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9893A - 扶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扶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89893A CN101589893A CNA2009101452359A CN200910145235A CN101589893A CN 101589893 A CN101589893 A CN 101589893A CN A2009101452359 A CNA2009101452359 A CN A2009101452359A CN 200910145235 A CN200910145235 A CN 200910145235A CN 101589893 A CN101589893 A CN 1015898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el
- arm
- helical spring
- rotation
- b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67—Angle adjus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手装置,在利用螺旋弹簧的弹簧锁定作用的同时,可向上方和下方自由地旋转,而且,在任意的设定位置向下方的旋转被限制。包括臂,该臂与固定于椅座侧部件上的卷筒嵌合,按照针对下方旋转而设定的角度限制,其特征在于在卷筒中,一端固定于臂上,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具有在与卷筒的芯离开的外方或朝向卷筒的芯的内方弯曲的弯曲部,使卷绕内径大于卷筒的外径的螺旋弹簧,在沿臂向下方旋转时处于卷紧的方向、并且在可进行下方旋转以及上方旋转的动配合状态卷绕,在卷筒侧形成支承弯曲部的支承面,在臂向下旋转而处于设定角度时,支承面支承弯曲部,通过作用于臂上的下方荷载,螺旋弹簧将卷筒紧固,限制臂的下方旋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于以汽车的车座为首的各种椅座上的扶手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通常称为弹簧锁定的机构,其中,卷绕于固定轴上的螺旋弹簧的卷绕内径小于轴的外径,如果在平时处于紧固的状态,则可使螺旋弹簧沿回卷方向(松弛方向)自由地旋转,但是,沿卷紧(紧固方向),螺旋弹簧将轴紧固,通过其摩擦阻力,限制其旋转。该机构具有用于比如,汽车的扶手的类型(专利文献1)。按照该机构,虽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但是,在平时,锁定力依赖于对应于在紧固于轴上的状态卷绕的螺旋弹簧的紧固力的摩擦阻力,由此,要求采取措施,以便螺旋弹簧在轴上滑动而不旋转。
具体来说,使构成螺旋弹簧的线材的截面为方形,或增加线材的卷绕圈数,谋求摩擦阻力的增加,但是如果即使象这样,对扶手施加过大的荷载,则不能够限制向下的旋转。此外,在螺旋弹簧的制造方面,无法避免卷绕内径的精度的偏差,这样同样由于该原因,故必须要求足够的卷绕圈数(6~8)。于是,扶手的尺寸增大、重量增加。
另一方面,最好,自由地设定限制扶手的向下的旋转的角度(所采用的高度),还有在被妨碍时旋转、接纳于椅座靠背中的必要。针对这样的场合,在活动范围的下方区域,设置角度调整范围,在该范围的上限位置,设置解除弹簧锁定的解除机构,在下限位置的更下位置,设置恢复到通常的紧固状态的恢复机构。于是,在角度向下方变更时,在一旦超过调整范围之前将扶手上拉,通过解除机构,解除锁定状态,接着,下拉到下限位置,通过恢复机构而重新设定,然后,上拉到所需的角度的麻烦操作被强迫进行。另外,如果该操作失败,则必须再次进行同样的操作的非常的麻烦的操作是必要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7791号文献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中,在利用结构简单的螺旋弹簧的弹簧锁定作用的同时,在卷绕内径为大于固定轴的外径的直径,可相对卷筒向上方和下方自由地旋转的状态(在下面称为动配合状态),卷绕螺旋弹簧。由此,在臂向下方旋转到使用位置时,限制螺旋弹簧的旋转,通过此时的臂的下方荷载,在螺旋弹簧中产生紧固力,发挥锁定力。在此方面,依赖与过去的类型完全不同的构思,由此,可实现装置的重量的减轻,空间的减小,成本的降低。
在以上的课题下,本发明提供一种扶手装置,其包括臂,该臂与固定于椅座侧部件上的卷筒嵌合,按照针对下方旋转而设定的角度限制,其特征在于在卷筒中,一端固定于臂上,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具有在与卷筒的芯离开的外方或朝向卷筒的芯的内方弯曲的弯曲部,使卷绕内径大于卷筒的外径的螺旋弹簧,在沿臂向下方旋转时处于卷紧的方向、并且在可进行下方旋转以及上方旋转的动配合状态卷绕,在卷筒侧形成支承弯曲部的支承面,在臂向下旋转而处于设定角度时,支承面支承弯曲部,通过作用于臂上的下方荷载,螺旋弹簧将卷筒紧固,限制臂的下方旋转。
