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7521A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17521A CN101617521A CN200780034411A CN200780034411A CN101617521A CN 101617521 A CN101617521 A CN 101617521A CN 200780034411 A CN200780034411 A CN 200780034411A CN 200780034411 A CN200780034411 A CN 200780034411A CN 101617521 A CN101617521 A CN 1016175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dress
- information
- message
- response message
- request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9—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adapted for mobile IP [M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involving radio access media independent information, e.g. MIH [Media independent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异构网络之间的移交方法。一种IP地址的预配置方法允许移动终端执行异构网络之间的移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构网络之间的移交,更特别地涉及允许移动节点(MN)(也称为移动终端或移动节点(MN))有效地执行异构网络之间的移交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使用MIPv4、M1Pv6和FMIPv6的情况下,第二层(L2)的移交和第三层(L3)的移交彼此独立地执行。换言之,执行L2移交,然后执行L3移交,因此发生延迟。
网络必须识别L2移交,并且必须直接将L3移交消息传送到目的地。然而,网络的L3层不能识别上述情况,使得传统的系统必须传送不必要的消息。
而且,在同构网络间移交的情况中,如果支持MIH(媒体无关移交)实体之间的数据通信,则当重新配置IP地址时,可以在不进行任何改变的情况下使用IP地址。
但是,在应改变无线通信网络中的IP地址的异构网络间移交的情况中,MN(移动节点)接收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因此其遇到移交之后的时间延迟,所述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将在执行移交之后被使用来配置IP地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意在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该方法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后面的说明中得到部分阐述,其部分地将在随后的考察中变得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通过对本发明的实践而了解到。本发明的目标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完成。
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及依照本发明的目的,如此处所体现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种通过移动节点(MN)进行IP(网际协议)地址的预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传送IP地址预配置的请求消息,并接收对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指示在一个或多个连附点(PoA,point of attachment)处支持IP配置方法中的哪种IP配置方法的信息。而且,优选地,如果该信息指示支持IPv4动态配置(DHCPv4)、没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共址CoA)或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则所述响应消息还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地址类型-长度值(TLV),其允许MN进行IP地址的预配置。或者,优选地,如果所述信息指示支持具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FA-CoA)或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则所述响应消息还包括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FA/AR)地址类型-长度值(TLV),其允许MN进行IP地址的预配置。
而且,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接收到的响应消息来进行IP地址的预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过移动节点(MN)进行IP(网际协议)地址的预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服务的服务点(PoS)传送询问在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中是否能够支持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当前IP配置方法的请求消息;接收对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的IP地址和关于每个候选网络的IP配置方法的信息;以及基于来自接收到的消息的信息来执行目标网络的IP地址预配置,所述目标网络是根据来自接收到的消息的信息来判定的。
优选地,该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关于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当前IP配置方法和当前链路IP地址的信息。而且,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信息可以是指示支持IP配置方法信息中的哪种IP配置方法的信息。
更优选地,如果该信息指示支持IPv4动态配置(DHCPv4)、没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共址CoA)或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则请求消息和对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地址类型-长度值(TLV)。而且/或者,如果该信息指示支持具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FA-CoA)或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则请求消息和对该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包括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FA/AR)地址类型-长度值(TLV)。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服务的服务点(PoS)来中继IP(网际协议)地址的预配置消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移动节点(MN)接收询问在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中是否能够支持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当前IP配置方法的第一请求消息;向候选网络的媒体无关移交功能(MIHF)传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关于当前IP配置方法的信息;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接收第一响应消息,该第一响应消息包括关于候选网络的IP地址和每个候选网络的IP配置方法的信息;以及向MN传送对第一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该第二响应消息包括关于第一响应消息的信息。
优选地,第一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关于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当前IP配置方法和当前链路IP地址的信息。而且,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信息可以是指示支持IP配置方法信息中的哪种IP配置方法的信息。
更优选地,如果该信息指示支持IPv4动态配置(DHCPv4)、没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共址CoA)或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则第一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第一响应消息和第二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可以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地址类型-长度值(TLV)。而且,或者如果该信息指示支持具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FA-CoA)或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则第一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第一响应消息和第二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可以包括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FA/AR)地址类型-长度值(TLV)。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移动节点(MN)基于IP(网际协议)地址预配置来执行媒体无关移交(MIH)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服务的服务点(PoS)传送询问在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中是否能够支持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当前IP配置方法的第一请求消息;接收对第一请求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该第一响应消息包括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的IP地址和每个候选网络的IP配置方法的信息;以及向服务PoS传送用于通知所述服务PoS进行到目标网络的移交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目标网络是基于来自接收到的消息的信息来判定的。
优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对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其用于向MN指示执行到目标网络的移交的操作状态。
而且,优选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关于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当前IP配置方法和当前链路IP地址的信息。而且,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信息可以是指示支持IP配置方法信息中的哪种IP配置方法的信息。
更优选地,如果该信息指示支持IPv4动态配置(DHCPv4)、没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共址CoA)或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则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一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可以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地址类型-长度值(TLV)。而且/或者,如果该信息指示支持具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FA-CoA)或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第一请求消息和第一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可以包括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FA/AR)地址类型-长度值(TLV)。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服务的服务点(PoS)来中继消息的方法,该消息用于基于IP(网际协议)预配置来执行媒体无关移交(MIH)。该方法包括从移动节点(MN)接收询问在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中是否能够支持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当前IP配置方法的第一请求消息;向候选网络的媒体无关移交功能(MIHF)传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关于当前IP配置方法的信息;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接收第一响应消息,该第一响应消息包括关于候选网络的IP地址和关于每个候选网络的IP配置方法的信息;以及向MN传送对第一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其包括关于第一响应消息的信息;从MN接收用于通知服务PoS进行到目标网络的移交的第三请求消息,所述目标网络是由MN基于来自第二响应消息的信息来判定的;以及向目标网络传送第三响应消息,其用于向目标网络指示MN即将移动到目标网络这一事实。
优选地,第一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关于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当前IP配置方法和当前链路IP地址的信息。而且,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信息可以是指示支持IP配置方法信息中的哪种IP配置方法的信息。
