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2943A - 传送方法、传送系统、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方法、传送系统、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12943A CN101512943A CNA2007800329943A CN200780032994A CN101512943A CN 101512943 A CN101512943 A CN 101512943A CN A2007800329943 A CNA2007800329943 A CN A2007800329943A CN 200780032994 A CN200780032994 A CN 200780032994A CN 101512943 A CN101512943 A CN 1015129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quency band
- unit
- spectrum
- frequency
- receiv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49 cogn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2447 hatc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利用空闲区域,能实现高速通信的传送方法等。通过转换部将由发送装置调制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将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于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进一步设定的多个使用频带内。然后,通过发送部将包含由配置部分散配置的频谱的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接收装置。接收装置的接收部接收发送的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通过提取部提取由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最后,利用耦合部耦合由提取部提取的频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发送接收调制后的数字信号的传送方法、传送系统、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将便携电话机、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等宽带无线LAN等多个无线通信系统应用化。产生随着该无线通信系统增加、能利用的频率资源紧迫的问题。尤其是,将6GHz以下的频带在全国密集地用于地面数字广播及便携电话机等,该问题更大。为了消除该问题,进行关于认知(cognitive)无线的研究。
认知无线是边在多个无线系统间谋求联合,边防止无线通信系统复杂化的新技术提案。认知无线使终端或基站等无线设备具有识别或认知(cognitive)周围的无线电波环境的功能。对应于识别或认知的无线电波环境,无线设备自动选择用于无线通信的频率及方式等,提高频率的利用率。由此,用户能享受高速的数据通信及稳定的通信服务。
另外,作为谋求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在分配的频带内有效利用频谱的技术,研究SC-FDMA(Single Carriertransmissio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提议在SC-FDMA中,在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后的各频谱间适当插入0的频谱的技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了将区分后的频率频谱分割分配给多个用户的技术。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207385号说明书
非专利文献1: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Physical Layer Aspects forEvolved UTRA(Release7),V1.5.0 2006-5 p67-69
可是,既便适用认知无线使用空闲频带,也存在能连续确保的频带窄、难以谋求信息传送高速化的问题。并且,尝试集中多个该空闲频带来传送信息。但是,难以适用于均利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通过功耗兼顾使携带终端成为发送装置的情况。并且,专利文献1及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均未公开解决该课题用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该问题而作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方法、传送系统、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通过在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内设定干扰少的使用频带,将应发送的频谱分散配置给各使用频带后进行发送,在接收装置中将其再耦合,能高效地利用空闲区域实现高速通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方法、传送系统、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通过设定与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不同的辅助频带,并且,在该频带内设定干扰少的使用频带,将应发送的频谱分散配置给各使用频带后进行发送,在接收装置中将其再耦合,能高效地利用空闲区域实现高速通信。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系统等,通过设定对应使用频带的各频谱的配置信息,根据该配置信息,在发送装置中进行分配配置,在接收装置中提取及合成分散配置后的频谱,能提高发送接收的信息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传送方法是一种在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发送接收调制后的数字信号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转换步骤,将由所述发送装置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使用频带设定步骤,利用所述接收装置设定在所述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中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频带信息发送步骤,将涉及由该使用频带设定步骤设定了的使用频带的信息从所述接收装置发送至所述发送装置;配置步骤,通过所述发送装置将由所述转换步骤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由所述频带信息发送步骤发送了的各使用频带;和发送步骤,将包含由该配置步骤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所述主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
本发明的传送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接收步骤,接收由所述发送步骤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的所述主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提取步骤,利用所述接收装置从由所述接收步骤接收到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中提取由所述使用频带设定步骤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和耦合步骤,利用所述接收装置耦合由该提取步骤提取到的频谱。
本发明的传送方法是一种在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发送接收调制后的数字信号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转换步骤,将由所述发送装置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频带设定步骤,设定与所述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不同的辅助频带;使用频带设定步骤,利用所述接收装置设定在所述主频带及所述辅助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频带信息发送步骤,将涉及由该使用频带设定步骤设定了的使用频带的信息从所述接收装置发送至所述发送装置;配置步骤,通过所述发送装置将由所述转换步骤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至由所述频带信息发送步骤发送了的各使用频带;和发送步骤,将包含由该配置步骤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所述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
本发明的传送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接收步骤,接收由所述发送步骤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的所述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提取步骤,利用所述接收装置从由所述接收步骤接收到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中提取由所述使用频带设定步骤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和耦合步骤,利用所述接收装置耦合由该提取步骤提取到的频谱。
