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0472A - 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及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及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80472A CN101480472A CNA2008100728032A CN200810072803A CN101480472A CN 101480472 A CN101480472 A CN 101480472A CN A2008100728032 A CNA2008100728032 A CN A2008100728032A CN 200810072803 A CN200810072803 A CN 200810072803A CN 101480472 A CN101480472 A CN 1014804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extraction
- concentrated solution
- drug
- extr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及生产方法,药物主要由苦豆子0.5~8份、决明子10~35份、山楂10~35份、太子参8~30份、天麻3~25份作为药材原料,通过醇提、水提、成剂的制备等工艺过程生产加工而成。本发明的药物具有可以随身携带、服用方便的优点,有利于长期服用,对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非常有益,在制取方法上针对不同的药材分别采取醇提或水提工艺,使有效成分得以充分提取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高血脂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也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目前国内外对高脂血症最直接有效的治疗为西医治疗,但是单纯用西药,易造成肝肾损害、胃肠道反应以及其它副反应。国内也有不少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报道,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能改善脏腑功能、纠正平衡失调、缓解症状、巩固疗效,其特点是中草药药性纯而温和,副作用较小,但已有的中药方剂一是由于选方原因,二是用药方式主要是煎成汤剂服用,用药不便,不能形成规模性地生产,往往使病人难以坚持长期稳定有效地服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并且服用方便的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药物主要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取:苦豆子0.5~8份,决明子10~35份,山楂10~35份,太子参8~30份,天麻3~25份。
上述药材的优选方案为:苦豆子0.5~2.5份,决明子22~35份,山楂22~35份,太子参10~25份,天麻3~18份。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上述的药物制取时最好加入下列药材中的一种或几种:
黄芪8~30份、绞股蓝6~25份、党参8~30份、甘草1~15、黄芩4~25份、莱菔子4~25份。其优选为:黄芪16~25份、绞股蓝6~15份、党参16~25份、甘草1.5~10份、黄芩5~20份、莱菔子12~20份。
上述药物的生产方法如下:
醇提:
按配比称取决明子、山楂、粉碎至颗粒度5mm以下,按重量加35~95%乙醇6~24倍作为溶剂,回流提取2~6次,每次15~360分钟,过≤250μm筛得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2~4g得浓缩液I;
上述醇提的药材中还可加入绞股蓝。
水提:
按配比称取苦豆子、太子参、天麻,粉碎至颗粒度5mm以下,按重量加5~30倍水,在85~110℃煎煮1~5次,每次煎煮15~300分钟,过≤250μm筛得萃取液,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2~4g,然后加入35~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50~90%,放置6~48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2~4g得浓缩液II,备用。
上述水提的药材中还可加入黄芪、莱菔子、甘草、黄芩、天麻、绞股蓝中的一种或几种。
成剂的制备:
将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浓缩液I与浓缩液II滤液合并得浸膏,选择蔗糖、糊精、淀粉或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混合作为稀释剂,按浸膏与稀释剂1:1.5~8之比混合制粒,在80℃以下烘箱中充分干燥至含水量≤10%,即得到本发明的的药物。
上述稀释剂优选为甘露醇或淀粉。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上述的醇提和水提可以为超声提取:
醇提:在超声频率300~1000千赫下醇提10~180分钟。
水提:在超声频率300~1000千赫下水提10~180分钟。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的急性毒性研究: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实验前适应喂养1周,观察各小鼠健康状况。给药前12h禁食,不禁水,1、2、3组小白鼠灌服不同浓度的本发明的药物浸膏1次,4、5组小白鼠灌服不同浓度的本发明的药物浸膏2次,两次间隔时间为4h,组间剂量比为1:0.75,6组小白鼠灌服生理盐水,给药后自由饮水,每天上、下午各观察2次,连续观察7天。结果见表1
表1 小鼠灌胃本发明的药物浸膏最大耐受量
组别 | 鼠数n | 药物 | 剂量mL/10g.d | 死亡数n |
1 | 10 | 本发明的药物浸膏 | 0.19 | 0 |