更优选地,如果该信息指示支持IPv4动态配置(DHCPv4)、没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共址CoA)或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则第一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可以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地址类型-长度值(TLV)。而且/或者,如果该信息指示支持具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FA-CoA)或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则第一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第一响应消息和/或第二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可以包括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FA/AR)地址类型-长度值(TLV)。
应理解,本发明的前述一般说明及以下详细说明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旨在提供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有益效果
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在发生引起无线通信网络的IP地址变化的异构网络间移交时使MN在执行移交之前接收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因此,本发明使得可以执行异构网络之间的MIH中的IP地址预配置。
而且,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方法可以使得诸如服务BS的服务点(PoS)中继MN与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之间的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用于IP地址预配置,使得可以缩短移交之后的IP配置处理所需的时间延迟。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多模式移动节点(MN)的协议层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了装配有MIH功能的移动节点(MN)的功能实体、网络的功能实体以及传输协议的概念图;
图3是示出了触发器模型的概念图;
图4是示出了在移动节点(MN)由于当前连接到移动节点(MN)的链路的质量退化而建立新链路之前生成的触发器的示例性图示;
图5是示出了移动IPv4的基本操作的概念图;
图6是示出了移动IPv6的基本操作的概念图;
图7至图8是示出了FMIPv6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参考,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尽可能地,相同的附图标记将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用来指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用信息服务或信息服务器来获取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从而执行IP地址的预配置的方法。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经由媒体无关移交(MIH)的命令服务来获取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从而执行IP地址的预配置的动态方法。
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进行异构网络之间的媒体无关移交(MIH)的国际标准化的IEEE802.21的目的是提供异构网络之间的无缝移交和服务连续性,结果是对用户更便利。IEEE 802.21的基本要求是MIH功能、事件触发器以及信息服务。
移动节点(MN)充当用于支持至少两种接口类型的多模式节点,且该接口可以被设置为以下类型中的任何一种。上述接口类型包括诸如基于IEEE 802.3的以太网的有线线路格式、例如IEEE 802.11、IEEE802.15和IEEE 802.16的基于IEEE 802.XX的无线接口、以及诸如3GPP或3GPP2的蜂窝标准化组织所定义的接口。
然而,上述接口类型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还可以根据需要而应用于其它示例。
图1是示出了多模式移动节点(MN)的协议层的结构图。
参照图1,对于每个节点,所述多模式移动节点(MN)包括物理层(PHY)和MAC(媒体接入控制)层。所述MIH层位于IP层之下。
MIH(媒体无关移交)可以定义在基于IEEE 802的接口之间,或者可以定义在基于802的接口与诸如由诸如3GPP或3GPP2的蜂窝标准化组织定义的接口的非基于802的接口之间。优选地,可以由MIH功能来支持上层的移动性支持协议(例如移动IP或SIP(会话发起协议))以提供移交服务或无缝服务。
下面详细描述移动IPv4。用于支持移动IP的网络包括本地代理(HA)、外地代理(FA)以及移动节点(MN)。需要多种功能来操作移动IP,诸如代理发现功能、注册功能、路由功能以及CoA。
1)代理发现
该代理发现功能表示用于允许移动节点(MN)确定MN是连接到其自己的本地网络还是外地网络以便其可以识别MN是否已移动到另一网络的方法。
2)注册
根据所述注册功能,如果MN移动到另一网络,则其将当前的位置信息传送到本地代理,并允许MN无进行任何修改地接收已从本地网络接收到的服务,以这样的方式注册功能提供高度适应性机制。
3)路由
所述路由功能定义在MN连接到或接入外地网络时适当地路由向/从MN传送/接收数据包所需的各种功能。
4)CoA
移动IP在移动终端移动到另一子网时提供两个过程(即FA-CoA和共址CoA),使得其在移动终端移动到另一子网时可以建立临时地址(CoA)。
如果使用FA-CoA,则经由代理通告消息从外地代理供应FA-CoA,并将外地代理(FA)的IP地址用作临时地址(CoA)。如果使用共址CoA,则移动节点经由位于外地网络处的DHCP服务器来接收临时地址(CoA)。
下面将详细描述移动IPv6。移动IPv6可以比移动IPv4更有效地支持移动性,并具有优越的可扩展性。下面将描述用于移动IPv6操作的主要部件和各个主要部件的功能。
1)移动节点(MN)
移动节点(MN)是用于切换其网络接入的主机或路由器。
2)通信节点(CN,Correspondent Node)
通信节点(CN)是与移动节点(MN)通信的主机或路由器。
3)本地代理(HA)
本地代理(HA)充当路由器,其具有来自包含在本地网络中的路由器之中的移动节点(MN)的注册信息,以便其向位于外地网络中的移动节点(MN)的当前位置传送数据包。
4)CoA
临时地址(CoA)表示在移动节点(MN)移动到外地节点(FA)时连接到移动节点(MN)的IP地址。
5)绑定
术语“绑定”表示移动节点(MN)将待在本地代理中注册的CoA与相应节点的本地地址匹配的特定操作。
6)绑定更新(BU)
“绑定更新(BU)”消息表示在移动节点将移动节点本身的CoA告知本地代理(HA)和通信节点(CN)时使用的消息。
7)绑定确认(BACK)
“绑定确认(BACK)”消息表示上述“BU”消息的响应消息。
8)绑定请求(BR)
“绑定请求(BR)”消息表示用于在通信节点(CN)直到移动节点的绑定信息的计时器期满时未接收到“BU”消息时请求“BU”消息的消息。
9)CoA获取
术语“CoA获取”表示其中移动节点在运动的同时使用邻居发现功能和地址自动配置功能自动地构造其位置信息的特定操作。
10)路由器优化
术语“路由器优化”表示其间通信节点(CN)在存储绑定信息之后不通过本地代理的情况下直接与移动节点通信的特定过程。
11)地址自动配置
所述地址自动配置功能分为两种地址自动配置方法,即用于使用诸如DHCP服务器的服务器来获取地址的状态保持型地址自动配置方法,和用于控制主机独立地生成地址的非状态保持型地址自动配置方法。
所述状态保持型地址自动配置方法适合于在主机从DHCP服务器请求地址的条件下分配能够从服务器被分配给主机的地址之一。
所述非状态保持型地址自动配置方法将其接口ID信息与从路由器获取的前缀信息或众所周知的前缀信息相结合使得其构成地址。
下面将详细描述FMIPv6(移动IPv6的快速移交)。
FMIPv6表示特定的协议。FMIPv6协议在L2层基于移交预期信息来快速地执行移动检测和NCoA(新转交地址)获取,使得其可以减少L3层中的总移交延迟。
下面将描述用于FMIPv6操作的主要部件和消息。
1)前接入路由器(PAR)
PAR表示移交移动节点之前的默认路由器。
2)新接入路由器(NAR)
NAR表示在移交移动节点时预期的默认路由器。
3)前转交地址(PcoA)
PCoA表示PAR子网中的移动节点的合理临时地址。
4)新转交地址(NCoA)
NCoA表示NAR子网中的移动节点的合理临时地址。
5)代理路由器请求(RtsolPr)
RtsolPr表示从移动节点传送到PAR的特定消息并从PAR请求潜在的移交。
6)代理路由器通告(PrRtAdv)
PrRtAdv表示从PAR传送到移动节点的特定消息,提供邻居链路信息并充当网络发起的移交的触发器。
7)快速绑定更新(FBU)
FBU表示移动节点用以请求PAR将业务接收位置变为NAR的特定消息。
8)快速绑定确认(FBACK)
FBACK表示对由PAR生成的FBU消息的响应消息。
9)移交发起(HI)
HI表示从PAR传送到NAR的特定消息并将移动节点移交告知NAR。
10)移交确认(HACK)
HACK表示从NAR传送到PAR的特定响应消息并充当对HI消息的响应消息。
11)快速邻居通告(FNA)
FNA表示从移动节点传送到NAR的特定消息。如果移动节点仍未接收到FBACK消息,则FNA消息确定NCoA已被使用,并向NAR通知移动节点接入新的网络。
图2是示出了装配有MIH功能的移动节点(MN)的功能实体、网络的功能实体以及传输协议的概念图。在图2中,虚线表示基元信息和事件触发器信息等。
MIH功能位于IP层之下,并使用诸如其它网络的触发器事件和信息的L2层输入值来促进移交处理。
MIH功能可以包括基于用户策略和配置的输入值,使得其可以影响移交处理并限定L3实体(例如移动IP或会话发起协议(SIP))和MIH功能之间的通用接口。上述接口提供与L1层(即物理层)和L2层(即MAC层)相关的移动性管理信息。MIH层借助于事件和信息服务来获取较低层信息和网络信息。
上层包括用于监控包含在移动节点(MN)中的各种链路的状态和操作的上层管理实体,使得其执行移交控制功能和设备管理器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移交控制功能和设备管理器功能可以相互独立地位于不同的位置,或者可以包括所述移交控制功能和设备管理器功能作为上层中的上层管理实体。
图3是示出了触发器模型的概念图。
参照图3,将描述事件触发器,其为MIH的基本要求之一。首先,将描述快速事件服务。
为了快速地执行移交功能,对网络层需要使用从链路层生成的信息,使得该网络层可以快速地重新建立连接状态。链路层事件适合于预测用户的移动,并帮助移动终端和网络准备移交功能。
可以从物理(PHY)层和MAC层发起用于移交的触发器。触发器的源可以是本地堆栈或远程堆栈。
事件触发器提供当前信号的状态信息、另一网络的状态改变信息以及未来的预测改变信息,并包括物理和MAC层的改变信息或特定网络的属性改变信息。
事件类型可以分为物理(PHY)层事件、MAC层事件、管理层事件、第三层(L3)事件以及应用事件等等。
下面将描述基本事件服务(即“Link_Up”事件、“Link_Down”事件、“Link_Going_Down”事件、“Link_Going_Up”事件、“Link_Event_Rollback”事件、“Link_Available”事件、“Link_Parameters_Change”事件、“MIH_Scan”事件以及“Link_detected”事件等)。
当在特定的链路接口上建立第二层(L2)连接并且上层能够传送第三层(L3)分组时,发生“LinkUp”事件。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已完全配置了包含在链路中的全部L2层。“Link_Up”事件的源对应于“本地MAC”和“远程MAC”。下列表1示出了“Link_Up”事件的参数。
【表1】
名称 | 类型 | 说明 |
EventSource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发生的源 |
EventDestination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将被传送到的目的地 |
MacMobileTerminal | MAC地址 | 移动终端的MAC地址 |
MacOldAccessRouter | MAC地址 | 旧接入路由器的MAC地址 |
MacNewAccessRouter | MAC地址 | 新接入路由器的MAC地址 |
NetworkIdenifier | 媒体专用 | 用于检测子网改变的网络ID |
当在特定接口上释放L2连接且不能将L3分组传送到目的地时,发生“Link_Down”事件。“Link_Down”事件的源表示本地MAC。下列表4示出了“Link_Down”事件的参数。
【表2】
名称 | 类型 | 说明 |
EventSource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发生的源 |
EventDestination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将被传送到的目的地 |
MacMobileTerminal | MAC地址 | 移动终端的MAC地址 |
MacOldAccessRouter | MAC地址 | 旧接入路由器的MAC地址 |
ReasonCode | 释放链路的原因 |
当预期L2连接将在预定时间内进入“Link_Down”状态时,发生“Link_Going_Down”事件,并可以充当用于初始化移交过程的信号。“Link_Going_Down”的源对应于“本地MAC”和“远程MAC”。下列表3示出了“Link_Going_Down”事件的参数。
【表3】
名称 | 类型 | 说明 |
EventSource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发生的源 |
EventDestination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将被传送到的目的地 |
MacMobileTerminal | MAC地址 | 移动终端的MAC地址 |
MacoldAccessRouter | MAC地址 | 旧接入路由器的MAC地址 |
MacNewAccessRouter | MAC地址 | 新接入路由器的MAC地址 |
TimeInterval | 单位为兆秒的时间 | 预测的链路的Link_Down时间 |
ConfidenceLevel | % | 在特定时间预测的Link_Down水平 |
UniqueEventIdentifier | 在事件回滚中使用 |
当预期L2连接将在预定时间内进入“Link_Up”状态时,发生“Link_Going_Up”事件,并在耗费长时间来初始化网络时被使用。“Link_Going_Up”事件的源对应于“本地MAC”和“远程MAC”。
下列表4示出了“Link_Going_Up”事件的参数。
【表4】
名称 | 类型 | 说明 |
EventSource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发生的源 |
EventDestination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将被传送到的目的地 |
