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1827B - 自动调整泛色抑制阈值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调整泛色抑制阈值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21827B CN101521827B CN2008100823126A CN200810082312A CN101521827B CN 101521827 B CN101521827 B CN 101521827B CN 2008100823126 A CN2008100823126 A CN 2008100823126A CN 200810082312 A CN200810082312 A CN 200810082312A CN 101521827 B CN101521827 B CN 1015218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data
- film color
- input image
- threshold value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6776 visual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Color Television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自动调整泛色抑制阈值的系统及方法,其包括一泛色抑制单元、一统计单元以及一调整单元,泛色抑制单元接收一输入图像数据并寻找输入图像数据的多个泛色点,且根据一阈值判断泛色点为静态或动态,而抑制静态的泛色点进而产生一输出图像数据,本发明的调整方法,由统计单元统计经过抑制后的输出图像数据的泛色量,之后由调整单元根据一参考值,比较输出图像数据的泛色量,进而对应传送一调整信号至泛色抑制单元以调整该阈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调整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调整泛色抑制阈值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显示器所接收的的输入信号合成有亮度(Luminance)与彩度(Chrominance),现行的输入信号是将亮度与彩度组合在一个载波上,当显示器接收输入信号后,先直接分开亮度与彩度并显示于显示器上。但是当亮度和彩度组合在一起时,部分载波会因为重迭而无法确实分离,因此显示器也就无法确实还原亮度与彩度,而使得亮度被当作彩度处理而形成泛色(Cross-Color Artifact),因此降低显示器所显示的画面的画质,而影响视觉观感。
现今显示器进行抑制泛色现象之前,通常会先判断输入图像数据的泛色点为动态或静态,其因为若对动态的泛色点进行抑制后,容易使得输出图像产生破碎或网点(side-effect)现象。现今判断泛色点为动态或静态的方式,通过定义一阈值而决定动态与静态的界限,且利用此阈值与输入图像数据的泛色点进行比较,以判断泛色点为动态或静态,这样才可有效抑制泛色点又不会造成输出图像数据的其它破碎或网点(side-effect)。但不幸地是,往往一组阈值无法去应对各种前端电路,像是数字激光视盘播放器(Digital Video DiscPlayer,DVD Player)或是图像译码器(Video Decoder)等,其因为上述各种前端电路为了处理需要,而在图像数据上做了其它处理,导致泛色抑制电路所预设之一组阈值将无法适用于不同输入图像数据,进而无法有效地抑制输入图像数据的泛色现象。
综上所述,泛色抑制电路为了有效抑制泛色现象,仍是会遇到前置电路处理的影响,而导致泛色抑制电路先前预设或调整好的阈值无法产生预期的泛色抑制效果,因此用户就必须重新调整阈值,而抑制当时输入图像数据的泛色现象,如此既耗费时间且缺乏效率。
因此,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新颖自动调整泛色抑制阈值的系统及方法,其使用一判断机制,而可自动调整阈值,以有效抑制泛色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整泛色抑制阈值的系统及方法,其根据经过泛色抑制后的图像数据所剩余的泛色量,而自动调整阈值,进而有效抑制当时图像数据的泛色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整泛色抑制阈值的系统及方法,其于图像数据场景变化时,重置阈值为初始值,以避免抑制动态的泛色点而发生破碎或网点现象,如此即可有效抑制泛色现象。
本发明的自动调整泛色抑制阈值的系统,其主要包含一泛色抑制单元、一统计单元以及一调整单元,泛色抑制单元用于接收一输入图像数据并寻找该输入图像数据的多个泛色点,并且根据定义静态或动态之一阈值判断泛色点为静态或动态,以抑制静态的泛色点而产生一输出图像数据。本发明的调整方法由统计单元接收抑制后的该输出图像数据,并且统计抑制后的输出图像数据的泛色量,之后由调整单元接收统计单元所统计的泛色量并根据一参考值比较泛色量,进而对应传送一调整信号至泛色抑制单元以调整阈值。
此外,本发明的系统更包括一重置单元,其检测输入图像数据是否场景变化(scene change),若图像数据场景变化时则传送一重置信号至泛色抑制单元,以重置该阈值为初始值,而避免抑制动态的泛色点而发生破碎或网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图;以及
图2是为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提供优选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如下:
请参阅第一图,其为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调整泛色抑制的阈值系统,其包含一泛色抑制单元10、一统计单元12以及一调整单元14。泛色抑制单元10用以接收一输入图像数据并寻找输入图像数据的所有多个泛色点,其中泛色抑制单元10采用字段(Field)、帧(Frame)或直线(line)寻找方式,寻找输入图像数据的所有泛色点。由于现今寻找输入图像数据的泛色点的方式众多,上述仅是概述本实施例泛色抑制单元10所采用的部分实施方式。
此外,泛色抑制单元10内预设有一阈值,其为泛色点的动态与静态的界限,泛色抑制单元10根据该阈值判断输入图像数据的泛色点为静态或动态。本发明的泛色抑制单元10之一较佳实施例采用总和绝对误差(Sum ofAbsolute Difference,SAD)的方式判断泛色点为静态或动态,如此阈值为总和绝对误差阈值。泛色抑制单元10确认哪些泛色点为静态后即会抑制静态的泛色点,而产生一输出图像数据,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利用一三维动态梳形滤波器(3D Comb Filter)对静态泛色点进行抑制处理。
