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4544B - 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 - Google Patents

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44B
CN1014544B CN88106991.4A CN88106991A CN1014544B CN 1014544 B CN1014544 B CN 1014544B CN 88106991 A CN88106991 A CN 88106991A CN 1014544 B CN1014544 B CN 10145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lug
piezoelectric element
actuator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81069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47A (zh
Inventor
筒中修
原贺久人
有田钦也
牧田厚雄
竹内博文
田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t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t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622489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19367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630652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123878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to Ltd filed Critical Tot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44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所公开的是用于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尤其是用于自动混合冷、热水以获得所需温度的混合水的混合阀。此阀的特征是利用压电致动器操纵阀体。由于这种结构,使得阀不仅能充分地关闭或打开。而且能通过调节阀体的开度或开启角度来进行细微的流量控制。特别是用作混合阀时,能够精确地调节冷、热水的混合比,从而能始终获得所需温度的混合水。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
普通的自动操作阀大体上包括几种由电磁驱动器控制的阀和几种由操纵电机控制的阀。
根据从传感器或控制开关得到的主控信号或驱动输出信号,这种阀的阀体由电磁驱动器或操纵电机操纵朝向或离开阀座移动,以便自动关闭或打开该阀。
然而,普通操作阀的致动器是由电磁驱动器或操纵电机构成的,以致由这种普通致动器操纵的阀体运动不能获得高分辨率。由此,虽然能实现该阀的简单启闭,但该阀不能精确地控制水流。
尤其是对于产生所需温度的水的混合阀,这样的自动操作阀的应用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是极其困难的,因为这需要对阀体的运动十分细微地调节以混合冷热水并得到所需温度的水。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操作阀,该阀通过使用作为阀的驱动装置的压电致动器可以克服普通阀的上述缺点,在该阀中,压电致动器可以细微地调节阀的开启程度和角度,这样水流可被精确地调节。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包括:a.一个壳体,其一端具有入流通道系统而另一端具有出流通道系统,还具有一个位于壳体内且构成阀座的连通部分,所述入流通道系统和出流通道系统由所述连通部分彼此连通,b.可操作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阀体,它能朝着或远离所述阀座运动,并能和所述阀座进入接触以便调节流过所述连通部分的水流,c.用于操作所述阀体的致动器,按照本发明所述致动器是压电致动器,它包括:d.一个圆筒形的致动器壳体,e.一根设置在上述壳体中并位于该壳体的轴线上的芯棒,所述芯棒能沿轴向运动并且具有与所述阀体接触的顶端,f.围绕所述芯棒设置的一对夹紧压电元件,所述一对夹紧压电元件沿轴向彼此间隔设置,g.一个冲程压电元件,它在所述一对夹紧压电元件之间围绕所述芯棒设置,h.一个控制装置,它可以根据存储在所述控制装置的存储器中的顺序操作程序,向所述夹紧压电元件和冲程压电元件提供脉冲电压。
本发明的自动操作阀能细微和精确地调节阀的开度,并且还能防止漏水及利于节水,这种阀装配紧凑并且能快速简便地装在任何地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发明带有单个阀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的剖视图;
图2和图3是沿图1Ⅰ-Ⅰ剖切线和Ⅱ-Ⅱ剖切线剖开的上述阀的剖视图;