MacMobileTerminal | MAC地址 | 移动终端的MAC地址 |
MacNewAccessRouter | MAC地址 | 新接入路由器的MAC地址 |
TimeInterval | 单位为兆秒的时间 | 预测的链路的Link_Up时间 |
ConfidenceLevel | % | 在特定时间预测的Link_Up水平 |
UniqueEventIdentifier | 在事件回滚中使用 |
通过将“Link_Going_Down”事件与“Link_Going_Down”事件相结合而形成“Link_Event_Rollback”事件。“Link_Event_Rollback”事件表示当预期在“Link_Going_Up”事件或“Link_Going_Down”事件被传送到目的地的条件下在特定时间内将不会再生成“Link_UP”事件或“Lmk_Down”事件时生成的触发器。Link_Event_Rollback”事件的源对应于“本地MAC”和“远程MAC”。下列表5示出了“Link_Event_Rollback”事件的参数。
【表5】
名称 | 类型 | 说明 |
EventSource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发生的源 |
EventDestination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将被传送到的目的地 |
MacMobileTerminal | MAC地址 | 移动终端的MAC地址 |
MacNewAccessRouter | MAC地址 | 新接入路由器的MAC地址 |
UniqueEventIdentifier | 在事件回滚中使用 |
“Link_Available”事件表示新的特定连接的可用状态,并指示允许新基站(BS)或新接入点(AP)与当前移动终端连接到的当前BS或当前AP相比提供优越的链路质量的可能性。“Link_Available”事件的源对应于“本地MAC”和“远程MAC”。下列表8示出了“Link_Available”事件的参数。
【表6】
名称 | 类型 | 说明 |
EventSource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发生的源 |
EventDestination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将被传送到的目的地 |
MacMobileTerminal | MAC地址 | 移动终端的MAC地址 |
MacNewAccessRouter | MAC地址 | 新接入路由器的MAC地址 |
MacOldAccessRouter | MAC地址 | 旧接入路由器的MAC地址 |
“Link_Parameter_Change”事件表示当链路参数值的改变高于特定的阈值水平时生成的事件。“Link_Parameter_Change”事件包括链路层参数,例如链路速度(即链路速率)、QoS(服务质量)以及加密值等等。“Link_Parameter_Change”事件的源对应于“本地MAC”和“远程MAC”。下列表7示出了“Link_Parameter_Change”事件的参数。
【表7】
名称 | 类型 | 说明 |
EventSource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发生的源 |
EventDestination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将被传送到的目的地 |
MacMobileTerminal | MAC地址 | 移动终端的MAC地址 |
MacAccessRouter | MAC地址 | 新接入路由器的MAC地址 |
oldValueOfLinkParameter | 链路参数的旧值 | |
newValueOfLinkParameter | 链路参数的新值 |
“MIH_Scan”事件表示用于使上层能够搜索当前接入网络的外围接入点的命令。当上层实体期望扫描可用的接入网络时,生成“MIH_Scan”事件。如果上层实体请求多个链路,则可以连同各个媒体扫描请求信息一起发起多个Link_Scan命令。
“Link_Detected”事件指示新的特定链路处于链路可用状态。
“Link_Detected”事件指示新基站(BS)或接入点可以提供比当前基站(BS)或接入点(即当前连接点)更好的链路质量的可能性。
事件源参数(即本地MAC和远程MAC)示于下列表8中。
【表8】
名称 | 类型 | 说明 |
EventSource | EVENT_LAYER_TYPE | 生成事件的源 |
EventDestination | EVENT_LAYER_TYPE | 事件将被接收到的目的地 |
MacMobileTerminal | MAC地址 | 移动节点(MN)的MAC地址 |
MacNewAccessRouter | MAC地址 | 新接入路由器的MAC地址 |
MacOldAccessRouter | MAC地址 | 旧接入路由器的MAC地址 |
下面将描述能够用于MIH移交的基元。存在各种基元,例如MIH_Handover_Initiate.request基元、MIH_Handover_Initiate.response基元、MIH_Handover_Commit.request基元以及MIH_Handover_Commit.response基元。
MIH_Handover_Initiate.request
当上层实体向MN和网络的MIH功能传送移交发起意图的存在时适合MIH_Handover_Initiate.request基元,使得MN和网络的MIH功能可以经由上层实体来识别移交发起意图。
MIH_Handover_Initiate.response
MIH_Handover_Initiate.response 基元是对MIH_Handover_Initiate.request基元的响应消息,根据所请求的链路情况来选择优先级链路,并指示所选的链路信息。
MIH_Handover_Commit.request
MIH_Handover_Commit.request基元向旧的接入点(AP)通知所选链路的实际移交已开始,使得旧的AP开始缓冲将被转发到移动节点(MN)的数据。该基元可以根据是网络还是MN传送该基元而分为MIH_Net_HO_Commit.request和MIH_MN_HO_Commit.request。
MIH_Handover_Commit.response
MIH_Handover_Commit.response基元表示对MIH_Handover_Commit.request基元的响应消息,并指示是否成功地执行了移交。该基元可以根据是网络还是MN传送该基元而分为MIH_Net_HO_Commit.response和MIH_MN_HO_Commit.response。
图4是示出了在移动节点(MN)由于当前连接到移动节点(MN)的链路的质量退化而建立新链接之前生成的触发器的示例性图示。
下面将描述信息服务作为用于移交的上述基本要求之中的最后元素。
上述信息服务使用户能够轻易地从各种网络之中找到或选择期望的网络。该信息服务(IS)可以被所有的网络接入。
MIIS(媒体无关信息服务)包括以下信息元素,例如链路接入参数、安全机制、邻居地图、位置、提供及其它接入信息以及链路成本等等。
图5是示出了移动IPv4的基本操作的概念图。
基本地,移动IPv4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透明移动性的上层。为了支持所述透明移动性,移动IPv4可以进一步包括移动主机、本地代理以及外地代理。
然而,如果不使用路由器优化功能,则不需要将与移动节点(MN)通信的通信节点改变为另一节点。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移动主机表示对其支持移动性的IP主机。所述本地代理是用于保持移动主机的位置信息的路由器,并执行外地代理或移动主机的隧道传送。所述外地代理表示用于支持外地网络中的移动性的路由器。移动IPv4的基本操作在图5中示出。
移动IPv4的各个操作的详细说明在下列步骤1)~5)中示出。
1)步骤1
如果移动主机从其本地网络移动到外地网络,则其从外地网络接收通告消息广播,使得其识别到移动主机本身已移动到外地网络。而且,该移动主机注册临时地址(CoA),该临时地址指示包含在本地网络中的本地代理中的移动主机当前位置。
2)步骤2
在这种情况下,CoA可以是指示外地代理或共址CoA的IP地址的FA-CoA。所述共址CoA经由DHCP等被临时从外地网络分配给移动主机。从外部传送到移动主机的分组被应用于本地网络,并被本地代理截取来识别移动节点(MN)的移动。
3)步骤3
如果使用FA-CoA,则本地代理执行将被传送到移动主机的分组的封装,并将经封装的分组传送到外地代理,使得将FA的地址确定为上述分组的目的地。
4)步骤4
经封装的分组被外地代理解封装,经解封装的分组被恢复成初始的传输分组,使得最后将经恢复的分组传送到移动主机。
5)步骤5
可以经由外地代理来直接传送从移动主机传送到通信主机的分组。如果发生入口过滤问题,则还可以经由反向隧道来传送上述分组。
移动IP所需的主要功能是代理发现功能、注册功能以及路由功能等,下面描述其详细说明。
1)代理发现
所述代理发现表示用于允许移动节点(MN)确定移动节点(MN)是连接到其本身的本地网络还是外地网络使得移动节点(MN)可以识别移动节点(MN)本身是否已移动到另一网络的方法。
移动IP扩展传统的ICMP(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路由器发现(即IETF RFC 1256)以发现期望的代理。
由代理(即本地代理和外地代理)周期性地广播的代理通告消息包括“ICMP路由器通告”消息中的“移动性代理通告扩展”消息,并传送包括“移动性代理通告扩展”消息的“ICMP路由器通告”消息。
移动节点(MN)搜索代理时传送的“代理请求”消息采用与传统“ICMP路由器请求”消息中相同的方法。
2)注册
如果移动节点(MN)移动到另一网络,则注册功能向本地代理传送移动节点(MN)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允许移动节点(MN)无进行任何改变地从本地网络接收服务。
移动IP提供两种注册过程(即FA-CoA和共址CoA)。
如果移动节点(MN)使用FA-CoA,则其经由外地代理(FA)来执行注册。如果移动节点(MN)使用共址CoA,则移动节点(MN)直接执行到本地代理的注册。
3)路由
所述路由功能定义在移动节点(MN)连接到或接入外地网络时适当地路由向/从移动终端传送/接收数据包所需的各种功能。所述数据包包括单播分组、多播分组以及广播分组。
图6是示出了移动IPv6的基本操作的概念图。下面将参照图6来描述移动IPv6的操作。
在步骤(0),MN从子网A移动到子网B。
在步骤(1),MN不仅使用RA消息的前缀信息还使用NUD(邻居不可到达检测)机制来检测MN的移动。
在步骤(2),MN使用地址自动配置方法来独立地获取CoA。
在步骤(3),MN传送BU消息以将获取的CoA告知HA。
在步骤(4),HA将MN的本地地址与MN的CoA绑定,并传送返回消息以应答BU消息。
在步骤(5),最初与MN通信的CN不检测MN的移动,使得其将目的地地址确定为MN本地地址,并将分组传送到目的地。
在步骤(6),管理MN的HA截取该分组,并执行该分组到当前MN的位置的隧道传送。
在步骤(7),接收到隧道传送的分组后,MN确定已传送该分组的CN不具有绑定信息,并向CN传送BU消息,使得其将MN的CoA告知CN。
在步骤(8),如果CN存储绑定信息,则其使用存储的绑定信息来与MN直接通信。
图7至图8是示出了FMIPv6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地说,图7示出了主动状态的操作过程,图8示出了反应状态的操作过程。
所述主动状态指示向/从PAR的链路传送或接收FBU/FBACK消息。所述反应状态指示向/从NAR链路传送或接收FBU/FBACK消息。所述主动状态检验在释放与PAT的连接之前创建的NCoA的确定性。所述反应状态在移动节点到达新子网之后检查NCoA的确定性。
将参照图7的下列步骤1)~10)来描述主动状态的操作的详细说明。
1)步骤1
移动节点基于L2层信息(例如无线LAN系统的扫描)来发现移交使能AP,并向PAR传送RtSoIPr消息以获取对应于AP标识符的子网信息。
2)步骤2
如果PAR接收到RtSolPt消息,则其将AP-Id或AR-Info元组包括在对应于传送的AP的各个子网信息中,并将PrRtAdv消息传送到移动节点。有时,可以在移动节点执行路由器检测之后急切地传送PrRtAdv消息。
3)步骤3
移动节点基于包含在PrRtAdv消息中的AR-Info元组来生成新的CoA(NCoA)。
4)步骤4
移动节点从PAR请求PCoA与NCoA之间的绑定,并传送FB消息,使得可以将到达PAR的分组隧道传送至NAR。
5)步骤5
PAR传送HI消息,该HI消息指示移动节点将被移交到NAR。接收到HI消息的NAR执行由移动节点生成的NCoA的双重检验。如果其通过该双重检验确定NCoA不适当,则NAR重新建立移动节点的CoA。
6)步骤6
NAR向PAR传送HACK消息,使得其被用作对HI消息的响应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将步骤5创建的NCoA包括在HACK消息中。
7)步骤7
接收HACK消息的PAR向移动节点和NAR传送FBACK消息,并指示PAR开始执行移动节点的分组到实际NCoA地址的隧道传送。在这种情况下,移动节点与PAR之间的连接被切断。
8)步骤8
将到达PAR的分组转发到NAR。
9)步骤9
一旦建立移动节点与NAR之间的新链路,移动节点就向NAR传送FNA消息,使得其向NAR通知移动节点本身被连接到NAR的网络。
10)步骤10
经由NAR来传送分组。
将参照图8的下列步骤1)~8)来描述反应状态的操作的详细说明。
1)步骤1
移动节点基于L2层信息(例如无线LAN系统的扫描)来发现移交使能AP,并向PAR传送RtSolPr消息以获取对应于AP标识符的子网信息。
2)步骤2
如果PAR接收到RtSolPt消息,则其将AP-Id或AR-Info元组包括在对应于传送的AP的各个子网信息中,并将PrRtAdv消息传送到移动节点。有时,可以在移动节点执行路由器检测之后急切地传送PrRtAdv消息。
3)步骤3
移动节点基于包含在PrRtAdv消息中的AR-Info元组来生成新的CoA(NCoA),并释放到PAR的连接。
4)步骤4
移动节点一旦连接到NAR就将FBU消息封装在NFA消息中,并传送封装的结果,使得其开始执行用于将PAR中接收到的分组立即转发到NAR的特定过程,并命令NAR确定NCoA是否有效。
5)步骤5
NAR将FB消息传送到PAR,使得PAR通过该FB消息来将PCoA与NcoA绑定。如果通过NAR中接收到的FBU消息确定NCoA无效,则NAR丢弃该FBU分组,并传送包括替代地址的路由器通告消息。
6)步骤6
PAR向NAR传送FBACK消息以答复所述FBU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在实际PAR与NAR之间完全建立遂道传送。
7)步骤7
到达PAR的分组被转发到NAR。
8)步骤8
经由NAR来传送分组。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IP地址预配置方法,例如用于使用信息服务或信息服务器来获取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的方法,和用于经由媒体无关移交(MIH)命令服务来获取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的方法。
为了方便说明,下面将描述第一种方法。
下列表9示例的信息元素(IE)示出了当使用信息服务时从信息服务器接收到的PoA(连附点)容器。
【表9】
如从表9所可以看到的,PoA容器信息包括与PoA相关的全部信息元素。可以认识到上述信息元素之中用于IP地址预配置的PoA IP配置方法IE消息被包含作为上述表9中的信息元素。
下列表10信息元素(IE)示出了PoA IP配置方法IE。
【表10】
如从表10所可以看到的,PoA IP配置方法IE消息包括与能够在移动节点(MN)已执行移交之后被新CoA使用的IP地址的配置方法相关的信息(例如IP_Configruation_Methods_bitmap)。