再参阅第一图,统计单元12用于接收输出图像数据,而统计输出图像数据的泛色量,即是泛色点的数量,如此即可得知泛色抑制单元10根据预设的阈值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泛色抑制后所剩余的泛色量。调整单元14具有预设之一参考值,此参考值为定义观看者可接受输入图像所具有泛色量,也就是说若经过泛色抑制单元10泛色抑制后所产生的该输出图像数据仍剩余的泛色量小于参考值时,即代表泛色抑制单元10的抑制泛色效果佳,相对而言,若输出图像数据仍剩余的泛色量大于参考值时,即代表泛色抑制单元10的抑制泛色效果不佳,此情形进一步表示泛色抑制单元10所预设的阈值不适用于现今传送至泛色抑制单元10的输入图像数据,所以必须调整阈值。
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即由调整单元14根据此参考值比较输出图像数据的泛色量,而得知泛色抑制单元10的抑制效果,若抑制泛色效果不佳即对应传送一调整信号至泛色抑制单元10,以使得泛色抑制单元10自动调整该阈值。本发明的泛色抑制单元10自动调整阈值之一较佳实施方式为预设一固定调整值,当泛色抑制单元10每接收调整信号后,即根据此固定调整值自动调整阈值;或者预设多组阈值,泛色抑制单元10每接收调整信号后,即自动依序选用不同组的阈值而自动调整阈值,上述的调整单元14的参考值可供用户自由调整。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的系统可根据经过泛色抑制后的输出图像数据所剩余的泛色量,而自动调整阈值,进而有效抑制当时图像数据的泛色现象。
此外,为了避免泛色抑制单元10先前所调整的阈值会使得泛色抑制单元10判断动态的泛色点为静态,所以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更设置一重置单元16,用于检测输入图像数据是否有场景变化(scene change),若输入图像数据场景变化时则传送一重置信号至泛色抑制单元10,以使得泛色抑制单元10重置阈值为初始值,如此可避免泛色抑制单元10根据先前所调整的阈值抑制动态的泛色点而发生破碎或网点现象,如此即可确实抑制泛色现象而提高本实施例的泛色抑制单元10的抑制泛色效果。由于习知所用的检测输入图像数据是否为场景变化的方式甚多,故在此不再多加详述。
再者,本实施例的系统可应用于图像译码器(Video Decoder)、电视控制器(TV Controller)或动态图像压缩标准译码器(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Decoder,MPEG Decoder)等装置。
请参阅第二图,其为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当输入图像数据传输至泛色抑制单元10时,首先执行步骤S10,寻找输入图像数据的多个泛色点,此步骤可采用字段(Field)、帧(Frame)或直线(line)寻找方式,以寻找输入图像数据的泛色点;接着,执行步骤S12,根据阈值判断泛色点为静态或动态,其可采用总和绝对误差的方式判断泛色点为静态或动态,而阈值即为总和绝对误差阈值;随后,再接着执行步骤S14,抑制静态的泛色点以产生输出图像数据,此步骤可采用一三维动态梳形滤波(3D Comb Filter)方式来抑制静态的泛色点。
接下来执行步骤S16,统计经由抑制泛色后的输出图像数据的泛色量,即是泛色点的数量;再接下来执行步骤S18,根据参考值比较输出图像数据的泛色量以调整阈值,此步骤判断输出图像数据的泛色量是否符合参考值,若符合则不调整阈值,若不符合则调整阈值。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根据经过泛色抑制后的图像数据的泛色量,而自动调整阈值,如此即可有效抑制当时输入图像数据的泛色现象。此外,在步骤S10中更会检测输入图像数据是否场景变化,若输入图像数据场景变化时则重置该阈值为初始值。
综上所述,自动调整泛色抑制阈值的系统,其包括泛色抑制单元、统计单元以及调整单元。自动调整泛色抑制的阈值的方法由泛色抑制单元寻找输入图像数据的多个泛色点,且根据阈值判断泛色点为静态或动态,以抑制静态的泛色点进而产生输出图像数据,再由统计单元统计输出图像数据的泛色量,即是泛色点的数量,之后由调整单元根据参考值,比较输出图像数据的泛色量,进而对应传送调整信号至泛色抑制单元以调整该阈值,如此可自动调整阈值,进而有效抑制当时图像数据的泛色现象。
上述仅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和精神内对形状、构造、特征进行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自动调整泛色抑制阈值的方法,包括步骤:
寻找一输入图像数据的多个泛色点;
根据一阈值,判断所述多个泛色点为静态或动态;
抑制静态的所述多个泛色点,产生一输出图像数据;
统计该输出图像数据之一泛色量;以及
根据一参考值,比较该输出图像数据的该泛色量,而对应调整该阈值,其中检测该输入图像数据是否场景变化,若该输入图像数据场景变化时则重置该阈值为初始值,并且
其中根据一阈值,判断所述多个泛色点为静态或动态的步骤,采用总和绝对误差的方式,该阈值为总和绝对误差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应用于图像译码器、电视控制器以及动态图像压缩标准译码器的至少其中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寻找一输入图像数据的所述多个泛色点的步骤,采用字段、帧以及直线寻找方式的至少其中之一。
4.一种自动调整泛色抑制的阈值的系统,其包含:
一泛色抑制单元,接收一输入图像数据并寻找该输入图像数据的多个泛色点,且根据一阈值判断所述多个泛色点为静态或动态,而抑制静态的所述多个泛色点,进而产生一输出图像数据;
一统计单元,接收该输出图像数据,统计该输出图像数据之一泛色量;
一调整单元,接收该统计单元所统计的该泛色量并根据一参考值比较该泛色量,进而对应传送一调整信号至该泛色抑制单元以调整该阈值;以及
一重置单元,检测该输入图像数据是否场景变化,若该输入图像数据场景变化时则传一重置信号至该泛色抑制单元,以重置该阈值为初始值,
其中该泛色抑制单元采用总和绝对误差的方式判断所述多个泛色点为静态或动态,该阈值为总和绝对误差阈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系统应用于图像译码器、电视控制器以及动态图像压缩标准译码器的至少其中之一。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该泛色抑制单元采用字段、帧或直线寻找方式,寻找该输入图像数据的所述多个泛色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823126A CN101521827B (zh) | 2008-02-29 | 2008-02-29 | 自动调整泛色抑制阈值的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823126A CN101521827B (zh) | 2008-02-29 | 2008-02-29 | 自动调整泛色抑制阈值的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21827A CN101521827A (zh) | 2009-09-02 |
