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8425B - 波长转变构件、光源组件和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波长转变构件、光源组件和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98425B CN101498425B CN200910003902XA CN200910003902A CN101498425B CN 101498425 B CN101498425 B CN 101498425B CN 200910003902X A CN200910003902X A CN 200910003902XA CN 200910003902 A CN200910003902 A CN 200910003902A CN 101498425 B CN101498425 B CN 1014984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velength conversion
- light
- light source
- wavelength
- source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7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UHYPYGJEEGLRJD-UHFFFAOYSA-N cadmium(2+);selenium(2-) Chemical compound [Se-2].[Cd+2] UHYPYGJEEGLRJ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claims 1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616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5000010384 tocophero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8
- 235000019731 tricalcium phosph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IBGNAJQTOXRDK-UHFFFAOYSA-N 1,3-dichloro-5-(3-chlorophenyl)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C=CC(C=2C=C(Cl)C=C(Cl)C=2)=C1 RIBGNAJQTOXRD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9—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lor mixing, e.g. whit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62—Switchable arrangements whereby the element being usually not switchab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高的色纯度并能够根据环境改变使色温最优化的波长转变构件、包括该波长转变构件的光源组件和包括该光源组件的液晶显示器(LCD)。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发光芯片,产生光;波长转变构件,包括波长转变颗粒,所述波长转变颗粒将光转变成具有预定波长的光,所述预定波长是根据所述波长转变颗粒的尺寸而确定的。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1月3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08-001018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该申请的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长转变构件,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实现高的色纯度并根据环境改变使色温最优化的波长转变构件、一种包括该波长转变构件的光源组件和一种包括该光源组件的LCD。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为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装置不能满足对薄的且大型的显示装置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对诸如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装置、等离子体寻址液晶(PALC)显示面板装置、液晶显示器(LCD)装置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装置之类的平板显示装置的需求急剧增大。
作为一种最广泛使用的平板显示装置,LCD通常包括:两个显示面板,具有产生场的电极,例如安装在显示面板上的像素电极和共电极;设置在这两个显示面板之间的液晶层。LCD确定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因此调节液晶层的透射率,从而显示图像。
通常,大多数LCD是无源发光装置,因此需要提供光的背光组件。可以在背光组件中使用诸如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或发光二极管(LED)之类的各种光源。然而,为了满足最近对能够提供高清晰度和高亮度的光源的需求,需要开发这样一种光源组件,即,所述光源组件即使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仍能够保持高清晰度和高亮度并能够根据使用光源组件的环境的特性来调节光的色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长转变构件、包括该波长转变构件的光源组件和包括该光源组件的液晶显示器(LCD),它们均能够实现高的色纯度并能够根据环境改变使色温最优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光源组件包括:发光芯片,产生光;波长转变构件,包括波长转变颗粒,所述波长转变颗粒将光转变成具有预定波长的光,所述预定波长是根据所述波长转变颗粒的尺寸而确定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单元,包括发光芯片和波长转变层,所述发光芯片产生光,所述波长转变层设置在所述发光芯片上,并改变所述发光芯片产生的光的颜色;波长转变构件,包括多个波长转变图案,所述波长转变图案将由所述光源单元产生的光转变成具有预定波长的光,其中,所述光源组件通过调整所述波长转变层和所述波长转变图案的叠置区域来调节光的颜色。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LCD包括:液晶面板,显示图像;光源组件,包括发光芯片和多个波长转变构件,所述发光芯片产生光,所述波长转变构件中的每个包括多个波长转变图案,所述波长转变图案将由所述发光芯片产生的光转变成具有预定波长的光,其中,所述波长转变构件被设置成彼此叠置,所述光源组件通过调整所述波长转变构件中的每个波长转变构件的波长转变图案的叠置区域来调节光的颜色。