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282565B - 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2565B
CN101282565B CN2007100652382A CN200710065238A CN101282565B CN 101282565 B CN101282565 B CN 101282565B CN 2007100652382 A CN2007100652382 A CN 2007100652382A CN 200710065238 A CN200710065238 A CN 200710065238A CN 101282565 B CN101282565 B CN 1012825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quest
layers
layer
re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652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2565A (zh
Inventor
宋翊麟
赵公天
舒童
周安福
刘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07100652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825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2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2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2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25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包括:移动节点执行移动检测操作;搜索新的无线接入点;移动节点向无线接入点发送带有三层信息请求的重连接请求,得到无线接入点返回的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解析得到三层信息,完成二层切换;并根据三层信息构造出相应的路由器通告;根据路由器通告执行地址配置操作;根据地址配置操作的结果完成三层切换的其他操作。本发明在不增加信令开销,不浪费多余带宽的前提下,极大缩减了三层移动检测时间;本发明实现简单,兼容标准移动IPv6和IEEE802.11,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移动环境下,移动节点在子网间的切换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因特网通信领域中,随着便携设备的普及,移动用户数量急剧增加,而移动用户本身也迫切需要随时随地接入因特网,并能在子网之间漫游。因此,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提出了MIPv6(Mobility Support for Internet Protocolversion6)。 
MIPv6通常使用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将无线网络接入到有线网络中。一个AP与一个有线网络中的路由器连接,而一个路由器可同时和多个AP连接,有线网络中的路由器通常被称为接入路由器(Access Router,简称AR)。AP负责接收移动节点(MN)的无线信号,并将无线信号转换为链路信号发送给与之相连的AR,或AP从与之相连的AR中接收链路信号并将它转换为无线信号。AR除了具备普通路由器的功能外,还应该能够处理MN的接入。 
如图2所示,在MIPv6中定义:移动节点原来所在的子网为家乡网络(HomeNetwork),在家乡网络中获得的具有家乡网络前缀的地址是家乡地址(HomeAddress,简称HoA)。在家乡网络中还有家乡代理(Home Agent,简称HA),专门处理通信对端(Correspondent Node,简称CN)对移动节点的访问。当移动节点移动到外地网络(Foreign Network)时,获得属于外地网络的临时地址,又名转交地址(Care of Address,简称CoA),并向HA进行注册。这样,当某个CN访问MN的HoA时,HA拦截这些报文,并通过隧道转发到MN的CoA。当CN获知MN的CoA后,还可以直接与MN的CoA进行通信。 
当移动节点在不同子网间移动时需要执行切换操作,切换从执行过程来看可分为二层切换和三层切换两部分。 
在MIPv6协议中,二层切换的过程可分为移动检测、AP搜索和切换执行三个阶段。图1为二层切换的示意图,其中移动检测是指以链路的某些可以反映接入网 络当前状况的属性(以信号强度为例)为衡量标准,当网络状况已经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认为应该切换到一个更好的网络中,在WLAN网络中,也就是应该连接到一个新的AP上;然后进入AP搜索阶段,通过在不同的信道上广播探测请求(ProbeRequest),对所有信道进行扫描,并根据不同AP回复的探测应答(Probe Response),得到当前MN可以连接的所有AP的信息,选出其中最优的一个AP;最后进入二层切换的执行阶段,向新AP发送重连接请求(Reassociation Request),AP向MN返回连接应答(Reassociation Response),完成二层切换。 
三层切换是在二层切换的基础上完成的,由于MN从一个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时,AP和AR都随之改变,它在外地网络中的CoA也随之改变,并向HA注册新的CoA,这个过程称之为网络层切换或三层切换。MIPv6中定义的三层切换过程如图3所示,可分为移动检测、地址配置、切换执行。其中,移动检测是指从二层切换完成到从新网络收到路由器公告(RA)的这段时间,地址配置是指根据收到的新网络的RA生成新的CoA,并对该CoA进行重复地址检测(Duplicate AddressDetection,简称DAD)的过程,切换的执行是指MN向HA注册的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当一个MN移动到外地网络的时候,为了被分配CoA,MN首先完成二层切换,建立到外地网络的链路层连接。为了得到新网络的前缀信息,还需要从新网络的路由器接收路由器公告(RA)消息。理论上移动检测的平均时间应该为RA发送间隔的一半。移动IPv6中,建议将RA间隔设置成0.03-0.07秒,以缩短这段时间。然而在实际实现过程中,简单地缩短这段时间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要以牺牲无线网络中十分宝贵的带宽资源为代价。为了减少移动检测耗费的时间,MN可以向整个网络多播路由请求消息(RS)。然而路由器能否尽快向MN发送RA,还是会受到当前网络状况的限制。而且在没有二层辅助的情况下,发送RS的时刻同样不好确定。 
接收到新网络的RA后,MN使用RA中包含的网络前缀信息和它的链路层地址产生新的CoA,并将产生的CoA设置为它的临时地址。MN向新链接的网络多播包括其链路层地址的邻居请求消息,开始DAD过程。如果在预定的时限内MN没有接收到通知该重复地址的邻居公告,相应的CoA就被看作唯一的CoA,并且MN使用这个唯一的CoA进行网络通信。预定时限缺省为1000ms。 
此后进入切换的执行阶段,MN向HA发送绑定更新(Binding Update,简称BU),并等待HA返回绑定应答(Binding Acknowledge,简称BA),完成新CoA的注册过程。