图4和图5是用于这一实施例的阀的压电元件的改型的剖视图;
图6是用于这一实施例的阀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7至图9是表示压电致动器工作方式的说明视图;
图10是表示各个压电元件电压施加方式的时间曲线图;
图11是装有两个阀体结构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的剖视图;
图12是上述阀的放大局部视图;
图13是用于双阀体结构的阀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14是表示上述阀被用作为混合冷热水的混合阀时的基本操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15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改型的自动操作阀的剖视图;
图16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改型的又一改进的自动操作阀的剖视图;
图17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改型的自动操作阀的剖视图;
图18是用于该阀第三种改型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18A是表示用来检测断路或断电的操作程序的流程图;
图19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和第四种改型的自动操作阀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检测断路或断电的另一个操作程序的流程图;
图21是带阻水功能和用于自动操作阀第一实施例的第五种改型的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进行详细说明。
图1表示出有单个阀体结构的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标号10表示箱形壳体,壳体10在其一侧壁上有两端开口的L形套筒11。L形套筒11内部构成一个L形入流通道12,入流通道12有一与隔膜操作腔14相连通的内开口12b。
在壳体10另一侧壁上有两端开口的L型套筒15。该套筒15相对隔壁16与上述L形套筒11近乎是对称的。在L形套筒15内形成出流通道17。通道17有与辅助管道18连通的开口17a和与隔膜操作腔14连通的内开口17b。
在L形套筒15的内开口部分上形成阀座19。隔膜构成的阀体20能与阀座19接触以关闭出流通道17的内开口17b并且还能自通道17的内开口17b移开。
阀体20有一个使通道17与操作腔14连通的引导孔10a和一个使操作腔14与入流通道12连通的溢流孔10b。
在相邻于操作腔14的壳体10的部分上,固定一个压电致动器A。
如图1所示,压电致动器A包括一个圆筒形致动器壳体C,该壳体有前壁a和后壁b,在致动器壳体c内同轴地可轴向往复运动地设置有芯棒d和三个压电元件e,f,g。这些压电元件围绕芯棒d的外圆周同轴设置。
在上述结构中,芯棒d有可伸缩地与阀体20的后端面接触的顶端。三个压电元件e,f,g构成压电组件B。这些压电元件以这样的方式制成:当提供脉冲电压时它们收缩。
因此,当提供脉冲电压时,一对夹紧压电元件e,f收缩夹紧芯棒d,而当不提供电压时,对芯棒的夹紧被释放。
当不提供电压时,冲程压电元件g沿芯棒处于伸展状态,而提供电压时,压电元件g收缩并缩短整个轴向长度。
通过控制对各个压电元件e,f,g提供电压的顺序,就可使芯棒d在轴线方向往复运动,这一点下面将要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同轴组装或在芯棒d周围用粘结剂粘结多个同轴薄套形压电片制成夹紧压电元件e、f。在夹紧压电元件e、f中,每个压电片在其内侧和外侧有电极。
根据这一结构,当给每一个压电片提供脉冲电压时,该压电片径向收缩并且由这些压电片组成的压电元件e、f最后也都径向地收缩以便夹紧芯棒d。
如图1和3所示,通过同轴组装或在芯棒周围用粘结剂粘结多个同轴的薄的环形压电片制成冲程压电元件g。在该元件g内,每一个压电片在其内、外圆周上有电极。
根据这一结构,当对压电片提供脉冲电压时,压电片沿芯棒轴向收缩并且由这些压电片组成的压电元件g也轴向收缩。
压电片最好是压电陶瓷。该压电陶瓷由ABO3钙钛矿型晶体结构的铁电材料(强电介质),如PZT〔Pb(Zr,Ti)O3〕,PLZT[Pb,La(Zr,Ti)O3]和其它基本组成PZT的三种成份系组成。
在图1中,标号h表示弹性元件,如圆锥盘形弹簧,它用于偏压地把压电元件e,f,g压向前壁a以便使压电元件e,f,g形成一个整体组件。
虽然该压电元件e,f,g具有圆环形,但它们也能以矩形构成或由如图4和5所示的多个扇形组成。
在图1中,标号21,22表示具有U形截面或Y形截面的密封件。该密封件用来改善压电致动器对水的密封性。
因为芯棒d常由压电元件e,f,g夹紧并受到很大磨损,所以芯棒最好由这样的杆构成:该杆具有低线性膨胀系数、高硬度、高弹性模量、高的抗变形性能、高耐磨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陶瓷制成的杆可用作为芯棒d。
在图6中表示了用来控制致动器A操作的控制装置c。控制装置c包括一个微处理器r、输入接口s、输出接口t和存储器u。存储器中存储有用于驱动夹紧压电元件e,f和冲程压电元件g的程序。致动器操作按钮开关v经驱动电路DC连接到输入接口s而压电致动器A连接到输出接口t。