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方面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光源组件的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3示出了沿图2的II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4和图5示出了用于解释在图1中示出的光源组件的操作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沿图1的VI-V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7A至图7C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第一波长转变片或第二波长转变片的各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9示出了沿图8的IX-IX’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11示出了沿图10的XI-X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13示出了沿图12的XIII-X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LCD)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而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在此提出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作“连接到”或“结合到”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源组件10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光源组件10的放大透视图,图3示出了沿图2的III-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14,向液晶显示器(LCD)1的液晶面板31提供光的光源组件10包括多个光源单元81、电路板82、第一波长转变片71a、第二波长转变片71b和片移动单元70。
光源组件10向液晶面板31提供白光,所述白光是通过使光源单元81产生的光顺序地穿过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而获得的。更具体地讲,每个光源单元81包括位于其中的发光芯片C(例如,见图3),并产生光。光源单元81安装在电路板82上,并被提供有驱动电压以产生光。光源单元81可以是点光源单元。光源单元81可以被均匀地彼此隔开,因此能够向液晶面板31提供均匀的光。
光源单元81的发光芯片C可以产生具有单波长并因此具有高的色纯度的光。从光源单元81的发光芯片C发射的光可以是蓝光或波长比蓝光的波长短的光。两个波长转变片可以设置在光源单元81上面。为了通过这两个波长转变片向液晶面板31提供白光,光源单元81可以使用产生蓝光的发光芯片。光源单元81的发光芯片C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激光源或冷阴极荧光灯(CCFL)。
光源单元81的发光芯片C可以使用具有单波长并因此具有高的色纯度的光,但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即,光源单元81的发光芯片C可以使用可见光或波长比紫外(UV)光的波长短的光。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即,光源组件10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波长转变构件,例如波长转变板。具有波长转变颗粒并因此能够转变入射光的波长的构件被称作波长转变构件。
参照图2和图3,第一波长转变片71a设置在光源单元81上方。第一波长转变片71a转变由光源单元81产生的光的波长,从而改变光的颜色。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包括多个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和多个第一光透射图案73a,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改变光的波长,第一光透射图案73a透射通过的光而不转变光的波长。可以将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可以形成为透明片或透明板。
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转变从发光芯片C发射的光的波长。从发光芯片C发射的光与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中的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碰撞,从而导致能量转变,所以光的波长和颜色能够发生改变。即,一旦从发光芯片C发射的光透射穿过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那么光的颜色就变成与预定的波长对应的颜色。
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可以被形成为能够透射通过的光的透明片或透明板,并可包括转变光的波长的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
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稍后将进行描述)转变入射在上面的光的波长,从而能够发射具有期望波长的光。根据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的尺寸来确定从第一波长转变片71a或第二波长转变片71b发射的光的波长。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地调整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的尺寸来发射具有期望波长的光。例如,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可以由CdSe/ZnS形成。可以将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的直径调整在大约1nm至大约10nm的范围内。随着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的尺寸减小,从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发射的光的波长变得更短,因此,最终可以从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发射蓝光或浅蓝色的光。另一方面,随着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的尺寸增大,从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发射的光的波长变得更长,因此,最终可以从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发射红光或微红色的光。
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中的每个包括内核和围绕内核的外壳。更具体地讲,如果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由CdSe/ZnS形成,那么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的内核可以由CdSe形成,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的外壳可以由ZnS形成。
第一光透射图案73a是第一波长转变片71a中未形成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的部分。第一光透射图案73a透射通过的光而不转变光的波长。
例如,光源单元81可以向第一光透射图案73a提供蓝光,第一光透射图案73a将蓝光发射为蓝光。另一方面,光源单元81可以向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提供蓝光,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将蓝光转变成红光,并发射红光。即,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将入射在上面的光转变成红光。
第二波长转变片71b设置在第一波长转变片71a上方。第二波长转变片71b转变透射穿过第一波长转变片71a的光的波长。第二波长转变片71b包括多个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和多个第二光透射图案73b。可以将第二波长转变片71b形成为能够透射通过的光的透明片或透明板。