本发明的传送系统是一种在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发送接收调制后的数字信号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转换部,将由所述发送装置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使用频带设定部,利用所述接收装置设定在所述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频带信息发送部,将涉及由该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的信息从所述接收装置发送至所述发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发送装置中的配置部,将由所述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由所述频带信息发送部发送了的各使用频带;和发送部,将包含由所述配置部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所述主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
本发明的传送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接收部,接收由所述发送部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的所述主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设置于所述接收装置中的提取部,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中提取由所述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和设置于所述接收装置中的耦合部,耦合由该提取部提取到的频谱。
本发明的传送系统是一种在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发送接收调制后的数字信号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转换部,将由所述发送装置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频带设定部,设定与所述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不同的辅助频带;使用频带设定部,利用所述接收装置设定在所述主频带及所述辅助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频带信息发送部,将涉及由该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的信息从所述接收装置发送至所述发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发送装置中的配置部,将由所述转换部转换的频谱分散配置至由所述频带信息发送部发送了的各使用频带;和发送部,将包含由所述配置部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所述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
本发明的传送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接收部,接收由所述发送部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的所述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设置于所述接收装置中的提取部,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中提取由所述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和设置于所述接收装置中的耦合部,耦合由该提取部提取到的频谱。
本发明的传送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对所述使用频带的各频谱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部的构成为:根据由所述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了的配置信息,将由所述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由所述频带信息发送部发送了的各使用频带。
本发明的传送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的构成为:根据由所述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了的配置信息,耦合由所述提取部提取到的频谱。
本发明的传送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设定部的构成为:设定根据规定的规则,重新排列对所述使用频带的各频谱用的配置信息。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是一种将调制后的数字信号发送至外部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转换部,将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使用频带信息接收部,从外部接收涉及在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的信息;配置部,将由所述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由所述使用频带信息接收部接收了的各使用频带;和发送部,将包含由所述配置部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所述主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外部。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是一种将调制后的数字信号发送至外部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转换部,将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频带设定部,设定与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不同的辅助频带;使用频带信息接收部,从外部接收涉及在所述主频带及所述辅助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的信息;配置部,将由所述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由所述使用频带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各使用频带;和发送部,将包含由所述配置部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所述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外部。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对所述使用频带的各频谱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部的构成为:根据由所述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了的配置信息,将由所述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由所述使用频带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各使用频带。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设定部的构成为:设定根据规定的规则,重新排列对所述使用频带的各频谱用的配置信息。
本发明的接收装置是一种从外部接收调制后的数字信号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在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频带信息发送部,将涉及由该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的信息发送至外部;接收部,接收从外部发送的所述主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提取部,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中提取由所述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和耦合部,耦合由该提取部提取到的频谱。
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使用频带设定部的构成为,将所述主频带内涉及通信品质的值满足规定基准的频带设定为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
本发明的接收装置是一种从外部接收调制后的数字信号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频带设定部,设定与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不同的辅助频带;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在所述主频带及所述辅助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频带信息发送部,将涉及由该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的信息发送至外部;接收部,接收从外部发送的所述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提取部,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中提取由所述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和耦合部,耦合由该提取部提取到的频谱。