根据IP地址配置方法,PoA IP配置方法IE消息可以进一步包括IP地址配置所需的信息(例如DHCP服务器IP地址、外地代理IP地址信息、或接入路由器IP地址信息)。例如,当支持“IPv4动态配置(DHCPv4)”、“没有FA的移动IPv4(共址CoA))”或“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时,如下列表12所示,可以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地址TLV以允许IP地址的预配置。类似地,当支持“具有FA的移动IPv4(FA-CoA)”、或“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时,如下列表13所示,可以包括指示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地址的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地址TLV以允许IP地址的预配置。
下列表11示例性地示出了PoA IP配置方法IE消息的参数之中的IP_Configuration_Methods_bitmap消息,其指示PoA所支持的IP配置方法。
【表11】
位0 | IPv4静态配置 |
位1 | IPv4动态配置(DHCPv4) |
位2 | 具有FA的移动IPv4(FA-CoA) |
位3 | 没有FA的移动IPv4(共址CoA) |
位4~10 | 保留用于IPv4地址配置 |
位11 | 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 |
位12 | 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 |
位13 | IPv6手动配置 |
位14~31 | 保留 |
在表11中,假设支持并建立位1(即IPv4动态配置(DHCPv4))、位3(即没有FA的移动IPv4(共址CoA))、以及位12(即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结果,可以将包括DHCP服务器地址信息的DHCP_server_address TLV包括在PoA IP配置方法IE消息中,使得将结果得到的消息传送到目的地。
DHCP服务器地址表示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如果移动节点(MN)转到新的PoA并建立将使用的IP地址,则DHCP服务器将连接到移动节点(MN)。移动节点(MN)使用经由在移交之前创建的DHCP_Server_address TLV消息接收到的IP地址来接入新AP(PoA)的DHCP服务器。
下列表12示例性地示出了DHCP_server_address TLV格式结构。
【表12】
能够被包括在DHCP_server_address TLV消息中的IP地址值可以指示DHCP服务器的IPv4或IPv6地址。
假设支持并建立位2(即具有FA的移动IPv4(FA-CoA))或位11(即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并传送结果得到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地址TLV消息包含在结果得到的消息中,使得将结果得到的包括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地址TLV消息的消息传送到目的地,使得移动节点(MN)可以预先建立IP地址。
下列表13示例性地示出了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地址TLV格式结构。
【表13】
参照表13,包含在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地址TLV消息中的IP地址表示用于获取有效IP地址的实体(例如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的IP地址。更详细地,如果使用无状态地址配置的移动IP客户端或IPv6客户端接触包括将在移交之后连接到移动节点的PoA的网络,则该实体可以获取能够用于装配有FoA的网络的有效IP地址。在移交之前,该IP地址可以被移动节点(MN)用来预先建立在新的接入点(AP)处将使用的IP地址。
下面将详细描述用于经由信息服务或信息服务器来接收IP地址相关信息以便在移交之前建立IP地址的上述方法的优选实施例。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基于信息服务使用IP地址相关信息获取的IP地址预配置的典型示例在图9中示出。
1)步骤1
移动节点(MN)从当前连接的链路层(802.11MAC)接收Link_Going_Down消息。指示链路建立的Link_Going_Down消息将由于当前链路的不良或较差链路状态而被释放,使得移动节点(MN)可以识别到该链路将由于不良的链路状态或网络状态而被释放。
2)步骤2
如果移动节点(MN)是多模式终端(即多模式STA),则其使用扫描操作来检测MN将被移交到的另一网络(候选网络)。
3)步骤3
如果确定了所检测网络的存在,则MN将所检测网络的多模式STA告知上层管理实体(HL),表示为“Link_Detected.indication”。
4)步骤4
上层管理实体(HL)请求MIH功能实体向信息服务器传送用于请求MN将移动到的PoA或PoS(服务点)的IP配置方法和将为此而用于接触的对象的IP地址信息的请求消息。
5)步骤5
MIH功能实体根据上层管理实体(HL)向信息服务器的请求传送用于请求信息的远程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当前接入链路作为用于传送上述远程消息的无线链路。在使用MN将被移交到的AP的链路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上述AP的链路来传送远程消息。
6)步骤6
信息服务器向在远程站处的MIH功能实体传送包括对所请求信息的响应的响应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无线链路可以以步骤5中相同的方式来使用当前接入链路。如果MN可以使用移交AP的链路,则也可以经由该移交AP的链路来传送响应消息。
7)步骤7
如果MIH功能接收到响应消息,则其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送到HL。
8)步骤8
MN接触通过响应信息所获取的实体,并执行IP地址的预配置。
9)步骤9
MN执行包括新链路建立处理的移交过程。
10)步骤10
在通过移交的完成终止新的无线链路建立的情况下,HL接收指示上述情况的信息。
11)步骤11
MN不需要在移交之后执行附加的IP地址的配置,因为其在移交之前执行IP地址的预配置,并且MN经由IP链路将上层分组传送到新建立的无线链路。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在描述图10的操作之前,应注意的是步骤1)~7)等同于图9的那些,因此为了方便说明而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参照图10,根据IP地址配置过程,多模式STA将链路连接到目标接入点(AP),经由Link_Up.indication消息来接收链路建立完成消息,并将新的链路(即层2链路)连接到目标AP,使得可以如下列步骤8)~11)所示地执行IP地址配置过程。
8)步骤8
多模式STA执行包括新链路建立处理的移交过程。
9)步骤9
在通过移交的完成终止新的无线链路建立的情况下,HL接收指示上述情况的信息。
10)步骤10
多模式STA接触通过响应信息所获取的实体,并执行IP地址的预配置。优选地,可以通过步骤8所建立的新链路(即层2链路)来预配置IP地址。
11)步骤11
由于多模式STA在移交之前预先建立IP地址,所以不需要在移交之后执行附加的IP地址的配置,并且多模式STA可以经由IP链路来向新建立的无线链路传送上层分组。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在描述图11的操作之前,应注意的是图9的步骤1)~3)等同于图11的那些。
根据图11的优选实施例,多模式STA可以在其将链路连接到目标AP的同时从信息服务器获取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用于获取IP地址配置信息的MIH协议消息封装在相应的层2管理帧或层2管理消息中,使得可以将封装得到的消息传送到目的地。其详细说明在下列步骤4)~11)中示出。
4)步骤4
上层管理实体(HL)建立将被MN要移交到的PoA或PoS使用的IP地址配置方法,并从MIH功能实体请求将被接触的实体的IP地址信息,使得将该IP地址信息传送到信息服务器。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多模式STA将链路连接到目标AP的同时执行步骤4。
5)步骤5
多模式STA执行包括新链路建立处理的移交。可以在指示新链路建立处理的步骤5期间执行下列步骤6)和7)。优选地,也可以在步骤5期间执行下列步骤8。
6)步骤6
MIH功能实体根据上层管理实体(HL)到信息服务器的请求传送用于请求信息的远程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当前接入链路作为用于传送上述远程消息的无线链路。在使用MN将被移交到的AP的链路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上述AP的链路来传送远程消息。
7)步骤7
信息服务器在向远程站处的MIH功能实体传送包括对所请求信息的响应的响应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无线链路可以以步骤5中相同的方式来使用当前接入链路。如果MN可以使用移交AP的链路,则也可以经由该移交AP的链路来传送响应消息。
8)步骤8
如果MIH功能接收到响应消息,则其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送到HL。
9)步骤9
在通过移交的完成终止新的无线链路建立的情况下,HL接收指示上述情况的信息。
10)步骤10
多模式STA接触通过响应信息所获取的实体,并预先建立IP地址。优选地,可以通过步骤5所建立的新链路(即层2链路)来预先建立IP地址。
11)步骤11
由于多模式STA在移交之前预先建立IP地址,所以不需要在移交之后建立其它的IP地址,并且多模式STA可以经由IP链路来向新建立的无线链路传送上层分组。
根据从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获取的IP地址配置方法来生成用于命令IP地址配置的不同实体。
例如,当前使用的IP地址配置方法假设基于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而且,假设将在目标AP处使用的IP地址配置方法是DHCP版本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与新AP相关的层2链路建立过程完成,包含在多模式STA中的DHCP版本4实体接收IP地址配置命令,从而执行IP地址配置处理。
下面将详细描述用于采用命令服务来执行IP地址的预配置的方法。
为了实现所述命令服务,本发明示例性地公开了一种通过网络地址信息消息的传送/接收来进行IP地址预配置的方法。例如,存在在本地堆栈中通信的基元-格式消息和在远程站处通信的协议消息。
下面将详细描述指示基元-格式消息的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消息。
1.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
1)功能:
将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基元从多模式STA(或MN)的MIF功能实体传送到当前PoS(服务点)或PoA(连附点)。所述当前PoS或PoA是移交之前的多模式STA的当前接入实体。如果存在多模式STA将被移交到的新PoS或PoA,则也可以将上述当前PoS或PoA称为旧PoS或PoA。
当前PoS或PoA向包含在新PoS或PoA中的MIH功能传送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基元以发现与多模式STA的网络地址(即IP地址)相关的信息。如果多模式STA建立到新PoS或PoA的链路并经由所建立的链路来传送数据,则其可以直接向新PoS或PoA的MIH功能实体传送数据。
接收到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基元时,新PoS或PoA的MIH功能实体从上层请求网络地址(即IP地址)的信息,获取所请求的信息,并向接入路由器或外地代理传送所获取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接入路由器或外地代理包括包含大量网络请求信息的MIH功能实体。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中包括相应信息的特定实体(例如接入路由器或外地代理)可以直接向多模式STA传送IP移动性管理相关消息。
下列表14示出了示例性信息,该示例性信息能够被包含在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基元中,使得将该示例性信息传送到目的地。
【表14】
本地或远程:两者,MIHF(终端)<->MIHF (网络)<->MIHF(网络)
名称 | 类型 | 有效范围 | 说明 |
源标识符 | 标识符 | 任何有效的单个或群组标识符 | 发起请求的实体的标识符。如果命令是本地的,则此字段可以可选地保留为空。 |
目的地标识符 | 标识符 | MIH_LOCAL,MIH_REMOTE | 请求或响应的目的地标识符。这是本地或对等MIH功能的标识符。 |
当前链路标识符 | 网络标识符。可以是不同的802和蜂窝网络之一。 | 标识符 | 这识别需要用以发送命令的当前接入网络。这仅对于需要被发送到远程MIHF的远程命令有效。该命令于是在L2或L3处被发送。 |
MacMobileNode | MAC地址 | N/A | 移动节点的MAC地址 |
当前IP配置方法 | 位图 | 0~31 | 位0:IPv4静态配置位1:IPv4动态配置(DHCPv4)位2:具有FA的移动IPv4(FA-CoA)位3:没有FA的移动IPv4(共址CoA)位4~10:保留用于IPv4地址配置位11: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位12: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位13:IPv6手动配置位14~31:保留 |
当前DHCP服务器地址 | IP地址 | N/A | 当前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只有移动节点使用动态地址配置时才包括此参数。 |
当前FA地址 | IP地址 | N/A | 当前外地代理的IP地址。只有移动节点使用移动IPv4时才包括此参数。 |
当前接入路由器地址 | IP地址 | N/A | 当前接入路由器的IP地址。只有移动节点使用IPv6时才包括此参数。 |
如从表14所可以看到的,从语义的角度来说,多模式STA可以使用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基元来将源标识符参数、目的地标识符参数、当前链路标识符参数、Mac移动节点参数、当前IP配置方法参数、当前DHCP服务器地址参数、当前接入路由器地址参数、当前FA地址参数中的全部或部分的组合传送到目的地。
上述各个参数的详细操作在表14中示出。
2)生成时:
根据上述基元的生成时间,如果多模式STA的移交发起由链路层触发,则多模式STA生成/传送上述基元,使得其发起网络地址(IP地址)获取过程。
3)对接收的影响:
接收到上述基元后,新PoS或PoA可以通过与上层通信来获取大量信息。而且,新PoS或PoA可以将接收到的基元传送到包括网络中的多模式STA所请求的网络地址信息的特定实体。包括MIH功能的接入路由器或外地代理可以用作所述特定实体。如果该消息被传送到包括网络的MIH功能的特定实体(例如接入路由器或外地代理),则可以触发此消息,使得上述实体可以将网络地址信息直接传送到多模式STA。该网络地址信息在移动IPv4的情况下可以是代理通告消息,或者在代理通告消息的情况下可以是路由器通告消息。
