超声波处理。粉末成分均一地分散后,加入剩余的油相成分,用混合机混合至均一,得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 
由表3可知,在试验例10~12中,乳液表现出优异的乳化稳定性和低的发粘感、低皮肤刺激性。另一方面,配合有0.0005质量%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试验例9的乳液的乳化稳定性差,配合有1质量%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试验例13的皮肤刺激性稍差、发粘感强。 
因此,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液优选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配合量,相对于乳液总量为0.001~0.5质量%。 
接着,通过常规方法制备含有表4记载的配合组成的水包油型乳液,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4)的评价试验。 
[表4] 
(制备方法) 
将水相成分甘油、琥珀酰聚糖和粉末成分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添加到纯化水中并进行混合。向其中添加另外分散在纯化水中的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进行加热超声波处理。粉末成分均一地分散后,加入剩余的油相成分,用混合机混合至均一,得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 
由表4可知,在试验例15~17中,乳液表现出优异的乳化稳定性和低的发粘感、低皮肤刺激性。另一方面,链长为10的试验例14的乳液的乳化性差,随着链长伸长为18~22(试验例16~17),发粘感提高。 
因此,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液优选阳离子活性剂的2个烷基链长为12~22。 
进一步地,对于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对琥珀酰聚糖、黄原胶或丙 烯酰胺的配合引起的乳化稳定性的经时变化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评价(5):经时稳定性 
制备含有下述表5记载的配合组成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对于各试验例的组合物,肉眼观察制备后经过1个月的乳化物的状态。 
◎:组合物保持制备时的乳化状态。 
○:发现若干的乳化物的沉降,但是组合物大致保持乳化状态。 
△:发现乳化粒子沉降,粒子的聚集。 
×:组合物中的乳化粒子沉降、聚集,油相完全分离。 
[表5] 
(制备方法) 
将水相成分甘油,琥珀酰聚糖、黄原胶、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酸盐和粉末成分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添加到纯化水中并进行混合。向其中添加另外分散在纯化水中的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进行加热超声波处理。粉末成分均一地分散后,加入剩余的油相成分,用混合机混合至均一, 得到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 
由表5可知,配合有琥珀酰聚糖、黄原胶或丙烯酰胺的试验例18~20,长期维持稳定的乳化状态。与此相对地,配合有其它增稠剂的试验例21、未配合增稠剂的试验例22,经时稳定性稍微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中,优选配合琥珀酰聚糖、黄原胶和丙烯酰胺中的1种以上。 
对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用下述各制备方法制备表6所示处方的乳化组合物,对其乳化状态进行评价。结果如表7所示。 
制备方法
(试验例23) 
将水相成分和粉末成分均一分散在纯化水的一部分中而成的分散物,与将表面活性剂成分均一分散在纯化水的剩余部分中而成的分散物混合,加热至70℃并进行超声波处理。向其中添加加热至70℃的油相成分,用乳化机乳化,得到组合物。 
(试验例24) 
将水相成分与粉末成分混合,加热至70℃并进行超声波处理。向其中添加加热至70℃的油相成分和表面活性剂成分,用乳化机乳化,得到组合物。 
(试验例25) 
将粉末与表面活性剂成分在适量的乙醇中搅拌后,挥发乙醇,得到表面活性剂处理粉末。将该表面活性剂处理粉末与水相成分混合,加热至70℃并进行超声波处理。向其中添加加热至70℃的油相成分,用乳化机乳化,得到组合物。 
评价方法
评价(1):乳化稳定性(外观) 
在制备乳液后1天以内,肉眼观察乳液的外观。 
○:样品均一、未发现浮油或粉末的凝聚。 
△:样品大致均一,但是发现稍微的浮油等。 
×:样品不均一或发现显著的油相的分离、粉末的凝聚。 
评价(2):乳化稳定性(乳化粒子)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时, 
○:乳化粒子均一、未发现聚集或凝聚。 
△:乳化粒子大致均一,但是发现稍微的聚集或凝聚等。 
×:乳化粒子不均一,发现显著的聚集或凝聚。 
[表6] 
[表7] 
如表7所示,将分散在水中的状态的特定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与粉末成分混合后,与油相成分进行乳化的试验例23表现出优异的乳化稳定性。 
另一方面,不经过上述步骤,而在水相与油相的乳化时添加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试验例24,得不到稳定的乳化,发现油滴或粉末的聚集或凝聚。此外,不在水中对粉末和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进行处理,在乙 醇中进行另外处理的试验例25,乳化稳定性差。 
由试验例23和试验例24的比较可知,通过将特定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分散在水中形成层状液晶,使其吸附在粉末粒子上,然后进行乳化,得到稳定的乳化物。此外,由试验例23和试验例25的比较可知,通过用在水中形成层状液晶的特定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对粉末进行处理,可以简便地制备乳化稳定性高的组合物。 
对于将通过下述各方法得到的表面处理粉末的分散液50重量份与油相成分(液体石蜡)50重量份在70℃的加热下混合得到的组合物,评价乳化稳定性。 
(试验例26) 
将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0.1重量份和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6重量份分散在水100重量份中,加热下进行超声波处理。 
(试验例27) 
向将硬脂酸0.1重量份溶解在乙醇100重量份中而成的溶液中添加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6重量份,加热下进行搅拌混合。 
(试验例28) 
将单硬脂酸甘油酯0.1重量份均一分散在水100重量份中,加入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6重量份并进行分散,加热下进行超声波处理。 
[表8] 
如试验例26所示,在水中进行利用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的粉末处理,使用得到的处理粉末分散液,与油相成分进行粉末乳化,由此可以得到稳定性优异的O/P/W乳化组合物。 
另一方面,作为粉末的疏水化处理剂的通常的硬脂酸由于其性质难以在水中进行粉末处理,所以在乙醇中进行处理(试验例27)。因此,不能将处理粉末的分散物直接与油相成分乳化。尝试将处理粉末再次分散 在水中进行乳化,发现可以进行粉末乳化,但是得到的组合物的乳化稳定性比试验例26差。 
此外,在试验例28中,单硬脂酸甘油酯在水中形成处理粉体,使用该分散液可以进行粉末乳化,但是得到的组合物的乳化稳定性比试验例26差。 
由上可知,本发明涉及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作为参与乳化的粉末的处理剂,使用具有2个长链烷基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对粉末进行处理,将得到的处理粉末的分散液直接与油相成分混合,可以得到乳化组合物。即,本发明涉及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通过将特定结构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作为粉末的处理剂,从粉末的表面处理到通过粉末进行的乳化都可以简便且连续地进行,且乳化稳定性高。 
进一步地,对在上述表6的处方中以下述配合量和方法进一步添加亲水性表面活性剂(PEG-60氢化蓖麻油)的组合物进行评价。结果如表9所示。 
组合物的制备步骤
(A)将水相成分和粉末成分均一分散在纯化水的一部分中而成的分散物,与表面活性剂成分(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均一分散在纯化水的剩余部分中而成的分散物混合,加热至70℃并进行超声波处理。 
(B)向上述分散物中添加加热至70℃的油相成分,用乳化机乳化。 
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添加方法
(试验例29) 
在上述(B)步骤中,乳化后相对于全部成分添加混合0.01质量%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PEG-60氢化蓖麻油)。 
(试验例30) 
在上述(B)步骤中,乳化后相对于全部成分添加混合1质量%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PEG-60氢化蓖麻油)。 
(试验例31) 
在上述(A)步骤中,相对于全部成分添加混合0.01质量%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PEG-60氢化蓖麻油)作为水相成分。 
