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1911A - 全息层压体、全息复制方法以及全息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息层压体、全息复制方法以及全息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81911A CN101581911A CNA2009101429511A CN200910142951A CN101581911A CN 101581911 A CN101581911 A CN 101581911A CN A2009101429511 A CNA2009101429511 A CN A2009101429511A CN 200910142951 A CN200910142951 A CN 200910142951A CN 101581911 A CN101581911 A CN 1015819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ogram
-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 curing resin
- master
- energy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1723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931526 Acer campestr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compound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3786 Dry ski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49 argon plasma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60 organic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076 repl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70834 Sensit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7 electron beam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313 sensi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79 visual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olo Graphy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全息层压体、全息复制方法和全息制作方法。该全息层压体包括全息记录层和表面保护层。全息记录层由感光材料制成。表面保护层涂覆在全息记录层的一个表面上。表面保护层由能量线固化树脂制成。本发明可以实现减小全息层压体的总厚度、降低制作成本、从全息图原版和全息层压体之间的边界去除空气、提高安全性等优点。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包含于2008年5月1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8-129703和于2008年10月17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8-268139的主题,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应用于李普曼全息图的全息层压体、全息复制方法以及全息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可以以3D形式显示的全息图已广泛用于确定信用卡的真伪。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其上不均匀地形成有干涉膜的浮雕型全息图。然而,浮雕型全息图易于被伪造。相反,难以伪造干涉膜随内部膜的折射率的改变而形成的李普曼型全息图,这是因为记录图像是使用先进的技术创建的并且记录材料很难获得。
李普曼型全息图主要通过内容制作步骤(包括拍摄图像、获得计算机图形图像以及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编辑)、全息图原版制作步骤和复制(大量制作)步骤来制作。例如,通过柱面透镜将通过图像编辑步骤获得的多个图像转换成矩形图像。图像的物体照射光和参照光的干涉条纹作为矩形全息图元素(rectangular hologramelement)被连续记录在全息记录介质上。因此,制作了原版。使全息记录介质与原版接触,并向其照射激光。因此,全息图被复制。
在全息图中,从横向不同的观察点通过对物体连续成像而获得的图像信息被横向且连续地记录为矩形全息图元素。因此,当观察者用他或她的双眼观看全息图时,左眼和右眼看见的二维图像略有不同。结果,观察者感觉到视差。从而,三维图像被再生。