2.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indication
1)功能:
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indication基元指示接收端已接收到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消息,并且其本身的传输内容等同于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基元的那些。
3.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sponse
1)功能:
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sponse基元允许通信MIH功能实体与已传送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基元的传输端通信。该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sponse基元将关于IP地址的预配置的数据传送到服务PoS或PoA,且服务PoS或PoA将其传送到MN。
下列表15示出了包含在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sponse基元中的示例性信息。
【表15】
本地或远程:两者,MIHF(网络)<->MIHF(网络)<->MIHF(终端)
名称 | 类型 | 有效范围 | 说明 |
源标识符 | 标识符 | 任何有效的单个或群组标识符 | 发起请求的实体的标识符。如果命令是本地的,则此字段可以可选地保留为空。 |
目的地标识符 | 标识符 | MIN_LOCAL,MIN_REMOTE | 请求或响应的目的地标识符。这是本地或对等MIH功能的标识符。 |
当前链路标识符 | 网络标识符。可以是不同的802和蜂窝网络之一。 | 标识符 | 这识别需要用以发送命令的当前接入网络。这仅对于需要被发送到远程MIHF的远程命令有效。该命令于是在L2或L3处被发送。 |
MacMobileNode | MAC地址 | N/A | 移动节点的MAC地址 |
IP配置方法 | 位图 | 0~31 | 位0:IPv4静态配置位1:IPv4动态配置(DHCPv4)位2:具有FA的移动IPv4(FA-CoA)位3:没有FA的移动IPv4(共址CoA)位4~10:保留用于IPv4地址配置位11: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位12: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位13:IPv6手动配置位14~31:保留 |
DHCP服务器地址 | IP地址 | N/A | 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只有移动节点使用动态地址配置时才包括此参数。 |
FA地址 | IP地址 | N/A | 外地代理的IP地址。只有移动节点使用移动IPv4时才包括此参数。 |
接入路由器地址 | IP地址 | N/A | 接入路由器的IP地址。只有移动节点使用IPv6时才包括此参数。 |
结果代码 | 位图 | 0~8 | 位0:IP配置方法不可用位1:DHCP服务器地址不可用位2:FA地址不可用位3:接入路由器地址不可用位4:由于相同实体(FA、接入路由器、DHCP服务器等)的可接入性而未提供信息位5~7:保留 |
如从表15所可以看到的,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说,多模式STA可以使用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sponse基元来将源标识符参数、目的地标识符参数、当前链路标识符参数、Mac移动节点参数、IP配置方法参数、DHCP服务器地址参数、FA地址参数、接入路由器地址参数、以及所得代码参数等中的全部或部分的组合传送到目的地。
2)生成时:
通过应答从对等MIH功能实体接收到的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基元而创建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sponse基元。
3)对接收的影响:
如果旧PoS或PoA接收到来着新PoS或PoA的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sponse基元,则其将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sponse基元传送到多模式STA。如果新PoS或PoA直接接收到来自多模式STA的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基元,则其向多模式STA传送响应消息。
4.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confirm
1)功能:
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confirm基元指示接收端已接收到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sponse消息,并且其本身的传输内容等同于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sponse基元的那些。
下面通过参照远程站处通信的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消息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通过网络地址信息消息的传送/接收来执行命令服务的方法。
1.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
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基元指示被从单个MIH功能实体传送到远程站处的另一MIH功能实体的消息。在多模式STA的移交之前传送该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消息以获取网络地址相关信息。
接收到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消息后,远程MIH功能实体可以通过与其本身的上层实体交互来获取所请求的信息,可以将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消息连接到包括足够量的请求信息的网络实体,并且可以将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消息传送到网络实体。
根据IP地址配置方法参数来不同地确定服务FA地址参数、服务接入路由器地址参数、以及DHCP服务器地址参数。例如,如果将IP地址配置方法参数设置为IPv4动态配置(DHCPv4),则可以将包含在服务FA地址、服务接入路由器地址、以及DHCP服务器地址参数中的IP地址设置为DHCP服务器地址(IPv4)。
下列表16示出了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消息的示例性格式。
【表16】
名称 | 类型 | |
MacMobileNode | 移动节点MAC地址(251) | |
IPConfigurationMethods | IP地址配置方法列表(2) | |
服务FA地址/服务接入路由器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 | IP地址(247) |
2.MIH网络地址信息响应
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响应消息表示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服务FA地址参数、服务接入路由器地址参数、以及DHCP服务器地址参数包含在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响应消息中,并根据IP地址配置方法参数来不同地确定。
例如,如果将IP地址配置方法参数设置为IPv4动态配置(DHCPv4),则可以将包含在服务FA地址中的IP地址、包含在服务接入路由器地址中的IP地址、以及DHCP服务器地址参数设置为DHCP服务器地址(IPv4)。
如果支持至少一种IP地址配置方法,重复上述操作,重复次数与服务FA/服务接入路由器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参数中建立的IP配置方法的数目相同,并且按照IP配置方法位的号码顺序来布置相应的IP地址信息。
下列表17示例性地示出了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响应消息格式。
【表17】
名称 | 类型 | |
MacMobileNode | 移动节点MAC地址(251) | |
IPConfigurationMethods | IP地址配置方法列表(2) | |
FA地址/接入路由器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 | IP地址(247) | |
IP地址信息状态 | IP地址信息状态代码(26) |
下列表18示例性地示出了包含在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消息中的多个参数之中的IP配置方法参数,所述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消息充当远程站处通信的协议消息。
【表18】
类型 | 长度 | 值 |
2 | 1 | 指示新PoA支持的IP地址配置方法的类型0:IPv4静态配置1:IPv4动态配置(DHCPv4)2:具有FA的移动IPv4(FA-CoA)3:没有FA的移动IPv4(共址CoA)4~10:保留用于IPv4地址配置11: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12: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13:IPv6手动配置14~255:保留 |
下列表19示例性地示出了包含在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消息中的多个参数之中的IP地址信息状态参数,所述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消息充当在远程站处通信的协议消息。
【表19】
类型 | 长度 | 值 |
26 | 1 | 0:IP配置方法不可用1:DHCP服务器地址不可用2:FA地址不可用3:接入路由器地址不可用4:由于相同实体(FA、接入路由器、DHCP服务器等)的可接入性而未提供信息5~255:保留 |
如果不可能提供IP地址配置信息,或者如果IP地址信息未包含在相应的值中,则相应的值可以将原因通知必要的对象。
如果接收到的信息等同于从多模式STA接收到的信息使得必须减少要消耗的资源,则可以只将指示上述情况的特定指示符传送到必要部分。
接下来,将参照下列参数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IP地址的预配置方法。
1.MIH_MN_HO_Candidate_Querv.Request
此基元主要对应于上述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基元。与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基元类似,此基元被从多模式MN的MIF功能实体传送到当前PoS(服务点)或PoA(连附点)。
具体地说,MIH_MN_HO_Candidate_Query请求是用于对在候选网络中是否能够支持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当前IP配置方法的查询。而且,如表10~12所示,此基元可以包括IP配置方法IE。
2.MIH_N2N_HO_Query_Resource.Request
此基元主要对应于上述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基元。但是,它与MIH_MN_HO_Candidate_Query请求不同,因为此基元是由服务PoA或PoS而不是MN来传送。接收到来自MN的MIH_MN_HO_Candidate_Query请求基元后,PoS或PoA将此MIH_N2N_HO_Query_Resource.Request基元传送到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
如表10~12所示,与MIH_MN_HO_Candidate_Query请求基元类似,此基元可以包含IP配置方法IE。
3.MIH_N2N_HO_Query_Resource.Response
此基元主要对应于上述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sponse基元。与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sponse类似允许通信MIH功能实体与已传送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基元(或MIH_N2N_HO_Resources请求基元)的传输端进行通信。
如表10~12所示,与MIH_MN_HO_Candidate_Query请求基元类似,此基元可以包含IP配置方法IE。
4.MIH_MN_HO_Candidate_Query_Resrponse
此基元主要对应于上述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sponse基元。但是,它与MIH_N2N_HO_Query_Resource.Response不同,因为此基元是由MN而不是服务PoA或PoS来接收。接收到MIH_N2N_HO_Query_Resource.Response基元后,PoS或PoA将此MIH_MN_HO_Candidate_Query.Response基元传送到MN。
如表10~12所示,与MIH_MN_HO_Candidate_Query请求基元类似,此基元可以包含IP配置方法IE。
接下来,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之中的另一方法。该方法经由命令服务将IP相关信息请求消息传送到多模式STA将被移交到的网络的PoS或PoA,从包括相应信息的实体接收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并在移交之前执行IP地址的预配置。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接多模式STA经由命令服务将IP相关信息请求消息传送到多模式STA将被移交到的网络的PoS或PoA,从包括相应信息的实体接收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从而在移交之前进行IP地址的预配置。
参照图12,移动节点(MN)从当前接入链路层接收特定消息。在步骤(1),该特定消息指示当前链路不良或者链路连接将由于较差的网络情况而被释放。
在步骤(2),如果确定移动节点(MN)是多模式STA,则多模式STA通过扫描操作来检测多模式STA将被移交到的另一网络。
在步骤(3),如果确定了所检测网络的存在,则MN将所检测的网络告知上层管理实体(HL)。
在步骤(4),上层管理实体(HL)建立将被MN要移交到的PoA或PoS使用的IP地址的配置方法,并从MIH功能实体请求将被接触的实体的IP地址信息,使得将该IP地址信息传送到信息服务器。
MIH功能实体根据上层管理实体(HL)到信息服务器的请求传送用于请求信息的远程消息。上述远程消息不仅可以包括MIH功能本身当前使用的IP地址的配置方法和正在使用的配置方法,而且可以包括所接触的实体的IP地址的信息。结果,在步骤(5),如果所述接收端使用相同的方法和相同的IP地址配置实体,则不重复传送同一信息。