另外,本发明针对以上的扶手装置,提供下述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方案,其中,支承面设定在沿卷筒的轴向倾斜而形成的倾斜面,通过操作部件,可将螺旋弹簧的弯曲部变到卷筒的轴向,可任意地设定限制臂的下方旋转的角度;还有,提供下述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方案,其中,支承面设定在与卷筒的轴向平行地形成的平坦面,通过操作部件,将螺旋弹簧的弯曲部变到卷筒的周向,可任意地设定限制臂的下方旋转的角度;再有,提供下述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方案,其中,控制螺旋弹簧的弯曲部在向卷筒的周向的变位的操作部件设置于卷筒的内部或外部。此外,提供下述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方案,其中,在卷筒上形成凹陷槽,其与倾斜面邻接,按照更低于臂的设定角度的角度,嵌入弯曲部。
按照技术方案1的方案,螺旋弹簧的下方旋转的限制,即,限制臂为设定角度时的下方旋转用的结构可为在螺旋弹簧的自由端侧形成弯曲部,在卷筒侧形成支承它的支承面用的简单的结构,在过去,不必要求必要的解除机构、恢复机构。在此场合,其特征在于螺旋弹簧(臂)的下方旋转的限制力为螺旋弹簧从全周紧固卷筒时产生的紧固力,但是,此时,由于自由端侧由支承面支承而不滑动,故可通过拉伸线材直到切断前的力而抵抗,其限制力非常强。于是,也不必要求线材的截面形状,其卷绕圈数也可较少(最低限,沿全周卷绕的部分可为3周)。另外,由于不按照卷绕内径的尺寸精度调整限制力的大小,故制作也容易,尺寸减小,可减轻重量,生产性优良(成本降低)。
此外,在技术方案1的方案中,限制臂的向下方旋转的为预定的设定角度,在其上方的场合,可自由地向上方和下方旋转,由此,也可将臂折叠,将其接纳于上方,在造成妨碍时,向上方运动,还在返回时,可正确地恢复到原始的设定位置。而且,通过驾驶者的更换、车座的姿势变更调整臂的角度,但是在此场合,可为技术方案2和3那样的简单的结构。即,可仅仅通过改变支承自由端侧的支承面的部位相对卷筒的周向的位置、角度,改变臂的上述设定角度。于是,该改变结构和基于它的变更操作也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扶手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扶手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扶手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横向剖视图;
图4为卷筒的展开图;
图5为表示扶手装置的组装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扶手的角度设定变更的另一实例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插入操作钮的外壳的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扶手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主要部分的横向剖视图,图4为支承面形成于卷筒侧的卷筒的一部分展开图,而该扶手装置由安装件1、垫圈2、组合半臂3a、卷筒4、螺旋弹簧5、外壳3b、增强体6、操作部件7和操作钮13等构成,该安装件1从椅座支架(图示省略)侧固定于椅座支架上,该组合半臂3a构成臂3,该卷筒4通过垫圈2固定于安装件1上,在该螺旋弹簧5中,其一端为固定于组合半臂3a上,而形成固定端5a,另一端形成自由端5b,沿在使臂3向下方旋转时紧固的方向,以动配合状态卷绕于卷筒4上,该外壳3b与组合半臂3a对准,构成臂3,该增强体6安装于臂3上,该操作部件7对螺旋弹簧5的自由端5b,产生一定的作用,该操作钮13与该操作部件7连接。
依次安装这些部件,形成结构体,在其上覆盖外层,填充泡沫缓冲材料,将这样形成的部件安装于椅座支架上,此时,完成扶手装置。在其内,螺旋弹簧5的固定端5a通过按压部件8,固定于组合半臂3a上,自由端5b包括从卷筒4离开、向外方伸出的外方伸出部5ba和从外方伸出部5ba向内侧弯曲,进入卷筒4的轴向投影面的内部的内方突入部5bb。另外,将外方伸出部5ba、内方突入部5bb统称为在外方或内方弯曲的弯曲部5b’。最好,此场合的内方突入部5bb按照与卷筒4接近垂直的角度突入的动作难以平滑地实现。本实例(第1例)的操作部件7为套筒,其与卷筒4的轴平行而可旋转地设置于组合半臂3a上的与卷筒4离开的前端侧的位置,在外周面上,形成螺旋槽9。另外,在该螺旋槽9上,嵌入外方伸出部5ba和内方突入部5bb的边界的弯曲部分。