如上所述,当矩形全息图元素被连续记录时,产生只有水平视差(HPO)的全息图。可以在短时间内以高图像质量印刷HPO型全息图。根据记录系统,可以产生具有垂直视差的全息图。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均具有视差的全息图称为全视差(FP)型全息图。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出版第HEI 9-090857号中披露了一种用于复制的全息记录介质(下文称为全息层压体),如图1所示。在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结构不具有阻挡层106和表面保护层108。
在图1中,在由最下面的两条虚线表示的隔离层(也称作剥离纸、剥离膜、盖片等)101上,依次形成粘合层102、黑色片103、粘合层104、由感光材料(例如,光聚合物)制成的全息记录层105、阻挡层(硬涂层等)106、支撑膜107和表面保护层(硬涂层)108。例如,隔离层101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
发明内容
例如,支撑膜107由PET、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成。由于支撑膜107的表面硬度较低并且易于被刮,所以需要对正面进行硬涂层处理并在其上形成硬涂层108。另外,支撑膜107很难以大约几μm~几十μm的厚度很薄地形成。
为了维持记录在全息记录层105上的图像的质量,支撑膜107必须具有足够低的双折射率。另外,优选地,支撑膜107的折射率与全息记录层105的折射率相同。
由于支撑膜107根据所使用的感光材料的成分而被化学损坏(化学侵蚀),所以需要将阻挡层(硬涂层等)设置在全息记录层105与支撑膜107之间。
在感光材料完全聚合之后,需要在全息记录层105的正面上涂覆粘合层104。因此,当感光材料还没有被曝光或者残留单体成分时,很难形成粘合层。
由于以下原因,所以可以实现图1所示的结构。然而,即使排除隔离层101,这种全息层压体的厚度仍达到100μm。如果将全息层压体粘合到产品上,那么就期望总厚度尽可能地小。另外,还存在制作步骤变复杂且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此外,当通过激光曝光制作复制品时,如果在全息图原版与全息层压体之间形成了空气层,那么折射率就会发生变化。因此,难以制作原版的复制品。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需要执行在原版与全息层压体的界面上涂覆光学接触液(optical contact liquid,光学粘合液)以除去它们之间的空气并使原版和全息层压体接触的步骤。然而,很难完全防止空气进入,并且光学接触液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存在使用光学接触液的问题。
鉴于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这种问题的全息层压体、全息复制方法和全息制作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息层压体,包括全息记录层和表面保护层。全息记录层由感光材料制成。表面保护层被涂覆在全息记录层的一个表面上。表面保护层由能量线固化树脂制成。
优选地,在全息记录层的另一个表面上涂覆粘合剂层。
优选地,粘合剂层是黑色的。
优选地,在粘合剂层上涂覆隔离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息层压体,包括全息记录层、表面保护层和阻挡层。全息记录层由感光材料制成。表面保护层被涂覆在全息记录层的一个表面上。阻挡层被涂覆在全息记录层的另一个表面上。表面保护层和阻挡层由能量线固化树脂制成。
优选地,在阻挡层上进一步涂覆粘合剂层。
优选地,粘合剂层是黑色的。
优选地,在粘合剂层上涂覆隔离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息复制方法。在能量线固化树脂上涂覆感光材料。将感光材料和具有其上记录有全息图的全息记录层的原版相对放置。使感光材料与原版接触。从能量线固化树脂侧向彼此接触的感光材料和原版照射激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作方法。在能量线固化树脂上涂覆具有预定厚度的感光材料。通过使感光材料接触具有其上记录有全息图的全息记录层的原版并从能量线固化树脂侧向彼此接触的感光材料和原版照射激光来复制全息图。使涂覆在感光材料上的能量线固化树脂固化。
优选地,通过传送装置来使执行涂覆步骤的第一位置、执行复制步骤的第二位置和执行固化步骤的第三位置连接成一直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作方法。在第一能量线固化树脂上涂覆具有预定厚度的感光材料。通过使感光材料与具有其上记录有全息图的全息记录层的原版接触并从第一能量线固化树脂侧向彼此接触的感光材料和原版照射激光来复制全息图。使感光材料和第二能量线固化树脂粘合在一起。使涂覆在感光材料上的第一能量线固化树脂和第二能量固化树脂固化。