(试验例32) 
在上述(A)步骤中,相对于全部成分添加1质量%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PEG-60氢化蓖麻油)作为水相成分。 
评价方法
评价(1):乳化稳定性(外观) 
在制备乳液后1天以内,肉眼观察乳液的外观。 
○:样品均一、未发现浮油或粉末的凝聚。 
△:样品大致均一,但是发现稍微的浮油等。 
×:样品不均一或发现显著的油相的分离、粉末的凝聚。 
评价(2):乳化稳定性(乳化粒子)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时, 
○:乳化粒子均一、未发现聚集或凝聚。 
△:乳化粒子大致均一,但是发现稍微的聚集或凝聚等。 
×:乳化粒子不均一,发现显著的聚集或凝聚。 
评价(3):皮肤刺激试验 
在10名受试者的上臂内侧部进行24小时的封闭性斑贴,然后根据以下的基准算出平均值。 
0...完全未发现异常。 
1...发现稍微发红。 
2...发现发红。 
3...发现发红和丘疹。 
“皮肤刺激试验”的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受试者10名的平均值为0以上且小于0.15 
○:受试者10名的平均值为0.15以上且小于0.2 
△:受试者10名的平均值为0.2以上且小于0.3 
×:受试者10名的平均值为0.3以上 
评价(4):涂布后的皮肤亲和性 
通过专门受试者10名,实施各样品的实际使用试验。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受试者8名以上认为涂布后的皮肤亲和性良好 
○:受试者6名以上且小于8名认为涂布后的皮肤亲和性良好 
△:受试者3名以上且小于6名认为涂布后的皮肤亲和性良好 
×:受试者小于3名认为涂布后的皮肤亲和性良好 
[表9] 
由表9可知,乳化步骤后添加亲水性表面活性剂0.01质量%的试验例29维持与未添加的试验例23同等的低皮肤刺激性的同时,表现出显著的皮肤亲和性的提高。但是,通过相同的添加方法添加亲水性表面活性剂1质量%的试验例30在皮肤刺激性方面比试验例29差。 
另一方面,对于粉末处理时添加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试验例31、32的组合物,都未发现皮肤亲和性的提高,但是与试验例29和试验例30的情况同样地发现由于添加量的增加所导致的皮肤刺激性的变差。 
这是由于在充分进行粉末乳化后添加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时,在乳化油滴表面上已经吸附粉末,没有亲水性表面活性剂作用于界面的余地。因此认为该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充分溶解分散在外水相中,有助于皮肤亲和性的提高。与此相对地,认为在粉末的表面处理时添加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在随后的乳化步骤中该表面活性剂作用于界面,所以不能在水相中发挥皮肤亲和性效果。 
由此,本发明涉及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通过在对乳化步骤和皮肤刺激性无影响的范围配合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涂布后的皮肤亲和性得到提高。而且,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现出这种效果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配合量范围,相对于各组合物为0.001~0.5质量%,优选为0.01~0.5质量%。 
以下举出本发明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处方例,但是本发明不被它们所限定。通过以下的处方例得到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乳化稳定性都高,发粘感都低,皮肤刺激性也都低。 
<处方例1>乳液 
                        (质量%) 
A相 
角鲨烷                  4.0 
油酸油酯                2.5 
脱水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  0.8 
月见草油                0.2 
香料                    0.1 
B相 
1,3-丁二醇             1.5 
乙醇                    2.0 
二氧化硅(10nm)          5.0 
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    0.05 
纯化水                  适量 
C相 
黄原胶                  0.1 
纯化水                  适量 
D相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0.2 
氢氧化钾                0.1 
L-精氨酸L-天冬氨酸盐    0.01 
PEG-100氢化蓖麻油       0.05 
乙二胺四乙酸盐          0.05 
防腐剂                  适量 
纯化水                  剩余 
(制法) 
将B相加热至70℃,用混合机或超声波充分分散后,添加C相,向其中加入A相,用乳化机乳化,最后添加D相,由此得到乳液。 
<处方例2>紫外线防御乳液 
                        (质量%) 
A相 
角鲨烷                  4.0 
辛基甲氧基肉桂酸酯      8.0 
环戊二甲基硅氧烷        5.0 
香料                    0.1 
B相 
1,3-丁二醇             1.5 
乙醇                    2.0 
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30nm)3.0 
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    0.015 
纯化水                  适量 
C相 
琥珀酰聚糖              0.2 
甘油                    3.0 
PEG-60氢化蓖麻油        0.01 
L-精氨酸L-天冬氨酸盐    0.01 
乙二胺四乙酸盐          0.05 
防腐剂                  适量 
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B相加热至70℃后,用混合机或超声波分散后,添加均一溶解的C相。向加热至70℃的B相中加入加热至70℃的A相,用乳化机乳化。将其冷却,得到乳液。 
<处方例3>粉底 
            (质量%) 
A相 
鲸蜡醇       3.5 
脱臭羊毛脂   4.0 
霍霍巴油            5.0 
凡士林              2.0 
角鲨烷              6.0 
吡哆醇三棕榈酸酯    0.1 
防腐剂              适量 
香料                0.3 
B相 
云母                5.0 
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0.015 
纯化水              适量 
C相 
丙二醇              10.0 
POE(30)二十二烷基醚 0.02 
调合粉末            12.0 
乙二胺四乙酸三钠    0.5 
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B相加热至70℃,用乳化机充分分散后,添加加热的A相,并用乳化机乳化。最后添加C相,将乳化物使用热交换器冷却,得到粉底。 
处方例1~3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乳化稳定性都优异,且没有皮肤刺激性或发粘。 
实施例2 
对本发明涉及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进行研究。而且,本实施例中,表示配合量的“质量%”或“%”只要不特别说明,则指的是相对于组合物总量的质量%。 
首先对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评价法进行说明。 
评价(1):乳化稳定性(乳化粒子) 
在制备乳液后1天以内,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外观时, 
○:乳化粒子均一、未发现聚集或凝聚。 
△:乳化粒子大致均一,但是发现稍微的聚集或凝聚等。 
×:乳化粒子不均一,发现显著的聚集或凝聚。 
评价(2):旋转试验 
将样品加入到50ml的样品管(直径3cm)中,室温下以45rpm的速度旋转4小时,用显微镜评价乳化稳定性。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乳化粒子均一、未发现聚集。 
△:乳化粒子大致均一,但是发现稍微的聚集。 
×:乳化粒子不均一,发现显著的聚集。 
评价(3):使用后的粗糙感 
对于使用样品后的粗糙感的有无,通过专门受试者10名,实施实际使用试验。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受试者8名以上认为使用后无粗糙感 
○:受试者6名以上且小于8名认为使用后无粗糙感 
△:受试者3名以上且小于6名认为使用后无粗糙感 
×:受试者小于3名认为使用后无粗糙感 
评价(4):涂布时的发粘感的评价 
通过专门受试者10名,实施各样品的实际使用试验。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受试者8名以上认为涂布中无发粘感 
○:受试者6名以上且小于8名认为涂布中无发粘感 
△:受试者3名以上且小于6名认为涂布中无发粘感 
×:受试者小于3名认为涂布中无发粘感 
制备含有表10记载的配合组成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4)的评价试验。 
[表10] 
(制备方法) 