在卷筒4上形成支承内方突入部5bb的前端的支承面10,第1实例中的支承面10作为直接地形成于卷筒4的一部分上的沿轴向倾斜的倾斜面10a(参照图4)。由此,如果通过操作钮13的操作,使操作部件7旋转,内方突入部5bb变为卷筒4的轴向(在下面称为轴向)。如果内方突入部5bb变为轴向,则支承内方突入部5bb的支承面10上的部位(将其称为支承部11)沿卷筒4的周向(在下面称为周向)变化,限制臂3的下方旋转的角度(将其称为设定角度)也变化,可改变设定角度。另外,该支承面10并不限于直接形成于卷筒的一部分,也可在另一部件上形成支承面10,将其固定于卷筒4上。
如果以设定角度,在臂3上施加下方荷载,螺旋弹簧5和卷筒4从动配合状态变到紧固状态,产生上述的弹簧锁定力,限制臂3的下方旋转。此外,线材拉伸的力的反力也作为锁定力而施加,该反力对应于下方荷载的值,也达到最大限、即线材的拉伸强度最大这一点也如上面所述。于是,其特征在于这些力的总和的锁定力非常强(即使在施加过大荷载的情况下,仍不滑动)。另一方面,由于在设定角度的场合,弹簧锁定力也派生,故施加于支承部11上(分担)的负荷小,该部分的强度并不那样必要。另外,自由端5b侧嵌入螺旋槽9,限制轴向的改变,由此,即使倾斜面10a的倾斜度为45°程度的急剧倾斜度,仍不滑动。
但是,螺旋弹簧5的卷绕内径大于卷筒4的外径,处于动配合状态,但是,在这里所说的动配合状态指螺旋弹簧5可在卷筒4上,沿卷紧方向自由地旋转,如果确保该情况,也可伴随与卷筒4的外径相同的场合,该螺旋弹簧5的螺旋内径稍小。如果使螺旋弹簧5的卷绕内径过于超过卷筒4的外径,虽然旋转力可较小,但是,臂3从设定角度时开始,到限制下方旋转的游动量增加,降低操作感。
图6为表示变更扶手3的设定角度的另一实例(第2例)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但是,在本实例的场合,形成螺旋弹簧5的自由端5b的内方突入部5bb的更前端再次向外方弯曲而外延的第2外方伸出部5bc,该第2外方伸出部5bc,也包含在弯曲部5b’中,另外,在卷筒4侧,代替上述的倾斜面10a,而形成沿轴向平行的平坦面10b,作用于第2外方伸出部5bc的为形成于操作部件7上的偏心凸轮12。由此,如果使操作部件7旋转,则第2外方伸出部5bc的(内方突入部5bb也)伸出状态改变,其结果是,支承部11的周向的位置改变,臂3的设定角度可改变。另外,在第2外方伸出部5bc所作用的偏心凸轮12的外周面上形成槽(图示省略),如果在其中嵌入第2外方伸出部5bc,最好,第2外方伸出部5bc不沿偏心凸轮12的轴向偏移。
如以上所述,在任意的实例中,臂3的设定角度变更用的结构简单,变更用的操作也简单。即,从结构上,可仅仅在卷筒4上只形成支承面10,解除螺旋弹簧5的紧固的复杂的解除机构,以及其恢复机构均是不必要的。另外,由于螺旋弹簧5和卷筒4处于动配合状态,故也容易安装于卷筒4上。另外,即使与操作相关,可任意上下地调整臂3,将臂3一次地上抬到上限位置,下拉到下限位置,然后,上抬到规定角度的复杂的操作是不必要的。另外,如果该角度设定失败,则必须再次重新进行操作的麻烦的操作也是不必要的。
但是,在以上的实例中,操作部件7和操作钮13设定在从卷筒4沿臂的前端方向错开的不同芯上,容易进行坐着的状态的操作。如果为不同芯,则还具有下述优点,即,没有受到臂3的旋转操作的影响而操作部件7同步旋转的担心。但是,也可使其为获得简单的外观的同芯。图5为表示它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但是,根据需要,可将操作部件7和操作钮13组装于外壳3b上,内插于卷筒4上即可,在此场合,自由端5b侧和螺旋槽9、偏心凸轮12的连接可与第1例相同。
另外,也可将操作部件7和操作钮13安装于卷筒4侧。在此场合,伴随臂3的操作,每次,螺旋弹簧5的自由端5b在操作部件7的螺旋槽9中滑动,反复改变轴向。但是,在此方面,通过使操作部件7由树脂制成等的方式,自由端5b平滑地滑动,虽然关于这一点的图示省略。在任意的场合,角度设定和弹簧锁定发生的类型基本上相同,与施加按照设定角度作用于臂3上的下方荷载的反力相对应的线材的拉伸强度这一点也相同,作为高效的结构这一点没有改变。
此外,在任意的场合,倾斜面10a、平坦面10b成一体形成于卷筒4上,但是,也可使其为单独体安装于卷筒4上。虽然部件数量增加,但是,具有改变该半径位置或选择材质的优点。另外,弯曲部5b’的弯曲形状;螺旋槽9、偏心凸轮12的位置、形状;弯曲部5b’与螺旋槽9、偏心凸轮12接触的位置、形态;螺旋弹簧5的形状;操作部件7的形状、功能可适当选择。此外,对于操作部件7,还可代替旋转方式,而选择沿扶手3的宽度方向,或纵向滑动的滑动方式。
还有,同样在上述任意的实例中,不因来自自由端5b侧的荷载、振动等,而改变操作部件7的角度。图7为表示阻止它的实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但是,操作部件7通过借助花键嵌合等方式连接,在外壳3b的外侧伸出的操作钮13而操作,但是在使该操作钮13插入的外壳3b的插入口形成内齿形14,在操作钮13的外周,形成弹性地与内齿形14的一个卡合的弹性突起15。