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使用频带设定部的构成为,将所述主频带及所述辅助频带内涉及通信品质的值满足规定基准的频带设定为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
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频带设定部的构成为,对应于周围的无线电波环境,设定与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不同的辅助频带。
在本发明中,通过转换部将由发送装置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在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预先分配主频带。使用频带设定部利用接收装置从主频带内进一步设定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该使用频带例如将主频带内涉及通信品质的值满足规定基准的频带设定为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接收装置的频带信息发送部将设定了的涉及使用频带的信息发送至发送装置。
发送装置的配置部将由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由频带信息发送部发送了的各使用频带。然后,通过发送部将包含由配置部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主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接收装置。接收装置的接收部接收发送了的主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通过提取部提取由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最后,由于通过耦合部耦合由提取部提取到的频谱,所以能灵活地活用频率频带,能谋求传送速度的高速化。
在本发明中,通过转换部将发送装置中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之间预先分配主频带,通过频带设定部设定与该主频带不同的辅助频带。基于该频带设定部的设定例如对应于周围的无线电波环境来进行设定。使用频带设定部在接收装置中从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进一步设定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该使用频带例如将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涉及通信品质的值满足规定基准的频带设定为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接收装置的频带信息发送部将设定了的涉及使用频带的信息发送至发送装置。
发送装置的配置部将由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由频带信息发送部发送了的各使用频带。然后,通过发送部将包含由配置部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接收装置。接收装置的接收部接收发送了的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通过提取部提取由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最后,由于通过耦合部耦合由提取部提取到的频谱,所以能对应于无线电波的状况,高效地活用频率频带,并且能谋求传送速度的高速化。
在本发明中,通过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对使用频带的各频谱的配置信息。只要例如设定根据规定的规则,重新排列对使用频带的各频谱用的配置信息即可。然后,配置部根据由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了的配置信息,将由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各使用频带。同样,在接收装置的耦合部中,根据由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了的配置信息,耦合提取到的频谱。这样,由于使用配置信息,变更各频谱的配置,所以第3者不容易耦合接收到的频谱,能进一步提高安全等级。
在本发明中,通过转换部将发送装置中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将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于主频带内设定的使用频带内。并且,通过发送部将包含由配置部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主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接收装置。接收装置的接收部接收发送了的主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通过提取部提取由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最后,由于通过耦合部耦合由提取部提取到的频谱,所以能灵活地活用频率频带,能谋求传送速度的高速化。
在本发明中,通过转换部将发送装置中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将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于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然后,通过发送部将包含由配置部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接收装置。接收装置的接收部接收发送了的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通过提取部提取由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最后,由于通过耦合部耦合由提取部提取到的频谱,所以能对应于无线电波的状况,高效地活用频率频带,并能谋求传送速度的高速化。而且,由于分散至多个使用频带后发送接收信息,所以仅在主频带或辅助频带中波形不能还原,因此能提高物理层中的安全等级。
在本发明中,通过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对使用频带的各频谱的配置信息。而且,配置部根据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了的配置信息,将由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各使用频带。同样,在接收装置的耦合部中,根据由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了的配置信息,耦合提取到的频谱。这样,由于使用配置信息,变更各频谱的配置,所以第3者不容易耦合接收到的频谱,能进一步提高安全等级。这样,能实现构筑传送效率高的无线通信系统等,本发明能取得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传送系统的概要说明图。
图2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硬件构成框图。
图3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硬件构成框图。
图4是表示频谱的分散配置、提取及耦合处理概念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配置部中的频谱的分散配置处理的步骤流程图。
图6是表示接收装置内的频带设定部的硬件构成框图。
图7是表示辅助频带表格的记录布局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使用频带设定部的硬件构成框图。
图9是表示使用频带的设定处理的步骤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发送装置的硬件构成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接收装置的硬件构成框图。
图12是表示基于配置信息的频谱的配置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发送装置的硬件构成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接收装置的硬件构成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频谱的分散配置、提取及耦合处理概念的说明图。
图中:1—发送装置,2—接收装置,10—便携电话机,13—调制器,14—DFT部(转换部),15—配置部,16—频带设定部,17—使用频带设定部,20—基站,21—天线(发送部、接收部、频带信息发送部),24—频带设定部,25—使用频带设定部,26—提取部,27—耦合部,113—天线(发送部、接收部、使用频带信息接收部),151—配置信息设定部,231—信道特性推定部,232—子信道品质信息生成部,234—CP去除部,235—DFT部,241—CPU,242—RAM,243—计时部,245—存储部,246—辅助频带表格,248—位置信息取得部,251—CPU,252—频带信息存储部,253—信道品质监视部,254—阈值存储部,271—配置信息设定部,S—传送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附图来说明以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传送系统的概要说明图。图中S是传送系统,包含作为分别具备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的一个通信装置的便携电话机10及作为其他通信装置的基站20而构成。便携电话机10的用户通过与基站20发送接收信息,能与其他用户的便携电话机10进行通话。下面,说明从便携电话机10的发送装置向基站20的接收装置发送数字信号的方式(上行线路),但也能同样适用于从基站20的发送装置向便携电话机10的接收装置发送的方式(下行线路)。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传送系统S适用于与便携电话机10及基站20的通信的方式。但是,不限于此,也能适用于计算机的无线LAN适配器与无线LAN路由器之间的通信、家电产品内的无线LAN适配器与家用服务器内的无线LAN路由器之间的通信等。