在步骤(6),多模式STA告知HL已接收到网络地址信息获取请求。如果需要,则此步骤(6)可以不发生。
MIH实体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送到新PoS或PoA。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参照包含在多模式STA的请求消息中的特定PoS的MAC地址来确定新PoA相关信息。图12中未示出确定HL的情况下的上述新消息的传输。然而,在步骤(9),如果HL向MIH功能实体传送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request消息,则可以发生上述新消息传输。
在步骤8)~9),如果新PoS或PoA包括相应的信息,则其可以通过与HL通信来获取所请求的信息。
在步骤10)~11),如果新PoS或PoA不包括相应的信息,则其可以将所述相应的信息传送到包括该相应信息的特定实体(例如外地代理、接入路由器、DHCP服务器、或网络管理实体)。更详细地,只有当处理(8)不能获取相应的信息时,才可以执行处理10)~11)。
如果需要,包含在网络中的实体可以直接向多模式STA传送IP移动性管理协议消息(例如(未请求)DHCP应答消息、代理通告消息、以及路由器通告消息)。而且,还可以使用包括上述请求信息的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响应消息来经由新PoS或PoA传送上述消息。这样,如果经由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响应消息来传送上述请求信息,则可以执行下列步骤12)和13)。
在步骤(12),经由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响应消息将所获取的信息传送到旧PoS或PoA。
在步骤(13),旧PoS或PoA经由MIH_Network_Address_Information响应消息将上述信息传送到多模式STA。
在步骤(14),MIH功能接收上述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送到HL。
在步骤(15),多模式STA接触使用接收到的信息获取的实体并预先建IP地址。
在步骤(16),多模式STA执行包括新链路建立处理的移交过程。
在步骤(17),在通过移交的完成而完成新无线链路建立的情况下,HL接收指示上述情况的信息。
由于多模式STA在移交之前预先建立IP地址,所以不需要在移交之后建立附加的IP地址,并且多模式STA经由IP链路来向新建立的无线链路传送上层分组。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在描述图13的操作之前,应注意的是处理1)~14)等同于图12的那些,因此为了方便说明而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参照图13,根据IP地址配置过程,多模式STA将链路连接到目标接入点(AP),经由Link_Up.indication消息来接收链路建立完成消息,并将新的链路(即层2链路)连接到目标AP,使得可以如下列处理15)~18)所示地执行IP地址配置过程。
在步骤(15),多模式STA执行包括新链路建立处理的移交过程。
在步骤(16),在通过移交的终止而终止新无线链路建立的情况下,HL接收指示上述情况的信息。
多模式STA接触通过响应信息所获取的实体,并预先建立IP地址。优选地,在步骤(17),可以通过处理8所建立的新链路(即层2链路)来预先建立IP地址。
由于多模式STA在移交之前预先建立IP地址,所以不需要在移交之后建立附加的IP地址,并且多模式STA可以在步骤(18)经由IP链路来向新建立的无线链路传送上层分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多模式STA可以在其将链路连接到目标AP的同时从信息服务器获取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用于获取IP地址配置信息的MIH协议消息封装在相应的层2管理帧或层2管理消息中,使得可以将封装得到的消息传送到目的地。获取所述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之后,完成到目标AP的链路连接,Link_Up.indication消息指示链路建立处理的完成,然后可以执行IP地址配置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根据从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获取的IP地址配置方法来生成用于命令IP地址配置的不同实体。
例如,当前使用的IP地址配置方法假设基于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而且,假设将在目标AP处使用的IP地址配置方法是DHCP版本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与新AP相关的层2链路建立过程完成,包含在多模式STA中的DHCP版本4实体接收IP地址配置命令,从而执行IP地址配置过程。
应注意,本发明中公开的大部分术语是鉴于本发明的功能而定义的,并且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意图或习惯用法来不同地进行定义。因此,优选的是基于本发明中公开的全部内容来理解上述术语。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更。因此,本发明意欲涵盖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更,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如通过上述说明所显而易见的,如果发生无线系统中的IP地址变化所引起的移交,则本发明可以在移交之前接收IP地址配置相关信息。而且,本发明在使用上述方法移交之前预先建立可以在移交之后使用的IP地址,使得可以缩短移交之后的IP配置处理所需的时间延迟。
虽然已出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Claims (26)
1.一种用于通过移动节点(MN)进行IP(网际协议)地址的预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传送对于IP地址的所述预配置的请求消息;以及
接收对所述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指示在一个或多个连附点(PoA)处支持IP配置方法信息中的哪种IP配置方法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接收到的响应消息来执行所述IP地址的所述预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指示支持哪种IP配置方法的所述信息指示支持IPv4动态配置(DHCPv4)、没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共址CoA)或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则所述响应消息还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地址类型-长度值(TLV)。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指示支持哪种IP配置方法的所述信息指示支持具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FA-CoA)或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则所述响应消息还包括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FA/AR)地址类型-长度值(TLV)。
5.一种用于通过移动节点(MN)进行IP(网际协议)地址的预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服务的服务点(PoS)传送询问在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中是否能够支持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当前IP配置方法的请求消息;以及
接收对所述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的IP地址和每个所述候选网络的IP配置方法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来自接收到的消息的所述信息来执行目标网络的所述IP地址的所述预配置,所述目标网络是根据来自接收到的消息的所述信息来判定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消息包括关于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和当前链路IP地址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所述信息是指示支持IP配置方法信息中的哪种IP配置方法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所述信息指示支持IPv4动态配置(DHCPv4)、没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共址CoA)或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则所述请求消息和对所述请求消息的所述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地址类型-长度值(TLV)。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所述信息指示支持具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FA-CoA)或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则所述请求消息和对所述请求消息的所述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包括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FA/AR)地址类型-长度值(TLV)。
11.一种用于通过服务的服务点(PoS)来中继用于IP(网际协议)地址预配置的消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移动节点(MN)接收询问在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中是否能够支持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当前IP配置方法的第一请求消息;
向所述候选网络的媒体无关移交功能(MIHF)传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信息;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接收第一响应消息,该第一响应消息包括关于所述候选网络的IP地址和关于每个所述候选网络的IP配置方法的信息;以及
向所述MN传送对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该第二响应消息包括关于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的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关于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和当前链路IP地址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所述信息是指示支持IP配置方法信息中的哪种IP配置方法的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所述信息指示支持IPv4动态配置(DHCPv4)、没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共址CoA)或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则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和所述第二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地址类型-长度值(TLV)。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所述信息指示支持具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FA-CoA)或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则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和所述第二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包括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FA/AR)地址类型-长度值(TLV)。
16.一种用于通过移动节点(MN)基于IP(网际协议)地址的预配置来执行媒体无关移交(MIH)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服务的服务点(PoS)传送询问在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中是否能够支持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当前IP配置方法的第一请求消息;
接收对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该第一响应消息包括关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的IP地址和关于每个所述候选网络的IP配置方法的信息;以及
向所述服务PoS传送用于通知所述服务PoS进行到目标网络的移交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目标网络是基于来自接收到的消息的所述信息来判定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对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该第二响应消息用于向所述MN指示执行到所述目标网络的移交的操作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关于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和当前链路IP地址的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所述信息是指示支持IP配置方法信息中的哪种IP配置方法的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所述信息指示支持IPv4动态配置(DHCPv4)、没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共址CoA)或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则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地址类型-长度值(TLV)。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所述信息指示支持具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FA-CoA)或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则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和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一个或多个还包括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FA/AR)地址类型-长度值(TLV)。