优选地,通过传送装置使执行涂覆步骤的第一位置、执行复制步骤的第二位置、执行粘合步骤的第三位置和执行固化步骤的第四位置连接成一直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全息记录层的感光材料被涂覆在由能量线固化树脂制成的支持体上。可以通过涂覆能量线固化树脂来很薄地形成支持体。因此,其上涂覆有感光材料的支持体用作硬涂层并被形成为表面保护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将能量线固化树脂很薄地涂覆在剥离纸上来制成涂覆在全息记录层上的表面保护层。粘合剂层也被涂覆在全息记录层上。由于粘合剂层是黑色的,所以不需要使用黑色片,这是因为全息层压体粘合于产品的背景不会防止用户观看全息图。
由能量线固化树脂制成的表面保护层和阻挡层几乎不具有双折射率。另外,可以容易地使用折射率与感光材料的折射率相同的树脂材料。当能量线固化树脂层被用作支持体以代替通用的树脂膜时,可以减小全息层压体的总厚度,可以降低制作成本,并且各个结构层的折射率可以是统一的。
当通过激光曝光来复制全息图时,使潮湿的感光材料与全息图原版的正面相接触,而不使用光学接触液。因此,可以从全息图原版与全息层压体之间的边界中去除掉空气。
由于树脂膜不用作全息层压体的结构元件,因此,如果全息层压体从产品陀螺,则由于不是很坚硬的能量线固化树脂层被毁坏,使得难以将全息层压体再次粘合到产品上。因此,可以提高安全性。
参照附图,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全息层压体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描述当制作全息立体图时执行的成像处理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了全息立体图印刷装置的光学系统实例的示意图;
图4A~图4C是示出了对光学固化感光聚合物的感光处理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息层压体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型的全息层压体的截面图;
图7A~图7D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息制作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层压体结构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了全息制作方法中对感光材料的涂覆、干燥和膜厚度控制步骤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全息制作方法中的复制、粘合和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步骤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了全息制作方法中的外观检查、切割和卷绕步骤的示意图;
图11A~图11D是描述复制装置的复制步骤的示意图;
图12是描述层压全息层压体的结构实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13是描述层压全息层压体的另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虽然以下将描述的这些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向它们施加了各种技术上优选的限制,但是应理解,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除非描述了它们将限制施加于本发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描述。
1.一个实施例
2.其他实施例(变型)
1.一个实施例
[全息图原版制作系统]
首先,制作其上记录有全息图的原版。通过将具有例如水平视差信息的多个矩形全息图元素(element)依次记录在一个全息记录介质上来制作原版。换句话说,如图2所示,沿视差方向(即,水平(宽度)方向)分割包含视差信息的多个图像数据中的每一个,获得片段(slice),并将所分割的片段会聚以形成经处理的图像D5。
接下来,参照图3A和图3B,详细描述制作这种原版的印刷装置的光学系统。图3A是整个印刷装置的光学系统的顶视图,以及图3B是示出了整个印刷装置的光学系统的侧视图。
如图3A和图3B所示,印刷装置包括:激光源31,发射具有预定波长的激光;快门32,设置在从激光源31发射的激光L1的光轴上;反射镜38;以及半反射镜(half mirror)33。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激光源31,使用具有514.5nm的波长和200mW的输出的氩激光器。
快门32由控制计算机控制。当全息记录介质30未被曝光时,快门32关闭;当全息记录介质30被曝光时,快门32打开。另外,半反射镜33将穿过快门32的激光L2分成参照光和物体照射光。被半反射镜33反射的光L3变为参照光,而穿过半反射镜33的光L4变为物体照射光。
在该光学系统中,被半反射镜33反射并进入全息记录介质30的参照光的光程长度几乎与穿过半透明反射镜33并进入全息记录介质30的物体照射光的光程长度相同。因此,由于参照光与物体照射光之间的相关性增大,所以可以制作再生出更清晰的再生图像的全息图。
