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651995A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1995A
CN101651995A CN200910171496A CN200910171496A CN101651995A CN 101651995 A CN101651995 A CN 101651995A CN 200910171496 A CN200910171496 A CN 200910171496A CN 200910171496 A CN200910171496 A CN 200910171496A CN 101651995 A CN101651995 A CN 101651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antenna port
individual layer
control information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1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博
吴欣
郁光辉
李卫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10159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10549B/zh
Priority to CN200910171496A priority patent/CN101651995A/zh
Priority to EP09849393.5A priority patent/EP2482609B1/en
Priority to KR1020127009722A priority patent/KR101376858B1/ko
Priority to MX2012003270A priority patent/MX2012003270A/es
Priority to JP2012530091A priority patent/JP5465330B2/ja
Priority to PCT/CN2009/076189 priority patent/WO2011032342A1/zh
Priority to US13/257,859 priority patent/US9025538B2/en
Publication of CN101651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19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65Feed forward of transmit weights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针对R9中的双流波束赋形技术所对应的新的传输模式X,当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定义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单层传输,或者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都有的传输方式,基站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生成下行控制信息,用户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并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从而准确指示出所采用的传输方式及单层传输时的天线端口。本发明既保证了系统的调度灵活性,并且没有增加任何系统复杂度和信令开销,与LTE R8有着良好的兼容性。

Description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的无线帧(radio frame)包括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模式和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模式的帧结构。FDD模式的帧结构,如图1所示,一个10毫秒(ms)的无线帧由二十个长度为0.5ms,编号0~19的时隙(slot)组成,时隙2i和2i+1组成长度为1ms的子帧(subframe)i。TDD模式的帧结构,如图2所示,一个10ms的无线帧由两个长为5ms的半帧(half frame)组成,一个半帧包括5个长度为1ms的子帧,子帧i定义为2个长为0.5ms的时隙2i和2i+1。在上述两种帧结构里,对于标准循环前缀(Normal CP,Normal Cyclic Prefix),一个时隙包含7个长度为66.7微秒(us)的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的CP长度为5.21us,其余6个符号的长度为4.69us;对于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 CP,Extended Cyclic Prefix),一个时隙包含6个符号,所有符号的CP长度均为16.67us。
LTE的版本号对应于R8(Release 8),其增加版本对应的版本号为R9(Release 9)。LTE中定义了如下三种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物理下行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
其中,PCFICH承载的信息用于指示在一个子帧里传输PDCCH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的数目,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所在频率位置由系统下行带宽与小区标识(ID,Identity)确定。
PHICH用于承载上行传输数据的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反馈信息。PHICH的数目、时频位置可由PHICH所在的下行载波的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中的系统消息和小区ID确定。
PDCCH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包括:上、下行调度信息,以及上行功率控制信息。DCI的格式(DCI format)分为以下几种:DCI format 0、DCI format 1、DCI format 1A、DCI format 1B、DCI format 1C、DCI format 1D、DCI format 2、DCI format 2A、DCI format 3和DCI format 3A等;其中:
DCI format 0用于指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的调度;
DCI format 1、DCI format 1A、DCI format 1B、DCI format 1C、DCI format1D用于一个PDSCH码字调度的不同模式;
DCI format 2、DCI format 2A用于空分复用的不同模式;
DCI format 3、DCI format 3A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和PUSCH的功率控制指令的不同模式。
进一步地,其中,DCI Format 1A传输的信息如下: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21
1比特用于选择DCI Format 0或DCI Format 1A;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22
1比特用于选择集中式虚拟资源块(Localized Virtual ResourceBlock,LVRB)或分布式虚拟资源块(Distributed Virtual ResourceBlock,DVRB)的资源分配方式;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24
比特用于资源块分配(Resource BlockAssignment),其中,NRB DL表示下行的带宽,用资源块RB(ResourceBlock)的数量来表示。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25
5比特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31
FDD系统中,3比特用于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TDD系统中,4比特用于HARQ进程数。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32
1比特用于新数据指示(New Data Indicator,NDI);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33
2比特用于指示冗余版本(RV);
2比特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TPC(Transmit PowerControl,传输功率控制);
2比特用于下行分配索引(DAI),此功能只在TDD系统的上下行配置需要,在FDD系统中不需要;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36
16比特用于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传输的物理资源以控制信道元素(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为单位,一个CCE的大小为9个资源元素组(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即36个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一个PDCCH可能占用1、2、4或者8个CCE。对于占用1、2、4、8个CCE的这四种PDCCH大小,采用树状的聚合(Aggregration),即占用1个CCE的PDCCH可以从任意CCE位置开始;占用2个CCE的PDCCH从偶数CCE位置开始;占用4个CCE的PDCCH从4的整数倍的CCE位置开始;占用8个CCE的PDCCH从8的整数倍的CCE位置开始。
每个聚合级别(Aggregration level)定义一个搜索空间(Search space),包括公共(common)的搜索空间和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专有(UE-Specific)的搜索空间。整个搜索空间的CCE数目由每个下行子帧中PCFICH指示的控制区所占用的OFDM符号数和PHICH的组数确定。UE在搜索空间内按所处传输模式的DCI format对所有的可能的PDCCH码率进行盲检测。