2 | 10 | 本发明的药物浸膏 | 0.26 | 0 |
3 | 10 | 本发明的药物浸膏 | 0.35 | 0 |
4 | 10 | 本发明的药物浸膏 | 0.46 | 0 |
5 | 10 | 本发明的药物浸膏 | 0.61 | 2 |
6 | 10 | 生理盐水 | 0.61 | 0 |
结果显示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剂量为0.46mL/10g.d,药物浓度为5.4g/mL,即248.4g/kg.d,以成人的1d用量为81g,平均体重为60kg计算,小鼠的最大耐受量为成人临床拟日用剂量的184倍。
在进行了小白鼠急性毒性实验基础上,选择5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对高脂血症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为全面评价本发明的药物调血脂作用。
病例选自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病人,共50例,男性28人,女性22人,年龄34~68岁。患者病程最短1年,最长10余年,其中5例合并高血压。患者用药前1周,两组均停用降脂中西药以及影响血液流变性的药物,饮食结构不变。
治疗组给予本发明相同药材配方水煎,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对照组给予本发明相同药材配方所制药剂胶囊,每次0.4g,每日2次。
两组均每4周复诊一次,记录血脂、症状、体征的变化,连续12周。
实验结果见表2-1、2-2
表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 n | 临床控制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 30 | 8(26.7) | 15(50.0) | 3(10.0) | 4(13.3) | 86.7 |
对照组 | 20 | 5(25.0) | 12(60.0) | 1(5.0) | 2(10.0) | 90.0 |
表2-2 两组治疗前后TC、TG、LDL-C和HDL-C变化比较—(x±s,mmol·L-1)
n | 时间 | TC | TG | LDL-C | HDL-C | |
治疗组 | 30 | 药前 | 6.66±1.36 | 3.89±3.20 | 2.74±1.10 | 1.55±0.37 |
用药4周 | 5.14±3.16 | 3.17±2.84 | 2.48±1.10 | 1.46±0.35 | ||
用药8周 | 5.05±2.98** | 2.73±1.68 | 2.15±0.77** | 1.48±0.32 | ||
用药12周 | 4.70±2.27** | 2.59±2.03* | 2.10±0.84* | 2.88±0.90** | ||
对照组 | 20 | 药前 | 6.47±0.96 | 3.78±2.78 | 3.02±0.90 | 1.43±0.42 |
用药4周 | 4.79±0.94** | 2.82±1.32 | 2.73±0.74 | 1.48±0.20 | ||
用药8周 | 4.71±1.03** | 2.44±0.83* | 2.23±0.69** | 1.61±0.36 | ||
用药12周 | 4.22±1.26** | 2.35±1.31* | 2.31±0.58** | 1.93±0.96**^^ |
注:与药前比较*为P<0.05,**为P<0.01;与对照组比较^^为P<0.01
结果显示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浆TC、TG、LDL(P<0.01),升高HDL(P<0.01)。
说明本发明的药物与同方中药煎服剂具有相同疗效,均可明显改善血脂紊乱患者的状况,尤其是本发明的药物还具有可以随身携带、服用方便的优点,有利于长期服用,对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非常有益,在制取方法上针对不同的药材分别采取醇提或水提工艺,使有效成分得以充分提取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重量取苦豆子8份,决明子10份,山楂15份,太子参10份,天麻8份,黄芪20份,绞股蓝25份。
将决明子、山楂,绞股蓝混合粉碎至颗粒度2mm以下,按重量加70%乙醇15倍作为溶剂,回流提取3次,每次180分钟,过250μm筛得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3g得浓缩液I;
将苦豆子、天麻、太子参、黄芪混合粉碎至颗粒度5mm以下,按重量加30倍水,在98℃下煎煮3次,每次煎煮60分钟,过250μm筛得萃取液,采用低压真空法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3g,然后加入70%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80%,放置24小时,用150μm筛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ml含原生药物3g得浓缩液II,备用。
将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浓缩液I与浓缩液II滤液合并得浸膏,用1:1配比的淀粉和甘露醇混合物作为稀释剂,按浸膏与稀释剂1:3之比混合制粒,在80℃以下烘箱中充分干燥至含水量≤7%,即得到本发明的的药物。
实施例2:
按重量取苦豆子4份,决明子18份,山楂10份,太子参25份,天麻20份,黄芪25份,绞股蓝20份,甘草10份,黄芩5份。
将决明子、山楂,天麻、绞股蓝混合粉碎至颗粒度1mm以下,按重量加85%乙醇15倍作为溶剂,回流提取4次,每次240分钟,过150μm筛得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2g得浓缩液I;
将苦豆子、黄芪、太子参、甘草、黄芩混合粉碎至颗粒度3mm以下,按重量加20倍水,在100℃下煎煮4次,每次煎煮40分钟,过150μm筛得萃取液,采用低压真空法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3g,然后加入8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80%,放置48小时,用150μm筛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ml含原生药物2g得浓缩液II,备用。