将A相加热至70℃后,用超声波分散,添加均一溶解的B相。向加热至70℃的B相中加入加热至70℃的C相,用乳化机乳化后,冷却至室温。 
如表10所示,未配合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使用粉末的试验例33,乳化性显著差。此外,仅添加1个链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试验例34,旋转所导致的乳化稳定性降低。与此相对地,添加具有2个长链烷基的 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试验例35在任意一个项目中都表现出优异的结果。 
未配合粉末成分(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的试验例36与试验例35相比,乳化稳定性显著差,油相中不含有疏水化处理粉体的试验例37,使用后发现粗糙感,此外涂布时存在发粘趋势。配合亲水性二氧化钛替代疏水化处理粉末的试验例38,发现显著的粗糙感和发粘感。 
由此发现,本发明涉及的水包油型防晒用皮肤外用剂通过含有含(a)粉末成分、(b)具有2个碳链为12~22的烷基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c)油相成分、(d)水相成分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具有优异的乳化稳定性。此外,通过在上述油相成分中配合疏水化处理粉体,使用后的粗糙感和涂布中的发粘感得到改善。 
接着为了研究乳化中使用的粉末的优选配合量,制备含有表11记载的配合组成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4)的评价试验。 
[表11] 
(制备方法) 
将A相加热至70℃后,用超声波分散,添加均一溶解的B相。向加热至70℃的B相中加入加热至70℃的C相,用乳化机乳化后,冷却至室温。 
由表11可知,在试验例40~42中,组合物表现出优异的乳化稳定性,大致都未发现粗糙感和发粘感。另一方面,配合有0.5质量%粉末的试验例39中,乳化稳定性差,配合有30质量%粉末的实施例43的粗糙感和发粘感强。 
因此,本发明涉及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粉末的配合量相对于外用 剂总量优选为1~20质量%。 
接着为了研究具有2个长链烷基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优选配合量,制备含有表12记载的配合组成的水包油型防晒用皮肤外用剂,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4)的评价试验。 
[表12] 
(制备方法) 
将A相加热至70℃后,用超声波分散,添加均一溶解的B相。向加热至70℃的B相中加入加热至70℃的C相,用乳化机乳化后,冷却至室温。 
如表12所示,试验例45~47的组合物表现出优异的乳化稳定性,都未发现粗糙感和发粘感。另一方面,配合有0.0005质量%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实施例44、配合有1质量%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试验例48,乳化稳定性显著差。 
因此,本发明涉及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中,具有2个碳链为12~22的烷基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配合量,相对于全部成分优选为0.001~0.5质量%。 
接着,制备含有表13记载的配合组成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4)的评价试验。 
[表13] 
(制备方法) 
将A相加热至70℃后,用超声波分散,添加均一溶解的B相。向加热至70℃的B相中加入加热至70℃的C相,用乳化机乳化后,冷却至室温。 
如表13所示,试验例50、51在任意一个评价项目中都表现出良好的结果。另一方面,配合有链长为10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实施例49的乳化稳定性差,若如试验例52所示配合链长为22以上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则旋转时的乳化稳定性降低的同时,粗糙感或发粘感增大。 
因此,在本发明涉及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中,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2个烷基链长优选为12~22。 
以下举出本发明的防晒用皮肤外用剂的处方例,但是本发明不被它们所限定。通过以下的处方例得到的水包油型防晒用皮肤外用剂的乳化稳定性和耐水性都高,粗糙感、发粘感都低,皮肤刺激性也都低。 
<处方例1>防晒乳液 
                        (质量%) 
A相 
角鲨烷                  4.0 
油酸油酯                2.5 
脱水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  0.8 
月见草油                0.2 
疏水化处理二氧化钛      3.0 
香料                    0.1 
B相 
1,3-丁二醇             1.5 
乙醇                    2.0 
二氧化硅(10nm)          5.0 
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    0.05 
纯化水                  适量 
C相 
黄原胶                  0.1 
纯化水                  适量 
D相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0.2 
氢氧化钾                0.1 
PEG-100氢化蓖麻油       0.01 
L-精氨酸L-天冬氨酸盐    0.01 
乙二胺四乙酸盐          0.05 
防腐剂                  适量 
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B相加热至70℃,用混合机或超声波充分分散后,添加C相,向其中加入A相,用乳化机乳化,最后添加D相,由此得到乳液。 
<处方例2>紫外线防御乳液 
                            (质量%) 
A相 
角鲨烷                      4.0 
辛基甲氧基肉桂酸酯          8.0 
环戊二甲基硅氧烷            5.0 
疏水化处理氧化锌            5.0 
香料                        0.1 
B相 
1,3-丁二醇                 1.5 
乙醇                        2.0 
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30nm)    3.0 
二硬脂酰基乙基二甲基氯化铵  0.015 
纯化水                      适量 
C相 
琥珀酰聚糖                  0.2 
甘油                        3.0 
POE(20)二十二烷醇           0.02 
L-精氨酸L-天冬氨酸盐        0.01 
乙二胺四乙酸盐 0.05 
防腐剂         适量 
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B相加热至70℃后,用混合机或超声波分散后,添加均一溶解的C相。向加热至70℃的B相中加入加热至70℃的A相,用乳化机乳化。将其冷却,得到乳液。 
<处方例3>防晒粉底 
                            (质量%) 
A相 
鲸蜡醇                      3.5 
脱臭羊毛脂                  4.0 
霍霍巴油                    5.0 
凡士林                      2.0 
角鲨烷                      6.0 
吡哆醇三棕榈酸酯            0.1 
疏水化处理二氧化钛          3.0 
防腐剂                      适量 
香料                        0.3 
B相 
云母                        5.0 
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        0.015 
纯化水                      适量 
C相 
丙二醇                      10.0 
PEG-100氢化蓖麻油           0.05 
调合粉末                    12.0 
乙二胺四乙酸三钠            0.5 
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B相加热至70℃,用乳化机充分分散后,添加加热的A相并用乳化机乳化。最后添加C相,将乳化物使用热交换器冷却,得到粉底。 
实施例3 
对本发明涉及的化妆用组合物进行研究。而且,本实施例中,表示配合量的“质量%”或“%”只要不特别说明,则指的是相对于组合物总量的质量%。 
首先对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评价法进行说明。 
评价(1):制剂稳定性 
对于将制备的乳液在50℃下保存1个月后的状态,肉眼观察外观,此外,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乳液的状态。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外观上未发现变化,此外乳化粒子均一、未发现聚集或凝聚。 
△:外观上未发现变化,但是发现乳化粒子聚集或凝聚等。 
×:外观上发现油相的分离。 
评价(3):使用后的发粘感 
对于使用样品后的发粘感的有无,通过专门受试者10名,实施实际使用试验。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受试者8名以上认为使用后无发粘感 