UE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semi-statically)的被设置为基于以下的一种传输模式(transmission mode),按照用户设备专有(UE-Specific)的搜索空间的PDCCH的指示来接收PDSCH数据传输:
模式1:单天线端口;端口0(Single-antenna port;port 0)
模式2:发射分集(Transmit diversity)
模式3:开环空间复用(Open-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
模式4:闭环空间复用(Closed-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
模式5: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user MIMO)
模式6:闭环Rank=1预编码(Closed-loop Rank=1precoding)
模式7:单天线端口;端口5(Single-antenna port;port 5)
如果UE被高层设置为用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Cell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加扰的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alRedundancy Check)来进行PDCCH解码,则UE应当按照表1中定义的相应组合来解码PDCCH和所有相关的PDSCH: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41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51
表1
如果UE被高层设置为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PSC-RNTI,Semi-persistently Scheduled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加扰的CRC来进行PDCCH解码,则UE应当按照下表2中定义的相应组合来解码PDCCH和所有相关的PDSCH: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52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61
表2
特殊地,当UE被高层设置为用SPS C-RNTI加扰的CRC来进行PDCCH解码,而且半静态调度被激活的时候,DCI Format 1A的信息比特将有如下变化:
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的5比特中,最高有效位(Most Significant Bit,MSB)的比特,也即最左边的比特,将被设置为0。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63
FDD系统中,用于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的3比特,以及TDD系统中,用于HARQ进程数的4比特都将被设置为0。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64
用于新数据指示(New Data Indicator,NDI)的1比特将被设置为0。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065
用于指示冗余版本(RV)的2比特将被设置为0。
在传输模式7中,基于单天线端口5的传输,属于一种秩为1的非码本空间复用方式,也属于一种单流Beamforming(波束赋形)技术的应用;而目前为了增强下行的非码本传输方式的性能,在LTE的增强版本R9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传输方式,属于一种秩为2的非码本空间复用方式,也就是采用了双流Beamforming(波束赋形)技术的两天线端口的传输。
为此,在R9中需要定义一种新的传输模式来对应于双流波束赋形(Beamforming)技术。就像R8中的定义一样,这种新的传输模式需要两种DCI Format,其中,在公共(Common)搜索空间和C-RNTI定义的用户设备专有(UE specific)搜索空间中要采用DCI Format 1A。但是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对DCI Format 1A将表示哪种传输方式以及如何来指示这些传输方式都没有确定,从而给实际应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当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能够指示传输方式为单层传输(这里的单层传输指的是单天线端口传输方式),或者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当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所述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站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或者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或者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单层传输是指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
用户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并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当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或者,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时:利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的信令指示单层传输时的天线端口;或者单层传输还是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以及单层传输时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单层传输是指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所述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或者,天线端口N。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用于指示的信令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信令比特、新数据指示信令比特、冗余版本信令比特、或调制编码方式中的最高有效位信令比特。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用于指示天线端口的信令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信令比特、新数据指示信令比特、冗余版本信令比特、或调制编码方式中的最高有效位信令比特中任一个比特,用该一个比特来区分单层传输中的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信令比特、新数据指示信令比特、冗余版本信令比特、或调制编码方式中的最高有效位信令比特中任两个比特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以及单层传输对应的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
进一步地,采用所述两个比特中的第一比特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在确定单层传输时采用所述第二比特区分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
进一步地,采用所述两个比特的联合编码来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以及在单层传输时区分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所述联合编码方式为:用“00”标识为传输分集,用“01”标识为单层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为M,用“10”标识为单层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为N,“11”为预留比特。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进一步还包括如下信令:格式0或格式1A选择信令,资源分配方式选择信令,资源块分配信令,传输功率控制信令,下行分配索引信令和循环冗余校验信令。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只表示单层传输,该层所对应的天线端口为固定的天线端口。所述固定的天线端口为天线端口M,或者天线端口N,或者天线端口5。所述天线端口M和N分别为端口7和端口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系统,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当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生成下行控制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或者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或者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单层传输是指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