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中的每个包括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转变入射在上面的光的波长。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通过转变入射在上面的光的波长来发射绿光。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的直径可以小于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的直径。
第二光透射图案73b是第二波长转变片71b中未形成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的部分。第二光透射图案73b可以透射通过的光而不转变光的波长。
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可以彼此叠置。通过调整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和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的叠置区域,可以适当地调节将要从光源组件10发射的光的色温。
在下文中,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光源单元81产生的光的波长的转变,所述转变由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执行。假设光源单元81产生蓝光,该蓝光可以在透射穿过第一光透射图案73a和第二光透射图案73b之后被发射为蓝光。蓝光可以在透射穿过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和第二光透射图案73b之后被发射为红光。蓝光可以在透射穿过第一光透射图案73a和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之后被发射为绿光。因为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将入射在上面的光转变成波长比红光的波长短的光(例如,绿光),所以蓝光还可以在透射穿过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和第二波长转变图案之后被发射为红光。
简言之,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将入射在上面的光转变成红光,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将入射在上面的光转变成绿光。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在此提出的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和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的布置。
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可以在第一波长转变片71a中被形成为条状,并可以彼此平行延伸。同样,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可以在第二波长转变片71b中被形成为条状,并可以彼此平行延伸。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适当地调整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或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的宽度和第一光透射图案73a或第二光透射图案73b的宽度。为了增大或减小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和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的叠置区域,可以沿与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和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第一波长转变片71a或第二波长转变片71b。可以通过片移动单元70来移动第一波长转变片71a或第二波长转变片71b,后面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4和图5详细描述从光源组件10发射的光的调整。图4和图5示出了用于解释光源组件10的操作的剖视图。
参照图4,当光从设置在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下方的光源入射时,入射光顺序地透射穿过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假设入射光和从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发射的光都是平行光。
将第二波长转变片71b分成多个单元区域S,每个单元区域包括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和第二光透射图案73b。假设从光源入射蓝光,可以将每个单元区域S分成发射红光的红色区域R、发射绿光的绿色区域G和发射蓝光的蓝色区域B。
蓝色区域B与入射光顺序地透射穿过第一光透射图案73a和第二光透射图案73b的情况对应。蓝色区域B是发射入射光而没有任何颜色改变的区域。
绿色区域G与入射光顺序地透射穿过第一光透射图案73a和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的情况对应,其中,第一光透射图案73a透射通过的入射光而不改变入射光的颜色,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将透射穿过第一光透射图案73a的光转变成绿光。除了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和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的叠置区域OL之外,绿色区域G占据全部的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
红色区域R与入射光透射穿过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的情况对应,其中,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将入射光转变成红光。一旦入射光在透射穿过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之后被转变成红光,即使在红光透射穿过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或第二光透射图案73b之后,红光的颜色也不改变,这是因为第一波长转变颗粒P1或第二波长转变颗粒P2形成预定的带隙,使具有预定波长或更长波长的光透射穿过而不转变这些光的波长。
根据每个单元区域S中的红色区域R、绿色区域G和蓝色区域B的比例来确定从第二波长转变片71b发射的光中的红光、绿光和蓝光的比例,并且所述红光、绿光和蓝光的比例影响从光源组件10发射的光的色温。
参照图5,可以沿相反的方向移动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从而调整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和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之间的叠置区域。
当沿相反的方向移动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时,每个单元区域S中的红色区域R、绿色区域G和蓝色区域B的比例发生改变。更具体地讲,参照图5,随着沿相反的方向移动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和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之间的叠置区域增大,因此,每个单元区域S中的绿色区域G的部分减小至G’,每个单元区域S中的蓝色区域B的部分增大至B’,而每个单元区域S中的红色区域R的部分不变,而保持在R’。根据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的移动方向和所经过的距离,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每个单元区域S中的红色区域R、绿色区域G和蓝色区域B的比例。因此,可以调节从光源组件10发射的光的色温。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和图6详细描述光源组件10的片移动单元70。
