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4171B - 一种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单板及端口配置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单板及端口配置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74171B CN101674171B CN 200810216204 CN200810216204A CN101674171B CN 101674171 B CN101674171 B CN 101674171B CN 200810216204 CN200810216204 CN 200810216204 CN 200810216204 A CN200810216204 A CN 200810216204A CN 101674171 B CN101674171 B CN 1016741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veneer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chain
-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单板及端口配置管理系统法,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端口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如果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第一单板上,则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如果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第二单板上,则将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单板,并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二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单板的端口与第二单板的端口进行统一管理,且端口备份和单板备份相互独立,不会因为单板上的一个端口不可用而进行主备单板的倒换,提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单板及端口配置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很多电信设备中,为了提高软硬件的可靠性,通常会采用主备机制:即将一块单板作为主板,另一块单板作为该主板的备板,将主板的数据备份到备板。如果当前工作的主板坏了,可以将主板的业务倒换到备板,备板成为主板继续工作,以保证业务不中断。
如图1所示,是现有的一种单板主备结构的示意图,其中,两块单板是独立的主板,由应用层来约束两块单板的主备关系。主板侧应用层每次将配置管理通过备份通道备份到备板应用层。一旦检测到主板坏掉,则进行倒换操作,备板侧应用层将所有应用层备份的操作全部下发执行,备板升为主板开始工作。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两块单板均是独立的主板,只是应用将其绑定在一起形成主备关系,因此主板协商出来的稳态数据没法备份到备板中去,如果发生主备倒换的话,则需要重新协商这些稳态数据。如此在一些应用中,例如在无线业务中,可能会存在掉话,或者在路由器转发出现数据包丢失。这种备份结构,在一些应用中相当于备板没有真正起到备份的作用。
如图2所示,是现有的另一种单板主备结构的示意图。该图2示出了采用镜像备份的机制。此处所称镜像备份为:将主板上所有的数据备份到备板,并且在主板实时操作和实际运行中,也将相关实时操作和稳态数据备份到备板,以实现主板和备板数据一致,故称之为“镜像”,以保证在进行主备倒换之后业务不中断。
这种镜像备份机制能满足主备倒换后业务不中断,但由于在主板工作的时候,备板不参与处理业务数据,即不处理备板业务端口接收上来的报文,故没法做到主板与备板之间的端口备份,若是主板上的部分端口不能工作,例如端口损坏和端口连接的链路断掉,则需要将整个主板进行倒换,这样才能保证与之有关的业务不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单板及端口配置管理系统,可以对主板的端口与备板的端口进行统一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端口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如果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第一单板上,则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如果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第二单板上,则将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单板,并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二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端口配置管理的单板,包括:配置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端口配置信息;端口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配置信息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端口位置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第一单板时,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以及用于在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所述第二单板上时,将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单板,并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二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口配置管理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单板和第二单板,所述第一单板接收端口配置信息,并确定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如果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第一单板上,则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如果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第二单板上,则将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单板;所述第二单板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二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第一单板的端口与第二单板的端口进行统一管理,且端口备份和单板备份相互独立,不会因为单板上的一个端口不可用而进行主备单板的倒换,并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主备单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另一种主备单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备单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备单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主备配置