○:受试者6名以上且小于8名认为使用后无发粘感 
△:受试者3名以上且小于6名认为使用后无发粘感 
×:受试者小于3名认为使用后无发粘感 
评价(3):涂布时的娇嫩感的评价 
通过专门受试者10名,实施各样品的实际使用试验。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受试者8名以上认为涂布时有娇嫩感 
○:受试者6名以上且小于8名认为涂布时有娇嫩感 
△:受试者3名以上且小于6名认为涂布时有娇嫩感 
×:受试者小于3名认为涂布时有娇嫩感 
制备含有表14记载的配合组成的化妆用组合物,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3)的评价试验。 
[表14] 
(制备方法) 
将A相加热至70℃,用超声波处理进行分散。向其中添加加入B相的混合物,用乳化机乳化后,进行冷却。 
如表14所示,不含有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而仅配合有亲水性粉体的试验例53,此外仅配合有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试验例54,乳化性 显著差。与此相对地,配合有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和亲水性粉体的试验例55的制剂稳定性、无发粘、娇嫩感都良好。 
此外,使用烃类表面活性剂进行乳化的试验例56的组合物的制剂稳定性差,表现出发粘感,感觉不到娇嫩感。使用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的试验例57,制剂稳定性与烃类表面活性剂的情况相比得到改善,但是发粘感、娇嫩感方面依然差。 
由上可知,本发明涉及的化妆用组合物通过含有含(a)粉末成分,(b)具有2个碳链为12~22的烷基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c)油相成分,(d)水相成分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具有优异的乳化稳定性。此外,通过在上述油相成分中配合疏水化处理粉体,使用后的粗糙感和涂布中的发粘感得到改善。 
接着对本发明的化妆用组合物的油相成分进行下述研究。 
即,制备含有表15记载的配合组成的化妆用组合物,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2)、(3)的评价。 
[表15] 
(制备方法) 
将A相加热至70℃,用超声波处理进行分散。向其中添加加入B相的混合物,用乳化机乳化后,进行冷却。 
如表15所示,油相中相对于油相成分含有50质量%以上硅油的试验例58~61的组合物,无发粘感,具有娇嫩触感。特别是配合有特定结构的丙烯酸类硅氧烷(试验例58)或两末端硅氧烷改性甘油(试验例59)、或配合其两者(试验例60)时,发现使用性得到显著改善。另一方面, 在硅油的配合量相对于油相成分小于50质量%的试验例62中,样品显著发粘,也感觉不到娇嫩感。 
由上可知,在本发明涉及的化妆用组合物中,优选相对于油相成分含有硅油50质量%以上,特定结构的丙烯酸类硅氧烷和/或两末端硅氧烷改性甘油的配合在使用性提高方面特别优选。 
接着,为了研究乳化所使用的粉末的优选配合量,制备含有表16记载的配合组成的化妆用组合物,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3)的评价试验。 
[表16] 
(制备方法) 
将A相加热至70℃,用超声波处理进行分散。向其中添加加入B相的混合物,用乳化机乳化后,进行冷却。 
如表16所示,试验例64~66的化妆用组合物具有优异的制剂稳定性,且在无发粘以及娇嫩感方面也优异。另一方面,在参与乳化的粉末成分(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的配合为0.5质量%的试验例63中,制剂稳定性差,配合有相同粉末成分30质量%的实施例67的组合物的发粘强,缺乏娇嫩感。 
因此,本发明涉及的化妆用组合物中,粉末成分的配合量相对于组合物优选为1~20质量%。 
接着为了研究具有2个长链烷基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优选配合量,制备含有表17记载的配合组成的化妆用组合物,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3)的评价试验。 
[表17] 
(制备方法) 
将A相加热至70℃,用超声波处理进行分散。向其中添加加入B相的混合物,用乳化机乳化后,进行冷却。 
由表1 7可知,试验例69~71的化妆用组合物表现出优异的制剂稳定性,且在无发粘及娇嫩感方面也优异。另一方面,配合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0.0005质量%的实施例68、配合1质量%的试验例72,制剂稳 定性显著降低。 
因此,在本发明涉及的化妆用组合物中,具有2个碳链为12~22的烷基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相对于组合物优选配合0.001~0.5质量%。 
接着,制备含有表18记载的配合组成的化妆用组合物,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3)的评价试验。 
[表18] 
(制备方法) 
将A相加热至70℃,通过超声波处理进行分散。向其中添加加入B相的混合物,用乳化机乳化后,进行冷却。 
如表18所示,试验例74、75的组合物在任意一个评价项目都表现出良好的结果。另一方面,使用烷基链长为10的二甲基二烷基氯化铵的实施例73的组合物的制剂稳定性显著低,不耐使用。烷基链长为22的实施例76的组合物,虽然制剂稳定性优异,但是稍微发粘、娇嫩感也不充分。 
因此,本发明涉及的化妆用组合物中,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2个烷基链长优选为12~22。 
以下举出本发明的化妆用组合物的处方例,但是本发明不被它们所限定。通过以下的处方例得到的化妆用组合物的制剂稳定性都高,发粘感都低,都具有娇嫩感。 
<处方例1>水包油型乳液粉底 
                                         (质量%) 
(1)疏水化处理二氧化钛                    10.0 
(2)疏水化处理滑石                        3.0 
(3)疏水化处理氧化铁黄                    0.8 
(4)疏水化处理氧化铁黑                    0.15 
(5)疏水化处理氧化铁红                    0.36 
(6)通式(II)所示的两末端硅氧烷改性甘油    3.0 
(7)PEG-10二甲基聚硅氧烷                  0.5 
(8)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10.0 
(9)角鲨烷                                4.0 
(10)二丙二醇                             5.0 
(11)二氧化硅(10nm)                       3.0 
(12)二硬脂酰基二乙基氯化铵               0.03 
(13)纯化水                               适量 
(14)黄原胶                               0.3 
(15)羧甲基纤维素                         0.2 
(16)乙醇                                 2.0 
(17)乙二胺四乙酸盐      0.1 
(18)防腐剂              适量 
(19)PEG-60氢化蓖麻油    0.01 
(20)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10)~(13)混合并加热至70℃,用均相混合机或超声波充分分散后,加入预先用珠磨机分散破碎的油相(1)~(9),用乳化机乳化后,添加(14)~(20),均一地分散,由此得到水包油型乳化粉底。 
<处方例2>水包油型乳液粉底 
                                       (质量%) 
(1)疏水化处理二氧化钛                  10.0 
(2)疏水化处理滑石                      3.0 
(3)疏水化处理氧化铁黄                  0.8 
(4)疏水化处理氧化铁黑                  0.15 
(5)疏水化处理氧化铁红                  0.36 
(6)通式(II)所示的两末端硅氧烷改性甘油  3.0 
(7)PEG-10二甲基聚硅氧烷                0.5 
(8)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15.0 
(9)辛基甲氧基肉桂酸酯                  5.0 
(10)奥克立林                           2.0 
(11)甘油                               3.0 
(12)1,3-丁二醇                        4.0 
(13)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30nm)           5.0 
(14)二硬脂酰基二甲基氯化铵             0.05 
(15)纯化水                             适量 
(16)琥珀酰聚糖                         0.3 
(17)羧甲基纤维素                       0.2 
(18)防腐剂                             适量 
(19)PEG-100氢化蓖麻油                  0.03 
(20)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11)~(15)混合并加热至70℃,用均相混合机或超声波充分分散后,向其中缓慢加入预先用珠磨机分散破碎的油相(1)~(10),用乳化机乳化后,添加(16)~(20),均一地分散,由此得到水包油型乳液粉底。 
<处方例3>水包油型凝胶粉底 
                                     (质量%) 