所述用户设备,用于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循环校验码来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时,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或者,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的信令指示单层传输时的天线端口;或者单层传输还是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单层传输是指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所述天线端口是端口M、或端口N。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用于指示的信令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信令比特、新数据指示信令比特、冗余版本信令比特、或调制编码方式中的最高有效位信令比特。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用于指示天线端口的信令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信令比特、新数据指示信令比特、冗余版本信令比特、或调制编码方式中的最高有效位信令比特中任一比特,用该一个比特来区分单层传输中的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信令比特、新数据指示信令比特、冗余版本信令比特、或调制编码方式中的最高有效位信令比特中任两个比特,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以及单层传输对应的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
所述两个比特中的第一比特用于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所述第二比特用于在确定单层传输时区分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
所述两个比特的联合编码来用于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以及在单层传输时用于区分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所述联合编码方式为:用“00”标识为传输分集,用“01”标识为单层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为M,用“10”标识为单层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为N,“11”为预留比特。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进一步还包括如下信令:格式0或格式1A选择信令,资源分配方式选择信令,资源块分配信令,传输功率控制信令,下行分配索引信令和循环冗余校验信令。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只表示单层传输,该层所对应的天线端口为固定的天线端口。所述固定的天线端口为天线端口M,或者天线端口N,或者天线端口5。所述天线端口M和N分别为端口7和端口8。
本发明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为了支持LTE-A R9中的双流波束赋形(Beamforming)技术而定义了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Format 1A,可以在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表示单层传输(这里的单层传输指的是单天线端口传输方式),或者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保证了系统调度的灵活性。
本发明没有增加任何系统复杂度和信令开销,同时也没有给系统的性能带来很大影响的情况下,通过改变R8中DCI Format 1A的某些信令比特的含义,从而来区分单层传输与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以及单层传输时的天线端口,从而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沿用了LTE R8中的DCI Format 1A,只是改动了其中一些比特的含义,所以与LTE R8有着良好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F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TDD模式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如图3所示,当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定义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基站按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生成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可以表示下行传输方式为单层传输(这里的单层传输指的是单天线端口传输方式),或者传输分集,或者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
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中,基站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或者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或者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单层传输是指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
用户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并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包括:Format 0或Format 1A选择信令,资源分配方式选择信令,资源块分配信令,调制编码方式信令,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信令,新数据指示信令,冗余版本信令,传输功率控制信令,下行分配索引信令和循环冗余校验信令。
进一步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可以用来只表示单层传输,并且,该层对应的天线端口为固定的天线端口,例如:单层对应的固定天线端口为天线端口M,或者,天线端口N,或者,天线端口5。
进一步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可以用来表示的下行传输方式为:单层传输,并且,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的信令进一步还指示出天线端口,例如,可以采用调制编码方式信令的最高有效位比特来指示天线端口。
进一步地,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的域来表示下行传输方式为传输分集还是单层传输,以及单层传输时的天线端口,例如采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的冗余版本信令的两个比特来指示。
所以,本发明定义的一种DCI Format 1A的方式,可以用来表示单层传输(这里的单层传输指的是单天线端口传输方式),或者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并且用明确的信令来指示这些传输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上的不足。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系统,如图3所示,该传输系统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其中:
所述基站,当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用于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生成下行控制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可以用于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或者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或者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单层传输是指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
当所述用户设备,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循环校验码来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在解码成功的时候,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接收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用于表示传输方式的信令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信令比特、新数据指示信令比特、冗余版本信令比特、或调制编码方式中的最高有效位信令比特。其中:
采用上述信令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进一步地,可用上述信令中的任一个比特来表示单层传输时天线端口。例如,用上述信令中的一个比特来表示单层传输中的单天线端口是端口M还是端口N。
若采用上述信令同时表示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时,可用任两个比特表示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进一步地,还可用所述该两个比特表示出单层传输时对应的单天线端口是端口M还是端口N。
第一种表示方式为:所述两个比特中的第一比特用于表示是传输分集还是单层传输,所述第二比特用于在表示单层传输时进一步表示对应的单天线端口是端口M还是端口N。
第二种表示方式为:所述两个比特采用联合编码来用于表示是传输分集还是单层传输,以及在表示单层传输时用于表示对应的单天线端口是端口M还是端口N。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可以用来只表示单层传输,并且,该层对应的天线端口为固定的天线端口,例如:单层对应的固定天线端口为天线端口M,或者,天线端口N,或者,天线端口5。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进一步还包括如下信令:格式0或格式1A选择信令,资源分配方式选择信令,资源块分配信令,传输功率控制信令,下行分配索引信令和循环冗余校验信令。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在R9中,为了支持双流Beamforming技术,需要增加一种新的传输模式X,X的优选值为8。同时,针对双流Beamforming的双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需要定义两个新的天线端口M和N,且M和N的优选值为7和8,或者6和7。