图2是表示发送装置1的硬件构成框图,图3是表示接收装置2的硬件构成框图。首先,说明发送装置1。发送装置1包含以下部分构成:输入部1li;串行/并行转换部12;调制器13;DFT部14;配置部15;频带设定部16;使用频带设定部17;导频信号生成部11;频谱映射部181、182、183;IDFT(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部191、192、193;CP(Cyclic Prefix)附加部101、102、103;多路复用部114;正交调制部110;频率转换部112;及天线113等。
将输入到输入部11i的数字信号输入给串行/并行转换部12。将输入到串行/并行转换部12的数字信号,例如在调制方式为QPSK(4相相位调制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时,按每2位串行/并行(串联/并联)转换并分割后,输入给调制器13。调制器13例如使用QPSK或16QAM(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等。将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输入给作为转换部的DFT部14,进行时间-频率转换,将频带的频谱输出至配置部15。
频带设定部16设定与在发送装置1和接收装置2之间预先分配的主频带不同的辅助频带。在本实施方式中,还说明了除预先分配的主频带外,由接收装置2的频带设定部24设定的比主频带频带低的辅助频带A及比主频带频带高的辅助频带B。频带设定部16通过天线113,接收从基站20的接收装置2的频带设定部24发送的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的信息。并且,只要将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的信息多路复用于从基站20的发送装置1发送至便携电话机10的接收装置2(下行)的其他数字信号后发送即可。例如,对主频带及辅助频带信息的信号进行帧结构(frame)化,将帧结构的一部分规定为控制信号传送用,多路复用于作为一般数据的数字信号后发送。频带设定部16将接收到的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的信息存储于内部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为了设定频带,向配置部15输出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的信息。另外,频带设定部16也能通过天线113,通过i-mode(注册商标)等通信网及因特网,接收由接收装置2的频带设定部24或未图示的管理计算机设定的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的信息。辅助频带A及B具体的频带设定如后所述,利用时间带等设定干扰少的频带,从基站20的发送装置1发送关于利用的频带的信息。
使用频带设定部17在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的各自中还设定用于发送接收的频带。例如,在辅助频带A分配为100MHz~150MHz时,使用频带从分配的频带内选择,例如,为110MHz~120MHz及125MHz~140MHz等。该使用频带的设定中,接收装置2的使用频带设定部25监视各频带内的通信品质,边以能确保通信品质的部分作为使用频带并使之动态地变化,边将该信息发送至发送装置1。发送装置1的使用频带设定部17通过作为使用频带信息接收部的天线113,接收关于由接收装置2的使用频带设定部25设定的使用频带的信息。使用频带设定部17在将该内容存储于内部的未图示的存储器的同时,为了设定使用频带,向配置部15输出关于使用频带的信息。并且,只要将关于使用频带的信息多路复用于从基站20的发送装置1发送至便携电话机10的接收装置2(下行)的其他数字信号后发送即可。例如,帧结构化使用频带信息的信号,将帧结构的一部分规定为控制信号传送用,多路复用于作为一般数据的数字信号后发送。并且,后面详细叙述接收装置2的使用频带设定部25。
配置部15将频谱分散配置于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的各使用频带。图4是表示频谱的分散配置、提取及耦合处理的概念说明图。图4(a)表示从DFT部14向配置部15输入的频谱,横轴方向表示频率。另外,本例中说明了每一处理单位的频谱数为64。配置部15根据从频带设定部16输出的信息,将频谱分割成辅助频带A、主频带、及辅助频带B。图4(b)表示为了将连续的频谱分散配置到辅助频带A、主频带及辅助频带B而分割的频谱的状态。例如,分别向辅助频带A分割10个频谱,向主频带分割22个频谱,向辅助频带B分割32个频谱。图4(c)分别表示在发送装置1和接收装置2之间能利用的频带、即辅助频带A、主频带及辅助频带B,由于将由阴影线围成的频带用于其他传送系统,所以不利用。
配置部15根据来自使用频带设定部17的信息,还将频谱分散配置于辅助频带A、主频带及辅助频带B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中。图4(d)是表示辅助频带A、主频带及辅助频带B内的使用频带说明图,未施加阴影线的中空部分表示使用频带,将频谱分散配置于这些使用频带中。在本传送系统S中利用这些使用频带及图4(d)的由阴影线围成的部分。例如,分别在辅助频带A中的使用频带a1中配置4个频谱,在使用频带a2中配置6个频谱。并且,分别在主频带中的使用频带1中配置16个频谱,在使用频带2中配置6个频谱。以及在辅助频带B中的使用频带b中配置32个频谱。这样,将64个频谱分散配置于辅助频带A、主频带及辅助频带B内的使用频带中。之后,将含有该64个频谱的辅助频带A、主频带及辅助频带B内的频谱进行频率-时间转换,作为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接收装置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了2个辅助频带A及B,但其数量不限于此。
在接收装置2的提取部26中,根据从使用频带设定部25输出的使用频带信息,提取分别配置于使用频带a1、使用频带a2、使用频带1、使用频带2及使用频带b的频谱,如图4(e)所示,由耦合部27再次耦合该64个频谱。
图5是表示配置部15中的频谱的分散配置处理步骤的流程图。首先,配置部15取得从频带设定部16输出的辅助频带信息(步骤S51)。这时,也同时取得存储于存储器(未图示)的主频带信息。并且,主频带也能根据来自频带设定部16的指示,通过改写存储器的内容,适当变更该频带。配置部15从使用频带设定部17取得各辅助频带内的使用频带的信息(步骤S52)。
配置部15根据取得的使用频带信息,计算出主频带及各辅助频带内设定的使用频带的合计频带值(步骤S53)。这是所述例中使用频带a1宽度、使用频带a2宽度、使用频带1宽度、使用频带2宽度及使用频带b宽度的合计值。这里,设合计频带值为s。配置部15计算出各使用频带的对合计频带值s的占有率(步骤S54)。例如,使用频带a1的占有率为以合计频带值s除使用频带a1宽度的值。
配置部15计算出全部的各使用频带的占有率。而且,配置部15对频谱总数乘以占有率,计算出分散至各使用频带的频谱数(步骤S55)。例如,由于在计算出使用频带b宽度的对合计频带值s的占有率为50%时,总频谱数为64,所以对辅助频带B的使用频带b分散的频谱数为32。配置部15对各使用频带进行步骤S55的计算处理,按频率顺序配置对各使用频带计算的频谱数量(步骤S56)。
分别将由配置部15分散配置的主频带的频谱输出至频谱映射部181,将辅助频谱A的频谱输出至频谱映射部182,将辅助频带B的频谱输出至频谱映射部183。在频谱映射部181至183中除使用频带中分散配置的频谱外、还进行使用频带外的其他频谱的映射。将映射后的主频带的频谱、辅助频带A的频谱及辅助频带B的频谱分别输出至IDFT部191至193。
IDFT部191至193将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的频谱进行频率-时间转换,将时间转换后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分别输出至CP附加部101至103。为了防止CP附加部101至103中符号间干扰,复制数字信号的一部分,将复制后的数字信号粘贴在保护间隔(guardinterval)部分(数字信号的先头部分),使数字信号扩展。将在CP附加部101至103中扩展的数字信号输出至多路复用部114。导频信号生成部11将分散导频信号及连续导频信号等导频信号输出至多路复用部114。由多路复用部114适当插入该导频信号,用于接收装置2的信道特性推定部231等来推定传送路径特性。将由多路复用部114多路复用导频信号的数字信号输出至正交调制部110。
正交调制部110将输出的数字信号正交调制,并转换成中间频率频带。将正交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输出至频率转换部112。频率转换部112将正交调制后的数字信号的频率频带从中间频率频带转换成无线频率频带,提供给作为接收发送部的天线113。由此,将分散配置后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接收装置2。
下面,说明接收装置2的结构。接收装置2包含以下部分而构成:天线21;正交解调部22;RF频带分离部221;多路复用分离部222;主电路23;辅助电路23A;辅助电路23B;提取部26;频带设定部24;使用频带设定部25;耦合部27及解调部28等。将由作为发送接收部的天线21接收的数字信号利用正交解调部22从IF频带解调为基带的数字信号。频带设定部24将用于发送接收的频带信息、即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的信息输出至RF频带分离部221。RF频带分离部221根据来自频带设定部24的输出,对每个频带进行数字信息的分离,并且,在多路复用分离部222中,将导频信号从数字信号中分离。分别将分离的主频带的数字信号输出至主电路23,将辅助频带A的数字信号输出至辅助电路23A,将辅助频带B的数字信号输出至辅助电路23B。
主电路23、辅助电路23A及辅助电路23B具有相同的结构,包含以下部分而构成:信道特性推定部231、子信道品质信息生成部232、CP除去部234及DFT部235。将主频带的数字信号中的导频信号输出至信道特性推定部231,将除此之外的数据信号输出至CP去除部234。信道特性推定部231根据导频信号,推定数据信号的特性。并且,子信道品质信息生成部232生成关于频带内的通信品质的值,并输出至提取部26。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主电路23外,还设置2个辅助电路23A及辅助电路23B,但不限于此,只要从对应于利用的辅助频带数准备的多个辅助电路中使用辅助频带数量的辅助电路即可。
数字信号内的数据信号由CP除去部234除去保护间隔部分后,输出至DFT部235。在DFT部235中进行时间-频率转换,将频率转换后的频谱输出至提取部26。这样,分别从主电路23将含有使用频带的主频带的频谱输出至提取部26,从辅助电路23A将含有使用频带的辅助频带A的频谱输出至提取部26,从辅助电路23B将含有使用频带的辅助频带B的频谱输出至提取部26。