将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浓缩液I与浓缩液II滤液合并得浸膏,用淀粉作为稀释剂,按浸膏与稀释剂1:5之比混合制粒,在80℃以下烘箱中充分干燥至含水量≤5%,即得到本发明的的药物。
实施例3:
按重量取苦豆子6份,决明子25份,山楂18份,太子参20份,天麻5份,黄芪10份、绞股蓝15份、甘草2份,黄芩10份
将决明子、山楂、天麻、绞股蓝混合粉碎至颗粒度1mm以下,按重量加85%乙醇15倍作为溶剂,回流提取4次,每次240分钟,过150μm筛得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2g得浓缩液I;
将苦豆子、黄芪、太子参、甘草、黄芩混合粉碎至颗粒度3mm以下,按重量加20倍水,在100℃下煎煮4次,每次煎煮40分钟,过150μm筛得萃取液,采用低压真空法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3g,然后加入8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80%,放置48小时,用150μm筛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ml含原生药物2g得浓缩液II,备用。
将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浓缩液I与浓缩液II合并得浸膏,用淀粉作为稀释剂,按浸膏与稀释剂1:5之比混合制粒,在80℃以下烘箱中充分干燥至含水量≤5%,即得到本发明的的药物。
实施例4:
按重量取苦豆子6份,决明子18份,山楂10份,太子参25份,天麻20份,黄芪25份,绞股蓝25份,甘草10份,黄芩5份,莱菔子15份
将决明子、山楂混合粉碎至颗粒度1mm以下,按重量加90%乙醇18倍作为溶剂,回流提取3次,每次210分钟,过125μm筛得萃取液,减压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1g得浓缩液I;
将苦豆子、黄芪、甘草、太子参、黄芩、莱菔子、天麻、绞股蓝混合粉碎至颗粒度1mm以下,按重量加150倍水,在100℃下煎煮5次,每次煎煮50分钟,过125μm筛得萃取液,采用低压真空法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2g,然后加入80%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80%,放置30小时,用106μm筛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ml含原生药物1g得浓缩液II,备用。
将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浓缩液I与浓缩液II合并得浸膏,用甘露醇作为稀释剂,按浸膏与稀释剂1:8之比混合制粒,在80℃以下烘箱中充分干燥至含水量≤5%,即得到本发明的的药物。
实施例5:
按重量取:苦豆子2.5份,决明子22份,山楂25份,太子参10份,天麻6份,黄芪10份,绞股蓝1份,党参10份,甘草3份,黄芩5份,莱菔子12份。
取决明子、山楂、绞股蓝、天麻,粉碎至颗粒度0.8mm以下,按重量加95%乙醇10倍作为溶剂,在超声频率800千赫下醇提4次,每次15分钟,过106μm筛得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4g得浓缩液I;
取苦豆子、太子参、黄芪10份、党参、甘草、黄芩、莱菔子粉碎至颗粒度1.2mm以下,按重量加15倍水,在超声频率800千赫下水提4次15分钟。过150μm筛得萃取液,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2g,然后加入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90%,放置28小时,过106μm筛,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ml含原生药物4g得浓缩液II;
将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浓缩液I与浓缩液II合并得浸膏,选择糊精、淀粉按1:1比例混合作为稀释剂,按浸膏与稀释剂1:3之比混合制粒,在80℃以下烘箱中充分干燥至含水量≤6%,即得到本发明的的药物。
实施例6:
按重量取苦豆子0.5份,决明子22份,山楂25份,太子参10份,天麻3份,黄芪25份、党参25份、甘草8份、黄芩80份。
粉碎至颗粒度2.5mm以下,按重量加65%乙醇20倍作为溶剂,回流提取5次,每次240分钟,过180μm筛得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5g得浓缩液I;
取苦豆子、太子参、黄芪、党参、甘草、黄芩粉碎至颗粒度5mm以下,按重量加15倍水,在90℃煎煮5次,每次煎煮120分钟,过180μm筛得萃取液,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5g,然后加入6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60%,放置10小时,过180μm筛,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5g得浓缩液II;
将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浓缩液I与浓缩液II合并得浸膏,选择淀粉作为稀释剂,按浸膏与稀释剂1:7之比混合制粒,在80℃下烘箱中充分干燥至含水量≤6%,即得到本发明的的药物。
实施例7:
按重量取苦豆子2份,决明子30份,山楂20份,太子参25份,天麻3份。
取决明子、山楂、天麻粉碎至颗粒度1mm以下,按重量加80%乙醇12倍作为溶剂,在超声频率500千赫下醇提3次,每次50分钟,过212μm筛得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1.5g得浓缩液I;