通过驱动电路DC将驱动压电致动器A的压电元件e、f、g的电压从动力源PS供给到压电元件e、f、g。
下面结合附图7至10说明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的操作情况。
当操作者按动装在控制板W上的致动器控制按钮开关v(图6)时,输出信号传到控制装置c。随着这一输出信号,控制装置D从存储器u调出用于驱动夹紧压电元件e,f和冲程压电元件g的程序并按上述程序通过驱动电路DC给压电元件e、f、g提供脉冲电压。
如图7所示,在第一阶段,脉冲电压还未提供给夹紧压电元件f,这样芯棒d保持被夹紧状态。而脉冲电压提供给夹紧压电元件e以致使该元件e收缩并使芯棒由夹紧状态变为放松。
顺序地,如图8所示,脉冲电压提供给冲程压电元件g以致使该元件g收缩一段相应于给予元件g的脉冲电压大小的距离。而由夹紧压电元件f夹紧的芯棒d也如元件g一样朝相同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然后,如图9所示,脉冲电压提供给夹紧压电元件f使压电元件f收缩解除对芯棒d的夹紧力。提供给冲程压电元件g的脉冲电压停止以便使元件g沿箭头方向伸长。
图10表示给各个压电元件e、f、g提供电压的方式。
上述操作过程可自动重复以使芯棒d如蠕虫一样以μm/冲程的数量级朝前或朝后方向移动。因此,阀体20的开度或开启角度能细微调整以使水流能被精确地调节。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由于阀体20的运动是通 过给由多个压电片组成的夹紧和冲程压电元件e、f、g提供脉冲电压来实现的并且每一脉冲芯棒的移动量是如此小,所以阀体20的移动、阀的开度或开启角度能够细微调整,这样流量亦能细微调节。
如上所述,具有单个阀体结构的这一实施例的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有下列优点。
①因为通过压电致动器A移动阀体20,所以阀体20能相应于脉冲电压大小以μm/冲程的数量级向前或向后移动,这样阀能够细微地调节水流。
②因为通过压电致动器A细微地移动阀体20,所以由操纵电机操作的普通阀所必不可少的减速器就没有必要了,这样该阀变得紧凑。
③由于阀体20由隔膜制成,所以移动芯棒d推动阀体20所必需的驱动力能减至最小,这样十分省电。
④由于阀体20是通过压电致动器A直线移动的,所以由操纵电机控制的普通阀所不可缺少的旋转运动-直线运动的转换机构就没有必要了,这使该阀变得更紧凑。
图11和12表示具有双阀体结构的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
标号60表示圆筒形壳体。壳体60在其一侧壁上有一对两端开口的套筒61、62。套筒61、62分别形成入流通道63、64。
入流通道63、64分别作为用于获得所需水温的水的混合阀中的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入流通道63、64有与冷水供应管55和热水供应管66分别连通的开口63a、64a。入流通道63、64有内开口63b、64b。这两开口分别与在壳体的端上形成的操作腔67、68相连通。
在壳体另一侧壁上有两端开口的T形套筒69。套筒69在其内形成出流通道70。出流通道70用作为混合阀内的混合水的通道。
出流通道70有与混合水管71连通的开口70a和与操作腔67、68相连通的开口70b、70c。
在T形套筒69的内分叉的开口部分上形成一对阀座72、73。由隔膜制成的一对阀体74、75能与阀座72、73接触以便关闭开口70b、70c。该对阀体还能收缩脱离阀座72、73以打开出流通道70的开口70b、70c。
阀体74、75有一对使出流通道70和操作腔67、68连通的引导孔74a、75a并且还有一对使操作腔67、68和入流通道63、64连通的溢流孔74b、75b。
在壳体60的两端分别固定一对压电致动器A-1,A-1。
如图11所示,压电致动器A-1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压电致动器A基本相同。
图13表示用于控制压电致动器A-1、A-1的控制装置C-1。除下列结构外,控制装置C-1的结构与图1所示用于控制单个阀体的阀的压电致动器A的控制装置C的结构基本相同。
除致动器控制按钮开关V外,温度检测器80连接到输入接口S,而用作为分别调节冷热水流的致动器A-1,A-1连接到输出接口t。
下面结合图13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操作上述调节水流的自动控制阀以获得所需水温的混合水的方法。
在操作的第一阶段,通过操作控制板W上的温度调定钮预定所需温度值Ts(1001)。
温度检测器80检测在自动操作阀出流侧所产生的混合水的温度值Tm并把所检测的温度值Tm传递给控制装置C-1(1002)。
控制装置根据温度Ts和Tm间的差值△t进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1003)并且把控制信号传送给分别用于调节冷热水流的压电致动器A-1、A-1的驱动装置。
因此,阀体74、75可被分别地打开或关闭,并以所需的混合比例混合冷热水流。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由于通过压电致动器A-1,A-1控制阀体74、75,脉冲电压按图7至8所说明的操作方式顺序提供给压电元件e、f、g。这样,冷热水的混合比例可被精确地调整以便得到所需水温的混合水。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是作为混合冷热水的混合阀进行说明的。但是,该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也可用于其它技术领域,如用作水流方向控制阀。该水流方向控制阀用于经壳体一端的单个入流通道和壳体另一端的多个出流通道把水流从一个方向改变到另一个方向。
