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8750A - 一种刀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刀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38750A CN101638750A CN200810041084A CN200810041084A CN101638750A CN 101638750 A CN101638750 A CN 101638750A CN 200810041084 A CN200810041084 A CN 200810041084A CN 200810041084 A CN200810041084 A CN 200810041084A CN 101638750 A CN101638750 A CN 1016387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 stainless steel
- percent
- equal
- hardn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heet Steel (AREA)
Abstract
一种刀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20~0.25、Si≤1.00、Mn≤1.50、P≤0.035、S≤0.030、Cr:12.5~14.5、N:0.07~0.12,其余为Fe和其他杂质元素;其中,100C+25N≥22。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成分用感应炉熔炼或电弧炉熔炼+AOD或VOD精炼工艺,经模铸或连铸成铸坯;再经热轧,然后热处理,其中,退火:加热温度为780~900℃,保温后缓冷至250℃以下;正火:加热温度为950~12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本发明马氏体不锈钢在退火后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正火后具有≥HRC53的硬度和良好的耐蚀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刀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业生产上,刀具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多数情况下,刀具要接触河水、自来水、雨水或类似的低腐蚀介质,因此,刀具用钢应该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另一方面刀具要具有较强的切削能力和耐磨损能力,所以,刀具用钢还应具有较高的硬度。为了提高刀具的使用性能、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人们经常选择具有较高硬度的马氏体不锈钢来制造刀具。另外,也有一些刀具是高耗材,更新使用的频率很高,这就要求刀具用钢价能良好、价格低廉。
目前用于制造刀具最多的是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如2Cr13、3Cr13等,其成分见表1,这些钢种具有较高的硬度,如2Cr13的硬度可以达到HRC48~52,3Cr13的硬度可以达到≥HRC53,但是,由于含C量较高,这些钢种耐腐蚀性能较低,特别是3Cr13钢在水溶液中就容易发生锈蚀,只能适用于大气环境。
为了寻求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高硬度的马氏体不锈钢,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形成了一些专利文献,这些申请专利的马氏体不锈钢中成分与本发明钢最相近的如,表1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0510080786.3提出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其主要化学成分(重量%)为:C:0.15~0.21、Si:0.05~1.00、Mn:0.3~1.0、Cr:10.5~14.0、Ti:0~0.050、V:0~0.50、N:≤0.1,这种钢尤其强调了优良的韧性,但是其硬度达不到HRC53;日本专利公开号JP2003041348A提出了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其主要化学成分(重量%)为:C:0.17~0.22、Si≤2.0、Mn≤2.0、Cr:14.0~15.0、Mo:0.70~1.30、N:0.10~0.15,因为钢中含有较高的Cr,并含有一定的Mo,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较高的硬度,但材料的成本也因此提高了;日本专利号JP5287456提出了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其主要化学成分(重量%)为:C:0.134~0.20、Si≤0.5、Mn≤2.0、Ni:1.0~5.0、Cr:12.0~16.0、Mo:1.3~3.5、N:0.06~0.13,材料除了较好的耐蚀性、较高的硬度,还具有良好的韧性,但钢中加入了Ni,钢的成本同样较高;中国专利号CN1145644A也提出了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其主要化学成分(重量%)为:C:0.15~0.40、Cr:11.0~15.0、Mo:1.00-3.00、Ni:0.10~1.50、Cu:0.1~2.0、N:0.02~0.15,这种钢也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在模具制造等制造领域内有应用,但是对于普通刀具制造来说,这些钢中含有Ni、Mo、Cu等贵金属,产品的成本较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中国专利公开号CN1624182A提出了以下化学成分(重量%)设计:C:0.12~0.17、Si≤1.0、Mn≤2.0、Cr:12.5~14.5、N:0.06~0.10、C+N:0.210~0.265,这种钢具有良好的耐盐雾腐蚀性,能够保证硬度达到HRC48~52之间,但对于更高的硬度要求,如硬度≥HRC53却难以实现。