无线网络中,出于节约带宽的考虑,RA的发送间隔通常在1S—3S,甚至更长,这就使得三层切换的移动检测时间达到0.5S—1.5S,甚至更长。地址配置过程需要1s左右。切换执行时间的长短则取决于MN和HA之间的距离和中间网络。 
上述种种原因导致如下问题的产生, 
1、切换时间过长,尤其对实时业务造成很大的影响。 
2、切换过程中报文丢失比较严重,造成服务质量下降甚至服务的中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IETF的移动IP工作组提出了快速切换方案。在2005年7月发布的RFC4068Fast Handovers for Mobile IPv6(简称FMIPv6)中,定义了一种快速切换方案。这个方案利用源触发器(Source Trigger,简称ST,是链路层接口,例如由无线网卡提供)在切换开始之前将MN的信息通过旧的AR发送给新的AR,从而加快切换过程,减小切换时延。在快速切换过程中,主要是通过CoA的预配置、切换的二层触发和切换预测来减小切换过程中移动检测和地址配置的时间。 
然而,使用大量切换相关信令的FMIPv6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首先,依照FMIPv6中的定义,切换是基于移动预测以预激活模式来执行的。然而,并没有清楚地规定移动预测成功时,MN进行二层切换的确切时间。这样,在分组封装请求消息发送到三层,而MN还没有正确执行二层切换时,可能发生分组丢失。 
移动预测大致分为移动检测、新CoA配置和确认。按照FMIPv6中的定义,这两个过程是分别执行的,使得切换的预操作要求相当长的时间,降低了基于预测的切换的成功机会。 
而且FMIPv6没有考虑到当前源触发器中指出的新无线接入点与实际切换的新无线接入点不同时的情形,此时快速切换将失败,回到基于MIPv6标准的三层切换。在无线链路质量不佳,或者移动节点移动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切换预测失败的几率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一味追求切换性能的提高是不合适的,需要一种鲁棒性更好的快速切换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移动切换过程中由于切换预测耗费时间长、切换预测失败的几率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切换成功率高、切换速度快的快速切换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移动节点执行移动检测操作,根据移动检测的结果决定是否要进行 移动网络的切换,若需要切换网络,则执行下一步; 
步骤20)、移动节点搜索新的无线接入点,从所有邻居无线接入点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无线接入点; 
步骤30)、移动节点向步骤20)所选择的最优无线接入点发送带有三层信息请求的重连接请求,得到无线接入点返回的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解析重连接请求应答得到三层信息,完成二层切换; 
步骤40)、移动节点根据步骤30)所得到的三层信息,构造出带有三层信息的路由器通告; 
步骤50)、移动节点根据步骤40)得到的路由器通告执行地址配置操作; 
步骤60)、移动节点根据步骤50)中地址配置操作的结果执行切换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步骤30)具体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31)、移动节点向最优无线接入点发送带有三层信息请求的重连接请求; 
步骤32)、最优无线接入点接收到重连接请求后,判断重连接请求中是否具有三层信息请求,若具有,则构建并返回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否则,构建并返回标准的不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 
步骤33)、根据重连接请求应答的信息完成二层切换; 
步骤34)、解析步骤32)所得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判断重连接请求应答中是否具有三层信息,若具有三层信息,则将三层信息发送到移动节点的特定部件用于生成带有三层信息的路由器通告,若不具有三层信息,则判断移动节点和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是否成功,若成功,则按照MIPv6的标准三层切换操作进行三层切换的实现,若连接失败,进入MIPv6标准的连接失败处理过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三层信息包括路由器的本地链路地址、路由器通告的前缀信息。 
所述的带有三层信息请求的重连接请求利用管理帧的帧体中CapabilityInformation字段的一个预留位来标识本重连接请求是否带三层信息请求。 
所述的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利用管理帧的帧体中的Capabilityinformation字段中的一个保留位表示重连接请求应答是否带有三层信息;所述的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还定义了两个存放三层信息的信息元素,分别用于存放路由器的本地链路地址以及路由器通告的前缀信息。 
一种应用于所述的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的无线接入 点,所述无线接入点的二层管理帧处理模块包括重连接请求接收单元、重连接请求处理单元、重连接请求应答产生单元和重连接请求应答发送单元,所述无线接入点还包括三层信息管理模块;所述的重连接请求接收单元接收重连接请求帧,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处理单元对所接收的重连接请求帧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重连接请求应答产生单元生成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并由重连接请求应答发送单元发送出去;若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帧为一般的重连接请求,则产生标准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并通过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发送单元发送出去,若重连接请求帧中要求带有三层信息,则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产生单元从三层信息管理模块中接收三层信息,产生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并通过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发送单元发送出去。 