本发明针对R9中出现的双流Beamforming技术以及其对应的传输模式X,定义了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 1A,可以用于在Common和C-RNTI定义的UE specific搜索空间中,当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表示单层传输(这里的单层传输指的是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或者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都有的传输方式。
DCI Format 1A所包括的信息域及其对应大小如表3中所示: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131
Figure G2009101714968D00141
表3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将阐述几种用DCI Format 1A来表示不同传输方式的方法。
实施例一,表示Format 1A只对应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
本实施例中,在Common和C-RNTI定义的UE specific搜索空间中,当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例如UE被高层设置为用SPS C-RNTI加扰的CRC来进行PDCCH解码时,DCI Format 1A可以用于表示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如表4中所示:
  UE下行传输模式  DCI格式  搜索空间   PDCCH相应PDSCH传输方案
  模式X  DCIformat 1A  Common和C-RNTI定义的UE specific   传输分集(Transmit diversity)
表4
实施例二:表示Format 1A只对应单天线端口传输方式,且天线端口固定
本实施例中,在Common和C-RNTI定义的UE specific搜索空间中,当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例如UE被高层设置为用SPS C-RNTI加扰的CRC来进行PDCCH解码时,DCI Format 1A可以用于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这里的单层传输指的是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其对应的天线端口有以下几种配置:
配置一:DCI Format 1A对应的单天线端口固定为端口5,其在模式X中的配置方式如表5中所示:
  UE下行传输模式  DCI格式  搜索空间  PDCCH相应PDSCH传输方案
  模式X-PDCCH和PDSCH由SPSC-RNTI来配置  DCIformat 1A  Common和C-RNTI定义的UE specific  单天线端口(Single-antenna port):端口5
表5
配置二:DCI Format 1A对应的单天线端口固定为端口M,其在模式X中的配置方式如表6中所示:
  UE下行传输模式   DCI格式   搜索空间   PDCCH相应PDSCH传输方案
  模式X-PDCCH和PDSCH由SPSC-RNTI来配置   DCIformat 1A  Common和C-RNTI定义的UE specific   单天线端口:端口M
表6
配置三:DCI Format 1A对应的单天线端口固定为端口N,其在模式X中的配置方式如表7中所示:
  UE下行传输模式   DCI格式  搜索空间   PDCCH相应PDSCH传输方案
  模式X-PDCCH和PDSCH由SPSC-RNTI来配置   DCIformat 1A  Common和C-RNTI定义的UE specific   单天线端口:端口N
表7
实施例三:表示Format 1A只对应单天线端口传输方式,且天线端口信令指示
本实施例中,在Common和C-RNTI定义的UE specific搜索空间中,当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例如UE被高层设置为用SPS C-RNTI加扰的CRC来进行PDCCH解码时,DCI Format 1A可以用于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这里的单层传输指的是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其对应的天线端口为端口M或者端口N。
当UE被高层设置为用SPS C-RNTI加扰的CRC来进行PDCCH解码,而且半静态调度被激活的时候,DCI Format 1A中的HARQ Process Number(ID)信令比特,NDI信令比特,RV信令比特,以及MCS中的MSB信令比特都将被设置为0,也就是说这些信令比特将被用做虚拟循环冗余校验(Virtual CRC)比特来降低系统的检错概率,而不再起到其他的作用。所以,可以采用上述信令比特中的一个比特来区分单层传输中的单天线端口是端口M还是端口N,而且这样做对系统的性能影响不大。较佳的,可以选用MCS中MSB比特来区分单层传输中的单天线端口。例如:用“0”标识为单天线端口M,“1”标识为单天线端口N。如表8中所示:
  MCS中的MSB比特 单层传输的天线端口
  0   单天线端口M
  1   单天线端口N
表8
或者,用“0”标识为单天线端口N,“1”标识为单天线端口M。
所以,DCI Format 1A在模式X中的配置方式如表9中所示:
  UE下行传输模式   DCI格式 搜索空间  PDCCH相应PDSCH传输方案
  模式X-PDCCH和PDSCH由SPSC-RNTI来配置   DCIformat 1A Common和C-RNTI定义的UE specific  单天线端口:端口M或N
表9
实施例四:表示Format 1A只对应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且单层传输时天线端口信令指示
本实施例中,在Common和C-RNTI定义的UE specific搜索空间中,当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例如UE被高层设置为用SPS C-RNTI加扰的CRC来进行PDCCH解码时,DCI Format 1A可以用于表示单层传输或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这里的单层传输指的是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其对应的天线端口可以为端口M或者端口N。
当UE被高层设置为用SPS C-RNTI加扰的CRC来进行PDCCH解码,而且半静态调度被激活的时候,DCI Format 1A中的HARQ Process Number(ID)信令比特,NDI信令比特,RV信令比特,以及MCS中的MSB信令比特都将被设置为0,也就是说这些信令比特将被用做虚拟循环冗余校验(Virtual CRC)比特来降低系统的检错概率,而不再起到其他的作用。所以,可以采用上述信令比特中的两个比特来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以及单层传输对应的单天线端口M和N,而且这样做对系统性能影响不大。较佳的,可以选用RV的2信令比特来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以及单层传输对应的单天线端口。
例如:用RV中的第一个信令比特来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用“0”标识为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用“1”标识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如表10中所示:
  RV中的第一个信令比特   传输方式
  0   传输分集
  1   单层传输
表10
或者,用“0”标识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用“1”标识为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
用RV中的第二个信令比特区分单层传输时的天线端口,用“0”标识为单天线端口M,“1”标识为单天线端口N。如表11中所示:
  RV中的第二个信令比特   单层传输的天线端口
  0   天线端口M
  1   天线端口N
表11
或者,用“0”标识为单天线端口N,“1”标识为单天线端口M。
RV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信令比特可以互换使用。
还可以用RV的2信令比特进行联合编码来区分传输分集,单层传输的天线端口M,以及单层传输的天线端口N。如用“00”标识为传输分集,用“01”标识为单层传输的天线端口M,用“10”标识为单层传输的天线端口N,“11”为预留比特。如表12中所示:
 RV的2信令比特   传输方式
 00   传输分集
01   单天线端口传输,相应的天线端口为天线端口M
10   单天线端口传输,相应的天线端口为天线端口N
 11   预留
表12
或者,用其他的组合方式来标识。上述例子只是其中一种,不用于限制RV信令比特的使用。
所以,DCI Format 1A在模式X中的配置方式如表13中所示:
  UE下行传输模式  DCI格式  搜索空间  PDCCH相应PDSCH传输方案
  模式X-PDCCH和PDSCH由SPSC-RNTI来配置  DCIformat 1A  Common和C-RNTI定义的UE specific  传输分集或者单天线端口:端口M或N
表13
综上所述,本发明针对R9中的双流Beamforming技术所对应的新的传输模式X,当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定义一种DCI Format 1A可以用于表示单层传输,或者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都有的传输方式,保证了系统的调度灵活性。并且在没有增加任何系统复杂度和信令开销,同时也没有给系统的性能带来很大影响的情况下,改变R8中DCI Format 1A的某些信令比特的含义,从而来区分单层传输与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以及单层传输时的天线端口(M或N)。另一方面,由于延用了LTE R8中的DCI Format 1A,只是改动了其中一些比特的含义,所以与LTE R8有着良好的兼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所述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站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生成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或者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或者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单层传输是指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