从上述现有技术的介绍可以看出,目前刀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存在难以同时达到高硬度、高耐蚀性和廉价的目的,难以很好满足刀具生产的要求。本发明钢的化学成分见表1,没有加入Ni、Mo、Cu等贵金属,其他元素种类与2Cr13、3Cr13相近,只是其中含有廉价的N元素,所以成本变化不大。由于钢中C、N元素的作用,发明钢正火后的硬度可以达到≥HRC53。由于钢中含有较多量的Cr、N,发明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表1有关发明钢专利的化学成分比较/wt%
专利公开号 | C | Si | Mn | Cr | Mo | Ni | N | P | S | 其它 |
CN200510080786.3 | 0.15~0.21 | 0.05~1.00 | 0.3~1.0 | 10.5~14.0 | - | - | ≤0.10 | ≤0.050 | ≤0.010 | Ti≤0.05V≤0.5 |
JP2003041348 | 0.17~0.22 | ≤2.0 | ≤2.0 | 14.0~15.0 | 0.70~1.30 | ≤0.06 | 0.10~0.15 | - | - | O≤0.01 |
JP5287456A | 0.134~0.20 | ≤0.5 | ≤2.0 | 12.0~16.0 | 1.3~3.5 | 1.0~5.0 | 0.06~0.13 | - | - | Al:0.005~0.1 |
CN1145644A | 0.15~0.40 | ≤2.0 | ≤2.0 | 11.0~15.0 | 1.00~3.00 | 0.10~1.50 | 0.02~0.15 | - | - | Cu:0.1~2.0 |
CN1624182A | 0.12~0.17 | ≤1.0 | ≤2.0 | 12.5~14.5 | - | - | 0.06~0.10 | ≤0.045 | ≤0.010 | C+N0.010~0.26 |
2Cr13 | 0.16~0.25 | ≤1.0 | ≤1.0 | 12.0~14.0 | - | - | - | ≤0.035 | ≤0.030 | - |
3Cr13 | 0.26~0.35 | ≤1.0 | ≤1.0 | 12.0~14.0 | - | - | - | ≤0.035 | ≤0.030 | - |
本发明 | 0.20~0.25 | ≤1.0 | ≤1.5 | 12.5~14.5 | - | - | 0.07~0.12 | ≤0.035 | ≤0.030 | 100C+25N≥22 |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刀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这种马氏体不锈钢在退火后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正火后具有≥HRC53的硬度和良好的耐蚀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刀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20~0.25、Si≤1.00、Mn≤1.50、P≤0.035、S≤0.030、Cr:12.5~14.5、N:0.07~0.12,余量为Fe和其他杂质元素;其中,100C+25N≥22。
优选地,所述Cr的含量(质量百分比)为13.00~14.00。
C:提高钢的淬硬性及强度。C含量过低会导致钢的硬度达不到使用要求;C含量过高会降低钢的耐腐蚀性能。C含量的范围规定为0.20~0.25,同时必须与N的含量有合理的匹配。
Si:钢中存在的一种杂质元素。当Si含量较低时,对钢的机械性能没有大的影响,当Si含量超过1.00时会损害韧性。
Mn: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钢的淬透性,增加钢的强度,并以MnS的形式固定钢中的S。但是,过多的Mn会降低钢的韧性,规定Mn的添加范围为≤1.50。
P:钢中的杂质元素。考虑到过多的要求低P量会增加生产成本,其上限规定为≤0.035。
S:钢中的杂质元素,对提高耐蚀性不利,含量越少越好。考虑到过多的要求低S量会增加生产成本,其上限规定为≤0.030。
Cr: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随着钢中Cr含量的提高,钢的耐蚀性提高,当Cr含量低于12.50时钢的耐蚀性提高不明显;当钢中的Cr超过14.5时,难于消除钢中的δ铁素体相,同时过度添加Cr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Cr含量的合理范围12.50~14.50,为了提高钢的耐蚀性、降低成本,更优选为13.00~14.00。
N:提高钢的淬硬性及强度,在提高耐点蚀方面也非常有效。另外N具有抑制δ铁素体产生的作用。当N在马氏体不锈钢中的含量低于0.07时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但是如果N的加入量超过0.12时,浇注时易析出,且钢的可加工性下降,N的范围限定为0.07~0.12。
100C+25N≥22:保证钢的正火后硬度达到≥HRC53。
为了降低钢的成本,钢中没有添加Mo、Cu、Ni等有利于提高钢耐蚀性的元素。
本发明的刀具用马氏体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成分用感应炉熔炼或电弧炉熔炼+AOD(argon oxygen decarburizationfuranace,氩氧精炼法)或VOD(vacuum oxygen decarburization,真空吹氧脱碳法)精炼工艺,经模铸或连铸成铸坯;再经热轧,然后热处理,其中,退火:加热温度为780~900℃,保温后缓冷至250℃以下;正火:加热温度为950~12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经退火后的组织为铁素体+细小弥散碳化物。
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经退火后具有以下力学性能:σb≥520MPa、σ0.2≥225MPa、δ5≥18%、HV值≤234。退火后材料屈服、抗拉强度较低、硬度不高,同时具有良好的延伸率,易于刀具制作时进行切削、成形加工。
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经正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经正火后具有以下性能:硬度≥HRC53,具有良好的耐盐雾腐蚀性。
本发明的钢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没有增加特别的工序、没有增加生产的难度,生产成本较低。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成分设计中,在3Cr13的基础上降低了C的含量,使钢的耐蚀性明显提高;
2.本发明成分设计中提高了Cr的含量,使钢的耐蚀性提高;
3.本发明成分设计中充分利用了C、N能提高钢的淬硬性的作用,使钢的淬火后硬度达到≥HRC53;