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主备控制面报文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主备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主板侧的端口配置过程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备板侧的端口配置过程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主板侧的控制面报文处理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备板侧的控制面报文处理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主板侧的接收报文的处理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备板侧的接收报文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单板和第二单板,在下文中以将第一单板配置为主板,第二单板本置为备板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仅为举例,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亦可以将第二单板配置为主板,第一单板配置为备板。该第一单板和第二单板通过备份通道和数据通道进行信息的传输,其中的备份通道用于进行主备信息的传输,数据通道用于业务数据的传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备份通道和数据通道是独立的通道,但在实际操作时,也可以采用一条通道实现主备信息的传输和业务数据的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单板配置管理第一单板的端口和第二单板的端口,即第一单板除了配置第一单板的端口和接收处理来第一单板的端口的数据外,还配置第二单板的端口和接收处理来自第二单板的端口的数据。
具体地,第一单板包括:
主用配置管理单元10,用于对第一单板的端口和第二单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
主用控制面报文处理单元12,用于对第一单板所生成的控制面报文进行处理;
主板数据处理单元14,用于根据处理策略,对来自第一单板或第二单板的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将报文进行本地处理、在本单板上转发或发送至另一单板进行转发等;
设置单元13,用于设置第一单板的端口与第二单板的端口之间端口备份关系,或者端口之间的负荷分担策略,例如,设置第一单板和第二单板的端口之间端口备份关系,可以设置第一单板上的一个端口为主用端口,在第二单板上设置一个与第一单板的主用端口相对应的备用端口,或者,将第二单板上的一个端口设置为对应于第一单板上的多个主用端口的备用端口;设置第一单板和第二单板的端口之间的负荷分担策略,即端口之间互为负荷分担关系,通过第一单板发送或者转发的报文,可以根据该设置单元13设定的负荷分担策略,选用相应的出端口进行报文发送,实现端口的负荷分担;
端口检测单元15,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单板或第二单板的端口的状态,例如可以通过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BFD)或者其他检测方法来检测所述端口的当前链路状况;
端口倒换单元16,用于当所述端口检测单元15检查到主用端口出现故障或主用端口所连接的链路出现故障,将主用端口的业务切换至与该主用端口相对应的备用端口上。
端口负荷分担处理单元18,用于根据设置单元13所设定的负荷分担策略,选用相应的出端口对第一单板或第二单板的端口上的数据进行转发。
具体地,第二单板包括:
备用配置处理单元20,用于接收来自主用配置处理单元10的端口配置信息,并对第二单板的端口进行相应配置管理,其中,主用配置处理单元10对第一单板或第二单板上所有端口的配置信息,均会在第二单板中进行备份;
备用控制面报文处理单元22,用于对来自第一单板的控制面报文进行处理;
备板数据处理单元24,用于根据处理策略,对来自第二单板或第一单板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将报文进行本地处理、在本单板上转发或发送至另一单板进行转发等。
下面结合图5至7,对图4中的各模块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5所示,主用配置处理单元10进一步包括:
主用配置信息接收模块100,用于接收对第一单板或第二单板的端口配置信息,在实际应用中,该端口配置信息可以在第一单板的应用层生成;
主用端口位置确定模块102,用于根据主用配置信息接收模块100接收的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
主用处理模块104,用于在主用端口位置确定模块102确定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第一单板时,根据端口配置信息对第一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以及用于在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第二单板上时,将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单板;
备份模块106,用于将主用配置信息接收模块100接收的配置信息通过备份通道发送至第二单板;
备用配置处理单元20进一步包括:
备用配置信息接收模块20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单板的端口配置信息;
备用端口位置确定模块202,用于根据备用配置信息接收模块200接收的来自第一单板的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
备用处理模块204,用于根据配置信息对相应的端口进行配置,在此过程中,可能需要对配置信息中端口号进行偏移处理的过程,该偏移处理的具体过程会在后文中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主用控制面报文处理模块12进一步包括:
主用控制面报文接收模块120,用于接收控制面报文,该控制面报文可以在第一单板的应用层生成,例如ping报文;
出端口判断模块122,用于判断所述控制面报文中的出端口是否为第一单板的端口,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该控制面报文中的信息确定出端口,例如,通过ping报文中的目的IP地址来确定出端口;
主用控制面报文处理模块124,用于在出端口判断模块122判断的结果为是时,将控制面报文经第一单板中相应的出端口发送出去;否则,将控制面报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给第二单板;
备用控制面报文处理模块22进一步包括:
备用控制面报文接收模块22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单板的控制面报文;
备用控制面报文处理模块222,用于对备用控制面报文接收模块220接收的控制面报文中的出端口进行偏移处理,通过该控制面报文中的信息确定在第二单板中的出端口,并将该控制面报文经确定的第二单板中相应的出端口发送出去。
如图7,主板数据处理单元14进一步包括:
主板报文接收模块14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单板的端口或第二单板的报文;
主板判断模块142,用于对主板报文接收模块140所接收的报文的目的地进行判断,确定对该报文需要采取的处理方式;
主板处理模块144,用于在主板判断单元142判断到所述报文需要进行本地处理,则将报文发送至第一单板的上层进行相应处理;或者在主板判断单元142判断到报文需要在第一单板上进行转发时,将报文发送至第一单板的相应的端口上进行转发;或者在主板判断单元142判断到所述报文需要在第二单板上进行转发,则将所述报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给第二单板,让第二单板进行相应的转发工作;
主板转发表模块146,用于为主板判断处理模块144提供转发的端口信息。
所述备板数据处理模块24进一步包括:
备板报文接收单元240,用于接收来自第二单板的端口或第一单板的报文;