(1)疏水化处理二氧化钛                10.0 
(2)疏水化处理氧化铁黄                0.8 
(3)疏水化处理氧化铁黑                0.15 
(4)疏水化处理氧化铁红                0.36 
(5)通式(I)所示的丙烯酸类硅氧烷       1.0 
(6)PEG-10二甲基聚硅氧烷              0.5 
(7)异硬脂酸                          0.2 
(8)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12.0 
(9)辛酸鲸蜡酯                        3.0 
(10)甘油                             3.0 
(11)二丙二醇                         4.0 
(12)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钛(10nm)         3.0 
(13)二硬脂酰基二甲基氯化铵           0.15 
(14)纯化水                           适量 
(15)黄原胶                           0.2 
(16)琼脂粉末                         1.5 
(17)乙二胺四乙酸盐                   0.1 
(18)防腐剂                           适量 
(19)POE(20)二十二烷醇                0.01 
(20)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11)~(14)混合并加热至70℃,用均相混合机或超声波充分分散后,向其中缓慢加入预先用珠磨机分散破碎的油相(1)~(10),用乳化机乳化。然后,预先在90℃下均一分散后,添加冷却的(15)~(20),得到 水包油型凝胶粉底。 
实施例4 
对本发明涉及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进行下述研究。而且,本实施例中,表示配合量的“质量%”或“%”只要不特别说明,则指的是相对于组合物总量的质量%。 
首先对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评价法进行说明。 
评价(1):乳化稳定性(乳化粒子) 
在制备乳液后1天以内,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外观时, 
○:乳化粒子均一、未发现聚集或凝聚。 
△:乳化粒子大致均一,但是发现稍微的聚集或凝聚等。 
×:乳化粒子不均一,发现显著的聚集或凝聚。 
评价(2):整发力 
对于样品的整发力,通过专门受试者10名实施实际使用试验。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受试者8名以上认为可以维持具有自然的头发的流动的自然状态的整发。 
○:受试者6名以上且小于8名认为可以维持具有自然的头发的流动的自然状态的整发。 
△:受试者3名以上且小于6名认为可以维持具有自然的头发的流动的自然状态的整发。 
×:受试者小于3名认为可以维持具有自然的头发的流动的自然状态的整发。 
评价(3):耐湿性 
在毛发丝上涂布样品,整形为卷发,并自然干燥后,取出在调整为相对湿度90%、25℃的容器中保存24小时的毛发,10名受试者对其形状和触感进行官能评价,按照下述基准进行判定。 
◎:受试者8名以上判定有耐湿性。 
○:受试者6名以上且小于8名判定有耐湿性。 
△:受试者3名以上且小于6名判定有耐湿性。 
×:受试者小于3名判定有耐湿性。 
评价(4):涂布时的发粘感的评价 
通过专门受试者10名,实施各样品的实际使用试验。评价基准如 下所述。 
◎:受试者8名以上认为涂布时无发粘感 
○:受试者6名以上且小于8名认为涂布时无发粘感 
△:受试者3名以上且小于6名认为涂布时无发粘感 
×:受试者小于3名认为涂布时无发粘感 
制备含有表19记载的配合组成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4)的评价试验。 
[表19] 
(制备方法) 
将A相加热至70℃,通过超声波处理进行分散。向其中加入加热至80℃的B相,用乳化机乳化后,进行冷却。 
如表19所示,用亲水性粉体(二氧化硅被覆二氧化钛、二氧化硅)进行乳化的试验例77、用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进行乳化的试验例78,乳化稳定性都显著差。与此相对地,使用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和亲水性粉体两者进行乳化的试验例79的乳化稳定性高,整发力、耐湿性和无发粘中的任意一种都表现出良好的使用性。 
此外,仅通过烃类表面活性剂PEG-60氢化蓖麻油进行乳化的试验例80的组合物的乳化稳定性差,使用性也不充分。 
因此,本发明涉及的整发用头发化妆品优选含有含(a)粉末成分,(b)具有2个碳链为12~22的烷基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c)油相成分,(d)水相成分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 
接着,为了研究乳化中使用的粉末的优选配合量,制备含有表20记载的配合组成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4)的评价试验。 
[表20] 
(制备方法) 
将A相加热至70℃,通过超声波处理进行分散。向其中加入加热至80℃的B相,用乳化机乳化后,进行冷却。 
如表20所示,试验例82~84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表现出优异的乳化稳定性,在整发力、耐湿性、无发粘感中都表现出高的评价。另一方面,参与乳化的粉末成分(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二氧化硅)的配合量为0.5质量%的试验例81的乳化稳定性差,配合粉末成分30质量%的实施例85的组合物的使用性显著缺乏。 
因此,本发明涉及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优选粉末成分的配合量相对于组合物为1~20质量%。 
接着为了对具有2个长链烷基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优选的配合量进行研究,制备含有表21记载的配合组成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4)的评价试验。 
[表21] 
(制备方法) 
将A相加热至70℃,用超声波处理进行分散。向其中加入加热至80℃的B相,用乳化机乳化后,进行冷却。 
如表21所示,试验例87~89的整发毛发化妆品表现出高的乳化稳定性,整发力、耐湿性、发粘感都优异。另一方面,二甲基二硬脂基氯 化铵的配合量为0.0005质量%的实施例86的乳化稳定性低,配合量为1质量%的试验例90的乳化稳定性、使用性都差。 
因此,本发明涉及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中,具有2个碳原子数为12~22的烷基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相对于组合物优选配合0.001~0.5质量%。 
接着制备含有表22记载的配合组成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1)~(4)的评价试验。 
[表22] 
(制备方法) 
将A相加热至70℃,用超声波处理进行分散。向其中加入加热至80℃的B相,用乳化机乳化后,进行冷却。 
如表22所示,试验例92、93的组合物在任意一个评价项目都表现出良好的结果。另一方面,使用烷基链长为10的二甲基二烷基氯化铵的实施例91的组合物的乳化稳定性显著低,不耐使用。烷基链长为22的实施例94的组合物的制剂稳定性、使用性都不充分。 
因此,本发明涉及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中,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2个烷基链长优选为12~22。 
接着,为了对本发明中优选的油性成分进行研究,制备含有表23记载的配合组成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对于各样品,进行上述评价(2)~(4)的评价试验。 
[表23] 
(制备方法) 
将A相加热至70℃,用超声波处理进行分散。向其中加入加热至80℃的B相,用乳化机乳化后,进行冷却。 
如表23所示,仅配合固体油分作为油相成分的试验例95中、发粘感高,仅配合液态油分的试验例96的整发力差。与此相对地,适量配合有固体油分和液态油分的试验例97的组合物在全部项目中都表现出优异的结果。 
另一方面,配合有大量的固体油分或液态油分的试验例98和99中,与试验例97相比使用性差。 
因此,本发明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中,优选配合适量的固体油分和液态油分作为油相成分。 
此外,进一步研究的结果,固体油分和液态油分的配合量相对于全部成分,优选分别为1~30质量%。 
以下举出本发明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的处方例,但是本发明不被它们所限定。通过以下的处方例得到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的乳化稳定性都高,发粘感都低,整发力和耐湿性都优异。 
<处方例1>发蜡 
                            (质量%) 
(A相) 
液体石蜡                    10.0 
微晶蜡                      5.0 
巴西棕榈蜡                  5.0 
四2-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      3.0 
(B相) 
1,3-丁二醇                 7.0 
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30nm)    3.0 