4.本发明成分设计中利用了N能提高钢耐点蚀作用,使马氏体不锈钢同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蚀性;
5.本发明没有加入Mo、Cu、Ni等贵金属元素,生产过程没有采用特别措施、没有增加生产难度,钢的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马氏体不锈钢典型的退火组织金相照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马氏体不锈钢典型的正火组织金相照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盐雾腐蚀试验结果照片示意图(50±5g/LNaCl,35℃,48h);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盐雾腐蚀试验结果照片示意图(50±5g/LNaCl,35℃,48h);
图5为本发明对比例3盐雾腐蚀试验结果照片示意图(50±5g/LNaCl,35℃,48h);
图6为本发明对比例4盐雾腐蚀试验结果照片示意图(50±5g/LNaCl,35℃,48h)。
具体实施方式
用真空感应炉冶炼得到成分如表2所示的马氏体不锈钢,经模铸、热轧成板材,在820℃退火3.5小时后,随炉冷却至250℃以下出炉。实施例的典型退火组织见图1,其组织为铁素体+细小弥散的碳化物。
表2本发明钢与对比钢的化学成分
实施例退火后的拉伸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到,实施例马氏体不锈钢经退火后具有以下力学性能:σb≥520MPa、σ0.2≥225MPa、δ5≥18%、HV值≤234,较低的强度、硬度和较高的延伸率有利于材料的切削、成形加工。
表3本发明钢退火后的拉伸性能
Rp0.2/MPa | Rm/MPa | A50/% | HV | |
实施例1 | 265 | 535 | 35.5 | 178 |
实施例2 | 280 | 580 | 33.5 | 185 |
实施例3 | 275 | 560 | 32.5 | 180 |
实施例4 | 270 | 565 | 33.0 | 174 |
实施例5 | 280 | 590 | 31.0 | 185 |
实施例6 | 255 | 540 | 36.5 | 157 |
将表2中的实施例和对比例钢分别加热到900、950、1000、1050、1100、1150、1200℃作正火热处理,其硬度见表4。
从表2可以看到在实施例1~6中100C+25N≥22,而对比例1~2中,100C+25N<22。从表4则可以看到,在实施温度范围内,实施例1~6的正火硬度达到≥HRC53,而对比例1~2经正火后的硬度达不到≥HRC53的要求。
由表4还可以看到,实施例钢正火温度<1050℃ 时,其硬度达不到≥HRC53的要求;实施例钢在1050~1200℃温度范围内正火时,其硬度能够达到≥HRC53的要求。因此发明钢的合理正火温度为1050~1200℃。
实施例在实施正火温度内的典型金相组织如图2所示,其组织为马氏体。
表4 试验钢热处理后的HRC硬度值
刀具产品的耐蚀性一般通过盐雾试验来表征。图3~6分别是表2中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3、对比例4经1050℃正火后的盐雾腐蚀试验结果。一般来说,钢的耐盐雾腐蚀性能随着C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实施例1的C含量为0.21%,经过48h盐雾腐蚀后,表面看不到明显的锈斑。实施例2的C含量为0.25%,相对较高,在其表面开始出现轻微锈迹。对比例3的C含量为0.26%,其表面已经存在较多的锈蚀点,难以达到刀具生产的要求。因此,本发明钢要求C含量≤0.25%。对比例4是典型的3Cr13钢,由于C含量较高,经盐雾腐蚀试验后,材料表面已经锈迹斑斑。与3Cr13钢相比,发明钢耐盐雾腐蚀性能优势明显。
Claims (3)
1.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20~0.25、Si≤1.00、Mn≤1.50、P≤0.035、S≤0.030、Cr:12.5~14.5、N:0.07~0.12,余量为Fe和其他杂质元素;其中,100C+25N≥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Cr含量优选为13.00~14.00,按质量百分比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其按上述成分用感应炉熔炼或电弧炉熔炼+AOD或VOD精炼工艺,经模铸或连铸成铸坯;再经热轧,然后热处理,其中,退火:加热温度为780~900℃,保温后缓冷至250℃以下;正火:加热温度为950~12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41084A CN101638750A (zh) | 2008-07-28 | 2008-07-28 | 一种刀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41084A CN101638750A (zh) | 2008-07-28 | 2008-07-28 | 一种刀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38750A true CN101638750A (zh) | 2010-02-03 |
Family
ID=41613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41084A Pending CN101638750A (zh) | 2008-07-28 | 2008-07-28 | 一种刀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38750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1777A (zh) * | 2011-04-19 | 2011-09-14 | 胡锦耀 | 一种不锈钢431冶炼方法 |
CN105821330A (zh) * | 2016-05-09 | 2016-08-03 |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及冶炼工艺 |
CN107849669A (zh) * | 2015-07-16 | 2018-03-27 | 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 钻具组件 |
CN112226667A (zh) * | 2020-09-30 | 2021-01-15 |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一种铬不锈预硬塑料模具钢的制备方法 |