备板判断单元242,对备板报文接收模块240所接收的报文的目的地进行判断,确定对该报文需要采取的处理方式;
备板判断处理模块244,用于在备板判断单元242判断到所述报文需要进行本地处理,则将该报文传送给第一单板的上层进行相应处理;或者在备板判断单元242判断到所述报文需要在第二单板上进行转发时,将报文发送至第二单板的相应的端口上进行转发;或者在备板判断单元242判断到所述报文需要在第一单板上进行转发,则将所述报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给第一单板,让第一单板进行相应的转发工作;
备板转发表模块246,用于为备板判断处理模块244提供转发的端口信息。
下面结合图8至图13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单板侧和第二单板侧相应的工作流程。
根据该通信设备的组网需求,配置第一单板的端口与第二单板的端口之间端口备份关系,或者端口之间的负荷分担策略,其中,一些端口作为主用端口,另一些端口作为与该主用端口对应的备用端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主用端口在第一单板上,该备用端口可以在第一单板上,也可以在第二单板上,此外,主用端口和备用端口的对应关系可以为1+1,即一个主用端口对应一个备用端口,也可以为N+1,即N个主用端口对应1个备用端口。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对上述的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为便于说明,假设第一单板有8个业务端口,第二单板也有为8个业务端口,因此第一单板所管理的端口数量总共为16,假设编号为0~15,其中编号为0~7为第一单板物理上的0~7端口,编号为8~15对应第二单板上的端口,分别映射到第二单板物理上的0~7端口。
如图8所示,是在本发明实施中第一单板侧进行端口配置的流程图。
S80,接收端口配置信息,该端口配置信息可以在第一单板的应用层生成,该端口配置信息可以是给端口分配置的IP地址等,并且携带有相应端口的编号(如0~15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S82,根据端口配置信息中的端口编号来确定该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例如,如果在端口配置信息中该端口编号为0,其处于第一单板的0~7端口范围之内,则表示为第一单板的端口;如果该端口编号为9,其处于第二单板的8~15端口范围之内,则表示为第二单板上的端口。
S84,如果该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为第一单板的端口,则存储该端口配置信息,并将该端口配置信息向第一单板的底层下发,对该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
S86,如果该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是第二单板的端口,在第一单板中存储该端口配置信息,并将该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第二单板。
S88,不管该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是第一单板的端口还是第二单板的端口,均需要将端口配置管理的信息通过备份通道在第一单板和第二单板中进行备份操作。
如图9所示,是在本发明实施中第二单板侧进行端口配置的流程图。
S90,第二单板接收来自第一单板的端口配置信息;
S92,对端口配置信息的端口编号进行偏移操作,根据偏移后的端口编号确定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在第二单板上的物理位置,并将该端口配置信息下发到第二单板的底层,对相应端口进行配置管理。例如:假设端口配置信息所对应的端口编号为9,因为编号为8~15对应第二单板上的端口,所以该该端口配置信息所对应的端口是第二单板的端口,进行偏移操作,即其映射到第二单板物理上的0~7端口的1端口。
通过图8与图9的流程,第一单板与第二单板之上均存储有所有端口的端口配置信息,即使发生第一单板与第二单板的主备倒换,也不会丢失这些端口配置信息。
如图10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单板侧的控制面报文处理流程图;
S100,接收控制面报文,该控制面报文为第一单板的应用层所产生的,例如ping报文;
S102,根据所述控制面报文中的信息,确定出端口号,例如根据ping报文中的目的IP地址可以确定对应的出端口号,并判断该出端口是否为第一单板的端口;
S104,如果判断结果为该出端口是第一单板的端口,则将所述控制面报文经该出端口发送出去;
S106,如果判断结果为该端口是第二单板的端口,将所述控制面报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给第二单板。
如图1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单板侧的控制面报文处理流程图;
S110,接收来自第一单板的控制面报文,如ping报文;
S112,对所述控制面报文中的出端口号进行偏移处理,确定在第二单板的出端口;
S114,将所述控制面报文经所述确定的第二单板的出端口发送出去。
如图1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单板侧的接收报文的处理流程图;
S120,接收来自第一单板的端口或来自第二单板的报文,在具体的实例中,可以采用标记位来区别该报文是来自第一单板还是来自第二单板;
然后需要判断该所接收的报文所需要的处理方式,具体为:
S121,判断该接收的报文是否为需要本地处理的报文。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在S122中将该报文传送给第一单板的上层进行相应处理,否则进入S123;
S123,判断该接收的报文是否需要转发;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流程转入S125,否则在S124中丢弃该报文;
S125,判断该报文是否需要在第一单板上进行转发;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在S126中,根据第一单板的转发表,将该报文发送给第一单板的相应端口,进行转发;
否则,在127中,通过数据通道将该报文转发给第二单板;在此步骤中,如果该报文是来自第二单板,则直接丢弃,以避免重复转发。
如图1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单板侧的接收报文的处理流程图;
S130,接收来自第二单板的各端口或来自第一单板的报文,在具体的实例中,可以采用标记位来区别该报文是来自第二单板还是来自第二单板;
然后判断该所接收的报文所需要的处理方式,具体为:
S131,判断该接收的报文是否为需要本地处理的报文。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在S132中将该报文传送给第二单板的上层进行相应处理,否则进入S133;
S133,判断该接收的报文是否需要转发;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流程转入S135,否则在S134中丢弃该报文;
S135,判断该报文是否需要在第二单板上进行转发;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在S136中,根据第二单板的转发表,将该报文发送给本单板的相应端口,进行转发;
否则,在137中,通过数据通道将该报文转发给第一单板;在此步骤中,如果该报文是来自第一单板,则直接丢弃,以避免重复转发。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如下的步骤:
检查主用端口的状态;
当检查到主用端口出现故障或主用端口所连接的链路出现故障,则将主用端口的业务切换至与主用端口相关联的备用端口上,这样可保证在不进行单板主备倒换的情况下主备业务的倒换,并保证业务不中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端口备份和单板备份采用相互独立的机制,不会因为主板一个端口不可用而进行单板的主备倒换,只需采用端口的主备倒换即可实现业务的连续性;