22.一种用于通过服务的服务点(PoS)中继用于基于IP(网际协议)地址的预配置来执行媒体无关移交(MIH)的消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移动节点(MN)接收询问在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中是否能够支持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当前IP配置方法的第一请求消息;
向所述候选网络的媒体无关移交功能(MIHF)传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信息;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网络接收第一响应消息,该第一响应消息包括关于所述候选网络的IP地址和关于每个所述候选网络的IP配置方法的信息;
向所述MN传送对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该第二响应消息包括关于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的信息;
从所述MN接收用于通知所述服务PoS进行到目标网络的移交的第三请求消息,所述目标网络是由所述MN基于来自所述第二响应消息的信息来判定的;以及
向所述目标网络传送用于向所述目标网络指示所述MN将移动到所述目标网络这一事实的第三响应消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关于正在进行的数据会话的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和当前链路IP地址的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所述信息是指示支持IP配置方法信息中的哪种IP配置方法的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所述信息指示支持IPv4动态配置(DHCPv4)、没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共址CoA)或IPv6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则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和所述第二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地址类型-长度值(TLV)。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关于所述当前IP配置方法的所述信息指示支持具有外地代理的移动IPv4(FA-CoA)或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则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和所述第二响应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包括外地代理或接入路由器(FA/AR)地址类型-长度值(TLV)。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80769206P | 2006-07-18 | 2006-07-18 | |
US60/807,692 | 2006-07-18 | ||
KR1020070004952A KR20080008935A (ko) | 2006-07-18 | 2007-01-16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ip 주소 선 설정 방법 |
KR1020070004952 | 2007-01-16 | ||
KR10-2007-0004952 | 2007-01-16 | ||
PCT/KR2007/003450 WO2008010662A2 (en) | 2006-07-18 | 2007-07-16 | Method for pre-configuration of ip addres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17521A true CN101617521A (zh) | 2009-12-30 |
CN101617521B CN101617521B (zh) | 2015-07-08 |
Family
ID=39221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3441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7521B (zh) | 2006-07-18 | 2007-07-16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00131663A1 (zh) |
EP (1) | EP2050256A4 (zh) |
JP (2) | JP5063694B2 (zh) |
KR (2) | KR20080008935A (zh) |
CN (1) | CN101617521B (zh) |
TW (1) | TWI431982B (zh) |
WO (1) | WO2008010662A2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44036A1 (zh) * | 2010-05-19 | 2011-11-24 | Liu Jian | 一种家庭网关获取wan侧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307374A (zh) * | 2011-08-09 | 2012-01-04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电视无线网络的切换方法 |
CN105763661A (zh) * | 2014-12-17 | 2016-07-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协议ip地址的获取方法及通信设备 |
CN107295119A (zh) * | 2017-06-30 | 2017-10-24 | 重庆小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异构网络的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
WO2020132984A1 (zh) * | 2018-12-26 | 2020-07-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80026318A (ko) * | 2006-09-20 | 2008-03-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주소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US8279829B2 (en) * | 2006-10-10 | 2012-10-02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Multicast fast handover |
KR100800822B1 (ko) * | 2007-01-03 | 2008-02-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브리지 기반 셀룰러 이더넷 망의 시스템 및 그 핸드오버처리 방법 |
KR20090110925A (ko) * | 2007-01-18 | 2009-10-23 |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 매체 독립 핸드오버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CN101632285A (zh) * | 2007-03-15 | 2010-01-20 |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 用于媒介无关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US20090005047A1 (en) * | 2007-06-29 | 2009-01-01 | Vivek Gupta | Media independent vertical handovers |
KR101038017B1 (ko) * | 2007-09-10 | 2011-05-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종 망간 핸드오버 시 인접 망의정보 획득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KR101472571B1 (ko) * | 2007-11-07 | 2014-12-16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
KR20090053279A (ko) * | 2007-11-23 | 2009-05-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미디어 독립 핸드오버를 지원하는 통신시스템에서 인터넷주소를 할당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KR100960124B1 (ko) * | 2007-12-18 | 2010-05-2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이동단말 및 그 핸드오버방법 |
KR101394605B1 (ko) * | 2008-03-13 | 2014-05-26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Pmip 도메인에서 멀티 모드 이동 노드에 대한 핸드오버지원 방법 및 이의 이동 노드 |
US20090279503A1 (en) * | 2008-05-11 | 2009-11-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ff |
US9036599B2 (en) * | 2008-05-11 | 2015-05-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ff |
US8699450B2 (en) * | 2008-05-11 | 2014-04-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ff |
US20110188470A1 (en) * | 2008-06-20 | 2011-08-04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Handling mobile terminated circuit-switched calls using an 802.21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mih) framework |
CN102204339A (zh) * | 2008-10-30 | 2011-09-28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快速先断后合媒介无关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JPWO2010073620A1 (ja) * | 2008-12-22 | 2012-06-0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その方法で用いられる移動端末及びホームエージェント |
US8699401B2 (en) | 2009-02-13 | 2014-04-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igh rate packet data (HRPD) idle state handout from femto access point to macro access network |
KR101045645B1 (ko) * | 2009-02-20 | 2011-06-30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Arp 수행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수행하는 단말 |
EP2224774B1 (en) * | 2009-02-26 | 2012-01-25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managing the connection of a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KR20120030352A (ko) * | 2009-05-11 | 2012-03-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미디어 독립 핸드오버 서비스에서 인증 절차를 최적화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
EP2661122B1 (en) * | 2010-12-28 | 2017-06-0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ip data by performing handover betwee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JP5647948B2 (ja) * | 2011-06-14 | 2015-01-07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8799459B2 (en) * | 2011-09-12 | 2014-08-05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Event-driven detection of device presence for layer 3 services using layer 2 discovery information |
CN103002527B (zh) | 2011-09-13 | 2015-04-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节点切换方法、基站、和通讯系统 |
US9866432B2 (en) | 2013-05-10 | 2018-01-09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Dynamic network awareness |
CN104703238A (zh) * | 2013-12-10 | 2015-06-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和终端设备 |