图6示出了沿图1的VI-VI’线截取的剖视图。参照图6,片移动单元70横向地移动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片移动单元70包括移动辊75a和75b以及移动带76。
片移动单元70将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沿相反的方向移动相同的量,从而调节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和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之间的叠置区域。
移动辊75a和75b设置在片移动单元70的两端,并通过移动带76连接。更具体地讲,移动辊75a和75b设置在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的两端,移动带76缠绕在移动辊75a和75b上。因为移动带76缠绕在移动辊75a和75b上,所以当移动辊75a和75b旋转时,移动带76相应地移动。将移动带76分为直线运动部分T1和旋转部分T2。直线运动部分T1横向地移动,旋转部分T2旋转。
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附于直线运动部分T1上。因为移动带76由柔性材料形成,所以即使当移动辊75a和75b具有小的直径时,也能够通过移动辊75a和75b使移动带76移动,具有预定刚度的片状或板状的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能够有效地附于直线运动部分T1上。可以通过控制器(未示出)精确地控制移动辊75a和75b。
片移动单元70可以用于直下式LCD的光源组件,在直下式LCD中,光源直接设置在液晶面板下方。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即,片移动单元70还可以用于边光式LCD的光源组件,在边光式LCD中,光源设置在波导板的一侧。
片移动单元70是示例性的,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即,可以在光源组件10中使用不同于片移动单元70的各种装置,只要它们能够移动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并因此能够调整第一波长转变图案72a和第二波长转变图案72b之间的叠置区域即可。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第一波长转变片71a或第二波长转变片71b的各个实施例。图7A至图7C示出了第一波长转变片71a或第二波长转变片71b的各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7A和图7B,波长转变片171包括圆点的多个波长转变图案172,波长转变片171’包括矩形点的多个波长转变图案172’。因为波长转变片171和171’包括点式的波长转变图案,所以便于调节波长转变图案172和172’的尺寸和密度。即,当波长转变图案172和172’被包括在大型的光源组件中时,各种校正值会是必要的。因为波长转变片171和171’包括点式的波长转变图案,所以可以容易地调整这些校正值。
除了圆点式波长转变图案和矩形点式波长转变图案之外,波长转变片171和171’还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点式的波长转变图案。例如,波长转变片171和171’可以包括椭圆点式或三角形点式波长转变图案。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波长转变图案172或172’的尺寸和密度,并可以以各种方式设置波长转变图案172或172’。
参照图7C,波长转变片271包括网格式波长转变图案272和273。
如果将两个波长转变片271设置成彼此叠置,然后沿水平方向移动这两个波长转变片271,那么这两个波长转变片271的竖直的(或列方向)波长转变图案的叠置区域相应地改变,而这两个波长转变片271的水平的(行方向)波长转变图案的叠置区域根本不改变。因此,从这两个波长转变片271的水平的波长转变图案的叠置区域发射具有均匀色温的光,而从这两个波长转变片271的竖直的波长转变图案的叠置区域发射具有可变色温的光。这样,可以减小发射具有可变色温的光的区域。另外,即使在长时间使用光源组件之后,亦可以减小缺陷或错误的可能性。
参照图7C,竖直的波长转变图案272的宽度可以与水平的波长转变图案273的宽度不同。一对相邻的竖直的波长转变图案272之间的距离可以与一对相邻的水平的波长转变图案273之间的距离不同。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8和图9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组件。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组件10a的局部分解图,图9示出了沿图8的IX-IX’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8和图9,光源组件10a包括光源单元81、电路板82、第一波长转变片371a、第二波长转变片371b和第三波长转变片371c。
光源单元81产生光。然后,由光源单元81产生的光顺序地透射穿过第一波长转变片371a、第二波长转变片371b和第三波长转变片371c。因此,从光源组件10a发射白光。
光源单元81可以产生波长比蓝光的波长短的光(例如,UV光)。
第一波长转变片371a设置在光源单元81上方。第一波长转变片371a包括多个第一波长转变图案372a和多个第一光透射图案373a,其中,第一波长转变图案372a转变光的波长,第一光透射图案373a透射通过的光而不转变光的波长。可以将第一波长转变片371a形成为能够透射通过的光的透明片或透明板。第一波长转变图案372a中的每个包括将入射在上面的光转变成红光的波长转变颗粒。
第二波长转变片371b设置在第一波长转变片371a上方。第二波长转变片371b包括多个第二波长转变图案372b和多个第二光透射图案373b,其中,第二波长转变图案372b转变光的波长,第二光透射图案373b透射穿过通过的光而不转变光的波长。第二波长转变图案372b中的每个包括将入射在上面的光转变成绿光的波长转变颗粒。
第三波长转变片371c设置在第二波长转变片371b上方。第三波长转变片371c包括多个第三波长转变图案372c和多个第三光透射图案373c,其中,第三波长转变图案372c转变光的波长,第三光透射图案373c透射穿过通过的光而不转变光的波长。第三波长转变图案372c中的每个包括将入射在上面的光转变成蓝光的波长转变颗粒。
当第一波长转变片371a、第二波长转变片371b和第三波长转变片371c中的至少一个在光源单元81上方横向地移动时,第一波长转变图案372a、第二波长转变图案372b和第三波长转变图案372c的叠置区域相应地改变。这样,可以调节从光源组件10a发射的光中的红光、绿光和蓝光的比例,从而可以调节从光源组件10a发射的光的色温。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0和图11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组件。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组件10b的局部分解图,图11示出了沿图10的XI-XI’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0和图11,光源组件10b包括光源单元81、电路板82和波长转变片471。
光源单元81包括发光芯片C和波长转变层182。发光芯片C产生蓝光或波长比蓝光的波长短的光。波长转变层182包括波长转变区域183a和光透射区域183b,其中,波长转变区域183a将蓝光转变成绿光或红光,光透射区域183b将透射通过的蓝光成为蓝光。波长转变层182形成在光源单元81的开口中。波长转变层182的波长转变区域183a转变由发光芯片C产生的光的波长,波长转变层182的光透射区域183b透射由发光芯片C产生的光而不转变由发光芯片C产生的光的波长。