另外,能够进行主板与备板间的端口备份,提高可靠性;还可以进行主板与备板间的端口负荷分担,减轻端口负荷。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或者服务器、或者其他网络设备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应用在包括至少两块单板的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口配置信息;
确定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
如果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第一单板上,则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如果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第二单板上,则将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单板,并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二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
通过备份通道,所述第一单板和所述第二单板存储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并进行所述端口配置信息的配置管理;
通过数据通道,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或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
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或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具体为:
所述数据为所述第一单板发起的控制面报文,如果所述控制面报文的出端口是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则将所述控制面报文通过在所述第一单板上的出端口发送出去;如果所述控制面报文的出端口是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将所述控制面报文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单板,并将所述控制面报文通过在所述第二单板上的出端口发送出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端口配置信息所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具体为:
如果所述端口配置信息中的端口编号属于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编号,则根据所述端口编号确定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在所述第一单板上的物理位置;
如果所述端口编号属于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编号,则将所述端口编号进行偏移操作,根据偏移后的端口编号确定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在所述第二单板上的物理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或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具体为:
所述数据为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或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接收的报文,所述第一单板或所述第二单板根据处理策略,对所述报文进行本地处理、在本单板上转发或发送至另一单板进行转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与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之间端口备份关系和/或负荷分担策略;
检查所述第一单板或所述第二单板中的主用端口的状态;
如果所述主用端口或与所述主用端口连接的链路出现故障,则将所述主用端口的数据切换到与所述主用端口相关联的备用端口上。
5.一种用于端口配置管理的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端口配置信息;
端口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配置信息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端口位置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第一单板时,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以及用于在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所述第二单板上时,将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单板,并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二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与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之间端口备份关系和/或负荷分担策略;
端口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单板或所述第二单板中的主用端口的状态;
端口倒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备份关系,在所述端口检测单元检查到所述主用端口或与所述主用端口连接的链路出现故障,将所述主用端口的数据切换至与所述主用端口相关联的备用端口上;
端口负荷分担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负荷分担策略,对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或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上的数据进行转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端口配置管理的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面报文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单板生成的控制面报文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处理策略,对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或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接收的报文进行处理。
7.一种端口配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连接的第一单板和第二单板,
所述第一单板接收端口配置信息,并确定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如果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第一单板上,则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如果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应的端口的物理位置在第二单板上,则将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单板;
所述第二单板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二单板对应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