作为用于参照光的光学系统,在被半反射镜33反射的光L3的光轴上,按顺序设置柱面透镜34、使参考光平行的准直透镜35和反射穿过准直透镜35的平行光的全反射镜36。
柱面透镜34发散被反射镜33反射的光。此后,通过准直透镜35使发散光平行。此后,平行光被全反射镜36反射。反射光进入全息记录介质30的背面。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物体照射光的光学系统,在透过半反射镜33的光L4的光轴上,按顺序设置反射透过半反射镜22的光的全反射镜38、由凸透镜和针孔的组合制成的空间滤光器39、使物体照射光平行的准直透镜40、显示将被记录的图像的显示装置41、使透过显示装置41的光在全息单元的宽度方向上散射的一维散射板42、使透过一维散射板42的物体照射光会聚在全息记录介质30上的柱面透镜43以及具有一维散射功能的光学功能板45。
柱面透镜43使物体照射光会聚在视差方向(全息单元的宽度方向或观察时的水平方向)上。对应于长度方向上视点的移动,光学功能板45在矩形全息图元素的长度方向上一维地散射所会聚的物体照射光。例如,微间距的双凸透镜可用作光学功能板45。
透过半反射镜33的光L4被全反射镜38反射向空间滤光器39。空间滤光器39使被全反射镜38反射的光散射为从点光源发射的光。此后,准直透镜40使散射光平行。散射光进入显示装置41。显示装置41是由液晶显示器组成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通过控制计算机来控制显示装置41,以使其显示基于从控制计算机发送的图像数据D5的图像。
用显示在显示装置41上的图像调制透过显示装置41的光,然后被一维散射板42散射。一维散射板42使透过显示装置41的光在全息单元的宽度方向上轻微散射,并分散全息单元中的光,从而有助于提高所制作全息图的图像质量。
一维散射板42具有散射板移动部(未示出)。当形成每个全息图单元时,散射板移动部随机地移动全息单元,以减少当用户观察全息图时出现在无穷远处的噪声。
接下来,将描述在上述全息图原版制作系统中使用的全息记录介质30。全息记录介质30具有感光聚合物层被玻璃板夹置的结构或者感光聚合物被涂覆在膜上的结构。
如图4A所示,首先,在光聚合型感光聚合物中,使单体分子M平均地分散在基体(matrix)聚合物中。然而,如图4B所示,当将具有约10mJ/cm2~400mJ/cm2的功率的光LA照射到感光聚合物时,单体粒子M聚合在曝光部分处。随着单体粒子M的进一步聚合,它们移动至曝光区域。因此,单体粒子M的浓度随位置而变化。结果,发生折射率调制。此后,如图4C所示,当将具有约1000mJ/cm2的功率的紫外光或可见光LB照射到感光聚合物的整个表面上时,单体粒子M完全聚合。由于光学固化感光聚合物的折射率随入射光变化,所以由参照光和物体照射光之间的干涉而产生的干涉条纹(明暗)可以被记录为折射率的改变。
[全息层压体]
通过上述印刷装置来制作原版。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息层压体与原版紧密接触,并被激光照射。结果,根据原版来制作复制品。全息层压体具有图5所示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全息层压体包括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全息记录层1、涂覆在全息记录层1的上表面上的表面保护层(被称为硬涂层)2和涂覆在全息记录层1的下表面上的阻挡层(被称为硬涂层)3。硬涂层2和3由能量线固化树脂(例如,紫外线固化树脂)制成。硬涂层2和3的紫外线固化树脂可以处于完全固化状态或半固化状态。当全息层压体被形成为密封体(seal)时,通过粘合剂层(也称为粘合层)在硬涂层3的下表面上形成隔离层(由诸如PET的树脂制成的剥离膜)5。
全息图记录层1由感光材料(例如,具有1.52的折射率N的感光聚合物)制成,并且可以记录入射光的明暗作为折射率的改变。全息图记录层1所必需的特性如下:
高衍射效率(例如,90%以上);衍射波长的半宽度:5nm~30nm;高灵敏度(例如,20mJ/cm2以下);以及低收缩率。
形成硬涂层2以防止刮痕和带电、形成膜形状并使全息图形状稳定。硬涂层2所必需的特性如下:
高表面硬度(防止刮痕)、低表面阻抗、耐热性(例如,100℃~120℃)、低吸湿性、高粘合性和材料接触性、接近感光材料的折射率的光学折射率(例如,1.52)、低双折射率(例如,±15nm(在波长为633nm的情况下)、低模糊度(正面或内部的不清晰度(外观))、高透明度、高表面平滑度和薄膜厚(例如,20μm以下)。
形成硬涂层3以防止光透过该材料并稳定全息图形状。由于感光材料与隔离层5的树脂膜起化学反应,所以硬涂层3被形成为阻挡层。硬涂层3所必需的特性如下:
耐溶性(防止硬涂层3被感光材料的溶剂化学损坏)、耐热性(例如,100℃~120℃)、低吸湿性、良好的粘合性和材料接触性以及薄膜厚(例如,20μm以下)。
粘合剂层4所需的特性是良好的粘合性。粘合剂层4是黑色的,以使全息层压体粘合于产品的背景不会防止用户观看全息图。
例如,这些层的厚度为:
全息记录层:12μm;硬涂层2:10μm;硬涂层3:10μm;粘合剂层4:17μm,
全息层压体的总厚度t:49μm。
与现有技术的全息层压体的厚度(100μm以上)相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息层压体的厚度可以减小至50μm以下。