透射穿过波长转变层182的光入射在波长转变片471上。波长转变片471包括多个波长转变图案472和多个光透射图案473。因此,入射在波长转变片471上的光透射穿过波长转变图案472或光透射图案473。
可以横向地移动波长转变片471或光源单元81。即,可以在光源单元81上方横向地移动波长转变片471。可选择地,可以横向地移动光源单元81。这样,可以调整波长转变区域183a和波长转变图案472的叠置区域,从而可以调节从光源组件10b发射的光的色温。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2和图13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组件。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组件10c的局部分解图,图13示出了沿图12的XIII-XI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2和图13,光源组件10c包括光源单元81、电路板82和波长转变片471。波长转变片471包括多个光透射图案473和多个波长转变图案472。
光源单元81包括发光芯片C和波长转变层282。发光芯片C产生波长比蓝光的波长短的光(例如,UV光)。波长转变层282形成在光源单元81的开口中。波长转变层282包括第一波长转变区域283a和第二波长转变区域283b,其中,第一波长转变区域283a将入射在上面的光转变成蓝光,第二波长转变区域283b将入射在上面的光转变成绿光。由于第一波长转变区域283a和第二波长转变区域283b,因此光源单元81能够发射两种不同颜色的光。更具体地讲,由光源单元81产生的光在透射穿过波长转变层282之后可以被转变成两种不同颜色的光。然后,这两种不同颜色的光与透射穿过波长转变片471的波长转变图案472的光混合,由此产生白光。
第一波长转变区域283a、第二波长转变区域283b和波长转变图案472可以将入射在上面的光转变成红光、绿光或蓝光。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4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 1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4,LCD 1包括液晶面板组件30、上容器20和背光组件5。
液晶面板组件30包括液晶面板31、多个栅极载带封装件(TCP)35、多个数据TCP 34和集成印刷电路板(PCB)36。液晶面板31包括薄膜晶体管(TFT)显示面板32、共电极显示面板33以及设置在TFT显示面板32和共电极显示面板33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
TFT显示面板32包括多条栅极线(未示出)、多条数据线(未示出)、TFT阵列(未示出)和多个像素电极(未示出)。共电极显示面板33包括黑矩阵(未示出)和多个共电极(未示出),并面对TFT显示面板32。液晶面板31显示图像。
栅极TCP 35分别连接到栅极线,数据TCP 34分别连接到数据线。栅极TCP 35和数据TCP 34包括卷带自动结合(TAB)带,卷带自动结合带能够通过TAB将半导体芯片连接到基体膜上的互连图案。
在集成PCB 36上安装用于将栅极驱动信号施加到栅极TCP 35或用于将数据驱动信号施加到数据TCP 34的各种驱动元件。
上容器20形成LCD 1的外部。上容器20里面具有空的空间,因此能够在里面容纳液晶面板组件30。上容器20在中间具有开窗,因此,通过上容器20的开窗能够暴露液晶面板组件30。
上容器20和下容器90可以设置在中间框40的相对侧,并可以彼此结合。
背光组件5包括中间框40、多个光学片50、漫射板60、光源组件10和下容器90。
中间框40将光学片50、漫射板60和光源组件10容纳在里面,并可以被放置并固定在下容器90中。中间框40包括形成矩形轮廓的多个侧壁。中间框40在中间具有开窗,因此,透射穿过漫射板60和光学片50的光也能够通过中间框40。
光学片50将透射穿过漫射板60的光进行漫射并集中。光学片50可以设置在漫射板60上方,并可以容纳在中间框40中。光学片50可以包括第一棱镜片、第二棱镜片和保护片。
第一棱镜片和第二棱镜片使透射穿过漫射板60的光折射,从而在LCD 1的前面以小的入射角集中入射在上面的光,由此在有效的视角范围内改善LCD 1的亮度。
设置在第一棱镜片和第二棱镜片上的保护片保护第一棱镜片和第二棱镜片。另外,保护片漫射光,从而提供均匀分布的光。然而,光学片50的结构不限于在此提出的结构。即,可以根据LCD 1的规格改变光学片50的结构。
漫射板60沿各个方向漫射从多个光源单元81发射的光,从而防止从LCD 1的前面看见沿光源单元81的边缘产生的亮点。
光源组件10产生光,并将光提供到漫射板60。光源组件10包括光源单元81、电路板82、第一波长转变片71a、第二波长转变片71b和片移动单元70。光源单元81安装在电路板82上。光源单元81接收驱动电压,并响应于驱动电压发射蓝光或UV光。由光源单元81发射的光顺序地透射穿过第一波长转变片71a和第二波长转变片71b,从而产生白光。将白光提供到漫射板60。片移动单元70通过调整第一波长转变片71a的多个波长转变图案与第二波长转变片71b的多个波长转变图案的叠置区域来调节提供到液晶面板31的光的色温。上面已经参照图1至图13描述了光源组件10的结构和操作,因此将省去对它的详细描述。
可以使用反射从光源单元81发射的光的反射材料来涂覆电路板82。
LCD 1可以是直下式LCD,在直下式LCD中,多个光源单元直接设置在液晶面板下方,但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即,LCD 1可以是边光式LCD,在边光式LCD中,光源组件设置在波导板的一侧,因此,通过波导板将光提供到液晶面板。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地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中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方面的改变。
Claims (21)
1.一种光源组件,包括:
发光芯片,产生光;
多个波长转变构件,包括波长转变颗粒,所述波长转变颗粒将光转变成具有预定波长的光,所述预定波长是根据所述波长转变颗粒的尺寸而确定的,
其中,所述波长转变构件还包括多个波长转变图案,所述多个波长转变图案包括所述波长转变颗粒,其中,所述波长转变图案以从波长转变片的一端向相对端延伸的多个连续的且直的排的形式形成,
其中,所述波长转变图案形成网格,所述网格包括所述多个连续的且直的排并且还包括多个连续的列,其中,所述多个连续的且直的排沿着排方向保持在叠置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其中:
所述光源组件通过调整所述多个波长转变图案的叠置区域来调节光的颜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组件,其中,所述发光芯片发射蓝光,所述波长转变构件包括将光转变成绿光的绿色波长转变构件和将光转变成红光的红色波长转变构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组件,其中,所述发光芯片发射波长比蓝光的波长短的光,所述波长转变构件包括将光转变成蓝光的蓝色波长转变构件和将光转变成红光的红色波长转变构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组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发光芯片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其中,沿与所述电路板平行的方向移动所述波长转变构件中的至少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发光芯片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其中,沿与所述波长转变构件平行的方向移动所述电路板。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组件,还包括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调整所述多个波长转变图案的叠置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组件,其中,所述移动单元沿与所述发光芯片平行的方向移动所述波长转变构件或沿与所述波长转变构件平行的方向移动所述发光芯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组件,其中,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的至少一侧上的移动辊,当所述移动辊旋转时,所述波长转变构件相应地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其中,所述波长转变颗粒包括CdSe/ZnS。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其中,所述波长转变颗粒包括CdSe的内核和ZnS的外壳。