如上所述,具有双阀体结构的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有下列优点:
①由于利用压电致动器A-1、A-1移动阀体74、75,所以阀体74、75能相应于提供给压电元件g的脉冲电压的大小以μm/冲程的数量级向前或向后移动。
②由于利用压电致动器A-1,A-1使阀体74、75微动,这样由操纵电机控制的普通阀所必需的减速装置就不是必要的了,由此使该阀紧凑。
③由于阀体74、75由隔膜构成,移动芯棒以推动阀体74、75所必需的驱动力能被减至最小,由此显著地节省电力。
④由于阀体74、75由压电致动器A直线地移动,所以就不需要提供常规阀所必备的由电机操纵的旋转运动-直线运动的转换机构,从而使该阀结构紧凑。
下面根据附图15至21说明上述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的几种优选的改型。
改型1:
如图15所示,在改型1中的用于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的结构基本上与图10所示的阀的实施例相同,只是压电致动器的结构稍有不同。
即,在图15中,标号K表示一个弹簧存放腔,该腔设置在致动器壳体C的后壁b的外表面处,在腔K中设有一对弹簧支承板1,m,一根压缩弹簧p装在两弹簧支承板1、m之间。
弹簧支承板1与芯棒d整体连接,而弹簧支承板m与螺纹轴o相连,该螺纹轴拧入到附连在后壁b上的辅助壁n中。
由于这种结构,当芯棒d处于放松状态时,芯棒d被移到一个等待位置,如处于最前端位置,以便利用压缩弹簧p的偏压力将阀完全关闭。
压缩弹簧p的偏压力可以通过改变弹簧支承板1,m间的距离而容易地进行调整,而上述距离的改变是通过旋动螺纹轴o来实现的。
示于图13的用于控制阀的操作的控制装置C-1同样可以用于本改型的阀中。
不过,本改型的压电元件e、f是以和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压电元件e、f完全相反的方式致动的。
即,当无脉冲电压供给时,夹紧压电元件e、f收缩,因此不能向芯棒提供夹紧力;而当供给脉冲电压时,夹紧压电元件e、f扩张,从而夹紧芯棒d。
因此,当没有脉冲电压提供给任一个夹紧压电元件e、f时,施加给芯棒d的夹紧力就完全解除,因此借助于压缩弹簧p的偏压力将芯棒d推到最前端位置,从而将阀完全关闭。
下面结合附图15对采用本改型的阀来获得所需温度的混合水的操作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的阀那样,温度值Tm输入到控制装置C-1中,控制装置C-1根据温度Ts和Tm的温差△t进行PID控制并将操作信号分别传送到用于调节冷、热水流的压电致动器A-2、A-2的驱动器。
因此,阀体74、75相互独立地打开或关闭,使冷、热水流以所需的混合比进行混合。
在上述操作中,由于阀体74、75由压电致动器A-2、A-2操纵,并且根据结合图7-图9所阐述的操作步骤按顺序向压电元件e、f提供脉冲电压,因此就可以细微和精确地调节冷、热水的混合比,从而获得所需温度的混合水。
另外,即使当电力意外中断中,芯棒d也可被释放并在压缩弹簧p的偏压力作用下运动到最前端位置以便将阀完全封闭,从而防止了由于水不断流出而引起的浪费。
图16示出了本改型实施例的自动操作阀的一种改进形式,其中压电致动器A-3、A-3在结构上进行了改进。
在图16中,构成压电致动器A-3、A-3的主要部分的压电元件e、f、g安装在致动器壳体c中,冲程压电元件g具有一个中心部分,该部分由一个支承架H和一对支承臂H-1、H-1连接到壳体C的内壁上。
支承臂H-1、H-1的邻近端与冲程压电元件g的两端相连,而夹紧压电元件e、f具有连接到支承臂H-1、H-1的末端上的邻近端。
在图16中,标号q表示设置在支承臂H-1、H-1末端和芯棒d的外表面之间的制动瓦,这种制动瓦q具有充足的摩擦和抗磨力,以便在向压电元件e、f提供脉冲电压时夹紧芯棒d。
由于这种结构,使得这种改进形式与图15所示的阀相比具有下述的附加优点:
①由于压电元件e、f、g由支承架H和支承臂H-1、H-1安装在致动器壳体C中,所以防止 了压电元件和壳体C之间的直接接触。因此,压电元件e、f、g能充分地变形,从而大大增加了夹紧压电元件e、f产生的夹紧力和冲程压电元件g的运动距离。另外,由于直接施加到致动器壳体C上的夹紧力和冲程力被消除了。所以壳体C可用轻而薄的材料制造,从而使压电致动器A-3、A-3的结构紧凑、重量轻。
②在这种改进形式中,冲程压电元件g和夹紧压电元件e、f都是通过用粘结剂将多个同心圆环形的压电片围绕芯棒d进行粘结而制成的,其中每个压电片的内、外周缘上都带有电极。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粘结操作,从而导致压电致动器A-3、A-3的制造成本下降。此外,还防止了压电片的脱落。
图2所示的夹紧压电元件e、f在压电片之间产生环向应力,这使得粘结剂的粘结强度下降并发生压电片脱落现象。
改型2:
如图17所示,本改型2的用于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的结构与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阀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压电致动器A-4、A-4的结构稍有不同。