在图5所示的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全息层压体的结构中,如果全息记录层1的感光材料很可能与粘合剂层4起化学反应,那么必需硬涂层3。如果不是,则可以省略硬涂层3。换句话说,如图6所示,全息层压体可以由全息记录层1和涂覆在全息记录层1的上表面上的硬涂层2组成。在该结构中,可以进一步减小全息层压体的厚度。
图6所示的全息层压体的各层的厚度如下:
全息记录层:12μm;硬涂层2:10μm;粘合剂层:17μm,全息层压体的总厚度:39μm。
[全息层压体的制作方法]
接下来,将参照图7A~图7D、图8、图9和图10描述上述的全息层压体的制作步骤。图7A~图7D示出了各个步骤中的层压体结构。虽然图8、图9和图10示出了一系列制作步骤,但是它们由于有限的示图空间而被分开。
图7示出了用于感光材料的涂覆步骤、干燥步骤和膜厚控制步骤。如图7A所示,膜11被卷绕成辊形(roll shape),其中,构成硬涂层2的能量线固化树脂(例如,紫外线固化树脂11b)被涂覆在例如由PET制成的剥离膜11a上。紫外线固化树脂11b处于未固化状态或半固化状态(该状态被称为湿态)。剥离膜11a加强紫外线固化树脂11b的抗拉强度。如稍后所描述的,在制作全息层压体之后,剥离膜11a被剥落并除去。
所供给的膜11沿箭头方向传送并在辊12的圆周表面上卷绕。通过狭缝模头(slit die head)14将感光材料(例如,感光聚合物13)涂覆在膜11的紫外线固化树脂11b上,以使感光聚合物13具有预定的膜厚。狭缝模头14以狭缝的宽度将包含有机溶剂的液态感光聚合物涂覆在紫外线固化树脂11b上。液态感光聚合物由大容器(未示出)来提供。狭缝的开口/闭合宽度可以由控制部(未示出)控制。
将其上涂覆有感光聚合物13的膜11引入干燥部15。干燥部15使膜11干燥以去除有机溶剂。换句话说,例如,干燥部15使远红外线照射到感光聚合物13或者使暖气吹向感光聚合物13,以使感光聚合物13干燥并防止其滴下。在感光聚合物13被干燥之后,其处于湿态。
在感光聚合物13被干燥之后,通过膜厚测量装置16来测量厚度。基于测量结果来控制狭缝模头14的狭缝的开口率等,以使感光聚合物13的厚度恒定。图7B示出了其上涂覆有感光聚合物13的层压体的结构。
接下来,利用图9所示的结构,执行复制、粘合和紫外线固化树脂固化步骤。将感光聚合物14已涂覆在剥离膜11a和紫外线固化树脂11b的层压膜上的三层膜引入复制装置17。在复制装置17中,感光聚合物13与原版18接触,同时停止膜11的传送。此后,向感光聚合物13照射激光。在参照图4A~图4C描述的上述理论中,原版18的干涉条纹作为折射率的变化而复制到感光聚合物13。稍后将详细描述复制装置17。
将具有复制有干涉条纹的感光聚合物13的膜11引入当彼此接触时旋转的辊19a和19b之间。另一方面,供给辊型膜20并通过辊21将其引入到辊19a和19b之间。如图7C所示,膜20具有以下结构:对应于硬涂层3的紫外线固化树脂20c通过黑色的粘合剂层20b(对应于图5所示的粘合剂层4)层压在PET隔离层20a(对应于图5所示的隔离层5)上。紫外线固化树脂20c处于湿态。当制作图6所示的全息层压体时,从膜20中省略紫外线固化树脂20c。
辊19a和19b彼此相对地挤压感光聚合物13和紫外线固化树脂20c并使它们粘合。由参考标号22表示粘合后的膜。当必要时,通过干燥部23使膜22干燥。紫外线照射装置24向已通过干燥部23的膜22照射紫外线。膜22具有图7D所示的层压体结构。
紫外线的照射使紫外线固化树脂11b和20c处于半固化状态或全固化状态。它们成为满足上述所需特性的硬涂层2和3。除剥离膜11a之外,图7D所示的层压体基本具有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息层压体的结构。
传送膜22,以进行图10所示的视觉检查、切割和卷绕步骤。缺陷检查相机25检查膜22是否具有缺陷。膜22被插入到彼此接触时就旋转的辊26a和26b之间。剥离膜11a被剥落并卷绕成辊形。已经从其上除去剥离膜11a的膜27基本上就是全息层压体。
膜27被插入到彼此接触时旋转的辊26a和切割辊式切割器(cut-out roll cutter)26c中以切割膜27。结果,膜27被切割以具有从对应于表面保护硬涂层2的紫外线固化树脂11b到例如隔离层20a的正面的深度。切割辊式切割器26c通过移动膜27的宽度或形成正方形切口(cut)来形成膜27的期望平面切口。可以去除膜27已被切割的不必要部分。
已被切割的膜27被卷绕在产品卷绕辊28上。具有预定长度的膜27(膜形全息层压体)被卷绕在每个辊上。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获得全息层压体。有序地执行参照图8、图9和图10所描述的一系列制作步骤。由于有序地执行一系列制作步骤,所以可以防止由感光材料的劣化和杂质的粘合所引起的产量的降低。另外,可以节省用于未曝光材料的暗室存储空间。
接下来,将参照图11A~图11D详细描述上述复制装置17(参见图9)。复制装置17包括密封包括原版的复制区域的室(由双点划线表示)、为整个室提供真空环境的排气装置(未示出)以及每一个的宽度均比原版18的宽度宽的辊51、52、53和54。例如,原版18由两个玻璃板和夹置于其间的所记录的全息记录层16a形成。原版18可以是具有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息层压体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膜型。膜22的感光聚合物13的曝光表面面向原版18的上表面。辊51~54设置在膜22的下表面侧。