一种应用于所述的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的移动节点,其中,所述移动节点的二层管理帧处理模块包括重连接请求产生单元、重连接请求发送单元、重连接请求应答接收单元、重连接请求应答处理单元,它还包括RA预发模块、标准的移动IP模块;其中,所述的重连接请求产生单元产生重连接请求帧,并通过与其相连的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发送单元发送出去;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接收单元接收无线接入点所产生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并将该帧发送到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处理单元处理;若所述的重连接请求是一般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则进入标准的后续处理流程,若所收到的重连接请求是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则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处理单元提取出其中的三层信息,并传送给所述的RA预发模块,所述的RA预发模块构造相应的路由器通告后传送给所述的标准移动IP模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在不增加信令开销,不浪费多余带宽的前提下,极大缩减了三层移动检测时间; 
2、本发明实现简单,兼容标准移动IPv6和IEEE 802.11,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移动切换方法实现二层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2是采用MIPv6协议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移动切换方法实现三层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采用的AP和MN的改进部分的示意图; 
图6是802.11协议中定义的通用的管理帧结构; 
图7是附带三层信息请求Reassociation Request报文的Frame Body部分的分组格式; 
图8是附带三层信息的Reassociation Response报文和Association Response报文的Frame Body部分的分组格式; 
图9是AP上的工作流程; 
图10是MN上的工作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传统的切换过程中,二层切换和三层切换分开进行,二层切换完成后,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三层移动检测,才能使三层感知到切换的发生。基于切换预测的FMIPv6,在预见到将要进行二层切换的时候,主动地向当前路由器申请预测的目标网络中的三层信息,以提前进行三层切换。这种方法需要一个较强的前提假设,就是对切换的预测需要相对的准确,然而在实际网络中,要做到这点非常困难。正如背景技术的分析,这种方法会产生大量的额外信令开销,且需要对路由器做较大的修改。 
如果能在二层切换的同时,将所要切换到的网络的三层信息在切换信令包中附带传送给MN,就能有效减少三层的移动检测时间,而且使得CoA的提前配置成为可能。本发明基于上述思想,对AP和MN做了改进,并提供了一种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 
图5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无线接入点和移动节点改进部分的示意图。对于无线接入点,其二层管理帧处理模块包括重连接请求接收单元、重连接请求处理单元、重连接请求应答产生单元和重连接请求应答发送单元,它还包括三层信息管理模块。其中的重连接请求接收单元接收重连接请求帧,重连接请求处理单元对所接收的重连接请求帧进行处理,若为一般的重连接请求,则产生标准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并通过重连接请求应答发送单元发送出去,若重连接请求中要求带有三层信息,则重连接请求应答产生单元从三层信息管理模块中接收三层信息,产生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并通过重连接请求应答发送单元发送出去。 
对于移动节点,其二层管理帧处理模块包括重连接请求产生单元、重连接请求 发送单元、重连接请求应答接收单元、重连接请求应答处理单元,它还包括RA预发模块、标准的移动IP模块。其中的重连接请求产生单元产生重连接请求帧,并通过与其相连的重连接请求发送单元发送出去。重连接请求应答接收单元接收无线接入点所产生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并将该帧发送到重连接请求应答处理单元,若所收到的重连接请求是一般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则进入标准的后续处理流程,若所收到的重连接请求是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则重连接请求应答处理单元提取出其中的三层信息,并传送给RA预发模块,RA预发模块构造相应的路由器通告(RA)后传送给标准移动IP模块。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移动节点执行移动检测操作,根据移动检测的结果决定是否要进行移动网络的切换,若需要切换网络,则执行下一步。所述移动检测操作与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移动节点的移动检测操作在实现上没有区别,就是以移动网络链路中的某些反映接入网络当前状况的属性(例如信号强度)为衡量标准,当网络状况较差时,开始网络切换过程。 
步骤20、移动节点搜索新的无线接入点,从所有邻居无线接入点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无线接入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步骤在实现时基本相同,具体描述如下: 
步骤21、移动节点向所有的邻居AP发送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 
步骤22、邻居AP接收到探测请求后,返回探测应答(Probe Response)。 
步骤23、移动节点根据步骤22中所得到的所有邻居AP的探测应答,从中选择一个最优的AP。 
步骤30、移动节点向步骤20所选择的最优无线接入点发送带有三层信息请求的重连接请求(Reassociation Request),得到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Reassociation Response),解析重连接请求应答得到三层信息,并完成二层切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步骤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描述如下: 
步骤31、移动节点向最优无线接入点发送带有三层信息请求的重连接请求(Reassociation Request); 
步骤32、邻居AP接收到带有三层信息请求的重连接请求后,返回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Reassociation Response),若重连接请求中不带有三层信息请求,则构建并返回一个标准的不带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AP在初始化时,都会配置一些参数,所配置的参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通常包括AP所连接的路由器的本地链路地址(link layer address,以下简称为LLA)、所在网络发送的RA的 前缀信息(以下简称为Prefix)。在本实施例中,假设上述两种信息就是重连接请求中所附带的三层信息。 