如果这样,即使相对来自自由端5b侧的荷载、振动,操作部件7承受其荷载,每当使旋转钮13旋转、改变内齿14的位置时,发出与拨号声音类似的声音,操作感良好。此外,还认为,事先对操作部件7(操作钮13)的旋转,按照来自自由端5b侧的荷载程度,施加不旋转的一定阻力。如果这样,则具有可无级地设定操作钮13的角度的优点。另外,如果在操作钮13等上,设置与臂3的设定角度相对应的刻度等,则是方便的。
此外,臂3在上方位置、在下方位置,在其极限范围,通过止动件限制其旋转。下限止动件可通过倾斜面10a的最下位的位置代替(第1例的场合),上限止动件形成沿轴向切入卷筒4的缺口面16,如果自由端5b与此接触,则认为,限制其以上程度的上方旋转。但是,在许多场合,在汽车的车座中,设置将车座靠背歪倒到接近水平状态的倾斜机构,在使车座倾斜时,扶手也设定在从水平状态以30°程度上升的倾斜位置。
于是,臂3还必须能够变到该位置,但是,为此,在倾斜面10a上,形成更低于最低角度(一般为与椅座靠背相垂直的位置附近)的角度的支承部位,在自由端5b侧位于该位置时,必须为臂3的倾斜位置。该支承部位也可位于倾斜面10a的任意处,但是,如果螺旋槽9和弯曲部5b’离开,则因支承的冲击,内方突入部5bb有时运动。另外,因较大的振动,也会发生运动。由于该运动朝向下方,在倾斜面10a上滑动,故如果支承部位在最低角度的附近,则因该意外的运动,一下子位于倾斜位置。由于这样的运动对于搭乘者来说,是危险的,故本发明象下述这样形成。
即,如图4所示,在相当于倾斜面10a的臂3的上方旋转的最高角度的部位的附近之间,形成内方突入部5bb嵌入的凹陷槽17,该凹陷槽17的底部更低于倾斜面10a的最低面,位于上述支承部位。如果这样,为了使臂3位于倾斜位置,由于为超过最高角度的位置,故即使具有上述意外的运动,仅仅是向下方微动,不一下子到达倾斜位置。另外,在此场合,最好,在最高角度的邻接侧,设置稍微的高差,在进行超过最高角度的操作时,具有某种程度的阻力感,以便防止误操作。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以上描述的是扶手装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适用于荷载支承面的角度能够调整的,一个方向的运动受到限制的部件,比如,座椅、椅子的靠背面、座面的装置。
Claims (5)
1.一种扶手装置,其包括臂,该臂与固定于椅座侧部件上的卷筒嵌合,按照针对下方旋转而设定的角度限制,其特征在于在卷筒中,一端固定于臂上,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具有在与卷筒的芯离开的外方或朝向卷筒的芯的内方弯曲的弯曲部,使卷绕内径大于卷筒的外径的螺旋弹簧,在沿臂向下方旋转时处于卷紧的方向、并且在可进行下方旋转以及上方旋转的动配合状态卷绕,在卷筒侧形成支承弯曲部的支承面,在臂向下旋转而处于设定角度时,支承面支承弯曲部,通过作用于臂上的下方荷载,螺旋弹簧将卷筒紧固,限制臂的下方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面设定在沿卷筒的轴向倾斜而形成的倾斜面,通过操作部件,可将螺旋弹簧的弯曲部变到卷筒的轴向,可任意地设定限制臂的下方旋转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面设定在与卷筒的轴向平行地形成的平坦面,通过操作部件,可将螺旋弹簧的弯曲部变到卷筒的周向,可任意地设定限制臂的下方旋转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螺旋弹簧的弯曲部的向卷筒的周向的变位的操作部件设置于卷筒的内部或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卷筒上形成凹陷槽,其与倾斜面邻接,按照更低于臂的设定角度的角度,嵌入弯曲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40827A JP4222626B1 (ja) | 2008-05-29 | 2008-05-29 | 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
JP2008140827 | 2008-05-29 | ||
JP2008-140827 | 2008-05-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89893A true CN101589893A (zh) | 2009-12-02 |
CN101589893B CN101589893B (zh) | 2014-02-19 |
Family
ID=40403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4523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9893B (zh) | 2008-05-29 | 2009-05-27 | 扶手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295212A1 (zh) |