取苦豆子、太子参粉碎至颗粒度1mm以下,按重量加25倍水,在超声频率500千赫下水提4次,每次50分钟,过212μm筛得萃取液,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1.5g,然后加入80%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60%,放置10小时,过212μm筛,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ml含原生药物1.5g得浓缩液II;
将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浓缩液I与浓缩液II合并得浸膏,选择甘露醇作为稀释剂,按浸膏与稀释剂1:5之比混合制粒,在65℃下烘箱中充分干燥至含水量≤8%,即得到本发明的的药物。
实施例8:
按重量取苦豆子2.5份,决明子25份,山楂28份,太子参16份,天麻7份,绞股蓝12份、党参14份、甘草7份、莱菔子18份。
取决明子、山楂粉碎至颗粒度2mm以下,按重量加75%乙醇20倍作为溶剂,在超声频率300千赫下醇提5次,每次180分钟,过150μm筛得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2.5g得浓缩液I;
取苦豆子、太子参、黄芪、党参、甘草、黄芩、莱菔子、天麻、绞股蓝粉碎至颗粒度2mm以下,按重量加18倍水,在超声频率300千赫下水提5次,每次180分钟,过150μm筛得萃取液,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2g,然后加入7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60%,放置35小时,过150μm筛,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ml含原生药物2.5g得浓缩液II;。
将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浓缩液I与浓缩液II合并得浸膏,选择蔗糖、糊精、淀粉按1:1:1比例混合作为稀释剂,按浸膏与稀释剂1:5.5混合制粒,在75℃下烘箱中充分干燥至含水量≤6%,即得到本发明的的药物。
实施例9:
按重量取苦豆子1.8份,决明子26份,山楂30份,太子参10份,天麻3份,党参12份、甘草3.5份、黄芩12份。
取决明子、山楂、天麻粉碎至颗粒度0.5mm以下,按重量加94%乙醇24倍作为溶剂,在超声频率450千赫下醇提3次,每次100分钟,过75μm筛得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3.5g得浓缩液I;
取苦豆子、太子参、党参、甘草、黄芩粉碎至颗粒度0.5mm以下,按重量加30倍水,在超声频率450千赫下水提3次,每次100分钟,过75μm筛得萃取液,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1g,然后加入90%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80%,放置20小时,过75μm筛,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ml含原生药物3.5g得浓缩液II;
将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浓缩液I与浓缩液II合并得浸膏,选择蔗糖、淀粉、甘露醇按1:2:1比例混合作为稀释剂,按浸膏与稀释剂1:7之比混合制粒,在70℃下烘箱中充分干燥至含水量≤5%,即得到本发明的的药物。
实施例10:
按重量取苦豆子1.3份,决明子32份,山楂27份,太子参17份,天麻14份,黄芪21份、绞股蓝14份、党参16份、甘草6份、莱菔子16份。
取决明子、山楂、天麻、绞股蓝粉碎至颗粒度0.7mm以下,按重量加85%乙醇22倍作为溶剂,在超声频率750千赫下醇提3次,每次90分钟,过150μm筛得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8g得浓缩液I;
按配比称取苦豆子、太子参、黄芪、党参、甘草、莱菔子粉碎至颗粒度2mm以下,按重量加18倍水,在98℃煎煮5次,每次煎煮45分钟,过150μm筛得萃取液,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8g,然后加入8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70%,放置30小时,过100μm筛,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8g得浓缩液II;
将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浓缩液I与浓缩液II合并得浸膏,用淀粉、甘露醇按任意2:1比例混合作为稀释剂,按浸膏与稀释剂1:4.5之比混合制粒,在70℃下烘箱中充分干燥至含水量≤7%,即得到本发明的的药物。
实施例11:
按重量取苦豆子2.4份,决明子24份,山楂32份,太子参18份,天麻18份,黄芪18份、绞股蓝10份、党参10份、甘草1.5份、黄芩5份、莱菔子5份。
取决明子、山楂、天麻、绞股蓝粉碎至颗粒度0.5mm以下,按重量加92%乙醇16倍作为溶剂,回流提取6次,每次120分钟,过75μm筛得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2.5g得浓缩液I;
取苦豆子、太子参、黄芪、党参、甘草、黄芩、莱菔子粉碎至颗粒度2mm以下,按重量加5~30倍水,在超声频率850千赫下水提5次,每次60分钟,过100μm筛得萃取液,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1.5g,然后加入8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80%,放置20小时,过75μm筛,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ml含原生药物2.5g得浓缩液II;
将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浓缩液I与浓缩液II合并得浸膏,用淀粉作为稀释剂,按浸膏与稀释剂1:7.5之比混合制粒,在75℃以下烘箱中充分干燥至含水量≤5%,即得到本发明的的药物。
Claims (10)
1、一种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取:
苦豆子0.5~8份,决明子10~35份,山楂10~35份,太子参8~30份,天麻3~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材为:
苦豆子0.5~2.5份,决明子22~35份,山楂22~35份,太子参10~25份,天麻3~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所述的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材中还可加入下列药材中的一种或几种:
黄芪8~30份、绞股蓝6~25份、党参8~30份、甘草1~15、黄芩4~25份、莱菔子4~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或所述的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材为:
黄芪16~25份、绞股蓝6~15份、党参16~25份、甘草1.5~10份、黄芩5~20份、莱菔子12~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工艺过程:
醇提:按配比称取决明子、山楂、天麻粉碎至颗粒度5mm以下,按重量加35~95%乙醇6~24倍作为溶剂,回流提取2~6次,每次15~360分钟,过≤250μm筛得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2~4g得浓缩液I;
水提:按配比称取苦豆子、太子参,粉碎至颗粒度5mm以下,按重量加5~30倍水,在85~110℃煎煮1~5次,每次煎煮15~300分钟,过≤250μm筛得萃取液,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2~4g,然后加入35~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50~90%,放置6~48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2~4g得浓缩液II;
成剂的制备:将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浓缩液I与浓缩液II滤液合并得浸膏,选择蔗糖、糊精、淀粉或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混合作为稀释剂,按浸膏与稀释剂1:1.5~8之比混合制粒,在80℃以下烘箱中充分干燥至含水量≤10%,即得到本发明的的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提中的回流提取为在超声频率300~1000千赫下醇提2~6次,每次10~18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提中的煎煮提取为在超声频率300~1000千赫下水提2~6次,每次10~18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工艺过程:
醇提:按配比称取决明子、山楂、天麻、绞股蓝粉碎至颗粒度5mm以下,按重量加35~95%乙醇6~24倍作为溶剂,回流提取2~6次,每次15~360分钟,过≤250μm筛得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2~4g得浓缩液I;
水提:按配比称取苦豆子、太子参,以及黄芪、莱菔子、甘草、黄芩、天麻、绞股蓝中的一种或几种,粉碎至颗粒度5mm以下,按重量加5~30倍水,在85~110℃煎煮1~5次,每次煎煮15~300分钟,过≤250μm筛得萃取液,浓缩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2~4g,然后加入35~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50~90%,放置6~48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每1ml含原生药物0.2~4g得浓缩液II;
成剂的制备:将上述醇提和水提所得浓缩液I与浓缩液II滤液合并得浸膏,选择蔗糖、糊精、淀粉或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混合作为稀释剂,按浸膏与稀释剂1:1.5~8之比混合制粒,在80℃以下烘箱中充分干燥至含水量≤10%,即得到本发明的的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提中的回流提取为在超声频率300~1000千赫下醇提2~6次,每次10~18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血压调血脂的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提中的煎煮提取为在超声频率300~1000千赫下水提2~6次,每次10~180分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728032A CN101480472B (zh) | 2008-01-09 | 2008-01-09 | 调血脂的药物及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728032A CN101480472B (zh) | 2008-01-09 | 2008-01-09 | 调血脂的药物及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80472A true CN101480472A (zh) | 2009-07-15 |
CN101480472B CN101480472B (zh) | 2012-02-29 |
Family
ID=40877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7280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0472B (zh) | 2008-01-09 | 2008-01-09 | 调血脂的药物及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80472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93810A (zh) * | 2011-07-05 | 2011-12-28 | 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 超声提取太子参功能成分的方法 |