用户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并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或者,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时:
利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的信令指示单层传输时的天线端口;或者单层传输还是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以及单层传输时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单层传输是指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或者,天线端口N。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用于指示的信令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信令比特、新数据指示信令比特、冗余版本信令比特、或调制编码方式中的最高有效位信令比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单层传输,所述用于指示天线端口的信令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信令比特、新数据指示信令比特、冗余版本信令比特、或调制编码方式中的最高有效位信令比特中任一比特,用该一个比特来区分单层传输中的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信令比特、新数据指示信令比特、冗余版本信令比特、或调制编码方式中的最高有效位信令比特中任两个比特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以及单层传输对应的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地,采用所述两个比特中的第一比特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在确定单层传输时采用所述第二比特区分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地,采用所述两个比特的联合编码来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以及在单层传输时区分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编码方式为:用“00”标识为传输分集,用“01”标识为单层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为M,用“10”标识为单层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为N,“11”为预留比特。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进一步还包括如下信令:格式0或格式1A选择信令,资源分配方式选择信令,资源块分配信令,传输功率控制信令,下行分配索引信令和循环冗余校验信令。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只表示单层传输,该层所对应的天线端口为固定的天线端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的天线端口为天线端口M,或者天线端口N,或者天线端口5。
13、如权利要求3、5-9、或12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端口M和N分别为端口7和端口8。
14、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系统,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用于当下行控制信道中的循环校验码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时候,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生成下行控制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或者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或者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单层传输是指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
所述用户设备,用于采用半静态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循环校验码来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解码,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时,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或者,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时: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的信令指示单层传输时的天线端口;或者单层传输还是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以及单层传输时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单层传输是指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方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端口是端口M、或端口N。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用于指示的信令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信令比特、新数据指示信令比特、冗余版本信令比特、或调制编码方式中的最高有效位信令比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单层传输的传输方式,用于指示天线端口的信令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信令比特、新数据指示信令比特、冗余版本信令比特、或调制编码方式中的最高有效位信令比特中任一比特,用该一个比特来区分单层传输中的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用于表示同时有单层传输和传输分集的传输方式,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数信令比特、新数据指示信令比特、冗余版本信令比特、或调制编码方式中的最高有效位信令比特中任两个比特,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以及单层传输对应的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比特中的第一比特用于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所述第二比特用于在确定单层传输时区分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比特的联合编码来用于区分传输分集和单层传输,以及在单层传输时用于区分单天线端口是天线端口M还是天线端口N。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编码方式为:用“00”标识为传输分集,用“01”标识为单层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为M,用“10”标识为单层传输,对应的天线端口为N,“11”为预留比特。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中进一步还包括如下信令:格式0或格式1A选择信令,资源分配方式选择信令,资源块分配信令,传输功率控制信令,下行分配索引信令和循环冗余校验信令。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只表示单层传输,该层所对应的天线端口为固定的天线端口。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的天线端口为天线端口M,或者天线端口N,或者天线端口5。
26、如权利要求16、18-22、或2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端口M和N分别为端口7和端口8。
CN200910171496A 2009-09-21 2009-09-21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Pending CN1016519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5900.4A CN105610549B (zh) 2009-09-21 2009-09-21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200910171496A CN101651995A (zh) 2009-09-21 2009-09-21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EP09849393.5A EP2482609B1 (en) 2009-09-21 2009-12-29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KR1020127009722A KR101376858B1 (ko) 2009-09-21 2009-12-29 하향 링크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전송 시스템
MX2012003270A MX2012003270A (es) 2009-09-21 2009-12-29 Metodo y sistema paratransmitir informacion de control de enlace descendente.