JP (1) | JP4222626B1 (zh) |
CN (1) | CN101589893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4425A (zh) * | 2013-08-29 | 2013-12-11 |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中间扶手机构 |
CN103735072A (zh) * | 2013-12-27 | 2014-04-23 | 朱柳柳 | 一种按摩椅扶手结构 |
CN104203642A (zh) * | 2012-04-03 | 2014-12-10 | 奥迪股份公司 | 用于能枢转的舒适部件、特别是车辆的扶手的调节装置 |
CN104228626A (zh) * | 2013-06-14 | 2014-12-24 | 格瑞玛股份公司 | 用于汽车座椅的扶手 |
CN105291916A (zh) * | 2014-07-28 | 2016-02-03 | 备前发条株式会社 | 扶手 |
CN105416127A (zh) * | 2015-12-08 | 2016-03-23 | 重庆宏立至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座椅扶手骨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32861B2 (en) * | 2009-05-13 | 2012-03-13 | Cvg Management Corporation | Adjustable sliding armrest |
JP2011128282A (ja) | 2009-12-16 | 2011-06-30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固形潤滑剤の塗布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WO2013021980A1 (ja) * | 2011-08-10 | 2013-02-14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アームレスト |
JP2013035507A (ja) * | 2011-08-10 | 2013-02-21 | Ts Tech Co Ltd | アームレスト |
JP5661696B2 (ja) * | 2012-08-07 | 2015-01-28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り物用シート装置 |
USD793843S1 (en) * | 2014-05-14 | 2017-08-08 | Oneida Engineered Products, Inc. | Support assembly |
CN109305080B (zh) * | 2018-09-14 | 2023-12-05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双向调节的活动式扶手以及座椅 |
KR102031263B1 (ko) * | 2019-04-19 | 2019-10-11 | 주식회사 우보테크 | 암레스트 틸팅 장치 |
JP7509707B2 (ja) | 2021-02-12 | 2024-07-02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車両用可動部材の駆動装置 |
JP7175063B1 (ja) * | 2022-07-20 | 2022-11-18 | 備前発条株式会社 | アームレス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89386B2 (ja) * | 2002-10-29 | 2008-05-28 |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 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
JP4133311B2 (ja) * | 2002-12-26 | 2008-08-13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アームレストの高さ調節装置 |
DE602005018577D1 (de) * | 2004-08-18 | 2010-02-11 | Bizen Hatsujoh Co Ltd | Armstütze |
-
2008