辊51和54分别固定地设置在复制装置17的入口侧和出口侧。辊52和53设置在复制装置17的出口侧的附近。辊52设置在原版18的出口侧的边缘下方。辊52和53可以沿垂直方向移动。辊52和53可以沿膜22的传送方向(从图11A~图11D的顶部来看,为从左至右)的反方向滑动。
如图11A所示,当膜22的复制区位于原版18下方时,停止膜22的传送,并且室为真空状态。这是因为防止空气进入原版18和膜22的感光聚合物13之间的边界。然而,可以省略真空步骤。
此后,如图11B所示,辊52和53被提升,从而使膜22升高。辊52和53被提升至稍微比膜22接触原版18的边缘的位置高的位置。因此,使膜22的感光聚合物13接触原版18的边缘。
此后,如图11C所示,辊52和53滑动,以使膜22通过辊53被按压至原版18的出口侧的边缘,并且辊52滑动至原版18的入口侧的边缘下方的位置。当辊52和53滑动时,辊52使膜22的感光聚合物13按压至原版18。如上所述,由于感光聚合物13处于湿态,所以感光聚合物13和原版18彼此完全接触并且它们之间没有空气,从而不必使用接触液体。在感光聚合物13与原版18接触的同时使激光55照射到感光聚合物13上。利用其将全息图复制到感光聚合物13的激光波长与利用其将全息图记录到原版18的激光波长相同。
当以预定周期将预定量的激光55照射到感光聚合物13上时,由来自原版18的全息记录层18a的反射光(物体照射光)和激光55(参照光)之间的干扰所引起的明暗度作为折射率的变化记录到感光聚合物13上。在激光55的照射之后,可以照射紫外线,以使紫外线固化树脂完全固化。
此后,如图11D所示,引入空气,出口侧的辊53降低,并且膜22在原版18的出口侧边缘处从原版18剥落。在膜22从原版18剥落之后,辊52和53滑动、降低到图11A所示的初始位置。此后,传送膜并停在下一个记录区位于原版18的下表面上的位置处。此后,执行上述的复制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全息层压体通过粘合剂层被涂覆在隔离层5上。然而,在卡型全息图的情况下,由于其被层压,所以可以不使用隔离层5。图12和图13示出了未使用隔离层5的层压全息图的结构实例。
在图12中,参考标号61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息层压体。换句话说,全息层压体61具有其上记录有图像信息的全息记录层1以及涂覆在全息记录层1的表面上的硬涂层2和3的层压体结构。在全息层压体61的两个表面上涂覆有由PET等制成的透明树脂膜62和63。
另外,印刷膜(print film)64形成在透明树脂膜63的下表面上。印刷膜64是图像被印刷在印刷膜64的框上并且其背面印刷成黑色的树脂膜。这些全息层压体61、透明树脂膜62和63以及印刷膜64具有相似的形状,并通过诸如热粘合的方法相互粘合。
图13所示的另一个实例具有透明树脂膜72和印刷膜73顺序层压在全息层压体71的上表面上并且白色树脂(FET)膜74被层压在全息层压体71的下表面上的结构。文本、图像等印刷在印刷膜73的框上,并且框的内部是透明的。树脂膜74接触全息层压体71的表面被印刷成黑色。文本等被印刷在树脂膜74的反面上。例如,印刷在反面上的文本的文字等描述如何使用全息图。
2.其他实施例
当对能量线固化树脂的正面(其上涂覆有感光材料)执行诸如电晕放电的预处理时,提高了能量线固化树脂和感光材料之间的粘合性。此外,在以上描述中,尽管使用了紫外线固化树脂,但是也可以使用电子束固化树脂、可见光固化树脂、热固化树脂等。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有多种修改、组合、再组合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或等同物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全息层压体,包括:
全息记录层,由感光材料制成;以及
表面保护层,涂覆在所述全息记录层的一个表面上,
其中,所述表面保护层由能量线固化树脂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层压体,
其中,在所述全息记录层的另一个表面上涂覆有粘合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息层压体,
其中,所述粘合剂层是黑色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息层压体,
其中,在所述粘合剂层上涂覆有隔离层。
5.一种全息层压体,包括:
全息记录层,由感光材料制成;
表面保护层,涂覆在所述全息记录层的一个表面上,以及
阻挡层,涂覆在所述全息记录层的另一个表面上,
其中,所述表面保护层和所述阻挡层由能量线固化树脂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息层压体,
其中,在所述阻挡层上进一步涂覆有粘合剂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息层压体,
其中,所述粘合剂层是黑色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息层压体,
其中,在所述粘合剂层上涂覆有隔离层。
9.一种全息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能量线固化树脂上涂覆感光材料;