JP2012530091A JP5465330B2 (ja) 2009-09-21 2009-12-29 ダウンリンク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及び伝送システム
PCT/CN2009/076189 WO2011032342A1 (zh) 2009-09-21 2009-12-29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US13/257,859 US9025538B2 (en) 2009-09-21 2009-12-29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1496A CN101651995A (zh) 2009-09-21 2009-09-21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15900.4A Division CN105610549B (zh) 2009-09-21 2009-09-21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1995A true CN101651995A (zh) 2010-02-17

Family

ID=416740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1496A Pending CN101651995A (zh) 2009-09-21 2009-09-21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201511015900.4A Active CN105610549B (zh) 2009-09-21 2009-09-21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15900.4A Active CN105610549B (zh) 2009-09-21 2009-09-21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025538B2 (zh)
EP (1) EP2482609B1 (zh)
JP (1) JP5465330B2 (zh)
KR (1) KR101376858B1 (zh)
CN (2) CN101651995A (zh)
MX (1) MX2012003270A (zh)
WO (1) WO2011032342A1 (zh)

Cited B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5614A1 (zh) * 2009-11-02 2010-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模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2076098A (zh) * 2010-12-03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mbsfn子帧中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WO2011153890A1 (zh) * 2010-06-11 2011-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天线选择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2404085A (zh) * 2010-09-17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2062154A1 (zh) * 2010-11-09 2012-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接入节点
CN102547993A (zh) * 2012-01-18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WO2012151875A1 (zh) * 2011-05-12 2012-11-15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端口的配置方法
WO2012155753A1 (zh) * 2011-09-29 2012-1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2155502A1 (zh) * 2011-09-30 2012-1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3052160A (zh) * 2011-10-11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通信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3071486A1 (en) * 2011-11-15 2013-05-2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742626B (zh) * 2010-01-14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方法及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312398A (zh) * 2012-03-16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及用户设备
CN103339893A (zh) * 2010-11-16 2013-10-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确认/否定确认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74066A (zh) * 2010-06-03 2014-06-18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半持续性调度小区无线网络暂时认证方法及通讯装置
CN104054280A (zh) * 2012-01-18 2014-09-17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基于增强型控制信道的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CN104348601A (zh) * 2013-08-08 2015-02-11 北京久华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04770039A (zh) * 2012-11-01 2015-07-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先进的长期演进的传输模式10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天线端口的传输方案和准协同定位假设
CN104936302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双连接中的半静态持续调度配置的方法与装置
CN104969636A (zh) * 2013-06-18 2015-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5790890A (zh) * 2016-04-19 2016-07-20 北京邮电大学 非正交多址接入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EP2443778A4 (en) * 2009-06-18 2017-0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method used to scramble 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s
CN106888076A (zh) * 2015-12-15 2017-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中实现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11399A (zh) * 2015-12-03 201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格式的处理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CN107222297A (zh) * 2010-11-02 2017-09-29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31563A (zh) * 2015-05-13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CN107889260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96389A (zh) * 2016-09-29 2018-04-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99082A (zh) * 2017-10-20 2019-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9905223A (zh) * 2013-01-18 2019-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epdcch候选的方法及设备
CN109963329A (zh) * 2017-12-25 2019-07-0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小区中上行功率控制命令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10383929A (zh) * 2018-02-13 2019-10-25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设计
CN111148230A (zh) * 2018-11-02 202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15205A (zh) * 2019-05-10 2020-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半静态调度配置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073534A1 (en) * 2019-10-14 2021-04-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22067839A1 (en) * 2020-10-01 2022-04-07 Apple Inc. Data scheduling for reduced capability ues
USRE50358E1 (en) 2023-02-02 2025-04-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23557B1 (en) * 2007-12-21 2017-01-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2437422A1 (en) 2010-10-01 2012-04-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Search space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grant in an OFDM-bas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740477B (zh) 2011-03-31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中子帧配置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9544887B2 (en) * 2011-05-05 2017-01-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u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and base station
WO2013008987A1 (ko) * 2011-07-13 2013-0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물리하향링크제어채널을 통해 제어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012261A2 (ko) * 2011-07-19 2013-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정보를 송신 및 수신하는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826514B2 (en) 2011-11-16 2017-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design for low cost devices
US10039088B2 (en) * 2012-01-26 2018-07-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communication for low capability devices
JP6110415B2 (ja) * 2012-03-02 2017-04-05 エルエス産電株式会社Lsis Co., Ltd.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9924498B2 (en) * 2012-03-12 2018-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ng a cell identifier based on a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BR112014022523B1 (pt) * 2012-03-16 2022-05-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escodificação cega
CN103580830B (zh) * 2012-07-18 2018-11-2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JP5850573B2 (ja) * 2012-07-23 2016-0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3841644B (zh) * 2012-11-22 2018-04-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389488B2 (en) 2012-12-18 2019-08-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929803B (zh) * 2013-01-10 2018-03-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命令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579592B (zh) * 2013-10-18 2017-11-0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Fdd多子帧调度ack/nack反馈方案