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        0.03 
二氧化硅(10nm)              1.0 
纯化水                      适量 
(C相) 
三乙醇胺                    0.3 
乙醇                2.0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0.2 
对羟基苯甲酸酯      适量 
乙二胺四乙酸3钠     适量 
PEG-100氢化蓖麻油   0.05 
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B相加热至70℃,通过超声波处理进行分散。向其中加入加热至80℃的A相,用乳化机乳化后,加入C相,进行冷却。 
<处方例2>发蜡 
                          (质量%) 
(A相) 
液体石蜡                  10.0 
微晶蜡                    10.0 
二甲基聚硅氧烷            4.0 
硬脂醇                    2.0 
巴西棕榈蜡                3.0 
四2-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    2.0 
香料                      适量 
(B相) 
丙二醇                    8.0 
二氧化硅被覆氧化锌(30nm)  2.0 
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      0.07 
二氧化硅(10nm)            2.0 
纯化水                    适量 
(C相) 
琥珀酰聚糖                0.2 
甘油                      3.0 
L-精氨酸L-天冬氨酸盐      0.01 
乙二胺四乙酸盐            0.05 
防腐剂           适量 
POE(20)二十二烷醇0.02 
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B相加热至70℃,通过超声波处理进行分散。向其中加入加热至80℃的A相,用乳化机乳化后,加入C相,进行冷却。 

Claims (13)

1.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a)选自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锌或含有它们的复合粉末中的粉末成分1~20质量%、
(b)选自二甲基二月桂基氯化铵、二乙基二月桂基氯化铵、二丙基二月桂基氯化铵、二甲基二棕榈基氯化铵、二乙基二棕榈基氯化铵、二丙基二棕榈基氯化铵、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二乙基二硬脂基氯化铵、二丙基二硬脂基氯化铵、二甲基二(二十二烷基)氯化铵、二乙基二(二十二烷基)氯化铵、二丙基二(二十二烷基)氯化铵、二硬脂酰基乙基二甲基氯化铵、二棕榈酰基乙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硬脂酰基乙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二棕榈酰基乙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中的具有2个碳链为12~22的烷基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0.001~0.5质量%、
(c)含有选自液体油脂、蜡类、烃油、高级脂肪酸、高级醇、合成酯油、硅油的油分的油相成分、
(d)含有选自琥珀酰聚糖、黄原胶和丙烯酰胺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水相成分,
具有在分散在水相中的油滴上吸附(a)的粉末粒子而成的结构,相对于组合物水相中含有亲水性表面活性剂0.001~0.5质量%,
该组合物是通过下述步骤制造的,
(A)将粉末成分和具有2个碳链为12~22的烷基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分散在水相成分中的步骤,
(B)(A)步骤后,将所述分散物和油相成分混合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a)的粉末粒子上吸附(b)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b)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总计配合量为0.001~0.1质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b)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为选自二甲基二月桂基氯化铵、二甲基二棕榈基氯化铵、二甲基二硬脂基氯化铵、二甲基二(二十二烷基)氯化铵中的二甲基二烷基氯化铵。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A)和(B)步骤,
(A)将粉末成分和具有2个碳链为12~22的烷基链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分散在水相成分中的步骤,
(B)(A)步骤后,将所述分散物和油相成分混合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中,还含有下述(C)步骤,
(C)(B)步骤后,添加混合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步骤。
7.防晒用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
还含有分散在(c)的油相成分中的含有疏水化处理微粒二氧化钛和/或疏水化处理微粒氧化锌的疏水化处理粉体。
8.化妆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
还含有分散在(c)的油相成分中的含有选自疏水化处理微粒二氧化钛、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黑和氧化铝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疏水化处理粉体,
且所述油相成分的50质量%以上为硅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妆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丙烯酸类硅氧烷1种或2种以上,
上式中,R是碳数为10~20的烷基,a+b+c=1,a、b、c都为0.2以上,d为5~100的整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妆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通式(II)所示的两末端硅氧烷改性甘油1种或2种以上,
上式中,R1是碳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苯基,R2是碳数为2~11的亚烷基,m为10~120,n为1~11。
11.整发用毛发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
作为(c)的油相成分,相对于组合物全部成分,含有固体油分1~30质量%和液态油分1~30质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整发用毛发化妆品,其特征在于,作为(a)的粉末成分,含有二氧化硅。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下述(C)步骤,
(C)(B)步骤后,添加混合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步骤。
CN200880013444.1A 2007-04-26 2008-04-25 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674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16809 2007-04-26
JP116809/2007 2007-04-26
PCT/JP2008/058149 WO2008139908A1 (ja) 2007-04-26 2008-04-25 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4798A CN101674798A (zh) 2010-03-17
CN101674798B true CN101674798B (zh) 2015-03-25

Family

ID=400021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3444.1A Active CN101674798B (zh) 2007-04-26 2008-04-25 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0880013477.6A Active CN101686907B (zh) 2007-04-26 2008-04-25 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3477.6A Active CN101686907B (zh) 2007-04-26 2008-04-25 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8673326B2 (zh)
EP (2) EP2151230B1 (zh)
JP (2) JP5352117B2 (zh)
KR (2) KR101590646B1 (zh)
CN (2) CN101674798B (zh)
ES (2) ES2520045T3 (zh)
HK (2) HK1141712A1 (zh)
TW (2) TWI426925B (zh)
WO (2) WO20081399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58687B1 (en) * 2007-02-15 2011-11-23 Unilever PLC Emulsifier system