在步骤31和本步骤中,带有三层信息请求的重连接请求和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与现有协议中的相应请求存在一定差异,如图6所示,为802.11协议中所定义的管理帧的结构,本发明的带有三层信息请求的重连接请求和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对其中的Frame Body部分做了重新定义,以达到在二层切换过程中附带传送三层信息的目的。 
图7为附带三层信息请求的重连接请求报文的Frame Body部分的分组格式。重连接请求利用Capability Information的一个预留位,即图中第九位3L info,来标识本重连接请求是否带三层信息请求。若3L info位置为1,则重连接请求带有三层信息请求,若3L info位置为0,则重连接请求不带有三层信息请求。相应的,依照本发明实现的移动节点会发送3L info位置为1的重连接请求,普通的移动节点会发送3L info位置为0的重连接请求。普通的AP收到重连接请求时,会忽略3L info这个预留位,回复一般重连接请求应答给移动节点。而按照本发明实现的AP,则会对这个预留位进行检查,若发现移动节点对三层信息进行了请求,会在本次连接成功建立的时候,回复带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否则,发送一般的重连接请求应答给MN。 
图8为附带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报文的Frame Body部分的分组格式。利用Capability Information的一个预留位,即图中第九位3L info,来标识一个重连接请求应答是否附带三层信息。若3L info位置为1,则重连接请求带有三层信息请求,若3L info位置为0,则重连接请求不带有三层信息请求。所述的三层信息(本实施例中为LLA和Prefix)也被包含在Frame Body部分中。 
步骤33、根据重连接请求应答的信息完成二层切换。 
步骤34、解析步骤32中所得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从中得到重连接请求应答所附带的三层信息,并将所得到的三层信息发送到移动节点的RA预发模块。若重连接请求应答中没有包含三层信息,则判断AP与MN的连接建立是否成功,若成功则按照MIPv6的标准三层切换操作进行三层切换的实现,否则进入MIPv6标准的连接失败处理过程。 
在上述的说明中已经提到,本实施例中的三层信息为LLA和Prefix信息,将这些信息从重连接请求应答中解析出来后,传送给RA预发模块。在判断连接建立是否成功时,可通过对重连接请求应答的Status Code值的判断实现,若为0,连接成功,否则表示连接失败。
步骤40、移动节点的RA预发模块接收到与新的无线接入点相连的路由器的LLA和新网络的Prefix信息,构造出带有LLA和Prefix信息的路由器通告(RA),并发送到移动节点的网络接口。 
步骤50、移动节点执行地址配置操作。在地址配置时,根据步骤40中所生成的路由器通告(RA)生成新的CoA,并对该CoA进行重复地址检测。本步骤的实现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操作类似,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说明。 
步骤60、移动节点执行切换操作。本步骤中,所述的切换是要将移动节点向家乡代理(HA)注册。在切换时,首先由移动节点向家乡代理发送绑定更新(BindingUpdate),家乡代理返回绑定应答(Binding Acknowledge)后即可完成注册过程。本步骤的实现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操作也相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也不再详细说明。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的整体流程,下面对移动节点和无线接入点中所要完成的操作分别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无线接入点(AP)的工作流程如下: 
1.a)启动AP,手动输入配置信息,包括AP所连路由器的LLA和当前网络的Prefix(可根据需要提供更多的参数); 
1.b)监听二层管理帧,当接收到Reassociation Request时,查看帧体的CapabilityInfo字段的第9位,若该位的值为1表示移动节点在发起重连接请求时顺带请求三层信息,执行下一步,若该位的值为0表示移动节点进行一般的重连接请求,转步骤1.d); 
1.c)判断本次连接建立是否成功,若成功,则构造带用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其frame body中,3L info位置1,status code为0,并将带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返回给移动节点后,重新执行步骤1.b),如不成功,执行下一步; 
1.d)按照标准构造一个普通的不带三层信息的Reassociation Response,其framebody中,3L info位为0,返回给移动节点,并重新执行步骤1.b)。步骤本步骤保证一个普通移动节点向根据本发明实现的AP发送重连接请求时可以被处理,以此保证对IEEE802.11的兼容。 
移动节点上的工作流程如图10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2.a)二层切换操作完成后,构造带三层信息请求的Reassociation Request,并发送给AP; 
2.b)监听二层管理帧,当接收到Reassociation Response的时候,查看帧体的Capability Info字段的第9位,该位为1表示在AP返回的应答中附带三层信息,且此时status code一定为0,即连接成功,执行下一步,该位为0表示在AP返回的重 连接请求应答中没有附带三层信息,执行步骤2.e); 
2.c)从附带三层信息的Reassociation Response的frame body部分提取出路由器的LLA和新网络的Prefix,作为参数传给移动节点的RA预发模块; 
2.d)RA预发模块按照LLA和Prefix构造出相应的RA,发往本机网络接口,执行步骤2.g); 
2.e)继续查看Reassociation Response帧体部分的status code,该位为0表示连接建立成功,执行下一步,否则连接失败,执行步骤2.h)。本步骤保证一个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修改过的MN向普通AP发(普通AP忽略3L info位)送重连接请求可以被按标准处理,以此保证对IEEE802.11的兼容; 
2.f)进入基于MIPv6的标准三层切换过程,即完成二层切换,进入三层切换移动检测阶段。本步骤保证一个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修改过的MN向普通AP发(普通AP忽略3L info位)送重连接请求,完成二层切换后,可进入基于MIPv6标准的三层切换,以此保证对MIPv6标准的兼容。 
2.g)完成三层切换的地址配置和切换执行,重新执行步骤2.a); 
2.h)进入标准的对连接失败的处理。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按以下步骤顺序执行:
步骤10)、移动节点执行移动检测操作,根据移动检测的结果决定是否要进行二层切换,若需要切换,则执行下一步;