US9756645B2 (en) 2014-03-14 2017-09-05 Intel IP Corporation ENB, UE and method for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allocation in MTC UE
US11006400B2 (en) * 2015-01-16 2021-05-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JP6325693B2 (ja) * 2015-01-29 2018-05-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868001B2 (ja) * 2015-08-14 2021-05-12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送信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WO2017049413A1 (en) * 2015-09-24 2017-03-30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user equipment
KR20190003991A (ko) * 2016-06-17 2019-0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CN112615658B (zh) * 2016-07-25 2022-06-2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33602B (zh) 2016-08-12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417543B (zh) * 2016-09-30 2020-0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0263823B2 (en) * 2017-01-09 2019-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80279273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Mediatek Inc.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Desig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12564880B (zh) * 2017-08-11 2022-1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711171B2 (en) * 2018-01-11 2023-07-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transmission over network resources
US20190386771A1 (en) * 2018-06-13 2019-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and feedback for transmission mode switching
US11419131B2 (en) 2018-08-09 2022-08-16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transport block grant transmissions
CN110830184B (zh) * 2018-08-09 2023-04-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块传输方法、下行传输方法、nrs接收方法、ue、基站和介质
EP4038947A4 (en) 2019-10-03 2023-10-04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ON OF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75472B2 (en) 2020-02-27 2023-02-07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upporting multi transport block grant data transmission
CN115037423B (zh) * 2021-03-04 2024-11-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码块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6014A (ja) * 1998-04-22 1999-11-0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命令アーキテクチャ
CN101330372A (zh) * 2007-06-22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时分双工系统中调度授权资源的指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3219B2 (ja) * 1996-12-20 2004-09-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無線基地局および交換局
JP3543770B2 (ja) * 2001-02-20 2004-07-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送信ダイバーシチ適用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3032177A (ja) * 2001-07-18 2003-01-31 Kyocera Corp 携帯端末、及びその実行機能選択方法
JP2005277612A (ja) * 2004-03-24 2005-10-06 Nec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US9344259B2 (en) * 2007-06-20 2016-05-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Control channel provisioning and signaling
KR100928269B1 (ko) * 2007-08-22 2009-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자원 할당 방법
WO2009041785A2 (en) * 2007-09-28 2009-04-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c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45092B2 (en) * 2008-11-03 2012-08-14 Apple Inc. Method for efficient control signaling of two codeword to one codeword transmission
CN101478808B (zh) 2009-01-21 2014-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及检测方法
JP5438988B2 (ja) 2009-02-17 2014-03-12 株式会社ミツトヨ 測定システムおよび干渉計
CN101505498B (zh) * 2009-03-17 2014-0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及相关系统、装置
CN101541063B (zh) * 2009-04-27 2014-0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US8386875B2 (en) * 2009-08-07 2013-02-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HARQ operations during transmission mode chang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6014A (ja) * 1998-04-22 1999-11-0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命令アーキテクチャ
CN101330372A (zh) * 2007-06-22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时分双工系统中调度授权资源的指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TOROLA: "《3GPP TSG RAN WG1 #58 R1-093408》", 28 August 2009 *
NOKIA, NOKIA SIEMENS NETWORK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7bis R1-092553》", 3 July 2009 *

Cited By (7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85136B2 (en) 2009-06-18 2017-0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method used to scramble 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s
EP2443778A4 (en) * 2009-06-18 2017-0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method used to scramble 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s
WO2010145614A1 (zh) * 2009-11-02 2010-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模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1742626B (zh) * 2010-01-14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方法及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874066B (zh) * 2010-06-03 2017-09-1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半持续性调度小区无线网络暂时认证方法及通讯装置
CN103874066A (zh) * 2010-06-03 2014-06-18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半持续性调度小区无线网络暂时认证方法及通讯装置
WO2011153890A1 (zh) * 2010-06-11 2011-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天线选择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2404085A (zh) * 2010-09-17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RE49427E1 (en) 2010-11-02 2023-02-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RE49379E1 (en) 2010-11-02 2023-0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222297A (zh) * 2010-11-02 2017-09-29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RE49426E1 (en) 2010-11-02 2023-02-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RE49378E1 (en) 2010-11-02 2023-0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560241B2 (en) 2010-11-02 2020-02-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222297B (zh) * 2010-11-02 2020-12-0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62154A1 (zh) * 2010-11-09 2012-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接入节点
CN103339893B (zh) * 2010-11-16 2016-09-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确认/否定确认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39893A (zh) * 2010-11-16 2013-10-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确认/否定确认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71899A1 (zh) * 2010-12-03 2012-06-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mbsfn子帧中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76098B (zh) * 2010-12-03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mbsfn子帧中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76098A (zh) * 2010-12-03 2011-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mbsfn子帧中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WO2012151875A1 (zh) * 2011-05-12 2012-11-15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端口的配置方法