12.一种光源组件,包括:
光源单元,包括发光芯片和波长转变层,所述发光芯片产生光,所述波长转变层设置在所述发光芯片上,并改变所述发光芯片产生的光的颜色;
波长转变构件,包括多个波长转变图案,所述多个波长转变图案包括波长转变颗粒,所述波长转变图案将由所述光源单元产生的光转变成具有预定波长的光,
其中,所述光源组件通过调整所述波长转变层和所述波长转变图案的叠置区域来调节光的颜色,
其中,所述波长转变图案以从波长转变片的一端向相对端延伸的多个连续的且直的排的形式形成,
其中,所述波长转变图案形成网格,所述网格包括所述多个连续的且直的排并且还包括多个连续的列,其中,所述多个连续的且直的排沿着排方向保持在叠置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源组件,其中,所述光源单元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凹槽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发光芯片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波长转变层占据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源组件,其中,所述波长转变层被分为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多个区域。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源组件,其中,所述波长转变层包括波长转变颗粒,所述波长转变颗粒改变由所述发光芯片产生的光的波长。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源组件,其中,所述波长转变图案中的每个包括波长转变颗粒,所述波长转变颗粒将由所述光源单元产生的光转变成具有所述预定波长的光,所述预定波长是根据所述波长转变颗粒的尺寸而确定的。
17.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液晶面板;
光源组件,向所述液晶面板提供光,并包括发光芯片和多个波长转变构件,所述发光芯片产生光,所述多个波长转变构件中的每个包括多个波长转变图案,所述波长转变图案包括波长转变颗粒,并将由所述发光芯片产生的光转变成具有预定波长的光,
其中,所述波长转变构件被设置成彼此叠置,所述光源组件通过调整所述波长转变构件中的每个波长转变构件的波长转变图案的叠置区域来调节光的颜色,
其中,所述波长转变图案以从波长转变片的一端向相对端延伸的多个连续的且直的排的形式形成,
其中,所述波长转变图案形成网格,所述网格包括所述多个连续的且直的排并且还包括多个连续的列,其中,所述多个连续的且直的排沿着排方向保持在叠置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下方的波导板,其中,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所述波导板的侧部。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沿与所述波长转变构件平行的方向移动所述波长转变构件中的至少一个。
20.一种波长转变构件,包括波长转变颗粒,所述波长转变颗粒将入射在所述波长转变颗粒上的光转变成具有预定波长的光,所述预定波长是根据所述波长转变颗粒的尺寸而确定的,
其中,所述波长转变构件还包括多个波长转变图案,所述多个波长转变图案包括所述波长转变颗粒,
其中,波长转变图案以从波长转变片的一端向相对端延伸的多个连续的且直的排的形式形成,
其中,所述波长转变图案形成网格,所述网格包括所述多个连续的且直的排并且还包括多个连续的列,其中,所述多个连续的且直的排沿着排方向保持在叠置状态。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波长转变构件,其中,所述波长转变图案包括多个第一波长转变图案,所述第一波长转变图案包括所述波长转变颗粒,其中,所述波长转变构件被设置成与包括多个第二波长转变图案的另一波长转变构件叠置,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波长转变图案和所述第二波长转变图案的叠置区域来调节入射在所述波长转变构件和所述另一波长转变构件上的光的颜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80010186 | 2008-01-31 | ||
KR1020080010186A KR101429704B1 (ko) | 2008-01-31 | 2008-01-31 | 파장변환 부재,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원 어셈블리 및 액정 표시장치 |
KR10-2008-0010186 | 2008-01-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98425A CN101498425A (zh) | 2009-08-05 |
CN101498425B true CN101498425B (zh) | 2013-09-04 |
Family
ID=40931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03902XA Active CN101498425B (zh) | 2008-01-31 | 2009-01-23 | 波长转变构件、光源组件和液晶显示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55098B2 (zh) |
JP (1) | JP5254680B2 (zh) |
KR (1) | KR101429704B1 (zh) |
CN (1) | CN1014984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41179B2 (en) | 2006-01-20 | 2013-05-14 | Cree, Inc. | Lighting devices having remote lumiphors that are excited by lumiphor-converted semiconductor excitation sources |
JP2011228673A (ja) * | 2010-03-30 | 2011-11-10 |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 発光装置 |
JP2011249573A (ja) * | 2010-05-27 | 2011-12-08 | 三菱電機照明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及び波長変換シート及び照明装置 |
JP2012049396A (ja) * | 2010-08-27 | 2012-03-0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
KR101808337B1 (ko) | 2010-09-03 | 2017-12-1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
KR101327085B1 (ko) * | 2011-05-24 | 2013-11-07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CN102800782B (zh) * | 2011-05-25 | 2015-03-11 |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 |
JP5863291B2 (ja) * | 2011-06-28 | 2016-02-16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平面発光モジュール |