CN113956741A (zh) * | 2021-09-14 | 2022-01-21 |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耐腐蚀性的建筑用刀具 |
CN114438416A (zh) * | 2022-01-30 | 2022-05-06 | 四川六合特种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瓶胚模具用Cr-Mo-V-N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2008
- 2008-07-28 CN CN200810041084A patent/CN10163875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1777A (zh) * | 2011-04-19 | 2011-09-14 | 胡锦耀 | 一种不锈钢431冶炼方法 |
CN102181777B (zh) * | 2011-04-19 | 2012-12-05 | 胡锦耀 | 一种不锈钢431冶炼方法 |
CN107849669A (zh) * | 2015-07-16 | 2018-03-27 | 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 钻具组件 |
CN105821330A (zh) * | 2016-05-09 | 2016-08-03 |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及冶炼工艺 |
CN112226667A (zh) * | 2020-09-30 | 2021-01-15 |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一种铬不锈预硬塑料模具钢的制备方法 |
CN112226667B (zh) * | 2020-09-30 | 2022-02-01 |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一种铬不锈预硬塑料模具钢的制备方法 |
CN113956741A (zh) * | 2021-09-14 | 2022-01-21 |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耐腐蚀性的建筑用刀具 |
CN113956741B (zh) * | 2021-09-14 | 2023-02-21 |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耐腐蚀性的建筑用刀具 |
CN114438416A (zh) * | 2022-01-30 | 2022-05-06 | 四川六合特种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瓶胚模具用Cr-Mo-V-N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00048B (zh) | 一种用于高强钢轧制的冷轧工作辊用钢,冷轧工作辊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0643881B (zh) | 一种大规格风电紧固件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451437B (zh) | 一种高性能大型冷轧辊的制备方法 | |
CN104451421A (zh) | 一种高强韧性双金属带锯条背材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62559A (zh) | 一种临氢设备用钢板的生产方法 | |
CN105200341B (zh) | 一种抗拉强度大于1000MPa的经济型双相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372734A (zh) | 一种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638750A (zh) | 一种刀具用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286699B (zh) | 冲速每分钟≥150个的耐腐蚀电池壳用钢及制备方法 | |
CN101205589A (zh) | 一种软质铁素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
JP5884190B2 (ja) | 加工性に優れた高強度マルテンサイト−フェライト系ステンレス厚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9182669B (zh) | 高硬度高韧性易焊接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26123A (zh) | 一种高韧性不锈钢咖啡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09266B (zh) | 一种低温韧性优异的耐酸腐蚀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383050A (zh) | Cr-Ni系抗高温氧化奥氏体耐热钢棒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93982B (zh) | 一种刃具用马氏体耐腐蚀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998730B (zh) | 一种过共析工具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0593580C (zh) | 一种节镍型高强度不锈热轧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251750A (zh) | 一种节镍型含Cu厚规格双相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22772B (zh) | 一种家用榨油机的碎渣装置及其制备材料 | |
CN114196875B (zh) | 一种阀片用不锈钢及其热处理方法 | |
CN109321829A (zh) | 一种屈服强度900MPa级不锈钢板及制造方法 | |
CN105714197B (zh) | 一种高强易冲压成型冷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 |
CN111647797B (zh) | 一种高速工具钢及其钢热处理方法 | |
CN106811692A (zh) | 一种淬火用高强易成型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