WO2012155753A1 (zh) * 2011-09-29 2012-1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2155502A1 (zh) * 2011-09-30 2012-1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3052160B (zh) * 2011-10-11 2015-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通信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052160A (zh) * 2011-10-11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通信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3071486A1 (en) * 2011-11-15 2013-05-2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054280A (zh) * 2012-01-18 2014-09-17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基于增强型控制信道的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WO2013107119A1 (zh) * 2012-01-18 2013-07-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US10560931B2 (en) 2012-01-18 2020-02-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base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547993A (zh) * 2012-01-18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US9706540B2 (en) 2012-01-18 2017-07-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base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23606B2 (en) 2012-01-18 2017-08-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base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547993B (zh) * 2012-01-18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US10085251B2 (en) 2012-01-18 2018-09-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base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14035B2 (en) 2012-01-18 2017-11-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base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312398A (zh) * 2012-03-16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及用户设备
CN103312398B (zh) * 2012-03-16 2018-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及用户设备
CN104770039A (zh) * 2012-11-01 2015-07-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先进的长期演进的传输模式10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天线端口的传输方案和准协同定位假设
CN104770039B (zh) * 2012-11-01 2020-06-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先进的长期演进的传输模式10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天线端口的传输方案和准协同定位假设
CN109905223B (zh) * 2013-01-18 2023-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epdcch候选的方法及设备
CN109905223A (zh) * 2013-01-18 2019-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epdcch候选的方法及设备
CN104969636A (zh) * 2013-06-18 2015-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4969636B (zh) * 2013-06-18 2019-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4348601A (zh) * 2013-08-08 2015-02-11 北京久华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04348601B (zh) * 2013-08-08 2017-06-23 北京久华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04936302B (zh) * 2014-03-21 2018-08-10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双连接中的半静态持续调度配置的方法与装置
CN104936302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双连接中的半静态持续调度配置的方法与装置
CN107431563B (zh) * 2015-05-13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US10506561B2 (en) 2015-05-13 2019-12-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node, user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US11039424B2 (en) 2015-05-13 2021-06-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node, user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7431563A (zh) * 2015-05-13 2017-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CN107211399A (zh) * 2015-12-03 201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格式的处理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US11166268B2 (en) 2015-12-03 2021-11-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information format process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6888076B (zh) * 2015-12-15 2020-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中实现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88076A (zh) * 2015-12-15 2017-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中实现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90890B (zh) * 2016-04-19 2019-05-07 北京邮电大学 非正交多址接入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790890A (zh) * 2016-04-19 2016-07-20 北京邮电大学 非正交多址接入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896389A (zh) * 2016-09-29 2018-04-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89260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99082A (zh) * 2017-10-20 2019-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9963329B (zh) * 2017-12-25 2022-08-09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小区中上行功率控制命令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9963329A (zh) * 2017-12-25 2019-07-0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小区中上行功率控制命令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10383929A (zh) * 2018-02-13 2019-10-25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设计
CN111148230A (zh) * 2018-11-02 202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15205B (zh) * 2019-05-10 2021-1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半静态调度配置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615205A (zh) * 2019-05-10 2020-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半静态调度配置的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073534A1 (en) * 2019-10-14 2021-04-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22067839A1 (en) * 2020-10-01 2022-04-07 Apple Inc. Data scheduling for reduced capability ues
USRE50358E1 (en) 2023-02-02 2025-04-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32342A1 (zh) 2011-03-24
JP2013505649A (ja) 2013-02-14
CN105610549B (zh) 2019-07-30
JP5465330B2 (ja) 2014-04-09
MX2012003270A (es) 2012-04-30
KR101376858B1 (ko) 2014-03-20
CN105610549A (zh) 2016-05-25
US9025538B2 (en) 2015-05-05
EP2482609A4 (en) 2013-04-10
US20120195267A1 (en) 2012-08-02
EP2482609B1 (en) 2017-07-19
KR20120055731A (ko) 2012-05-31
EP2482609A1 (en)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1995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01764642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01541063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631374B (zh) 一种下行传输方式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1715211A (zh) 传输模式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2186251B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625456B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和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852259B (zh) 接收或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33586B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接收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CN101808408B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04202133B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混和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设备
KR101611326B1 (ko)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상향링크 신호 수신방법 및 기지국
CN103222223B (zh) 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54831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95009B (zh) 一种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系统及方法
US2013011457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N110352582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多个发送时间间隔、多个子载波间隔或多个处理时间的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发送或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CN101651996A (zh) 一种分量载波的索引和控制格式指示值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934506A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3796327A (zh) 一种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终端
CN102918793A (zh)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41146A (zh)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2971981A (zh) 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10564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检测方法
CN105814827A (zh) 从同时接入多小区的用户设备发送harq ack/nack 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