EP2151230B1 (en) * 2007-04-26 2014-07-23 Shiseido Company, Ltd. Oil-in-water emulsio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10235473A (ja) * 2009-03-30 2010-10-21 Naris Cosmetics Co Ltd 皮膚化粧料
JP2012530711A (ja) * 2009-06-19 2012-12-06 ユー.エス. コスメティッ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高められた紫外線防御のための化粧用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US8647649B2 (en) 2009-07-06 2014-02-11 Kao Corporation Emulsified composition
WO2011040013A1 (ja) 2009-09-30 2011-04-07 株式会社ナノエッグ 新規液晶組成物
JP5861241B2 (ja) * 2010-03-12 2016-02-16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皮膚外用組成物、化粧料、及び洗浄剤
KR101605813B1 (ko) 2010-09-03 2016-03-24 (주)아모레퍼시픽 고함량의 실리콘 오일 및 에몰리언트를 함유하는 메이크업 화장료 조성물
JP2012102057A (ja) * 2010-11-11 2012-05-31 Mandom Corp 整髪剤用乳化組成物
JP5981161B2 (ja) * 2011-02-28 2016-08-31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整髪料組成物
ES2403544B2 (es) * 2011-11-11 2013-12-13 Universidade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 Sistemas nanoparticulares elaborados a base de ésteres de sorbitán.
JP5207424B1 (ja) 2011-12-22 2013-06-12 株式会社 資生堂 コロナ−コア型ミクロゲル乳化剤及び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
FR2995786B1 (fr) * 2012-09-21 2016-09-02 Oreal Composition cosmetique sous forme d'emulsion et procede de traitement cosmetique
FR2995784B1 (fr) * 2012-09-21 2016-09-09 Oreal Composition cosmetique sous forme d'emulsion et procede de traitement cosmetique
JP5711720B2 (ja) * 2012-11-13 2015-05-07 株式会社 資生堂 油中水型乳化日焼け止め化粧料
JP6279216B2 (ja) * 2013-03-04 2018-02-14 株式会社ミルボン クリーム状組成物
US10028895B2 (en) * 2013-05-17 2018-07-24 L'oreal Emulsion stabilization via silicilic acid complexation
US20140356302A1 (en) * 2013-06-04 2014-12-04 Spatz Laboratories Buoyant Cosmetic Gel Formulation
CN103772925B (zh) * 2013-12-11 2015-10-14 浙江南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pla的液态纳米云母改质剂
JP6632977B2 (ja) * 2013-12-18 2020-01-22 ロレアル 低量のアルコールを含むピッケリングエマルションの組成物
JP6953476B2 (ja) * 2013-12-18 2021-10-27 ロレアル 低量のアルコールを含むピッケリングエマルションの組成物
JP5913411B2 (ja) 2014-03-26 2016-04-27 株式会社 資生堂 水中油型乳化化粧料
JP5913475B2 (ja) 2014-08-06 2016-04-27 株式会社 資生堂 化粧料用原料
JP6113695B2 (ja) * 2014-10-31 2017-04-12 株式会社 資生堂 弾力ジェル状組成物
FR3030227B1 (fr) 2014-12-17 2018-01-26 L'oreal Emulsion stabilisees par des particules composites amphiphiles
KR102418097B1 (ko) * 2015-06-30 2022-07-08 (주)아모레퍼시픽 라멜라 구조체를 포함하는 메이크업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7847415B (zh) * 2015-07-20 2021-09-07 莱雅公司 处理角蛋白纤维的组合物
WO2017057563A1 (ja) 2015-09-30 2017-04-06 株式会社 資生堂 水中油中粉体型組成物
CN108366953B (zh) * 2015-10-30 2021-12-21 株式会社资生堂 组合物
KR102583880B1 (ko) * 2016-01-21 2023-10-05 주식회사 엘지생활건강 유중수형 화장료 조성물
JP6754038B2 (ja) * 2016-02-25 2020-09-09 株式会社トキワ 水中油型頭髪用組成物
ES2951675T3 (es) * 2016-07-12 2023-10-24 Oreal Composición de emulsión de Pickering
EP3530264A4 (en) 2016-10-20 2020-07-01 Shiseido Company, Ltd. OIL-IN-WATER-TYPE EMULSION COMPOSITION
PH12019501284B1 (en) 2016-12-08 2024-02-21 Mitsubishi Chem Corp Oil-in-water type emulsio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id oil-in-water type emulsion composition
KR102672901B1 (ko) * 2017-02-27 2024-06-10 (주)아모레퍼시픽 유해 광선 차단 화장료 조성물
EP3626229A4 (en) * 2017-05-19 2021-03-10 Shiseido Co., Ltd. OIL-IN-WATER EMULSION COMPOSITION
KR102565502B1 (ko) * 2017-05-25 2023-08-11 신에쓰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분체의 소수화도의 해석 방법, 고소수화도 처리 착색 안료, 및 이것을 함유하는 화장료
CN110151613A (zh) * 2018-02-13 2019-08-23 吴明轩 清洁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JP7237463B2 (ja) * 2018-05-24 2023-03-13 ポーラ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系ポリマー含有ピッカリングエマルション
WO2019239526A1 (ja) * 2018-06-13 2019-12-19 三菱ケミカルフーズ株式会社 水中油型ピッカリングエマルション
JP7232605B2 (ja) * 2018-09-28 2023-03-03 ポーラ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防腐性乳化組成物及び防腐方法
KR102641156B1 (ko) * 2018-11-06 2024-02-28 주식회사 케이씨씨실리콘 에멀젼 조성물
CN113939265B (zh) * 2019-06-06 2024-04-05 花王株式会社 大气有害物质的附着抑制方法
KR102294557B1 (ko) * 2019-06-26 2021-08-27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미세먼지를 이용한 피커링 에멀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피커링 에멀젼 안정화제
CN110702258B (zh) * 2019-11-04 2020-10-20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用于食品冷链安全监测的温敏型乳液指示剂的制备方法
CN111728885A (zh) * 2020-07-01 2020-10-02 广州美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防水防汗功效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化妆品
CN112451426A (zh) * 2020-11-30 2021-03-09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d相乳化法制备水包油型乳液的方法及其应用
JP7536415B2 (ja) 2021-05-11 2024-08-20 テイカ株式会社 複合表面処理無機粉体
CN113616786B (zh) * 2021-05-20 2023-08-25 南华大学 一种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疫苗免疫佐剂中的应用