频带设定部24将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的信息输出至提取部26,并且,使用频带设定部25也将使用频带信息输出至提取部26。提取部26分别提取存在于主频带内的使用频带的频谱、存在于辅助频带A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及存在于辅助频带B的使用频带的频谱,输出至耦合部27。耦合部27耦合从提取部26输出的频谱。即,按从存在于使用频带低的频带的频谱向存在于高频带的频谱的顺序,执行以规定频带耦合频谱的处理,以构成与后段的解调部28具有整合性的频谱。在所述例子中,以适合于解调部28的传送频带、按使用频带a1、使用频带a2、使用频带1、使用频带2、及使用频带B的顺序耦合存在于各个频带的频谱。将耦合后的频谱输出至解调部28。解调部28根据调制时使用的调制方式进行解调,得到涉及耦合频谱的数字信号。
图6是表示接收装置2内的频带设定部24的硬件结构框图。只要认知无线中设定的频带对应于接收装置2周围无线电波环境来设定即可。接收装置2周围无线电波环境例如随时间或位置变化。频带设定部24包含以下部分而构成: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241;RAM(Random Access Memory)242;计时部243;存储部245及位置信息取得部248等。CPU241通过总线247,与频带设定部24的硬件各部连接,并控制硬件各部,同时,根据存储于存储部245的控制程序,执行各软件处理。
RAM242及存储部245是能指定并读写任意地址的半导体存储器。计时部243将当前时刻输出至CPU241。在存储器245中存储辅助频带表格246。图7是表示辅助频带表格246的记录布局说明图。辅助频带表格246包含时间带字段及辅助频带字段而构成。在时间带字段中存储时间带,例如13:00~15:00等。并且,在辅助频带字段中除主频带外,还对应于时间带存储利用的辅助频带。
例如,在13:00~15:00的时间带中除主频带外,还利用辅助频带aHz~bHz及辅助频带cHz~dHz。并且,在15:00~17:00的时间带中除主频带外,仅利用辅助频带dHz~eHz。另外,关于主频带的频带存储于存储部245。辅助频带表格246的存储内容、及主频带的存储内容也能由操作者对应于状况,从未图示的输入部适当变更,或从未图示的管理计算机接收新的主频带的频带、及辅助频带表格的存储内容,由CPU241指示改写。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时间带设定辅助频带,但也能利用月日适当变更主频带及辅助频带。例如,只要扩大在周末利用的辅助频带即可。
CPU241监视从计时部243输出的当前时刻,以当前时刻为基础,检索辅助频带表格246,读出对应于当前时刻的时间带的辅助频带。并且,CPU241读出存储于存储部245的主频带。CPU241将读出的主频带及辅助频带信息输出至提取部26及RF频带分离部221。并且,接收装置2的频带设定部24将读出的主频带及辅助频带信息通过天线21,发送至发送装置1的频带设定部1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从基站20的接收装置2内的频带设定部24向发送装置1的频带设定部16发送关于主频带及辅助频带的信息的方式。但是,也能从未图示的管理服务器计算机内的接收装置2内的频带设定部24向发送装置1的频带设定部16发送关于主频带及辅助频带的信息。
另外,接收装置2的频带设定部24也能对应于接收装置2的位置来确定辅助频带。例如,作为移动体的便携电话机10的接收装置2也能对应于便携电话机10的使用位置,适当变更利用的频带。如图6所示,频带设定部24具备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等位置信息取得部248。位置信息取得部248取得接收装置2的位置信息(纬度及经度),将位置信息输出至CPU241。在存储部245中,与所述的辅助频带表格246相同,对应于位置信息存储利用的辅助频带。CPU241也能根据从位置信息取得部248输出的位置信息,从存储部245读出对应的辅助频带,将该辅助频带与主频带一起输出。例如,只要在接收装置2位于都市中心区时,由于无线电波环境相对不好,所以少设定辅助频带,相反,在接收装置2位于郊外时,由于无线电波环境相对变好,能多设定辅助频带。
图8是表示使用频带设定部25的硬件结构框图。使用频带设定部25包含以下部分而构成:CPU251;信道品质监视部253;频带信息存储部252;及阈值存储部254等。CPU251在通过总线255,与使用频带设定部25的硬件各部连接,并控制其的同时,根据存储于未图示的存储器的控制程序,执行各软件处理。
频带信息存储部252及阈值存储部254是能指定读写任意地址的半导体存储器。信道品质监视部253根据从图3中的子信道品质信息生成部232输出的通信品质,监视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各自的通信品质。作为关于该通信品质的值,相当于来自其他无线网络(例如,依据802.11的无线LAN)的干扰电平等。在阈值存储部254中存储对关于通信品质的值的阈值。例如,在阈值存储部254中存储为允许干扰电平-80dBm等。这是因为由接收装置2接收的干扰电平例如为-100dmBm时,为允许干扰电平以下,所以判断为没有使用该频带的其他通信者。另外,在设接收装置2的接收灵敏度为关于通信品质的值时,在变为位误差率=10-5的所需接收功率为-110dBm以下时,判定通信品质良好,设定为使用频带。并且,设接收装置2中的SN(Signal-to-Noise)比为关于通信品质的值,设10db为作为阈值的允许SN比,设接收装置2中的SN比是10db以上的频带为使用频带。另外,下面,为了易于进行说明,设关于通信品质的值为干扰电平,设判断的基准为存储于阈值存储部254的允许干扰电平-80dm,在干扰电平为允许干扰电平以下时,通信品质良好,设定为使用频带。
CPU251例如按每5ms从信道品质监视部253取得作为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各自的关于通信品质的值的干扰电平。然后,CPU251读出存储于阈值存储部254的阈值,例如允许干扰电平-80dBm,判断取得的干扰电平的大小是否是允许干扰电平-80dBm以下。而且,提取干扰电平为-80dBm以下的频带。该提取的频带判断为通信品质为恒定以上,设定于主频带、辅助频带A或辅助频带B各自的使用频带内,存储于频带信息存储部252。
图9是表示使用频带的设定处理步骤流程图。信道品质监视部253在规定的时刻中逐次取得从子信道品质信息生成部232输出的关于通信品质的值(步骤S91)。另外,作为关于通信品质的值的干扰电平的测定也能通过未图示的传感器来检测。信道品质监视部253存储取得的关于通信品质的值(步骤S92)。CPU251判断是否经过规定时间(例如10ms)(步骤S93)。在CPU251判断为未经过规定时间时(步骤S93中,否),移动至步骤S91,重复以上处理。另外,在CPU251判断为经过规定时间时(步骤S93中,是),从信道品质监视部253取得关于主频带、及辅助频带通信品质的值(步骤S94)。关于该通信品质的值如上所述,例如是干扰电平。
CPU251读出存储于阈值存储部254的阈值(例如允许干扰电平-80dBm)(步骤S95)。然后,CPU251从存在于主频带及辅助频带的频带中,提取关于通信品质的值为阈值以下,具体地,取得的干扰电平是允许干扰电平以下的频带,设定为使用频带(步骤S96)。CPU251将使用频带存储于频带信息存储部252(步骤S97)。这样,CPU251将关于通信品质的值为规定阈值以下的频带设为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各自的使用频带。涉及的使用频带信息除输出至提取部26外,通过作为频带信息发送部的天线21发送至发送装置1的使用频带设定部17。发送装置1的使用频带设定部17通过作为使用频带信息接收部的天线113接收使用频带信息。另外,因时刻不同,有时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内的使用频带在通信品质上不存在。例如,辅助频带A及B中有时基于其他无线网络的干扰大,辅助频带A及B内的使用频带不存在。这种情况仅使用主频带内的使用频带。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与根据规定规则的配置信息,分散配置频谱的方式有关。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发送装置1的硬件结构框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接收装置2的硬件结构框图。发送装置1除实施方式1的结构外,还具备配置信息设定部151,该配置信息设定部151连接于配置部15。并且,接收装置2除实施方式1的结构外,还具备配置信息设定部271,该配置信息设定部271连接于耦合部27。发送装置1中的配置信息设定部151将配置信息存储于内部的存储器(未图示)。该配置信息是涉及重新排列对使用频带的频谱用的规定规则的信息,例如对应分别向应对使用频带配置的频谱的排列加上10,或重新排列频谱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等的规则。该规则存储发送装置1的配置信息设定部151及接收装置2的配置信息设定部271各自的共同配置信息(规则)。
下面,说明配置信息假定为将应对使用频带配置的频谱的排列错开10的规则时的实例。图12是表示基于配置信息的频谱的配置状态说明图。设配置部15中的处理单位为64频谱,设频谱的排列在I(1)~I(64)之间来进行说明。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根据来自频带设定部16的主频带、辅助频带A及辅助频带B的信息、及来自使用频带设定部17的使用频带信息,在辅助频带A的使用频带a1中配置I(1)~I(4),在使用频带a2中配置I(5)~I(10)。并且,在主频带的使用频带1中配置I(11)~I(26),在使用频带2中配置I(27)~I(32)。以及在辅助频带B的使用频带b中配置I(33)~I(64)。
配置部15读出存储于配置信息设定部151中的配置信息,根据该配置信息,进行重新排列对使用频带的频谱的排列的处理。在配置信息为相对使用频带将频带排列分别错开10的规则时,在辅助频带A的使用频带a1中配置I(11)~I(14),在使用频带a2中配置I(15)~I(20)。另外,在使用频带1中配置I(21)~I(36),在使用频带2中配置I(37)~I(42)。并且,在辅助频带B的使用频带b中配置I(43)~I(64)及I(1)~I(10)。配置部15在根据该配置信息分散配置频谱的基础上,向接收装置2发送涉及该频谱的数字信号。
如图11所示,实施方式2的接收装置2重新设置了配置信息设定部271。配置信息设定部271能通过天线113或天线21与发送装置1的配送信息设定部151通信,存储相同的配置信息。即,在所述例子中,由于在发送装置1侧规定对使用频带的频谱排列为前进10,所以在接收装置2侧进行对使用频带的频谱排列退回10的处理。另外,为了确保该配置信息设定部151及配置信息设定部271的内容的安全性,优选按每个规定的期间,操作者从未图示的输入部变更配置信息,或者,从未图示的管理计算机,改写存储于配置信息设定部151及配置信息设定部271内的存储器中的配置信息。