所述第一单板包括,
主用配置管理单元,用于根据端口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和第二单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
主用控制面报文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单板生成的控制面报文进行处理;
主板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处理策略,对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或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接收的报文进行处理;
所述第二单板包括,
备用配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单板的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并对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进行配置管理;
备用控制面报文处理单元,用于对来自所述第一单板的控制面报文进行处理;
备板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处理策略,对来自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或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接收的报文进行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口配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单板和所述第二单板之间设置有备份通道和数据通道,
通过所述备份通道,所述第一单板和所述第二单板存储端口配置信息,进行所述端口配置信息的配置管理;
通过所述数据通道,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或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口配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板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与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之间端口备份关系和/或负荷分担策略;
端口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单板或所述第二单板中的主用端口的状态;
端口倒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备份关系,在所述端口检测模块检查到所述主用端口或与所述主用端口连接的链路出现故障,将所述主用端口的数据切换至与所述主用端口相关联的备用端口上;
端口负荷分担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负荷分担策略,对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或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上的数据进行转发。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口配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用控制面报文处理单元包括:
主用控制面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面报文;
出端口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控制面报文中的出端口是否为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
主用控制面报文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出端口判断模块判断的结果为是时,将所述控制面报文经所述第一单板中相应的出端口发送出去;否则,将所述控制面报文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单板;
所述备用控制面报文处理单元包括:
备用控制面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单板的所述控制面报文;
备用控制面报文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备用控制面报文接收模块接收的控制面报文中的出端口进行偏移处理,通过所述控制面报文中的信息确定在所述第二单板中的出端口,并将所述控制面报文经确定的所述第二单板中相应的出端口发送出去。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口配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数据处理单元包括:
主板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单板的端口或所述第二单板的报文;
主板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对所述主板报文接收模块所接收的报文的处理策略;
主板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板判断单元的处理策略,对所述报文进行本地处理、在本单板上转发或发送至另一单板进行转发;
所述备板报文处理单元包括:
备板报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单板的端口或所述第一单板的报文;
备板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对所述备板报文接收模块所接收的报文的处理策略;
备板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备板判断单元的处理策略,对所述报文进行本地处理、在本单板上转发或发送至另一单板进行转发。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216204 CN101674171B (zh) | 2008-09-10 | 2008-09-10 | 一种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单板及端口配置管理系统 |
PCT/CN2009/072397 WO2010028553A1 (zh) | 2008-09-10 | 2009-06-23 | 一种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单板及端口配置管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216204 CN101674171B (zh) | 2008-09-10 | 2008-09-10 | 一种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单板及端口配置管理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74171A CN101674171A (zh) | 2010-03-17 |
CN101674171B true CN101674171B (zh) | 2013-04-24 |
Family
ID=42004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81021620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4171B (zh) | 2008-09-10 | 2008-09-10 | 一种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单板及端口配置管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74171B (zh) |