- 2008-05-29 JP JP2008140827A patent/JP4222626B1/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3-25 US US12/383,514 patent/US2009029521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05-27 CN CN200910145235.9A patent/CN10158989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03642A (zh) * | 2012-04-03 | 2014-12-10 | 奥迪股份公司 | 用于能枢转的舒适部件、特别是车辆的扶手的调节装置 |
CN104228626A (zh) * | 2013-06-14 | 2014-12-24 | 格瑞玛股份公司 | 用于汽车座椅的扶手 |
CN103434425A (zh) * | 2013-08-29 | 2013-12-11 |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中间扶手机构 |
CN103434425B (zh) * | 2013-08-29 | 2016-03-09 |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中间扶手机构 |
CN103735072A (zh) * | 2013-12-27 | 2014-04-23 | 朱柳柳 | 一种按摩椅扶手结构 |
CN105291916A (zh) * | 2014-07-28 | 2016-02-03 | 备前发条株式会社 | 扶手 |
CN105291916B (zh) * | 2014-07-28 | 2019-01-08 | 备前发条株式会社 | 扶手 |
CN105416127A (zh) * | 2015-12-08 | 2016-03-23 | 重庆宏立至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座椅扶手骨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90295212A1 (en) | 2009-12-03 |
JP4222626B1 (ja) | 2009-02-12 |
CN101589893B (zh) | 2014-02-19 |
JP2009285136A (ja) | 2009-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89893B (zh) | 扶手装置 | |
CN102762131B (zh) | 扶手装置 | |
CN105416112B (zh) | 用更小的增量调节汽车座椅倾斜的装置 | |
CN103596469B (zh) | 用于椅子的倾斜机构及椅子 | |
CN102398537A (zh) | 易于进入的汽车座椅的座椅靠背释放系统 | |
US8851562B2 (en) | Head restraint for a vehicle seat | |
US9409503B2 (en) | Ratcheting vehicle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 |
CN106740323A (zh) | 车用座椅扶手调节装置、车用座椅及车辆 | |
CN105939890A (zh) | 座椅靠背调节器和具有座椅靠背调节器的车辆座椅 | |
CN101992703A (zh) | 车辆座椅 | |
CN102858205A (zh) | 锁止配件 | |
KR101272501B1 (ko) | 헤드레스트 장치 | |
CN102781721A (zh) | 头部保护装置,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的头部保护装置 | |
CN103068627B (zh) | 用于车辆座椅的头靠 | |
CN1823657A (zh) | 座椅及其支撑机构单元 | |
JP5375504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KR100774419B1 (ko) | 폴딩 시트용 헤드레스트 높이 제어장치 | |
KR100998973B1 (ko) | 자동차시트용 헤드레스트의 각도 조절 구조 | |
KR100737263B1 (ko) | 자동차용 헤드레스트의 각도 조절구조 | |
KR20210067583A (ko) | 하이트 조절이 가능한 시트의 리클라이닝 장치 | |
JP6088963B2 (ja) | 前倒式ヘッドレスト | |
CN210027152U (zh) | 一种多档位调节头枕 | |
JP7425525B1 (ja) | ばねロック機構、テーブル及びアームレスト | |
KR101002730B1 (ko) | 자동차 시트용 헤드레스트 접이장치 | |
JP6684576B2 (ja) | 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