CN101521827B true CN101521827B (zh) | 2012-02-08 |
Family
ID=41082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823126A Active CN101521827B (zh) | 2008-02-29 | 2008-02-29 | 自动调整泛色抑制阈值的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21827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97322A (en) * | 1990-08-20 | 1992-03-17 | The Grass Valley Group, Inc. | Video encoding using adaptive filters and variable threshold |
CN1581934A (zh) * | 2003-08-05 | 2005-02-1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运动检测装置及方法、亮/色分离装置及方法 |
-
2008
- 2008-02-29 CN CN2008100823126A patent/CN1015218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97322A (en) * | 1990-08-20 | 1992-03-17 | The Grass Valley Group, Inc. | Video encoding using adaptive filters and variable threshold |
CN1581934A (zh) * | 2003-08-05 | 2005-02-1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运动检测装置及方法、亮/色分离装置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4-128936A 2004.04.2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21827A (zh) | 2009-09-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45413B (zh) | 用于执行高动态范围视频的色调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 |
US8558772B2 (en) |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 |
US8305397B2 (en) | Edge adjustment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TWI330493B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
WO2016026245A1 (zh) | 视频播放分辨率切换方法及系统 | |
JP4599446B2 (ja) | 階調制御装置および階調制御方法 | |
TWI422228B (zh) | 去方塊濾波方法及影像處理裝置 | |
JP4559844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
US8447117B2 (en) | Block-edge detecting method and associated device | |
US2008027945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processing by using stored image | |
US10313565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dge preserving and/or edge enhancing spatial filter | |
US7391472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color burst phase correction | |
US20110001875A1 (en) | Video processing device | |
US20130094765A1 (en) | Method for detecting black rim of image frame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CN101790089A (zh) | 去方块滤波方法及影像处理装置 | |
US20120008050A1 (en) |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 |
JP2010200111A (ja) |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テレビジョン信号受信装置 | |
TWI389576B (zh) | 影像處理裝置以及影像處理方法 | |
CN101521827B (zh) | 自动调整泛色抑制阈值的系统及方法 | |
WO2002047373A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signal and color degradation in a video image using known icons from video image | |
US9100663B2 (en) |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5472255B (zh) | 视频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 |
US8934733B2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enhancing image contrast | |
CN103974051A (zh) | 影像处理装置及影像处理方法 | |
US20100277647A1 (en) | Noise detection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ing the noise detection metho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