将所述感光材料和具有其上记录有全息图的全息记录层的原版相对放置;
使所述感光材料与所述原版接触;以及
从所述能量线固化树脂侧向彼此接触的所述感光材料和所述原版照射激光。
10.一种全息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涂覆步骤,在能量线固化树脂上涂覆具有预定厚度的感光材料;
复制步骤,通过使所述感光材料与具有其上记录有全息图的全息记录层的原版接触并从所述能量线固化树脂侧向彼此接触的所述感光材料和所述原版照射激光来复制全息图;以及
固化步骤,使涂覆在所述感光材料上的所述能量线固化树脂固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
其中,通过传送装置使执行所述涂覆步骤的第一位置、执行所述复制步骤的第二位置和执行所述固化步骤的第三位置连接成一直线。
12.一种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涂覆步骤,在第一能量线固化树脂上涂覆具有预定厚度的感光材料;
复制步骤,通过使所述感光材料与具有其上记录有全息图的全息记录层的原版接触并从所述第一能量线固化树脂侧向彼此接触的所述感光材料和所述原版照射激光来复制全息图;
粘合步骤,使所述感光材料和第二能量线固化树脂粘合在一起;以及
固化步骤,使涂覆在所述感光材料上的所述第一能量线固化树脂和所述第二能量线固化树脂固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
其中,通过传送装置使执行所述涂覆步骤的第一位置、执行所述复制步骤的第二位置、执行所述粘合步骤的第三位置和执行所述固化步骤的第四位置连接成一直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29703 | 2008-05-16 | ||
JP2008129703 | 2008-05-16 | ||
JP2008268193 | 2008-10-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81911A true CN101581911A (zh) | 2009-11-18 |
Family
ID=41364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9101429511A Pending CN101581911A (zh) | 2008-05-16 | 2009-05-15 | 全息层压体、全息复制方法以及全息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2) | JP5240247B2 (zh) |
CN (1) | CN101581911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70658A (zh) * | 2011-02-16 | 2013-10-23 | 沙特基础创新塑料Ip私人有限责任公司 | 全息存储介质和制作全息存储介质的方法 |
CN104903960A (zh) * | 2012-12-07 | 2015-09-09 | 通用电气公司 | 用于多层光学数据存储的堆叠膜反射层 |
CN104936744A (zh) * | 2013-01-22 | 2015-09-23 | 联邦印刷有限公司 | 用于事后全息标记的方法以及用于事后全息标记的半成品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49354B2 (ja) * | 1995-07-18 | 2005-05-1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ホログラム作製方法及びホログラム記録体 |
JPH11202744A (ja) * | 1998-01-19 | 1999-07-30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ホログラム表示素子 |
JPH11231761A (ja) * | 1998-02-17 | 1999-08-27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ホログラム表示素子 |
JP4306053B2 (ja) * | 1999-11-16 | 2009-07-29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ホログラム着色粘着ラベル |
JP4803333B2 (ja) * | 2000-04-28 | 2011-10-2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ホログラム積層体 |
JP2007011319A (ja) * | 2005-06-02 | 2007-01-18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体積ホログラム転写箔および体積ホログラム積層体 |
JP4918977B2 (ja) * | 2005-10-11 | 2012-04-1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ホログラム転写箔 |
-
2009
- 2009-05-15 CN CNA2009101429511A patent/CN101581911A/zh active Pending