JP5373859B2 (ja) * | 2011-07-05 | 2013-12-18 |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US8698980B2 (en) | 2011-11-14 | 2014-04-15 | Planck Co., Ltd. | Color regulating device for illumination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regulating color |
US8687147B2 (en) * | 2011-11-14 | 2014-04-01 | Planck Co., Ltd. | Color regulating device for illumination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regulating color |
KR101956058B1 (ko) * | 2011-12-08 | 2019-03-08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1956055B1 (ko) * | 2011-12-08 | 2019-03-08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CN103375690B (zh) * | 2012-04-12 | 2015-08-19 | 赛恩倍吉科技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
CN103423608A (zh) * | 2012-05-14 | 2013-12-04 | 中央大学 | 发光二极管混光元件 |
US20150192272A1 (en) * | 2014-01-06 | 2015-07-09 | John S. Berg | System for producing color transformable light |
KR101657954B1 (ko) | 2014-02-05 | 2016-09-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102145207B1 (ko) * | 2014-04-17 | 2020-08-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발광장치,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160056386A (ko) * | 2014-11-10 | 2016-05-2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04456207B (zh) | 2014-12-02 | 2017-02-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源、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KR101572165B1 (ko) * | 2014-12-09 | 2015-11-26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에 포함되는 백 라이트 유닛 |
JP6556240B2 (ja) * | 2015-08-10 | 2019-08-0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蛍光体含有フィルム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
EP3982429A1 (en) * | 2015-08-26 | 2022-04-13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light-emitting device |
WO2018154992A1 (ja) * | 2017-02-27 | 2018-08-30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KR20180109220A (ko) * | 2017-03-27 | 2018-10-08 | 주식회사 루멘스 | Led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19758632A (zh) * | 2017-05-23 | 2025-04-04 | 英特曼帝克司公司 | 彩色液晶显示器及显示器背光灯 |
KR102585238B1 (ko) * | 2017-12-28 | 2023-10-0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JP6982545B2 (ja) * | 2018-05-31 | 2021-12-17 | シーシーエス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装置の調光方法 |
CN109061965B (zh) * | 2018-08-14 | 2021-04-1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变色组件及电子设备 |
WO2023112593A1 (ja) | 2021-12-14 | 2023-06-22 |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光源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01091B1 (en) * | 1998-04-01 | 2002-12-31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Quantum dot white and colored light emitting diodes |
US6727966B2 (en) * | 2001-04-27 | 2004-04-27 |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 Reflection type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582410A (zh) * | 2001-10-31 | 2005-02-16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干涉彩色滤光片的背光显示器 |
CN1755958A (zh) * | 2004-09-30 | 2006-04-05 |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波长转化材料的光源 |
CN1874019A (zh) * | 2005-05-30 | 2006-12-06 | 夏普株式会社 | 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26694A (en) * | 1983-12-23 | 1986-12-02 | Tokyo Shibaura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intensifier |
JP2004273798A (ja) * | 2003-03-10 | 2004-09-30 | Toyoda Gosei Co Ltd | 発光デバイス |
WO2005071039A1 (ja) * | 2004-01-26 | 2005-08-04 | Kyocera Corporation | 波長変換器、発光装置、波長変換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
US8269410B2 (en) * | 2005-03-18 | 2012-09-18 |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 Light-emitting device,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 illuminator, and image display |
JP2007049114A (ja) * | 2005-05-30 | 2007-02-22 | Sharp Corp | 発光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