CN114010588B (zh) * 2021-11-18 2023-11-03 沈阳信康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黑豆馏油纳米氧化锌皮克林乳剂的外用温敏型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202339700A (zh) 2022-01-28 2023-10-16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水中油型乳化皮膚外用劑
CN114736664B (zh) * 2022-05-26 2023-06-2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固体颗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45253A (zh) * 2022-10-11 2022-12-09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pickering型高级脂肪醇乳液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15297A (zh) * 2023-04-25 2023-08-01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一种硅橡胶乳液、制备方法及水基涂料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3555A (en) * 1994-06-06 1997-07-01 L'oreal Surfactant-free water-in-oil emulsion
US20020018789A1 (en) * 1997-03-25 2002-02-14 Heinrich Gers-Barlag Emulsifier-free finely dispersed systems of the water-in-oil type
US20020054890A1 (en) * 1998-09-18 2002-05-09 Heinrich Gers-Barlag Emulsifier-free finely disperse systems of the oil-in-water and water-in-oil type
US6620407B1 (en) * 1998-08-01 2003-09-16 Beiersdorf Ag Finely dispersed emulsifier-free systems of the oil-in-water and water-in-oil type
US20040018222A1 (en) * 1998-08-01 2004-01-29 Heinrich Gers-Barlag Emulsifier-free finely dispersed systems of the oil-in-water and water-in-oil type
US7186415B1 (en) * 1998-08-01 2007-03-06 Beiersdorf Ag Finely dispersed emulsifier-free systems of the oil-in-water and water-in-oil type, containing boron nitri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03594D0 (en) * 1995-02-23 1995-04-12 Unilever Plc Cleaning composition comprising dialkyl cationic surfactants
US6017548A (en) * 1995-06-06 2000-01-25 The Andrew Jergens Company Skin care composition
JP3398277B2 (ja) 1996-03-29 2003-04-21 株式会社資生堂 皮膚外用剤
JP4442883B2 (ja) 2003-11-05 2010-03-31 株式会社資生堂 粉体分散安定剤及びこれを配合した化粧料
JP2006036763A (ja) 2004-06-25 2006-02-09 Kao Corp 水中油型乳化組成物
JP5506130B2 (ja) 2006-06-12 2014-05-28 株式会社 資生堂 水中油型エマルション
EP2151230B1 (en) * 2007-04-26 2014-07-23 Shiseido Company, Ltd. Oil-in-water emulsio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3555A (en) * 1994-06-06 1997-07-01 L'oreal Surfactant-free water-in-oil emulsion
US20020018789A1 (en) * 1997-03-25 2002-02-14 Heinrich Gers-Barlag Emulsifier-free finely dispersed systems of the water-in-oil type
US6620407B1 (en) * 1998-08-01 2003-09-16 Beiersdorf Ag Finely dispersed emulsifier-free systems of the oil-in-water and water-in-oil type
US20040018222A1 (en) * 1998-08-01 2004-01-29 Heinrich Gers-Barlag Emulsifier-free finely dispersed systems of the oil-in-water and water-in-oil type
US7186415B1 (en) * 1998-08-01 2007-03-06 Beiersdorf Ag Finely dispersed emulsifier-free systems of the oil-in-water and water-in-oil type, containing boron nitride
US20020054890A1 (en) * 1998-09-18 2002-05-09 Heinrich Gers-Barlag Emulsifier-free finely disperse systems of the oil-in-water and water-in-oil typ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 Saleh et al.Oil-in-Water Emulsions Stabilized by Highly Charged Polyelectrolyte-Grafted Silica Nanoparticles.《Langmuir》.2005,第21卷(第22期),第9873-987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51230B1 (en) 2014-07-23
CN101674798A (zh) 2010-03-17
EP2151230A1 (en) 2010-02-10
EP2149361A4 (en) 2013-01-30
US8673326B2 (en) 2014-03-18
JP2008291027A (ja) 2008-12-04
CN101686907A (zh) 2010-03-31
TW200900088A (en) 2009-01-01
EP2149361A1 (en) 2010-02-03
KR20100022010A (ko) 2010-02-26
JP2008291026A (ja) 2008-12-04
HK1141712A1 (en) 2010-11-19
TWI442936B (zh) 2014-07-01
JP5352116B2 (ja) 2013-11-27
WO2008139908A1 (ja) 2008-11-20
TW200906442A (en) 2009-02-16
WO2008139907A1 (ja) 2008-11-20
KR20100017135A (ko) 2010-02-16
EP2149361B1 (en) 2014-07-23
HK1141713A1 (zh) 2010-11-19
US20100297039A1 (en) 2010-11-25
CN101686907B (zh) 2013-09-18
JP5352117B2 (ja) 2013-11-27
TWI426925B (zh) 2014-02-21
EP2151230A4 (en) 2013-01-23
US20100135938A1 (en) 2010-06-03
ES2519468T3 (es) 2014-11-07
KR101590646B1 (ko) 2016-02-01
ES2520045T3 (es) 2014-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4798B (zh) 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80628B (zh) 液体酯组合物以及含有其的化妆料
CN102844015B (zh) 防晒用组合物
CN102892399B (zh) 皮肤外用组合物、化妆品及清洗剂
EP3178466B1 (en) Solid powder cosmetic
CN102076322B (zh) 水包油型乳化皮肤化妆品
CN100408021C (zh) 皮肤外用剂
KR102251072B1 (ko) 수중유형 유화 조성물
CN102821743A (zh) 凡士林样组合物及化妆品
CN100563713C (zh) 皮肤外用剂
US20210137801A1 (en) Method of preparing a cosmetic composition
CN100574739C (zh) 皮肤外用制剂
CN108778231B (zh) 水包油型组合物
CN102665672B (zh) 聚合物泡囊及制造方法
CN104135995A (zh) 海藻糖脂肪酸酯组合物
TWI795417B (zh) 含有粉體之水系非乳化組成物及皮膚外用劑
JP4140769B2 (ja) 修飾粉体及びそれを含む化粧料
CN117545460A (zh) 油分散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17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417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