步骤20)、移动节点搜索新的无线接入点,从所有邻居无线接入点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无线接入点;
步骤30)、移动节点向步骤20)所选择的最优无线接入点发送带有三层信息请求的重连接请求,得到无线接入点返回的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解析重连接请求应答得到三层信息,完成二层切换;
步骤40)、移动节点根据步骤30)所得到的三层信息,构造出带有三层信息的路由器通告;
步骤50)、移动节点根据步骤40)得到的路由器通告执行地址配置操作;
步骤60)、移动节点根据步骤50)中地址配置操作的结果执行切换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0)具体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31)、移动节点向最优无线接入点发送带有三层信息请求的重连接请求;
步骤32)、最优无线接入点接收到重连接请求后,判断重连接请求中是否具有三层信息请求,若具有,则构建并返回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否则,构建并返回标准的不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
步骤33)、根据重连接请求应答的信息完成二层切换;
步骤34)、解析步骤32)所得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判断重连接请求应答中是否具有三层信息,若具有三层信息,则将三层信息发送到移动节点的特定部件用于生成带有三层信息的路由器通告,若不具有三层信息,则判断移动节点和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是否成功,若成功,则按照MIPv6的标准三层切换操作进行三层切换的实现,若连接失败,进入MIPv6标准的连接失败处理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层信息包括路由器的本地链路地址、路由器通告的前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三层信息请求的重连接请求利用管理帧的帧体中CapabilityInformation字段的一个预留位来标识本重连接请求是否带三层信息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利用管理帧的帧体中的Capabilityinformation字段中的一个保留位表示重连接请求应答是否带有三层信息;所述的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还定义了两个存放三层信息的信息元素,分别用于存放路由器的本地链路地址以及路由器通告的前缀信息。
6.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的二层管理帧处理模块包括重连接请求接收单元、重连接请求处理单元、重连接请求应答产生单元和重连接请求应答发送单元,所述无线接入点还包括三层信息管理模块;所述的重连接请求接收单元接收重连接请求帧,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处理单元对所接收的重连接请求帧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重连接请求应答产生单元生成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并由重连接请求应答发送单元发送出去;若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帧为一般的重连接请求,则产生标准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并通过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发送单元发送出去,若重连接请求帧中要求带有三层信息,则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产生单元从三层信息管理模块中接收三层信息,产生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并通过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发送单元发送出去。
7.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的移动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节点的二层管理帧处理模块包括重连接请求产生单元、重连接请求发送单元、重连接请求应答接收单元、重连接请求应答处理单元,它还包括RA预发模块、标准的移动IP模块;其中,所述的重连接请求产生单元产生重连接请求帧,并通过与其相连的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发送单元发送出去;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接收单元接收无线接入点所产生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并将该帧发送到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处理单元处理;若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是一般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则进入标准的后续处理流程,若所收到的重连接请求是带有三层信息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帧,则所述的重连接请求应答处理单元提取出其中的三层信息,并传送给所述的RA预发模块,所述的RA预发模块构造相应的路由器通告后传送给所述的标准移动IP模块。
CN2007100652382A 2007-04-06 2007-04-06 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25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652382A CN101282565B (zh) 2007-04-06 2007-04-06 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652382A CN101282565B (zh) 2007-04-06 2007-04-06 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2565A CN101282565A (zh) 2008-10-08
CN101282565B true CN101282565B (zh) 2011-05-11

Family