即,在此改型中,芯棒d被制成一个空心圆筒形件,并且设置了一个由弹簧P-1偏压的芯棒头82。
更具体地说,圆筒形芯棒是同轴地设置在其两端分别带有前壁a和后壁b的圆筒形致动器壳体c中的,并能在壳体c中轴向地往复运动。
芯棒d的前端有一圆环形端壁81,其上有一中心开口83,芯棒头82从该开口中穿过。
芯棒头82由一小直径部分82a和一大直径部分82b组成,其中小直径部分82a穿过开口83伸向阀体74、75,而大直径部分82b可滑动地设置在芯棒d中。大直径部分82b能够和芯棒d的圆环形端壁81相接触。
在芯棒d中设置有弹簧P-1,弹簧P-1的两端分别由芯棒头82的大直径部分82b和致动器壳体c的后壁b支承。
由于这种结构,芯棒头82始终由弹簧P-1向着前方偏压,并迫使其上的大直径部分82b与芯棒d的圆环形端壁81相接触。
下面阐述具有上述结构的芯棒d的操作方式。当芯棒d向前方移动时,由弹簧P-1偏压到芯棒d的圆环形端壁81上的芯棒头82也向前移动相同的距离。
另一方面,当芯棒d后退时,芯棒d的圆环形端壁81与芯棒头82的大直径部分82b接触,从而使芯棒头82和芯棒d一起后退。
另外,当向压电元件e、f、g提供的脉冲电压意外中断时(例如断电),夹紧力消失,由于弹簧P-1,P-1的偏压力的作用而使得芯棒d和芯棒头82一起向前移动。
因此,阀体74、75与阀座72、73接触,则阀完全切断了冷、热水流,从而防止了由于水不断流出而造成的浪费。
此外,在芯棒头82、82随着由压电元件驱使的芯棒d一同向前运动到与阀体74、75接触后,即使芯棒d再向前运动,阀体74、75也仅承受弹簧P-1、P-1的偏压力,这个力远小于由冲程压电元件g所产生的致动力。因此,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冲击力对阀体74、75的损害。
改型3:
如图18所示,本改型的特征在于:控制一对压电致动器A-5,A-5操作的控制装置C-2,装有一条用于检测供给连接到压电致动器A-5、A-5的驱动电路DS的电力的断电情况的电路POD,使得即使是在断电的情况下也能使压电致动器A-5、A-5可靠地致动或操作。
控制装置C-2的结构与用于控制图10所示的双体阀的压电致动器A-1,A-1的控制装置C-1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下述结构上有些差异。
即,在控制装置C-2中,用于检测断电或断路的电路POD是插入在供电电路90和微处理器r的输入接口S之间的。另外,控制装置C-2具有备用电池BB(也可采用备用电容器),它用于向控制装置C-2和驱动电路DS供电。当来自电源PS的电力切断时,电路POD和电池BB开始启用,使微处理器r和驱动电路DS按照程序继续运转,直至阀被完全关闭。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图18A操作程序框图。当电力切断时(1010),电路POD和电池BB启用(1011),使压电驱动电路DC运转以便释放掉已供到压电元件e、f、g的电压(1012)。因此,压电元件e、f、g的夹紧力释放(1013),芯棒d例 如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关闭阀的方向运动从而将阀关闭(1014)并阻止水外流(1015)。
在此改型中,夹紧压电元件e、f被设计成当向它们提供脉冲电压时它们就夹紧芯棒d。上述电路POD也可适用于压电致动器A-5、A-5,这两个压电致动器都分别带有夹紧压电元件e、f,夹紧压电元件e、f被设计成当不向它们提供脉冲电压时它们就夹紧芯棒d。
在图19中,公开了一种带有压电致动器A-5,A-5的属于改型3的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这种阀的结构与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阀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压电致动器A-5、A-5的结构稍有不同。
即,如图19所示,每个压电致动器A-5带有一个手动的芯棒前进机构X,图中示出的是一种安装在后壁b的中心部分上的有弹性的手动的芯棒前进按钮。
当用手指按压手动的芯棒前进机构X时,芯棒前进机构X向前凸出并与芯棒d的后端面接触,进而克服由夹紧压电元件e、f施加在芯棒d上的夹紧力将芯棒d向前推动。
因此,当由于发生意外(如突然断电)而使处于开通状态的阀停止操作时,就可以通过按压手动的芯棒前进机构X将阀完全关闭。
下面结合图20所示的操作流程框图说明阀的操作方式。当电力切断时(1020),电路POD启用(1021),使压电驱动电路DC工作以便释放掉已供给到压电元件e、f、g的电压(1022)。因此,压电元件e、f、g被关断而夹紧压电元件e、f夹紧芯棒d(1023)。接着,通过按压手动的芯棒前进机构X将阀完全关闭(1024)(1025)。在上述操作中,电路POD和驱动电路DC也都是由备用电池BB供电的。
当向夹紧压电元件e、f提供脉冲电压时,就可以将芯棒安装在压电致动器A-5、A-5中。
改型4:
如图19所示,这个改型的特征在于、芯棒的顶端有一个小直径部分q-1,由此使芯棒d上承受水压的顶端表面积尽可能小。
由于这种结构,在压电致动器A-5、A-5的整个致动期间,由所调节的水作用在芯棒d上的冲击力能被减至最小。即,对芯棒d的运动有不利影响的冲击力(水压力)能被减至最小,使得压电致动器的运动能准确地传递给芯棒d,从而可以对阀体74、75的运动进行精确的控制。
改型5:
本改型的特征在于:在改型2所描述的阀的操作工况中加入了一个阻水工况。
即,如图21所示,应用于本改型5的阀的控制装置C-3具有一条阻水工况检测电路SMD和一个放水按钮开关91。一个探测人手的手检测器92和一个阻水按钮开关93与控制装置3的输入接口S相连。
由于这种结构,当按压放水按钮开关91时,控制装置C-3让电源或驱动电路向压电致动器A-6,A-6传送脉冲电压,以便将阀打开。只要一直保持开关91处于按压状态,就不断地向压电致动器A-6、A-6提供脉冲电压;而当开关91复位断开时,就停止向压电致动器供给脉冲电压。
因此,通过设定放水按钮开关91处于按通位置的时间,就可以调节放水量。
同时,当手检测器探测到手时,就会放出预定量的水。
另一方面,在按下放水开关91使之接通后,当手检测器92对手的探测结束或预定时间走完时,控制装置C-3中的阻水工况检测电路SMD就检测到阻水工况并让控制装置C-3发出信号,以便释放掉分别提供给压电元件e、f、g的电压。因此,施加到芯棒d上的夹紧力被解除,芯棒d便在弹簧P-1的偏压力的作用下自动地向前移动从而将阀关闭。
如上所述,在此改型中,由于关闭阀的操作是由弹簧P-1进行的,所以确定将水完全切断的位置是与控制装置C-3的操作状态无关的,因此如果阀的操作顺序是以上述的阻水位置作为起始状态进行编排的话,那么芯棒d对应于控制装置C-3计数的驱动脉冲数的操作位置就能在每个完全阻水操作位置进行校准。
因此,在阻水操作以后,芯棒d的运动就又能够由控制装置C-3准确地控制了。
也就是说,在校准或阻水操作以后,当将所需序数的脉冲电压(它与阀的关度有关)供给到压电元件e、f、g时,阀体20就能容易和精确地被移动到一个预定的开阀位置,从而对混合水的温度进 行控制。
根据这个改型,阀体20始终是被向着阻水位置偏压的,当夹紧力解除时,阀体20便向前移动直至完全关闭阀座19。
因此本改型具有下述优点:
①压电致动器是这样设计和控制的:当驱动装置不向致动器提供驱动电压时,芯棒d上的夹紧力或阀体20被释放。因此,可以与阀体和隔膜的位置无关地通过停止向压电致动器提供电压而将阀关闭。
②由于施加到阀体74、75的阀座72、73上的力不会超过弹簧P-1的弹性或偏压力,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在阀体74、75和阀座72、73或隔膜上施加过大的力或应力,进而可防止这些部件损坏。
③由于完全阻水位置是由弹簧P-1的偏压力机械地确定的,因此就不需要设置一种检测阀体到达完全阻水位置的检测器,同时阀的控制程序也被简化了。
④由于完全阻止水流的阻水位置是由弹簧P-1的偏压力机械地确定的,所以完全阻水位置可被设定成初始位置,而由控制装置C-3计算的阀体的位置可在每个阻水位置校准。因此,在压电元件e、f、g的致动期间所积累的位置误差可被校准或消除,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控制阀体的位置。

Claims (11)

1、一种用于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包括:
a.一个壳体,其一端具有入流通道系统而另一端具有出流通道系统,还具有一个位于壳体内且构成阀座的连通部分,所述入流通道系统和出流通道系统由所述连通部分彼此连通,
b.可操作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阀体,它能朝着或远离所述阀座运动,并能和所述阀座进入接触以便调节流过所述连通部分的水流,
c.用于操作所述阀体的致动器,
其特征是:
所述致动器是压电致动器,它包括:
d.一个圆筒形的致动器壳体,
e.一根设置在上述壳体中并位于该壳体的轴线上的芯棒,所述芯棒能沿轴向运动并且具有与所述阀体接触的顶端,
f.围绕所述芯棒设置的一对夹紧压电元件,所述一对夹紧压电元件沿轴向彼此间隔设置,
g.一个冲程压电元件,它在所述一对夹紧压电元件之间围绕所述芯棒设置,
h.一个控制装置,它可以根据存储在所述控制装置的存储器中的顺序操作程序,向所述夹紧压电元件和冲程压电元件提供脉冲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阀,其特征是所述入流通道系统仅具有一个条入流通道,而所述出流通道系统具有多条出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阀,其特征是在所述控制装置上连接着一条用于检测从电源输向所述压电致动器的驱动电路的电力的断路情况的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阀,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装置具有一个备用电池或电容器,它们用于当发生电力断路时向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驱动电路供给电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阀,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电致动器还包括弹簧机构,当夹紧压电元件所产生的夹紧力消除时,该弹簧机构能将所述的芯棒推回到其初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阀,其特征是所述芯棒包括:
i.一个空心的圆筒形芯棒体,其一端壁上有一开口,
j.一个芯棒头,它具有一个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圆筒形芯棒体中的大直径部分和一个朝着所述阀体从所述开口中伸出的小直径部分,