CN104398852A (zh) * | 2014-11-10 | 2015-03-11 | 成都果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含有决明子的用于降血脂的药物组合物 |
CN116098981A (zh) * | 2023-01-10 | 2023-05-12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药食同源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584C (zh) * | 1999-11-24 | 2003-08-13 | 刘思宁 | 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413601A (zh) * | 2001-10-22 | 2003-04-30 | 孟宪茹 | 复式循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 |
CN100346817C (zh) * | 2004-11-08 | 2007-11-07 | 北京万邦医药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药组合物 |
-
2008
- 2008-01-09 CN CN2008100728032A patent/CN10148047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93810A (zh) * | 2011-07-05 | 2011-12-28 | 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 超声提取太子参功能成分的方法 |
CN104398852A (zh) * | 2014-11-10 | 2015-03-11 | 成都果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含有决明子的用于降血脂的药物组合物 |
CN116098981A (zh) * | 2023-01-10 | 2023-05-12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药食同源的降血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80472B (zh) | 2012-0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85231A (zh) | 一种用于糖尿病辅助治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 | |
CN105012452A (zh) | 黄皮叶的新用途 | |
CN103386022B (zh) | 一种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475830B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与其制备方法及制剂 | |
CN103479691B (zh) | 降脂保肝中药组合物 | |
CN101856405B (zh) |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03691B (zh) | 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7452C (zh) | 治疗艾滋病的药 | |
CN101480472B (zh) | 调血脂的药物及生产方法 | |
CN101524441A (zh) | 一种降脂减肥的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47479A (zh) | 一种抗肿瘤壮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564464B (zh) | 一种调节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的中药药物 | |
CN102038927A (zh) | 防治更年期综合症等疾患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4435567A (zh) | 一种含绞股蓝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182858C (zh) | 养心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413697A (zh) | 中药六味地黄制剂的生产方法 | |
CN1330345C (zh) | 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814195B (zh) | 一种治疗月经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94959B (zh) | 一种治疗头痛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69137B (zh) |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组合物 | |
CN112156157A (zh) | 一种调理高血脂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代餐粉 | |
CN105362630A (zh) | 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66349A (zh) | 一种治疗高血糖高血脂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1700323B (zh) | 一种防治肝癌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1874826B (zh) | 菌多糖冬凌草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9 Termination date: 2015010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