US20070052342A1 (en) * | 2005-09-01 | 2007-03-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ght-emitting device |
JP4859050B2 (ja) * | 2006-11-28 | 2012-01-18 |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8186777A (ja) * | 2007-01-31 | 2008-08-14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
WO2009059454A1 (fr) * | 2007-11-05 | 2009-05-14 | Lite-On It Corporation | Dispositif d'éclairage dont la couleur et la température de couleur sont changées |
JP5226774B2 (ja) * | 2009-07-27 | 2013-07-03 | 株式会社東芝 | 発光装置 |
-
2008
- 2008-01-31 KR KR1020080010186A patent/KR101429704B1/ko active Active
- 2008-06-25 JP JP2008166472A patent/JP5254680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1-19 US US12/355,950 patent/US8355098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1-23 CN CN200910003902XA patent/CN1014984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01091B1 (en) * | 1998-04-01 | 2002-12-31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Quantum dot white and colored light emitting diodes |
US6727966B2 (en) * | 2001-04-27 | 2004-04-27 |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 Reflection type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582410A (zh) * | 2001-10-31 | 2005-02-16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干涉彩色滤光片的背光显示器 |
CN1755958A (zh) * | 2004-09-30 | 2006-04-05 |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波长转化材料的光源 |
CN1874019A (zh) * | 2005-05-30 | 2006-12-06 | 夏普株式会社 | 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98425A (zh) | 2009-08-05 |
KR101429704B1 (ko) | 2014-08-12 |
US8355098B2 (en) | 2013-01-15 |
JP2009181955A (ja) | 2009-08-13 |
JP5254680B2 (ja) | 2013-08-07 |
KR20090084167A (ko) | 2009-08-05 |
US20090195730A1 (en) | 2009-08-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98425B (zh) | 波长转变构件、光源组件和液晶显示器 | |
US7530711B2 (en) |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 |
KR101134301B1 (ko) | 엘이디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 |
US7510291B2 (en) | Direct-lit LCD with reflective plate | |
RU2516380C2 (ru) |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 телевизионный приемник | |
US8967822B2 (en) |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 |
JP4607682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デバイス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 |
TWI444678B (zh) | 導光板,包含導光板的背光組件,及包含導光板的液晶顯示裝置 | |
KR101023716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사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00465724C (zh) | 光照单元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EP3076232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060039073A1 (en) | Prism shee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 light unit using the same | |
KR101743480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MX2012009374A (es) | Dispositivo de iluminacion, dispositivo de presentacion visual y receptor de television. | |
US20120169944A1 (en) |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 |
JP5203508B2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US7566158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unit for the same | |
US20120169946A1 (en) |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 |
KR102012387B1 (ko) |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 |
KR102472917B1 (ko) |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 | |
KR20110024270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1746846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KR20060095144A (ko) | 엘이디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 |
KR20220075846A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100030910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107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107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Yongin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