-
2010
- 2010-06-28 JP JP2010146474A patent/JP524024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0-01 JP JP2010223391A patent/JP2011053696A/ja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70658A (zh) * | 2011-02-16 | 2013-10-23 | 沙特基础创新塑料Ip私人有限责任公司 | 全息存储介质和制作全息存储介质的方法 |
CN104903960A (zh) * | 2012-12-07 | 2015-09-09 | 通用电气公司 | 用于多层光学数据存储的堆叠膜反射层 |
CN104936744A (zh) * | 2013-01-22 | 2015-09-23 | 联邦印刷有限公司 | 用于事后全息标记的方法以及用于事后全息标记的半成品和设备 |
CN104936744B (zh) * | 2013-01-22 | 2019-01-29 | 联邦印刷有限公司 | 用于事后全息标记的方法及其半成品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0237707A (ja) | 2010-10-21 |
JP5240247B2 (ja) | 2013-07-17 |
JP2011053696A (ja) | 2011-03-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35191B (zh) | 具有立體全像圖的多層體 | |
US6597475B1 (en)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s well as recording medium | |
US20090286165A1 (en) | Hologram laminate, hologram copy method, and hologram producing method | |
JP5169781B2 (ja) | 情報記録体及びその情報記録方法 | |
US20090272805A1 (en) | Interactive Holographic Security Element | |
US10082769B2 (en) | Producing images of security features | |
KR20120005380A (ko) | 다시점 화상 기록 매체 및 진위 판정 방법 | |
EP2948273B1 (de) | Verfahren zur nachträglichen holografischen beschriftung und vorrichtung zur nachträglichen holografischen beschriftung | |
US8526087B2 (en) | Hologram recording medium | |
CN109983407B (zh) | 全息图复制方法和全息图复制设备 | |
AU2017228040A1 (en) | Security object having a dynamic and static window security fea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 |
JP5629965B2 (ja) | 画像形成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積層体 | |
CN100407074C (zh) | 图象曝光记录装置及图象曝光记录方法 | |
CN101581911A (zh) | 全息层压体、全息复制方法以及全息制作方法 | |
JP4416161B2 (ja) | 光回折構造体 | |
KR100747674B1 (ko) | 홀로그램용 기록 매체, 홀로그램 기록 장치 및 방법 | |
JP2011174978A (ja) | ホ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 |
US7061656B2 (en) | Hologram duplicating device and method | |
US20050248817A1 (en) | Covert hologram design, fabrication and optical reconstruction for security applications | |
US20110199660A1 (en) | Hologram recording medium | |
JP4200774B2 (ja) | カード状情報記録媒体及び体積ホログラム記録方法 | |
JP5494912B2 (ja) | ホログラム作製方法 | |
JP2002244537A (ja) | ホログラム複製装置及び方法 | |
JPH1184994A (ja) |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並びに画像記録媒体 | |
JPH11167011A (ja) | 回折格子を用いたランダムドット立体視パターンを配置した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