ID=40014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6523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2565B (zh) 2007-04-06 2007-04-06 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825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4113B (zh) * 2013-06-29 201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标准终端兼容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712783B (zh) * 2018-03-22 2021-01-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apwap隧道建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5966A (zh) * 2005-01-14 2005-07-27 重庆邮电学院 移动ip中一种二层消息触发时机的确定方法
CN1832628A (zh) * 2006-04-30 2006-09-1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二层预测和触发的三层移动切换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5966A (zh) * 2005-01-14 2005-07-27 重庆邮电学院 移动ip中一种二层消息触发时机的确定方法
CN1832628A (zh) * 2006-04-30 2006-09-1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二层预测和触发的三层移动切换实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涛 等.一种基于Layer 2 Trigger 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案的研究及实现.《计算机科学》.2004,第31卷(第10期),参见29-31,4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2565A (zh) 2008-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11519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ip 주소 선 설정 방법
EP1869937B1 (en) A method of reconfiguring an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in handover betwee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JP5222511B2 (ja) 技術的に多様な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間でメディア非依存ハンドオーバを実施する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An et al. Reduction of handover latency using MIH services in MIPv6
EP204050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between heterogeneous systems
US200700863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ff in mobile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2006007253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active setup of multicast distribution tree at a neighbor cell or subnet during a call
US812595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dio network environment detection and reporting, and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apparatus
KR100958657B1 (ko) 이기종망간 빠른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시스템
EP1849315B1 (en) Method in a multi-mode mobile terminal for releasing a connection after handover and terminal thereof
JP2007195222A (ja) 無線端末をハンドオフする方法およびハンドオフ可能な無線端末
JP4177370B2 (ja) 移動インターネットプロトコル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ソースノードのハンドオフに従うマルチキャスト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
KR101408874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이종망간 핸드오버 장치 및 방법
CA2613650A1 (en) Access point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information on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protocol
US876762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ddress prefix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handover in networks
US806442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terminal and access router
JP4449498B2 (ja) 移動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そのデータ通信方法
CN101282565B (zh) 在二层切换过程中携带三层信息的快速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09057930A2 (en) Method for handover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gateway supporting the same
WO2009119833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異種アクセス網間ハンドオーバ方法及び移動端末、サーバ
US20100165917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ccess gateway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200413066Y1 (ko) 이종 네트워크들 사이에서 온고잉 통신 세션을 전달하기위한 장치
Seyyedoshohadaei et al. Inter-Domain Handover in WiMAX Networks Using Optimized Fast Mobile IPv6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