k.设置在所述圆筒形芯棒体中的弹簧机构,该弹簧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致动器壳体的后壁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的阀,其特征是所述致动器壳体还带有能够手动地沿轴向推动所述芯棒的手动的芯棒前进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的阀,其特征是手动的芯棒前进机构是由弹性体制成的,其前端可伸缩地和所述芯棒的后端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阀,其特征是所述芯棒顶端的直径小于芯棒其它部分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阀,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电致动器还包括始终沿关闭所述阀体的方向施加偏压力的弹性机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条用于解除所述夹紧压电元件产生的夹紧力的阻水工况检测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阀,其特征是所述阀体是由隔膜构成的。
CN88106991.4A 1987-09-30 1988-09-29 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 Expired CN10145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8-944/87 1987-09-30
JP62248944A JPH0193678A (ja) 1987-09-30 1987-09-30 自動開閉弁
JP26169/88 1988-02-06
JP41094/88 1988-02-23
JP65277/88 1988-03-17
JP63065277A JPH01238782A (ja) 1988-03-17 1988-03-17 自動開閉弁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1101864.6A Division CN1018570B (zh) 1987-09-30 1988-09-29 水龙头
CN91101863.8A Division CN1018667B (zh) 1987-09-30 1988-09-29 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混合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47A CN1032847A (zh) 1989-05-10
CN1014544B true CN1014544B (zh) 1991-10-30

Family

ID=2640640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106991.4A Expired CN1014544B (zh) 1987-09-30 1988-09-29 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
CN91101863.8A Expired CN1018667B (zh) 1987-09-30 1988-09-29 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混合阀
CN91101864.6A Expired CN1018570B (zh) 1987-09-30 1988-09-29 水龙头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1101863.8A Expired CN1018667B (zh) 1987-09-30 1988-09-29 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混合阀
CN91101864.6A Expired CN1018570B (zh) 1987-09-30 1988-09-29 水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145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544384T1 (de) * 2006-12-06 2012-02-15 Rheavendors Services Spa Gerät zur ausgabe von getränken und methode
CN101555957B (zh) * 2009-05-22 2011-06-15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压电陶瓷喷阀
CN101625045B (zh) * 2009-08-11 2011-01-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混水阀门的水温水量调控系统
SE535849C2 (sv) * 2010-05-17 2013-01-15 Mindray Medical Sweden Ab Ventil samt förfarande för att styra ett flöde