配置信息设定部271将配置信息输出至耦合部27。耦合部27重新排列从提取部26提取的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排列。即,在所述例子时,进行将频谱排列退回10的处理。从提取部26输出I(11)~I(14)作为辅助频带A的使用频带a1,输出I(15)~I(20)作为使用频带a2。并且,输出I(21)~I(36)作为主频带的使用频带1,输出I(37)~I(42)作为使用频带2。以及输出I(43)~I(64)及I(1)~I(10)作为辅助频带B的使用频带b。耦合部27进行将存在于各使用频带的频谱退回10的处理。即,在辅助频带A的使用频带a1中退回I(1)~I(4),在使用频带a2中退回I(5)~I(10)。并且,在主频带的使用频带1中退回I(11)~I(26),在使用频带2中退回I(27)~I(32)。以及在辅助频带B的使用频带b中退回I(33)~I(64)。而且,最后,耦合部27在解调部28使用的适当频带内将这些频谱耦合。即,进行按从存在于使用频带低的频带的频谱向存在于高频带的频谱的顺序耦合频谱的处理。在所述例子中,按使用频带a1、使用频带a2、使用频带1、使用频带2、及使用频带b的顺序耦合各自频带中存在的频谱I(1)~I(64)。将耦合后的频谱输出至解调部28。这样,能通过由配置信息设定部151及配置信息设定部271重新排列频谱,大幅度提高通信时的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2为如上的结构,其他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向对应的部分附加相同的参照序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1及2说明了使用主频带及辅助频带的使用频带的方式,但实施方式3涉及使用主频带内的使用频带的方式。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发送装置1的硬件结构框图。另外,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接收装置2的硬件结构框图。
由于实施方式3的发送装置1仅使用主频带,所以在配置部15和多路复用部114之间设置涉及主频带的频谱映射部181、IDFT部191及CP附加部101。配置部15将频谱分散配置于由频带设定部16预先分割的主频带内的使用频带。接收装置2的使用频带设定部25将主频带内关于通信品质的值满足规定基准的频带设定为使用频带,将该信息输出至发送装置1的使用频带设定部17。
配置部15将频谱分散配置于从使用频带设定部17输出的使用频带。将含有分散配置于使用频带的频谱的主频带内频谱的数字信号通过天线113发送至接收装置2。如图14所示,为了接收装置2也仅在主频带内进行解调处理,在多路复用分离部222和提取部26之间仅设置涉及主频带的主电路23。提取部26根据从使用频带设定部25输出的使用频带信息,提取存在于该使用频带的频谱,输出至耦合部27。耦合部27耦合从提取部26输出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输出至解调部28。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频谱的分散配置、提取及耦合处理的概念说明图。图15(a)表示从DFT部14输入至配置部15的频谱,横轴方向表示频率。在本例中还说明了每一处理单位的频谱数为64。图15(b)表示为了将连续的频谱分散配置至主频带内的使用频带而分割的频谱状态。只要该分割的分配按图5中叙述的处理为准进行即可。另外,也能如实施方式2中所述,使用配置信息,进行重新排列频谱的处理。
具体地,配置部15计算出从使用频带设定部17输出的各使用频带宽度的总和s。然后,通过以计算出的总和s除各使用频带宽度,计算出分配至各使用频带宽度的频谱的比例。配置部15将频谱的总和64乘以各使用频带的比例后,决定分散至各使用频带的频谱数。
图15(c)表示在发送装置1和接收装置2之间预先分配的主频带。配置部15根据来自使用频带设定部17的信息,将频带分散配置于在主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图15(d)是分别表示主频带内的使用频带1至5的说明图,未施加阴影线的中空部分表示使用频带,将频谱分散配置于这些使用频带中。由本传送系统S利用这些使用频带1至5及图15(d)的由阴影线包围的部分。例如,分别在使用频带1中配置4个频谱,在使用频带2中配置6个频谱,在使用频带3中配置16个频谱,在使用频带4中配置6个频谱,并且,在使用频带5中配置32个频谱。这样,在主频带内的各使用频带中分散配置了64个频谱,将包含分散配置的频谱的主频带内的频谱进行频率-时间转换,作为数字信号发送至接收装置2。
在接收装置2的提出部26中,根据从使用频带设定部25输出的使用频带信息,提取分别配置于主频带内的使用频带1至5的频谱,如图15(e)所示,由耦合部27再次耦合该64个频谱。
本实施方式3为如上的结构,由于其他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1及2相同,所以向对应的部分附加相同的参照序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Claims (20)
1.一种传送方法,在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发送接收调制后的数字信号,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换步骤,将由所述发送装置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
使用频带设定步骤,利用所述接收装置设定在所述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中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
频带信息发送步骤,将涉及由该使用频带设定步骤设定了的使用频带的信息从所述接收装置发送至所述发送装置;
配置步骤,通过所述发送装置将由所述转换步骤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由所述频带信息发送步骤发送了的各使用频带;和
发送步骤,将包含由该配置步骤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所述主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步骤,接收由所述发送步骤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的所述主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
提取步骤,利用所述接收装置从由所述接收步骤接收到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中提取由所述使用频带设定步骤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和
耦合步骤,利用所述接收装置耦合由该提取步骤提取到的频谱。
3.一种传送方法,在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发送接收调制后的数字信号,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换步骤,将由所述发送装置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
频带设定步骤,设定与所述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不同的辅助频带;
使用频带设定步骤,利用所述接收装置设定在所述主频带及所述辅助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
频带信息发送步骤,将涉及由该使用频带设定步骤设定了的使用频带的信息从所述接收装置发送至所述发送装置;
配置步骤,通过所述发送装置将由所述转换步骤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至由所述频带信息发送步骤发送了的各使用频带;和
发送步骤,将包含由该配置步骤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所述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步骤,接收由所述发送步骤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的所述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
提取步骤,利用所述接收装置从由所述接收步骤接收到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中提取由所述使用频带设定步骤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和
耦合步骤,利用所述接收装置耦合由该提取步骤提取到的频谱。
5.一种传送系统,在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发送接收调制后的数字信号,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换部,将由所述发送装置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
使用频带设定部,利用所述接收装置设定在所述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
频带信息发送部,将涉及由该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的信息从所述接收装置发送至所述发送装置;
配置部,设置于所述发送装置中,将由所述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由所述频带信息发送部发送了的各使用频带;和
发送部,将包含由所述配置部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所述主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接收由所述发送部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的所述主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
提取部,设置于所述接收装置中,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中提取由所述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和