WO (1) | WO201002855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2978B (zh) * | 2010-08-04 | 2013-08-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备份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624532B (zh) * | 2012-03-09 | 2015-01-21 |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管理仲裁卡、机架设备及机架设备的业务管理方法 |
CN103701707B (zh) * | 2013-12-03 | 2017-02-1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设备 |
CN108270638B (zh) * | 2017-01-03 | 2022-10-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网口传输的纠错方法、装置及网口传输设备 |
CN109787790B (zh) * | 2017-11-10 | 2022-04-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双链路管理口的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5244A (zh) * | 2003-11-18 | 2004-11-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网络处理器实现端口主备切换的方法 |
CN101047547A (zh) * | 2006-03-30 | 2007-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端口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174913A (zh) * | 2007-11-21 | 2008-05-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光网的端口级以太网保护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343822A (ja) * | 2005-06-07 | 2006-12-21 | Fujitsu Ltd | ライブラリ装置 |
CN100421494C (zh) * | 2005-06-13 | 2008-09-24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网设备的数据配置方法 |
JP2007219644A (ja) * | 2006-02-14 | 2007-08-30 | Ricoh Co Ltd | 通信装置、ポート番号管理方法、及びポート番号管理プログラム |
-
2008
- 2008-09-10 CN CN 200810216204 patent/CN10167417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6-23 WO PCT/CN2009/072397 patent/WO201002855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5244A (zh) * | 2003-11-18 | 2004-11-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网络处理器实现端口主备切换的方法 |
CN101047547A (zh) * | 2006-03-30 | 2007-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端口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174913A (zh) * | 2007-11-21 | 2008-05-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光网的端口级以太网保护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74171A (zh) | 2010-03-17 |
WO2010028553A1 (zh) | 2010-03-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99846B (zh) | 一种bfd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 |
US8593942B2 (en) | Load balanc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load balance management device | |
CN101316236B (zh) | Vrrp备份组负载分担方法及路由器 | |
CN101465859B (zh) | 一种触发主备用接口板倒换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0461697C (zh) | 基于设备容灾的业务接管方法及备份机 | |
CN102006184B (zh) | 堆叠链路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 |
CN100561977C (zh) | 一种多个端口共享传输链路时的快速重路由方法 | |
CN101860492A (zh) | 快速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8559322B2 (en) | Link state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 |
CN101674171B (zh) | 一种端口配置管理方法、单板及端口配置管理系统 | |
CN101123603B (zh) | 可配置的以太网接口备份系统及方法 | |
CN1418023A (zh) | 无线接入网中基站控制器的备份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01127588A (zh) | 一种无线网络控制器的故障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9450707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2158383A (zh) | 一种e1双向环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1534253A (zh) |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
CN101252531A (zh) | 一种实现负载分担和主备倒换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6464511A (zh) |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及装置 | |
US7738362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dress notification in a network | |
CN102932249A (zh) | 一种vrrp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1242252B (zh) | 利用Combo接口实现网络设备双链路冗余备份的方法 | |
CN102316085B (zh) | 一种sctp偶联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1669280B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1657041B (zh) | 一种基于多模式接入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1695029A (zh) | 数据备份方法、主从倒换方法及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0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