SE535825C2 (sv) * 2010-05-17 2013-01-02 Mindray Medical Sweden Ab Ventil för medicinska ventilatorer, samt förfarande för att styra ventil
CN101907199B (zh) * 2010-08-05 2012-08-01 诸逦莹 一种磁力驱动的智能散热器温控阀装置
US9260842B2 (en) * 2012-06-22 2016-02-16 Kohler Mira Limited Valve with heating element
WO2014134441A1 (en) * 2013-03-01 2014-09-04 Discovery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Inc. Piezoelectric valve based on linear actuator
CN104235043B (zh) * 2013-06-19 2016-08-10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压缩装置
CN103552558B (zh) * 2013-10-10 2015-11-04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客车制动报警阀
FR3071329B1 (fr) * 2017-09-19 2019-09-27 Vernet Cartouche pour un robinet mitigeur
GB2568271B (en) 2017-11-09 2020-04-22 Kohler Mira Ltd A plumbing component for controlling the mixture of two supplies of water
CN110454980A (zh) * 2018-05-07 2019-11-15 兴伟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感应节水阀门
CN110388502A (zh) * 2019-08-26 2019-10-29 罗旭 感温防烫阀
CN110968121B (zh) * 2019-12-20 2023-06-20 西安文理学院 流量被动调节的中间装置
CN118030904A (zh) * 2023-11-23 2024-05-14 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控水阀及出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47A (zh) 1989-05-10
CN1018570B (zh) 1992-10-07
CN1018667B (zh) 1992-10-14
CN1053947A (zh) 1991-08-21
CN1053946A (zh) 1991-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44B (zh) 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
US4967794A (en)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valve for regulating water flow and faucet provided with said valve
CN1122582C (zh) 断续涂敷设备
US7770900B2 (en) Chuck
CN101056732A (zh) 具有功率输出特征的工具夹盘
CN1700708A (zh) 滑动式移动通信终端和自动驱动滑动式移动通信终端的方法
CN1103176A (zh) 真空阀控制装置和真空阀
CN102866493B (zh) 显微镜物镜
CN1064436A (zh) 多孔薄膜加工装置
CN1175917A (zh) 加工用焰炬
CN1239937C (zh) 物镜切换装置
CN1678858A (zh) 开闭阀装置
CN1930409A (zh) 作业机械的前进后退操作装置
CA2515261C (en) All position automatic welding head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791970A (zh) 衬底保持装置和抛光装置
AU2005249912A1 (en) Hand-held pipette
CN1869489A (zh) 用于可无线致动的伺服驱动机构供电的装置
CN1764514A (zh) 加工由支承装置和印台构成的组合件的方法及设备
CN1278543C (zh) 使用电机和传感器的照相机驱动模块
CN1198178C (zh) 变焦头位置控制设备
CN1797249A (zh) 可用程序进行plc接口处理的机床控制装置及处理方法
JPWO2006092837A1 (ja) 放電加工装置
CN1343872A (zh) 模板保持部件
US20180333795A1 (en) Device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processing of a metal workpiece
JP6947782B2 (ja) 作業装置、メンテナンス作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