耦合部,设置于所述接收装置中,耦合由该提取部提取到的频谱。
7.一种传送系统,在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发送接收调制后的数字信号,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换部,将由所述发送装置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
频带设定部,设定与所述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间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不同的辅助频带;
使用频带设定部,利用所述接收装置设定在所述主频带及所述辅助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
频带信息发送部,将涉及由该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的信息从所述接收装置发送至所述发送装置;
配置部,设置于所述发送装置中,将由所述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至由所述频带信息发送部发送了的各使用频带;和
发送部,将包含由所述配置部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所述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接收由所述发送部发送至所述接收装置的所述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
提取部,设置于所述接收装置中,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中提取由所述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和
耦合部,设置于所述接收装置中,耦合由该提取部提取到的频谱。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对所述使用频带的各频谱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部的构成为:根据由所述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了的配置信息,将由所述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由所述频带信息发送部发送了的各使用频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部的构成为:根据由所述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了的配置信息,耦合由所述提取部提取到的频谱。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信息设定部的构成为:设定根据规定的规则,重新排列对所述使用频带的各频谱用的配置信息。
12.一种发送装置,将调制后的数字信号发送至外部,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换部,将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
使用频带信息接收部,从外部接收涉及在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的信息;
配置部,将由所述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由所述使用频带信息接收部接收了的各使用频带;和
发送部,将包含由所述配置部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所述主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外部。
13.一种发送装置,将调制后的数字信号发送至外部,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换部,将调制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带的频谱;
频带设定部,设定与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不同的辅助频带;
使用频带信息接收部,从外部接收涉及在所述主频带及所述辅助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的信息;
配置部,将由所述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由所述使用频带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各使用频带;和
发送部,将包含由所述配置部分散配置后的频谱的所述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发送至外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对所述使用频带的各频谱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部的构成为:根据由所述配置信息设定部设定了的配置信息,将由所述转换部转换后的频谱分散配置给由所述使用频带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各使用频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信息设定部的构成为:设定根据规定的规则,重新排列对所述使用频带的各频谱用的配置信息。
16.一种接收装置,从外部接收调制后的数字信号,其特征在于,具备:
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在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
频带信息发送部,将涉及由该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的信息发送至外部;
接收部,接收从外部发送的所述主频带内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
提取部,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中提取由所述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和
耦合部,耦合由该提取部提取到的频谱。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频带设定部的构成为:将所述主频带内涉及通信品质的值满足规定基准的频带设定为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
18.一种接收装置,从外部接收调制后的数字信号,其特征在于,具备:
频带设定部,设定与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不同的辅助频带;
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在所述主频带及所述辅助频带内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
频带信息发送部,将涉及由该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的信息发送至外部;
接收部,接收从外部发送的所述主频带及辅助频带内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
提取部,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涉及频谱的数字信号中提取由所述使用频带设定部设定了的使用频带内的频谱;和
耦合部,耦合由该提取部提取到的频谱。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频带设定部的构成为:将所述主频带及所述辅助频带内涉及通信品质的值满足规定基准的频带设定为应使用的多个使用频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带设定部的构成为:对应于周围的无线电波环境,设定与预先分配了的主频带不同的辅助频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89682/2006 | 2006-07-10 | ||
JP2006189682 | 2006-07-10 | ||
PCT/JP2007/061439 WO2008007506A1 (fr) | 2006-07-10 | 2007-06-06 | Procédé de transfert, système de transfert, appareil transmetteur et appareil récepteu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12943A true CN101512943A (zh) | 2009-08-19 |
CN101512943B CN101512943B (zh) | 2015-09-02 |
Family
ID=38923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3299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2943B (zh) | 2006-07-10 | 2007-06-06 | 传送方法、传送系统、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878626B2 (zh) |
CN (1) | CN101512943B (zh) |
WO (1) | WO200800750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18923A (zh) * | 2010-02-26 | 2013-02-06 | E-亮点公司 | 用于发射/接收在一个或者多个第一频带中接收/发射的电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298641B1 (ko) * | 2006-11-10 | 2013-08-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Ofdm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