US9467506B2 (en) * | 2014-01-27 | 2016-10-11 | Google Inc. | Anycast based, wide area distributed mapping and load balancing system |
US10848244B2 (en) * | 2015-06-30 | 2020-11-24 |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 Data provisioning |
KR102219270B1 (ko) * | 2015-07-31 | 2021-02-23 |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 Sdn 기반의 트래픽 처리 방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40023434A (ko) * | 2002-09-11 | 2004-03-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대한 아이피 할당 방법 |
CN1726689A (zh) * | 2002-12-16 | 2006-01-25 | 思科技术公司 | 用于移动ip的代理间通信协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67228A (ja) * | 1991-06-18 | 1993-03-19 | Nec Corp | データ処理端末装置 |
CA2337704C (en) * | 2000-03-30 | 2005-05-1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Transient tunneling for dynamic home addressing on mobile hosts |
PT1271896E (pt) * | 2001-06-18 | 2004-12-31 | Swisscom Mobile Ag | Metodo e sistema para nos moveis de protocolo de internet (ip) em redes heterogeneas |
JP2005094806A (ja) * | 2002-03-20 | 2005-04-07 | Nec Corp | 無線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並びに無線リソース管理装置及び移動通信端末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4035823B2 (ja) * | 2003-05-14 | 2008-01-2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モバイルipエージェント装置 |
US7212821B2 (en) * | 2003-12-05 | 2007-05-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ffs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JP4563940B2 (ja) * | 2004-01-07 | 2010-10-20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並びにアクセスルータ |
US7046647B2 (en) * | 2004-01-22 | 2006-05-16 |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 Mobility architecture using pre-authentication, pre-configuration and/or virtual soft-handoff |
US7768975B2 (en) * | 2004-03-29 | 2010-08-03 | Telecordia Technologies, Inc. | Fast handoff using GPS technology for mobile telematics |
KR101119372B1 (ko) * | 2004-05-10 | 2012-06-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Ip 연결 설정 방법 |
AU2005241850B2 (en) * | 2004-05-10 | 2009-03-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inimized IP 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 procedures |
US7813319B2 (en) * | 2005-02-04 | 2010-10-12 |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 Framework of media-independent pre-authentication |
US8102811B2 (en) * | 2005-03-07 | 2012-01-24 | Lg Electronics Inc. | Providing mobility management protocol information to a mobile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738882B2 (en) * | 2005-06-13 | 2010-06-15 |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 Framework of media-independent pre-authentication improvements: including considerations for failed switching and switchback |
US7301923B2 (en) * | 2005-10-07 | 2007-11-27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handoff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20060272481A1 (en) * | 2006-06-20 | 2006-12-07 | Robert Frank | Device for electronically transmitting music notes to music stands and method for achieving it |
-
2007
- 2007-01-16 KR KR1020070004952A patent/KR20080008935A/ko unknown
- 2007-07-16 JP JP2009520677A patent/JP506369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7-16 CN CN200780034411.0A patent/CN10161752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7-16 KR KR1020097002464A patent/KR10111151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7-16 EP EP07793210A patent/EP2050256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07-16 WO PCT/KR2007/003450 patent/WO2008010662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7-16 US US12/374,295 patent/US2010013166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07-18 TW TW096126241A patent/TWI43198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
- 2012-07-11 JP JP2012155272A patent/JP543305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40023434A (ko) * | 2002-09-11 | 2004-03-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대한 아이피 할당 방법 |
CN1726689A (zh) * | 2002-12-16 | 2006-01-25 | 思科技术公司 | 用于移动ip的代理间通信协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LAN MAN STANDARDS COMMITTEE OF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 "《IEEE P802.21/D01.00》", 31 March 2006 * |
SOOHONG DANIEL PARK等: "《21-06-0698-00-0000_IP_configuration_methods_IE》", 13 July 2006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44036A1 (zh) * | 2010-05-19 | 2011-11-24 | Liu Jian | 一种家庭网关获取wan侧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307374A (zh) * | 2011-08-09 | 2012-01-04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电视无线网络的切换方法 |
CN102307374B (zh) * | 2011-08-09 | 2016-05-04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电视无线网络的切换方法 |
CN105763661A (zh) * | 2014-12-17 | 2016-07-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协议ip地址的获取方法及通信设备 |
CN105763661B (zh) * | 2014-12-17 | 2019-0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协议ip地址的获取方法及通信设备 |
CN107295119A (zh) * | 2017-06-30 | 2017-10-24 | 重庆小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异构网络的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
CN107295119B (zh) * | 2017-06-30 | 2020-10-30 | 重庆小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异构网络的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
WO2020132984A1 (zh) * | 2018-12-26 | 2020-07-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111519B1 (ko) | 2012-03-13 |
TWI431982B (zh) | 2014-03-21 |
CN101617521B (zh) | 2015-07-08 |
JP5433055B2 (ja) | 2014-03-05 |
KR20080008935A (ko) | 2008-01-24 |
EP2050256A4 (en) | 2012-11-14 |
JP2012257259A (ja) | 2012-12-27 |
EP2050256A2 (en) | 2009-04-22 |
WO2008010662A3 (en) | 2009-07-30 |
JP2009544214A (ja) | 2009-12-10 |
US20100131663A1 (en) | 2010-05-27 |
KR20090039746A (ko) | 2009-04-22 |
TW200820687A (en) | 2008-05-01 |
JP5063694B2 (ja) | 2012-10-31 |
WO2008010662A2 (en) | 2008-0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17521B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p地址预配置方法 | |
US7885231B2 (en) | Method of reconfiguring an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in handover betwee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
An et al. | Reduction of handover latency using MIH services in MIPv6 | |
KR101221610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링크 id 프리픽스와 함께 고속이동성 ip를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EP1849315B1 (en) | Method in a multi-mode mobile terminal for releasing a connection after handover and terminal thereof | |
CN101138268B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将用于执行越区切换的移动性管理协议信息提供给移动终端 | |
CN101253791B (zh) | 在不同种类的网络之间切换时重新配置网际协议地址的方法 | |
US20110317666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ddress Prefix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Handover in Networks | |
US20070133463A1 (en) | Communication handover method, communication handover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4427577B2 (ja) | Ip接続設定手順の簡略化 | |
CN101232698B (zh) | 缩短切换时延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 |
CN101282565B (zh) | 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及装置 | |
KR101214563B1 (ko) | 빠른 핸드오프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네트워크 시스템 | |
Guimaraes | Carlos Eduardo | |
Ali-Yahiya et al. | Mobilit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