JP5481371B2 (ja) * | 2008-03-05 | 2014-04-2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
KR20090131230A (ko) * | 2008-06-17 | 2009-12-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적어도 두 개의 주파수 대역들을 이용하는 저 밀도 패리티코드 인코딩 장치 및 디코딩 장치 |
CN102160311B (zh) | 2008-09-18 | 2015-03-1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
JP2011176679A (ja) * | 2010-02-25 | 2011-09-08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5646201B2 (ja) * | 2010-04-14 | 2014-12-24 |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 無線送信装置 |
JP5688530B2 (ja) * | 2011-02-16 | 2015-03-25 |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A2843833C (en) * | 2011-09-26 | 2016-06-14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ter apparatus and receiver apparatus |
JP6154720B2 (ja) * | 2013-10-09 | 2017-06-28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周波数変換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JP6159216B2 (ja) * | 2013-10-09 | 2017-07-05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周波数変換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1633A (zh) * | 2000-12-15 | 2004-03-10 | ˹���ķ��Ź�˾ | 具有基于组的副载波分配的多载波通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35512B2 (ja) * | 1997-08-06 | 2000-04-24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3618600B2 (ja) * | 1999-09-28 | 2005-02-09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端末局 |
JP2001148682A (ja) * | 1999-11-22 | 2001-05-29 | Victor Co Of Japan Ltd |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装置とその受信装置、及びそのデータ送信方法 |
ES2184587B1 (es) * | 2000-12-18 | 2004-08-01 | Diseño De Sistemas En Silicio, S.A. |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de transmision digital de datos punto a multipunto sobre red electrica. |
JP2003264521A (ja) * | 2002-03-11 | 2003-09-19 |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変復調装置 |
JP4256158B2 (ja) * | 2002-12-26 | 2009-04-22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JP4592523B2 (ja) * | 2004-07-29 | 2010-12-0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無線受信装置 |
-
2007
- 2007-06-06 JP JP2008524736A patent/JP487862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6-06 CN CN200780032994.3A patent/CN10151294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6-06 WO PCT/JP2007/061439 patent/WO200800750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1633A (zh) * | 2000-12-15 | 2004-03-10 | ˹���ķ��Ź�˾ | 具有基于组的副载波分配的多载波通信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18923A (zh) * | 2010-02-26 | 2013-02-06 | E-亮点公司 | 用于发射/接收在一个或者多个第一频带中接收/发射的电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918923B (zh) * | 2010-02-26 | 2016-03-23 | E-亮点公司 | 用于发射/接收在一个或者多个第一频带中接收/发射的电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12943B (zh) | 2015-09-02 |
JPWO2008007506A1 (ja) | 2009-12-10 |
WO2008007506A1 (fr) | 2008-01-17 |
JP4878626B2 (ja) | 2012-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12943B (zh) | 传送方法、传送系统、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 |
EP4228291B1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2017028882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FDMA Tone Allocation in Next Generation Wi-Fi Networks | |
CN108632006A (zh) |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2023542177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フロントホール伝送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 |
CN106550468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基站 | |
CN103491047B (zh) | 发射端、接收端及单载波系统和多载波系统的共存方法 | |
JPH1127231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JP2011521507A (ja) | 無線通信においてスペクトル資源を利用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KR20160114132A (ko) | 업링크 액세스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
CN101374017A (zh) | 基于ofdm系统的物理资源块分配方法 | |
KR100435131B1 (ko) | 기지국 장치, 통신 단말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 |
JPWO2018135128A1 (ja) | 基地局、帯域幅割当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端末 | |
CN112335210B (zh) | 移动台、基站、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 |
EP2068472B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its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JP4129092B2 (ja) | Ofdm送受信装置、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及び、ofdm送受信方法 | |
JP2004254335A (ja) | 無線基地局、無線端末 | |
KR100784323B1 (ko)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 |
US8406777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ynamic segregation of managed wireless resources by traffic type | |
CN109802784B (zh) | 一种pucch传输方法、移动通信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Bhandari et al. | Next gener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s: Wi-Fi 6 and 5G | |
US20140241445A1 (en) | Method for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multiuse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OFDM) system | |
JP7481981B2 (ja) | 基地局装置及び帯域幅制御方法 | |
WO2018058550A1 (zh) | 一种数据映射方法、装置及设备 | |
WO2024082926A1 (zh) | 信号传输方法、通信系统及通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